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1.03 KB
- 2021-11-1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2020年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
(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3.下列关于中古时期欧洲封建社会的描述,正确的是()
A.4世纪末,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把基督教定为国教,提高了罗马教会的地位
B.从国王那里得到土地的人,将土地再赏赐给他的属下,他也是其属下的封君
C. 843年,查理曼帝国分裂,形成以后的英吉利、法兰西、意大利的雏形
D.西欧庄园中的农民和农奴要向国王缴纳租税
14.马克思曾指出:“一旦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出现在土地所有者和实际从事劳动的农民之间,一切从农村旧的生产方式产生的关系就会解体。”造成欧洲各国农村“旧的关系”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A.货币地租的形式使农民分化,形成农村的资产阶级 B.商品经济在欧洲迅速发展
C.农业区的出现使农村生产分工更细 D.货币取代土地成为社会财富的象征
15.文艺复兴是一场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以下对此运动描述正确的是()
A.开始时间:18世纪B.代表人物:哥伦布
C.核心思想:人文主义D.实质: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16.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欧强国开始向亚洲、非洲和美洲进行殖民扩张,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 灾难,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通过海外殖民可以()
①解决技术难题②积累原始资本③提供工业原料④开拓海外市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7.下列关于《独立宣言》的表述,错误的是()
A.由杰斐逊起草,1776年7月4日在大陆会议上通过
B.号召殖民地人民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标志着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C.表述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D.宣言所宣扬的天赋人权的享有者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
18.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不包括()
A.工业革命的发展B.经济危机的爆发
C.新的社会矛盾的产生D.欧洲工人运动的高涨
19.揭示历史事物的内在联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历史事件或现象之间没有因果联系的是()
A.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伐战争的胜利 B.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
C. 1861年俄国改革―废除黑人奴隶制 D.罗伯斯庇尔执政―法国大革命走向高潮
20.“若就经济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首开先河的英国之欧洲,但就思想文化角度而 言,18世纪的欧洲则无疑是法国之欧洲。”其中所说英国、法国开先河的事件分别是指()
A.确立君主立宪制、启蒙运动 B.工业革命、启蒙运动
C.确立君主立宪制、文艺复兴 D.工业革命、文艺复兴
21.拿破仑、华盛顿、林肯作为资产阶级的政治家,其历史作用相同之处是()
A.都赢得民族独立B.都打击欧洲封建势力
C.都维护了国家统一D.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进程
22.有史学家认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并不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简单延续,第二次工业革命具有不同于第一次的显著特点。这些显著特点包括()
①科学技术与生产的紧密结合
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吸取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实现了 跳跃式发展
③在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
④重化工业部门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部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3.列宁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他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主要有()
①允许多种经济并存②优先发展重工业
③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④大力发展 商品经济
A.①④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4.20世纪30年代是萧条、危机和战争的时代。下列反映这一时代特点的事件或现象有()
①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②德国:纳粹政权掀起反犹狂潮
③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 业化④美国:生产过剩,失业高涨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历史部分(26分)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6分)
28. (10分)发生在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反思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已成为人类的共识。九年级某班同学以此为主题进行了相关探究,请你参与。
【回顾历史】
材料一
(1)法西斯侵略在战争初期能屡屡得逞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日本偷袭珍珠港对二战 的进程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材料二
(2)结合表格的数据,请你概括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同点。(答两点,2分)
【认识历史】
材料三1970年12月7日,时任联邦德国总理的勃兰特访问德国纳粹曾经侵略过的波兰, 在华沙犹太人殉难纪念碑前,这位总理在敬献花圈后突然下跪,这成为德国与部国历史上最为震撼人心的一幕。(图一)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此处供奉着日本二战期间犯下战争罪的战犯灵位) 引发中、朝、韩等国强烈谴责,美国对此也表示遗憾。(图二)
(3)对比以上材料,德日两国同为二战时期的罪魁祸首,对待战争历史问题的态度有何不同?(2分)
【感悟历史】
(4)战争是残酷的,损失是惨重的,教训是深刻的。为了维护世界和平,我们应该从两次世界大战中吸取怎样的教训呢?(答两点,2分)
29.(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人说,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不是社会中某一阶级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们产生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
(1)材料一中为什么说“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2分)从内容方面来看,英美法颁布的法 律文献的相同点是什么?(2分)
材料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 元,影响到世界各国内部的变化…… ―《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一卷,1991年版第303页
(2)十月革命的胜利有何历史意义?(4分)
材料三新经济政策本身并不是作为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出台的,而是以实施粮食税为开 端逐步充实完善的。实施粮食税引发剩余粮食的交易,从而重新肯定商品货币关系……后来布哈林在阐述新经济政策的意义时说:“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和意义。(3分)
材料四美国作家维尔斯第一次来苏联的时候,称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表示出 对社会主义的怀疑。1934年当他第二次来到苏联的时候,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 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
(4)根据材料四,指出维尔斯对苏联社会主义认识的变化。(1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 其认识变化的原因。(4分)
2019—2020年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历史部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B
B
C
B
B
B
C
B
D
D
A
C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6分)
28.(1)英、法等国推行的绥靖政策;反法西斯国家之间没有进行有效的合作等。(2分)美国对日宣战,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2分)
(2)历时时间长;涉及的范围广;都造成大量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等。(答出任意2点即可,2分)
(3)态度:德国正视历史,反思历史;日本歪曲历史,否认侵略战争。(2分)(4)要正视历史,深刻反省战争罪行;团结就是力量;不能纵容侵略;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求得共同发展;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争端;要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的威胁等。(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也可,2分)
29.(1)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2分)宣扬自由、平等。(2分)
(2)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鼓舞和支持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答两点即可,4分)
(3) 特点: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关系发展经济。(2分)意义:找到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1分)
(4) 变化:从怀疑到赞赏。(1分)苏联成立初期,经济面临重大困难。斯大林时期,实施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计划经济,期间利用资本主义世界空前的经济危机,大量引进先进技术,工业生产获得跨越式发展,经济建设成就显著,呈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与当时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形成对比。(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