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PPT习题课件 34页

  • 505.70 KB
  • 2021-11-12 发布

湖心亭看雪PPT习题课件

  • 3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2  * 湖心亭看雪 “ 湖心亭 ” 是指杭州西湖湖心亭,交代了赏雪的地点; “ 看 ” 是欣赏、观赏的意思, “ 看雪 ” 点明了主要事件。这个题目简洁概括,展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湖心亭看雪》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作者把对故国往事的怀念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看似不着痕迹,但作者的心态可从中窥知一二。如,从文中所用的时间 “ 崇祯五年十二月 ” 可以看出在他心目中明朝始终是没有灭亡的。 本文以精炼的笔墨,记叙了作者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表达他幽远脱俗的闲情雅致。同时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明朝)的怀念之情。 1 .文中开头说 “ 独往湖心亭看雪 ” ,后来又写到 “ 舟中人两三粒 ” ,况且文章末尾舟子还出现了,这是不是自相矛盾? 这里并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而是有意为之。在作者看来,芸芸众生不可为伍,比如舟子,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反映出他作为文人雅士的孤傲。其实更表现出他孤傲独立的情怀。 2 .文中引用舟子的话有何用意? 衬托作者赏雪偶遇知音的惊喜心情,表明作者不虚此行,深夜赏雪,收获颇大,印象极深。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崇祯( )    雾凇( )  铺毡 ( ) 沆砀 ( ) 拏 ( ) 更定 ( ) zhēn sōnɡ zhān hànɡ dànɡ ná ɡēnɡ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 1)湖中人鸟声俱绝 ( )  (2)余拏一小舟 ( ) (3) 及下船 ( ) (4)拥毳衣炉火 ( ) (5) 独往湖心亭看雪 ( ) (6)惟长堤一痕 ( ) 消失 撑(船) 等到 裹、围 独自 只有 3.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古今异义。 (1) 余住西湖    古义:     今义: (2) 是日更定矣   古义: 今义: 我 多余、剩余 止,停   不可变更的 4.下面句中的加点字与 “ 客此 ” 的 “ 客 ” 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一童子烧酒 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C.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 D.有两人铺毡对坐 【解析】C项相同, “ 客 ” 的用法是名词用作动词,通过辨析发现只有C项中的 “ 军 ” 是名词用作动词, “ 驻扎 ” 。 C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天与云与山与水       与余舟一芥 B.是日更定矣   是金陵人 C.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D.余拏一小舟   上下一白 A 【解析】A项,连词,和;B项,这/是;C项,语气词,罢了/表承接,就;D项,数量词/全。 6.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湖心亭看雪》是我国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写的一篇山水游记。山水游记主要是写登山临水的见闻观感,擅用白描手法刻画形象。 B.《醉翁亭记》的作者是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 “ 唐宋八大家 ” 之一,是南宋著名文学家。 C .由于 “ 柳 ” 和 “ 留 ” 、 “ 丝 ” 与 “ 思 ” 谐音,所以古代有折柳相赠来表示对远行人留恋之情的风俗,离别诗中多出现柳树的身影。 D.对联,言简意赅,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 B 【解析】欧阳修是北宋文学家。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个人影罢了。 (2)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3)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4) 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我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 大雪接连下了三天,湖中行人、飞鸟等的声音都消失了。 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8.根据提示默写句子。 (1) 文中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 一句,使人想起柳宗元《江雪》中的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描写西湖的诗句很多,例如: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 ,这是苏轼笔下的雨后西湖; “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这是白居易眼中的初春西湖; “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这是杨万里心中的夏日西湖。西湖的确是个迷人的地方。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 总相宜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 才能没马蹄 接天莲叶无穷 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作者描写雪景的顺序是什么? 从整体到局部。在整体描写时,采用了由上到下的顺序;在局部描写时,又采用了由大到小、由近及远的顺序。 10.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舟子的话)的理解。 示例:反映出作者极度迷恋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逸致。 11.下列对课文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 “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 一句中 “ 绝 ” 字妙在从听觉写出大雪后一片寂静,湖山封冻,人、鸟都不敢外出,仿佛连空气也冻结了。 B.本文作者张岱观察雪景,从 “ 大雪三日 ” 到 “ 上下一白 ” ,最后看到 “ 舟中人两三粒 ” ,采用的是定点观察的方法。 C.本文写景句采用了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使景物描写更形象、更富有魅力。 D.文章写景句语言自然质朴,不事雕琢,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了清新淡雅的雪后场景,表现了作者超凡脱俗的闲情雅致。 【解析】以移步易形换景的不同视角,写出不同的雪景。 B 12.学校正开展 “ 传统文化伴我成长 ” 的语文实践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活动一】观点论述。文化论坛活动中,大家对习近平总书记就古代经典的一番话展开了热议。请阅读下面材料,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 “ 去中国化 ” 将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新闻链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师大参观时说: “ 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 ‘ 去中国化 ’ 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 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得不到有效的传承和发扬;青少年的成长就缺少营养丰富的文化食粮;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就会有所缺失。 【活动二】精品点评。阅读下面材料,根据画线文字,简要说说你在表达技巧上学到了什么。 在央视《星光大道》的一期节目中,面对最后一关的两位选手,嘉宾梁宏达点评说: “ 我想做一下比较,3号的歌就像老家东北小烧一样,喝下以后浑身发热;6号的歌跟你老家山西杏花村汾酒一样,刚入口时挺绵的,但是后劲儿挺大。 如果说3号是 ‘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 , 6 号就是 ‘ 洞庭波涛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 示例:在说话或写作中要恰当地引用诗文名句,使语言富有内涵和美感。 【活动三】建言献策。请你就如何更好地传承文化这个话题,向学校李校长提一条建议。你会怎么说呢? 示例:李校长,您好!我建议学校开展 “ 传统文化伴我成长 ” 主题征文活动,这对同学们学习传统文化会有促进作用,您看行吗? ( 南昌中考 ) 阅读《湖心亭看雪》,完成问题。 1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 是日更定矣 ( ) (2) 客此    ( ) 这 客居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余住西湖     上下十余里间 B.上下一白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C.是日更定矣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D.及下船   及郡下,诣太守 D 【解析】A项,我/多;B项,白色/代指酒杯;C项,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还;D项,等到。 15.下列加点词语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 A.湖中人鸟声俱绝    哀转久绝 B.是金陵人,客此 此皆良实 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乃记之而去 D.问其姓氏 其妻献疑曰 B 【解析】A项,消失;B项,此地/他们;C项,表承接关系,然后;D项,代词,他的。 16.翻译下面的句子。 (1)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3)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天空与云层与远山与湖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要说相公您痴,还有跟您一样痴的人。 在湖中怎么还会有(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 17.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 “ 独往湖心亭看雪 ” 一句中 “ 独 ” 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 “ 痴 ” 不同凡响,为下文埋下伏笔。 B . “ 痴 ” 与课文开头 “ 独往湖心亭看雪 ” 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C.作者写作本文时,明朝已经灭亡,可是他仍然用明朝的年号,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 D.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对此迷人雪景, “ 痴 ” 情人不止 “ 我 ” 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正面描写。 【解析】应是侧面烘托。 D 18.写赏雪,却写到亭上金陵人饮酒的场面,多余吗?为什么? 不多余。因为写湖心亭上的两个金陵人对坐饮酒, “ 余 ” 被邀喝三杯的情景,为文章开出另一境界,给人一种欣逢知己的惊喜,同时也是 “ 看雪 ” 行动的延伸。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 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 花为寒所勒 ① ,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 “ 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 ” 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 ② 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注释】 ① 勒:抑制。 ② 夕舂(chōnɡ):夕阳的代称。 1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 竟不忍去      ( ) (2) 石篑数为余言 ( ) (3) 与杏桃相次开发 ( ) (4) 其实湖光染翠之工 ( ) 离开 多次 一个接着一个 精巧,精妙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 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 (2)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我这时被桃花迷住了,竟然不忍心离开湖上。 这种快乐只留给山僧和游客享受,怎么能够对那些忙于功名利禄的人述说呢! 21.本文标题为《晚游六桥待月记》,通篇却在写花写人,有何作用?文章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参考译文】 西湖景色最美的时候是春天,是月夜。一天里最美的是早晨的烟雾,是傍晚山间的山光。那年春雪很多,梅花被寒气所抑制,和杏花、桃花次第开放,景观更是奇特。 本文描绘西湖花开之盛,游人之炽,大力铺陈渲染,烘托了西湖月景的 “ 尤不可言 ” ,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以及独以山水为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怀。 石篑多次告诉我: “ 傅金吾园中的梅花,是张功甫玉照堂中的旧物,应该赶快去观赏。 ” 我这时被桃花迷住了,竟舍不得离开湖上。从断桥到苏堤一带,绿柳迎风飘拂如绿烟,桃花盛开如红雾,弥漫二十多里。美妙的音乐随风飘扬,带粉香的汗水如雨流淌,穿着各色丝织品的游客比堤畔的草还多,真是艳丽极了。 然而杭州人游览西湖,却仅在上午十一时到下午五时之间。其实湖光翠绿之美,山岚颜色之妙,都在朝日初升,夕阳未下时才最浓艳。月景之美更是难以形容,那花的姿态,柳的柔情,山的颜色,水的意味,更是别有情趣韵味。这种快乐只留给山僧和游客享受,怎么能够对那些凡夫俗子述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