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9 MB
- 2021-11-1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三角形
16.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全等,尺规作图)
(2008 温州)10..以 为斜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 ,再以 为斜边在 外
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 ,如此继续,得到 8 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则图中
与 的面积比值是( )
A.32 B.64 C.128 D.256
答案 C
(2008 金华)16.如图,第(1)个多边形由正三角形“扩展”而来,边数记为 ,第
(2)个多边形由正方形“扩展”而来,边数记为 ,…,依此类推,由正 边形“扩展”
而来的多边形的边数记为 (n≥3).则 的值是 ,当 的结果是
时,n 的值 .
答案 30, 199
(2008 温州)19.文文和彬彬在证明“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这一命
题时,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如图),她们对各自所作的辅助线描述如下:
文文:“过点 作 的中垂线 ,垂足为 ”;
彬彬:“作 的角平分线 ”.
数学老师看了两位同学的辅助线作法后,说:“彬彬的作法是正确的,而文文的作法需要订
正.”
(1)请你简要说明文文的辅助线作法错在哪里.
(2)根据彬彬的辅助线作法,完成证明过程.
答案(1)只要合理即可.
(2)证明:作 的角平分线 ,则 ,
又 , ,
, .
(2008 金华)18.如图,在△ABC 和△DCB 中,AC 与 BD 相交于点 O,AB=DC,
AC=BD.
(1)求证: △ABC≌△DCB;
(2)△OBC 的形状是 (直接写出结论,不需证明).
答案(1)证明:在△ABC 和△DCB 中,
OA OAB OB OAB△
OBC OAB△
OHI△
3a
4a n
na 5a
3 4 5
1 1 1 1
na a a a
+ + +⋅⋅⋅+
197
600
A BC AD D
ABC△ AD
ABC△ AD BAD CAD∠ = ∠
B C∠ = ∠ AD AD=
ABD ACD∴△ ≌△ AB AC∴ =
(第 19 题图)
已知:如图,在 ABC△
中, B C∠ = ∠ .
求证: AB AC= .
A
B D C
(1) (2) (3) (4) …
…
A
B C
D
O
∴△ABC≌△DCB(SSS)
(2)等腰三角形
(2008江西)13.如图,有一底角为35°的等腰三角形纸片,现过底边上一点,沿与底边垂
直 的 方 向 将 其 剪 开 , 分 成 三 角 形 和 四 边 形 两 部 分 , 则 四 边 形 中 , 最 大 角 的 度 数
是 .
答案:12
1、(2008 庆阳)图 14(1)是夹文件用的铁(塑料)夹子在常态下的侧面示意图.
表 示 铁 夹 的 两 个 面 , 点 是 轴 , 于 . 已 知 ,
, .
已 知 文 件 夹 是 轴 对 称 图 形 , 试 利 用 图 14 ( 2 ),求 图 14 ( 1 ) 中 两 点 的 距 离
( )
答案:1、如图,连结 AB 与 CO 延长线交于 E,
∵ 夹子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 CE,A、B 为一组对称点,
∴ CE⊥AB,AE=EB.
在 、 中,
∵ ∠ACE=∠OCD,∠OCD 公用,
∴ ∽ .
∴ .
又 OC= =26,
∴ AE= =
∴ AB=2AE=30(mm).
AB DC
AC DB
BC CB
=
=
=
AC BC, O OD AC⊥ D 15mmAD =
24mmDC = 10mmOD =
A B,
26=576
Rt AEC△ Rt ODC△
Rt AEC△ Rt ODC△
AE
AC
OD
OC
=
2 2 2 2OD 10 24DC+ = +
AC OD
OC
⋅ 39 10 15.26
× =
(2)
O
(1)
图 14
(第 13 题)
35°
1、(2008 杭州)如图,在等腰 中, 是底边上的高线,点 是线段 上不与
端点重合的任意一点,连接 交 于点 ,连接 交 于点 .
(1)证明: ;
(2)证明: ;
(3)以线段 和 为边构成一个新的三角形 (点 与点 重合于点 ),
记 和 的 面 积 分 别 为 和 , 如 果 存 在 点 , 能 使 得
,求 的取值范围.
答案:
(1) ∵△ 是等腰△, 是底边上的高线,∴ ,
又∵ , ∴△ ≌△ ,
∴ , 即 ; --- 3 分
(2) ∵ , , ,
∴△ ≌△ ,∴ ; --- 3 分
(3) 由(2)知△ 是以 为底边的等腰△,∴ 等价于 ,
1)当∠ 为直角或钝角时,在△ 中,不论点 在 何处,均有 ,所
以结论不成立;
2)当∠ 为锐角时, ∠ ,而 ,要使 ,只需
使∠ =∠ ,此时,∠ 180°–2∠ ,
只须 180°–2∠ ∠ ,解得 60° ∠ 90°. --- 4 分
(也可在 中通过比较 和 的大小而得到结论)
1、(2008 嘉兴)如图, 中,已知 , , ,
是中位线,则 ( )
A.4 B.3
C.2 D.1 答案:B
2、(2008 嘉兴)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 ,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 )
ABC CH BCPACPBCAC ∠=∠= ,
CPCP = ACP BCP
CBPCAP ∠=∠ CBFCAE ∠=∠
BCFACE ∠=∠ CBFCAE ∠=∠ BCAC =
ACE BCF BFAE =
ABG AB ABGABC SS ∆∆ = ACAE =
C ACE P CH ACAE >
C =∠A −90 2
1 C ACAE ∠<∠ ACAE =
C CEA =CAE C
C < −90 2
1 C < C <
CEA∆ C∠ CEA∠
ABC△ CH P CH
AP BC E BP AC F
CAE CBF=∠ ∠
AE BF=
AE BF, AB ABG E F G
ABC△ ABG△ ABCS△ ABGS△ P
ABC ABGS S=△ △ C∠
ABC△ 8AB = 6BC = 4CA =
DE DE =
50
(第 23 题)
A B
C
F E
P
H
A. B. C. 或 D. 或 答案:C
3、(2008 绍兴)学完“几何的回顾”一章后,老师布置了一道思考题:
如图,点 分别在正三角形 的 边上,
且 , 交于点 .求证: .
(1)请你完成这道思考题;
(2)做完(1)后,同学们在老师的启发下进行了反思,提出
了许多问题,如:
①若将题中“ ”与“ ”的位置交换,得到的是否仍是真命题?
②若将题中的点 分别移动到 的延长线上,是否仍能得到 ?
③若将题中的条件“点 分别在正三角形 的 边上”改为“点 分
别在正方形 的 边上”,是否仍能得到 ?
……
请你作出判断,在下列横线上填写“是”或“否”:① ;② ;
③ .并对②,③的判断,选择一个给出证明.
解:(1)证明: , , ,
,
,
.
(2)①是;②是;③否.
②的证明:如图,
, , ,
,
,
.
③的证明:如图,
, ,
,
.又 ,
50 80 50 80 40 65
M N, ABC BC CA,
BM CN= AM BN, Q 60BQM = ∠
BM CN= 60BQM = ∠
M N, BC CA, 60BQM = ∠
M N, ABC BC CA, M N,
ABCD BC CD, 60BQM = ∠
BM NC= ABM BCN∠ = ∠ AB BC=
ABM BCN∴△ ≌△
BAM CBN∴∠ = ∠
60BQM BAQ ABQ MBQ ABQ∴∠ = ∠ + ∠ = ∠ + ∠ =
120ACM BAN∠ = ∠ = CM AN= AC AB=
ACM BAN∴△ ≌△
AMC BNA∴∠ = ∠
NQA NBC BMQ∴∠ = ∠ + ∠ 180 60 120NBC BNA= ∠ + ∠ = − =
60BQM∴∠ =
BM CN= AB BC=
Rt RtABM BCN∴ △ ≌ △
AMB BNC∴∠ = ∠ 90NBM BNC∠ + ∠ =
A
C
NQ
MB
(第 3 题图)
A
C
Q
MB
(第②题图)
N
A D
N
CB
Q
(第③题图)
M
,
,即 .
(2008 甘肃白银)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腰长是 5,底边长是 6,则它底边上
的高为 .答案:4
(2008 甘肃白银)如图 21,网格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 1.在⊿ABC 中,试画出三边的中线
(顶点与对边中点连结的线段),然后探究三条中线位置及其有关线段之间的
关系,你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结论?请说明理由.
解:(1)三条中线交于一点;
(2)在同一条中线上,这个点到边中点的距离等
于它到顶点距离的一半.
1.(2008 齐齐哈尔 T3)如图, ,请你添加一个条件: ,使
(只添一个即可).
3. 或 或 或
2.(2008 齐齐哈尔 T20)如图,将 沿 折叠,使点 与 边的中点 重合,下
列 结 论 中 : ① 且 ; ②
;
③ ;
④ ,正确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20.B
3. (2008 齐齐哈尔 T10)三角形的每条边的长都是方程 的根,则三角形的
周长是 .
10.6 或 10 或 12
4. (2008 哈尔滨市 T22)已知:如图,B、E、F、C 四点在同一条直线上,AB=DC,BE=
CF,∠B=∠C.
求证:OA=OD.
22.证明: , ,
90QBM QMB∴∠ + ∠ =
90BQM∴∠ = 60BQM∠ ≠
BAC ABD∠ = ∠ OC OD=
C D∠ = ∠ ABC BAD∠ = ∠ AC BD= OAD OBC∠ = ∠
ABC△ DE A BC F
EF AB∥ 1
2EF AB=
BAF CAF∠ = ∠
1
2ADFES AF DE= 四边形
2BDF FEC BAC∠ + ∠ = ∠
2 6 8 0x x− + =
BE CF= BE EF EF CF∴ + = + BF CE∴ =
B
A
C
图 21B
A
C
D
O
C
BA
B 第 1 题图
A
D
B F C
E
第 20 题图
在 与 中
1.(2008 山东济南)(1)已知:如图 1,AB∥DE,AC∥DF,BE=CF.
求证:AB=DE.
(1)证明:∵AB∥DE,∴∠B=∠DEF
∵AC∥DF,∴∠F=∠ACB ....................................................................................1 分
∵BE=CF,∴BE+EC= CF + EC 即 BC=EF ........................................................2 分
∴△ABC≌△DEF
∴AB=DE
2. (2008 山东青岛) 用圆规、直尺作图,不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
如图,AB,AC 表示两条相交的公路,现要在∠BAC 的内部建一个物流中心.设计时要求该物
流中心到两条公路的距离相等,且到公路交叉处 A 点的距离为 1000 米.
(1)若要以 1∶50000 的比例尺画设计图,求物流中心到公路交叉处 A 点的图上距离;
(2)在图中画出物流中心的位置 P.
解:(1)
解:(1)1000 米=100000cm,100000÷50000=2(cm)
∴物流中心到公路交叉处 A 点的图上距离 2cm ………………2 分
(2)作∠BAC 的角平分线,且 AP=2cm ………………6 分
前两年第 15 题知识点分布:2006 年考查内容关于圆
3.(2008 山东青岛)(本小题满分 12 分)已知:如图①,在 Rt△ACB 中,∠C=90°,AC=
4cm,BC=3cm,点 P 由 B 出发沿 BA 方向向点 A 匀速运动,速度为 1cm/s;点 Q 由 A 出发沿 AC
方向向点 C 匀速运动,速度为 2cm/s;连接 PQ.若设运动的时间为 t(s)(0<t<2),解答
下列问题:
(1)当 t 为何值时,PQ∥BC?
(2)设△AQP 的面积为 y( ),求 y 与 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是否存在某一时刻 t,使线段 PQ 恰好把 Rt△ACB 的周长和面积同时平分?若存在,求
出此时 t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4)如图②,连接 PC,并把△PQC 沿 QC 翻折,得到四边形 PQP′C,那么是否存在某一时
刻 t,使四边形 PQP′C 为菱形?若存在,求出此时菱形的边长;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ABF△ DCE△
AB DC
B C
BF CE
=
∠ = ∠
=
ABF DCE∴△ ≌△
AF DE∴ = AFB DEC∠ = ∠ OF OE∴ =
AF OF DE OE∴ − = − OA OD∴ =
2cm
A
B
D
FCE
第 19 题图
1
A C
B
(2) 1cm
解:(1)由题意:BP=tcm,AQ=2tcm,则 CQ=(4-2t)cm,
∵∠C=90°,AC=4cm,BC=3cm,∴AB=5cm
∴AP=(5-t)cm,
∵PQ∥BC,∴△APQ∽△ABC,
∴AP∶AB=AQ∶AC,即(5-t)∶5=2t∶4,解得:t=
∴当 t 为 秒时,PQ∥BC
………………2 分
(2)过点 Q 作 QD⊥AB 于点 D,则易证△AQD∽△ABC
∴AQ∶QD=AB∶BC
∴2t∶DQ=5∶3,∴DQ=
∴△APQ 的面积: ×AP×QD= (5-t)×
∴y 与 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
………………5 分
(3)由题意:
当面积被平分时有: = × ×3×4,解得:t=
当周长被平分时:(5-t)+2t=t+(4-2t)+3,解得:t=1
∴不存在这样 t 的值
………………8 分
(4)过点 P 作 PE⊥BC 于 E
易证:△PAE∽△ABC,当 PE= QC 时,△PQC 为等腰三角形,此时△QCP′为菱形
∵△PAE∽△ABC,∴PE∶PB=AC∶AB,∴PE∶t=4∶5,解得:PE=
∵QC=4-2t,∴2× =4-2t,解得:t=
∴当 t= 时,四边形 PQP′C 为菱形
P′
图②
A Q C
P
B
图①
A Q C
P
B
10
7
10
7
6
5 t
1
2
1
2
6
5 t
233 5t t−
233 5t t− 1
2
1
2
5 5
2
±
1
2
4
5 t
4
5 t 10
9
10
9
此时,PE= ,BE= ,∴CE=
………………10 分
在 Rt△CPE 中,根据勾股定理可知:PC= = =
∴此菱形的边长为 cm ………………12 分
(2008 湖北宜昌 18.)如图,在△ABC 与△ABD 中,BC=BD.设点 E 是 BC 的中点,点 F 是 BD 的
中点.
(1)请你在图中作出点 E 和点 F;(要求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与证明)
(2)连接 AE,AF.若∠ABC=∠ABD,请你证明△ABE≌△ABF.
解:(1)能看到“分别以 B,C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 M、N,(1 分)连接 MN,交
BC 于 E”的痕迹,(2 分)能看到用同样的方法“作出另一点 F(或以 B 为圆心,BE 为半径画弧交 BD
于点 F)”的痕迹.(3 分)
(凡正确作出点 E,F 中的一个后,另一个只要在图上标注了大致位置即可评 3 分)
(2)∵BC=BD,E,F 分别是 BC,BD 的中点,
∴BE=BF,(4 分)
∵AB=AB,∠ABC=∠ABD,(5 分)
∴△ABE≌△ABF.(6 分)
(2008 湖北宜昌 19).如图,某种雨伞的伞面可以看成由 12 块完全相同的等腰三角形布料缝合而
成,量得其中一个三角形 OAB 的边 OA=OB=56cm.
(1)求∠AOB 的度数;
(2)求△OAB 的面积.(不计缝合时重叠部分的面积)
解:(1)∠AOB=360÷12=30 (度) . (2 分)
(2)作高 BD,在 Rt△BDO 中,∠AOB=30°,OB=56cm
∴BO=2BD,BD=28,(4 分)(或写成 DB=BOsin30°=28)
∴△OAB 的面积= ×OA×BD=784.(6 分)(cm2) (漏掉单位不扣分)
2008 肇庆市)19.如图 4, E、F、G 分别是等边△ABC 的边 AB、BC、AC 的中点.
(1) 图中有多少个三角形?
(2) 指出图中一对全等三角形,并给出证明.
答案:解:(1)图中共有 5 个三角形;
(2)△ ≌△ .
∵ △ 是等边三角形,∴ ∠ ∠ .
∵ 、 、 是边 、 、 的中点,
8
9
2
3
7
3
2 2PE CE+ 2 28 7( ) ( )9 3
+ 505
9
505
9
1
2
CGF GAE
ABC =A C
E F G AB BC AC
(第 18 题)
D
A
B
C
(第 19 题)
∴AE=AG=CG=CF= AB.
∴ △ ≌△ .
(2008 肇庆市)如图 5,在等腰 Rt△ABC 中,∠C=90°,正方形 DEFG 的顶点 D 在边 AC
上,点 E、F 在边 AB 上,点 G 在边 BC 上.
(1)求证 AE=BF;
(2)若 BC= cm,求正方形 DEFG 的边长.
答案:解:(1)∵ 等腰 Rt△ABC 中,∠ 90°,
∴ ∠A=∠B,
∵ 四边形 DEFG 是正方形,
∴ DE=GF,∠DEA=∠GFB=90°,
∴ △ADE≌△BGF,
∴ AE=BF.
(2)∵ ∠DEA=90°,∠A=45°,
∴∠ADE=45°.
∴ AE=DE. 同理 BF=GF.
∴ EF= AB= = = cm,
∴ 正方形 DEFG 的边长为 .
(2008 中山市)8.已知等边三角形 ABC 的边长为 ,则ΔABC 的周长是____________
答案:
(2008 中山市)9.如图 1 在ΔABC 中,M、N 分别是 AB、AC 的中点,且∠A +∠B=120°,
则∠AN M= °
答案:600
(2008 中山市)13.(本题满分 6 分)如图 3,在ΔABC 中,AB=AC=10,BC=8.用尺规作图
作 BC 边上的中线 AD(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证明),
并求 AD 的长.
33 +
9 3 3+
2
1
CGF GAE
2
=C
3
1 BC23
1 × 223
1 ××
3
2
2 cm3
A
M N
B C
图 1
A
B C
图 3
13.解:(1)作图正确得 2 分(不保留痕迹的得 1 分)
(2)在△ABC 中,AB=AC,AD 是△ABC 的中线,
∴AD⊥BC,
.
在 Rt△ABD 中,AB=10,BD=4, ,
.
(2008 中山市)18.(本题满分 7 分)如图 5,在△ABC 中,BC>AC, 点 D
在 BC 上,且 DC=AC,∠ACB 的平分线 CF 交 AD 于 F,点 E 是 AB 的中点,
连结 EF.
(1)求证:EF∥BC.
(2)若四边形 BDFE 的面积为 6,求△ABD 的面积.
18.(1)证明:
,
∴ .
又∵ ,
∴ CF 是△ACD 的中线,
∴ 点 F 是 AD 的中点.
∵ 点 E 是 AB 的中点,
∴ EF∥BD,
即 EF∥BC.
(2)解:由(1)知,EF∥BD,
∴ △AEF∽△ABD ,
∴ .
又∵ ,
,
∴
∴ ,
∴ 的面积为 8.
1 1 8 42 2BD CD BC= = = × =
2 2 2AD BD AB+ =
2 2 2 210 4 2 21AD AB BD∴ = − = − =
CF ACB∠ 平分
1 2∠ = ∠
DC AC=
2( )AEF
ABD
S AE
S AB
∆
∆
=
1
2AE AB=
6AEF ABD ABDBDFES S S S∆ ∆ ∆= − = −四边形
26 1( )2
ABD
ABD
S
S
∆
∆
− =
8ABDS∆ =
ABD∆
A
B C
图 3
2
1
FE
D CB
A
(2008 中山市)21.(本题满分 9 分)(1)如图 7,点 O 是线段 AD 的中点,分别以 AO 和 DO
为边在线段 AD 的同侧作等边三角形 OAB 和等边三角形 OCD,连结 AC 和 BD,相交
于点 E,连结 BC.
求∠AEB 的大小;
(2)如图 8,ΔOAB 固定不动,保持ΔOCD 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将ΔOCD 绕着点 O
旋转(ΔOAB 和ΔOCD 不能重叠),求∠AEB 的大小.
21.解:(1)如图 7.
∵ △BOC 和△ABO 都是等边三角形,
且点 O 是线段 AD 的中点,
∴ OD=OC=OB=OA,∠1=∠2=60°,
∴ ∠4=∠5.
又∵∠4+∠5=∠2=60°,
∴ ∠4=30°.
同理,∠6=30°.
∵ ∠AEB=∠4+∠6,
∴ ∠AEB=60°.
(2)如图 8.
∵ △BOC 和△ABO 都是等边三角形,
∴ OD=OC, OB=OA,∠1=∠2=60°,
又∵OD=OA,
∴ OD=OB,OA=OC,
∴ ∠4=∠5,∠6=∠7.
∵ ∠DOB=∠1+∠3,
∠AOC=∠2+∠3,
∴∠DOB=∠AOC.
∵ ∠4+∠5+∠DOB=180°, ∠6+∠7+∠AOC=180°,
∴ 2∠5=2∠6,
∴ ∠5=∠6.
又∵ ∠AEB=∠8-∠5, ∠8=∠2+∠6,
∴ ∠AEB=∠2+∠5-∠5=∠2,
∴ ∠AEB=60°.
(2008 浙江台州)23. 经过 顶点 的一条直线, . 分别是直
线 上两点,且 .
CD BCA∠ C CA CB= E F,
CD BEC CFA α∠ = ∠ = ∠
C B
OD
图 7
A
B
AO
D
C
E
图 8
图8
87
6
5
4
21
E
O
D
C
B
A
3
(1)若直线 经过 的内部,且 在射线 上,请解决下面两个问题:
①如图 1,若 , ,
则 ; (填“ ”,“ ”或“ ”);
②如图 2,若 ,请添加一个关于 与 关系的条件 ,
使①中的两个结论仍然成立,并证明两个结论成立.
(2)如图 3,若直线 经过 的外部, ,请提出 三条
线段数量关系的合理猜想(不要求证明).
答案:23.
(1)① ; ;
②所填的条件是: .
证明:在 中, .
, .
又 , .
又 , ,
.
, .
又 , .
(2) .
(2008 浙江温州)19.(本题 9 分)文文和彬彬在证明“有两个角
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这一命题时,画出图形,写出“已
知”,“求证”(如图),她们对各自所作的辅助线描述如下:
文文:“过点 A 作 BC 的中垂线 AD,垂足为 D”;
CD BCA∠ E F, CD
90BCA∠ = 90α∠ =
BE CF EF BE AF− > < =
0 180BCA< ∠ < α∠ BCA∠
CD BCA∠ BCAα∠ = ∠ EF BE AF, ,
= =
180BCAα∠ + ∠ =
BCE△ 180 180CBE BCE BEC α∠ + ∠ = − ∠ = − ∠
180BCA α∠ = − ∠ CBE BCE BCA∴∠ + ∠ = ∠
ACF BCE BCA∠ + ∠ = ∠ CBE ACF∴∠ = ∠
BC CA= BEC CFA∠ = ∠
( )BCE CAF AAS∴△ ≌△
BE CF∴ = CE AF=
EF CF CE= − EF BE AF∴ = −
EF BE AF= +
A
B
C
E
F D D
A
B
C
E F
A
DF
C
E
B
(图 1) (图 2) (图 3)
(第 3 题)
A
B
C
E
F D D
A
B
C
E F
A
DF
C
E
B
(图 1) (图 2) (图 3)
(第 23 题)
(第 19 题图)
已知:如图,在 ABC△
中, B C∠ = ∠ .
求证: AB AC= .
A
B D C
彬彬:“作△ABC 的角平分线 AD”.
数学老师看了两位同学的辅助线作法后,说:“彬彬的作法是正确的,而文文的作法需
要订正.”
(1)请你简要说明文文的辅助线作法错在哪里.
(2)根据彬彬的辅助线作法,完成证明过程.
答案:19.解:(1)只要合理即可.
(2)证明:作 的角平分线 ,则 ,
又 , ,
, .
三角形(2008 年遵义市)4.如图, , , , ,
则 等于( A )
A. B. C. D.
(2008 年遵义市)22.(10 分)在矩形 中, , 是 的中点,一块
三角板的直角顶点与点 重合,将三角板绕点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当三角板的两直角边
与 分别交于点 时,观察或测量 与 的长度,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并
证明你的结论.
解:BM 与 CN 的长度相等
证明:在矩形 ABCD 中,AD=2AB,E 是 AD 的中点,作 EF⊥BC 于点 F,则有 AB=AE=EF=FC
在 Rt△AME 和 Rt△FNE 中
AE=EF ∠AEM=∠FEN=900-∠MEF
∴ Rt△AME≌Rt△FNE
∴ AM=FN ∴MN=CN
17.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
(2008 湖北武汉 6). 如图,六边形 ABCDEF 是轴对称图形,CF 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若∠AFC+
∠BCF=150°,
则∠AFE+∠BCD 的大小是( ).
A.150° B.300° C.210° D.330°.
答案:B
(2008 湖北武汉 24).(本题 10 分)正方形 ABCD 中,点 O 是对角线 AC 的中点,P 是对角线 AC 上
一动点,过点 P 作 PF⊥CD 于点 F。如图 1,当点 P 与点 O 重合时,显然有 DF=CF.
⑴如图 2,若点 P 在线段 AO 上(不与点 A、O 重合),PE⊥PB 且 PE 交 CD 于点 E。
①求证:DF=EF;
②写出线段 PC、PA、CE 之间的一个等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⑵若点 P 在线段 OC 上(不与点 O、C 重合),PE⊥PB 且 PE 交直线 CD 于点 E。请完成图 3 并判断⑴
中的结论①、②是否分别成立?若不成立,写出相应的结论(所写结论均不必证明)
ABC△ AD BAD CAD∠ = ∠
B C∠ = ∠ AD AD=
ABD ACD∴△ ≌△ AB AC∴ =
OA OB= OC OD= 50O∠ = 35D∠ =
AEC∠
60 50 45 30
ABCD 2AD AB= E AD
E E
AB BC, M N, BM CN
F
E
D
C
B
A
FP(O)
D
CB
A
图 1 图 2
O
D
CB
A
E
FP
O
D
CB
A
图 3
P
答案:①略;②PC-PA= CE;⑵结论①仍成立;结论②不成立,此时②中三条线段
的数量关系是 PA-PC=
2008 肇庆市)14.边长为5cm 的菱形,一条对角线长是 6cm,则另一条对角线的长是
答案:8cm.
(2008 中山市)22.将两块大小一样含 30°角的直角三角板,叠放在一起,使得它们的斜边
AB 重合,直角边不重合,已知 AB=8,BC=AD=4,AC 与 BD 相交于点 E,连结
CD.
(1)填空:如图 9,AC= ,BD= ;四边形 ABCD 是 梯形.
(2)请写出图 9 中所有的相似三角形(不含全等三角形).
(3)如图 10,若以 AB 所在直线为 轴,过点 A 垂直于 AB 的直线为 轴建立如图 10 的
平面直角坐标系,保持ΔABD 不动,将ΔABC 向 轴的正方向平移到ΔFGH 的位置,
FH 与 BD 相交于点 P,设 AF=t,ΔFBP 面积为 S,求 S 与 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
写出 t 的取值值范围.
22.解:(1) , ,等腰;
(2)共有 9 对相似三角形.(写对 3-5 对得 1 分,写对 6-8 对得 2 分,写对 9 对得
3 分)
①△DCE、△ABE 与△ACD 或△BDC 两两相似,分别是:
△DCE∽△ABE,△DCE∽△ACD,△DCE∽△BDC,△ABE∽△ACD,△ABE∽△BDC;(有 5
对)
②△ABD∽△EAD,△ABD∽△EBC;(有 2 对)
③△BAC∽△EAD,△BAC∽△EBC;(有 2 对)
所以,一共有 9 对相似三角形.
(3)由题意知,FP∥AE,
∴ ∠1=∠PFB,
又∵ ∠1=∠2=30°,
∴ ∠PFB=∠2=30°,
∴ FP=BP.
x y
x
4 3 4 3
2
2
D C
BA
E
图 9
E
D C H
F GBA
P
y
x
图
10
10
x
y
K
过点 P 作 PK⊥FB 于点 K,则 .
∵ AF=t,AB=8,
∴ FB=8-t, .
在 Rt△BPK 中, .
∴ △FBP 的面积 ,
∴ S 与 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或 .
t 的取值范围为: .
4.如图,在 中, 分别是边 的中点,
已知 ,则 的长为( )
A.3 B.4
C.5 D.6
答案:C
8.如果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 3 和 5,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可能是( )
A.15 B.16 C.8 D.7
答案:A
24.(本小题满分 6 分)
如图,在 中, .
(1)在图中作出 的内角平分线 .(要求: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证明)
(2)在已作出的图形中,写出一对相似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答案:解:(1)如图, 即为所求.∙∙∙∙∙∙∙∙∙∙∙∙∙∙∙∙∙∙∙∙∙∙∙∙∙∙∙∙2 分
(2) ,理由如下.∙∙∙∙∙∙∙∙∙∙∙∙∙∙∙∙∙∙∙∙∙∙∙∙∙∙∙∙∙∙∙3 分
平分 ,
.∙∙∙∙∙∙∙∙∙∙∙∙∙∙∙∙∙∙∙∙∙∙∙∙∙∙∙∙∙∙∙∙∙∙∙∙∙∙∙∙∙∙∙∙∙∙∙∙∙∙∙∙∙∙∙∙∙∙∙∙5 分
又 , .∙∙∙∙∙∙∙∙∙∙∙∙∙∙∙∙∙∙∙∙∙∙∙∙∙∙∙∙6 分
(济宁市二○○八)9.如图,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是斜边,将 绕点 逆时针旋转后,能与 重合,
如果 ,那么 的长等于( )
A. B.
C. D.
1
2FK BK FB= =
1 (8 )2BK t= −
1 3tan 2 (8 ) tan30 (8 )2 6PK BK t t= ⋅ ∠ = − ° = −
1 1 3(8 ) (8 )2 2 6S FB PK t t= ⋅ ⋅ = ⋅ − ⋅ −
23 ( 8)12S t= − 23 4 16 312 3 3S t t= − +
0 8t≤ <
ABC△ D E, AB AC,
10BC = DE
ABC△ 2BAC C∠ = ∠
ABC△ AD
AD
ABD CBA△ ∽△
AD 2BAC BAC C∠ ∠ = ∠,
BAD BCA∴∠ = ∠
B B∠ = ∠ ABD CBA∴△ ∽△
ABC△ BC
ABP△ A ACP′△
3AP = PP′
3 2 2 3
4 2 3 3
A
D E
B C
A
B CDA
B CD
(第 9 题图)
答案:A
(济宁市二○○八)14.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说明
的依据是 .
答案: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济宁市二○○八)18.如图,四边形 中, ,若 ,则
度.
答案:38
(滨州市 2008)16、将一个正三角形纸片剪成四个全等的小正三角形,再将其中的一个按
同样的方法剪成四个更小的正三角形,……如此继续下去,结果如下表:
所剪次数 1 2 3 4 … n
正三角形个数 4 7 10 13 … an
则 an=________________(用含 n 的代数式表示).
A O B AOB′ ′ ′∠ = ∠
ABCD AB AC AD= = 76CAD∠ =
CBD∠ =
答案:3n+1
(滨州市 2008)17、如上右图,C 为线段 AE 上一动点(不与点 A,E 重合),在 AE 同侧分别
作正三角形 ABC 和正三角形 CDE、AD 与 BE 交于点 O,AD 与 BC 交于点 P,BE 与 CD 交于点 Q,
连结 PQ.以下五个结论:①AD=BE;②PQ∥AE;③AP=BQ;④DE=DP;⑤∠AOB=60°.
恒成立的结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你认为正确的序号都填上)。
答案:(1)(2)(3)(5)
(济宁市 2008)22.(8 分)
如图,在 中, , .
(1)在 边上找一点 ,使 ,分别过点 作 的垂线 ,垂足
为 .
(2)在四条线段 中,某些线段之间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请你写出
一个等式表示这个数量关系(等式中含有其中的 2 条或 3 条线段),并说明等式成立的理
由.
QP
O
B
E
D
CA
Rt ABC△ 90B∠ = BC AB>
BC P BP BA= B P, AC BD PE,
D E,
AD BD DE PE, , ,
答案:22.解:(1)如右图;∙∙∙∙∙∙∙∙∙∙∙∙∙∙∙∙∙∙∙∙∙∙∙∙∙∙∙∙∙∙∙∙∙∙∙∙∙∙∙∙∙∙∙∙∙∙∙∙∙∙∙∙∙∙∙∙∙∙∙∙∙∙∙∙∙∙∙∙∙∙∙∙∙∙∙∙∙∙∙∙∙∙∙∙∙∙∙∙∙∙∙∙∙∙∙∙∙∙∙1 分
(2) .∙∙∙∙∙∙∙∙∙∙∙∙∙∙∙∙∙∙∙∙∙∙∙∙∙∙∙∙∙∙∙∙∙∙∙∙∙∙∙∙∙∙∙∙∙∙∙∙∙∙∙∙∙∙∙∙∙∙∙∙∙∙∙∙∙∙∙∙∙∙∙∙∙∙∙∙∙∙∙∙∙∙∙∙∙∙∙∙∙∙∙∙∙∙∙∙∙∙∙∙∙∙∙∙∙∙∙∙∙∙∙∙∙∙∙∙∙∙∙∙3 分
理由:过 作 于 ,四边形 为矩形, .∙∙∙∙∙∙∙∙∙∙∙∙∙∙∙∙∙∙∙∙∙∙∙∙∙∙∙∙∙∙∙∙4 分
, ,
. ∙∙∙∙∙∙∙∙∙∙∙∙∙∙∙∙∙∙∙∙∙∙∙∙∙∙∙∙∙∙∙∙∙∙∙∙∙∙∙∙∙∙∙∙∙∙∙∙∙∙∙∙∙∙6 分
在 和 中,
.∙∙∙∙∙∙∙∙∙∙∙∙∙∙∙∙∙∙∙∙∙∙∙∙∙∙∙∙∙∙∙∙∙∙∙∙∙∙∙∙∙∙∙∙∙∙∙∙∙∙∙∙∙∙∙∙∙∙∙∙∙∙∙∙∙∙∙∙∙∙∙∙∙∙∙∙∙∙∙∙∙∙∙∙∙∙∙∙∙∙∙∙∙∙∙∙∙∙∙∙∙∙∙∙∙∙∙∙∙∙∙∙7 分
.
. ∙∙∙∙∙∙∙∙∙∙∙∙∙∙∙∙∙∙∙∙∙∙∙∙∙∙∙∙∙∙∙∙∙∙∙∙∙∙∙∙∙∙∙∙∙∙∙∙∙∙∙∙∙∙∙∙∙∙∙∙∙∙∙∙∙∙∙∙∙∙∙∙∙∙∙∙∙∙∙∙∙∙∙∙∙∙∙∙∙∙∙∙∙∙∙∙∙∙∙∙∙∙∙∙∙∙∙∙∙∙∙∙∙∙∙∙∙∙∙∙∙∙∙∙∙∙8 分
(2008 深圳)1、如图 3,直线 OA 与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在第一象限交于 A 点,
AB⊥x 轴于点 B,△OAB 的面积为 2,则 k=
答案:4
(2008 福州市)
7.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 4cm 和 9cm,则下列长度的四条线段中能作为第三边的是
( )
A.13cm B.6cm C.5cm D.4cm
答案 B
(2008 龙岩市)
20.(10 分)如图,∠A=36°,∠DBC=36°,∠C=72°,找出图中的一个等腰三角形,并给予
证明.
我找的等腰三角形是: .
证明:
答案(10 分)我所找的等腰三角形是:△ABC(或△BDC 或△DAB)
证明:在△ABC 中,
BD DE=
P PF BD⊥ F DFPE PF DE=
90ABD DBC∠ + ∠ = 90A ABD∠ + ∠ =
A DBC∴∠ = ∠
ABD△ BPF△
ADB BFP
AB BP
A FBP
∠ = ∠
=
∠ = ∠
,
,
,
ABD BPF∴△ ≌△
BD PF∴ =
BD DE∴ =
)0( ≠= kx
ky
图 3
(第 20 题图)
∵∠A=36°,∠C=72°,
∴∠ABC=180°-(72°+36°)=72°.
∵∠C=∠ABC,
∴AB=AC,
∴△ABC 是等腰三角形. [注]若找△BDC 或△DAB 参照给分.
(2008 鸡西)3.如图, ,
请你添加一个条件: ,
使 (只添一个即可).
答案: 或 或 或
(2008 鸡西)8.一幅图案.在某个顶点处由三个边长相等的正多边形镶嵌而成.其中的两
个分别是正方形和正六边形,则第三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 .
答案:12
(2008 鸡西)10.三角形的每条边的长都是方程 的根,则三角形的周长是 .
答案:6 或 10 或 12
(2008 鸡西)20.如图,将 沿 折叠,使点 与 边的中点 重合,下列结论
中:① 且 ;② ;
③ ;
④ ,正确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答案:B
(2008 鸡西)23.(本小题满分 6 分)
有一底角为 的直角梯形,上底长为 10cm,与底垂直的腰长为 10cm,以上底或与底垂直
的腰为一边作三角形,使三角形的另一边长为 15cm,第三个顶点落在下底上.请计算所作
的三角形的面积.
答案:解:当 cm 时, 的面积是 ;
当 cm 时, 的面积是 ;
当 cm 时, 的面积是 .
(每种情况,图给 1 分,计算结果正确 1 分,共 6 分)
1. (2008 黄石)如图,每个小正方形边长均为 1,则下列图中的三角形(阴影部分)与左
图中 相似的是( )
BAC ABD∠ = ∠
OC OD=
C D∠ = ∠ ABC BAD∠ = ∠ AC BD= OAD OBC∠ = ∠
2 6 8 0x x− + =
ABC△ DE A BC F
EF AB∥ 1
2EF AB= BAF CAF∠ = ∠
1
2ADFES AF DE= 四边形
2BDF FEC BAC∠ + ∠ = ∠
60
15BE = ABE△ 250cm
15CF = BCF△ 275cm
15BE = BCE△ 25 5 2cm
ABC△
A. B. C. D.
A
B C
A
D
B F C
E
第 20 题图
C
BA
EFD
答案:B
2. (2008 黄石)如图,在等腰三角形 中, ,点 是底
边 上一个动点, 分别是 的中点,若
的最小值为 2,则 的周长是( )
A. B. C. D.
答案:D.
3. (2008 黄石) 如图, 是 上一点, 交 于点 , , .
求证: .
答案:证明: , . ∙∙∙∙∙∙∙∙∙∙∙∙∙∙∙∙∙∙∙∙∙∙∙∙∙∙∙∙∙∙∙∙∙∙∙∙∙∙∙∙∙∙∙∙∙∙∙∙∙∙∙∙∙∙∙∙∙∙∙∙∙(2 分)
又 , ,
.∙∙∙∙∙∙∙∙∙∙∙∙∙∙∙∙∙∙∙∙∙∙∙∙∙∙∙∙∙∙∙∙∙∙∙∙∙∙∙∙∙∙∙∙∙∙∙∙∙∙∙∙∙∙∙∙∙∙∙∙∙∙∙∙∙∙∙∙∙∙∙∙∙∙∙∙∙∙∙∙∙∙∙∙(5 分)
.
18 .( 2008 内 江 市 )( 9 分 ) 如 图 , 在 中 , 点 在 上 , 点 在 上 ,
, , 与 相交于点 ,试判断 的形状,并说明
理由.
答案:18.(9 分) 是等腰三角形∙∙∙∙∙∙∙∙∙∙∙∙∙∙∙∙∙∙∙∙∙∙∙∙∙∙∙∙∙∙∙∙∙∙∙∙∙∙∙∙∙∙∙∙∙∙∙∙∙∙∙∙∙∙∙∙∙∙∙∙∙∙∙∙∙∙∙∙∙∙∙∙∙∙∙∙∙∙∙∙∙2 分
证明:在 与 中
, , , ∙∙∙∙∙∙∙∙∙∙∙∙∙∙∙∙∙∙∙∙∙∙∙∙∙∙∙∙∙∙∙∙∙4 分
, ∙∙∙∙∙∙∙∙∙∙∙∙∙∙∙∙∙∙∙∙∙∙∙∙∙∙∙∙∙∙∙∙∙∙∙∙∙∙∙∙∙∙∙∙∙∙∙∙∙∙∙∙∙∙∙∙∙∙∙∙∙∙∙∙∙∙∙∙∙∙∙∙∙∙∙∙∙∙∙∙∙∙∙∙∙∙∙∙∙∙∙∙∙6 分
即 ∙∙∙∙∙∙∙∙∙∙∙∙∙∙∙∙∙∙∙∙∙∙∙∙∙∙∙∙∙∙∙∙∙∙∙∙∙∙∙∙∙∙∙∙∙∙∙∙∙∙∙8 分
是等腰三角形∙∙∙∙∙∙∙∙∙∙∙∙∙∙∙∙∙∙∙∙∙∙∙∙∙∙∙∙∙∙∙∙∙∙∙∙∙∙∙∙∙∙∙∙∙∙∙∙∙∙∙∙∙∙∙∙∙∙∙∙∙∙∙∙∙∙∙∙∙∙∙∙∙∙∙∙∙∙∙∙∙∙∙∙∙∙∙∙∙∙∙∙∙∙∙∙∙∙∙∙∙∙∙∙∙∙∙∙∙∙∙9 分
10.如图 3,已知 Rt△ABC≌Rt△DEC,∠E=30°,D 为 AB 的中点,AC=1,若△DEC
绕点 D 顺时针旋转,使 ED、CD 分别与 Rt△ABC 的直角边 BC 相交于 M、N,
则当△DMN 为等边三角形时,AM 的值为
A. B. C.
D.1
答案:B
ABC 120ABC∠ = P
AC M N, AB BC,
PM PN+ ABC△
2 2 3+ 4 4 2 3+
D AB DF AC E AE EC= CF AB∥
AD CF=
AB CF ∥ A ECF∴∠ = ∠
AED CEF∠ = ∠ AE CE=
AED CEF∴△ ≌△
AD CF∴ =
ABC△ E AB D BC
BD BE= BAD BCE=∠ ∠ AD CE F AFC△
AFC△
BAD△ BCE△
B B∠ = ∠ BAD BCE∠ = ∠ BD BE= BAD BCE∴△ ≌△
BA BC∴ = BAC BCA∴∠ = ∠
BAC BAD BCA BCE∴∠ − ∠ = ∠ − ∠ FAC FCA∠ = ∠
AFC∴△
3 2 3
3
3
3
A
B
CP
M N
A
B
C
D E F
B
CD
F
A
E
(18 题图)
图 6
11.(2008 资阳市)如图 4,□ABCD 中,对角线 AC、BD 交于点 O,请你写出其中的
一对全等三角形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答案不唯一,ΔAOB≌ΔCOD、ΔAOD≌ΔCOB、ΔADB≌ΔCBD、ΔABC≌ΔCDA 之一均
可;
(2008 资阳市)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解答问题:
如图 9-1,在 ΔABC 中,∠A=2∠B,且∠A=60°.小明通过以下计算:由题意,∠B=
30°,∠C=90°,c=2b,a= b,得 a2-b2=( b)2-b2=2b2=b·c.即 a2-b2= bc.
于是,小明猜测:对于任意的 ΔABC,当∠A=2∠B 时,关系式 a2-b2=bc 都成立.
(1)如图 9-2,请你用以上小明的方法,对等腰直角三角形进行验证,判断小明的猜
测是否正确,并写出验证过程;
(2)如图 9-3,你认为小明的猜想是否正确,若认为正确,请你证明;否则,请说明
理由;
(3)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恰为三个连续偶数,且∠A=2∠B,请直接写出这个三角形
三边的长,不必说明理由.
答案:(1) 由题意,得∠A=90°,c=b,a= b,
∴a2–b2=( b)2–b2=b2=bc.∙∙∙∙∙∙∙∙∙∙∙∙∙∙∙∙∙∙∙∙∙∙∙∙∙∙∙∙∙∙∙∙∙∙∙∙∙∙∙∙∙∙∙∙∙∙∙∙∙∙∙∙∙∙∙∙∙∙3 分
(2) 小明的猜想是正确的.∙∙∙∙∙∙∙∙∙∙∙∙∙∙∙∙∙∙∙∙∙∙∙∙∙∙∙∙∙∙∙∙∙∙∙∙∙∙∙∙∙∙∙∙∙∙∙∙∙∙∙∙∙∙∙∙∙∙4 分
理由如下:如图 3,延长 BA 至点 D,使 AD=AC=b,连结 CD,
∙∙∙∙∙∙∙∙∙∙∙∙∙∙∙∙∙∙∙∙∙∙∙∙∙∙∙∙∙∙∙∙∙∙∙∙∙∙∙∙∙∙∙∙∙∙∙∙∙∙∙∙∙∙∙∙∙∙∙∙∙∙∙∙∙∙∙∙∙∙∙∙∙∙∙∙∙∙∙∙∙∙∙∙∙∙∙∙∙∙∙∙∙∙∙∙∙∙∙∙∙∙∙∙∙5
分
则 ΔACD 为等腰三角形.
∴∠BAC=2∠ACD ,又∠BAC=2∠B ,∴∠B=∠ACD=∠D ,∴ΔCBD 为
等腰三角形,即 CD=CB=a, ∙∙∙∙∙∙∙∙∙∙∙∙∙∙∙∙∙∙∙∙∙∙∙∙∙∙∙∙∙∙∙∙∙∙∙∙∙∙∙∙∙∙∙∙∙∙∙∙∙∙∙∙∙∙∙∙∙∙∙∙∙∙6
分
又∠D=∠D,∴ΔACD∽ΔCBD, ∙∙∙∙∙∙∙∙∙∙∙∙∙∙∙∙∙∙∙∙∙∙∙∙∙∙∙∙∙∙∙∙∙∙∙∙∙∙∙∙∙∙∙∙∙∙∙∙∙∙∙7 分
∴ .即 .∴a2=b2+bc.∴a2–b2= bc ∙∙∙∙∙∙∙∙∙∙∙∙∙∙∙8 分
(3) a=12,b=8,c=10.∙∙∙∙∙∙∙∙∙∙∙∙∙∙∙∙∙∙∙∙∙∙∙∙∙∙∙∙∙∙∙∙∙∙∙∙∙∙∙∙∙∙∙∙∙∙∙∙∙∙∙∙∙∙∙∙∙∙∙∙∙10 分
14.(08 南京)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为 ,则它的底角为 35 度.
[2008 福建省南平市]7.已知 ,相似比为 3,且 的周长为 18,则
的周长为( C )
A.2 B.3 C.6 D.54
[2008 福建省南平市]17.如图, 中, , 两点分别在边 上,
且 与 不平行.请填上一个你认为合适的条件: ,
使 .
3 3
2
2
AD CD
CD BD
= b a
a b c
= +
70
ABC DEF△ ∽△ ABC△
DEF△
ABC△ AB AC> D E, AC AB,
DE BC
ADE ABC△ ∽△
图 9-1 图 9-2 图 9-3
图 9-3
(不再添加其他的字母和线段;只填一个条件,多填不给分!)
或 或
[2008 福建省南平市]26.(14 分)
(1)如图 1,图 2,图 3,在 中,分别以 为边,向 外作正三角形,
正四边形,正五边形, 相交于点 .
①如图 1,求证: ;
②探究:如图 1, ;
如图 2, ;
如图 3, .
(2)如图 4,已知: 是以 为边向 外所作正 边形的一组邻边;
是以 为边向 外所作正 边形的一组邻边. 的延长相交于
点 .
①猜想:如图 4, (用含 的式子表示);
②根据图 4 证明你的猜想.
26.(1)①证法一: 与 均为等边三角形,
, ∙∙∙∙∙∙∙∙∙∙∙∙∙∙∙∙∙∙∙∙∙∙∙∙∙∙∙∙∙∙∙∙∙∙∙∙∙∙∙∙∙∙∙∙∙∙∙∙∙∙∙∙∙∙∙∙∙∙∙∙∙∙∙∙∙∙∙∙∙∙∙∙∙∙∙∙∙∙∙∙∙∙∙∙∙∙∙∙∙∙∙∙∙∙∙∙∙∙∙∙∙∙∙∙∙∙∙∙2 分
且 ∙∙∙∙∙∙∙∙∙∙∙∙∙∙∙∙∙∙∙∙∙∙∙∙∙∙∙∙∙∙∙∙∙∙∙∙∙∙∙∙∙∙∙∙∙∙∙∙∙∙∙∙∙∙∙∙∙∙∙∙∙3 分
,
即 ∙∙∙∙∙∙∙∙∙∙∙∙∙∙∙∙∙∙∙∙∙∙∙∙∙∙∙∙∙∙∙∙∙∙∙∙∙∙∙∙∙∙∙∙∙∙∙∙∙∙∙∙∙∙∙∙∙∙∙∙∙∙∙∙∙∙∙∙∙∙∙4 分
1B∠ = ∠ 2 C∠ = ∠ AE AD
AC AB
=
ABC△ AB AC, ABC△
BE CD, O
ABE ADC△ ≌△
BOC∠ =
BOC∠ =
BOC∠ =
AB AD, AB ABC△ n
AC AE, AC ABC△ n BE CD,
O
BOC∠ = n
ABD△ ACE△
AD AB∴ = AC AE=
60BAD CAE∠ = ∠ =
BAD BAC CAE BAC∴∠ + ∠ = ∠ + ∠
DAC BAE∠ = ∠
.∙∙∙∙∙∙∙∙∙∙∙∙∙∙∙∙∙∙∙∙∙∙∙∙∙∙∙∙∙∙∙∙∙∙∙∙∙∙∙∙∙∙∙∙∙∙∙∙∙∙∙∙∙∙∙∙∙∙∙∙∙∙∙∙∙5 分
证法二: 与 均为等边三角形,
, ∙∙∙∙∙∙∙∙∙∙∙∙∙∙∙∙∙∙∙∙∙∙∙∙∙∙∙∙∙∙∙∙∙∙∙∙∙∙∙∙∙∙∙∙∙∙∙∙∙∙∙∙∙∙∙∙∙∙∙∙∙∙∙∙∙∙∙∙∙∙∙∙∙∙∙∙∙∙∙∙∙∙∙∙∙∙∙∙∙∙∙∙∙∙∙∙∙∙∙∙∙∙∙∙∙∙∙∙2 分
且 ∙∙∙∙∙∙∙∙∙∙∙∙∙∙∙∙∙∙∙∙∙∙∙∙∙∙∙∙∙∙∙∙∙∙∙∙∙∙∙∙∙∙∙∙∙∙∙∙∙∙∙∙∙∙∙∙∙∙∙∙∙∙∙∙∙∙∙∙∙∙∙∙∙∙∙∙∙∙∙∙∙∙∙∙∙∙∙∙∙∙∙∙∙∙∙∙∙∙∙∙∙∙∙∙∙∙∙3 分
可由 绕着点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得到∙∙∙∙∙∙∙∙∙∙∙∙∙∙∙∙∙∙∙∙∙∙∙∙∙∙∙∙∙∙∙∙∙∙∙∙∙∙∙∙∙∙∙∙∙∙∙∙4 分
.∙∙∙∙∙∙∙∙∙∙∙∙∙∙∙∙∙∙∙∙∙∙∙∙∙∙∙∙∙∙∙∙∙∙∙∙∙∙∙∙∙∙∙∙∙∙∙∙∙∙∙∙∙∙∙∙∙∙∙∙∙∙∙∙∙∙∙∙∙∙∙∙∙∙∙∙∙∙∙∙∙∙∙∙∙∙∙∙∙∙∙∙∙∙∙∙∙∙∙∙∙∙∙∙∙∙∙∙∙∙∙∙5 分
② , , .∙∙∙∙∙∙∙∙∙∙∙∙∙∙∙∙∙∙∙∙∙∙∙∙∙∙∙∙∙∙∙∙∙∙∙∙∙∙∙∙∙∙∙∙∙∙∙∙∙∙∙∙∙∙∙∙∙∙∙∙∙∙∙∙∙∙∙∙∙∙∙∙∙∙∙∙∙∙∙∙∙∙∙∙∙∙∙∙∙∙8 分(每空 1 分)
(2)① ∙∙∙∙∙∙∙∙∙∙∙∙∙∙∙∙∙∙∙∙∙∙∙∙∙∙∙∙∙∙∙∙∙∙∙∙∙∙∙∙∙∙∙∙∙∙∙∙∙∙∙∙∙∙∙∙∙∙∙∙∙∙∙∙∙∙∙∙∙∙∙∙∙∙∙∙∙∙∙∙∙∙∙∙∙∙∙∙∙∙∙∙∙∙∙∙∙∙∙∙∙∙∙∙∙∙∙∙∙∙∙∙∙∙∙∙∙∙∙∙∙∙∙∙∙∙10 分
②证法一:依题意,知 和 都是正 边形的内角, , ,
,即 . ∙∙∙∙∙∙∙∙∙∙∙∙∙∙∙∙∙∙∙∙∙∙∙∙∙∙∙∙∙∙∙∙∙∙∙∙∙∙∙∙11 分
.∙∙∙∙∙∙∙∙∙∙∙∙∙∙∙∙∙∙∙∙∙∙∙∙∙∙∙∙∙∙∙∙∙∙∙∙∙∙∙∙∙∙∙∙∙∙∙∙∙∙∙∙∙∙∙∙∙∙∙∙∙∙∙∙∙∙∙∙∙∙∙∙∙∙∙∙∙∙∙∙∙∙∙∙∙∙∙∙∙∙∙∙∙∙∙∙∙∙∙∙∙∙∙∙∙∙∙∙∙∙12 分
, , ∙∙∙∙∙∙∙∙∙∙∙∙∙∙∙13 分
,
∙∙∙∙∙∙∙∙∙∙∙∙∙∙∙∙∙∙∙∙∙∙∙∙∙∙∙∙∙∙∙∙∙∙∙∙∙∙∙∙∙∙∙∙∙∙∙∙∙∙∙∙∙14 分
证法二:同上可证 . ∙∙∙∙∙∙∙∙∙∙∙∙∙∙∙∙∙∙∙∙∙∙∙∙∙∙∙∙∙∙∙∙∙∙∙∙∙∙∙∙∙∙∙∙∙∙∙∙∙∙∙∙∙∙∙∙∙∙∙∙∙∙∙∙∙∙∙∙∙∙∙∙∙∙∙∙12 分
,如图,延长 交 于 ,
,
∙∙∙∙∙∙∙∙∙∙∙∙∙∙∙∙∙∙∙∙∙∙∙∙∙∙∙∙∙∙∙∙∙∙∙∙∙∙∙∙∙∙∙∙13 分
∙∙∙∙∙∙∙∙∙∙∙∙∙∙∙∙∙∙∙∙∙∙∙∙∙∙14 分
证法三:同上可证 . ∙∙∙∙∙∙∙∙∙∙∙∙∙∙∙∙∙∙∙∙∙∙∙∙∙∙∙∙∙∙∙∙∙∙∙∙∙∙∙∙∙∙∙∙∙∙∙∙∙∙∙∙∙∙∙∙∙∙∙∙∙∙∙∙∙∙∙∙∙∙∙∙∙∙∙∙12 分
.
,
∙∙∙∙∙∙∙∙∙∙∙∙∙∙∙∙∙∙∙∙∙∙∙∙∙∙∙∙∙∙∙∙∙∙∙∙∙∙∙∙∙∙∙∙∙∙∙∙∙∙∙∙∙∙∙∙∙∙∙∙∙∙∙∙∙∙∙∙∙∙∙13 分
ABE ADC∴△ ≌△
ABD△ ACE△
AD AB∴ = AC AE=
60BAD CAE∠ = ∠ =
ADC∴△ ABE△ A 60
ABE ADC∴△ ≌△
120 90 72
360
n
BAD∠ CAE∠ n AB AD= AE AC=
( 2)180nBAD CAE n
−∴∠ = ∠ =
BAD DAE CAE DAE∴∠ − ∠ = ∠ − ∠ BAE DAC∠ = ∠
ABE ADC∴△ ≌△
ABE ADC∴∠ = ∠ 180ADC ODA∠ + ∠ = 180ABO ODA∴∠ + ∠ =
360ABO ODA DAB BOC∠ + ∠ + ∠ + ∠ = 180BOC DAB∴∠ + ∠ =
( 2)180 360180 180 nBOC DAB n n
−∴∠ = − ∠ = − =
ABE ADC△ ≌△
ABE ADC∴∠ = ∠ BA CO F
180AFD ABE BOC∠ + ∠ + ∠ =
180AFD ADC DAF∠ + ∠ + ∠ =
360180BOC DAF BAD n
∴∠ = ∠ = − ∠ =
ABE ADC△ ≌△
ABE ADC∴∠ = ∠ 180 ( )BOC ABE ABC ACB ACD∠ = − ∠ + ∠ + ∠ + ∠
180 ( )BOC ADC ABC ACB ACD∴∠ = − ∠ + ∠ + ∠ + ∠
180ABC ACB BAC∠ + ∠ = − ∠ 180ADC ACD DAC∠ + ∠ = − ∠
180 (360 )BOC BAC DAC∴∠ = − − ∠ − ∠
即 ∙∙∙∙∙∙∙∙∙∙∙∙∙∙∙∙∙∙∙∙∙∙∙∙∙∙∙∙∙∙∙∙∙∙∙∙∙∙∙∙∙∙∙∙∙∙∙∙∙∙∙∙∙∙∙∙∙∙∙∙∙∙∙∙∙∙∙∙∙∙∙∙∙∙∙∙∙∙∙∙∙∙∙∙∙∙∙∙∙∙14 分
证法四:同上可证 . ∙∙∙∙∙∙∙∙∙∙∙∙∙∙∙∙∙∙∙∙∙∙∙∙∙∙∙∙∙∙∙∙∙∙∙∙∙∙∙∙∙∙∙∙∙∙∙∙∙∙∙∙∙∙∙∙∙∙∙∙∙∙∙∙∙∙∙∙∙∙∙∙∙∙∙∙12 分
.如图,连接 ,
. ∙∙∙∙∙∙∙∙∙∙∙∙∙∙∙∙∙∙∙∙∙∙∙∙∙∙∙∙∙∙∙∙∙∙∙∙∙∙∙∙∙∙∙∙∙∙∙∙13 分
即 ∙∙∙∙∙∙∙∙∙∙∙∙∙∙∙∙∙∙∙∙∙∙∙∙∙∙∙∙∙∙∙∙∙∙∙∙∙∙∙∙∙∙∙14 分
注意:此题还有其它证法,可相应评分.
[2008 年福建省宁德市]20.(本题满分 10 分)如图,E 是□ABCD 的边 BA 延长线上一点,
连接 EC,交 AD 于 F.在不添加辅助线的情况下,请找出图中的一对相似三角形,并说
明理由.
解:
20.答案不惟一,△EAF∽△EBC,或△CDF∽△EBC,或△CDF∽△EAF.
若△EAF∽△EBC.
理由如下:
在□ABCD 中,
∵AD∥BC,∴∠EAF=∠B.
又∵∠E=∠E,∴△EAF∽△EBC.
(2008 徐州)边长为 a 的正三角形的面积等于__ __.
(2008 徐州)如图,Rt△ABC 中,∠B=90°,AB=3cm,AC=5cm,
将△ABC 折叠,使点 C 与 A 重合,得折痕 DE,则△ABE 的周长等于
___7___cm.
(2008 苏州)如图,四边形 的对角线 与 相交于
点, , .
求证:(1) ;
(2) .
证明:(1)在 和 中
360180BOC BAD n
∠ = − ∠ =
ABE ADC△ ≌△
AEB ACD∴∠ = ∠ CE BEC BOC OCE∠ = ∠ + ∠
AEB AEC BOC ACD ACE∴∠ + ∠ = ∠ + ∠ − ∠
BOC AEC ACE∴∠ = ∠ + ∠
360180BOC CAE n
∠ = − ∠ =
23
4 a
ABCD AC BD O
1 2∠ = ∠ 3 4∠ = ∠
ABC ADC△ ≌△
BO DO=
ABC△ ADC△
1 2
3 4
AC AC
∠ = ∠
=
∠ = ∠
A F D
B C
E
D
C
B
A O
(第 23 题)
1
2
3
4
.
(2) , .又 , .
(2008 徐州)(A 类)已知如图,四边形 ABCD 中,AB=BC,AD
=CD,求证:∠A=∠C.
(B 类)已知如图,四边形 ABCD 中,AB=BC,∠A=∠C,求
证:AD=CD.
证明:(A)
连结 AC,因为 AB=AC,
所以∠BAC=∠BCA,同理 AD=CD
得∠DAC=∠DCA
所以∠A=∠BAC+∠DAC=∠BCA+∠DCA=∠C
(B)如(A)只须反过来即可.
(2008 沈阳市)6.若等腰三角形中有一个角等于 ,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为
( )
A. B. C. 或 D. 或
答案:D
( 2008 沈 阳 市 ) 25 . 已 知 : 如 图 ① 所 示 , 在 和 中 , ,
, ,且点 在一条直线上,连接 分
别为 的中点.
(1)求证:① ;② 是等腰三角形.
(2)在图①的基础上,将 绕点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其他条件不变,得到图
②所示的图形.请直接写出(1)中的两个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3)在(2)的条件下,请你在图②中延长 交线段 于点 .求证: .
证明:(1)①
,
∙∙∙∙∙∙∙∙∙∙∙∙∙∙∙∙∙∙∙∙∙∙∙∙∙∙∙∙∙∙∙∙∙∙∙∙∙∙∙∙∙∙∙∙∙∙∙∙∙∙∙∙∙∙∙∙∙∙∙∙∙∙∙∙∙∙∙∙∙∙∙∙∙∙∙∙∙∙∙∙∙∙∙∙∙∙∙∙∙∙∙∙∙∙∙∙∙∙∙∙∙∙∙∙∙∙∙∙∙∙∙∙∙∙∙∙∙∙∙∙∙∙∙∙∙∙∙∙∙∙3 分
②由 得 ,
分别是 的中点, ∙∙∙∙∙∙∙∙∙∙∙∙∙∙∙∙∙∙∙∙∙∙∙∙∙∙∙∙∙∙∙∙∙∙∙∙∙∙∙∙∙∙∙∙∙∙∙∙∙∙∙∙∙∙∙∙∙∙∙∙∙∙∙∙∙∙4 分
ABC ADC∴△ ≌△
ABC ADC△ ≌△ AB AD∴ = 1 2∠ = ∠ BO DO∴ =
50
50 80 65 50 50 80
ABC△ ADE△ AB AC=
AD AE= BAC DAE∠ = ∠ B A D, , BE CD M N, , ,
BE CD,
BE CD= AMN△
ADE△ A 180
ED BC P PBD AMN△ ∽△
BAC DAE∠ = ∠
BAE CAD∴∠ = ∠
AB AC= AD AE=
ABE ACD∴△ ≌△
BE CD∴ =
ABE ACD△ ≌△ ABE ACD∠ = ∠ BE CD=
M N , BE CD, BM CN∴ =
D
C
B
A
D
C
B
A
C
EN
D
AB
M
图①
C
A
E
M
B D
N
图②
第 25 题
图
又
,即 为等腰三角形 ∙∙∙∙∙∙∙∙∙∙∙∙∙∙∙∙∙∙∙∙∙∙∙∙∙∙∙∙∙∙∙∙∙∙∙∙∙∙∙∙∙∙∙∙∙∙∙∙∙∙∙∙∙∙∙∙∙∙∙∙∙∙∙∙∙∙∙∙∙∙∙∙∙∙∙∙∙∙∙∙6 分
(2)(1)中的两个结论仍然成立.∙∙∙∙∙∙∙∙∙∙∙∙∙∙∙∙∙∙∙∙∙∙∙∙∙∙∙∙∙∙∙∙∙∙∙∙∙∙∙∙∙∙∙∙∙∙∙∙∙∙∙∙∙∙∙∙∙∙∙∙∙∙∙∙∙∙∙∙∙∙∙∙∙∙∙∙∙∙∙∙∙∙∙∙∙∙∙∙∙∙∙8 分
(3)在图②中正确画出线段
由(1)同理可证
又
, 和 都是顶角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10 分
,
(2008 大连市)
10.如图 5,若△ABC∽△DEF,则∠D 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_.
答案:30°
(2008 大连市)
25.点 A、B 分别是两条平行线 m、n 上任意两点,在直线 n 上找一点 C,使 BC = kAB,连
结 AC,在直线 AC 上任取一点 E,作∠BEF =∠ABC,EF 交直线 m 于点 F.
⑴如图 15,当 k = 1 时,探究线段 EF 与 EB 的关系,并中以说明;
说明:①如果你经过反复探索没有解决问题,请写出探索过程(要求至少写三步);
②在完成①之后,可以自己添加条件(添加的条件限定为∠ABC 为特殊角),在图 16
中补全图形,完成证明(选择添加条件比原题少得 3 分).
⑵如图 17,若∠ABC = 90°,k≠1,探究线段 EF 与 EB 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解:(1)EF=EB.
证明:如图 6,以 E 为圆心,以 EA 为半径画弧交直线 m 于点 M,连结 EM.
AB AC=
ABM ACN∴△ ≌△
AM AN∴ = AMN△
PD
ABM ACN△ ≌△
CAN BAM∴∠ = ∠
BAC MAN∴∠ = ∠
BAC DAE∠ = ∠
MAN DAE BAC∴∠ = ∠ = ∠
AMN∴△ ADE△ ABC△
PBD AMN∴∠ = ∠ PDB ADE ANM∠ = ∠ = ∠
PBD AMN∴△ ∽△
30¡ã
F E
D
C
B
A
ͼ 5
ͼ 17ͼ 16ͼ 15
A
E
B
C
F
nmm nnm
F
E
A
B
C
∴EM=EA, ∴∠EMA=∠EAM. ………………………………………………1 分
∵BC=Kab,k=1,∴BC=AB. ………………………………………………2 分
∴∠CAB=∠ACB. ………………………………………………3 分
∵m∥n,∴∠MAC=∠ACB, ∠FAB=∠ABC.
∴∠MAC=∠CAB. ………………………………………………4 分
∴∠CAB=∠EMA. ………………………………………………5 分
∵∠BEF=∠ABC, ∴∠BEF=∠FAB. ………………………………………………6 分
∵∠AHF=∠EHB, ∴∠AFE=∠ABE. ………………………………………………7 分
∴△AEB≌△MEF. ………………………………………………8 分
∴EF=EB. ………………………………………………9 分
探索思路:如图 6,∵BC=Kab,k=1,∴BC=AB. ………………………………………………
1 分
∴ ∠ CAB= ∠ ACB . ∵ m ∥ n , ∴ ∠ MAC= ∠
ACB. ………………………………………………2 分
添加条件:∠ABC=90°.
证明:如图 7,在直线 m 上截取 AM=AB,连结 ME.
∵BC=kAB,k=1,∴BC=AB.
∵∠ABC=90°, ∴∠CAB=∠ACB=45°,
∵m∥n,∴∠MAE=∠ACB=∠CAB=45°, ∠FAB=90°.
∵AE=AE, ∴△MAE≌△ABE. ………………………………………………3 分
∴EM=EB, ∠AME=∠ABE. ………………………………………………4 分
∵∠BEF=∠ABC=90°, ∴∠FAB+∠BEF=180°.
∴∠ABE+∠EFA=180°,又∵∠AME+∠EMF=180°,
∴∠EMF=∠EFA. ………………………………………………5 分
∴EM=EF. ∴EF=EB. ………………………………………………6 分
(2)EF= EB.
说明:如图 8,过点 E 作 EM⊥m、EN⊥AB,垂足为 M、N.
∴∠EMF=∠ENA=∠ENB=90°.
∵m∥n,∠ABC=90°, ∴∠MAB=90°. ………………………………………………10 分
∴四边形 MENA 为矩形.
∴ME=NA, ∠MEN=90°.
∵∠BEF=∠ABC=90°. ∴∠MEF=∠NEB. ………………………………………………11
分
∴△MEF∽△NEB. ………………………………………………12 分
∴
∴
在 Rt△ANE 和 Rt△ABC 中,tan∠BAC= ,………………………………13
分
k
1
.EB
EF
EN
ME =
.EB
EF
EN
AN =
k==
AB
BC
AN
EN
∴EF= EB.………………………………………………14 分
(2008 年江苏省无锡市,9T,2 分)如图, , ,则
.答案 9.20
(2008 年江苏省南通市,10T,3 分)如图,DE∥BC 交 AB、AC 于 D、E 两点,CF
为 BC 的延长线,若∠ADE=50°,∠ACF=110°,则∠A=________度. 答案 10.60
第 10 题 第 13 题
(2008 年江苏省南通市,13T,3 分)已知:如图,△OAD≌△OBC,且∠O=70°,∠C=25
°,则∠AEB=________度. 答案 13.120
(2008 年江苏省南通市,14T,3 分)已知三角形三个顶点坐标,求三角形面积通常有以下
三种方法:
方法一:直接法.计算三角形一边的长,并求出该边上的高.
方法二:补形法.将三角形面积转化成若干个特殊的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的和与差.
方法三:分割法.选择一条恰当的直线,将三角形分割成两个便于计算面积的三角形.
现给出三点坐标:A(-1,4),B(2,2),C(4,-1),请你选择一种方法计算△ABC 的面
积,你的答案是 S△ABC=________.答案 14.
(2008 青海)15.一个多边形内角和是 ,则这个多边形是( )
A.六边形 B.七边形 C.八边形 D.九边形
答案:C
(2008 宁夏)16. 已知 、b、c 为三个正整数,如果 +b+c=12,那么以 、b、c 为边能组
成的三角形是:①等腰三角形;②等边三角形;③直角三角形;④钝角三角形.以上符
合条件的正确结论是 .(只填序号).①②③
(2008 赤峰)11.如图,是一块三角形木板的残余部分,量得 , ,这
块三角形木板另外一个角是 度.40
(2008 江苏省宿迁)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 和 ,则其周长为______.
答案:17
(2008 年江苏省无锡市,24T,8 分)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 1cm 和 2cm,一个
内角为 .
(1)请你借助图 1 画出一个满足题设条件的三角形;
A
B C F
D E
O
D C
AB
E
k
1
OB OC= 80B∠ = AOD∠ =
5
2
1080
a a a
100A∠ = 40B∠ =
3 7
40
(第 9 题)
(2)你是否还能画出既满足题设条件,又与(1)中所画的三角形不全等的三角形?若能,
请你在图 1 的右边用“尺规作图”作出所有这样的三角形;若不能,
请说明理由.
(3)如果将题设条件改为“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 3cm 和 4cm,一个
内角为 ”,那么满足这一条件,且彼此不全等的三角形共有
个.
友情提醒:请在你画的图中标出已知角的度数和已知边的长度,“尺规作
图”不要求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
24.解:(1)如图 1;∙∙∙∙∙∙∙∙∙∙∙∙∙∙(3 分)
(2)如图 2;∙∙∙∙∙∙∙∙∙∙∙∙∙∙∙∙∙∙∙∙∙∙∙∙∙∙∙∙∙∙(6 分)
(3)4.∙∙∙∙∙∙∙∙∙∙∙∙∙∙∙∙∙∙∙∙∙∙∙∙∙∙∙∙∙∙∙∙∙∙∙∙∙∙∙(8 分)
22 . (2008 安 徽 ) 已 知 : 点 到 的 两 边 所 在 直 线 的 距 离 相 等 , 且
.
(1)如图 1,若点 在边 上,求证: ;
[证]
过点 分别作 , , 分别是垂足,
由题意知, , ,
,
,从而 . 3 分
(2)如图 2,若点 在 的内部,求证: ;
[证] 过点 分别作 , , 分别是垂足,
由题意知, .
在 和 中,
, , .
,
又由 知 , , .
(3)若点 在 的外部, 成立吗?请画图表示.
[解] 不一定成立
(注:当 的平分线所在直线与边 的垂直平分线重合时,有 ;否则,
40
O ABC△ AB AC,
OB OC=
O BC AB AC=
O OE AB⊥ OF AC⊥ E F,
OE OF= OB OC=
Rt RtOEB OFC∴ △ ≌ △
B C∴∠ = ∠ AB AC=
O ABC△ AB AC=
O OE AB⊥ OF AC⊥ E F,
OE OF=
Rt OEB△ Rt OFC△
OE OF= OB OC= Rt RtOEB OFC∴ △ ≌ △
OBE OCF∴∠ = ∠
OB OC= OBC OCB∠ = ∠ ABC ACD∴∠ = ∠ AB AC∴ =
O ABC△ AB AC=
A∠ BC AB AC=
图 1
2cm
1cm
40°
2cm
1cm
40°
图 1 图 2
第 22 题图 1 第 22 题图 2
A A
B B CC
E F
D
O
A
B
E F
O
C
.如示例图)AB AC≠
A
B C
E F
O(成立) O(成立)
A
B
CE
F
相关文档
- 2008年中考数学分类真理练习8一元2021-11-1212页
- 2008年中考数学分类真理练习24相似2021-11-1219页
- 2008年中考数学分类真理练习23圆的2021-11-1122页
- 2008年中考数学分类真理练习15视图2021-11-119页
- 2008年中考数学分类真理练习7一元2021-11-1118页
- 2008年中考数学分类真理练习4分式2021-11-1115页
- 2008年中考数学分类真理练习20平移2021-11-1122页
- 2008年中考数学分类真理练习22与圆2021-11-1117页
- 2008年中考数学分类真理练习9_一次2021-11-1032页
- 2008年中考数学分类真理练习1、实2021-11-10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