• 64.00 KB
  • 2021-11-12 发布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1认识一元二次方程第1课时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 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1 认识一元二次方程 第1课时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1.理解和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会判断一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 ‎2.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二次项、一次项、常数项及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 ‎3.能根据具体情境,列出一元二次方程.‎ 重点 理解和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相关概念.‎ 难点 能根据具体情境,列出一元二次方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教材第31页图2-1,提出问题:‎ 幼儿园某教室矩形地面的长为8 m,宽为5 m,现准备在地面的正中间铺设一块面积为18 m2的地毯,四周未铺地毯的条形区域的宽度都相同,你能求出这个宽度吗?‎ 教师:你能找到图中的矩形地面、条形区域和地毯区域吗?‎ 让学生指出对应的三部分,引导学生分析所提问题满足的条件,列出相应的方程.‎ 二、探究新知 ‎1.教师:你能找到关于102、112、122、132、142这五个数之间的等式吗?‎ 学生独立完成,找出等式.‎ 教师:观察等式102+112+122=132+142,你还能找到五个连续整数,使前三个数的平方和等于后两个数的平方和吗?‎ 学生尝试解决,在难以找到的情况下,归结为方程去解决.‎ ‎2.课件出示教材第31页图2-2,提出问题:‎ 如图,一个长为10 m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为8 m.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1 m.那么梯子的底端滑动多少米?‎ 引导学生设未知数,列出适合条件的方程.‎ ‎3.教师:由上面三个问题,我们可以得到三个方程:‎ ‎(8-2x)(5-2x)=18,‎ x2+(x+1)2+(x+2)2=(x+3)2+(x+4)2,‎ ‎(x+6)2+72=102.‎ 教师:这些方程有哪些共同特点?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你能总结出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吗?‎ 学生小组讨论,派代表陈述观点,教师进一步讲解:‎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项的次数为2的整式方程叫一元二次方程.‎ 2‎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2+bx+c=0(a≠0).ax2,bx,c分别称为二次项、一次项、常数项,a为二次项的系数,b为一次项的系数.‎ 三、举例分析 例1 把方程(3x+2)2=4(x-3)2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它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例2 从前有一天,一个醉汉拿着竹竿进屋,横拿竖拿都进不去,横着比门框宽4尺,竖着比门框高2尺,另一个醉汉教他沿着门的两个对角斜着拿竿,这个醉汉一试,不多不少刚好进去了.你知道竹竿有多长吗?请根据这一问题列出方程.‎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点评.‎ 四、练习巩固 教材第32页“随堂练习”第1题.‎ 五、小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困惑?‎ ‎2.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是什么?‎ 六、课外作业 教材第32页习题2.1第1,2题.‎ 本节课通过丰富的问题情境引入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学习中注意深刻理解定义的内涵:一元二次方程的组成;一元二次方程的成立条件等.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中有意识地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和方法的理解,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