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1.71 KB
  • 2021-11-12 发布

2016-2017学年山东省聊城市莘县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6-2017学年山东省聊城市莘县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40分)‎ ‎ ‎ ‎1. 某科学家在一次化学论坛会上提出“化学不是问题,化学解决问题”的观点,则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 A.利用化学合成药物,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 B.利用化学开发新材料,改善人类生存条件 C.利用化学保护环境,使人类生活得更美好 D.化学是万能的,能解决世界上所有的问题 ‎ ‎ ‎2. 小明和小红对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分袋包装的薯片产生了兴趣,袋内的气体充得鼓鼓的,看上去好像一个小“枕头”.他们知道这种充气包装技术,主要是为了使食品能够较长时间的保险、保质.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小红猜想是氮气,小明猜想是二氧化碳为能立即确定它是哪种气体,你认为下列做法能得到确切结论的是( ) ‎ A.猜想假设 B.进行试验 C.查阅资料 D.交流探讨 ‎ ‎ ‎3.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 A.O‎2‎ B.H‎2‎O C.NH‎3‎ D.‎H‎2‎SO‎4‎ ‎ ‎ ‎4. 不同种元素间的本质区别是它们的原子含有不同的( ) ‎ A.质子数 B.最外层电子数 C.电子层数 D.中子数 ‎ ‎ ‎5. 下列叙述中,属于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是( ) ‎ A.无色无味 B.不易溶于水 C.密度比空气大 D.能与红磷反应 ‎ ‎ ‎6. 下列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 向量筒中倾倒溶液 B. 加热试管中的液体 C. 熄灭酒精灯 D. 取用粉末状药品 ‎ ‎ ‎7. 某矿泉水标签上印有的主要矿物质成分及含量如下(单位为mg/L):Ca∼20‎、K∼3‎、Zn∼0.06‎、F∼0.02‎,这里的Ca、K、Zn、F指的是( ) ‎ A.单质 B.原子 C.元素 D.离子 ‎ ‎ ‎8. 下列物质分别加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 A.植物油 B.食盐 C.蔗糖 D.白醋 ‎ ‎ ‎9. 鉴别氧气、空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无色气体,最好的方法是( ) ‎ A.观察颜色 B.用带火星的木条 C.用澄清石灰水 D.用燃着的木条 ‎ ‎ ‎ ‎10.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对图中信息理解错误的是( ) ‎ A.原子序数 B.元素名称 C.元素符号 D.中子数 ‎ ‎ ‎11. 如图是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单质的是( ) ‎ A. B. C. D.‎ ‎ ‎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12. 下列有关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原子核由质子和电子构成 B.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 C.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运动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 ‎ ‎13. 媒体报道:市面上部分方便面遭到塑化剂污染,长期接触塑化剂可引起血液系统、生殖系统损害,其中,塑化剂‎(DMP)‎分子式为C‎10‎H‎10‎O‎4‎.下列关于塑化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塑化剂中C、H、O三种元素质量比为‎60:5:32‎ B.一个分子中含有‎24‎个原子 C.塑化剂相对分子质量为‎194‎ D.一个分子中含有‎2‎个氧分子 ‎ ‎ ‎14. 在一定条件下,常温常压下的水可瞬间结成冰,俗称“热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热冰”是纯净物 B.“热冰”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融化 C.“热冰”与水的化学性质不同 D.结成“热冰”后,分子停止运动 ‎ ‎ ‎15. 将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逐渐加水稀释,下列图象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 A. B. C. D. ‎ ‎ ‎ ‎16. 如图所示,U形管中是红色墨水,向试管中加入NaOH时,U型管中的红色墨水变化情况是( ) ‎ A.a端液面上升,b端液面下降 B.b两端液面始终相平 C.a端液面下降,b端液面上升 D.无法判断液面变化情况 二、填空题 ‎ ‎ ‎ 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专用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回答问题: ‎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___;‎ ‎ ‎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 ‎ ‎ ‎(3)两个氢原子________;‎ ‎ ‎ ‎(4)三个水分子________.‎ ‎ ‎ ‎ “水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两大重要循环,结合你所学到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 ‎(1)从微观的角度看,水是由________构成的.‎ ‎ ‎ ‎(2)从宏观的角度看,二氧化碳是由________组成的.‎ ‎ ‎ ‎ 化学是一门与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的学科,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知识. ‎ ‎(1)啤酒酿造过程中,酵母是“魔术师”,能将麦芽汁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该变化属于________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啤酒酿造需要大量除去矿物盐的软水.实验室常用________试剂区别软水和硬水.‎ ‎ ‎ ‎(2)天然水中常含有害细菌,需消毒后才能饮用.近年来,常选用环保高效的新型消毒剂ClO‎2‎进行消毒.则ClO‎2‎属于_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 ‎ ‎(3)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___功能.‎ ‎ ‎ ‎(4)下列有关水的认识中错误的是‎(‎________‎)‎ ‎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A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天然循环  B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C随意丢弃废电池易造成水土重金属污染 D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包括防止水体污染和节约用水两方面.‎ ‎ ‎ ‎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1‎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 ‎(1)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主要是由原子的________(填序号)决定的. A电子层数 B核外电子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质子数 ‎ ‎ ‎(2)写出‎17‎号元素的元素名称________.‎ ‎ ‎ ‎(3)如图‎2A摘自元素周期表,B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A图中氧元素的质子数为________;②B图中x=‎________;③以上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 三、实验题(18分)‎ ‎ ‎ ‎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基本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I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常按以下操作顺序进行(图‎1‎).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计算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________g,水________g.‎ ‎ ‎ ‎(2)将氯化钠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________.‎ ‎ ‎ ‎(3)会引起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大的是‎(‎________‎)‎ A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B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C将量筒内的水倒入烧杯中时,有水洒出 D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溅出 II如图‎2‎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根据装置图回答问题: (1)制取并收集一瓶较干燥的氧气,发生装置应选用如图中________装置(用字母序号表示,下同),收集装置应选用如图中________装置. (2)实验室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该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_反应. (3)实验室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 ①连接仪器②加入过氧化氢溶液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将二氧化锰装入锥形瓶⑤当放出气泡连续、均匀后收集氧气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①⑤④C③②①⑤④D①③④②⑤‎ 四、分析与计算(12分)‎ ‎ ‎ ‎ 低钠盐适合患有高血压、肾病、心脏病的患者服用,苹果酸钠盐‎(C‎4‎H‎5‎O‎5‎Na)‎是低钠盐的一种.请回答: ‎ ‎(1)苹果酸钠盐由________种元素组成.‎ ‎ ‎ ‎(2)每个苹果酸钠盐分子中共有________个原子.‎ ‎ ‎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3)若某病人每天食用‎4.68g苹果酸钠盐,则该病人每天最多吸收________g钠元素.‎ ‎ ‎ ‎(4)永康大药店销售一种苹果酸钠盐口服液,治疗效果非常好.该口服液的说明书如下; ‎ 苹果酸钠盐口服液 ‎ 成分:‎ ‎ 苹果酸钠盐、蔗糖 ‎ 用量:‎ ‎ 每日‎3‎次,每次一支 ‎ 规格:‎ 每盒‎10‎支,每支‎10g 若某病人每天食用‎4.68g苹果酸钠盐,试计算该口服液中苹果酸钠盐的质量分数?‎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16-2017学年山东省聊城市莘县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40分)‎ ‎1.‎ ‎【答案】‎ D ‎【考点】‎ 化学的用途 ‎【解析】‎ 利用化学合成药物,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利用化学开发新材料,改善人类生存条件;利用化学保护环境,使人类生活得更美好。都是正确的。‎ ‎【解答】‎ A‎、利用化学合成药物,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如青霉素可以消炎杀菌,故A正确; B、利用化学开发新材料,改善人类生存条件,如飞机、汽车的各种制作材料,都是利用化学技术开发的新能源,故B正确; C、利用化学保护环境,使人类生活得更美好,如化学技术治理水污染,故C正确; D、化学是万能的,能解决世界上所有的问题,是错误的。‎ ‎2.‎ ‎【答案】‎ B ‎【考点】‎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解析】‎ 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猜想假设只是为实验探究过程假想,不能代替实验做出实验证明,不能通过调查确定该无色气体是否为氮气或二氧化碳,故该做法不合理. B、通过进行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确定该无色气体是否为氮气或二氧化碳,故该做法合理. C、查阅资料、找寻理论支持,不能代替实验做出实验证明,不能通过上网确定该无色气体是否为氮气或二氧化碳,故该做法不合理. D、讨论可以使实验探究更合理、更完善,不能代替实验做出实验证明,不能通过交流讨论确定该无色气体是否为氮气或二氧化碳,故该做法不合理. 答案:‎B ‎3.‎ ‎【答案】‎ B ‎【考点】‎ 氧化物的概念与特性 ‎【解析】‎ 本题考查氧化物的识别,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可知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且必须有氧元素.‎ ‎【解答】‎ 解:A中只有一种元素,属于单质,故A错误. B中有两种元素,其一为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故B正确. C中有两种元素,不含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C错误. D中有三种元素,也含氧元素,但不属于氧化物,属于酸,故D错误. 故选B.‎ ‎4.‎ ‎【答案】‎ A ‎【考点】‎ 元素的概念 ‎【解析】‎ 根据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 解: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故选A ‎5.‎ ‎【答案】‎ D ‎【考点】‎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 物理性质一般指颜色、密度、气味、溶解性、硬度、导电性、导热性等;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反应中体现出来的性质,伴随着新的物质的生成.‎ ‎【解答】‎ 解:A、无色无味是物理性质,故A不符合条件. B、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故B不符合条件. C、密度是物理性质,故C不符合条件. D、氧气和红磷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变化属于化学反应,体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故D符合条件. 故选D.‎ ‎6.‎ ‎【答案】‎ A ‎【考点】‎ 实验操作规范 ‎【解析】‎ A‎、取用放在细口瓶的液体时:取下瓶塞倒立放在桌面上;标签对着手心;细口瓶瓶口紧靠容器口. B、液体加热不能超过试管体积的‎1‎‎3‎;并且要先均匀加热. C、酒精灯用完后,熄灭时,绝不能用嘴去吹,防止火焰进入酒精灯,引起危险. D、加热后的蒸发皿很热,用坩埚钳夹取,不能用手拿,烫手.‎ ‎【解答】‎ 解:A、向量筒中倾倒液体时,如图所示的操作是正确的. ‎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B‎、液体超过试管体积的‎1‎‎3‎,会沸腾时飞溅出来;所以图中操作错误. C、酒精灯用完后,要用灯帽盖灭,并且最好盖两次.所以图中操作错误. D、用坩埚钳夹取加热后的蒸发皿.所以图中操作错误.所以图中操作错误. 故选A.‎ ‎7.‎ ‎【答案】‎ C ‎【考点】‎ 元素的概念 ‎【解析】‎ 某矿泉水标签上印有的主要矿物质成分及含量如下(单位mg/L):Ca∼20‎、K∼3‎、Zn∼0.06‎、F∼0.02‎等.这里Ca、K、Zn、F是指元素,它们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解答】‎ 解:物质中的成分不论以何种状态存在,其质子数不变,故题目中的Ca、K、Zn、F是指元素. 故选C.‎ ‎8.‎ ‎【答案】‎ A ‎【考点】‎ 溶液的相关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解析】‎ 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解答】‎ 解:A、植物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是乳浊液,故A正确; B、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错; C、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C错; D、白醋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D错. 故选A.‎ ‎9.‎ ‎【答案】‎ D ‎【考点】‎ 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解析】‎ 根据三种气体能否支持燃烧的性质,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盛有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木条燃烧更旺的为O‎2‎,木条熄灭的为CO‎2‎,另一无明显现象的是空气,用此方法鉴别三种气体最简便,现象也最明显.‎ ‎【解答】‎ 解:A、氧气、空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气体都没有颜色,故观察颜色不能鉴别,故A错; B、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用带火星的木条只能鉴别出氧气,带火星的木条在空气中也有可能熄灭,故空气和二氧化碳不易鉴别,方法不是很好,故B错; 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用澄清的石灰水只能鉴别出二氧化碳,氧气和空气无法鉴别,故C错; D、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个集气瓶中,若木条燃烧无明显变化,则是空气;若木条熄灭,则是二氧化碳;若木条燃烧更旺,则是氧气,故D正确. 故选D ‎10.‎ ‎【答案】‎ D ‎【考点】‎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可知A为原子序数是‎16‎;B为元素名称硫;C为元素符号S;D为相对原子质量是‎32.066‎,‎ ‎11.‎ ‎【答案】‎ C ‎【考点】‎ 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及判别 ‎【解析】‎ 根据单质的概念进行分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解答】‎ 解:A、该物质的组成中含有两种元素,属于化合物,故A错误; B、该图片中含有两种物质的分子,表示两种不同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故B错误; C、该物质含有一种分子,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C正确; D、该物质的组成中含有两种元素,属于化合物,故D错误; 故选C.‎ ‎12.‎ ‎【答案】‎ A ‎【考点】‎ 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A错误;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所以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B正确; C.分子和原子是不断运动的,C正确; D.原子中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D正确; 故选A。‎ ‎13.‎ ‎【答案】‎ D ‎【考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解析】‎ A‎、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一个DMP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A、DMP分子中C、H、O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0)‎:‎(1×10)‎:‎(16×4)=60:5:32‎,故正确. B、一个DMP分子是由‎10‎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的,则一个DMP分子中含有‎24‎个原子,故正确. C、DMP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0+1×10+16×4=194‎,故正确. D、一个DMP分子中含有‎4‎个氧原子,不含有氧分子,故错误. 故选:D.‎ ‎14.‎ ‎【答案】‎ A ‎【考点】‎ 水的性质和应用 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性质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及判别 ‎【解析】‎ 根据热冰是有水凝结而成的,也就是热冰的实质还是水,物质发生三态变化时物质本身并无变化,只是分子间隔发生了改变,属物理变化进行分析.‎ ‎【解答】‎ A‎.“热冰”与水的成分一样,是由水分子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故正确; B.物质都有三态变化,热冰也不例外,故错误; C.热冰与水同属一种物质,所以化学性质相同,故错误; D.分子永远不停的运动,与状态无关,热冰也不例外,故错误。‎ ‎15.‎ ‎【答案】‎ B ‎【考点】‎ 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解析】‎ 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将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逐渐加水稀释,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变,B选项图象符合此变化规律。‎ ‎16.‎ ‎【答案】‎ C ‎【考点】‎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解析】‎ 根据物理知识中的连通器原理,可知左右液面相平说明容器内压强和外界压强相等,当液面发生变化;a液面降低了些,b液面上升了些说明容器内压强减增大,根据热涨冷缩现象,导致压强变化.‎ ‎【解答】‎ 解: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使容器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右边液面上升,左边液面下降;烧碱浓硫酸溶溶于水放出热量,使容器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右边液面上升,左边液面下降. 故选C 二、填空题 ‎【答案】‎ N‎2‎ Al ‎2H ‎3H‎2‎O ‎【考点】‎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写出其化学式即可.‎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写出其元素符号即可.‎ ‎(3)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4)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解答】‎ 解:(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其化学式为:N‎2‎.‎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其元素符号为:Al.‎ ‎(3)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氢原子表示为:‎2H.‎ ‎(4)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三个水分子可表示为:‎3H‎2‎O. ‎ ‎【答案】‎ 水分子 碳元素和氧元素 ‎【考点】‎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 根据已有的物质的微观构成粒子和元素组成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1)从微观的角度看,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2)从宏观的角度看,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答案】‎ 化学,肥皂水 化合物,‎‎+4‎ 乳化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B ‎【考点】‎ 硬水与软水 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 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 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及判别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解析】‎ ‎(1)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利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2)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3)洗涤剂对油污具有乳化作用;‎ ‎(4)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天然循环;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 随意丢弃废电池易造成水土重金属污染; 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包括防止水体污染和节约用水两方面.‎ ‎【解答】‎ 解:(1)将麦芽汁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大量浮渣,是硬水,因此可以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 ‎(2)ClO‎2‎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ClO‎2‎中氧元素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氯元素的化合价为‎+4‎. ‎ ‎(3)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 ‎ ‎(4)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天然循环;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 随意丢弃废电池易造成水土重金属污染; 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包括防止水体污染和节约用水两方面. ‎ ‎【答案】‎ C 氯元素 ‎8‎‎,‎12‎,‎MgO ‎【考点】‎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解析】‎ ‎(1)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主要是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的,在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大于‎4‎个的,在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2)‎17‎号元素的元素名称是氯元素;‎ ‎(3)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解答】‎ 解:(1)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主要是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 ‎ ‎(2)‎17‎号元素的元素名称是氯元素. ‎ ‎(3)①A图中氧元素的质子数为‎8‎; ②B图中x=12‎; ③氧元素和镁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镁元素的化合价是‎+2‎,氧元素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氧化镁的化学式是MgO. ‎ 三、实验题(18分)‎ ‎【答案】‎ ‎2.5‎‎,‎‎47.5‎ 加速氯化钠溶解 C‎,A,C,过氧化氢‎→‎二氧化锰‎ ‎水+氧气,分解,‎D ‎【考点】‎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氧气的制取装置 氧气的收集方法 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反应类型的判定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解析】‎ I‎、(1)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进行分析;‎ ‎(2)根据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进行分析;‎ ‎(3)根据引起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大的原因是溶质质量偏大或溶剂质量偏小进行分析; II、(1)根据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干燥进行分析; (2)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进行分析; (3)根据制取氧气需要先组装仪器,然后检验装置气密性,制气,收集,实验结束,先撤导管,后熄灭酒精灯进行分析.‎ ‎【解答】‎ 解:I、(1)氯化钠质量‎=50g×5%=2.5g,需要水:‎50g−2.5g=47.5g;‎ ‎(2)将氯化钠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为了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3)A、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水的体积偏大,质量分数偏小,故A错误; B、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水多了,质量分数偏小,故B错误; C、将量筒内的水倒入烧杯中时,有水洒出,水的质量减小,质量分数偏大,故C正确; D、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溅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II、(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干燥,所以生装置应选用如图中A装置,收集装置应选用如图中C装置;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二氧化锰‎ ‎水+氧气,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3)制取氧气需要先组装仪器,然后检验装置气密性,制气,收集,实验结束,先撤导管,后熄灭酒精灯,所以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是①③④②⑤,故选:D. ‎ 四、分析与计算(12分)‎ ‎【答案】‎ ‎4‎ ‎15‎ ‎0.69‎ ‎【考点】‎ 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解析】‎ ‎(1)根据苹果酸钠盐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每个苹果酸钠盐分子的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题意,每日‎3‎次,每次一支,每支‎10g,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1)苹果酸钠盐是由碳、氢、氧、钠四种元素组成的.‎ ‎(2)每个苹果酸钠盐分子是由‎4‎个碳原子、‎5‎个氢原子、‎5‎个氧原子、‎1‎个钠原子,则每个苹果酸钠盐分子中共有‎15‎个原子.‎ ‎(3)‎4.68g苹果酸钠盐中钠元素的质量为‎4.68g×‎23‎‎12×4+1×5+16×5+23‎×100%=0.69g.‎ ‎(4)若某病人每天食用‎4.68g苹果酸钠盐,由标签可知,每日‎3‎次,每次一支,则每支在含苹果酸钠盐的质量为‎4.68g÷3=1.56g,每支‎10g,则该口服液中苹果酸钠盐的质量分数为‎1.56g‎10g‎×100%=15.6%‎. ‎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