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81 MB
- 2021-11-1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围绕“心愿”这一主题,编排了《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多想去看看》
《一个接一个》《四个太阳》4 篇课文。这些课文题材丰富,《吃水不忘挖井人》
讲述的是革命岁月的故事,《我多想去看看》抒发了少年儿童向往外面世界的美
好心愿,《一个接一个》用最接近儿童的语言表达简单的内心世界,《四个太阳》
写“我”为每个季节画了不同颜色的太阳,给世间万物带来各种美好。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内容
课
时
教学要点
吃水不忘
挖井人
2
1.认识 50 个生字和 5 个偏旁,读准 1 个多音字;会写 27
个字和 3 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能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
3.积累词语,鼓励学生将学到的词语运用于表达中。
4.读懂课文,能提取明显信息,乐于和小伙伴交流阅读感
受。
5.感受儿童的美好愿望,了解革命传统故事,激发对革命
领袖的敬爱之情。
我多想去
看看
2
一个接一
个
2
四个太阳 2
语文园地
二
2
1.学习一组数量词短语,认识 7 个生字。
2.复习巩固《字母表》,能将大小写字母一一对应。
3.通过对独体字“日”“寸”加上部件成为新字的练习,巩
固已学生字。
4.展示从其他学科中学到的汉字,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积
极性。
5.朗读积累古诗《春晓》。
6.和大人一起读短文《阳光》,感受阳光的价值。
1 吃水不忘挖井人
▶教学目标
1.认识“吃、忘”等 13 个生字和心字底、广字头 2 个偏旁;会写“吃、叫”
等 7 个字和横折弯 1 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能找出文中明显的信息,体会乡亲们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积累文中的词语。
2.能根据问题找出文中明显的信息。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1)识字。随文识字,如:①采用部首归类法识记;②根据偏旁识记;③
通过熟字比较识记,鼓励学生发现规律,找出特点,自主识记。
(2)写字。根据字形特点,分类进行指导。
2.指导朗读
读好词语和句子的节奏,不要连读、唱读、读破句。如,第 2 自然段中“没
有”要重读,读“很远”时稍微拖长,这样才能突出吃水的困难。
3.理解运用
本文可以按照“解放前→解放后”的教学思路展开,首先引导学生理解解放
前的沙洲坝是怎样吃水的,然后结合文中插图,带领学生理解解放后乡亲们是如
何做的。
▶教学准备
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吃、忘”等 13 个生字和心字底、广字头 2 个偏旁;会写“吃、叫”
等 7 个字和横折弯 1 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激趣导入,质疑问难
1.播放歌谣,激发兴趣。
教师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从下面这首歌中,你听出了什么?
(1)课件播放歌谣:
课件出示:
沙洲坝,沙洲坝,三天不下雨,无水洗手帕……
(2)教师小结:对!沙洲坝曾经是一个干旱缺水的村庄。那么,后来是谁
改变了沙洲坝村民们饮水困难的局面呢?是的,是我们敬爱的毛主席。下面我们
来交流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课件出示:毛泽东简介)
课件出示:
毛泽东(1893 年 12 月 26 日—1976 年 9 月 9 日),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冲
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
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
2.引入新课,提出问题。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瑞金市沙洲坝的乡亲们是怎样怀念伟人的。
(1)齐读课题。师:看到课题后,你们有什么疑问吗?(自由交流)
(部分学生可能不理解“吃水”的意思,这时,教师可以让他们请教一下别
的同学或者自己先来猜一猜,鼓励学生想办法弄明白“吃水”的意思)
(2)认识生字:谁是今天的“孙悟空”?用你的火眼金睛把题目中的三个
生字找出来,并用你喜欢的方式带领大家读一读。(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吃、
忘、井”)
(3)思考:你知道文中的“挖井人”是谁吗?又是谁“不忘挖井人”呢?
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从与课文相关的歌谣入手,既能巩固拓展上个单元“快乐读书
吧”学习的内容,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让学生
在相互交流和思想碰撞中加深对毛主席的了解。
板块二 读文识字,了解故事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教师正音。
(3)讲一讲毛主席为乡亲们挖井的故事。
(4)认识“战士、时刻、想念”,积累词语。
课件出示:
战士 时刻 想念
(5)学生边做标记边认读,再次识记生字。
2.识字检查,游戏记忆。
(1)谁来当今天的小师父(唐僧),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考考“孙悟空”们的
认字情况呢?
课件出示:
吃 忘 井 村 叫 毛 主 席 乡 亲 战 士 面
(2)学生自由识记生字。
(3)教师巡视,关注学生识字情况。
3.交流识记方法。将全班同学分为几个小组,小组成员相互交流自己的识字
方法,教师归纳总结:
(1)采用部首归类法识记生字“吃、叫”,它们都是左右结构。
(2)根据偏旁识记“忘、念”等心字底的字,它们都是上下结构。
(3)通过熟字比较的方法识记“士、主”等。
(4)借助字理分析法以及图片识记“井”。(课件出示:“井”的象形字及水
井的图片)
4.再读课文,巩固生字。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课文,带领学生了解故事大意;在故事情境中识字,
降低了识字难度;同桌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可互相取长补短。本
板块通过朗读、解疑和情境识字,达到了突破课文难点的目的。
板块三 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观察比较,归纳方法。
(1)说说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在字形上有什么特点。
(2)学生找异同点,归纳识记方法。
2.会写“吃、叫、主、住”等字。
师:写好每个字最关键的地方在哪里?谁还有不同意见?
(1)学生说,教师范写。
(2)“吃、叫”和嘴巴有关,所以都是口字旁,其中“吃”的写法是左小右
大,横折弯钩要写舒展些。
(3)“主、住”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主”的第一笔点居上横上部的
中间,中间横要稍短;“住”左窄右宽,第二笔竖从撇的中间起笔。
(4)学生描红,教师评价。
(5)学生在课本的田字格中练写,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书写指导,帮助学生分类识记汉字。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2.能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体会乡亲们的情感。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再读品味,理解体会
1.温故知新,巩固字词。
(1)课件出示:
村子 沙洲坝 领导 革命 解放 旁边 石碑 想念
(2)下面,让我们把这些词语送进课文里,再来读一读课文吧。指名读课
文。
(3)学生评价。(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2.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读第 1 自然段。
①提问: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时在哪儿住过?“那儿”指哪儿?
②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小结:在一个小村子住过,也就是瑞金城外的沙洲坝。
③指名读第 1 自然段,再齐读。
(2)读第 2 自然段。
①思考:乡亲们有什么困难?后来是怎样解决的?
(板书:吃水困难挖井)
②指名朗读。
(3)读第 3 自然段。
①在书上画出石碑上刻着的话。
②思考:乡亲们在石碑上刻着什么?为什么要立这块石碑?
(板书:吃水不忘挖井人饮水思源)
3.仿照课题说话。
(1)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过桥不忘__________,吃菜不忘__________,穿衣不忘__________,不忘
__________……
(2)学生练习说话。
【设计意图】当学生对课文有了一定的理解后,再进行语言训练,既可以巩
固对课文的理解,又积累了语言,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同时激起了学生的感恩
意识。
板块二 读词写字,悟情悟理
1.朗读词语,练习说话。
(1)男女生比赛读词语。
课件出示:
水井 井口 叫声 叫好 乡亲 亲人 主席 主人 上面 面前 战士
战友
(2)说说你从这些词语中发现了什么。
学生各抒己见后,教师小结:这些词语是由文中要求会认的 6 个生字组成的。
(3)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词语说一句完整的话。
学生自由选择其中一个词语说句子。
2.指导书写,记忆生字。
(1)教师指导写“江、没、以”。
①“江、没”的部首都是三点水,三点水书写时要求呈弧形,“工”两横间
距适中,“没”第五笔是横折弯,最后一笔捺要写舒展。
②“以”左低右高,竖提有力,点居中,撇画舒展,最后一笔是点。
(2)学生描红,教师评价。
(3)教师边巡视边指导学生书写。
3.课堂小结。
(1)学生小结本课内容,教师评价指导。
(2)归纳概括:这篇文章写了革命领袖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时,带领战
士和乡亲们挖井,解决了沙洲坝这个村子吃水困难的问题。乡亲们感激毛主席,
解放以后在井边立碑纪念的故事。
【设计意图】先朗读词语,再指导学生说句子,意在加强学生理解和运用词
语的能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由于本课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差甚远,所以在课前我就布置学生收集有关
毛主席的图片资料及小故事,并在课堂上交流、反馈,加深对毛主席的了解,也
拉近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在教学时我始终以读为主,让学生从带着问题读到读通、读顺,让学
生充分朗读,静心品味,感受到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让他们感悟毛主席为人民
着想、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品质,感悟乡亲们饮水思源的行为。
1.忆苦,了解背景。
采用多种手段让每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
这是阅读教学成功的关键。这篇课文是革命题材的文章,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
较难引起学生视觉的快感,我以歌谣“沙洲坝,沙洲坝,三天不下雨,无水洗手
帕”导入,让学生想象没有水的苦恼,联系自己的生活谈谈“沙洲坝人民没有
水……”这一话题,从而让学生带着缺水少雨的苦闷走进课文中的生活场景。
2.升华,滋养灵魂。
语文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个感悟、体验的过程,一个生活的过程,意
在激活学生原本的语感,在感性的实践过程中发展语文素养。《吃水不忘挖井人》
这篇课文中,沙洲坝人民对毛主席心存感恩,从而立碑传世。现实中,有很多英
雄在默默地为我们付出,尽管他们的名声并不显赫,但我们也要心怀感激。我让
学生模仿课题的说法,自由表达:过桥不忘________,吃菜不忘________,穿衣
不忘________,不忘________……学生在表达中,活化了语言,滋养了心灵,课
文中隐含的思想与学生的情感得以交汇。
10 端午粽
▶教学目标
1.认识“端、粽”等 13 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 2 个偏旁;会写“午、节”
等 7 个字。
2.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箬竹叶、糯米、裹着”等词语的意
思;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
好课文。
4.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
子的习俗、来历。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1)识字:本课生字以合体字为主,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识记字形、
理解字义,如结合偏旁识记,熟字、部件方法识记,联系生活识记,熟字组词识
记。
(2)写字:笔画“长横”出现在了本课要求学习书写的 4 个字“午、真、
豆、节”中,要引导学生写平、写舒展。书写上下结构的字要引导学生观察部件
的上下比例及横向宽窄。
2.朗读指导
本课的朗读主要有两个重点:一是初读时注意短语“( )的( )”的
朗读。可以采用拆分法,分步呈现,帮助学生读好短语。读得更柔和,更好听,
更有节奏感,也为后面读好长句子做好铺垫。另一个朗读的重点是学习读好长句
子。教学时可以采用“内容分解法”,引导学生对长句子的内容进行分解,明白
句子所表达的内容,再运用各种方式练读、巩固,并在其他长句子朗读中加以运
用。
3.理解运用
文章用词丰富,如“美滋滋、青青的、又黏又甜”等,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
生对语言进行归类积累和运用。课文第 2 自然段有条理地介绍了粽子的样子、香
气和味道,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关注到描写的条理性,在介绍自
己喜欢吃的食物时也可以学习本课语言,清楚地、有条理地介绍。
▶教学准备
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端、粽”等 13 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 2 个偏旁;会写“午、叶、
真、豆”4 个字。
2.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词语“箬竹叶”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引导。
(1)谁能说一说你熟悉的传统节日及节日习俗?
(2)学生自由谈论。
2.引出课文题目。
(1)图片展示端午节丰富多彩的习俗活动。(课件出示:赛龙舟图)
(2)师生共同欣赏,感受端午节的节日气氛。
(3)在端午节这个中国的传统节日里,人们都会做些什么?指名回答,其
他学生补充。
3.板书课文题目。
(1)齐读课文题目。
(2)指导书写“午”字。
①先观察“午”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一说你的发现。
②书写时注意两横的长短、间距,第三笔横书写时要长一些,最后一笔竖要
又直又正。
③学生描红并在田字格中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④学生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导入端午节的习俗,并利用图片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
体验,从而产生新的阅读期待,促使他们感悟文中的情感。
板块二 初读课文,认读生词
1.自由朗读课文。
(1)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2)学生按照要求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字音。
2.学生认读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2)借助拼音,反复拼读圈画的生字;认识立字旁、米字旁。
(3)同桌相互检查,纠正对方读得不准确的字音,并说说自己是怎样识记
这些生字的。
3.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认读生词。
(1)游戏环节:我是读词王。
课件出示:
端午节 粽子 总会 糯米 中间 十分
红豆 鲜肉 带回去 知识 据说 纪念
(2)以小组为单位,抢读生词。
(3)齐读课文,注意生词在课文中的读音。
【设计意图】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最喜欢的学习方式就是在学中玩,在
玩中学。引导学生边读课文边圈生字,并采用玩游戏的方法读生词,十分有趣。
从而让学生在读准字词的基础上,读通顺每一句话,增强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板块三 再读课文,练习书写
1.再读课文,读通句子。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2)教师指导学生用多种方法朗读。指名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共读,逐
段朗读,把句子读通顺。
①提出朗读要求。
课件出示:
说一说课文总共由几个自然段组成。
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并读给同桌听。
②学生按照要求朗读课文。
(3)教师范读,指导学生画出长句子的停顿。
2.指导写字,练习书写。
(1)书写生字——叶。
①学生观察图片,从颜色、形状两方面来描述箬竹叶的样子。(课件出示:
箬竹叶图片)
②学生观察“叶”字的占格情况,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③师生共同书写生字,比一比谁写得工整、漂亮。
(2)书写生字——真。
①观察生字结构,总结书写规律,学习书写。
②巧记生字:笔画中横最多,写完中间三横才封口。
3.研读课文第 3、4 自然段。
(1)提问:外婆包的粽子花样很多,结合课文说一说外婆包了哪些花样的
粽子。
(2)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3)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4)教师小结:外婆包的有红枣粽、红豆粽和鲜肉粽。
4.指导书写生字——豆。
(1)运用图文演示法理解字义。(课件出示:各种豆子图)
(2)书写方法:上横短,下横长,中间的“口”要写扁些。
【设计意图】运用多种方法阅读课文:自由朗读、创设问题朗读、合作读等,
培养学生的语感。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相结合,随文识字,体会汉字在文中的含
义。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糯米、裹着”的意思;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
枣、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词语。
2.会写“节、米、分”3 个字。
3.学习读好长句子;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好课文。
4.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
子的习俗。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引入,再现情境
1.复习字词,走进课文。
(1)玩游戏: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部分字词,这节课我们先来做一个
小游戏:找动物。
(2)教师出示小动物卡片,六张小动物卡片的反面都写着一个本课的词语。
(3)以小组为单位读词语,看看哪个小组读得准确。小组派代表选择喜欢
的小动物,小组内的其他同学认读词语,获胜小组得到相应的小动物卡片。
课件出示:
青青的箬竹叶 白白的糯米 红红的枣
又黏又甜 美滋滋 端午节
2.齐读课文,再现情境。
(1)师生共同读课文,读好长句子。
(2)回顾:外婆包的粽子有哪些花样?
【设计意图】汉字的学习是反复而又漫长的过程,用游戏的方式增加汉字与
学生见面的机会,在复习中巩固、加深学生对新字的印象。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识
字的效率,又延续了上节课的教学情境,更是对上节课的教学效果的有效检验,
便于本节课教学活动的开展。
板块二 诵读课文,品味内涵
1.抓住重点,指导朗读。
(1)品读课文第 2 自然段。
(2)结合第 2 自然段的内容说一说:外婆包的粽子是什么样的?
(3)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4)指导学生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描述粽子的外形特点。
(5)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
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课件出示:
糯米:糯稻碾出的米,可以做糕点、粽子,也可以酿
酒。 也叫江米。
裹着:包着,包在一起。
2.词语填空,巩固内容。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件出示:
粽子是用( )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 )糯米,中间有一颗( )
枣。
(2)学生填空:“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
(3)比较朗读,比较这两个句子的不同之处,体会叠词的妙处。
课件出示: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粽子是用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的枣。
3.指导朗读,品味内涵。
教师引导:AAB 式的重叠词更能体现出粽子的特点——各种颜色相间,色香
味美。朗读时仿佛让人品尝到了粽子香甜的味道。
(1)积累短语。(课件出示:短语“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
又黏又甜”)
(2)学生朗读词语,并自由朗读第 2 自然段。
【设计意图】注重教授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并联系图画来理解课文的方法,还
注重培养学生积累美词佳句的良好学习习惯,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使
学生真正成为语言的实践者。
板块三 指导观察,正确书写
1.创设情境,出示生字。
(1)老师今天带来了几个美味的粽子,同学们想不想吃?
课件出示:
(2)你们认识它们吗?我们来学写这几个生字,写得好的同学会得到美味
的粽子。
2.教师指导,书写生字。
(1)书写生字——节。
①观察生字结构,教师在黑板上范写,学生练写。
②引导学生说一说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
③通过对节日的描述,给“节”字进行扩词训练。
(2)书写生字——米。
①我们“品尝”了香甜的糯米粽,一起来认识糯米的“米”字。
②学生根据字形演变图,理解字义。(课件出示:“米”的字形演变图)
(3)书写生字——分。
①运用反义词理解字义:“合”的反义词是“分”。
②书写要领:上面的“八”字要舒展,下面是“刀”不是“力”。
3.师生讲评,展示学生的书写作品,互相评价,激励进步。
4.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1)引导学生说一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2)教师总结:每年端午节我们都会吃粽子,今天通过学习《端午粽》,我
们不仅“品尝”了美味香甜的端午粽,还知道了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的
由来。当我们吃美味的粽子时,不要忘记缅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设计意图】先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识字,再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使学
生对端午粽有更多的认识,同时对端午节这个节日有更深的了解,增强学生的爱
国主义情感。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一进入课堂,我就通过展示图片带领学生走入情境,感受端午节的节日气氛。
通过“品鉴”端午粽,学生们对端午粽的外形、种类及端午粽的由来有了进一步
的认知。“品”粽从“读”粽开始,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发了学生自主阅读
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以读代讲,在读中进行识字学习,使识字教学
落到了实处。
11 彩虹
▶教学目标
1.认识“虹、座”等 12 个生字和衣字旁 1 个偏旁,会写“那、着”等 7 个
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注意分句
间的停顿,并能试着读出问句的语气。
3.感受儿童纯真的想象世界,体会作者关心家人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能读出问句的语气。
2.感受儿童纯真的想象世界,体会作者关心家人的美好感情。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1)识字:借助字的特点识记生字。如,本课生字中有 9 个是形声字,可
以引导学生用形声字的识字方法进行识记。又如,“拿”是会意字,合手为拿。
还可以通过做动作、组词等方法来识记。
(2)写字:结合“高、兴、成”的书写,引导学生在不同的字中写好笔画
“点”。指导“到、那”这两个字的书写,可先用方块代替左、右两个部件,引
导学生发现左宽右窄的字形特点,并指导书写。
2.朗读教学
第一,带有“的”字的复杂短语,比如:“你系在门前树上的秋千”“梳头用
的那面镜子”。朗读指导时,可以先从较短的短语朗读,读出事物的特点,再逐
层展开读,比如:“树上的秋千”——“门前树上的秋千”——“系在门前树上
的秋千”——“你系在门前树上的秋千”逐层指导,把词组读正确,读明白。
第二,长句子的朗读指导。
(1)巩固前一课学过的读好长句子的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握好长句子
的正确停顿。
(2)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训练朗读,在反复朗读中加深理解,如“提
着它”“走到桥上”“把水洒下来”是三个连续的动作,通过朗读,感知“我”动
作的先后顺序。
(3)读好长的问句。本课的长句子还以反问句的形式出现,因此,还应引
导学生在读好长句子的基础上读好问句,如,“如果我提着它,走到桥上,把水
洒下来,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
3.理解运用
本课首次出现反问形式的长句子,又是由多个分句构成,学生在理解上会产
生困难。因此,在教学中要先分别理解分句的内容,了解分句间的关系,抓住句
子中连续的动作,体会句子的意思。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还应关注学生的语言
表达,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积累词语。
▶教学准备
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虹、座”等 12 个生字,会写“那、着”等 7 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图画导入,引出课文
1.出示图画,导入新课。
(1)观看图画。(课件出示:彩虹图)
(2)教师引导,用词语、词组或句子描述彩虹。
(3)交流示例:彩虹、一道彩虹、一道美丽的彩虹、这是一道美丽的彩虹
等。
2.学习第 1 自然段。
(1)引读。
(2)识记生字“座”,平舌音。通过词语搭配“一座房子”“一座桥”,掌握
“座”的量词用法。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一座美丽的桥”指的是彩虹,让学生体会课文
语言的生动,不出现“彩虹”二字同样可以把事物说清楚、说具体。
(4)指导学生读第 1 自然段。“雨停了”,“了”是轻声;“美丽的桥”,词语
连读。
3.板书课题。
(1)板书:彩虹。
(2)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这里简单引入、提问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朗读,思考问题。(课件播放课文朗读音频)
(1)边听边想:课文讲了几件事情?
(2)教师引导,学生交流。示例:课文讲了三件事,一是“我”在彩虹桥
上洒水为爸爸浇田;二是“我”在彩虹桥上拿镜子照着妈妈梳头;三是“我”在
彩虹桥上荡秋千让哥哥高兴。
2.自读课文,提出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2)借助拼音,把句子读通顺,遇到长长的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标好自然段的序号。
(4)同桌间相互交流,扫除字词障碍。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要求不添字、不漏字,做到读正确,然后是读流利,
为精读教学打下基础。只有加强对初读课文的自学情况检查,才能掌握字音、字
形、字义,并能积累词句,正确运用,力求循序渐进,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
的训练。
板块三 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要求会认的字,指名读。(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带拼音的生字
“虹、座、浇、提、洒、挑、兴、镜、拿、照、千、裙”)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3)学习“虹”字。
课件出示:
虹,形声字,从虫,工声。甲骨文“ ”像彩虹,古人以为“虹”是
雨后出来饮水的“大虫”,所以用“虫”作为偏旁。
①学生观察:从虫从工。
②教师讲故事:“虹”总是出现在雨后,古人就认为“虹”是一种能呼风唤
雨的“大虫”,在雨后下来喝水。古文中就有“虹饮于河”的说法,意思是说:
一条大虫悬挂于天空,弓着身子,头伸进黄河里喝水。所以,古人造字时,用“虫”
作了偏旁。
(4)学习“裙”字。
①分析字的结构。
②认识新部首——衣字旁。
③讲解衣字旁的来历。
④结合图片记忆。
课件出示:
袜子 裤子 衬衫 被子
⑤书空衣字旁。
2.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指名认读、领读。(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带拼
音的生字“那、着、到、高、兴、千、成”)
①学写“高”字。
A.字理识字。
课件出示:
高,象形字,甲骨文“ ”像一座高耸的建筑,上部是尖顶,中间是城楼,
下部还有一扇门。
B.指导学生从四个方面观察“高”字。(一看结构,二看压线,三看横画,
四看竖画)
②学写“兴”字。
A.自己观察关键笔画。
B.教师总结“兴”字的书写要领,并强调“兴”是多音字,在本课读 xìnɡ。
③重点指导:“着”的第六笔是“丿”,下面是“目”;“那”的第一笔是横折
钩,双耳旁是悬针竖;“到”的左下部“土”下面一横变成提。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评价。
3.再读课文。
(1)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读好长句子。
(2)在这节课里,你收获了哪些知识?
【设计意图】用有趣的小故事以及多种识字方法识记汉字,能集中学生的注
意力,使学生不至于走神,既调节了课堂气氛,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能读懂、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注意分句间的停顿,并能试着读出
问句的语气。
2.感受儿童纯真的想象世界,体会作者关心家人的美好感情。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导入,温故知新
1.复习生字,读通课文。
(1)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生字。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指名分段朗读。
2.复习回顾,发现难点。
(1)出示课件,学生朗读。
课件出示: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2)练读本文中的长句子。
【设计意图】这一复习环节,既温习了已学课文中长句子的朗读,又让学生
回忆了长句子的朗读方法,有助于在新课文中读好长句子。
板块二 精读课文,突破难点
1.练读问句,读出问的语气。
(1)出示问句。(课件出示:爸爸,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呢?)
①引读短语。
课件出示:
浇花用的水壶
那把浇花用的水壶
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
②教师引导学生边读边体会,要读出问的语气。
(2)让学生明白“我”想要的是爸爸那把浇花用的水壶。
2.练读长句,读通读懂。
(1)出示一个长句子。
课件出示:
如果我提着它,走到桥上,把水洒下来,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
①自己练读,在课文中圈一圈“我”的动作。
②同桌共同学习,一个读词语,一个读分句。
③反馈交流,发现这是三个连续的动作,并在反复朗读中理解句子。
④“我”真的提着爸爸的那把水壶吗?你是从哪个词语知道的?
指导学生关注“如果”,表明这是“我”的想法,只是一种假设,不是真的
在做。
⑤“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要读出问句的语气。
⑥在情境中朗读。
(2)出示第二个长句子。
课件出示:
你就不用挑水去浇田了,你高兴吗?
①标出难读的词语:挑水、高兴。
②同桌合作学习:一个读,一个听,注意读的人是否把词语读正确,句子读
通顺。
③反馈交流,抽几对同桌一个读,一个评价。
④情境朗读,读出疑问的语气。在评价中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体会“我”
的体贴懂事、关心家人。
3.练读第 2 自然段:把三个问句连起来读,读通句子,读出分句间的停顿,
读好问句。
【设计意图】长句子朗读是本课的难点,应该在之前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指导,
把本课教学的重点放在巩固、提升上。在读好长句子的同时,应指导学生读出疑
问的语气。
板块三 学以致用,感悟体会
1.学习第 3、4 自然段中的两个长句子。
课件出示:
如果我拿着它,走到桥上,天上不就多了一个月亮吗?
如果我把它挂在彩虹桥上,坐着秋千荡来荡去,花裙子飘啊飘的,不就成了
一朵彩云吗?
(1)学生自由读,齐读。
(2)积累词语。(课件出示:荡来荡去)
(3)你还能说一说和“荡来荡去”一样的词语吗?(示例:游来游去、跑
来跑去、飞来飞去……)
(4)教师引导学生用其中一两个词语说句子。
2.朗读感悟。
(1)指名读、小组比赛读课文。
(2)教师提问: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
(3)教师小结:“我”是一个很会想象的小姑娘,懂得关心家人。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重在阅读积累,阅读可以巩固识字、增加识字量,可
以积累好词佳句,提高说话、写话能力,可以培养孩子的耐心等。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文富有童趣,能够引导学生产生联想。在开始上课时,我利用图片把学生
带入情境,拉近了学生与彩虹的距离,使学生有了兴趣,愿意主动探索。所以激
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是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应始终努力去做的事情。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学段的教学重点。对于识记本课生字,
我运用了多种方法,调动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读好长句子是本课的重点。在教学中,我以朗读为主,把长句子分成词语、
短语、短句子来读,然后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比赛,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在读中
感悟,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围绕“夏天”这个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童话《荷叶圆圆》和
《要下雨了》3 篇课文,从不同角度描绘出夏天的特点,让我们感受到夏天的美好。
其中《古诗二首》描绘了夏天的美景,《荷叶圆圆》表达了夏天的情趣,《要下雨
了》通过童话的方式说明了夏天的气象常识。课文编排既有传统文化的渗透,又
有儿童情趣的渲染,语言优美而充满想象,行文简洁而富有韵律,适合儿童诵读和
积累。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内容
课
时
教学要点
古诗二首 2
1.认识本单元 36 个生字和 1 个偏旁,读准 1 个多音字,
会写 21 个字。
2.能正确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好带有“呢、呀、吧”
的问句和感叹句。
3.能运用联系生活、结合图片等方式理解“摇篮、潮
湿”等词语的意思;学习“荷叶圆圆的,绿绿的”这
类句子的多样表达,并积累文中的比喻句。
4.能读出古诗的节奏和儿童诗的韵味;能分角色读好
文中的对话;尝试依据课文句式相近、段落反复的
结构特点背诵课文。
荷叶圆圆 2
要下雨了 2
语文园地六 2
1.联系生活学习与夏天相关的词串,认识 8 个生字。
2.通过扩写句子学习把一个简单的句子写具体。
3.能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能正确抄写
句子。
4.通过认识食品包装识字,并乐于与同学分享。
5.朗读积累气象谚语。
6.和大人一起读《夏夜多美》,感受阅读的乐趣,体会
夏夜的美好及与同伴互助的温暖。
12 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1.认识“首、踪”等 12 个生字;会写“首、采”等 7 个字。
2.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踪迹、采、藏”等字词的意思,
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图文结合,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初知古诗大意。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1)运用多种方法识字。如:①利用加一加的方法识字,用声旁加形旁的
方法识记生字并帮助理解。②结合图片、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识记。③借助生活经
验组词进行复现和识记。④字理识字。
(2)采用分类的策略指导写字。如:①“首、无”都是独体字,“首”的第
三笔最长,“无”的第一横短,第二横长。②“采、尖、角”都是上下结构的字,
要上下对齐,写得上窄下宽。③“爱”是上中下结构的字,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
上中下各个部件的宽窄来把握字的书写位置。范写时可以边书写边念顺口溜——
张开手拥抱朋友。④“树”是第一个要求写的左中右结构的字。可以让学生先观
察左中右各部件的位置,做到“两边高,中间低,三个部件要靠紧”,再观察部件间
的穿插避让。最后要提醒学生,独体字变成部件后,笔画要有变化。
2.朗读指导
古诗的朗读要体现层次性:初读环节可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正确断句,读出古诗的节奏;再读时要结合插图,寻找诗中描绘的景物,图文对照,
感受画面,大致了解古诗所描绘的景象;最后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背诵积累古
诗。
3.理解运用
在学生熟读诗句的基础上,对照课文插图,帮助学生了解古诗大意,同时联系
生活实际读懂诗中“偷、藏、惜、爱”等关键词语的意思,感受诗中蕴含的情趣。
▶教学准备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首、踪”等 5 个生字;会写“首、采”2 个字。
2.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踪迹、采、藏”等字词的意思,
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图文结合,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谈话激趣。
教师导入:同学们,夏天到了,你们高兴吗?说说为什么。
(1)学生自由交流。
(2)教师小结:是啊,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的,亭亭玉立的荷花妩媚动人,
鲜嫩的莲蓬清香诱人,真是一个赏心悦目的季节啊!
(3)出示课件。(课件出示:荷塘美景)
(4)教师激趣:看到这么美的荷塘,你们想到了什么?
2.引入新课。
(1)板书课题:古诗二首。
(2)识记生字“首”。
①指名学生当小老师领读,注意强调“首”是翘舌音。
②结合字理图讲解“首”的本义并组词:“首”字的甲骨文像长着头发的人
头,本义指头。可组词为“首先、首长”。(课件出示:“首”的字理结构图)
(3)指导学生书写“首”。
①指导学生观察“首”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学生尝试交流书写要点。
③归纳小结:点、撇短而小,位于竖中线两侧,首横长且直,横画上下对正。
下方“自”的中间两条短横不能碰到右边的竖。
3.揭题《池上》。
教师导入:诗人白居易来到了荷花池边,看见了荷花池上一个小孩儿偷采白
莲又不知隐藏踪迹的有趣情景,于是,诗人忍不住写了一首诗。
(1)板书诗题:池上。
(2)相机理解诗题:荷花池里。
(3)简介作者白居易。
课件出示:
白居易,字乐天,唐代诗人,有“诗魔”之称。他的诗题材广泛,形式多样,
语言平易通俗。
【设计意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充
满兴趣地学习,在学习这一课时联系生活实际,引入新课。
板块二 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读诗句,认识字词。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古诗。(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课件出示:
拼读生字音节,注意读准字音。
用加一加、换一换等方法识记生字的字形。
给生字找朋友组词。
(3)汇报交流。
2.熟读古诗,读出韵味。
教师引导:大家和生字娃娃交上了朋友,已经能把诗读通了,但这远远不够,
我们还应该读出诗的节奏来。这首五言诗该怎样划分节奏呢?请用“/”画出来。
(1)划节奏读诗。
(2)指名汇报,相机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3)指名读诗。
(4)教师讲解诵读要领并范读:诵读古诗的时候,不要一字一顿地读,这
样会破坏古诗的韵味,要注意音断气连,像老师这样,你们听——
(5)趣味诵读。
教师引导:这样就读出古诗的节奏来了。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古诗读起来更
有趣呢?教师示范拍手读。学生交流多种方法:拍手读、合作读、开火车读。
【设计意图】让每个学生把古诗读准、读好,是教学古诗最基本的目标。在
这里安排了多种形式的诵读,力争让学生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节奏和韵
律。
板块三 体悟诗境,诵读书写
1.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1)学习前两句——偷采白莲图。
教师引导:一个小孩儿在池塘上偷偷地采了好多白莲,让我们一同到荷花池
边去看一看吧!
课件出示: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①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②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相机理解词语。小娃:小孩儿。小艇:小船。
③指导学生融情想象:如果你就是这个小孩儿,看到一池的荷花都在风中舞
蹈,风中还传来了莲蓬的清香,你会想些什么?又会做些什么呢?
④学生自由表达,初知古诗大意。
⑤配乐,再次有韵味地诵读前两句诗。
(2)学习后两句——景美童心纯。
教师引导:小孩儿偷采白莲,真的不会被发现吗?你们是从哪儿知道的?
①学生默读后两句诗,谈谈自己的理解。
②学生汇报交流:小孩儿忘记了隐藏自己的行踪,满池的浮萍被他的小船冲
开了一道波痕。
③相机理解词语:不解——不懂得,不明白,不知道。结合图片认识浮萍。
(课件出示浮萍的图片)
④小结:可是小孩儿哪里知道,小船划出的波痕已经暴露了他偷采白莲的行
为。多么天真可爱的孩子呀!
2.练习背诵。
(1)指导学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练习背诵。
(2)检查背诵。
(3)教师引导:诗中的小孩儿多可爱呀,你能把这首诗改编成一个有趣的
故事吗?
(4)学生改编古诗,互相交流。
3.指导写字。
(1)先让学生观察“采”的字形,引导学生分析。
(2)教师范写。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要求学生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做到“三
个一”)
(4)展评学生写的字。
【设计意图】通过架设生活与诗句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
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使朗读成为学生学
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
读自悟、主动探究中书写生字,读懂古诗,初步感受夏天的美。
▶板书设计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泉、流”等 7 个生字;会写“无、树”等 5 个字。
2.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图文结合,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
▶教学过程
板块一 以诗引诗,创设情境
1.吟咏春天。
(1)引导学生背诵古诗《春晓》《咏柳》。
(2)交流:我们刚才背诵的诗有什么共同点呢?(都是描写春天景色的诗)
(3)教师引导:大自然的美景总是令人陶醉。从古至今,不知多少诗人用
他们的笔来赞美它。
2.导入新课。
教师导入:是呀,大自然是那么美好,南宋诗人杨万里被大自然中美丽的小
池塘深深地吸引,写下了一首名为“小池”的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
(1)板书古诗题目:小池。
(2)学生读古诗题目,教师介绍作者。
课件出示: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水(今属江西)人。南宋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
两万多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的诗主要描写寻常的自然景物与日常生活,语
言浅显易懂,自然流畅,风趣活泼。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在充分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
习的规律,真正体现以学定教,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部分学生对诗
歌已耳熟能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孩子自己展示背诵,互帮
互学,自主投入到新诗的学习中。
板块二 朗读古诗,学习字词
1.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教师引导: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池塘呢?我们一起来有滋有味地读一读吧!
(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课件出示:
自读诗歌,勾画难认难记的生字生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可以读给同
桌听,也可以读给老师听。
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
指名朗读古诗,相机出示“泉、流、爱、柔、荷、露、角”的生字卡片,巩
固字音,交流识字方法,联系诗句或者生活实际理解字义。相机指导:
(1)出示课件。(课件出示:“泉”的字理图)
学生观察后小结:甲骨文字形像泉水从泉眼中流出的样子。本义:泉水。
(2)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爱”的字理图)
学生观察后小结:手捧着东西送给朋友,以此表示友爱、喜爱。相机用“爱”
组词并说话。
(3)引导学生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流、柔、荷、露”。
(4)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识记“角”。
2.再读古诗,读出节奏。
教师引导:让我们再回到这个小池塘,去体会它的美。将生字带入古诗中,
再次朗读诗句,读出古诗的节奏。
(1)师生对读,同桌对读,男女对读。
(2)全班接力读。
【设计意图】在大致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把学生引入诗的意境中,引入诗人
的情绪里,唤出学生朗读这首诗的情感状态。
板块三 深入朗读,体会诗意
1.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仔细观察图片,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
(2)引导学生边看图片边读,说说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在诗中找出来。
(3)根据学生回答小结:荷花池、泉眼、树荫、荷叶、蜻蜓。
2.理解诗意。
(1)谁来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引导质疑:泉眼的水是怎样流的?“惜”是什么意思?怎样理解“爱
晴柔”?
(3)指导朗读:一道细流缓缓地从泉眼中流出,池畔的绿树在阳光的照射
下,将树荫投射到水面,忽明忽暗。这么宁静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呢?(要读
得轻柔,速度稍慢)
(4)指导想象:荷叶刚露出什么?蜻蜓就怎样了?如果它们会说话,会说
些什么?
(5)“早”和“才”这两个字用得非常准确、生动。有了这两个字,我们读
这两句诗时眼前仿佛看见了什么样的画面?(学生交流)
教师引导:多么细微的画面,竟然被细心的诗人观察到了。如果你是诗人杨
万里,此时你会怎样来吟诵“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呢?
①指名反复读。
②配乐朗读。
3.总结提高。
师:是啊,清清的泉水、茂密的大树、娇嫩的荷叶、可爱的蜻蜓构成了小池
优美的风景。难怪诗人要把这样的小池写下来,这里真是太美啦!全班同学有感
情地朗读全诗并试着背诵。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培养了学生积极动脑思考的能力和想象力,锻炼了
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但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分析
问题的能力。
板块四 拓展延伸,写字指导
1.画一画。
(1)你们喜欢这样的小池吗?请拿起你手中的笔,画一画你心目中的小池
吧!
(2)学生自由作画。
(3)小结:小池只是大自然中的一个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还有很
多美丽的景色呢。这些美景正等待着大家去发现,去观赏,去赞美。当然,大自
然更期待你们去爱护。只有懂得爱护,美景才会越来越美,越来越多。
2.写字指导。
(1)学生仔细观察课后田字格中“无、树、爱”等字的字形,思考怎样才
能把这些字写得正确、美观,并把自己的建议分享给大家。
(2)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进行补充,提醒学生重点注意:
①“无”的最后一笔是竖弯钩。
②观察“爱”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注意比例。
③“尖”的第一笔是“竖”,“大”要写得舒展。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并评议。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书写生字中体会汉字的特点及书写笔顺规则,使学生
感受发现的喜悦,培养其写字兴趣,提高其书写能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一开始,我便充分调动了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注重资源开发。在生字
教学中,抓住字词扎实训练,夯实基础。然后让学生自由质疑,自主学习,师生互动
学习交流,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和生成。符合学生心理需要,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发
展。抓住“读”的根本,结合古诗情境美的特点,积极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
体验,促进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感悟。然后让学生反复吟诵古诗,感悟诗句的
意境,培养其读的能力,激发其阅读兴趣。写字教学环节中,让学生自主写字,注
重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书写水平。
13 荷叶圆圆
▶教学目标
1.认识“珠、摇”等 12 个生字和身字旁 1 个偏旁;会写“亮、机”等 7 个
字。
2.能借助插图、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停机坪、摇篮、透明”等词语的意思;
通过做动作知道“躺、展开”等字词的意思。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夏天的美好。
4.学习并仿照“荷叶圆圆的,绿绿的”的句式说话。
▶教学重难点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做动作等方式理解词语的意思;仿照“荷叶圆圆的,绿
绿的”的句式说话。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1)识字:本课中出现的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理
解,可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把词语和生活中的事物有效对接。在故事情境中随
文识字,并利用生字的构字规律识记字形。
(2)写字:①“鱼”是象形字,斜刀头是“鱼头”,“田”就是“鱼身”,
最后的一笔长横就是“鱼尾巴”。②“亮、机、朵”可以放在一起指导书写。3
个字都含有一个相同的部件“几”,但由于每个字的结构不同,因此“几”所处的
位置也不同。“亮”,上中下结构,“几”在下方,略扁;“机”与“朵”这两个字
是由相同的两个部件组成的,“机”的“几”要写得瘦窄;“朵”的“几”在上方,
要写得扁。特别要提醒的是,“朵”的第二笔是横折弯。
2.朗读指导
朗读的重点主要有两个:一是读好含有叠词的句子。如,“荷叶圆圆的,绿绿
的”出现了两个叠词,要指导学生读准确、读好停顿。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联系生
活,再配以直观的图画感受荷叶的这两个特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二是要读
好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说的话,以及他们在荷叶上的表现。可以创
设有趣的故事情境,在角色体验中读好句子。
3.理解运用
本课段落结构相似,语言极富想象力。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借助课文插图,
图文对照,整体感知故事内容,感受文本语言的魅力。
▶教学准备
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珠、摇”等 12 个生字,会写“亮、机”等 7 个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初步感受夏天的美好。
3.能根据生活实际,运用多种方式初步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
语言。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诗文导入,激发兴趣
1.诗文激趣。
(1)课件出示汉乐府古诗《江南》。
课件出示:
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2)教师配乐朗诵:学生在诗文的韵律美和背景荷花池的意境美中,进入
课文的学习。
2.解读课题。
(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说说你印象中的荷叶是什么样子的。
3.师引导,读句子。
(1)引出第 1 自然段:“荷叶圆圆的,绿绿的。”
(2)观察课文插图,感受荷叶的这两个特点。
(3)可引导学生比较书上的句子和“荷叶是圆的,绿的”,进而体会叠词的
表达效果。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利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资源,密切
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将学生带入荷花池这一优美的情境中。在揭示
课题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继续探究的欲望。
板块二 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独立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再把生字连成词,多读几遍。
教师提出学习要求:自己读课文,把课后要求认识的生字圈出来,把自己读
不好的地方反复读几遍,把要求会写的字也圈出来,多读几遍。
(2)同桌相互检查,相互正音,把读不好的字多读几遍。
(3)集中检查学生认识生字的情况。指名学生当小老师,让其带领大家认
读自己喜欢的、读得准的生字。
(4)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带拼音的生字“珠、摇、躺、晶、
停、机、展、透、翅、膀、唱、朵”)
学生齐读带拼音的生字。
(5)出示课件。(课件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
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读不带拼音的生字。
(6)师生做“我指你说”的识字游戏:教师随机指向屏幕上未注音的字,
学生齐读。
2.交流方法,识记生字。
(1)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2)教师总结:
①动作演示识记。“摇、停、唱”都是形声字,也都是表示动作的词,如,识记
“摇”字,可以让学生把手掌当作床,摇动手掌,感受“摇”的动作和手有关。
②以字带词的组词认读。“展、透、翅、膀”可以结合具体语境,组合成“展
开——展开翅膀——展开透明的翅膀”这样的词语、短语,让学生边做动作边识
记。
③认识新偏旁。新偏旁身字旁,通过对比“身”和身字旁的区别,知道“身”
作部件后一撇不出头的变化,以及身字旁的字一般跟身体有关。“躺”可以通过
组词“平躺、躺下、躺椅”等来识记。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所以本环节注重传授学生识字
方法,力求学生做到识用结合。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
要。”学贵有疑,在学生充分自读后引导他们交流发现,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
生的学习情况,使引导和讲解做到有的放矢,还能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和主动
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板块三 再读理解,指导书写
1.再读课文,理解体会。
(1)课文给我们介绍了哪几个小伙伴?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应图画。
课件出示:
(2)小水珠把荷叶当作了什么?(课件出示:关于摇篮的动画)
(3)小蜻蜓把荷叶当作了什么?
课件出示:
(4)小青蛙、小鱼儿分别把荷叶当作了什么?(歌台、凉伞)
(5)4 个调皮的小伙伴分别把荷叶当作了摇篮、停机坪、歌台、凉伞,那
么,它们是怎样在荷叶上玩耍的?先让学生读课文,找到 4 个动词(躺、立、蹲、
游),再指名学生用完整的话回答,做动作。
2.指导书写:亮、机、朵。
(1)出示生字,对比观察。(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亮、机、朵”)
①对比这 3 个字,说说你的发现。
②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小结:这 3 个字都含有一个相同的部件“几”,但
由于每个字的结构不同,“几”所处的位置也不同。“亮”属于上中下结构,“几”
在下方,略扁;“机”与“朵”这两个字是由相同的两个部件组成的,“机”的“几”
要写得瘦窄;“朵”的“几”在上方,要写得扁。特别要提醒的是,“朵”的第二
笔是横折弯,不是横折弯钩。
(2)学生书空,教师强调笔顺和写字姿势。
(3)学生在田字格里写一写,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评价,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作品。
3.指导书写:鱼、台、放、美。
(1)出示课件,说说你的发现。(课件出示:“鱼”的象形字)
(2)教师小结:
①“鱼”是象形字,斜刀头是“鱼头”,“田”就是“鱼身”,最后一笔长横
就是“鱼尾巴”。
②“台、美”都是上下结构的字,“台”的“口”要写得上宽下窄;“美”的
“羊字头”上方点、撇较小,靠近竖中线,竖不出头,四横中第三横最长,撇、
捺要写舒展。
③“放”是左右结构的字,反文旁的第一笔撇和第二笔横不宜太长,第三笔
竖撇从横的中间起笔,捺要写得舒展。
(3)学生书空,教师强调笔顺和写字姿势。
(4)学生在田字格里写一写,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评价,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作品。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放手让学生在
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把书写与读文有机结合,
在弄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能背诵课文,感受夏天的美好。
2.学习并仿照“荷叶圆圆的,绿绿的”的句式说话。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导入,温故知新
1.巩固知识。
(1)上节课,我们在《荷叶圆圆》这篇课文中新认识了 12 个生字,我们来
复习一下,看看大家是不是还认识。(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珠、摇、躺、
晶、停、机、展、透、翅、膀、唱、朵”)
(2)这些生字出现在课文的哪些词语中呢?请你们快速读课文,把这些词
语找出来。(要求学生从书中快速找出词语)
2.理解交流。
课件出示:
小水珠 摇篮 亮晶晶 停机坪
展开 透明 翅膀 歌唱 一朵朵
(1)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或图片,说说对这些词语的理解。
(2)教师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
【设计意图】复习会认字及会认字所组成的词语,为后面结合这些字词来读
课文,强化对汉字的记忆奠定基础。
板块二 朗读课文,读懂内容
1.思考交流,完成练习。
(1)读课文,连一连。
课件出示:
小水珠 小蜻蜓 小青蛙 小鱼儿
停机坪 歌台 凉伞 摇篮
(2)学生交流:说说这样连的理由。
2.朗读体会,逐步指导。
教师引导:读第 2 自然段,体会文中描写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的情趣。
(1)学生自由读第 2 自然段。
(2)指导学生想象:一是想象自己在摇篮里躺着的感觉;二是把自己当作
小水珠,想象自己躺在荷叶上面,微风一吹,荷叶轻轻摇动,自己在荷叶上快活
地滚来滚去的情景。
(3)学生交流自己想象出来的美好情景。
(4)指导朗读,读出小水珠愉悦、惬意的心情。
3.学以致用,自读想象。
教师引导:读第 3~5 自然段,想象“立在停机坪上展开翅膀”“蹲在放歌台
上唱歌”“笑嘻嘻地游来游去,捧起一朵朵很美很美的水花”的美好情景。
(1)参照想象小水珠在荷叶上的情景,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来想象一下:
假如你是××,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2)学生自己选择角色,自读课文并想象,然后全班交流。
(3)指导学生朗读第 3~5 自然段。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进入角色,想象入情入境,加深对课文内容所蕴藏的
情趣的体会,从而落实“喜欢阅读”的目标。锻炼学生的自学、想象能力,促使
其入情入境,为有感情地朗读奠定基础。
板块三 角色扮演,拓展提升
1.分角色朗读。
(1)全班同学分角色练习朗读:男生读旁白,女生读小水珠、小蜻蜓等说
的话。
(2)分别请四位同学扮演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其他同学读
旁白,练习朗读。
2.指导背诵。
课件出示:
(1)教师引导,学生练习:边看图边尝试背诵。
(2)检查背诵情况。
3.拓展提升。
(1)说话练习:还会有谁喜欢荷叶?它们会把荷叶当成什么?它们会有怎
样的表现呢?(课件出示:蝴蝶、蜜蜂等小动物的图片素材)
①教师引导,学生练说:“荷叶是我的_________________。”
②指名回答。
(2)读一读,写一写。
①出示课件。(课件出示:荷叶的图片和苹果的图片)
②观察荷叶和苹果的形状、颜色。
③仿照例句写一写:
课件出示:
荷叶圆圆的,绿绿的。
苹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这样的训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和创造力,同时把语文与生活、语文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
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有以下两个亮点:
1.重视朗读训练,以读为主。
学生朗读的形式多样,我在学生读后给予鼓励性评价,逐步引导学生由读通
到读懂,再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落实了读的训练目标,重视读的实践过程,使
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主动的个性化行为。在响亮的读书声中,学生获得了初步的情
感体验,激发起对美、对大自然的向往,也充分感受到语言的美。
2.拓展思维,激发想象,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对课文的拓展这一环节:在教师的启迪下,学生纷纷打
开了思维的窗口,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不仅使学生在语文实践过程中提高了自己
的语文能力,同时也沟通了语文与生活、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了他们的
综合应用能力。
14 要下雨了
▶教学目标
1.认识“腰、坡”等 12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空”的读音;会写“直、呀”
等 7 个字。
2.能借助图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了解“阴沉沉、潮湿”等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和感叹句;能分角色读好课文的对话。
4.尝试在对话中直接提取信息,了解下雨前“燕子低飞、小鱼透气、蚂蚁搬
家”这些自然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词语的意思。读好对话,并能在对话中提取相关信息,了
解一些小动物在下雨前的表现。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1)识字。读准翘舌音,结合语境读准多音字。字形上,根据字形特点的
不同,用不同的方式识记。如:①偏旁归类识字;②字理识字;③加一加识记。
(2)写字。①注意观察,分类指导。如口字旁在不同位置的书写指导。“吗、
加、呀、呢、吧”都是口字旁的生字,书写并不是难点,学生已有书写这类生字
的经验,所以要引导学生关注“口”字在左边和在右边的区别。“呀、呢、吗、
吧”,左边小口在左上格,封口压横中线;“加”,右边小口略大,位置居中。“呢”
重点指导书写,注意穿插笔的书法。②“直”的书写关键是摆好“横”的位置。
“直”字不能写得太宽,中间的三个短横间隔均匀,且不能碰到横折,末笔长横
要长而稳。
2.朗读指导
(1)关注语气词,读好问句和感叹句。
(2)创设情境,读好对话。分角色朗读时,可以先让学生看看插图,联系
书上的相关词语,想象文中小动物的神态、动作,再让同学们戴上头饰表演朗读。
3.理解运用
充分利用文中插图,用图文对应的方式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腰、坡”等 12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空”的读音;会写“直、呀”
等 7 个字。
2.能借助图片了解“阴沉沉”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情境导入,揭示题目
1.观看动画,进入情境。
(1)出示动画。(课件出示:乌云密布、狂风骤起、雷电交加的动画情景)
(2)学生观看动画,说说看到的画面和听到的声音。
(3)教师引导:这个情景预示着“要下雨了”。
2.新课导入,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要下雨了。
(2)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这个导入设计一方面是为了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培养他们观
察事物的能力;另一方面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课堂教
学充满新奇感。
板块二 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要求不添字、不漏字,做到读正确,并圈画出本课的生字,再
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同桌互相读,比一比谁读得更正确、更流利。
(3)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想一想,圈一圈,这个故事
中讲到了哪些动物?
(4)教师引导:读完课文,谁愿意回答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
预设:这个故事讲到了小白兔、小燕子、小鱼和蚂蚁。
(5)再读课文,思考:小白兔看到了哪些现象?听到其他小动物说了什么?
他都干了什么?边读边画出相关语句,读完后在小组内讨论。
(6)全班交流汇报。
2.认读生字。
(1)指名学生认读生字。(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带拼音的生字“腰、坡、
沉、伸、潮、湿、呢、空、闷、消、息、搬、响”)
(2)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3)去掉拼音,以开火车的形式熟读。(课件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
3.交流识记。
(1)“识字交流会”——说说你是如何记住这些字的。
(2)交流归纳:
①偏旁归类识字。如“沉、潮、湿、消”的偏旁都是三点水,分部件识记的
时候可以关注到偏旁是三点水的字与水有关,再联系生活识记。
②字理识字。“闷、息”都与心有关,可通过汉字溯源,了解它们的构字特
点,再联系生活体验理解识记。(课件出示:“闷、息”的字理结构图)
③加一加识记。像“腰、伸、搬”都是形声字,可以用部件组合的方法识记,
并通过动作演示记住字形,理解字义。
④学习多音字“空”。
课件出示:
空
kōnɡ(天空)(空间)(空气)
kònɡ(有空)(空闲)(填空)
(3)玩“你说我猜”的游戏,巩固生字。
(4)把生字宝宝送进课文中,再读一读课文。
4.指导书写。
(1)出示课件,教师指导书写。(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直、边、呀、
呢、吗、吧、加”)
①“直”的书写关键是摆好“横”的位置。“直”字不能写得太宽,中间的
三个短横间距均匀,且不能碰到横折,末笔长横要写得长而稳。
②“边”字书写时要注意“力”字偏右,横折钩的横穿过竖中线,竖撇靠近
竖中线。走之的书写重点注意平捺不要写得太斜或太短,要托住上边的“力”字。
③“呀、呢、吗、吧、加”都有一个口字旁,书写时要关注“口”字在左边
和在右边的区别。“呀、呢、吗、吧”4 个字左边小口在左上格,封口压横中线;
“加”字右边小口略大,位置居中。“呢”字重点指导书写,提醒学生注意穿插
笔的书写。
(2)学生书空,描红,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并评价。
【设计意图】小学语文教学是学习语文的启蒙阶段,要为学生打好识字、阅
读和作文的基础。初读课文要求不添字、不漏字,做到读正确、读流利。只有加
强对初读课文的自学情况的检查,才能掌握字音、字形、词义,并能正确运用,
积累词句,力求循序渐进,扎扎实实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板块三 再读体会,理解词义
1.自由朗读第 1 自然段,思考问题。
(1)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2)“阴沉沉”是什么意思呢?(课件出示:天空乌云密布、阴沉沉的图片)
(3)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图片,学生自由回答。
(4)教师小结:“阴沉沉”在文中指天色阴暗。
2.读演结合,加深理解。
(1)请一名同学读第 1 自然段,一名同学做小白兔的动作。
(2)在小白兔做的动作中,有两个相反的动作,你们看出来了吗?在书上
用“”画出来。(弯、直)
3.正确、流利地朗读第 1 自然段。
(1)教师范读。
(2)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思想上意识到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同时也为本课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借助图片、联系生活等方式了解“潮湿、闷得很”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和感叹句;能分角色读好课文的对话。
3.尝试在对话中直接提取信息,了解下雨前“燕子低飞、小鱼透气、蚂蚁搬
家”这些自然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走进情境,初读对话
1.自由朗读,入情入境。
教师引导:自由朗读第 2 自然段,找出小白兔说的话。
课件出示:
小白兔大声喊:“燕子,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
(1)指名试读后,教师带上动作范读。
(2)观察课文插图,比较教师和学生谁更像那只小白兔。
(3)看插图,观察小白兔的动作,读好“大声喊”“呀”,读出疑问的语气。
(4)引导全体学生进入故事情境,朗读小白兔的话。
2.齐读第 3 自然段,学习“潮湿”。
课件出示:
潮湿
(1)读准“潮湿”,注意翘舌音的朗读。
(2)关注偏旁,思考:两个字的偏旁都是三点水,说明了什么?
(3)小结:偏旁是三点水的字大多和水有关。空气很潮湿,就是说空气里
有很多小水珠。
3.联系生活实际,深入理解“潮湿”。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阴雨天的时候在哪些地方能看到小水
珠?
课件出示:
瓷砖上冒“汗”、车玻璃上写字、地板湿滑……
(2)小结现象:出现小水珠的原因就是——
课件出示:
空气很潮湿。
(3)把“潮湿”放回句子中,再读一读。
课件出示:
燕子边飞边说:“要下雨了,空气很潮湿,虫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飞不高。
我正忙着捉虫子呢!”
4.给词条排序,明白燕子低飞的原因。
(1)将句子分成几个短句。
课件出示:
要下雨了
虫子飞不高
虫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
空气很潮湿
燕子忙着捉虫子
(2)给句子排排队,并说说这样排的理由。
①同桌合作排序,互相说说理由。
②请学生到黑板前演示排序,并说明理由。
5.创设交际情境。
师生对话,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说说燕子低飞的原因。
课件出示:
因为空气很潮湿,虫子的翅膀上都是小水珠,飞不高,燕子忙着捉虫子,所
以飞得很低。
6.分角色朗读小白兔和小燕子的对话。
(1)同桌分角色练读。
(2)指名表演读。
7.回顾交流:下雨前燕子在干什么呢?
板书:燕子低飞
【设计意图】从“潮湿”的字音、字形到词义,层层深入地展开教学,旨在
引导学生关注偏旁,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同时也为学生了解空气、小水珠、
虫子翅膀和燕子低飞之间的关系做了铺垫。
板块二 学以致用,读好对话
1.学习第 4~6 自然段。
(1)轻声读第 4~6 自然段。
①小白兔又遇见了谁?(小鱼)能读读小白兔和小鱼之间的对话吗?
②小组分角色朗读,读后汇报,说说哪儿读得好。
③教师评价、指导:读出疑问的语气。
(2)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小鱼为什么要到水面上来透气。
课件出示:
因为要下雨了,水里闷得很,所以小鱼到水面上来透透气。
①读好“闷得很”。
②理解词义。(课件出示:“闷”的字理结构图)
学生结合字理结构图了解“闷”的意思,从而理解“闷得很”的意思。
(3)回顾交流:下雨前小鱼在干什么?
板书:小鱼浮出水面——透透气。
2.学习第 7 自然段。
(1)师:听完了小鱼的话,小白兔相信要下雨了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要求学生从文中找到关键语句,指名回答)
课件出示:
小白兔连忙挎起篮子往家跑。
①教师小结:这句话说明小白兔已经完全相信要下雨了。
②齐读第 7 自然段。
(2)自由朗读蚂蚁和小白兔之间的对话。
(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为什么蚂蚁要搬东西。
(4)回顾交流:蚂蚁在干什么?
板书:蚂蚁在搬东西
【设计意图】语文课堂要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
培养语感。学生反复朗读,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就能深入体会文
章的思想感情。
板块三 总结全文,拓展提升
1.入情朗读,总结全文。
(1)男女同学分别读第 8、9 自然段。
(2)教师引导:果然下起了大雨!
2.教师总结,拓展提升。
多幸运的小白兔啊!有那么多的好朋友告诉他要下雨的消息,要不然他就会
被大雨淋湿了。在自然界中,还有哪些动物朋友会告诉我们“要下雨了”这个消
息呢?
课件出示:
蛇。大部分蛇都是白天藏在洞内,晚上外出进行觅食、喝水、蜕皮等活
动,但蛇在天气特别潮湿、闷热时白天也会被迫出洞。因此,白天蛇出洞是
有雨的征兆,特别是秋末冬初,天气已冷,大蛇出洞,过一两天就会下雨。
所以有“大蛇出洞,大雨咚咚”“蛇过道,雨来到”的说法。
鸡。“鸡宿迟,兆阴雨。”鸡没有汗腺和皮脂腺,由于缺乏散热本领,十
分怕热。夏天下雨前,空气里水分多,鸡窝就潮湿、闷热,鸡粪也会发出一
股难闻的气味,所以鸡就不愿意回窝。
【设计意图】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
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使联系生活实际成
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角色多、对话多,很适合进行分角色朗读和表演。教学中学生的积
极性很高,在进行分角色朗读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先同桌之间按自己的喜
好分角色练读,再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孩子们纷纷进行朗读练习。“有一千个
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在朗读中也一定会有自己的独特感受。让学生
练读后进行汇报,说说哪儿读得好,学生之间进行赏析性评价,这样一来就尊重
了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想想怎
样读才能读好,让学生“我口表我意”,在实践中自己发现和建构,在互助中研
究,在合作中探索,充分肯定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性和独立性。
第七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围绕“习惯”这个主题,编排了《文具的家》《一分钟》《动物王国开
大会》《小猴子下山》4 篇课文。4 篇课文都渗透着责任意识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文具的家》是让学生学会管理自己的文具;《一分钟》是时间意识的渗透,让
学生逐步学会管理时间;《动物王国开大会》让学生明白通知事情时,要把重要
的内容说清楚、说完整;《小猴子下山》则渗透了做事情要有目标意识。本单元
课文贴近学生的生活,故事情节充满童趣,语言通俗易懂,文中丰富的插图能激
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内容
课
时
教学要点
文具的家 2
1.认识 51 个生字和 2 个偏旁,会写 27 个字;掌握半
包围结构字的书写笔顺规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对
话。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平平安安、后悔”等
词语的意思;运用组词的方法继续积累词语;会用
“掰、扛、扔”等动词说话。
4.借助插图、故事情节反复的特点读懂长课文。
5.能根据课文信息作简单推断;借助文本情节,了解
告知一件事情时,需要说清楚时间、地点等要素;
能根据问题提取、整合信息,推断事情的原因、结
果。
一分钟 2
动物王国开大
会
2
小猴子下山 2
口语交际 1
1.在活动情境中明白游戏规则。
2.在交际互动中初步学习条理表达。
3.初步养成乐于交往、友善待人的交往意识和行为习
惯。
语文园地七 2
1.认识 8 个生字;掌握加一加、减一减的识字方法。
2.学习分辨形近字;展开想象,能选择几个词语说几
句话。
3.学习左上包围和右上包围的字“先外后内”的笔顺
书写规则,并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
4.朗读积累关于学习的名言。
5.和大人一起读《孙悟空打妖怪》,巩固学过的汉字,
读出韵文的节奏,感受共读的乐趣。
15 文具的家
▶教学目标
1.认识“具、次”等 13 个生字和斤字旁 1 个偏旁;会写“文、次”等 7 个
字;积累由“新、平、些”分别组成的 12 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观察插图,联系生活经验,读好人物的对
话。
3.初步养成爱护文具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掌握“包”字的笔顺书写规则;观察插图,联系生活,体会心情,读好人物
的对话;逐渐养成收拾整理文具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1)识字。本课 13 个生字中,“次、仔、所”是平舌音,“新”的前鼻音和
“平”的后鼻音要重点指导。字形上,本课有独体字和合体字,可采用多种方法
指导识记。如,猜字谜:去字头上一把刀。(丢)加一加:亲+斤=新。减一减:
海-氵=每。形近字比较:具—真、次—吹。
(2)写字。在指导书写时,可以提示学生将 7 个字根据结构归类。独体字
要关注起笔和主笔的位置。半包围结构的“包”字是书写的重点,要求学生掌握
先外后内的笔顺书写规则。
2.朗读指导
第 1、2 自然段朗读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关键字词来理解课
文内容。第 3、4 自然段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课文插图和句子中的提
示语学习朗读。同时,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根据标点符号
把握好朗读节奏。第 6 自然段只有一句话,特别长,教师要范读,引导学生关注
“呀、哇”两个语气词,读好长句子。
3.理解运用
本课字词学习,学生基本能在随文朗读中理解字词的意思。第 3 自然段出现
的“一……就……”句式,可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教师还可以创设情境,联系
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说话练习,如,“我一回到家,就……”“上课铃声一响,我
们就……”等等。
在本课的教学中,还要关注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在学习第 5、6 自然段时,
可引导学生画一画词语或短语,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贝贝现在对文具的爱护,让
学生体会贝贝的变化过程。全文学习后,还可引导学生讨论:怎样才能不丢文具。
也可以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给丢失的文具找家的活动,从而让学生加
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养成爱护文具的好习惯。
课后练习“读一读,记一记”以火车的形式呈现,使组词更具趣味性。教师
还可引导学生在本课 13 个要求会认的生字和 7 个要求会写的字中挑选其他生字
作为“火车头”,组词建立“车厢”,如教师抽取生字卡片“具”作为“火车头”,
学生组词“文具、家具、工具、具体”组建“车厢”。
▶教学准备
2.准备资料:捡到的学生遗失的学习用品、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 13 个生字,会写“文、次、找、平”4 个字,认识偏旁“斤”。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向学生展示他们遗失的文具,引发思考:这些文具都找不到家了,谁
能帮帮它们?
(2)我们一起去课文中看一看贝贝是怎么给文具找家的。
(3)板书课题。
2.指导要点,随文识字。
(1)随文识字,认读“文、具”二字。(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文、具”)
①学生口头扩词。教师指导书写“文”字:第一笔点写在竖中线上,第三笔
撇起笔与点对齐,第四笔捺和撇的交叉点紧贴竖中线,要写得舒展。
②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展示学生习字,给予评价。
③认读“具”,口头扩词。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教师强调“具”里
面是三横。形近字比较。(课件出示:具—真)
(2)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用学生遗失的文具作为道具开课,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根据课题随文识字,将识字与写字有机结合,运用形近字比较的方法
帮助学生识记,科学合理。
板块二 初读感知,检查词语
1.初读课文,归类识字。
(1)出示朗读要求,学生自读课文,要求把字读正确。
(2)检查词语:老师要考考你们,这些字和词语会读吗?
课件出示:
一次. 仔.细 所.有
这.些 检查. 找.不着.
哪里 那里
她 他 它
①指名读,齐读。
②点名学生谈自己的发现。(第 1 行加点字都是平舌音;第 2 行加点字都是
翘舌音;第 3 行中“哪里”表示疑问;第 4 行是同音字,要注意区分)
③扩词。
(3)出示课件。(课件出示:“丢、新、每、平”4 个字)
(4)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5)趣味识字。
①猜字谜:去字头上一把刀。(丢)
②加一加:亲+斤=新,斤字旁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偏旁,跟着老师读一读。
③减一减:海-氵=每,苹-艹=平。
2.再读课文,读准字音。
(1)把生字宝宝送回课文读一读,注意不要丢字、添字,把字音读准确,
要把课文读通顺,声音要洪亮。
(2)找六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分类指导、同音字比较、猜字谜、加一加、减一减等多种
方法识字,落实生字教学。
板块三 深入学习,指导朗读
1.抓关键字,深入学习。
(1)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第 1、2 自然段)谁来给大家读一读这两个自
然段?
(2)指名读,评价。师:同学们知道这个“丢”字是什么意思吗?能不能
从第 2 自然段中找个词语来解释呢?(课件出示:找不着)
教师总结:同学们真有办法!我们用联系下文的方式,知道了“丢”字的意
思,运用这样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更多的字。
2.指导朗读,注意停顿。
(1)让我们再来读这两个自然段,你体会到了什么?——贝贝太粗心了。
(2)从这两个自然段中的哪些短语可以体会到贝贝的粗心?(课件出示:
“只用了一次、只擦了一回”)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读这两个自然段,注
意按照标点符号进行停顿。
(3)教师范读,指名读并评价。
【设计意图】抓住文中的关键字来理解课文内容,并进行有效的朗读指导。
板块四 指导书写,练习写字
1.出示生字,明确要点。
(1)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次、找、平”)
(2)指导要点。
①次:左窄右宽,左短右长,第五笔撇从竖中线起笔,穿插在提的下面。
②找:左右一样高,第四笔横的起笔穿插在第一笔横与第三笔提之间,第六
笔撇穿插在左边提的下面,注意斜钩要写得舒展。
③平:第四笔横居横中线上,略微向右上方倾斜,点和撇的方向朝里,第五
笔竖写在竖中线上。
2.教师示范,学生练习。
(1)教师范写,学生练习。
(2)教师巡视指导,强调书写姿势,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对每个字的书写要点进行详细解说,使写字指导落到实处,切
实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巩固所学的生字、新词。正确、规范地书写“办、让、包”3 个字,
积累由“新、平、些”分别组成的 12 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观察插图,联系生活经验,读好人物的对话。
3.让学生懂得要爱护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字词,看图说话
1.巩固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读准字音。
(2)组织开火车认读课后练习“读一读,记一记”的词语。
(3)课件出示由“新、平、些”组成的词语。指名读,小老师带读,开火
车读。
课件出示:
新——新书 新年 新手 清新
平——平安 平时 平常 平地
些——这些 那些 一些 哪些
教师抽取生字卡片作为“火车头”,引导学生组词。
总结:一个字可以扩很多词,我们平时要多多留心身边的生字,在生活中多
积累,扩充词汇量。
2.图文结合。
(1)出示图片。
课件出示:
仔细观察妈妈和贝贝的表情,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出示课件。(课件出示:“贝贝一回到家,就向妈妈要新的铅笔、新的
橡皮。”)
(3)强调“新”的读音及斤字旁。找学生读这句话,你听出了贝贝怎样的
心情?(着急)
(4)你能用“一……就……”来说一句话吗?
(5)出示课件。(妈妈说:“你怎么天天丢东西呢?”)
师:结合妈妈的表情,猜猜妈妈的心情。你在生活中丢过东西吗?妈妈会怎
样?(生气、责备)带着生气、责备的语气读一读妈妈的话。
(6)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练习朗读。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结合课文的插图,联系生活实
际的教学方法,既可以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也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
内容。
板块二 联系实际,指导朗读
1.揣摩心情,指导朗读。
(1)过渡。
师:瞧,粗心的贝贝一脸无辜,她还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呢!幸好妈妈告诉
贝贝一个好方法。
课件出示:
用一个词形容妈妈的表情。(亲切、和蔼、语重心长)
(2)模仿妈妈的语气和表情读一读第 4 自然段。提示学生根据标点符号把
握好朗读节奏。
(3)回想一下,你平时犯了错误后妈妈是怎么教育你的?
2.角色扮演,加强朗读。
(1)结合课本上的插图,加上动作表情,谁还想读一读妈妈的话?
(2)分角色演一演,找三个同学,学生评价。
(3)出示词语。(课件出示:平平安安)
你还能说几个这种结构的词吗?
【设计意图】课文的场景贴近学生的生活,易于调动学生的情绪,只有将课
文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才能有效地指导朗读。
板块三 链接生活,拓展延伸
1.抓住重点,指导朗读。
(1)过渡:听了妈妈的话,贝贝明白文具的家在哪里了吗?齐读第 5 自然
段。
课件出示:
文具盒
(2)贝贝是怎样把文具送回家的呢?指名读第 6 自然段。
指导语气词:“呀”和“哇”这样的语气词要读得轻、短。跟着教师读。
读好长句子:要注意遇到逗号时,稍微停顿一下,这样长句子就能读顺了。
再指名读,并评价:这位同学注意到了停顿,朗读节奏把握得非常好。
2.小组交流,拓展延伸。
(1)交流:谁能说一说,贝贝是怎么把文具送回家的?从哪些地方可以看
出贝贝对文具的爱护?在文中找出关键的词语或短语。
(2)出示课件。(课件出示:每天、仔细检查、所有)
(3)再次指导字形的识记。
(4)贝贝每天放学的时候仔细检查所有的“小伙伴”,如果把上面这些词语
或短语读得重一点,就能看出贝贝的变化了。
(5)指名读,齐读。
(6)小结:知错就改的贝贝把文具送回了家,我们应该怎么爱护我们的文
具朋友呢?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
【设计意图】从课堂延伸到生活,指向课文的难点,提醒学生养成好习惯。
板块四 认真观察,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明确要点
(1)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办、让、包”)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和字的结构。
(2)指导写字要点。
①办:先中间后两边,中间的“力”字写得瘦长一些,左点右点都从横中线
起笔。
②让:左窄右宽,左右两边高度一样。竖写在竖中线靠右一点的位置,第五
笔横要穿插在左边言字旁的下方。
③包:先外后内,第一笔撇从竖中线起笔,第二笔横折钩的起笔在撇的中间
点偏下部位,折要稍微靠里。第五笔竖弯钩的起笔对准撇的尾部,要写得舒展。
(右上半包围结构的字的笔顺书写规则是“先外后内”)
2.教师指导,学生练写。
(1)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2)教师巡视指导,强调书写姿势,展示评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文具的家》这篇课文的内容很符合一年级学生的阅读特点,所以结合学生
的生活实际来教学,会起到比较好的效果。开课伊始,我就出示学生丢失的文具
引起他们的注意,以让他们帮助文具找家的方式引入课文,激起他们的阅读兴趣。
在识字、写字环节,将平舌音、翘舌音、形近字、同音字放在一起归类学习,便
于学生掌握。通过猜谜语、加一加、减一减、形近字比较等多种识字方法,避免
枯燥的字词教学,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出示妈妈说的话,
让他们结合自身的情况来说说自己有没有犯过这样的错误,妈妈有没有说过类似
的话来引起学生的共鸣,在此基础上反复指导朗读,多种形式朗读,抓住关键语
句理解课文内容,从而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要爱护文具,养成将物品收拾整齐的良
好习惯。
16 一分钟
▶教学目标
1.认识“钟、丁”等 13 个生字,会写“钟、丁”等 7 个字。
2.区分形近字“已、己”;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眼看、后悔”等词
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元元沮丧、后悔的语气。
4.借助“要是……就……”句式,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推断;联系自己的
生活体验,初步学习管理时间。
▶教学重难点
区分形近字“已、己”;借助“要是……就……”句式,根据课文内容进行
简单推断。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1)识字
本课后鼻音汉字的读音要重点指导。字形识记时,建议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用
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如熟字加偏旁:钟、迟、洗、背、汽。部件换一换:决—
快—块;钟—种,经—轻。熟字比一比:己—已。有的生字,如“刚、定”,适
合组成词语让学生识记,不要孤立地去认。举例:刚——刚刚、刚才、刚好,定
——决定、一定、定点。
(2)写字
本课要书写 7 个字,其中“丁、元、已、坐”4 个独体字,注意每个笔画在
田字格中的书写位置。“钟、经”两个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左右部分的宽窄、长
短和笔画的穿插。
2.朗读指导
(1)根据内容调整语气:课文中出现了 5 次“一分钟”,它们的读法是不相
同的。如“再睡一分钟吧,就睡一分钟,不会迟到的”,可以引导学生学学元元
起床的动作,体会他当时慵懒的样子,然后再朗读。教师可以示范朗读,朗读元
元两次叹气说的话“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要重点指导读出沮丧、后悔的语气。
教师可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叹气”往往是因为心情不好,说话的时
候声音是轻轻的;再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想象,元元两次叹气时会想些什么。通
过让学生揣摩元元的心理,体会他当时着急、后悔的心情,并通过朗读展示。
(2)抓住关键词语:本课的朗读还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读出相应
的语气。如“刚想”“眼看”“才”“等啊等”朗读时要表现出焦急等待的心情。
3.理解运用
(1)本文的一些词语理解可以联系上下文、借助课文插图、结合生活经验。
如,在随文朗读中引导学生理解“眼看”的意思就是“马上、很快”;“非常”的
意思就是“十分、特别”;“等啊等”说明动作持续的时间长,可再举其他例子说
明,如“走啊走、讲啊讲、写啊写”等;“后悔”一词可以借助插图观察元元的
表情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2)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推断。学生已经初步具备提取课文信息的能力
了。本文教学中可以围绕“元元仅仅晚起床一分钟,为什么迟到了二十分钟”这
一话题,先引导学生读课文,找到文中相关的句子,接着通过朗读来体会元元懊
恼、自责的心理。
(3)结合生活拓展。课后第二题是借助“要是……就……”句式,根据课
文内容进行简单推断。这个练习采用半填空形式让学生说一说,其意图是引导学
生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能在这个句式中选择恰当的信息,灵活运用。在实际
教学中,教师要有目标意识,不要拔高要求,不需要用这个句式来拓展说话。课
后第三题是一道实践题,让学生数一数自己一分钟能走几步,一分钟能写几个字,
在实践中体会到短短的一分钟能做很多事情,引导学生学会在平时的生活中管理
时间。
▶教学准备
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 13 个生字。会写“钟、丁、元”3 个字,区分形近字“已、己”。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板块一 看图说话,导入课文
1.看图说话,揭示课题。
(1)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件出示:
引导学生看图,说说看出了什么。教师启发谈话:画面上那个低着头的小朋
友,遇到了什么事情,你们想知道吗?让我们到课文中去找答案。
(2)游戏:请小朋友们来做一个游戏,睁开眼睛往前看,不眨眼,比一比
谁坚持的时间长,(一分钟后)让学生谈感受。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吗?(学生自
由交谈)我们今天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对“一分钟”的体会一定会更加深
刻。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指导书写,随文识字。
(1)出示课件,认读生字“钟”。(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钟”)
口头扩词:分钟、时钟、钟表。交流识字方法,用加一加的方法可以记住它。
(2)指导书写:左窄右宽,左短右长。金字旁的三横长短不一,但是距离
匀称。
(3)教师范写,学生练习,展示学生习字,给予评价。
(4)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切身感受一分钟的时长,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使课堂
充满情趣,同时增加学生的识记概念,为他们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板块二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整体感知,交流识字。
(1)听课文录音。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语句;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
(3)学生分段读课文,认识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①熟字加偏旁:钟、迟、洗、背、汽。强调“背”是多音字,在本文中读“b
ēi”。
②部件换一换:决—快—块;钟—种,经—轻。记住“决”“经”。
③区分“己”和“已”。(张大嘴巴己己己,半开嘴巴已已已)
2.通读课文,读准字音
(1)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钟、丁、元、迟、洗、背、刚、
共、汽、决、定、已、经”)
指名读,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
(2)将生字宝宝送回课文中读一读。
【设计意图】“读正确、读通顺”是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基础,小学一年级
处于为识字和朗读打基础的阶段,课堂教学中必须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自主学习、
交流合作,教师要稳扎稳打地加强指导。
板块三 再读课文,指导朗读
1.动作表演,朗读体会。
(1)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打了个哈欠,翻了个身。
(2)请学生演一演这个动作,体会元元的慵懒。教师范读第 1 自然段,学
生感受两个“一分钟”的重音和语速。
2.联系实际,揣摩心情。
(1)课件出示第 1 幅课文插图。
课件出示:
看图说一说,元元此时在想什么?
(2)你是不是有时候也像元元那样赖床起不来?带着你的理解再读一读第
1 自然段。
【设计意图】通过抓住关键语句、动作演示、看图说话等多种形式,让学生
体会人物心理,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板块四 认真观察,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认真观察。
(1)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丁、元”)
课件出示:
让学生认读。
(2)观察字形,交流写这两个字时要注意的地方。
2.指导书写,展示评价。
(1)指导要点。
①丁:长横在横中线上方起笔,行笔到右上格收笔。竖钩为主笔,在长横与
竖中线重合的位置起笔,沿竖中线向下运笔,写时应有力。
②元:上面两横长短不同,略微向右上方倾斜。第三笔撇较短,第四笔竖弯
钩要写得舒展。
(2)学生练写,教师巡视,展示评价。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规范地书写“共、已、经、坐”4 个字。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眼看、后悔”等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元元沮丧、后悔的语气。
4.借助“要是……就……”句式,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推断;联系自己的
生活体验,初步学习管理时间。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品读课文,指导朗读
1.图文结合,体会心情。
(1)出示图片。
课件出示:
元元因为贪睡一分钟而迟到了二十分钟,观察图片中他的表情,用一个词形
容他的心情。(后悔)
(2)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非常”的意思是“十分、特别”,表示元元后
悔的程度很深。你能从上文中找出元元为什么后悔吗?
(3)元元在文中叹了几次气?请找出来读一读。想一想,平时你遇到什么
事情的时候会叹气?
课件出示:
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要是早一分钟,就能赶上绿灯了。
要是能赶上绿灯,就( )。
要是能及时通过路口,就( )。
要是能赶上公共汽车,就不会迟到了。
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点名学生回答。
(4)元元仅仅晚起床一分钟,为什么迟到了二十分钟?同学们能不能在课
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
课件出示:
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
他等了一会儿,才.走过十字路口。
眼看..就要到了,车子开了。
他等啊等...,一直..不见公共汽车的影子。
读一读加点的字词,说说元元此时的心情如何。(沮丧、后悔、着急)“眼看”
的意思是“马上、很快”。“等啊等”说明动作持续的时间长。你还能说出一个类
似的短语吗?(走啊走、讲啊讲、写啊写)
2.领悟情感,练习朗读。
带着对课文的理解再读一读第 2、3 自然段。
【设计意图】借助“要是……就……”句式,抓住关键词,体会元元的心情,
理解词语“后悔”的意思,突出本课的教育意义。
板块二 发挥想象,自我警醒
1.放飞想象,续编故事。
(1)师:如果时间倒流,一切从头再来,元元会怎样做呢?
(2)编故事:第二天,丁零零,元元的闹钟又响了,他……
2.展示评价,拓展延伸。
(1)请大家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
(2)展示评价。
(3)说一说:一分钟能做什么?
课件出示:
我一分钟能走( )步。
我一分钟能写( )个字。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学生想象力特别丰富,抓住这一特点,对课文补白想
象,文章的教育意义就不言而喻了。
板块三 指导写字,评价提升
1.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共、已、经、坐”)
课件出示:
学生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指导要点。
(1)共:第二笔竖较短,第三笔竖起笔稍高。下面部分八字底长短和谐,
位置稳当。
(2)已:第一笔折后往左倾斜,第二笔横位于横中线上边,竖弯钩起笔稍
稍高于第二笔横,竖略短,弯舒展。
(3)经:左窄右宽,左右两边高度一致。第四笔横撇起笔位置略低于第一
笔撇折,最后一笔长横穿插在左边提的下方起笔,较舒展。
(4)坐:先写“两个小人”,位于横中线上方,分列于竖中线两边。第六笔
竖的起笔高于“两个小人”的撇,最后一笔较舒展。
3.教师范写,学生练习,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仔细观察,了解生字的间架结构,教师通过讲解书写
要点并示范书写,指导学生练习并展示评价,从而使写字教学落到实处。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创造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
上课伊始,我出示文中的插图 2,让学生猜测故事情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接着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初步感受一分钟的时长,巧妙地从学生的切身感
受迁移到课文中元元的感受,自然地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新课结束后让学生
续编故事,极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受到启发
和教育。
2.抓住重点字词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为朗读打下基础。
在仔细品读后,我决定抓住元元的两次叹息作为朗读的亮点。但要读好这两
次叹息,联系上下文揣摩体会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是前提,也是基础。因此,教学
中我以元元在红绿灯前的等待、在公共汽车站的等待、步行到校的无奈为阅读点,
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想象元元当时的心情,体会元元说话的语气。抓住“刚想”
“眼看”等词语,先朗读后体会,再带着体会到的感情继续朗读,学生体会到了
元元的焦急、后悔,再朗读元元的两次叹息就水到渠成了。
17 动物王国开大会
▶教学目标
1.认识“物、虎”等 13 个生字和牛字旁 1 个偏旁,会写“要、连”等 6 个
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图画、角色体验读好对话,读出疑问句和
感叹句的语气,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3.了解发布通知时要把时间、地点、参加人、事情等几个要素说清楚。
▶教学重难点
读通、读懂长课文;读出角色对话中的疑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分角色朗读
课文;了解发布通知时要把时间、地点、参加人、事情等几个要素说清楚。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1)识字
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可让学生互相认读、正音。本课要求识记的
生字,部分可以借助生字和熟字的关系,帮助学生记住字形。如熟字加一笔:白
—百,古—舌。熟字加偏旁:能—熊,主—注,音—意,弟—第。
(2)写字
本课要书写 6 个字,继续巩固走之的写法,指导写好四点底。根据字形特点
可以归类指导书写,重点突出。如“百、舌”笔画较少,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观察
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自主书写;“连、还”两个左下包右上的字,继续掌握
“先里后外”的笔顺书写规则,巩固走之的写法。
2.朗读指导
一是读好长课文。第 1 自然段生字比较集中,有 7 个生字,教师要多花时间
重点指导。引导学生在读正确的基础上,理清故事的四个情节,最后图文结合,
边看图边读课文,读懂故事内容。
二是读出疑问句和祈使句的语气。课文出现了四处疑问句,三处是狗熊说的,
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上文来读出疑问、思考的语气。还有一处是梅花鹿说的,朗读
时语速可以稍快。
祈使句主要集中在狗熊和老虎说的话中,狗熊的四次通知带有号召、命令的
语气,随着发布的内容越来越具体、清楚,语气也越来越强烈。
三是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指导时要由扶到放,同桌可以选择其中一组对话,
分角色朗读。
3.理解运用
抓住童话故事情节反复的特点,教学时利用这个特点较快地读懂故事内容。
课文第 18 自然段有一个小泡泡提示:“看来,把时间、地点说清楚很重要!”这
揭示了本课的阅读能力训练点,即了解发布通知时要把时间、地点、参加人、事
情等几个要素说清楚。
▶教学准备
准备资料: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 11 个生字,认识牛字旁 1 个偏旁,会写“要、连”2 个字。
2.正确朗读第 1~6 自然段。
3.引导学生边听故事边利用文中信息进行简单推理。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听故事,作推理
1.引入课题。
(1)教师引导:今天,我们来讲个故事,故事发生在一个美丽的地方,这
里树木茂盛、鲜花盛开,到处都是动物们的欢声笑语,这个地方就是:动物王国
(板书)。
(2)认识生字“物”,它的偏旁是我们今天要学到的新偏旁——牛字旁,因
为右边来了新朋友,长横改为提,互相谦让,两个朋友在一起就更和谐了。齐读
“动物王国”。
(3)动物王国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板书:开大会。
课件出示:
指名朗读题目:动物王国开大会。
2.讲解故事。教师用文中语言讲述故事。
第一部分:
动物王国要开大会,老虎让狗熊通知大家。狗熊用喇叭大声喊:“大家注意,
动物王国要开大会,请你们都参加!”他一连说了十遍。狐狸奔来了,对狗熊说:
“你说一百遍,大会也开不起来。”狗熊很奇怪,问:“为什么?”狐狸提醒说:
“因为你没有告诉大家,大会是哪一天开,是今天,还是明天,还是……”狗熊
伸了伸舌头,做了个鬼脸,连忙说:“对,对,对!”于是就去问老虎。老虎说:
“大会就在明天开,你快去通知大家吧!”
第二部分:
狗熊又用喇叭大声喊:“大家注意,动物王国要在明天开大会,请你们都参
加!”一连说了十遍。大灰狼跑来了,对狗熊说:“你说一百遍,大会也开不起来。”
狗熊很奇怪,问:“为什么?”大灰狼说:“因为你没有告诉大家,大会是明天什
么时候开,上午还是下午,几点钟开。”狗熊一听,说:“有道理,有道理!”于
是又去问老虎。老虎说:“大会就在明天上午八点开,你再去通知大家吧!”
(1)猜测结局。根据教师刚才讲的内容,猜一猜。
①狗熊是怎样通知大家的?
②这次大家能去参加大会吗?
(2)继续听教师讲故事。
第三部分:
狗熊又用喇叭大声喊:“大家注意,动物王国要在明天上午八点开大会,请
你们都参加!”一连说了十遍。梅花鹿奔来问狗熊:“大会在哪儿开呀?你得说清
楚。”狗熊捶捶自己的脑袋,说:“我怎么没问清楚呢?”于是又去问老虎。老虎
说:“哎呀,忘了说地点。大会在森林广场开。你再去通知大家吧!”
①狗熊又拿起喇叭大喊了起来,这次它是怎么说的?你能猜出来吗?
②教师接着讲故事。
第四部分:
“大家注意啦!”狗熊又拿起喇叭大声喊,“明天上午八点,在森林广场开大
会,请大家准时参加!”一连说了十遍。
这一次,大家都明白了。第二天上午,动物们都来到森林广场,准时参加了
大会。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学生喜欢听故事,教师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讲故事,
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过程中结合教学重点,让学生根据内容进行推
理,趣味无穷。
板块二 读文章,识生字
1.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动物王国开大会》这篇文章生动有趣,同学们自己朗读课文,遇到不
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识字,可以向他人请教。
(2)集中识字。
①动物的“物”。(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物”)
这个字大家还认识吗?快看看,有哪些动物出场了?
提示:它是一只威武的动物,头总是高昂着,身体健壮,身上还有一道道的
花纹,它的尾巴挥舞起来,也是搏斗的武器呢!大家猜猜是什么动物。对,这就
是虎。(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虎”)
还有什么动物出场了?(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熊”)
这个字你是怎么记住的?(课件出示:动画片《熊出没》里的熊大、熊二)
②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通、遍、连”)
大家睁大眼睛仔细看这 3 个字,有什么发现?(都是由走之加上一部分构成
的)它们如此相像,可一定要分辨清楚。
③还有哪几个字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呢?(课件出示:用田字格
展示“注、意、脸”)
设置情境理解“注意”这个词语的意思。
课件出示:
上课时我们要注意(听讲)。
过马路时我们要注意(车辆)。
吃东西前我们要注意(洗手)。
总结:“注意”就是引起人们的重视,难怪狗熊每次发通知前都要说“大家
注意”呢!
④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古、白”)
谁能把它们加上一笔变成新字呢?学习“舌”“百”。
⑤狗熊要检查大家是否记住了生字。自由读词,抢读词卡。
小结:其实,每个生字大家都会有好几种识记的方法,下课后将你的方法和
同桌交流一下吧。
2.朗读课文,巩固识字。
朗读课文第 1~6 自然段。
(1)生字回到了课文中,第 1 自然段生字最多,你能读准确吗?自由读,
指名读,同桌读。
(2)同桌练读第 2~6 自然段。
(3)指名读第 2~6 自然段,学生评价。
小结:课文很长,如果你能将第 1~6 自然段正确地朗读出来,后面的内容
就难不倒你了!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方法集中识字,重点聚焦在第 1 自然段的朗读上,利
于巩固识字,落实重点。
板块三 细观察,学写字
1.仔细观察,指导书写。
(1)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要、连”)
(2)指导书写要点:
①要:上下结构,上窄下宽;上面的“西”将撇和竖弯改成竖。
②连:半包围结构,先写内,再写外。要注意车和走之的笔顺。
2.练习书写,展示评价。
(1)教师示范,学生练习。
(2)教师评价,学生修改。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准、第”2 个生字,会写“百、还、知、点”4 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图画、角色体验读好对话,读出疑问句和
感叹句的语气,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3.了解发布通知时要把时间、地点、参加人、事情等几个要素说清楚。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忆生字,读词语
1.复习巩固。
(1)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指名学生认读。
(2)出示词组,开火车认读。
课件出示:
动物 老虎 狗熊 通知 注意 一百遍 舌头 鬼脸
2.复述故事。
你能用上面的词语简单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设计意图】在复习巩固生字的基础上,整体回顾课文内容,为进一步学习
课文打下基础。
板块二 看插图,学课文
1.出示通知,理清要素。
(1)师:孩子们,动物王国要开大会了,老虎让狗熊去通知大家开会,这
是狗熊发布的第一次通知,自己先读读。谁来读一读?(课件出示:大家注意,
动物王国要开大会,请你们都参加!)
课件出示:
大家注意,动物王国要开大会,请你们都参加!
(2)找出通知要素:事情、参加人。
(3)通过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等方式指导学生朗读,并渗透关注提示语、
关注标点符号的朗读方法。
2.创设情境,激发体验。
(1)课件出示狗熊和狐狸对话的场景。
课件出示:
聪明的小狐狸和你们一样,发现了这则通知的问题,快读读第 1~6 自然段,
看看小狐狸是怎么说的吧!
(2)创设情境,师生对读表演小狐狸和狗熊之间的对话,引导学生绘声绘
色地朗读。
(3)让学生同桌间选择一组对话,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进行对话补白,
结合狗熊的表情动作猜想狗熊的问题。
(4)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大会就在明天开,你快去通知大家吧!
指导学生读好老虎的命令,再次渗透“关注标点符号”的朗读方法。
3.自主发现,简单推断。
(1)自主学习,提出要求。
狗熊接下来又发布了三则通知。请你先读一读第 7~18 自然段,再用横线画
一画狗熊接下来发布的三则通知,想一想:哪一次通知小动物们会来参加大会
呢?
(2)对比发现,简单推断。
①师:谁来读一读你找到的狗熊再次发布的三次通知?
课件出示:
大家注意,动物王国要在明天开大会,请你们都参加!
大家注意,动物王国要在明天上午八点开大会,请你们都参加!
请注意啦!明天上午八点,在森林广场开大会,请大家准时参
加!
哪一次通知,小动物们都会来参加大会呢?(预设:第四次)认识“第”字,
与“弟”进行比较学习。
请你们再读读这四则通知,跟同桌讨论讨论:为什么第四次通知发布后,小
动物们才准时参加大会呢?
课件出示:
②对比第二次、第三次通知中的时间,引导学生发现时间越来越具体。
③自主发现,地点是森林广场。
④梳理全文四则通知,师生对读。
(3)随机采访,提炼要点。
①“这一次,大家都明白了。第二天上午,动物们都来到森林广场,准时参
加了大会。”读读这个词——准时,认识“准”字。
②看来,把时间、地点说清楚很重要哟!课本后面的小泡泡给了我们多么重
要的学习提示啊!
(4)学生分组合作,佩戴头饰分角色朗读。请学生复述故事,并以小组为
单位演一演故事。学生反馈并相互评价。
【设计意图】提取狗熊发的四次通知,图文对照,比较内容,明白通知要求
包括的要点,并通过各种方式练习朗读。
板块三 重实践,学通知
今天,我们在动物王国收获了很多,同学们也总结了说清通知的好方法,下
面让我们来看一则通知,完成练习。
课件出示:
通知
4 月 22 日上午 8 点,请各班参加运动会入场式的同学,在教学楼门前集合。
少先队大队部
4 月 20 日
时间:( ) 地点:( ) 参加人:( )
事情:( ) 通知人:( ) 通知时间:( )
【设计意图】在学生了解通知的要点的基础上,通过练习巩固提高,突破难
点。
板块四 讲技巧,学写字
1.出示生字,明确技巧。
(1)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百、还、舌、点”)
(2)指导书写要点。
①百:第一笔是主笔,要写得舒展,第三笔起笔位于横中线,“日”的形状
方正,居中,横画间距要匀称。
②还:“不”字位置稍靠右,第三笔竖略微往竖中线右边移。
③舌:第二笔横为主笔,要写得舒展,第三笔竖不宜长,下部“口”呈上宽
下窄之势,形体较小。
④点:上收下放,“口”字形体略扁,呈上宽下窄之势。四点底形体宽又扁,
要注意区别第一点与另外三个点的方向不同,第一点与第四点稍长,四个点间距
均匀,高低一致。
2.教师指导,学生练习。
教师示范,学生练习完成后评价、修改。
【设计意图】明白了写字的技巧,分析了字的间架结构,让学生发现汉字的
形体美,有助于学生写字水平的提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设计采用读思结合的策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注重低年级教学中的识字与阅读两项能力的培养,用多种策略训练语言能
力。本文是一篇比较长的童话故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看插图读故事的方
法训练学生的观察与朗读能力;提炼语言,分析狗熊发布的四次通知,发现语言
表达的技巧;围绕通知,展开活动,使学生在补充语言和分析提炼通知中的有效
信息时了解通知的要领;第二课时通过复述故事、表演故事,达到训练语言、提
升语文综合能力的目的。
这篇文章充满了童趣,上课时,除了让学生会认会写本课生字外,我还让他
们了解一篇完整的通知所要包含的内容。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教学中,我运
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去理
解和记忆本课的重难点。在朗读结束后,学生自己总结通知必须包含的内容,并
在最后让他们练习如何发布通知,加深他们的印象。整个教学过程扎实到位,活
泼有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8 小猴子下山
▶教学目标
1.认识“猴、结”等 12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结、只、空”的字音;会写
“块、非”等 7 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扛、扔、摘、
捧、抱”这些词,并能选几个词各说一句话;了解并积累“又又”形式的词语。
3.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并仿照“小猴子走到(哪里),看
见(什么),就(怎么做)”这个句式,说说故事主要情节。
4.能推断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初步明白做事情
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
▶教学重难点
了解表示动作的词的不同含义,并学习运用;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小猴
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从故事中懂得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一心一意,
不能三心二意。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1)识字。本课的生字,要重点指导读准后鼻音和翘舌音,多音字“结”
也是读音的难点。
字形上,本课以合体字为主,其中 9 个表示动作的词“结、掰、扛、扔、摘、
捧、抱、蹦、追”中有 5 个是提手旁,建议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形声字的
特点,归类识字;也可根据动词的特点,借助课文插图、动作表演等帮助学生区
别、理解字义;还可以用字谜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如两手一分就是掰。
(2)写字。本课要求会写的 7 个字,注意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书写位置。
可和熟字组成常用的词语,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读读写写。
2.朗读指导
(1)抓重点语句。本课段落结构相同,句式不断重复,每个自然段都由两
句话组成。第 1~3 自然段重点指导第二句,可以借助“又大又多、又大又红、
又大又圆”这种“又又”形式的词语,读出小猴子对所见事物的欣喜之情。
(2)体会心情。朗读指导时要让学生进入故事情境,进行角色体验,体会
角色的心情。
(3)抓重点词语。本课最后一个自然段可抓住重点词语“只好”,引导学生
读出小猴子“空着手回家”时失落、后悔的心情。
3.理解运用
(1)读做结合,将抽象的词义化为具体可感的动作。本课学习中,先引导
学生圈画出描写小猴子动作的词:“掰、扛、扔、摘、捧、抱、追”,然后结合课
后第三题,读一读,演一演,在表演中正确理解词义,最后让学生看着图画选几
个词各说一句话,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用上这些动词说说在生活中看到的场景。这
样,促使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加深对这些词的理解。
(2)结合插图,根据图文对应、结构反复的特点,整理提取关键信息,帮
助学生读懂故事内容。在此基础上,联系课后第二题,进一步落实“根据课文内
容进行简单推断”这项能力训练。
▶教学准备
准备资料: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猴、结”等 7 个生字,会写“块、非、常”3 个字,读准多音字“结”
的字音。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并仿照
“小猴子走到(哪里),看见(什么),就(怎么做)”这个句式,说说故事的主
要情节。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课前交流。
师:动物王国里有很多小动物,今天我们就请来一位动物朋友,它聪明、伶
俐、会爬树、爱吃香蕉,你们猜猜它是谁?
生:小猴子。
师:没错,就是聪明调皮的小猴子。你听过哪些和小猴子有关的故事?我们
来交流一下。
生:《猴子捞月》《十二生肖》《孙悟空大闹天宫》……
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和小猴子有关的故事。
2.导入新课。
(1)导语:小猴子在参加完动物王国的大会以后呀,觉得动物王国有点无
聊,所以呢,他就想下山玩玩。下山后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
18 课《小猴子下山》,板书课题。
(2)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猴”)
(3)“猴子”的“猴”是反犬旁,注意观察右边的“侯”里面没有一竖。很
多小动物的名字,都是反犬旁,比如狗、狼、猫……
(4)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爱动脑筋,以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新课,
联系前面课文的内容,学生跃跃欲试。
板块二 明确脉络,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梳理文段。
(1)自由朗读,出示要求。
课件出示:
大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给课文的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5 个自然段。(都标对了吗?标错的看黑
板改一改)
2.图文结合,初步感知。
(1)小猴子下山后去了哪些地方玩呀?
(2)请同学们再次轻声地读一读课文,并用“”画出小猴子下山后经过了
哪些地方。
(3)你看见小猴子去了哪儿呢?指名说。(一块玉米地、一棵桃树下、一片
瓜地里、树林里)
课件出示:
仿照“小猴子走到(哪里),看见(什么),就(怎么做)”这个句式,说说
故事的主要情节。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宏观的把握,借助插图
学课文。
板块三 分段读文,随文识字
1.学习第 1 自然段。
(1)现在,让我们赶紧跟随着小猴子的脚步去玉米地看看吧。谁来读一读
课文的第 1 自然段?(指名读,学生点评)
(2)教学“块”字。(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块”)
你还会换什么偏旁?指导书写。我们还可以说一块什么呢?(课件出示:豆
腐、蛋糕的图片)
(3)小猴子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看!这些就是又大又多的玉米!
注意“结”在这里念第一声,它是多音字,表示植物长果实。你能举例吗?例如:
这棵树上结满了苹果。
看到又大又多的玉米,小猴子的心里——非常高兴。(引读)
①(非常)谁再来读一读?全班一起读。你能给“非常”找一个近义词吗?
(十分、特别)
②谁来用“非常”说一句话?
(4)小猴子看到又大又多的玉米心里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
前走。
会读书的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一句话中有几个表示动作的词,找到了吗?(指
名说)
(5)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掰”)
(6)这个字谁会读?(bāi)你掰过什么东西?怎么掰的?谁来做做这个动
作?做得真形象,左边一只手,右边一只手,中间一个分,两手一分就是“掰”。
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扛”)
一起读好这个字。与手有关,所以是提手旁。
(7)走,我们也去掰掰玉米!读读第 1 自然段,谁来试试?指名读。(这只
小猴子的声音真响亮!你把字音都读准了,了不起!)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2.学习第 2 自然段。
(1)过渡: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啊走啊,来到了——(一棵桃树下)。同桌
互相读,读一读第 2 自然段。
(2)小猴子看到的这棵桃树上有什么?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
示“满”)
(满树的桃子)表示树上的桃子很多。如果表示天上的星星很多,我们可以
说——满天的星星……
(3)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扔”)
这个字不仅是后鼻音,还是翘舌音,谁再来读一读?一起读。谁来做一个扔
的动作?(往低的地方扔)
(4)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摘”)
这个字谁认识?你的翘舌音读得很准。谁再来读一读?一起读。你还会摘什
么?(摘星星、摘桃子、摘西瓜)
生字宝宝回到句子里,谁还愿意读?(指名 2 人读)一起读!
(5)男生们,让我们一边做动作,一边读好这一自然段吧!女孩子认真听,
学会倾听在学习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设计意图】识字是低年级学生的重要任务,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随文识字,
并用多种方法灵活识字,让学生乐趣无穷,感受到识字的趣味。
板块四 认真观察,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交流要点。
(1)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块、非、常”)
(2)学生观察这几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2.明确要点,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要点。
①块:左窄右宽,左短右长。右边的横折往左收,一撇先直再弯穿插到提下
方,一捺较舒展。
②非:注意笔画顺序,先写左竖与三横,再写右竖与三横。两竖有长短,左
竖稍短。横画之间距离匀称,稍有长短之别。左边三横间距稍密,右边三横间距
稍疏。
③常:小字头要收紧,秃宝盖要舒展,“口”字形体小又扁,位于横中线上
方。“巾”字略宽于“口”,上下重心要对正。
(2)教师示范写,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生字的间架结构,在教师的示范下练习,
提高书写能力。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捧、瓜”等 5 个生字,会写“往、瓜、进、空”4 个字,读准多音
字“只、空”的字音。
2.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扛、扔、摘、捧、抱”这些词,并能
选几个词各说一句话;了解并积累“又又”形式的词语。
3.能推断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初步明白做事情
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的道理。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分类复习,小组练习
1.巩固识字。
(1)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掰、扛、扔、摘”)
课件出示:
仔细观察上面的字,它们有什么共同点?(都是表示动作的词)
(2)读一读,演一演这几个动作。
2.小组练习,用“掰、扛、扔、摘”各说一句话。
【设计意图】将文中的生字归类学习,复习巩固,为下文的学习打下基础。
板块二 分组合作,自主学文
1.回顾前文,总结方法。
课件出示:
一块玉米地 又大又多 掰 扛
一棵桃树下 又大又红 扔 摘
总结:同学们,你们仔细观察,文章的结构有何相似之处?都是先说地点,
然后描述小猴子看到的东西,接着写小猴子的动作和结果。你能照着上面的样子
把文中第 3~5 自然段的关键词语找出来吗?
2.分组学习,交流展示。
(1)学生交流展示。
课件出示:
一片瓜地里 又大又圆 扔 摘
往回走 蹦蹦跳跳 扔 追
树林里 不见了 空着手
(2)每组派一个代表用上面的词语复述课文,其他学生评价。
(3)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3、插图 4、插图 5。
课件出示:
学生分组学习,分组演一演小猴子在这三幅图中的动作和情态。
3.方法指导,聚焦识字。
(1)出示课件。(课件出示:又大又圆)
像这样的词语文中有几个?请找出来。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词语?说一说。
(2)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捧、瓜”)
学生口头练习组词。小组练习小猴子“捧桃子、抱西瓜”的动作。
(3)认识兔子,唱儿歌: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
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抱、蹦、追”)
让学生做动作,记住这 3 个字。
【设计意图】“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利用童话故事反复的特点,在总结
上文方法的基础上,抓住故事的关键词语,复述故事,提取故事的主要信息,在
此过程中学习生字,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板块三 指导朗读,探究原因
1.揣摩心情,指导朗读。
(1)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第 3 自然段)
思考:小猴子看见又大又圆的西瓜心情如何?——非常高兴。带着这种高兴
的心情读好第 3 自然段。指名读,其他学生评价。
(2)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第 4 自然段)
当小猴子看见小兔子时,它的心情又如何?——兴奋。你能读出这种心情
吗?同桌相互读。
(3)全班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只、空”)强
调这两个多音字的读音。
此时的小猴子心情又如何呢?——后悔,沮丧。你能安慰一下小猴子吗?
2.明确原因,拓展延伸。
(1)想一想:小猴子为什么最后只好空着手回家呢?小组讨论,说说理由。
总结:认准目标,做任何事都不要三心二意,半途而废。坚持下去才能满载
而归,半途而废只能空手而归。
(2)想象一下:小猴子第二次下山会是怎样的情境呢?
(3)交流展示,互相评价。
【设计意图】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角色的心情,结合自己的体会升华主题,放
飞学生的想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板块四 集中写字,练习提高
1.出示生字,观察结构。
(1)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往、瓜、进、空”)
(2)仔细观察字的结构及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明确要点,指导书写。
(1)往:左窄右宽。第四笔起笔与左边第一撇同高,三横距离均匀,长短
不一,最后一横要舒展,高于左边双人旁。
(2)瓜:第一、二笔均为撇,两撇方向不相同。竖提的收笔高于撇的收笔,
一捺起笔在竖提的下方,不与撇相连。
(3)进:“井”字位置稍靠右,第二笔横位于横中线,第三笔撇靠近竖中线。
走之第二笔要写得短小,横中线起笔。最后一笔平捺要舒展。
(4)空:上下宽窄、长短较一致。第一笔点与第七笔竖都位于竖中线,使
整个字中心对正。
(5)教师范写,学生练习,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的写字指导要建立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教师详细
指导笔顺规则,通过练习提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由扶到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文前 4 个自然段结构相似,在教学中,重点指导第 1、2 自然段,通过由
指导到扶再到放,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第 1 自然段中重点随文识字,通过做
动作,让学生理解“掰”“扛”等表示小猴子动作的词。通过边朗读,边演小猴
子的动作、神态,体会小猴子高兴的心情。这样由细节到整体学习课文第 1、2
自然段,为学生学习第 3~5 自然段打下扎实的基础。
2.迁移运用,加强语言文字训练。
本课的课文段落语言结构相似,这为语言训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点。让学生
在学习中积累运用很重要。通过“小猴子走到( ),他看见( ),非常高兴,
就( )”的句式,反复让学生用自己积累的词语将句子说完整,从而为他们说
一个完整的故事做铺垫。在学习中,还不断总结、提醒学生学习方法,让他们学
会迁移运用,培养他们的语文能力。
3.续编故事,培养表达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
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一年级小学生的
内心充满想象,他们拥有自己丰富、天真的思想。在教学结束的时候,抛出一个
问题:“小猴子第二次下山会是怎样的情境呢?”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续
编故事。学生表现出异样的兴奋,小手举得高高的,都想把自己编的故事分享给
大家。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又有助于发展其语言表达能力。
第八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围绕“问号”这个主题编排了《棉花姑娘》《咕咚》《小壁虎借尾巴》
3 篇课文,其中《棉花姑娘》《小壁虎借尾巴》是童话故事,《咕咚》是一个民间
故事。课文融科学知识和生活常识于故事情节中,既有教育性,又富有童趣。《棉
花姑娘》告诉学生不同的动物能消灭不同的害虫;《咕咚》以木瓜掉入湖中的声
音引起小动物们惊慌逃窜的故事,让学生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
《小壁虎借尾巴》则让学生知道动物尾巴有不同作用,壁虎尾巴有再生功能。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内容
课
时
教学要点
棉花姑娘 2
1.认识 38 个生字和 3 个偏旁,会写 21 个字;能借助
图画、形声字特点和生活经验去猜字、识字;继续
巩固掌握半包围结构字的书写笔顺规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验角色读好对话,学习
读出祈使句请求的语气。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可恶、盼望、热闹”
咕咚 2
等词语的意思;积累“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
这类结构的短语。
4.能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继续训练根据信息作简单
推断的阅读能力。
5.借助连环画理解课文内容,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
小壁虎借尾巴 2
语文园地八 2
1.在生活情境中积累 11 个词语,认识 8 个生字。
2.发现反犬旁、鸟字边、虫字旁所代表的含义,复习
巩固形声字偏旁表意的规律。
3.结合生活情境,体会四种不同心情,并进行说话、
写话的训练。
4.朗读、背诵古诗《画鸡》。
5.和大人一起读童话《小熊住山洞》,并能说说自己的
想法。
19 棉花姑娘
▶教学目标
1.认识“棉、娘”等 13 个生字和大字头 1 个偏旁;会写“病、医”等 7 个
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祈使句请求的语气,读好文中角色的对话。
3.通过比较,初步体会“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的表达效果,并进行拓
展说话。
4.了解不同的动物能消灭不同害虫的科学常识。
▶教学重难点
读出文中祈使句请求的语气,读好对话;积累偏正结构的短语;了解课文中
提到的科学常识。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1)识字。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可以发挥小组合作、同桌互助学
习的优势,让学生利用各种方法识记字形。借助形声字的特点识记:娘、吐、啦;
熟字换偏旁:颗—棵、瓢—飘;借助图片,识记字形、理解字义:如“棉”;“然、
奇、碧”适宜随文识字,可以让学生给生字组组词,如“忽然、然后、果然”“奇
怪、惊奇、好奇”“碧绿、碧空、碧玉”等。
(2)写字。本课要书写 7 个字,重点指导书写“病、医”这两个半包围结
构的字,写好病字旁,关注“医”字的笔顺;“干、七”这两个独体字放手让学
生自主书写;“奇、星”是上下结构的字,要注意上收下放。
2.朗读指导
读好文中的对话是本课朗读指导的重点。采用创设情境、想象画面、体会心
理等策略进行朗读指导。重点关注“请你帮我捉害虫吧”这句话的朗读指导,这
是一句表示请求的祈使句。抓住“对不起”“请”“只会”等词,感受动物们的礼
貌和“心有余而力不足”。
3.理解运用
本课可以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思路展开。首先,通过听读、
自由读,完成填空:棉花姑娘的叶子上有,她先请给她治病,接着请给她治病,
然后请给她治病,最后,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接着借
助图片,图文结合分步学习,结合创设情境、想象画面、体会心理等多种策略进
行朗读指导,在读中逐渐理解课文内容。最后,通过分角色朗读、表演朗读展示,
以及完成课后习题来整体回顾课文内容。文中出现的“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
短语,可通过比较、仿写练习,让学生积累更多的这类偏正结构的短语。
▶教学准备
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棉、娘”等 13 个生字和大字头 1 个偏旁;会写“病、医”等 7 个
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板块一 “精彩两分钟”,导入新课
1.“精彩两分钟”。
同学们期待已久的“精彩两分钟”开始了,今天是××同学发言,大家掌声
欢迎。(可提前布置发言的同学搜集有关棉花的内容)
2.师:谢谢××同学给我们带来的“精彩两分钟”,下面我们就进入新课的
学习。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
课件出示:
说它是花不是花,
冷天人人需要它。
白白胖胖真可爱,
一堆一堆白花花。
学生猜,出示谜底。(课件出示谜底:棉花)
3.揭示课题,识记“棉”和“娘”。
教师引导: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和棉花有关,题目是——(课件出示课
题:棉花姑娘)
课件出示:
棉花姑娘
(1)教师提醒学生:“娘”本来读第二声,但在“姑娘”这个词里读轻声。
再读课题。
(2)学生自由说说记住“棉”和“娘”这两个字的好方法。
预设:
生 1:“棉”,因为棉花是植物,所以左边是“木”,它是白色的,可以用来
做毛巾,所以右边上面是“白”,下面是“巾”。
生 2:“姑娘”指的是女孩子,所以都是女字旁,“娘”就是女字旁加“良”。
(3)教师引导学生再说出几个带女字旁的字。(妈、奶、姨、姐、娃……)
过渡:《棉花姑娘》这篇课文讲了一个非常美丽的童话故事,大家想听这个
故事吗?
【设计意图】由学生自己主持的“精彩两分钟”导入新课,新颖有趣,既锻
炼了学生的胆量,又瞬间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在认读课题的时候,顺理成
章地学习其中的两个生字,并且通过讲解女字旁,让学生回忆已有知识,已知与
未知融会贯通,学生易于接受且印象深刻。
板块二 初步感知,识字读文
1.请同学们翻开课本,认真听老师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思考:故事中
都有谁?
指名回答。(棉花姑娘、蚜虫、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教师板书。
2.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
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①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熟悉的字可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②数一数课文共
有几个自然段,按顺序标上序号。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读完后,想一想,填一填。
课件出示:
棉花姑娘的叶子上有__________,她先请__________给她治病,接着请
_________给她治病,然后请___________给她治病,最后,___________治好了
棉花姑娘的病。
学生交流汇报。
3.检查生字词。
师:本课生字在课文中组成了词,大家都认识吗?谁愿意当小老师带读?
(1)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惊奇 忽然 树干 别人 瓢虫 燕子 碧绿 七颗 棉花 吐
出 姑娘 治病
小老师带读。(提醒“树干”的“干”是多音字,在这里读第四声)
(2)现在只留下生字了,大家还认识吗?
课件出示:
棉 娘 治 燕 别 干 然 奇 颗 瓢 碧 吐 啦
①识记“燕”和“瓢”。今天我们要认识的生字中有两个字特别难。(燕、瓢)
谁有好办法帮帮大家,说说怎样记住它们。指名说。
②我们来开火车读,老师要选坐得最端正的一组。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评价正音。
【设计意图】整体把握文本,学生通过把课文读通顺,大致明白了课文的内
容,将生字词的学习放在具体的语境中。根据反馈,大胆取舍,有选择地讲解难
认难记的生字,节约了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板块三 仔细观察,认真写字
1.今天我们还要学会写 7 个字:病、医、别、干、奇、七、星,请大家仔细
观察这些字的结构,看清重点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观察后指名说一说。
3.学生描红,边描边记住重点笔画的位置,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书
写姿势。
4.学生在写字本上独立书写,写好后指出难写的字。
5.教师重点指导“病、医”这两个半包围结构的字,写好病字旁,强调“医”
的笔顺。
6.学生自由练习书写。
7.在投影仪上展示学生作品,及时评价鼓励。
【设计意图】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项不可忽视的内容。写字训练重在常
态化,在坐姿、握笔姿势方面,需要老师时时关注和提醒。每节课上让学生动手
写一写,做到读写结合。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读出祈使句请求的语气,读好文中角色的对话。
2.通过比较,初步体会“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表达效果,并进行拓展
说话。
3.了解不同的动物能消灭不同害虫的科学常识。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认读生字,复习导入
导语:同学们,瞧,今天棉花姑娘又来看望大家了,让我们亲切地叫一声“棉
花姑娘”吧!
课件出示:
mián
棉
huā
花
gū
姑
niɑng
娘
1.棉花姑娘还带来了很多棉花宝宝呢!(教师出示带有棉花图案的生字卡片)
她要考考大家。谁能把生字认出来,我就把这个棉花宝宝奖给他。
(1)学生认读生字。
(2)让学生开火车读一读,并组词。
2.指名认读生词,选择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3.指名读课文,一人读一个自然段,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设计意图】安排认读生字,进行扩词复习,指名读课文等教学活动,巩固
学生对生字的掌握,通过奖励棉花宝宝,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后面的学习打
好基础。
板块二 朗读感悟,理解课文
1.学习课文第 1 自然段。
导语:你们掌握得可真快,棉花姑娘看到这么能干的同学们可高兴了。可是,
过了几天,不幸的事情发生了。
(1)出示棉花长蚜虫的图片。
课件出示:
师:图上的棉花姑娘低着头,有气无力的样子,她怎么了?(棉花姑娘的身
上爬满了蚜虫)
(2)师:你们见过蚜虫吗?(介绍蚜虫)
课件出示:
我的名字叫蚜虫,我长得很小很小,比你们吃过的芝麻还小。不过你们别小
看我,我的肚子圆圆的,胃口可大了,专门吸食植物的汁液,被我吃过的植物很
快就会枯死!
(3)教师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教师引导:看,这么多的蚜虫在棉花姑娘身上咬她的肉,吸她的血,这些蚜
虫是多么的——(生:可恶)
师:对,长了蚜虫的棉花姑娘愁眉苦脸的,特别难受,课文中哪句话最能表
达棉花姑娘此时的心情?(指名回答: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
课件出示:
师:“盼望”能换成另外一个词吗?
生:希望!
师:对,“盼望”和“希望”是近义词,但是“盼望”表达的意思比“希望”
要更强烈和急切。谁能把棉花姑娘这种强烈的、急切的心情读出来?
师:这位生病的棉花姑娘特别着急,特别难受。还有谁愿意再来读一读?
师:咱们一起来读出棉花姑娘着急和难受的心情吧!
(4)教师范读,学生领悟情感,再自由读,指名读。
2.学习课文第 2~4 自然段。
(1)生病的棉花姑娘非常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真的来了几位动物界的
名医。请大家看看第 2~4 自然段写了棉花姑娘请了哪几位医生来帮忙治病。
(2)学生回答棉花姑娘请了哪几位医生。(教师相机板书:燕子、啄木鸟、
青蛙)
课件出示:
燕子 啄木鸟 青蛙
(3)朗读指导,了解燕子、啄木鸟、青蛙不能帮助棉花姑娘的原因。
①棉花姑娘说的话。
A.棉花姑娘请燕子、啄木鸟、青蛙帮助自己捉蚜虫时,说了一句什么话?
课件出示:
请你帮我捉害虫吧!
B.结合情境,指导朗读——“请你帮我捉害虫吧!”
a.用上了“请”,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棉花姑娘?(有礼貌)请你把“有
礼貌”加进句子中读一读。
课件出示:
棉花姑娘____________地说:“请你帮我捉害虫吧!”
b.棉花姑娘们,你们生病了,蚜虫在不停地咬你们,吸你们的汁液,你们心
情怎么样?(着急)那么大家把“着急”放进课文中读一读。(学生读)
c.棉花姑娘们,你们身上已经爬满了蚜虫,难受极了,终于看到有动物来了,
以为是救星来了。你们的心情怎么样?(高兴)那就带着高兴的心情读一读。(学
生读)
②燕子、啄木鸟、青蛙的回答。
棉花姑娘说:“请你帮我捉害虫吧!”燕子、啄木鸟、青蛙是怎么回答的呢?
(学生默读课文,用波浪线在课文中画出相关句子)
A.指名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相关的句子)
课件出示:
B.指导朗读:
a.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医生,同桌互相练习对话。
b.展示对话,教师相机指导:抓住“对不起”“请”“只会”等字词,感受动
物们的礼貌和“心有余而力不足”。
③燕子、啄木鸟、青蛙为什么不帮棉花姑娘捉害虫呢?(指名回答,教师板
书)
3.学习课文第 5~6 自然段。
(1)棉花姑娘病得这么严重,最后是谁帮助她治好了病呢?(七星瓢虫)
课文中哪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自由读一读。(第 5 自然段)
(2)出示七星瓢虫图片,请同学朗读介绍。
课件出示:
七星瓢虫是蚜虫的天敌。
七星瓢虫平均每天能吃 100 只左右的蚜虫。
七星瓢虫是棉花、花生等作物的卫士。
它最明显的特点是什么?指导读出文中七星瓢虫说的话。
(3)七星瓢虫的本领这么大,棉花姑娘感到怎样?(惊奇)能给它换个词
吗?(吃惊、惊叹、惊讶)谁能学着棉花姑娘的表情来问一问这句话呢?(请学
生做惊奇的表情读“你们是谁呀”这句话)
(4)分角色朗读这个自然段:男生读七星瓢虫,女生读棉花姑娘,教师读
旁白。
(5)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读出高兴的语气。
师:(出示棉花微笑图片)棉花姑娘的病好了,她又恢复了往日的美丽。棉
花姑娘现在的心情怎么样?
课件出示:
师:我们也很为她高兴,就让我们高兴地读一读吧!(教师指导学生读出高
兴的语气)
(6)教师引导:咱们来看看这两个词语: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
①比较朗读:碧绿的叶子——碧绿碧绿的叶子
雪白的棉花——雪白雪白的棉花
②你还见过哪些事物也能用这两个词语来形容呢?
课件出示:
碧绿碧绿的_____________ 雪白雪白的____________
预设:
生 1:碧绿碧绿的荷叶(树叶、麦田、竹叶)。
生 2:雪白雪白的云朵(衣裳、墙壁)。
4.朗读展示。
(1)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
(2)小组内练习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加上动作。
(3)班内展示表演朗读。
【设计意图】读好文中的对话是本课朗读指导的重点,因此这个环节采用了
创设情境、想象画面、体会心理等策略进行朗读指导。重点关注“请你帮我捉害
虫吧”这句话,体会棉花姑娘的急切心情,抓住“对不起”“请”“只会”等词,
感受动物们的礼貌和“心有余而力不足”。
板块三 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导语: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了这篇童话故事,知道了燕子、啄木鸟、
青蛙不是不想帮棉花姑娘捉害虫,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但他们都是我们的
好朋友。
1.完成课后练习“连一连,说一说”。
课件出示:
2.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益虫、益鸟呢!你们想知道吗?请你们
课下搜集有关资料,用图片或文字的形式做好记录。
课件出示:
小朋友,你还知道哪些益虫、益鸟呢?
【设计意图】此环节再次巩固总结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不同的动物能消灭
不同害虫的科学常识,并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搜集有关益虫、益鸟的资料,由课
内延伸到课外,从而掌握更多的知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棉花姑娘》是一篇童话,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
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本课的教学设计,我觉得有两
大亮点:
1.新课导入新颖有趣。
在语文课堂上,我一直安排这样一个环节,那就是——“精彩两分钟”。每
节语文课前给学生两分钟的时间来展示自己,学生根据我提前给出的主题搜集相
关的资料作为自己展示的内容。这节课也不例外,由学生自己主持的“精彩两分
钟”导入新课,新颖有趣,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又瞬间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
离。在认读课题的时候,顺理成章地学习其中的两个生字,并且通过讲解女字旁,
让学生回忆已有知识,已知与未知融会贯通,学生易于接受且印象深刻。
2.朗读指导扎实有效。
读好文中的对话是本课朗读指导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创设情境、
想象画面、体会心理等策略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在对话朗读教学中,重点关注
“请你帮我捉害虫吧”这句话。这是一句表示请求的祈使句,与表示命令的祈使
句相比,它的语气更舒缓些。教学时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生病的棉花姑娘,
想象蚜虫把自己身上的叶子咬了一个个洞的画面,从而体会棉花姑娘的急切心情,
读出祈使句的请求语气。此外,在朗读指导燕子、啄木鸟、青蛙说的话时,先让
学生读懂句子,再抓住“对不起”“请”等词,感受动物们的礼貌,从“只会”
一词体会到燕子、啄木鸟、青蛙的“心有余而力不足”。
2 我多想去看看
▶教学目标
1.认识“想、告”等 11 个生字,会写“会、走”等 6 个字。
2.能正确朗读课文,积累短语,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
3.通过诵读和交流,体会“我”想去看看外面世界的强烈感情,激发对祖国
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积累偏正结构的短语。
2.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1)识字。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如:①“京”可以根据“惊”字,用
减一减的方法识记;②“北”与“比”,“走”与“足”,“广”与“厂”可以通过
比较记忆;③“告”字可用字谜“一口咬掉牛尾巴”记忆。借助“想”字巩固认
识偏旁心字底。
(2)写字。要写的字中,“走”先写“土”,再写下面部分,注意第二笔与
第四笔的竖不连写。“广”字的横不要写得太长,第二笔竖撇要与平撇相区别。
2.朗读指导
朗读时,第一、二句语速舒缓,体现“我”沉浸在遐想之中,留下想象空间。
“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是个长句
子,要指导学生读通顺。“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采用了反复的修辞手
法,朗读时语气要强烈,突出“多想”,表达出“我”向往北京的强烈情感。通
过指导朗读,激发学生热爱首都北京、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3.理解运用
可利用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在初读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每幅
图分别对应哪一个自然段。将文字和画面对应起来,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
容。
▶教学准备
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想、告”等 11 个生字,会写“会、走”等 6 个字。
2.能正确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激趣导入,产生共鸣。
(1)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课件出示:天安门广场图片)
(2)简单介绍天安门广场。
课件出示:
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城的中心,南北长 880 米,东西宽 500 米,总面积 440000
平方米,可容纳 100 万人集会。
天安门广场北端有雄伟壮丽的天安门城楼,天安门城楼正对面飘扬着中华人
民共和国国旗,广场中央矗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碑南面有庄严肃穆的毛主
席纪念堂,东侧有中国国家博物馆,西侧有人民大会堂。整个广场宏伟壮观,整
齐对称,浑然一体,气势磅礴。
(3)你们对这个地方熟悉吗?(课件出示:美丽的天山的图片)
2.引出课题,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去这些地方亲眼看一看呢?
(2)板书课题。
(3)指名读,齐读,读好题目。
(4)识记“想”:部首是心字底,可以拆为“木、目、心”。
3.提出质疑,启发思考。
(1)师: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些什么?
(2)学生质疑,教师梳理小结。
(3)教师提出问题:“我”多想去哪儿看看?为什么想到那个地方去看看?
多想去看看什么?
学生思考并交流。
(4)教师小结:答案就在课文里,请同学们借助拼音通读课文,圈一圈生
字,然后在文中画出这三个问题的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天安门广场的图片导入课题,目的在于用此图片激发
学生的敬仰之情,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为接下来进行有效的阅读做好了必要的
铺垫。
板块二 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初读课文,解决疑惑。
(1)教师范读,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并在课文中画出生字新词。
(2)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3)解疑:第 1 小节里的“我”是一个大山里的孩子,想去北京看升旗仪
式。第 2 小节里的“我”是一个北京城里的孩子,想去天山看雪莲。
2.自主识字,交流方法。
(1)你认识文中的哪些生字?是通过什么方法认识的?
(2)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3.检查识字,了解情况。
(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带拼音的生字“想、告、诉、京、
安、门、广、非、常、壮、观”)
(2)小老师领读,其他同学跟读。
(3)开火车读,小组比赛读,齐读。
4.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全班分小组交流识字方法,教师根据班级情况重点
指导学生识记相对难认的字。
(1)“告”字可用字谜“一口咬掉牛尾巴”来记忆。
(2)“京”可以根据“惊”字,用减一减的方法识记。
(3)“北”与“比”,“走”与“足”,“广”与“厂”可以通过比较加强记忆。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扫清字词障碍,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奠定基础。
板块三 再读课文,指导书写
1.再读课文,理解体会。
(1)自由读一读。
(2)指名读,齐读。
(3)教师指导正音。
2.指导书写,记忆生字。
(1)“会”是由人字头和“云”组成的,在书写的时候,“云”字的第三笔
“撇折”要书写规范。
①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
②教师巡视。
③学生评价。
(2)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走、北、京、门、广”5 个字)
①出示自学要求:
课件出示:
读准字音,看清字形,记住字的笔顺,一笔一画照着写。
②交流自学情况。
③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在重点指导“会”字的书写的基础上,出示自学要求,要求学
生自学其他生字,自己去领悟学习生字的方法。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
惯,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积累偏正结构的短语。
2.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
3.通过诵读和交流,体会“我”想去看看外面世界的强烈感情,激发对祖国
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朗读感悟,理解课文
1.初读课文,交流感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小组合作复习字词。
(2)全班交流,提醒学生读好难读的字和句子。
(3)开火车分句读课文。
2.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第 1 小节。
①学生再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②交流不理解的词语。
A.可借助地图了解“遥远”。(课件出示中国地图,圈出天山与北京)
B.理解“壮观”。具体做法是:
a.课件播放视频,学生观看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
b.学生谈谈看到了什么。
预设:广场上人山人海,大家从四面八方赶到这里观看升旗仪式,向国旗敬
礼,场面非常壮观。
c.随机读词。(课件出示词语“壮观”)
d.给“非常”换个意思相近的词。
e.再读短语。(课件出示短语“非常壮观”)
f.读好长句子。(引导学生抓住“遥远、雄伟、非常壮观”这几个重点词语
或短语)
C.品读第三句,同桌议一议:怎样读才能表达“我”的强烈愿望?
ɑ.课件对比。
课件出示:
我多想去看看!
我想去看看。
b.两个句子有什么不一样?怎样读好书上的这一句?
(2)学习第 2 小节。
①教师朗读第一句,学生比较其与第 1 小节的第一句有什么不同。
②朗读第二句,完成下列填空。
课件出示:
( )的新疆 ( )的天山 ( )的雪莲
③你还能说出哪些类似的短语?
④教师引导,学生仿照例子说短语。
⑤全班齐读第 2 小节第三句。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男女生赛读)
【设计意图】读,是学生与课文进行情感交流的纽带,学生只有真正地理解
蕴含在语言文字中的情感,才能读出感情。而读的过程正是学生正确理解课文,
领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的过程,这种体验是心灵深处的,也是最长久、最深刻的。
此环节在对比朗读中,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板块二 拓展提升,书写愿望
1.交流愿望。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不同地方的小朋友有着各自不同的愿望,
你们又有哪些愿望呢?和同桌交流交流吧!
2.书写愿望。
请你们拿起手中的笔,以“我多想……”开头,写下自己的愿望吧!
【设计意图】架设生活与教材之间的桥梁,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
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正确的情感态度,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引导
学生逐步通往更加高远的天空。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我以“情”贯穿全文,引领学生一步一步地感受到文中不同小孩的
不同心愿,具体做法是:
1.通过多媒体的展示,激发学生的情感。
山村的孩子对天安门的升旗仪式也许是陌生的。因此,我利用了多媒体的优
势,在学生面前展示了天安门广场上壮观的升旗仪式,并拓展了关于天安门的介
绍,让孩子置身其中,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起他们热爱祖国的感情。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读,领悟文中的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每
个孩子的生活经历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所以每个孩子的语言表达、情感体验都
不同。初读时,我让他们合作复习字词,然后再重点交流。品读时,我先让学生
提出不懂的地方,然后指导学生讨论、理解,再指导朗读,最后再以多种形式的
读,如齐读、赛读、开火车读等来领悟其中的感情。
3.通过拓展延伸,升华学生的情感。
如果说这节课只停留在让学生学完课文就结束的话,学生的情感就不会深入。
在课后我让学生交流并书写自己的愿望,让他们的情感在读与写中得以升华。
20 咕咚
▶教学目标
1.认识“咕、咚”等 13 个生字;会写“吓、怕”等 7 个字。
2.通过图画、形声字或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猜字、认字,把故事读正确、读流
利。
3.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能根据课后问题找出相关信息进行
推断。
4.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
▶教学重难点
通过图画、形声字特点、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猜字、认字;能根据课文内容作
简单推断;理解故事所揭示的道理。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1)识字。借助图画猜读,如“鹿、象”;借助形声字的特点猜读,如“咕、
咚、吓、拦”;与熟字比较,如“逃—桃、熟—热、命—伞”;“野、命”组词识
记,如“野鸭、野草、野花”和“救命、活命、生命”。
(2)写字。“吓、怕、跟、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左右部分的宽窄、长
短、高低和笔画的穿插;“家”是上下结构的字,撇画较多,注意观察起笔的位
置和行笔的方向;“羊、象”是独体字,可自学。
2.朗读指导
本课的朗读先让学生自己尝试着借助连环画独立读课文,借助图画和形声字
特点进行猜读,教师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朗读指导。第 1、6 自然段的第 2 句是长
句子,可结合插图,指导读好句子的停顿。小动物们的话可引导学生抓住提示语、
语气词、标点符号读出害怕或冷静的语气,同时借助动作表演进入角色,激发朗
读兴趣。
3.理解运用
本文是一篇连环画形式的课文,四幅插图对应故事的四个部分,教学时引导
学生先逐一看图说图意,再读课文找出相对应的段落。图文对应学习,接着借助
图画复述课文,讲故事,进行角色表演,训练层层递进,要求逐步提高,让学生
在实践中掌握“借助图画阅读”的方法。
▶教学准备
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图画、形声字等方法猜字、认字;正确书写“吓、怕”等 7 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借助插图,理清故事脉络,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从《动物王国开大会》引入本课。
教师导入:同学们,动物王国又要开大会了,今天来了哪些动物?又发生了
什么有趣的事情呢?你们听——(播放咕咚声和动物的叫声),猜猜看,这是什
么声音?
2.教师板书课题——咕咚,学生齐读课题。
3.观察“咕咚”二字,请学生认读并说说怎么认识的。
细心的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两个字,你们发现了什么?(都是口字旁,形声
字,拟声词)
4.认识拟声词,并说一说你知道的拟声词。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声音的词语?
小朋友们积累的词语真多。
5.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呢?(预设:“咕咚”是谁发出的声音呢?围绕
“咕咚”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赶快去课文
中寻找吧!
【设计意图】由学过的课文《动物王国开大会》导入新课,通过讲故事创设
一个童话情境,启发学生思考什么是“咕咚”,既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规律,
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板块二 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
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遇到注音的生字多读几遍,遇到不会读的生字圈
出来,看图猜字或者尝试用其他方法猜读。
2.认读、识记生字词。
全班交流:你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在交流中,把学生猜读中的错
误改正过来。
3.教师小结学生猜读生字的方法。
(1)借助图画猜读,如“鹿、象”。
(2)借助形声字的特点猜读,如“咕、咚、吓、拦”。(重点展开)
(3)与熟字比较,如“逃—桃、熟—热、命—伞”。
(4)“野、命”组词识记,如“野鸭、野草、野花”和“救命、活命、生命”。
4.检查生字词。
(1)出示生词,请小老师带读。
课件出示:
咕咚 熟了 掉进 吓了一跳 山羊 小鹿
逃命 大象 野牛 拦住 领着
(2)出示生字,开火车读。(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咕、咚、熟、掉、
吓、鹿、逃、命、象、野、拦、领”)
“熟、命”这两个字是什么结构?(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的字有哪些?(鹿、
逃)形声字有哪些?(咕、咚、熟、吓、拦、领)
(3)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羊”)
“羊”字是什么结构?(独体字)
【设计意图】本课的识字教学要充分发挥连环画的作用,同时借助形声字的
构字规律,还有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大胆猜读。
板块三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再读课文,边读边标好自然段的序号,思考:动物王国今天又发生了什么
有趣的事情?“咕咚”是什么,故事中讲了哪几种小动物?
2.明确要求后,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
3.再次指导学生小组内互相读课文,你读一个自然段,我读一个自然段,认
真倾听,互相评价。
4.请 7 名同学读课文,一人读一个自然段。
5.指名回答问题:“咕咚”是什么?故事中讲了哪几种小动物?(“咕咚”是
熟透了的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故事中讲了兔子、小猴子、狐狸、山羊、小
鹿、大象和野牛这些动物。师板书并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6.教师用课件出示问题,学生思考并回答。
课件出示:
全文共有_______个自然段,_______幅图。课文讲了_______听到“咕咚”
的声音,没有弄明白是什么情况,拔腿就跑,后来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也跟着跑起来,只有_______没有跟着跑,帮助大伙儿弄清了
真相。
【设计意图】认识了生字词后,回过头来再读课文,既让孩子们享受到了成
功的喜悦,又激发了他们读课文的兴趣。带着问题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整体感
知课文内容,为理解课文内容做准备。
板块四 图文对照,理清脉络
1.这是一篇连环画课文,配了 4 幅图画。我们先来看第一幅图画。(课件出
示:插图 1)
课件出示:
2.这幅图上画了什么?(预设:兔子听到木瓜掉进湖里的“咕咚”声,吓了
一跳,拔腿就跑)找一找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幅图画的内容。(第 1、2 自然
段)
3.方法同上,观察第二、三、四幅插图,分别说图意,并找到相对应的段落。
课件出示:
第二幅插图图意:听到兔子的叫喊,小猴子、狐狸、山羊、小鹿、大象也跟
着跑。(第 3、4 自然段)
第三幅插图图意:野牛拦住了大伙,问“咕咚”在哪里,谁看见了。(第 5
自然段)
第四幅插图图意:兔子领着大家来到湖边,弄清了“咕咚” 是什么,大伙
都笑了。(第 6、7 自然段)
4.欣赏四幅插图,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借助连环画,图文对应学习,让学生在饶有趣味的画面中一边读课文,一边
理清故事的脉络,这样的教学符合一年级学生的阅读心理。
板块五仔细观察,指导书写
1.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吓、怕、跟、家、羊、象、都”)
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字有什么特点?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分类指导。
(1)“吓、怕、跟、都”是左右结构,注意左右部分的宽窄、长短、高低和
笔画的穿插。
(2)“家”是上下结构,撇画较多,注意观察起笔的位置和行笔的方向。
(3)“羊、象”是独体字,可自学。
3.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点。
4.组织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注意学生写字姿势。
5.组织全班展示,学生互评。
6.写笔顺。(家、象)
7.用生字组词,说话。
【设计意图】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关系到学生终身发展的
基本功。教学中,在对生字充分认读、课文内容大致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采
用多种方法记字、写字,从而达到让学生写出正确、美观的汉字的目的。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能根据课后问题找出相关信息进行
推断。
2.理解课文,知道“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的道理。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导入,巩固字词
1.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新词。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抓住个别词语说一句话。
2.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什么是“咕咚”吗?小兔子听到“咕咚”
声为什么拔腿就跑,其他动物为什么也要跑呢?野牛又是怎么做的呢?这篇课文
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这节课我们继续一起去探秘。(课件出示:咕咚)
【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的生字、新词,以及课文的整体内容,既是对课文
内容的整体把握,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板块二 研读课文,明白事理
1.看图学习第 1、2 自然段。
(1)出示课件。(课件出示:插图 1)
课件出示:
这幅图讲了什么?(兔子听到木瓜掉进湖里的咕咚声,吓了一跳,拔腿就跑)
(2)教师引出“熟”:小朋友们吃过木瓜吗?木瓜甜甜的,你们看,木瓜的
皮金黄金黄的,这样的木瓜就是熟了的。谁知道跟“熟”意思相反的词?(生)
(3)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下来,掉进湖里,发出了怎样的声音——咕咚。
重点指导长句子的朗读。(课件出示)
课件出示:
木瓜熟.了。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咕咚..!
齐读第 1 自然段。
(4)师:小动物们听到“咕咚”的声音,都是怎么做的呢?先看看兔子吧!
同学们自己先来读一读。
(5)小兔子听到“咕咚”的声音有什么表现?(预设:吓了一跳)
(6)小兔子吓了一跳后,做了一个什么动作?(预设:拔腿就跑)仔细看
一看图,你们知道“拔腿就跑”是怎样跑吗?谁来做一做动作表演一下?(跑得
很快,听到咕咚声马上就跑)(板书:跑)
指导朗读(我好像看见了一只跑得特别快的兔子。这只兔子跑得真快啊!哇!
一溜烟就跑了,跑得好快!)咱们一起读好这一句。(指名读,齐读)
课件出示:
兔子吓了一跳,拔腿就跑。
兔子一边跑一边叫:“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
兔子为什么要拔腿就跑呢?(因为兔子吓了一跳,好害怕,他觉得“咕咚”
可怕极了)
(7)指导朗读兔子的话:“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
①请你来当当这只兔子,读一读。(我听出来了,兔子在叫呢,他好害怕)
②谁再来当当这只害怕的兔子,叫一叫?
③兔子,你为什么这么害怕?你以为“咕咚”是什么东西呀?(预设:妖怪、
怪兽、水怪……)
兔子兔子,有一只水怪在后面追你呢,你害怕地叫了起来——学生读。
(8)点拨:这是一只多么慌张、多么胆小的兔子啊——齐读。
2.看图学习第 3、4 自然段。
(1)导语:小猴子、狐狸、山羊、小鹿、大象听见了兔子的叫声是怎么做
的?又是怎么说的?请大家看看第 2 幅插图,读读课文,并圈画出相关语句。
课件出示:
(2)学生交流,出示句子。
课件出示:
小猴子一听,就跟着跑起来。他一边跑一边大叫:“不好啦,不好啦,‘咕
咚’来了,大家快跑哇!”
狐狸呀,山羊啊,小鹿哇,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大伙一边跑一边叫:
“快逃命啊,‘咕咚’来了!”
大象看见了,也跟着跑起来。
①对比学生提取的信息,进行关键信息提取指导。(板书:跟着跑 也跟
着跑)
②抓住关键词句(句子中加着重号)和感叹号,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
(3)看图想象当时的场面,可以用哪一个词语形容?
①学生交流想象。预设:乱糟糟、慌成一团、热闹……
②抓住文中“热闹”一词,再次引导学生朗读第 4 自然段。
(4)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动物们为什么跟着兔子一起跑?
(5)引导学生比较“兔子”“小猴子”“大伙”说的话。
课件出示:
“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
“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
“快逃命啊,‘咕咚’来了!”
师:动物们讲的话相同吗?不同在哪里?
预设:小兔子只是说“咕咚”可怕极了;小猴子认为“咕咚”追他们来了;
其他的动物以为“咕咚”吃他们来了。他们把“咕咚”越传越厉害。
(6)分角色朗读“兔子”“小猴子”“大伙”说的话。
(7)过渡:就这样,很平常的“咕咚”声,由于动物们的误解、误传,它
成了可怕的怪物,吓坏了森林中的许多动物,他们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就连大
象这么庞大的动物也跟着跑起来。
3.看图学习第 5 自然段。
(1)出示课文插图 3。
课件出示:
图中的小动物们在干什么?(野牛拦住了大伙,问“咕咚”在哪里,谁看见
了)指名读第 5 自然段。
(2)结合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野牛”,扩词“野”,认识里字旁。
(3)指名演示“拦”的动作,体会提手旁的字的用法。
(4)说话练习:指导学生用“先问……再问……最后问……”的句式,表
达野牛的问话。
课件出示:
野牛先问__________,再问___________,最后问__________。
(5)引导学生体会野牛问话的语气。(野牛问话的语气应不慌不忙)
(6)分角色朗读“野牛”的问话和“大象”“兔子”的答话。
4.看图学习第 6、7 自然段。
(1)出示课文插图 4。
课件出示:
引导学生观察最后一幅图,小动物们在干什么?(兔子领着大家来到湖边,
弄清了“咕咚” 是什么,大伙都笑了)
(2)出示课件。(课件出示:课文第 6 自然段和第 7 自然段)师生合作读课
文第 6、7 自然段。
(3)师:知道了“咕咚”的真相——其实“咕咚”就是熟了的木瓜从树上
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大家都笑了,为什么都笑了?(他们知道了“咕咚”是木
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弄清了事情的真相后,觉得自己刚才的行为十分可笑,
所以笑了)指导学生再读,读出可笑的语气。
(4)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小动物们都会想些什么?如,小猴想:我以
后要向野牛学习,不再偏听偏信,人云亦云,遇事要多动脑筋,弄清事情的真相。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图文结合,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各种形式
的朗读,联系实际想象说话,师生互动,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
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板块三 整体回顾,拓展延伸
1.引导学生再次看图,回顾整篇文章,分小组试讲故事,小组推选代表上台
讲故事。
2.以 8 个同学为一组,戴好“木瓜”和 7 种动物的头饰,在音乐声中进行表
演。
3.讨论:如果我们以后遇到这样的事情应该怎么办?(遇事要学会思考,不
盲目跟从)
【设计意图】通过讲故事、演故事,完成了由书本语言到自我语言的读书内
化的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其中的道理: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使
课堂与学生的生活和情感体验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板书设计
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反思
《咕咚》是一篇图文并茂的民间故事。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内容浅显易懂,
很适合低年级学生学习。在本次教学实践中,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主
要采用了以下指导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心理特点,形象有趣、富有悬念的东西最能吸
引其注意力。于是,我由学过的课文《动物王国开大会》导入新课,通过讲故事
创设一个童话情境:动物声和咕咚声。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什么声音?接着板书:
咕咚。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呢?(“咕咚”是谁发出的声音呢?围绕“咕咚”
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开启学习之旅。这样,学生的
学习兴趣提高了,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
2.图文结合,培养能力。
根据低年级学生认知事物的特点,我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图文结合,借助图
画复述课文,讲故事,进行角色表演,训练层层递进,要求逐步提高,类文链接
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借助图画阅读”的方法。同时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各种形
式的朗读,联系实际想象说话,师生互动,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
了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1 小壁虎借尾巴
▶教学目标
1.认识“壁、墙、蚊”等 12 个生字和户字头、车字旁 2 个偏旁;会写“捉、
条”等 7 个字。
2.通过多种方法猜生字的字音、字义,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借助连环画课文的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
4.了解壁虎、鱼、牛、燕子的尾巴的不同作用。
▶教学重难点
借助图画、形声字偏旁表意的特点、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猜字和了解字义;借
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1)识字:学生借助图画、形声字构字特点、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大胆猜读
字音、字义。
(2)写字:根据字形结构特点,归类指导书写。
2.朗读指导
课文情节循环反复,第 3~5 自然段表达相似,以对话形式呈现。教学时,
重点指导学生读好小壁虎与金鱼的对话,关注“摇、拨、甩、赶、摆”等动词,
读出故事情节的变化。由扶到放,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滋有味地读好后两个情
节,体会童话的乐趣。
3.理解运用
本课可以按照“为什么借——向谁借——结果如何”的教学思路展开。首先,
引导学生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然后,利
用课本插图,结合故事情节,根据童话结构反复的特点,举一反三,仿编故事;
最后回归整体,以课件填空处内容为脚手架,串讲故事,搭建语言实践运用的平
台,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不断提升。
▶教学准备
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图画、形声字偏旁表意的特点、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猜读生字的读音和
意思,认识“壁、墙”等 5 个生字,指导书写“捉”。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图文结合,梳理故事情节,初步了解课文主要
内容。
3.明白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猜谜语,认识壁虎。
课件出示:
猜谜语
叫虎不是虎,生来有四足,爱在墙角住,专吃蚊蝇虫。(猜一动物)
师:同学们,猜猜这是什么动物?(谜底:壁虎)
2.课件出示壁虎图片及特点简介,识记生字“壁、墙”。
(1)课件出示图片,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就是壁虎。
课件出示:
壁虎:又名守宫。吃蚊蝇和飞蛾,是有益的动
物。眼睛大而没有眼睑,所以眼睛永远是睁开的。
全身有小鳞,指、趾下有许多瓣膜,能在墙壁、天
花板或光滑的地方爬行。遇到敌害时,尾巴会自己
掉下来迷惑敌人,不久会再生出一条尾巴来。
(2)识记生字“壁”“墙”。
课件出示:
看一看图,你能猜出小壁虎最喜欢待在哪里吗?
学生交流,出示“墙壁”一词,引导看图猜“墙”字的读音。
读准后鼻音“qiánɡ”。
教师解说:最早的时候,墙是用泥土垒起来的,所以“墙”和“壁”这两个
字都有一个“土”。
(3)板书:小壁虎。(认识了“壁”,请同学们伸出手书空,和老师一起写
写小壁虎的名字吧!)
3.启发质疑,揭示课题。
(1)质疑:小壁虎生来就有一条长长的尾巴,可有只小壁虎却要借尾巴,
为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童话故事《小壁虎借尾巴》,去探寻答案吧!
(2)教师补全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质疑梳理归纳。(板书:为什么借?向谁借?结果如何?)
【设计意图】利用猜谜、图片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课题质疑问难,有利于
帮助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使学生主动地去学习课
文。
板块二 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初读课文,尝试读准字音。
(1)打开课本,你发现这篇课文和我们以前学的课文有什么不同?(课文
没有全部注音)
(2)课文没有全部注音,那我们怎样才能读懂这个故事呢?
(引导学生联系以前的学习方法,自己想办法:看图、查生字表、猜一猜、
问一问)
(3)出示课件。
出示课件:
识字方法
查一查:查生字表 猜一猜:看图和联系
上下文
问一问:问老师、家长、同学 听一听:听老师、同
学读
(4)借助课文插图,独立读文,将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同桌合作学习。
2.再读课文,标自然段序号。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着默读。
4.分小组互助读文,把课文读通顺。
【设计意图】根据文本特点,让学生在猜、听、查、问中感受独立识字的快
乐。
板块三 借助插图,整体感知
1.出示课文插图,对照图找出对应自然段,按图读文。
出示课件:
2.找出借尾巴时的对话,读一读。
出示课件:
3.谁来说说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分别向谁借?结果怎么样?
【设计意图】借助插图梳理故事情节,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板块四 研读课文,细究原因
1.学习第 1、2 自然段。出示第一幅插图,指名读。
出示课件:
小壁虎在墙角捉蚊子,一条蛇咬住了他的尾巴。
小壁虎一挣(zhènɡ),挣断(duàn)尾巴逃走了。
没有尾巴多难(nán)看哪!小壁虎想:向谁去借一条
尾巴呢?
谁来读一读这两个自然段?(指名读)
评价预设:你真厉害,这些没有标拼音的生字都会读了!
2.同学们真了不起,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这两个自然段吧。(齐读)
3.课件出示生字“咬、断、蚊”,交流识字方法。
出示课件:
你是怎么猜出这些生字的读音的?
咬:(看图片理解动作)用嘴咬,口字旁。
断:(看图理解并组词)挣断,断了。
蚊:(利用生字卡片)形声字,一种昆虫,虫字旁加上“文”,壁虎就喜欢捉
蚊子。
4.指导写字“捉”。
(1)教师过渡:是的,壁虎最喜欢捉虫子,你会写“捉”这个字吗?(出
示课件)
出示课件:
(2)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捉”,提醒大家写好这个字要注意什么。
(3)根据学生口述,教师在田字格里范写一个,学生对照写两个。要点:
左右结构,用手捉,所以是提手旁,左窄右宽,左高右低。第九笔撇的收笔穿插
到提的下方,最后一笔捺写得较舒展。
5.动作表演,理解“一挣”。
(1)“一挣”是怎样的一个动作?哪两位同学愿意模仿壁虎和蛇,来表演这
个动作?(学生演一演)
(2)师:用力地摆脱开,这就叫“一挣”。你们演得这么好,相信你们也一
定能读得更棒。谁来挑战一下?大家再一起来读读这个词。
6.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心情。
(1)哎呀!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小壁虎没有了尾巴,心里会是什么感受
呢?(生:难过)(课件出示第 2 自然段)谁能以朗读的形式将小壁虎难过的心
情表现出来?(指导学生朗读“没有尾巴/多难看哪!”)(注意语气和停顿,重读
“多”)没有了尾巴的小壁虎心里很难过,所以课文中用了感叹号来加强这种难
过的语气。一起来读一读。
(2)于是小壁虎想——向谁去借一条尾巴呢?(齐读)
7.小结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
请同学们用上“因为……所以……”说说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
出示课件:
没有尾巴多难看哪!小壁虎想:向谁去借一条尾巴呢?
因为小壁虎的尾巴被蛇咬断了,所以他想去借一条尾巴。
8.小壁虎又是怎样去借尾巴的呢?下节课,让我们再去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随文识字、借助图片、表演动作,这些方法降低了识字难度。
借助“因为……所以……”这个句式,帮助学生理解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随文识字。认识“您、拨”等 7 个生字;认识新偏旁户字头、车字旁;会
写“爬、房”等 6 个字。
2.指导读好对话,体会情感;发现文章反复结构,借助图片复述故事。
3.了解鱼、牛、燕子的尾巴的不同作用;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仿编故
事。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复习词语,检查认读。
出示课件:
请你帮小壁虎捉住飞蛾吧!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指名根据课件内容
口述。
出示课件:
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
因为(小壁虎的尾巴被蛇咬断了),所以(它要借
尾巴)。
3.导入:小壁虎又是怎样借尾巴的呢?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去寻找
答案吧。
【设计意图】复习生字,回顾课文内容,为接下来品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
做好铺垫。
板块二 看图读文,练习说话
1.课件逐一出示插图 2、插图 3、插图 4,图文对照,指名读第 3~5 自然段。
2.说说小壁虎爬到哪里,找谁借尾巴。
出示课件:
小壁虎都向谁借尾巴了?
小壁虎爬到哪儿见到他们的?
3.指名用上“先……然后……最后……”说好三句话。
出示课件:
小壁虎先爬到小河边,找小鱼借尾巴。
然后小壁虎爬到大树上,找老牛借尾巴。
最后小壁虎爬到房檐下,找燕子借尾巴。
4.小壁虎是怎样借尾巴的呢?他借到了尾巴吗?(没有)为什么?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后面的课文。
【设计意图】图文结合,帮助学生快速提取关键信息,利用“先……然后……
最后……”的句式,将文本语言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语言,实现语言的建构与运用,
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板块三 读好对话,感悟理解
1.学习第 3 自然段。
(1)自由读,画出小壁虎和小鱼的对话。
(2)课件出示对话内容,同桌合作读一读,演一演。
出示课件:
(3)指名一组同桌朗读并表演,其他同学评价,结合点评,随机学习生字。
①认识生字“您”。
②动作表演“拨”“摇”。
(4)小壁虎给我们提了朗读建议,请看大屏幕。
出示课件:
朗读建议:动作做准确、 表演有表情、对话合角色
(5)再指名一组学生演一演,说一说。
(6)小结:小鱼没有把尾巴借给小壁虎,是因为小鱼要用尾巴来拨水。(板
书:拨水)
2.学习第 4、5 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第 4、5 自然段,画出小壁虎与老牛、燕子的对话。
(2)课件出示对话。
出示课件:
出示课件:
(3)同桌合作表演读。课件出示朗读表演提示:
出示课件:
做动作、有表情、记对话
(4)指名表演读,其他同学评价。结合学生点评,随机学习。
①读老牛的话时,声音可适当低沉些。
②做动作理解“甩”,联系上文,和小鱼“摇”着尾巴、燕子“摆”着尾巴
的动作作比较。
③比较“甩”和“用”。
(5)理解“掌握方向”:燕子的尾巴就像船的舵、飞机的尾翼,能起到平衡
身体、掌握方向的作用。
(6)出示课件,练习说话。
出示课件:
小壁虎来到( ),向( )借尾巴,( )要用尾巴来( )。
(7)出示课件,小结三种动物尾巴的作用。
出示课件:
他们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 )不能借给小壁虎尾巴,因为( )。
3.出示课件,仿编故事。
出示课件:
假如小壁虎继续向其他动物借尾巴,它会来到什么地方,向谁借,怎样借,
能不能借到?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 )。他看见( ),小壁虎说:“( ),您把
尾巴借给我行吗?”( )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 )。”
4.学习第 6、7 自然段。
(1)引读:(课件出示第 6、7 自然段图文,齐读第 6、7 自然段)小壁虎借
不到尾巴,心里……(学生接读课文)
(2)妈妈怎么说?找出小壁虎与妈妈的对话,同桌练读。
(3)课件出示对话:
出示课件:
(4)相机学习多音字“转”,认识生字“傻”。
(5)比较小壁虎的心情变化。
出示课件:
(6)理解动物的再生能力。
出示课件:
我会填
故事中( )次出现“爬呀爬”,说明小壁虎爬的时间( ),爬的路程
( )。小壁虎就是在“爬呀爬”的过程中长出( )的。
出示课件:
借不到尾巴怎么办?
当被敌害追赶的时候,如果身体的一部分被敌人抓住了,一些动物就会用弄
断部分肢体的办法来保全性命,使身体的其他重要部分不受损伤而逃走,它们被
弄断了的部分还能再长出来。这在动物学上叫作“再生”。
出示课件:
除了壁虎,还有些动物也有再生功能,比如蚯蚓身体断了,可以再长出来。
螃蟹断肢弃螯,一段时间后再度生长,和原来有一样的功能。
(7)根据课件完成填空,串讲故事。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小鱼、老牛、燕子这三种动物的尾
巴作用不一样。现在你能根据老师的提示,完整地说一说吗?
出示课件:
我会说
小壁虎爬到( ),找( )借尾巴,但她要用尾巴( );爬到( ),
找( )借尾巴,但他要用尾巴( );爬到( ),找( )借尾巴,
但她要用尾巴( )。最后小壁虎的尾巴( )。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读好对话,通过加上动作表演读,使学生较快地了解
动物尾巴的作用;利用图片启发学生想象,仿编故事,实现语言的迁移;补充“再
生”图文资料,将课内向课外延伸,实现“大语文观”。
板块四 识记字词,指导书写
1.识记“爬”“房”字形。
出示课件:
爬:形声字,“爪”与“巴”合起来表示动物身体趴在地面上,用爪子贴着
地面移动身体。
房:形声字,学习新偏旁户字头。
2.重点指导“爬、房”的书写。
引导学生观察,交流书写注意点。
两个字都是半包围结构。
爬:“爪”的一捺要写得舒展,“巴”字紧贴着捺。
房:注意半包围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则,“方”要写得饱满,一横伸出户字头。
3.教师范写,学生练写,教师巡视。
4.优秀作品展评,师生共同评议。
【设计意图】写字是低年级学生的重点学习内容之一。教师范写生字,直观
地展示写字的过程。学生在观察模仿中领悟写字的要点,掌握运笔的方法,最后
评议生字,让学生在自主、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学好生字。
板块五 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小小故事家:把《小壁虎借尾巴》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2.小小调查员:通过查阅资料或向别人请教,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样子和作
用。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的童话故事。课文通过小壁虎
向小鱼、老牛、燕子借尾巴的经过,讲了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可以再生的特点和小
鱼、老牛、燕子尾巴的用处。课文中没有全部注音,连生字也没加注音,目的是
让学生借助图画或其他手段自主识字或阅读课文。课文较为简单、易懂,在教学
中,我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不但理解了课文内容,
而且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完成了一节课的教学。
1.由扶到放,授之以渔。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小壁虎借尾巴的经过,即课文第 3~5 自然段。而这三个
自然段结构相同,内容相似,并且以小壁虎和小鱼、老牛、燕子的对话展开。在
教学设计时,我将第 3 自然段作为教学的重点,指导学生画出小壁虎和小鱼的对
话,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演读相结合,让学生理解小鱼的尾巴是用来拨水的,
并掌握了一定的说话句式。然后由扶到放,让学生自主学习第 4、5 自然段。在
自学的时候,也让学生学着画一画,圈一圈,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让学
生在边读边画中逐步掌握了读书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
习的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良好学习习惯。
2.以读为本,训练语感。
阅读训练离不开理解,也离不开朗读。因此,在教学中采取不同的朗读方法,
让学生进入角色,充分练习朗读,用多种方式朗读,然后交流评议,感悟小壁虎
借尾巴的艰辛、说话的有礼貌,以及他心情的变化。总之,只有让学生充分地读
文,才能有所感知,才能有所感悟,同时也培养了语感。
3.以演促读,理解文本。
表演是低年级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让学生分小组针对课文
第 3~5 自然段的内容进行演示排练。在这一个环节中,学生通过表演和声情并
茂的朗读去积累语句,内化语言,再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演反馈。这样,不但培
养了学生的语感和想象力,也起到了积累语言的作用,为说话、写作打下了坚实
的基础。
4.仿编练习,拓展延伸。
在读演中学习小壁虎借尾巴的经过,学生兴趣盎然。此时,教师启发想象:
“想想小壁虎还会向谁借尾巴?”学生思维的闸门被打开,一个个跃跃欲试,这
时教师让学生仿照课文的结构续编故事,自然水到渠成。这样让学生既积累了丰
富的知识,知道了更多动物尾巴的作用,又学会了表达。
3 一个接一个
▶教学目标
1.认识“接、再”等 12 个生字和单耳旁 1 个偏旁,读准多音字“觉”;会写
“过、各”等 7 个字和横折折撇 1 个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我”积极、乐观的心态,感受童年生活的
美好。
3.感受“我”的快乐,愿意和同学分享自己的经历。
▶教学重难点
在朗读诗歌中感受“快乐”,乐于与同学分享自己的经历,体会“我”积极、
乐观的心态。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1)识字。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如:①利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
②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③用部件组合法识记;④口诀识字。
(2)写字。①“趣”是半包围结构的字,注意“走”的最后一笔要长,托
住“取”字;②“种”和“样”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的时候要注意这两个字
左窄右宽,“禾”和“木”作部首时,最后一笔要变成点;③“过”和“这”都
是半包围结构的字,书写时注意走之是三笔写成的,第二笔的笔画名称叫“横折
折撇”,书写要点是先内后外,“辶”的第二笔从横中线起笔,第一个折要短小一
点,平捺要写舒展。
2.朗读指导
教学时,首先要读好长句子,其次要读好大人的话。朗读时,可以联系生活
实际,引导学生回忆爸爸妈妈催促自己时的模样,然后模仿着读一读句子。
3.理解运用
抓住一些关键词,帮助学生体会心情。如,“唉,我好想再多玩一会儿啊”
一句启发学生联系生活思考,假如是你会怎么想、怎么做。“不过,回家睡着了,
倒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梦呢”一句引导学生想象“我”会做哪些有趣的梦,以此来
告诉学生有时候看似烦恼无聊的事物也蕴含着乐趣,在此基础上读出诗句的趣味。
最后,引导学生尝试着说说自己的经历。说话时,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说,
把话说清楚,把意思说明白即可,不强求学生按照课文的表达方式来说。
▶教学准备
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接、再”等 12 个生字和单耳旁 1 个偏旁,会写“过、这、种、样”
4 个字和横折折撇 1 个笔画。
3.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一个接一个”的具体意思。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谈话导入,引起共鸣。
(1)师:孩子们,你们一定很喜欢玩游戏吧,能说说你们爱玩的游戏吗?
(2)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你们知道这两个小朋友在玩什么游戏吗?你们知道怎么玩吗?(学生自由说)
2.结合视频,引出课题。
(1)播放“踩影子”游戏视频。
(2)引出课题:玩游戏很快乐,快乐的事就这一件吗?(不是)对,在我
们身边,快乐的事“一个接一个”。
3.理解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认读“接”这个生字。让学生互相拉着手:同学们小手拉在一起,一
个连着一个就是“一个接一个”,所以“接”是提手旁。
【设计意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充
满兴趣地学习,一进入课堂我就应用文中插图,并播放游戏视频,直接导入新课,
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板块二 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把课文读一读,遇到不熟悉的字
画出来,多读几遍。
(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2.检查生词,认识生字。
(1)出示生字词:
课件出示:
睡觉 再 做梦 各种各样 伙伴 却 也 有趣 这么
(2)指导读,注意读准平舌音“再”和“做梦”的“做”,翘舌音“各种各
样”的“种”和“这么”的“这”。
(3)指名当小老师,带领同学读。
(4)开火车读。
3.趣味识字。
(1)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却、种、样、趣”。
①用熟字加偏旁的游戏识记生字。
课件出示:
去+( )=却 中+( )=种
羊+( )=样 取+( )=趣
②结合“却”认识新部首“卩”。
③“趣”是半包围结构的字,注意“走”的最后一笔要长,托住“取”字。
(2)说说自己有什么好办法识记其他字。
①“伙、伴”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
亻+火=伙,亻+半=伴。
②“接”可用部件组合法识记字形,左边“扌”,右边“立”下一个“女”
字,组成“接”。
③生字巧记。
“过”:走寸了,就“过”。“这”:斯斯文文走到这。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方法识记生字,既能加深学生对于生字的识记,又能
为以后的阅读和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可谓一举多得。
板块三 再读课文,书写生字
1.再读课文,梳理内容。
(1)带着生字词再读课文。要求: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2.指导书写,记忆生字。
(1)教师指导记忆。
①“过”和“这”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书写时注意“辶”是三笔写成的,
第二笔的笔画名称是“横折折撇”。书写要点:要先内后外,“辶”的第二笔从横
中线起笔,第一个折要写短小一点,平捺要写得舒展。观察占格:里面的“寸、
文”比走之高,稍微写到竖中线左面一点,离走之的距离适中、均匀。
②“种”和“样”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的时候要注意这两个字左窄右宽,
“禾”和“木”作为部首时,最后一笔要变成点。
(2)教师范写,学生仿写。
(3)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评价。
【设计意图】在指导写字的过程中,我非常注重笔顺的要点,力求让学生在
一笔一画中体会到中国汉字的魅力。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读准多音字“觉”,会写“各、伙、伴”3 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的心理变化和积极、乐观的心态,从而感受“我”
的天真可爱和童年生活的美好。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分节学习,理解体会
1.朗读理解。
(1)指名分小节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我”做了哪些事?
(2)汇报交流:踩影子、做梦、跳房子、上课。
2.识记多音字。
课件出示:
zhǒnɡ(种子) jué(觉得)
种 觉
zhònɡ(种地) jiào(睡觉)
3.再读并填空。
男女生赛读课文,出示填空:
课件出示:
月夜,正玩着__________,就听大人叫着:“______________!”
正做着______________,又听见大人在叫:“______________!”
正和小伙伴们玩着______________,操场上却______________。
4.学习第 1 小节。
(1)指名学生朗读第 1 小节,说说事情发生的时间,小朋友在玩什么。
(教师小结:在一个有月亮的夜晚,小朋友玩着踩影子的游戏)
(2)引导学生体会玩踩影子游戏时的心情。(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交流)
示例:非常开心。
(3)教师过渡:如果这个时候大人喊你睡觉,你的心情会怎样呢?
①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感受。
②教师小结:是啊,文中的小朋友和你们的想法一样。
课件出示:
唉,我好想再多玩一会儿啊。
③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重点读好“唉”“好想”“再”这几个字词,整句
话要读出失望、扫兴的心情。
④学习“再”字:“再”指的是第二次,如“再次、再来”。与“在”区分开
来:“在”是指正在。
⑤分别用“再”和“在”说一句话。
(4)体会感情的变化。
①教师过渡:不过,文中的小朋友可是个开心果,接下来的事情同样会让她
感到开心。请同学们读一读第 1 小节的第三句话。
课件出示:
不过,回家睡着了,倒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梦呢!
②指名交流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读
书体会,如:晚上睡觉可以让身体得到休息,睡着了可以做美梦,要做一个听话
的孩子。
③用加一加的方法学习“做”。
④理解“不过”:“不过”表示事情发生了转折。
⑤理解“各种各样”:你们的梦有的甜蜜,有的有趣,有的可怕,有的快乐,
种类特别多,这就是“各种各样”。
⑥用“各种各样”说一句话。
⑦教师小结:是啊,虽然踩影子的游戏很好玩,但是在文中小朋友眼中,睡
觉也有许多乐趣呢!
(5)指名完整地朗读第 1 小节,注意读出小朋友心情的变化。
【设计意图】阅读完课文谈自己的感受,目的是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理解文
中小朋友的心情,引发共鸣,为帮助学生读好句子做好铺垫;学习“再、做”等
字,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各种各样”等词,将识字学词与阅读相结合,使教学更
高效。
板块二 链接生活,拓展延伸
1.学以致用。
(1)自由朗读第 2、3 小节,思考:“我”的心情的变化与第 1 小节中的一
样吗?心情不好是因为什么?心情好又是因为什么?
(2)练习朗读第 2、3 小节,体会心情。
(3)齐读最后一小节,你有这样的好奇吗?同桌之间互相问一问:你有没
有相似的经历?
(4)指名说一说。
2.总结提高。
(1)你从文中小朋友的身上学到了什么?
(2)小结:在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学会转换角度看问题,保持积极、乐
观的心态。
3.内容梳理。
课件出示:
踩什么,踩影子;
做什么,做好梦;
跳什么,跳房子;
听什么,听故事;
我和伙伴真快乐!
【设计意图】对于结构相似、语言反复的语段,可以由扶到放,引导学生自
主学习。
板块三 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观察比较,学习生字。
(1)观察“伙、伴”2 个字的共同点。
学生自主交流识记方法,教师强调:“伙、伴”2 个字都是单人旁,表示的
意思与人有关。
(2)学习写“各”:上下结构,注意上面部分略大,上部的横撇和捺画要写
舒展,盖住下部的“口”。回忆“冬”的写法,学生书空。
2.教师范写,指导练习。
(1)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自主练习。
(2)教师巡视指导,了解书写情况,进行个别指导。
3.课堂小结。
同学们,童年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每一件事都可以带给我们快乐的体验,
只要我们像文中的小朋友一样保持一颗快乐的童心,我们就会收获快乐的生活。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
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
高书写质量。”课堂上,我不仅范写,而且边写边提醒学生先关注字的整体布局,
再关注笔画细节,也就是每个笔画的书写要领。这样指导,长此以往,学生就会
积累不少写字的秘诀。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一个接一个》是一首浅显易懂的儿童诗,内容符合一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
孩子们特别感兴趣。在本次教学实践中,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把重点
放在识字和朗读课文上。识字,先由学生自主认字,自己想办法记字,再根据学
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让学生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另外,我通过多种方法指导
朗读,以读促讲,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领悟,由扶到放,让学生模仿课文
进行语言运用,从而完成了由书本语言到自我语言的转化。
4 四个太阳
▶教学目标
1.认识“太、阳”等 13 个生字和舌字旁、页字旁 2 个偏旁,会写“太、阳”
等 7 个字和横撇弯钩 1 个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能从文中找出明显信息,感受“我”的美好心愿。
▶教学重难点
读好长句子的停顿和问句;能从文中找出明显信息,感受“我”的美好心愿。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1)识字。充分利用学生已学知识理解字义,识记字形。如:①熟字比较;
②随文识字。
(2)写字。“金”和“为”的笔顺是难点,可以采用示范书写,学生书空,
帮助学生掌握笔顺。“阳”的书写是教学难点,由于双耳旁是学生第一次学写,
应重点示范,帮助学生掌握笔画横撇弯钩的书写要点。
2.朗读指导
(1)通过教师范读,引导学生发现:顿号的停顿比逗号的停顿更短促一些。
(2)长句子停顿的练习,可以有序推进。第一步,发挥教师范读的作用,
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关注停顿。第二步,借助停顿符号的帮助,读好停顿。如:
“我画了个/绿绿的太阳,挂在/夏天的天空。”“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小伙伴,
请他们尝尝/水果的香甜。”“阳光/温暖着小朋友/冻僵的手和脸。”第三步,自由
练读,根据句子的意思作出判断,读出恰当的停顿。
(3)指导读好问句。“春天,春天的太阳该画什么颜色呢?”句中出现了两
个“春天”,读第 2 个时要加强语气。读句子时语调微微上扬,读出疑问,教师
范读,让学生在模仿中读出正确的语气和语调。
3.理解运用
全文语言优美,结构工整,具有反复的特点,要加强学生的整体感知。通过
初读课文,让学生了解“我”分别画了四个什么样的太阳,在太阳的照射下,“我”
又分别看到了什么美好的景象,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明显的信息。
▶教学准备
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太、阳”等 13 个生字,会写“太、因”2 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板块一 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猜谜激趣,引出课题。
(1)猜谜语。
课件出示:
有位老公公,一副圆面孔。有朝一日不见它,不是下雨就是刮风。
(2)出示词卡“太阳”,指导读准字音。
2.板书课题。
(1)板书:太阳。
(2)教师引导:一年四季里,我们看到的太阳是一样的吗?你对每个季节
的感受一样吗?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四个太阳》。(板书:四个)
(3)齐读课题,思考:你由课题想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猜谜语,既能复习识字单元关于猜字谜的方法,又能激发
学生的兴趣,一举两得。
板块二 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圈出文中生字。
(2)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指名带读。
课件出示:
tài
太
yánɡ
阳
dào
道
sònɡ
送
mánɡ
忙
chánɡ
尝
xiānɡ
香
tián
甜
wēn
温
nuǎn
暖
ɡāi
该
yán
颜
yīn
因
(3)去掉拼音,自由练习朗读。
2.指导方法,识记生字。
(1)熟字比较:太—大;因—回。
(2)加一加:阳、送、香。
(3)在语境中整体识记,在文中句子里认读,或组成词语认读,如:应该、
五颜六色、尝一尝、温暖。
【设计意图】识记教学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在充分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指
导识记生字的方法,有助于学生快速读懂课文内容。
板块三 观察比较,指导书写
1.猜谜引入。
(1)课件出示:
大口框里有个“大”。
(2)生猜出谜底后讲解“因”字的书写:全包围结构,被包围部分的大小
要适中,笔顺规则为先外后内再封口。
(3)(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园”)学生观察比较:“园”与“因”哪里
长得像?书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教师范写,学生练习。
(1)教师范写“因”,讲解书写要领。
(2)学生自由练写,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比较,先让学生有所发现,再进行书写指导,能让学
生记得更加深刻。
板块四 感悟理解,入情朗读
1.再读并理解。
(1)学生再读课文,指名分自然段接读课文。
(2)思考:你们知道文中的小男孩分别为四季画了哪四个不同颜色的太阳
吗?用“____”在文中画出。
(3)指名发言,指导练读“绿绿的太阳”“金黄的太阳”“红红的太阳”“彩
色的太阳”。
(4)同桌互读,描述自己最喜欢的那个季节的太阳。
2.感悟体会。
(1)学习第 1 自然段。
①指名读。
②课件出示长句子:
课件出示:
高山、田野、街道、校园,到处/一片清凉。
③借助语段拓展,引导学生理解“到处”。
绿绿的太阳照着高山,高山——(一片清凉)
绿绿的太阳照着田野,田野——(一片清凉)
绿绿的太阳照着街道,街道——(一片清凉)
绿绿的太阳照着校园,校园——(一片清凉)
(2)学习第 2 自然段。
①指名读。
②课件出示长句子:
课件出示:
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小伙伴,请他们尝尝/水果的香甜。
③指导学生把句子读通顺,读好停顿。
④引导想象:你的眼前出现了哪些香甜的水果?
(3)学习第 3 自然段。
①指名读。
②课件出示图片:
③你能用动作告诉我你现在的感觉吗?
④所以,我们要给冬天画个——红红的太阳。
(4)学习第 4 自然段。
①指名读。
②你们看到的春天的色彩都有哪些?
③师生合作读。
【设计意图】以读为本,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既加强了读书的指导,又走进了课文。此环节通过朗读方法的指导,突破了重点。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阳、校”等 5 个字和横撇弯钩 1 个笔画。
2.能从文中找出明显信息,感受“我”的美好心愿。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复习词语,温故知新。
(1)出示词语。
课件出示:
高山 果园 田野 碧绿 金黄 火红 清凉 香甜 温暖
(2)分组进行摘苹果的游戏,看哪一组的同学摘的苹果多。
(3)开火车读词语。
2.养成习惯,规范书写。指导书写“阳、为、校、秋、金”。
(1)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①阳:左耳旁高且小,“日”字写中央。示范写横撇弯钩——下笔写短横,
转折处略顿笔后写短撇,接着笔尖不离纸写小弯钩,钩的方向往左上。
②为:笔顺是点、撇、横折钩、点,注意起笔是点。
③校:“交”的长撇起笔对准上方点的中间,捺的起笔对准短撇的尾部,撇、
捺要写舒展。
④秋:回顾禾字旁,联系“火”字复习书写笔顺。
⑤金:撇、捺要舒展,起笔在竖中线上相连,中间的竖写在竖中线上,撇、
点分别在竖中线两侧,最后的横要稍长。
(2)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评价。
【设计意图】把写字带进课堂,是《语文课程标准》对每一节课的要求。在
书写时注意让学生观察字形,掌握结构;教师示范和个别指导灵活运用,再伴之
以激励性评价,这样的教学是卓有成效的。
板块二 朗读课文,感悟内容
1.正确读文,质疑问难。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懂的词语。
(2)各组依次展示。
(3)提出疑问,小组内解答疑问。
2.品读感悟,理解课文。
(1)分夏、秋、冬、春四个小组讨论:文中的小朋友为什么要画这种颜色
的太阳?
(要求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
(2)汇报交流。
①夏天组。
A.夏天组的同学为什么画了绿绿的太阳?(课件出示绿绿的太阳挂在天空,
到处一片清凉的景象)
B.因为绿太阳能带来清凉,所以夏天要画个绿太阳。
C.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②秋天组。
A.秋天组的同学画金黄的太阳的原因是什么?
B.出示课件。图片展示:金黄的太阳照在结满各种果子的果园里,金黄的稻
田一眼望不到边,金黄的落叶随风飘落到池塘上。
C.请同学们表演“邀请”一词。
D.自由读。
③冬天组。
A.冬天组的同学画红红的太阳的原因是什么?
B.出示课件。图片展示:大雪纷飞,北风呼呼,小朋友冷得直发抖,红太阳
出来了,小朋友快乐地在雪地上玩雪。
C.指名读,评读,齐读。
④春天组。
A.春天组的同学画彩色的太阳的原因是什么?
B.出示课件。图片展示:万紫千红、鸟语花香、泉水叮咚的春天景象。
C.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赞美春天,如唱春天的歌、背春天的诗、说春天的词
等。
D.齐读。
【设计意图】用“因为……所以……”示范引路,规范学生的语言;应用多
媒体,创设情境,唤起想象,激发兴趣;采取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
感悟,活跃课堂气氛。
板块三 拓展延伸,口语交际
1.画一画。
(1)画“我心中的太阳”:你想画一个什么样的太阳?为什么要这样画?想
表达什么心愿?
(2)学生汇报展示。
2.说一说。
(1)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2)小结:课文中的小朋友把美好的心愿送给每一个季节。同学们把美好
的心愿带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老师也有一个心愿,就是送同学们一个快乐的太
阳,希望同学们每天都快快乐乐的。
【设计意图】抓住机会,在阅读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创造力,发展个性,让学生的情感再次得到升华。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努力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到新鲜、轻松。
在课堂中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展了学生的
个性,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合作、应变的能力。
2.朗读,是小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途径之一。
在一年级语文课中,针对学生年龄特点采用在情境中读书的方式,可以激发
学生的朗读兴趣,逐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课文朗读,也是发展学生个性和智
能的环节,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中熟悉理解
课文内容,感悟“我”的美好心愿。
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围绕“伙伴”这个主题,编排了《小公鸡和小鸭子》《树和喜鹊》《怎
么都快乐》3 篇课文。其中前两篇是童话,后一篇是儿童诗。这些课文把生活中
常见的伙伴之间的相处,通过生动的故事情境和朗朗上口的诗歌语言加以展现,
引导学生明白要珍惜伙伴之间的情谊,要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快乐合作,友好
共处,才会真正感到快乐和幸福。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内容
课
时
教学要点
小公鸡和
小鸭子
2
1.认识 33 个生字、4 个偏旁和 4 个多音字,会写 20 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不、一”的变调。
3.学习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知道“孤单、快
乐、独自、有劲”等词语的意思;初步体会“偷偷地、
飞快地”等词语的用法;积累意思相对的词语和表示游
戏活动的词语。
4.读好对话,读出不同角色说话的语气;朗读儿童诗,初
步体会诗歌的情趣,读出自己的感受。
树和喜鹊 2
怎么都快
乐
2
口语交际 1
在不同的情境下会使用合适的礼貌用语;懂得自己遇到困
难时可以寻求别人的帮助;能大致讲清楚自己的要求。
语文园地
三
2
1.学习正确使用字典的方法,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2.借助拼音正确朗读古诗《赠汪伦》,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
背诵古诗。
3.和大人一起读《胖乎乎的小手》,巩固学过的汉字,知道
要帮助大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5 小公鸡和小鸭子
▶教学目标
1.认识“块、捉”等 12 个生字和提土旁、足字旁 2 个偏旁,会写“他、地”
等 7 个字。
2.通过朗读比较,联系上下文,了解“吃得很欢、急得直哭”等短语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不”字的变调,通过角色体验读好小公鸡
和小鸭子的对话。
4.了解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生活习性,感受小伙伴之间互相帮助的美好情
感。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初步体会“偷偷地、飞快地”等词语的用法,读好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
3.了解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生活习性,感受小伙伴之间互相帮助的美好情
感。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1)识字
本课要认识 12 个生字。字音方面,“信、跟、喊、身”的前鼻音和“捉、身、
直”的翘舌音要重点指导。在字形识记时,可采用多种方法,如:用加一加的方
法识记“捉、河、急、信、忽、喊、行”等字,用换一换的方法识记“快、跟”。
(2)写字
本课要写 7 个字,根据字形特点,指导写字时可以归类进行,如:“河、说”
二字中的点在不同位置的书写各有讲究;“河、说、听、哥”4 个字都含有“口”,
“口”在不同字、不同位置的书写各不一样。
2.朗读指导
(1)注意“不”字的不同读音。可先指导学生圈出文中带有“不”的词组,
然后指导学生读好变调后的准确读音。
(2)重点读好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可指导学生按照“读正确—想象情
境—分角色朗读”这三个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
3.实践活动
在读好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读一读课外读物中的对话,
读出不同角色说话的语气。
▶教学准备
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 12 个生字,认识提土旁、足字旁 2 个偏旁,并能正确读写“也、他、
地”3 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不”字的变调。
3.通过朗读比较,联系上下文,了解“吃得很欢、急得直哭”等短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激趣导入,走进课文
1.图片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认识两个小动物,这两个小动物非常可爱,你
们想看看吗?(课件出示: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图片)
2.板书课题《小公鸡和小鸭子》。
学生齐读课题,教师提出问题。
(1)读完课题,你能猜出课文讲的是谁和谁的故事吗?
(2)你知道小公鸡和小鸭子各有什么本领吗?
3.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认读预习时圈画出来的生字。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动物图片导入,让学生猜测课文的主要角色,激
发学生读课文的兴趣。
板块二 初读课文,感知故事
1.闯关我最棒!
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指名读,齐读,同桌互读。
(1)第一关:我能读准平翘舌音。(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捉、直、身、
说、死”)
(2)第二关:我能读准前后鼻音。(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跟、喊、行、
信、听”)
(3)第三关:这些生字我也能读准。(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急、忽、
他、地、河、哥、块、也”)
(4)口头扩词。
2.检查自然段。(课件出示:课文的自然段标注)
提示:自然段前面要空两格,对照课件检查段落标注是否标对。
3.同桌合作读课文。
(1)轮流读自然段。
(2)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3)读得好的夸夸他,有困难的帮帮他。
4.朗读指导,多种形式朗读。
课件出示:
“不”字的变调:捉不(bú)到 不(bù)行 不(bú)会 不
(bú)信
短语的朗读:急得直哭 吃得很欢 偷偷地跟 飞快地游
5.填一填。
课件出示:
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块儿出去玩。当小公鸡看见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时,就
( );当小鸭子听见小公鸡落水喊救命时,就( )。
自由说,指名说,同桌互说。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运用分类识字的方法落实字词教学。通过口头表达的
形式让学生对故事有整体的把握,在此过程中巩固生字新词。
板块三 品读课文,随文识字
1.理解“一块儿”。
(1)指名读第 1 自然段。
(2)课件出示:词语“一块儿”。
指导:“一块儿”是儿化音,读的时候,“块”和“儿”连在一起读,把它们
放进句子里再读一读。
(3)想一想:这里的“一块儿”还可以换成哪个词?(预设:一起)
(4)学习提土旁和足字旁。
①观察“块”字,它是什么部首?猜一猜带有提土旁的字与什么有关?“块”
字还可以和什么组词?[课件出示:块(泥块)(土块)]
②观察“跟”字,它是什么部首?猜一猜带有足字旁的字与什么有关?“跟”
字还可以和什么组词?[课件出示:跟(跟从)(跟头)]
2.体会友谊。
课件出示:
(1)看图说话。谁来说说小公鸡和小鸭子在什么地方,他们在干什么?你
还观察到了什么?
(2)现在,请大家一边看图一边读第 2 自然段。(课件出示:课文第 2 自然
段)
(3)品读第 2 自然段。
①小公鸡和小鸭子捉到虫子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呢?你能学着说一说这
样的词语吗?
②结合图片,想一想:为什么小公鸡能捉到虫子,而小鸭子不能?(观察嘴
和脚)
③体会小公鸡的开心和小鸭子的着急,反复练习朗读。
④理解“捉”字。(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捉”)
“捉”要用到什么?(手)所以,“捉”的部首是——提手旁。
⑤当你的好朋友有困难时,你是怎么做的?小公鸡又是怎么做的?一起读一
读。
⑥你喜欢这只小公鸡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此环节将识字这一重点分散进行,随文识字。学生边观察图画,
边揣摩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心情,在此基础上练习朗读。
板块四 认真观察,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带拼音的生字“也、他、地”)
指名读一遍,口头扩词。
2.辨析“也、他、地”。
怎么把这三个字区分开呢?谁有办法?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试着比较它
们的异同。
3.要想写好这三个字,关键要写好什么?
4.书空“也”的笔顺。
5.教师范写“也”,学生书空,描红。
6.学生在本子上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再写一个。
7.观察“他”“地”,写这两个字要注意什么?
指导:“也”要写小一些,左窄右宽;单人旁与“也”一样高,提土旁比“也”
稍微矮一点点。
8.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评价。
【设计意图】将汉字书写归类指导,有利于学生区分形近字,加深印象。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河、说、听、哥”4 个字及其组成的词语,抄写词语。
2.了解“偷偷地、飞快地”等词语的意思,通过角色体验读好小公鸡和小鸭
子的对话。
3.知道小鸭子和小公鸡的不同习性,懂得小伙伴之间要互相帮助。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揣摩心情,指导朗读
1.检查生字读音。
2.师: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小公鸡和小鸭子他们在一起捉虫子。那接下来他们
会去干什么呢?结果如何?
课件出示:
3.学习第 3 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思考问题:
课件出示:
他们来到了什么地方?小鸭子为小公鸡做了什么?小公鸡下水了没有?
(2)读读小鸭子说的话,想想小鸭子的心情,在朗读中体会小鸭子的语气。
课件出示:
小鸭子说:“不行,不行,你不会游泳,会淹死的!”
(3)小公鸡为什么捉不到鱼?小鸭子为什么能捉到小鱼?引导学生讨论,
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原因。
(4)分角色读第 3 自然段。
4.指名读第 4 自然段,其他学生思考问题:
(1)小公鸡不听小鸭子的劝告也下了水,结果怎么样?为什么会这样?
(2)小鸭子是怎样做的?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小鸭子奋力抢救小公鸡?(飞
快地)
(3)课后练习:读一读,比一比。
课件出示:
●小公鸡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小鸭子游到小公鸡
身边。
● 小公鸡偷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小鸭子飞快地游到
小公鸡身边。
总结:用了“偷偷地、飞快地”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更直白地表现了人物
的心情。
(4)指导朗读:在朗读中体会小鸭子的着急和小公鸡被救后对小鸭子的感
激。
【设计意图】通过抓住关键的词句,揣摩小公鸡和小鸭子的情感,体会朗读
的语气,读好角色对话,落实教学重点。
板块二 整体回顾,复述故事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引导学生回顾每一个自然段的内容,并适时板书。
3.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插图仔细观察,展开想象,分好角色准备朗读。
4.组织展示分角色朗读。
5.组织尝试讲故事。
6.想一想:学完本课,你懂得了什么?
【设计意图】在整体回顾课文的基础上,通过画面想象情境,再次训练学生
读好人物的对话。
板块三 认真观察,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带拼音的生字“河、说、听、哥”)
齐读,并组词。
2.指导学生观察字形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指导:这四个字都含有“口”,它在不同字、不同位置的书写各有讲究。
“河”中的“口”写在田字格的正中间;“说”中的“口”上宽下窄,在右上格;
“听”中的“口”作偏旁,在左上格;“哥”中的两个“口”大小不一样。
4.教师范写。
5.组织学生自由练习书写,教师巡视。
6.组织全班展示,比一比,看谁写得好。
【设计意图】将有共同部件的生字放在一起比较学习,关注每个字的结构特
点,通过练习反馈评价,在实践中把字写得美观,提高书写能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识字方法的灵活性。
本文层次清晰、叙事完整、情节生动,主题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容易引起
小学生的兴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心理特点,要运用
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来指导学生识写生字。在本课的教学中,
我采用闯关认读生字、归类识字、加一加、减一减等各种方法灵活识记。
2.朗读指导的多样性。
在指导朗读时,我将色彩丰富的图片与课文的文字内容相结合,全面引导学
生自主理解课文内容,并借助图片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在此基础上通过同桌
合作读、分角色朗读等方式,读好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这样,学生对课文内
容的理解就更深了,语言表达能力也更强了,学习的主动性也得到了体现。
3.课文内容的延伸性。
课上,我让学生试着复述课文讲的故事,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知生活道理,
教育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要和其他同学互相帮助,团结友爱。
6 树和喜鹊
▶教学目标
1.认识“窝、孤”等 9 个生字和子字旁、倒八 2 个偏旁,读准多音字“只、
种、乐”的字音;会写“单、居”等 6 个字。
2.通过联系上文,了解“孤单、邻居”等词语的意思,积累“从前、叽叽喳
喳、安安静静”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一”的变调。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理朗
读好课文,感受语言的节奏,知道有朋友就有快乐。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积累词语,通过插图理解课文内容。
2.明白有朋友就有快乐的道理。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1)识字。本课要求认识 9 个生字,读准 3 个多音字。要重点指导读前后
鼻音,多音字的读音应在具体的词句中进行认读,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语感,不要
机械地进行以字义确定读音的训练。字形上,本课以合体字为主,可采用以下方
法识记:①加一加。“孤、邻、招、呼”均可采用部件加一加的方法识记。②比
一比。“静”可以和第一单元《小青蛙》中出现的“青、清、请、晴”进行比较,
从形声字特点识记巩固这一字串;“都、邻”都是双耳旁的字,可以放在一起进
行比较识记。③利用图片、生活经验来理解字义并识记。“窝”字,可以观察图
片找到鸟窝。“招、呼”二字可以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打招呼的样子识记。
(2)写字。在指导写字时要具体将每个字的书写要点指导清楚,可和熟字
组成常用的词语,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读一读、写一写。
2.朗读指导
本课的朗读,读正确是首要任务,要读准“一”的变调。“一”的变调在一
年级上册已经出现多次,在本文中出现频率很高,要巩固读法。朗读课文,要求
学生能随着课文情感的变化而有所感悟,读出自己的感受,可以采用想象画面、
创设情境、体会心理等策略进行朗读指导。
3.理解运用
本文需要重点理解“孤单、邻居”等词语的意思,在学习的过程中重点指导
对“孤单”意思的理解,可通过读句子,抓住连续三个“只有”,让学生想象喜
鹊的心理,感受无人陪伴的“孤单”。将这种学习的方法迁移运用到后面课文的
学习中,并理解“邻居”一词的含义。
▶教学准备
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 9 个生字和子字旁、倒八 2 个偏旁,读准多音字“只、种、乐”,读
准“一”的变调;积累“叽叽喳喳、安安静静”等词语;会写“招、快、呼”3
个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树和喜鹊的
孤单。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故事导入,了解内容
1.走进故事,揭示课题。
(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思考: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2)学生交流听到的主人公。
(3)教师小结,引出课题。
①教师引导:刚才这个动听的故事,大家想读吗?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读读
这个故事。
②板书课题《树和喜鹊》,齐读课题。
2.走进课题,认识喜鹊。
(1)出示图片。
课件出示:
(2)简要介绍喜鹊。
课件出示:
喜鹊:鸟,嘴尖,尾长,身体大部为黑色,肩和腹部为白色,叫声嘈杂。民
间传说听见它叫将有喜事来临,所以叫喜鹊。喜鹊在中国是喜庆、吉祥的象征。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以听故事的形式引入,不仅满足了低年级孩子的好奇
心,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注意倾听的习惯,他们听故事的过程
就是梳理思路的过程。
板块二 自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自己读准,同桌相互读。
2.出示生字,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带拼
音的生字“只、窝、孤、单、种、都、邻、居、招、呼、静、乐”)
(1)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认读有困难的生字,用加一加的方法识字。
着重强调:“邻”是前鼻音,“邻”和“都”都是双耳旁;“静”是后鼻音,
比较“静”与“青、清、情、请、晴”的异同。
(2)认识多音字“只、种、乐”并指导组词,回到文中读一读句子。
(3)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小老师领读。
(4)认识偏旁“孑、丷”,圈出文中带有“一”字的词组,把读音读准确。
(5)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从前 喜
què
鹊 孤单
jī
叽叽
zhā
喳喳
后来 邻居 快乐 安安静静
①开火车读。
②指名读。
③齐读。
④像“安安静静”这样的词语谁还能说几个?(高高兴兴、快快乐乐)
⑤出示 AABB 式的词语,指导学生朗读积累。
⑥指出“从前”和“后来”,“孤单”和“快乐”是两组意思相对的词语。
3.把生字宝宝送到课文中读一读,读正确、读流利。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给了学生充分的自读课文的时间,使学生能够正确、
流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当小老师来教读生字的设计,调动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
板块三 图文结合,理解词语
1.轻声自由朗读第 1、2 自然段,圈一圈这两段话中的事物,说说你的感受。
(1)交流后出示:
课件出示:
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
(2)出示图片。(课件出示:教材第 32 页课文插图)
引导学生体会:一棵树,让我们感受到“树很孤单”;一只喜鹊,让我们感
受到“喜鹊也很孤单”。
2.比较句子,对比着读,进一步体会“孤单”的感受。
课件出示:
从前,这里只有一棵树,树上只有一个鸟窝,鸟窝里只有一只喜鹊。
从前,这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个鸟窝,鸟窝里有一只喜鹊。
(1)教师引导:你有过这种经历吗?自己一个人,周围没有朋友,也没有
家人,当时自己是怎么想的?感觉如何?
(2)读出自己的理解。
3.创设情境,体会心理。
(1)如果你是一棵树,只有你一棵树,看看四周,你想说些什么?
(2)如果你就是这只喜鹊,只有你一只喜鹊,看看四周,你想说些什么?
(3)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第 1、2 自然段。
【设计意图】图文结合,抓住“一”和“只有”,理解什么是“孤单”,在此
基础上通过想象、角色体验进一步体会树和喜鹊的孤单,说出感受,从而落实课
文的重点。
板块四 指导书写,巩固生字
1.重点指导“招、快、呼”。(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带拼音的生字“招、
快、呼”)
2.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要写得左窄右宽,观察笔画
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1)“招”:“刀”的撇穿插到提手旁横和提的下边;右边的“口”略扁,比
提手旁略高。
(2)“快”:竖心旁左点垂,右点平;右部撇为竖撇,上段宜直,捺与撇对
称,要舒展。
(3)“呼”:口字旁要写在横中线上,右边部分的横穿插到口字旁的下部。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笔顺。
4.学生自己书写。
(1)班内交流书写时发现的应该注意的问题。
(2)教师根据书写情况具体指导。
【设计意图】给学生自主识字、写字的机会,并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帮互
学,教师适时查漏补缺,进行指导。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单、居、乐”3 个字,理解“邻居”的含义。
2.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理读好课文,感受语言的节奏,知道有朋友就有快
乐。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词语,回顾内容
1.开火车朗读。
课件出示:
从前 喜
què
鹊 孤单
jī
叽叽
zhā
喳喳
后来 邻居 快乐 安安静静
2.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主要讲了什么,用上上面的词语。
【设计意图】字词是低年段学生学习的重点。检查学生上一节课生字词的学
习效果,夯实基础。在分类积累词汇的同时也指向文章核心。
板块二 品读词句,感悟内涵
1.朗读第 3~6 自然段,思考:后来树和喜鹊有了什么变化?
课件出示:
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2.想一想树和喜鹊后来为什么很快乐?轻声朗读课文,画出相关句子。
课件出示:
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3.细读课文,理解词句,思考问题。
(1)指导学生理解“邻居”一词。抓住两个“都有”,理解“邻居”的含义。
(课件出示:教材第 33 页第 1 幅课文插图)
(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的邻居是谁,你和邻居的关系怎么样。
(3)喜鹊是怎么和邻居相处的呢?他们一起做什么?
(4)想象:树会和邻居做什么呢?(课件出示:教材第 33 页第 2 幅课文插
图)(一起交谈,讲故事,聊天)
4.出示课件。(课件出示:课文第 6 自然段)
(1)指名朗读句子。
(2)思考:为什么树和喜鹊很快乐?
课件出示:
因为__________,他们再也不__________,所以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5.教师小结:是呀,树和喜鹊都有了邻居,他们都有了自己的朋友,再也不
孤单了。所以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我们同学之间每天一起学习、一起活动、
一起玩耍,多么快乐呀!
6.有感情地朗读第 5、6 自然段。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里,让学生在文字里驻足、细细品味,不仅有利于学
生把握文章的内容,理解文章内涵,还教给了学生抓住关键句阅读这种基本有效
的读书方法。
板块三 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1.教师范写“单、居、乐”3 个字,学生观察。(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
带拼音的生字“单、居、乐”)
2.教师指导,提示要点。
(1)“单”:中间的竖要又直又正,最后一横要长。
(2)“居”:尸字头上部要小,撇要长,“古”的横伸在尸字头外。
(3)“乐”:竖钩在竖中线上,位置要放正;下面两点左右对称。
3.学生口头练习组词并练写,注意主笔的位置。
4.教师巡视指导并评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文用生动细腻的语言描写了树和喜鹊由孤单到快乐的生活经历,告诉学生
有了邻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戏,才能感受到快乐。
在学习字词时,我侧重于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在讲解课文
时,我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
在教学时,重点采用图文结合、想象画面、角色体验等方法,重点理解后来树和
喜鹊都很快乐的原因。在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学生们清晰地了解树和喜鹊的
变化及其原因,也就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从而领会到了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
互相关心,我们的生活才会快乐。
7 怎么都快乐
▶教学目标
1.认识“怎、独”等 12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得”的字音;会写“玩、很”
等 7 个字。
2.联系上下文了解“独自、静悄悄、有劲”等词语的意思,结合生活实际积
累“跳绳、踢足球”等词语。
3.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读出诗歌的情趣,在
反复朗读中感受诗歌的节奏,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快乐。
▶教学重难点
1.联系上下文了解“独自、静悄悄、有劲”等词语的意思;联系生活实际,
读出诗歌的情趣。
2.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1)识字:本课的生字,要重点指导读好前鼻音“怎、篮、连、运”,后鼻
音“绳、讲”;多音字“得”也是读音的难点,要帮助学生正音。字形上,本课
生字以合体字为主,要充分利用学过的偏旁进行字形识记,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学
习生字。
(2)写字:在指导书写时,可以提示学生先将 7 个字归类,同样偏旁的字,
可以放在一起指导,进行比较书写。对于王字旁、双人旁,应加强示范与指导,
注意作偏旁时笔画的变化。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可以和熟字组成常用的词语,让
学有余力的学生读一读、写一写。
2.朗读指导
要指导读好诗歌中几个句子的停顿。在教学时先让学生试着读一读,再请学
生读给大家听,根据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读好句子的停顿。本课诗歌描述的内
容都是学生熟悉的游戏活动,因此指导朗读时要创设游戏的氛围,让学生联系生
活实际,想象游戏的画面,带着感受朗读,读出诗歌的情趣。诗歌的节奏应以学
生理解为主,通过各种形式的轮读、指名读、师生合作读、同桌互读达成朗读的
目标。
3.理解运用
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是本课学习的重点。通过前两篇课文的学习,学
生已初步学会了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了解词语的意思。本课学习中,“独自、
静悄悄、有劲”等词语的意思都可以引导学生用这种方法来学习。
诗歌展现的“快乐”主要是玩各种各样的游戏,游戏的名称又以相同的结构
出现,这类词语的学习和对课文的理解,应该层层推进:①在导入部分让学生回
忆课间活动,让学生对动宾短语有初步的感知。②在初读时可以重点圈画游戏的
名称,读准读好这些短语。③在分节学习时,要分别创设一个人玩“静悄悄”、
多人玩“热闹”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说说做哪些游戏很快乐。可以让学生根
据每一节诗的内容,用多种句式来练习说话。
▶教学准备
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怎、独”等 12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得”,会写“讲、许、很、行”
4 个字。
2.学习课文第 1 小节,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独自、静悄悄”的意
思,积累“跳绳、搭积木、听音乐”等结构的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一个人玩游戏的快乐和情趣。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谈话导入,走进课文
1.师生谈话,回忆课间活动。
2.根据学生的描述,随机出示学生游戏时的图片及词语并认读。
课件出示:
拔河 踢毽子 跳绳 打篮
球 下象棋
3.大家在玩这些游戏的时候感受如何?引出课题。(板书课题:怎么都快乐)
4.重点指导学生读准生字“怎”。
(1)通过生字卡片认读“怎”。
(2)指名读,指名组词。
(3)尝试用“怎么”说一个句子,其他同学帮忙指正。
(4)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在回忆游戏的同时,认读一组简单的动宾结构的短语,为下文
的学习做铺垫。
板块二 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课件出示:
要求: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生字,标注诗歌小节号,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交流正音。
(1)交流小节标注情况。诗歌共 4 小节。
(2)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正音。
着重指导学生读准前鼻音“怎、很、音”,后鼻音“绳、讲、行”。读准多音
字“得”,强调在本文中读“děi”。课外句子举例:你得快一点,不然会迟到。
(3)说说自己记忆生字的好方法,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4)教师课件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认读。(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带拼
音的生字“怎、独、跳、绳、讲、得、羽、球、戏、排、篮、连、运”)
3.再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每小节中出现的游戏名称。
课件出示:
第 1 小节:折船、折马、踢毽子、跳绳、搭积木、看书、画画、听音乐
第 2 小节:讲故事、下象棋、打羽毛球、坐跷跷板
第 3 小节:讲故事、甩绳子
第 4 小节:拔河、老鹰捉小鸡、打排球、打篮球、踢足球、开运动会
4.指名读,齐读。
5.生字归类识记。
课件出示:
跳绳 踢毽子 踢足球
(1)回忆形声字的特点,指导猜测“跳”这个字与什么有关,引出足字旁
的字和脚有关,记住这一类字。
(2)用同样的方法猜测“讲、排、篮、球”4 个字,出示对应的形旁,小
结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3)了解“篮”用竹字头的原因。
【设计意图】采用边读课文边识字、重点指导前后鼻音的字,以及多音字的
读音、学生交流识字、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归类识字这四种识字方法,达到多种方
法识字的目的,落实了课文的重点。
板块三 再读课文,积累词语
1.学生自由读第 1 小节,读好句子的停顿。
2.围绕“独自、静悄悄”想象画面。
教师引导:想象一个人玩时的画面,以及你在玩这些游戏时的心情,体会一
个人玩时特有的安静。了解“静悄悄”的意思,感受一个人玩的乐趣。
3.同桌合作读,用下面的句式说话。
课件出示:
一个人可以( )、( )、( )……这样很好!
4.拓展一个人玩的游戏名称,尝试说一说。
5.带着快乐的心情再读第 1 小节。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结合自身感受,把课文读得绘声绘色。
用句式练习代替讲解,促进朗读。
板块四 巩固字词,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讲、许”。(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带拼音的生字“讲、许”)
(1)回忆“请、说”中言字旁的写法,教师范写“讲、许”,关注笔画的穿
插。
(2)学生描红、书写,教师点评。
2.指导书写“很、行”。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观察两个字的异同。(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带
拼音的生字“很、行”)
(2)重点讲解并示范双人旁的写法。
(3)学生描红、书写,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把相同偏旁的字放在一起比较并书写,利于学生记忆。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多种形式巩固生字和词语,会写“玩、当、音”3 个字。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有劲”等词语的意思,继续积累动宾结构
的短语,利用省略号结合游戏名称进行仿说。
3.朗读课文,读出诗歌的情趣,体会玩游戏的快乐。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揣摩心情,指导朗读
1.出示词语,多种形式练读。
课件出示:
折船、折马、踢毽子、跳绳、搭积木、看书、画画、听音乐
讲故事、下象棋、打羽毛球、坐跷跷板
拔河、老鹰捉小鸡、打排球、打篮球、踢足球、开运动会
2.回顾朗读第 1 小节,体会一个人玩游戏的快乐,引领学生再次走进课文。
3.请学生朗读课文,指定四位同学,每人读一小节,最后全班一起读全文。
【设计意图】在复习词语的过程中巩固了生字,在朗读中进入课文的学习。
板块二 对比学习,体会快乐
1.指名读第 2、3 小节,其他同学思考:哪个游戏两个人可以玩,三个人也
可以玩?(讲故事)
2.学生边读边画出写“讲故事”的句子。
3.引导发现:两个人听故事和三个人听故事的区别。
课件出示:
讲故事得有人听才行,你讲我听,我讲你听。
讲故事多个人听更有劲,你讲我们听,我讲你们听。
比较朗读,结合上下文理解“有劲”的意思,体会讲故事多个人听的趣味。
4.同桌互读,体会不同游戏的不同乐趣,感受诗歌的节奏。
5.师生合作朗读,读出诗的趣味。
6.根据省略号,拓展两个人可以玩的游戏名称,学生自由说,教师板书。
课件出示:
打乒乓球、猜谜语、下跳棋……
【设计意图】第 2、3 小节的内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合在一起学习可以简
化教学环节。
板块三 深入学习,理解主题
1.教师引读:一个人玩,很好!两个人玩,很好!三个人玩,很好!四个人
玩,很好!五个人玩,很好!许多人玩,更好!
2.学生自由朗读第 4 小节,思考:为什么人多会更好玩?
3.交流,采用问答式、分句读等形式进行朗读,感受诗句的节奏。
4.你最喜欢和小朋友们一起玩什么游戏?说说自己的感受。你还知道哪些游
戏可以和大家一起玩?
5.对比读第 1 小节和第 4 小节,体会不同的快乐。
6.小组比赛读课文,男女生合作读,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将此节与前面几节对比,突显主题:怎么都快乐。
板块四 认真观察,指导写字
1.指导书写“玩、当、音”。(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带拼音的生字“玩、
当、音”)
2.指导写字。
(1)“玩”: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交流书写要点,王字旁上紧下松,末横作
提。教师示范、学生练习,学生反馈、教师点评。
(2)“当、音”: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字书写时的要点,重点强调“当”上部
的笔顺,第一笔竖要写在竖中线上。学生自主练习,相互评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怎么都快乐》是一篇以快乐为主题,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为内容,
让孩子们很喜欢的儿童诗歌。
这首诗歌中的短语大多是以“动词+名词”的形式出现,如“折纸船”“丢手
绢”“踢毽子”等。在教学时,我重点关注这些短语,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
上照样子说一说其他的活动,举一反三,让他们很快记熟并且理解了短语的意思,
这时候再来读诗歌,基本上都能读通、读顺了。
在理解课文内容方面,我抓住“独自、静悄悄、有劲”这些关键词语,让学
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感受,教学效果很不错。这让我明
白了,有些课文你只要找准了一些关键词句,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读出诗
歌的节奏也是这篇课文的难点,因此我训练学生用多种形式朗读,注重停顿与范
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节奏。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以“家人”为主题,安排了《静夜思》《夜色》《端午粽》和《彩虹》
4 篇课文。文章语言通俗易懂,形式丰富,适合一年级学生学习。《静夜思》表
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夜色》用富有童趣的语言告诉孩子们要克服胆小,
做个勇敢的人,就能收获美好。《端午粽》介绍了粽子的样子、味道和花样,以
及端午节吃粽子这个习俗的由来,为读者呈现了一幅温馨的画面。《彩虹》描绘
了一幅幅充满趣味的画面,传递了儿童关爱家人的美好情感。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内容
课
时
教学要点
静夜思 2 1.认识 46 个生字、4 个偏旁;会写 28 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及问句,注意停顿,
读懂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夜色 2
3.理解“勇敢”等词语的意思,用扩词的方法积累一些常
用词语,归类积累“×来×去”,尝试说一说这样的词语。
4.朗读《静夜思》并背诵积累。
5.初步感受端午节的传统文化,体会浓浓的亲情。
端午粽 2
彩虹 2
语文园地
四
2
1.积累与身体部位有关的词,归类识记带有月字旁的字。
2.读好带有轻声的词语并积累。
3.学写“主、门、书、我”4 个带有点的字,了解“点的
位置不同,书写先后也不同”的笔顺特点。
4.借助拼音,正确朗读古诗《寻隐者不遇》,并背诵积累。
5.借助拼音和大人一起读《妞妞赶牛》,读正确、读流利,
并能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绕口令的情趣。
8 静夜思
▶教学目标
1.认识“夜、思”等 9 个生字,会写“思、床”等 7 个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读出古诗节奏;背诵古诗。
2.体会诗的韵味和美好意境。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1)识字。用多种方法识记字形,如利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利用形
近字比较来识记,利用生活经验给生字组词记一记。
(2)写字。掌握心字底的书写要点,独体字“心”的书写在之前已经练习
过,但作为偏旁的书写是第一次学习。当上面结构有长横、撇、捺等笔画时,心
字底要写窄些,即上放下收;反之,心字底则写宽些,即上收下放。“乡”字的
书写也很有特点,两个撇折的撇相互平行,折也相互平行,两撇折转折处基本对
齐,整个字稳稳站立,否则就会倾斜。
2.朗读指导
首先,让学生读准诗中的每一个字,在读准、读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注意
古诗的停顿,朗读时速度要稍慢,要有抑扬顿挫。
其次,读出诗歌的节奏。教师可引导学生借助图画,初步了解诗意,读出诗
歌的节奏。
最后,熟读成诵。可以由教师范读,也可以请班上的“朗读能手”来朗读。
通过音乐烘托、图画展现的方式,让诗中描绘的景象留在学生的脑海里。
3.理解运用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展开合理想象,初步体会诗人因看到月亮而思念家
乡的情感。
对于诗句的意思,只要大体了解就行,不必要求字字落实。
▶教学准备
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夜、思”等 9 个生字,会写“思、床”等 7 个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导入,温故知新
1.复习古诗,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们会背古诗吗?指名背。
(2)复习已学的李白的古诗:《古朗月行》《赠汪伦》。
(3)师生互动,说说对李白的了解,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4)简单介绍李白。
课件出示:
李白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号青莲居士,被后人誉为“诗仙”。他一生写
了很多古诗,有将近一千首,他的诗想象丰富,风格豪放,主观抒情色彩浓烈。
其中,他的绝句清新明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无尽的情思。
2.温故知新,引出诗题。
(1)板书诗题:静夜思。
(2)齐读诗题。
(3)这三个字你们认识吗?能给它们找找伙伴吗?重点认读生字“夜”。学
生交流后出示课件。(课件出示:词语“安静、夜晚、思念”)
(4)能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吗?安静的夜晚,大诗人李白在思念什么呢?
让我们走进这首诗。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
开发课程资源,处理教材要有开放的意识,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
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让学生在课内交流对诗人李白的认识,调动学生运用已
知经验,关注学生已知世界,注重学生的个性体验,满足了部分学生的表现欲望,
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为整体感知诗意做好铺垫。
板块二 初读感知,认识生字
1.通过视频,感受韵律。
(1)课件播放:《静夜思》诵读视频。
(2)我知道很多小朋友已经会读这首诗了,甚至有的小朋友还能背诵,但
是我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能认识古诗中的生字,还能把古诗读得正确、流
利。
2.自读诗句,随文识字。
(1)自由读古诗,把生字圈出来,比一比,看哪些同学能准确认读这些生
字。
(2)带拼音读生字。
①小老师领读。(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带拼音的生字“夜、思、床、光、
疑、举、望、低、故”)
②说一说哪几个字是整体认读音节,哪几个字是三拼音节。理解“故乡”一
词,说一说诗人的故乡是哪儿,我们的故乡是哪儿。
③同桌互相检查。
3.生字扩词,帮助记忆。
(1)你们给这些生字宝宝找个朋友吧,这样大家才会记得更牢啊!
(2)游戏巩固:开火车读词语。
4.反复练读,记住字音。
(1)生字宝宝离开了它们的拼音朋友和词语伙伴,你们还认识它们吗?齐
读。(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去掉拼音的生字“夜、思、床、光、疑、举、望、
低、故”)
(2)游戏巩固:做“摘星星”的游戏。(课件出示动画,动画内容要求:夜
空中有月亮,还有星星。其中每颗星星只要一点击都会变成本课生字,点击时星
星会飞向大家,只留下汉字。)
教师提示:看到小朋友学得这么认真,月亮姐姐带着许多星星也赶来凑热闹
了。月亮姐姐说:“星星后面藏着你们刚刚认识的字宝宝,我来考考你们,谁能
认出这些字宝宝,这颗星星就送给谁。”
5.交流方法,识记字形。
(1)学生交流识字的方法,在交流过程中认识新偏旁“攵”。
(2)教师小结方法:
①熟字加偏旁:“古”和“故”,“木”和“床”,“田”和“思”。
②形近字比较:“底”和“低”,“忘”和“望”,“凝”和“疑”字形相近。
③利用生活经验给生字组词:“光”和“夜”是常见字,给生字组词,如月
光、灯光,月夜、黑夜。
(3)猜谜语强化巩固。
课件出示:
谜语一:此木虽宽,供人卧躺。(谜底:床)
谜语二:他是何方人氏,老爱脚踢石子。(谜底:低)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一起交流识字的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记忆,
也为其他学生提供了识字的方法与途径。通过各种形式的游戏巩固生字,让学生
在快乐有趣的氛围中完成生字的识记。
板块三 指导书写,加深记忆
1.出示生字,齐读。(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思、床、前、光、低、故、
乡”)
2.要写好字,就要按一定的笔顺规则来书写。你知道有哪些笔顺规则吗?现
在我们一起来回忆,再来读一读。课件出示汉字书写笔顺规则:
笔顺规则 例字
一般规则
从上到下 三 竟 音
从左到右 理 利 明 湖
先横后竖 十 王 干
先撇后捺 人 八 入
先外后内 问 同 司
先外后内再封口 国 圆 园 圈
先中间后两边 小 水
补充规
则
带点的字
点在上部或左上,先写点 衣 立 为
点在右上或字里,后写点 发 我 瓦
两面包围
左、右上包围的字,先外
后里
句 厅 座 屋
左下包围的字,先里后外 远 边 建 廷
三面包围
缺口朝上的字,先里后外 凶 画 击
缺口朝下的字,先外后里 同 用 风
四面包围
缺口朝右的字,先上后里
再左下
巨 匠 区
全包围的字,先外后内再
封口
圆 国 团
3.观察笔顺,小老师带领同学书空。
4.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教师提示:注意横与横之间的距离。“思”书写时注意“田”字的竖在竖中
线上,卧钩是关键笔画。“乡”的两个撇折转折处基本对齐。
5.教师范写,学生描红、练写。
学生书写,教师巡视并强调正确的书写姿势:写字要注意身坐直,本放正,
笔拿稳,眼离书本一尺,手离笔尖一寸,胸离桌子一拳。
6.展示佳作。
学生挑出自己写得最满意的字给同桌看,说说自己是怎么写好它的。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书写笔顺规则,反复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能背诵古诗。
2.体会诗的韵味和美好意境。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播放音乐,感受意境
1.教师引导:听音乐,体会乐曲所体现的意境。(课件播放:《思乡曲》)
2.学生交流:图中的人在干什么?他在想些什么?
课件出示:
3.教师小结:这是一首《思乡曲》,思乡的感情可以用音乐来表达,也可以
用语言来表达。
【设计意图】以音乐导入古诗的主题,流露出一种古香古色的韵味,引领学
生进入古诗的世界,并让学生从浓郁的意境中感受到这首诗的情感基调。
板块二 朗读诗句,感悟诗韵
1.体会诗意。
(1)指名读古诗,读出节奏。(反复练习,读好停顿和重音)
(2)这首诗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小组讨论交流,不懂的地方互相问一问。
(3)指名说。
(4)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
(5)理解“霜”,教师讲解诗意:一轮明月当空照,银色的月光洒在床前,
就像地上结了一层霜。李白抬起头来,望向皎洁的圆月,想到自己独自离家在外,
于是一低头就思念起故乡和亲人。
2.入境朗诵。
(1)在我们中国,圆月象征着团圆。在这个安静的月圆之夜,诗人却独自
漂泊在外,他的心情会怎么样呢?(难过,伤心……)
(2)教师范读,再现意境。
(3)模仿练读,想象意境。
(4)指名诵读,以评促读。
大家评议,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想一想,李白的心情是怎样的?如果
你离开了爸爸妈妈,十分想念他们,却无法相见,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5)角色表演:现在请你们把自己想象成李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
一个寂静的夜晚,站在窗前望着圆月。带着你的心情、你的表情和你的动作来吟
诵这首《静夜思》吧!
(6)游戏:谁是“小李白”?指名上台表演,配以乐曲。
(7)全体起立,诵读《静夜思》。
【设计意图】读,是学生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的纽带,因为学生只有真正领
会蕴含在语言文字中的情感,才能读出感情;而读的过程正是学生正确理解文本,
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的过程,这种体验是心灵深处的,也是最长久、最深刻
的。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对于低年龄段的学生而言,古诗是一个难点。但在教学中,我从培养学生自
学古诗的能力入手,虽然学生的精力不会时刻集中,但我让他们自己来当小老师
带读、自由讨论识字办法、展示自己、自我评价……看着他们兴奋的小脸,我想
他们还是有所收获的。
我课前布置作业让学生查询诗人及创作背景等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
息的能力。学生们有的上网查询,有的去图书馆查询,有的问大人,有的从书上
找……这个课前预习既为下一步学习古诗打下基础,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
力。
在介绍背景解诗题时,我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课上,我先带学
生复习已学古诗,然后让学生介绍自己搜集来的资料。学生在介绍李白和创作背
景时,便培养了口头表达能力及听说能力,明白了题目的意思,又为理解古诗的
内容做好了准备。
在理解诗意时,我注重让学生多朗读、多交流。这样既不会破坏古诗的美感,
又可以促使他们动脑思考,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
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9 夜色
▶教学目标
1.认识“胆、敢”等 12 个生字,会写“色、外”等 7 个字,认识厂字头 1
个偏旁。
2.能借助拼音,正确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的停顿,读懂句子的意思。
3.初步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读好长句子的停顿,读懂句子的意思。
2.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1)识字:渗透多种识字方法——扩展词汇识字,联系生活识字,出示图
片识字,运用字理识字,借助动作识字。
(2)写字:先归类再练习,引导学生发现上小下大、上大下小、左窄右宽
的字形结构特点。
2.朗读指导
要巩固朗读“一”的音变,“天一黑”中念第四声,“一看、一样”中念第二
声。指导学生读好带有轻声的词语,如“胆子、晚上”。
3.理解运用
这首儿童诗贴近儿童生活,所以在教学时可减少分析,重在引导学生去感悟,
把理解诗歌内容、积累词语、练习和朗读诗歌整合起来。儿童诗的语言生动、简
练,使得诗歌在很多地方有留白,所以教学时要利用诗歌中的两个省略号设计提
问,让学生自己推断,发挥联想,走进儿童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
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胆、敢”等 12 个生字,会写“色、外”等 7 个字,认识厂字头 1
个偏旁。
2.能借助拼音,正确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的停顿。
3.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视频激趣,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播放迷人夜色的视频。
(2)教师引导:感受夜色的神秘与美丽。
(3)出示课件。(课件出示:夜色图)
(4)师生共同欣赏图片,谈一谈:图片上是一个怎样的夜晚?(指名说)
在这样漆黑的夜晚,你们有什么样的感受?
2.入情入境,揭示课题。
教师引导:一起走进《夜色》,看一看课文里的小朋友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样
的。
(1)板书课题:夜色。
(2)认识生字“色”,口头组词:颜色、景色。
(3)理解课题的意思:“夜色”指的是夜晚的景色。
【设计意图】以视频和图画导入,用充满导向性的语言,针对小学生具有强
烈的好奇心的特点,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想象,使学生迫不及待地想去看一看,
带着积极快乐的情感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板块二 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真倾听课文朗读,思考:这首儿童诗写了一件什么事?
(2)课件播放:课文朗读音频。
2.逐节朗读,正音识词。
(1)指名读第 1 小节。
①指名认读,根据学生的认读情况正音并强调:“勇、往、窗”是后鼻音,
要注意读准。
课件出示:
胆子 不敢 往外瞧 勇敢 窗外 乱跳
②正音后再次认读。
③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勇敢”一词,并用“勇敢”练习说一个完整
的句子。
④齐读第 1 小节,说说第 1 小节的主要内容:“我”从前胆子很小。
(2)学习第 2 小节的内容。
①指名认读,正音指导:“爸爸”的第二个“爸”要读轻声,“晚上”的“上”
也要读成轻声,“散、再”是平舌音。
课件出示:
爸爸 晚上 偏要 散步 原来 像 微笑 再
②正音后再次认读。
③辨析“再”和“在”这一对同音字。
课件出示:
再见 再一次 再也不说了 在家 在干什么 在哪里
引导学生自主认读,体会“再”与“在”用法上的区别。
④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偏要”的意思就是“非要”。
⑤齐读第 2 小节,说说第 2 小节的主要内容:“我”不再害怕夜晚。
3.练读课文,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4.指名学生读,教师范读并适当指导长句子的朗读。
课件出示:
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
从此/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
【设计意图】把识字学词安排在感知课文内容之后,看似颠倒了顺序,实际
上体现了学生识字和学词的一般规律。小朋友识字总是先从整体上关注轮廓,再
具体分析、尝试记忆,之后通过多次复习来巩固,这样识记生字新词才会更有效。
板块三 再读课文,巩固识字
1.再读课文,交流方法。
(1)学生再次轻声朗读课文,并与同桌一起练读,互相评价。
(2)单独出示本课生字,指名认读,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记住这些生
字的。(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带拼音的生字“胆、敢、往、外、勇、窗、乱、
偏、散、原、像、微”)
2.认读识记,方法指导。
(1)“胆、敢、往、外、乱、偏、散、像”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可以采用熟
字加偏旁、熟字加笔画的方法来帮助记忆。
(2)“勇”是上下结构的字,下半部分是“力”。
(3)“原”是半包围结构的字,认识偏旁厂字头,注意厂字头下不是“泉”。
(4)“窗”:囱,小篆体“ ”,像天窗的形状,即在屋顶上留个洞,可以
透光,也可以出烟。后加“穴”字头构成“窗”。(课件出示: )
(5)“微”是左中右结构的字,注意偏旁是双人旁,不要写成单人旁。
3.游戏巩固:游戏环节——小火车过站台,每过一个站台出示一张生字卡片,
请小老师领读生字。
4.课件出示例子,鼓励学生为生字口头组词。
课件出示:
胆子 胆量 大胆 勇敢 勇气 勇士
原来 草原 高原 微笑 微小 微风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中,学生通
过交流各自的识字方法,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认知。教师的引领,不仅把识字与组
词结合起来,而且能激发学生识字的热情。
板块四 集中识记,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本课要求学生会写的字,指名认读,口头组词。(课件出示:用
田字格展示“色、外、看、爸、晚、笑、再”)
2.学生自主观察生字,交流书写要领。
3.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重点指导:
(1)“外”,右边的“卜”略高,左右要写紧凑。
(2)“看”,结合动作来记忆字形:上半部分是“手”的变形,“手”在眼睛
(目)上,就表示“看”的动作。
(3)“晚”,右半部分是“免”字,第十笔撇要从扁“口”中穿过。
(4)“笑”,下半部分是“夭”,不是“天”。
(5)“再”,笔顺是横、竖、横折钩、竖、横、横,并注意最后一笔横要写
长,要穿过整个字。
4.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认真观察并书空。
5.学生自主描红、临写生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书写情况并强调正确的书
写姿势。
6.学生评价。
【设计意图】课堂上,我要求学生摆正写字姿势,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
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以提高书写质量。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读好长句子的停顿,读懂句子的意思。
2.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回顾课文,设疑导入
1.指名朗读课文。
2.交流课文主要内容:文中的“我”从前胆子很小,害怕夜晚,后来不再害
怕了。
3.教师设疑导入: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位怕黑的小朋友胆子变大了呢?
【设计意图】这里简单引入、提问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
望。
板块二 逐节学习,理解感悟
1.学习第 1 小节,体会“害怕”。
(1)指名朗读第 1 小节。
(2)引导学生交流对文中小朋友的了解。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小结:
“我”胆子很小。
(3)教师提问: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的胆子很小?
(4)学生交流,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关注以下几点:
①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感受“我”的胆子非常小。(课件出示,对比朗读:“很
小很小”与“很小”)
②引导学生体会妈妈通过讲述勇敢的故事来鼓励“我”不要害怕。(课件出
示句子:妈妈把勇敢的故事讲了又讲。)
③抓住“一看窗外心就乱跳”中的“一……就……”这个句式,引导学生体
会妈妈讲的勇敢的故事对“我”来说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2.结合实际,拓展体会。
(1)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自己是否害怕黑夜,为什么害怕,
以及害怕的时候是什么样子或有什么表现。
(2)学生交流。(比如:我害怕黑夜。我一听到黑夜里的风声就害怕,总是
担心野兽会跑到家里来。害怕的时候心跳会加速,我就会把窗帘紧紧拉起来,藏
在被窝里)
(3)教师提问:“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我”会看到什么?想到些
什么?(示例:“我”会看到晃动的树影,想到吃人的野兽)
3.指导朗读第 1 小节,注意读出小诗的韵脚。
【设计意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以读促说,读说结合,水到渠成。
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板块三 诵读体会,感悟道理
1.学习第 2 小节,感受夜晚的美好。
(1)妈妈讲勇敢的故事的方法并没有让“我”变得勇敢,爸爸又想出了什
么办法让“我”不再害怕夜晚呢?请同学们轻声地读一读第 2 小节。
(2)学生轻声朗读第 2 小节,交流爸爸想出了什么办法:偏要拉“我”去
散步。(引导学生体会“偏要”是指在“我”胆子很小、极不情愿的情况下,爸
爸非要拉“我”去散步)
2.引导学生想象“我”在夜色中看到了什么。
(1)指名朗读“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这句话,引导学生从“原来”
一词中体会到“我”看到花草微笑时惊讶的心情。
(2)拓展想象: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在晚上散步的时候还
能看到什么。
(3)欣赏文中插图,让学生直观体验夜色的美丽。
(4)练习表达:
课件出示:
在夜色中散步,我发现,原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教师小结:夜色中其实有许多美丽的景色,只要我们敢于走出去,就
会发现黑夜其实并不可怕。正是有了这种发现,文中的“我”才会说道:
课件出示:
从此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
①鼓励学生说说从这句话中知道了什么。
②拓展想象“我”还能看到什么,进一步巩固对省略号的认识。
3.师生配乐朗读全文,鼓励学生说说自己学习了这首小诗后的收获。
4.教师小结:小朋友们,美丽的夜色中藏着许多我们还不知道的小秘密,只
要我们勇敢地走出去,就一定会有惊喜。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加勇敢独立,
收获更多美好。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要创设由内化向外化的转换实践活动,让学生切实地
学好语言和表达方法。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更是语文教学走向科学、
高效的途径之一。因而,教学时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感悟,还要鼓励学生多表达;
引导学生发现语言表达的特点,鼓励他们在口头和书面语中迁移、运用。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发挥了教材的优势,引导学生思考、表达,我觉得
以下几点做得比较好:
1.借助插图,联系实际想象画面。
教学中,我利用课文中的优美插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象画面,使学生
对夜色的特点有了充分的感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欣赏夜色的热情。
2.教授识字方法,促进自主识字。
统编版教材在识字的编排上,注重渗透汉字的构字方法,不断引导学生发现
新的识字方法。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非常注重让学生观察汉字的构字规律,引导
学生主动掌握识字方法。同时,设计了各种游戏,帮助学生巩固识字,这样学生
就能又快又牢地记住这些生字。
3.趣味诵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课我采用了多种方式进行朗读教学,其中配乐朗诵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
阅读兴趣,也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到诗歌的韵律美与节奏感。
口语交际:一起做游戏
▶教学目标
1.介绍一个游戏时,把游戏规则说清楚。
2.能积极主动地邀请小伙伴一起做游戏。
▶教学重难点
知道做游戏的一般步骤和游戏规则,游戏过程要有秩序。
▶教学策略
1.说游戏,激兴趣。
(1)谈话导入,聊聊同学们下课玩的是什么游戏,切入主题。
(2)借助教材插图中“贴鼻子”的游戏,让学生说说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
么,在交流中感受游戏的乐趣,激发参与游戏、口头表达的兴趣。
2.做游戏,学表达。
(1)引导学生读一读教材插图中小朋友的对话,明确交际要求。
(2)教师总结交际的要点。
3.搭擂台,练表达。
(1)先请同学按要求示范课本上的“贴鼻子”游戏,其他同学评价。
(2)分组组织“游戏大比拼”,由全体同学按“星级评价”要求进行评价。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教师导入:同学们,刚才下课你们玩的是什么游戏?
(预设)生:老鹰捉小鸡、跳绳、拔河……
师:这些游戏好玩吗?
生:好玩极了!
师:那这节课我们一起做游戏好吗?(板书“口语交际”主题:一起做游戏)
板块二 交际指导,明确要求
1.出示图片。(课件出示:“口语交际”配图)
课件出示:
2.说说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在做“贴鼻子”游戏)
3.读一读教材插图中小朋友和同伴的对话。
课件出示:
同学甲:来,和我们一起做游戏吧!
同学乙:可是我不会玩啊。
同学甲:没关系,我教你,这个游戏这么玩……
4.说一说交际的要求。
(1)要真诚地邀请小伙伴,我们可以这样邀请:婷婷,我们一起玩游戏吧。
(课件出示:真诚邀请)
(2)如果别人不会玩这个游戏,这时我们要教他们玩。我们可以先示范一
遍给别人看,也可以一边讲解,一边做动作。(课件出示:一边讲解,一边做动
作)
(3)我们还可以和小伙伴发明新的玩法,这样既能培养我们的动脑能力,
又能玩出新花样,玩出新乐趣。(课件出示:一起发明新玩法)
教师总结:邀请者的态度要热情大方,被邀请者要积极参与,遇到不懂的地
方学会主动提问。
【设计意图】从课本“贴鼻子”的游戏入手,通过泡泡提示语,明确交际要
求。
板块三 情境表演,示范交际
1.示范游戏。可以以教材插图中“贴鼻子”游戏为例,请两个学生示范玩游
戏,其他学生认真观察、仔细倾听。
2.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关注学生是否说清游戏规则,二是在规则的介绍中,
可以一边说,一边做动作,这样别人更容易明白。
3.学生点评。
【设计意图】情境表演游戏,并在游戏中学会表达,学会邀请,学会向同学
介绍游戏的玩法。
板块四 组织游戏,练习表达
1.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学生轮流做“贴鼻子”游戏。出示星级评价要求:
课件出示:
一星,能积极主动地邀请同伴参与游戏,同伴之间说话有礼貌。
二星,能较有条理地把游戏规则说给同学听。
三星,能一边介绍,一边做动作,让听的人更容易明白。
2.交流展示,评价。
3.实践活动:课间,和同学一起玩玩你喜欢的游戏。课后,和家人说说你玩
过的游戏。
【设计意图】全员参与游戏,切实让每个同学都有练习表达的机会。
▶教学反思
1.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引导学生通过前后两次做同一个游戏,感受规则
的重要性,为他们自觉做到游戏中守规则、活动时守秩序奠定了情感基础。
2.关注每个学生,无论是讨论交流,还是分组做游戏,引导每个学生参与到
活动中来,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把教材作为一种活动可利用的资源和引发儿童活
动的工具,围绕本课活动目标,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围绕学生喜欢的活动展开,
调动每个学生参与课堂游戏的积极性,在实践中体会做游戏的规则。
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
▶教学目标
1.能认真听教师讲故事,听故事的时候,可以借助图片记住故事内容。
2.能借助图片讲出故事的主要内容,声音响亮,让别人听清楚。
3.有当众讲话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重点
1.能认真倾听故事,听明白故事内容。
2.能借助图片讲故事,做到声音响亮。
▶教学难点
1.能充分发挥想象,借助图片,把故事讲清楚,讲完整。
2.敢于当众讲故事,培养当众讲话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策略
1.创设讲故事的情境。
本次口语交际的第一环节是听教师讲故事。学会倾听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习
惯,如何倾听也是一门学问,让学生在听的时候借助图画想象情境,加深印象和
理解。
2.营造讲故事的氛围。
从听故事到讲故事,这是一个梯度渐进的过程,要引导学生看懂图画,厘清
八幅图内在的关联,把自己的想象融入其中,最好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上表情和
动作讲好《老鼠嫁女》的故事。教师要尽量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让学生
在讲的时候声音响亮,把故事讲清楚。
3.构建合理的评价机制。
通过教师的示范评价、方法指导,引导学生对同学所讲的故事从声音、体态
等方面进行合理的评价,并且在评价他人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己讲故事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猫咪、老鼠等角色头饰。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创设情境,图片导入
1.同学们,看看这是谁的一家?(课件出示:老鼠一家的图片)
课件出示:
2.听说老鼠一家最近要办一件大喜事,大家猜猜看是什么?
【设计意图】出示老鼠一家的图片,用猜一猜的方式引出故事的主人公,吸
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听故事、讲故事的兴趣。
板块二 提出要求,倾听故事
1.提出听故事的要求。
师:小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听别人讲话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善于
倾听是一种美德。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请大家打开课本的第 10 页,
一边听一边看图,记住老师所讲的故事内容。
2.明确故事题目。
师:大家先来看一看,我们的故事题目是——(《老鼠嫁女》)
课件出示:
3.出示图画,讲述故事。
课件出示:
学生听教师讲故事,边听边观察对应图画中人物的动作、表情。
故事内容如下:
老鼠家里办喜事,有个女儿要出嫁。妈妈问爸爸:“哎,女儿嫁给谁呀?”
爸爸是个老糊涂,他说:“谁神气就嫁给谁。”
爸爸就去找太阳,太阳说:“乌云要遮我,乌云来了我害怕!”
爸爸又去找乌云,乌云说:“大风要吹我,大风来了我害怕!”
爸爸又去找大风,大风说:“围墙要堵我,我见了围墙就害怕!”
爸爸又去找围墙,围墙说:“老鼠会打洞,老鼠来了我害怕!”
太阳怕乌云,乌云怕大风,大风怕围墙,围墙怕老鼠,老鼠怕谁呀?爸爸乐
得笑哈哈:“哈哈哈,原来猫咪最神气,女儿应该嫁给他!”
敲锣打鼓吹喇叭!老鼠女儿坐花轿,一抬抬到猫咪家。
第二天,老鼠爸爸和老鼠妈妈去看女儿。咦?女儿不见啦!女儿在哪儿?女
儿在哪儿?女儿在哪儿?猫咪说:“我怕人家欺负她,嗷呜一口就吞下!”
4.理解故事内容。
师:故事讲完了,哪个小朋友给大家讲讲:老鼠爸爸分别找了谁?故事中的
角色谁怕谁?
预设:分别找了太阳、乌云、大风、围墙、猫咪。
太阳怕乌云,乌云怕大风,大风怕围墙,围墙怕老鼠,老鼠怕猫咪。
5.小结听故事的方法。
(1)认真听,记得牢。
(2)带着问题听故事。
6.梳理故事脉络。
课件出示:
大风 猫咪 太阳 围墙 乌云 老鼠
(1)将故事中涉及的角色打乱顺序,让学生重新排序,再次厘清它们之间
的关系。
(2)想一想,用一两句话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课件出示:
老鼠要嫁女儿,他找到了( )、( )、( )、( )和( ),
他们各有各的本领,最后老鼠把女儿嫁给了( )。
【设计意图】讲故事前提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听故事,更有利于集中学生
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讲完故事后,引导学生梳理故事脉络,打乱角
色顺序重新排列,能有效帮助学生发现故事情节反复的特点和故事情节之间的逻
辑关系,为后续学生自己讲故事做好准备。
板块三 对照图画,学讲故事
1.明确讲故事的要求。
讲故事的时候,声音要大一些,让别人听清楚;要把故事讲具体、讲完整;
讲的过程中,可以加上一些自己的动作,配上合适的表情;眼睛要大方地看向听
众。
2.练讲故事,展示评价。
(1)对照图画,学生自由练讲,教师巡视。学生在自由练讲的过程中,有
遗忘的地方,可以随时向教师和同学寻求帮助。
(2)组内互相讲,注意在其中一人讲的时候,其他同学不能中途打断,要
善于倾听,发现问题或有好的建议可以等同学讲完了再提出来。
(3)每组推荐一名学生代表上台讲故事,其他同学用心倾听,做出评价。
(4)教师点评,发现问题,及时改进。(教师点评以鼓励为主,同时提出合
理化的建议,激发学生自信、大胆地展示自己)
(5)评选讲故事小能手、故事大王、超级故事大王。
课件出示:
故事小能手评选标准:能用比较响亮的声音,清楚完整地讲故事。
故事大王评选标准:能够声音响亮、清楚完整地讲故事,并配上适当的表情、
动作。
超级故事大王评选标准:能够声音响亮、清楚完整地讲故事,配上适当的表
情、动作,并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
(6)颁奖。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听他人讲故事到自
己讲故事,这是一个能力提升的过程;从自由讲、小组讲,再到上台讲,体现了
一个梯度渐进的过程。我的点评鼓励及“故事大王”等评选活动,对树立学生讲
故事的信心,激发他们讲故事的兴趣,让他们敢于在老师、同学面前大胆展示自
己尤为重要。
板块四 课堂小结,课外延伸
1.小组合作演一演。
(1)合作力量大。《老鼠嫁女》的故事我们都会讲了,现在让我们 6 个人一
个小组,合作把这个故事演一演,大家敢接受这个挑战吗?
(2)小组练习。
(3)戴上头饰,小组轮流上台展示,学生互评。
2.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听故事,还学会了借助图画讲故事,懂得了听故事态度要
认真,讲故事声音要响亮。善于倾听是一种美德,学会表达是一种能力。我们的
生活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故事,希望同学们多读、多听、多讲,人人争当超级故事
大王。
3.课外延伸。
课外,请同学们把《老鼠嫁女》的故事讲给家人听,也可以另外选择一个自
己读过或听过的故事来讲。
【设计意图】总结是为了更好地提升,提升学生倾听和表达的能力。让学生
课后把故事讲给家人听,既是对故事内容的再巩固,也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当众讲
故事的能力,激发学生积极讲故事的兴趣。
▶教学反思
“听故事,讲故事”是一年级下册教材第一单元的口语交际,借助教材图画
和教师示范讲故事,培养学生听故事和讲故事的能力。为了达到既定目标,我做
了如下尝试:
1.注重示范,让学生有样可依。
这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第一次尝试讲故事。为了让学生讲好故事,我对学生明
确提出要求:一边看图,一边听老师讲故事;听故事的时候,可以借助图画记住
故事内容。那么,我如何讲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并让他们学会讲故事,便显得尤
为重要。
在示范环节,我边讲边加上自己的肢体动作,配上合适的表情,很快吸引了
学生的注意。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我还要求我讲到哪学生便用手指到
哪幅图。在讲完故事后,我及时让学生提出自己没听明白或有疑问的地方,然后
引导学生梳理故事脉络,发现故事中角色之间的联系和故事情节反复的特点,为
学生后续自己讲故事做好铺垫。
2.梯度渐进,令学生得到成长。
从听故事到讲故事,这是一个能力提升的过程。为了减小难度,树立学生的
信心,激发他们讲故事的兴趣,我采取梯度渐进的做法,先让学生对照图画自己
讲,我随机指导,然后小组讲,再选代表在全班进行展示,回家后再在家人面前
表演,这样几轮下来,很好地锻炼了学生当众表达的能力。评奖颁奖环节,更是
对学生能力的一种肯定和有效激励,让学生的成长看得见。
口语交际:打电话
▶教学目标
1.了解打电话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独立打电话和接电话。
2.打电话时,把要表达的意思说清楚;接电话时,能听清楚主要内容。接打
电话时,都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
▶教学重难点
了解打电话的方法,学会打电话。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将自己要说的内
容表达清楚。
▶教学策略
1.联系生活与教材中的范例,明确打电话的基本步骤及要求。
(1)回忆自己打电话的经历,想想自己是怎样打电话的。
(2)请学生分角色读一读教材中的阿姨和李中的对话,思考:课文中的阿
姨和李中是怎样打电话的?
(3)通过讨论交流,逐步明确打电话的基本步骤和要求。
(4)总结打电话时常用的礼貌用语。
2.依据情境,展开实践。
(1)用教材提供的 3 个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打电话。
(2)创设其他需要打电话的情境,同桌合作,模拟打电话。让每个学生积
极参与,得到口语交际训练的实践机会。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谈话导入,明确要求
1.同学们,你们打过电话吗?谁能说说自己是怎么打电话的?下面请打过电
话的同学分享一下你们的经历。(学生自由讲述自己打电话的经历)
2.出示图片。(课件出示:教材第 62 页人物插图)
学生分角色表演阿姨和李中打电话。其他同学思考:插图中的阿姨和李中是
怎样打电话的?
3.学生交流讨论。
课件出示:
打电话和接电话的步骤是什么?接打电话时应注意什么?
4.教师总结。
(1)打电话步骤:摘机——拨号——通话——挂机
(2)接电话步骤:铃响——摘机——通话——挂机
(3)接打电话时应注意的事项:
①打电话时要知道对方的电话号码,号码要拨对。
②打通电话后要问好,要向对方说明自己是谁。
③打电话时要把话说清楚,说话要简短、有礼貌。
④没听清时,可以请对方重复。
5.打电话时常用的礼貌用语。
课件出示:
您好 请问 谢谢 再见 ……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明确接打电话的要求,为下一步的实践
打下了基础。
板块二 创设情境,展开实践
1.课件出示课本中的 3 个情境:
课件出示:
打电话约同学踢球。
打电话向老师请假。
有一个叔叔打电话找爸爸,但是爸爸不在家。
2.分 3 个小组进行,从 3 个情境中选择一个,进行实践。组内讨论:怎样接
打电话?
3.小组内展示,教师加以指导。
4.每组派两名同学上台展示,其他小组根据打电话的要点进行点评、讨论,
做得不好的同学要重新展示一次。
【设计意图】为学生打电话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的语言环境中展开实践,
真正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板块三 多次训练,模拟表达
1.课件出示:
到同学家玩,同学的爸爸妈妈留你吃饭,你要打电话告诉家里人。
星期天,你主动打电话,邀请同学和你一起去新华书店买书。
打电话问候爷爷奶奶。
2.请学生自由选择情境,和小伙伴一起练习接打电话,人人参与。
3.创编打电话儿歌。
课件出示:
我会打电话
打电话,有学问,
您好您好有礼貌,
话儿简单别啰唆。
人不在,记姓名,
打错了,对不起,
说声“再见”再挂机。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由选择情境,做到人人参与,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口语
交际训练的实践机会。
▶教学反思
1.巧设情境,唤起交际欲望。
本课教学精心设计了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不时地将学生引领进特定的情境
中,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小学生的表演欲望都很强烈,
角色表演能激发学生参与口语交际训练的热情。为了演好角色,学生都努力地使
自己的口语表达更清楚、更完整,更符合角色的特点。学生的交际能力在表演中
得到了锻炼和发展。
2.全员参与,培养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它是
一个听与说双方双向互动的过程,而不是听与说的简单相加。只有交际的双方处
于互动的状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所以,课堂上安排大量时间,注重
采取多种形式,特别是全班学生都能参与的形式,让学生在动态的口语交际实践
中增强交际能力。这节课就给了学生充足的语言实践的时间与空间,保证学生有
充分的“说”的时间和自由的“说”的空间。整节课上,教师就是这样创设了多
种形式,让学生在各种情境中,快快乐乐地互动交际,轻轻松松地实践语言,培
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请你帮个忙
▶教学目标
1.懂得当自己遇到困难时,可以寻求别人的帮助。
2.学会请别人帮忙时要运用合适的礼貌用语。
3.知道请求帮助时要把话说清楚,正视对方的眼睛,态度要诚恳。
▶教学重难点
学会请别人帮忙时把请求说清楚,使用合适的礼貌用语。
▶教学策略
1.激发交际欲望。
从本单元的课文《小公鸡和小鸭子》导入,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课文,
这样的安排贴近学生的学习,有助于建立单元的整体性。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在
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你遇到过哪些困难,是怎么解决的?在交流中激发学生口语
交际的欲望。
2.图文结合,口头练习。
教材提供了三个画面情境,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第二幅图示范表
演,以评促学,以学定教。
(1)创设情境,罗列注意点:请别人帮忙时,首先要大致把自己的请求说
清楚,其次要用上礼貌用语,最后还要态度诚恳,眼睛看着对方。在他人给予帮
助后,要真诚地对帮助者表示感谢。
(2)提供句式,让学生练习说话。
(3)就借物、问路等请人帮忙的情境,先同桌或小组自由合作,表演练习,
再在班里展示。
(4)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新情境再演一演。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回忆课文,引发思考
1.回忆课文《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内容。小鸭子不会抓虫子的时候,小公鸡
是怎么帮助他的?小公鸡掉进河里的时候,小鸭子又是怎么做的?
2.师:同学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困难?你们是如何解决的呢?
3.小结:在生活中,我们也许会遇到一些麻烦,碰到一些困难,而自己又解
决不了。这时如果我们能得到别人的帮助,这些麻烦和困难说不定就能迎刃而解
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一学:请你帮个忙。板书课题:请你帮个忙。
【设计意图】联系课文内容,建立单元的整体性,唤起学生口语交际的期待。
板块二 创设情境,示范交际
1.出示课文插图。
课件出示:
2.创设情境。请两个学生表演第二幅插图的内容:一位学生向另一位学生借
水彩笔,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完要提出建议。
3.教师总结。
课件出示:
请别人帮忙时,首先要大致把自己的请求说清楚,其次要用上礼貌用语,最
后还要态度诚恳,眼睛看着对方。
4.出示礼貌用语。
课件出示:
请 请问 您 您好 谢谢 不客气
5.为降低交际的难度,教师可以提供句式。
课件出示:
● 我能( )吗? ●请你( ),好吗? ● ( ),可以吗?
6.情境表演,学生自由选择课文的插图,同桌或者小组自由合作,表演练习。
7.指名学生上台展示,教师评价,看看学生是否说清楚、话得体、有礼貌。
8.总结方法。
师:你请别人帮忙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别人请你帮忙时,你又该注意些什
么?
课件出示:
请别人帮忙时要讲清自己的困难,态度要诚恳,说话要得体,要有礼貌。
帮助别人时要真诚,态度要热情,说话要亲切。
9.在他人给予帮助后,要真诚地对帮助者表示感谢。
课件出示:
可以说:
谢谢你!
太感谢你了,我又可以____________!
因为你的帮助,我____________。谢谢!
10.走向生活。回忆在自己的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或者别人遇到的困难,据
此创设新情境,同桌或者小组演一演。
【设计意图】选择学生熟悉的情境进行交际示范,让学生明白交际要求,在
表演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板块三 布置练习,亲身实践
1.做一做。在学校或者家里,向别人寻求一次帮助。
2.想一想。在平时生活中,哪些忙可以帮,哪些忙不可以帮,如果不能帮,
要真诚地向别人解释理由,取得别人的谅解。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课本走向生活。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
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易于激
发学生的交际兴趣。但是在具体的交际过程中,学生只是停留在自己感性的生活
经验上,还不是很清楚在交际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
境的方式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引导学生在直观的情境交际中总结出了交
际的注意事项,帮助学生逐步从感性经验上升到方法的总结上,提升了学生的逻
辑思维能力。
1.创设情境,给学生构建了一个交际平台,进行模拟表演。让学生处于主体
地位,放手让学生敢说、多说、会说。学生自始至终非常感兴趣,气氛比较活跃。
2.合作表演,增强能力。口语交际应该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起来,
通过小组的合作表演,使得他们在说中悟,在演中悟,最终丰富了语言,提高了
口语交际能力,感受到了口语交际的乐趣。
快乐读书吧
▶教学目标
1.对童谣和儿歌产生兴趣,喜欢读童谣和儿歌类的书籍。
2.乐于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愿意和小伙伴分享阅读感受和书籍。
▶教学重点
对童谣和儿歌产生兴趣,喜欢读童谣和儿歌类的书籍。
▶教学难点
乐于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愿意和小伙伴分享阅读感受和书籍。
▶教学策略
1.趣读引领,激发兴趣。
本次“快乐读书吧”的编排,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阅读童谣和儿歌类书籍的
兴趣。教学重点是采用各种有趣的读法,帮助学生打开快乐阅读之门。在指导《摇
摇船》的朗读时,鼓励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在此基础上,采用拍手打节奏、
击掌的方式读出童谣的节奏感。之后通过对读、唱一唱、表演读等方式读出童谣
的趣味。有了这首童谣的朗读指导,再尝试让学生自主朗读儿歌《小刺猬理发》,
由扶到放。学生能有滋有味地读好童谣和儿歌,体会童谣和儿歌的趣味性,从而
对阅读产生兴趣。
2.搭建展示平台。
有些学生在课外已经读过不少童谣、儿歌,因此在教学之前可以让学生读一
读《读读童谣和儿歌》中的篇目,并在课堂上通过快乐分享、好书推荐两个环节
为学生创造展示的机会,让他们读一读、背一背自己喜欢的童谣和儿歌。教师要
用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展示的欲望。
3.唤起阅读期待。
在学生产生了浓郁的阅读兴趣后,教师可趁势引导,推荐优秀的儿歌和童谣
类书籍,使学生对更多的儿歌和童谣产生阅读期待,从而爱上阅读,把阅读当作
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习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多种方式读,感受趣味
1.趣读童谣《摇摇船》。
(1)播放儿歌《十二生肖》的视频。(课件出示:播放儿歌《十二生肖》的
视频)
同学们,儿歌《十二生肖》很有趣吧!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有趣的
儿歌和童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童谣和儿歌的世界,去感受它们带给我们的
乐趣。
(2)谈话导入童谣《摇摇船》。
同学们,请想一想你到外婆家时,外婆是怎样热情地招待你的呢?(学生交
流)有一首童谣把小朋友到外婆家做客的情景写出来了,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3)你会读吗?请借助拼音将童谣《摇摇船》读准确。
课件出示:
yáo
摇
yɑo
摇
chuán
船
yáo
摇
yáo
摇
yáo
摇,
yì
一
yáo
摇
yáo
摇
dào
到
wài
外
pó
婆
qiáo
桥 ,
wài
外
pó
婆
jiào
叫
wǒ
我
hǎo
好
bǎo
宝
bɑo
宝。
tánɡ
糖
yì
一
bāo
包,
ɡuǒ
果
yì
一
bāo
包,
hái
还
yǒu
有
bǐnɡ
饼
ér
儿
hái
还
yǒu
有
ɡāo
糕。
(4)指名读,指导读准字音。
(5)教师用活泼轻快的语调范读《摇摇船》。
(6)指名学生模仿读,读出童谣的情趣。
(7)下面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这首童谣。
①一边拍手打节奏,一边读,读出童谣的节奏感。
②同桌击掌读。如:读“摇摇摇”时,读一个“摇”字,同桌相互击掌一下。
③带上动作读童谣,使童谣“立体”起来。
④师生对读童谣。
(8)跟唱《摇摇船》。
师:童谣不仅能读,还能唱。下面大家跟着我一起来唱一唱。
教师领唱,学生跟唱。
(9)初识童谣文体。像《摇摇船》这样在儿童中间流行的、形式简短的歌
谣就是童谣。
2.趣读儿歌《小刺猬理发》。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小刺猬理发》。
(2)同桌合作练读儿歌。你读我听,我读你听。如果对方读得流利,请给
他一个大大的赞。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儿歌《小刺猬理发》。
(4)你觉得这首儿歌有趣吗?和大家说说你觉得有趣的地方。
(5)全班表演读,读出儿歌的趣味。
(6)鼓励学生试着背诵。
课件出示:
摇摇船 小刺猬理发
摇摇摇, 小刺猬,___________,
一摇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外婆叫我__________。 理完头发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不是_______________,
还有_____还有_____。 是个_______________。
同学们,你们现在对着屏幕能将童谣和儿歌补充完整吗?指名尝试背诵。在
此基础上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齐声背诵。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阅读童谣和儿歌类书籍的兴
趣。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采用了拍手读、击掌读、表演读、对读、唱一唱等有
趣的方式来读童谣和儿歌,让学生在趣读中感受阅读的乐趣,从而爱上阅读。
板块二 快乐分享
1.拓展诵读童谣《小老鼠偷油吃》。
(1)童谣和儿歌读起来特别有趣,你看下面这位小朋友可爱读童谣了,她
还会背呢!
课件出示:
教师读童谣《小老鼠偷油吃》。
(2)我们班有小朋友会背《小老鼠偷油吃》这首童谣吗?请会背的孩子背
一背。
(3)你们喜欢这只偷油吃的小老鼠吗?说一说原因。
2.分享自己喜欢的童谣和儿歌。
师:大家有自己喜欢的童谣和儿歌吗?可以读给大家听,也可以背给大家听
哟!
(1)学生将自己喜欢的童谣和儿歌在小组里分享。
(2)学生在全班分享自己喜欢的童谣和儿歌。
(3)评选最受欢迎的童谣和儿歌。
3.交流家乡的童谣。
说说看我们的家乡有哪些童谣。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引导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乐于和同学分
享自己喜欢的童谣和儿歌。因此,先通过小朋友的提示语引导学生怎样交流自己
喜欢的童谣和儿歌,再放手让学生在小组里、班级里交流,这样学生就能快乐分
享,拓展阅读更多的童谣。最后交流自己家乡的童谣是为了让学生关注身边的传
统文化,做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板块三 好书推荐会
1.创设情境,导入话题。
师:状状想看童谣和儿歌方面的书籍,可是他不会挑选,怎么办呢?你们能
把自己喜欢的关于童谣和儿歌类的书籍推荐给他吗?
2.学生推荐相关书籍。
(1)想想看:怎样才能让状状喜欢上你推荐的书呢?
课件出示:
提示: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读一读自己喜欢的童谣和儿歌,让学生说说自己喜
欢的原因,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介绍、推荐。
(2)向好朋友推荐自己喜欢的关于童谣和儿歌的书。
(3)鼓励学生大胆在班级里推荐自己喜欢的书。
(4)状状觉得有的同学推荐的书可有趣了!这不,听了元元同学的推荐,
他对元元说——
课件出示:
师:同学们,为了能阅读更多的书,我们可以换书看哟!下课之后向同学借
你喜欢的书吧!
3.教师推荐《读读童谣和儿歌》。
(1)师:同学们,我们今天读的《摇摇船》和《小刺猬理发》都选自《读
读童谣和儿歌》,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本书。(课件出示:4 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的封面)
(2)教师简单介绍《读读童谣和儿歌》。
《读读童谣和儿歌》是曹文轩和陈先云主编的,共四册,书中选编了百余首
中外经典童谣、儿歌,内容丰富多彩,文字浅显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大家可
以读一读,相信你们一定会喜欢这套书的。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的目的:一是为了学生乐于向同学分享自己喜欢的
书籍,乐于与同学交流读书;二是为了引导学生尝试开展简单的自主阅读,激发
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让阅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教学反思
本次的“快乐读书吧”主题为“读读童谣和儿歌”,童谣和儿歌这两种文体
都很贴近学生的生活,为学生所喜爱,易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
我主要是用兴趣引路,让学生享受阅读的快乐。
1.趣读引领,快乐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目
标的第一条。为了在课堂上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采用了拍手读、击掌读、
表演读、对读、唱一唱等有趣的方式来读童谣和儿歌,让学生在趣读中感受阅读
的乐趣,从而爱上阅读。只有智趣交融的课堂才能真正落实“快乐读书”,才能
使“快乐读书吧”真正成为课内外阅读沟通的重要桥梁。
2.快乐分享,点燃阅读激情。
大家一起读好书是非常有意思的事。于是,我在本节课中开展了“分享自己
喜欢的童谣、儿歌”和“好书推荐”两个环节。这两个环节让学生大胆展示了自
己的阅读成果,分享了自己喜欢的书籍,使学生在同学的带领下走进阅读的世界。
本节课,我既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又注重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引,激发学
生积极地投入到课外阅读活动中,从而获得课外阅读带来的成长和喜悦。
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是一个识字单元,编排了《春夏秋冬》《姓
氏歌》《小青蛙》《猜字谜》4 篇识字课。本单元识字课的编排形式多样,内容丰
富,有看图识字,有韵语识字,有以儿歌的形式编排的字族文识字,有字谜识字,
富有童趣,充满了传统文化色彩。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内容
课
时
教学要点
春夏秋冬 2
1.认识 44 个生字和 8 个偏旁;会写 28 个字和 2 个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看图和动作演示等方法了解词和短语的意思,
了解四季景物特点,体会四季的美好。
4.能运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对中国的
姓氏文化产生兴趣。
5.了解“青”字族汉字的特点,通过字谜学习,了解和体
会合体字及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姓氏歌 2
小青蛙 2
猜字谜 2
口语交际 1
1.能认真听老师讲故事,听故事的时候,可以借助图画记
住故事内容。
2.能借助图片讲出故事的主要内容,声音响亮,让别人听
清楚。
3.有当众讲话的勇气和信心。
语文园地
一
2
1.认识 7 个生字,认识与天气有关的常见词语,能主动在
生活中识字。
2.认识字母表,能有顺序地正确认读;能将大小写字母相
对应,熟记字母表。
3.能正确书写 8 个生字,能按照“ɑn、ɑnɡ”准确分类书
写。
4.了解全包围结构的字的笔顺规则且正确书写。
5.借助拼音,正确认读 8 个四字词语,并熟读成诵,通过
想象画面,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
6.和大人一起分角色读一读《谁和谁好》,感受阅读的快乐。
快乐读书
吧
1
1.对童谣和儿歌产生兴趣,喜欢读童谣和儿歌类的书籍。
2.乐于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愿意和小伙伴分享阅读感受
和书籍。
识字 1 春夏秋冬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熟字比较等方法,认识“霜、吹”等 8 个生字和雨字头、双耳
旁 2 个偏旁;会写“春、风”等 7 个字和横斜钩 1 个笔画。
2.通过朗读、看图和动作演示等方法了解词和短语的意思,了解四季景物特
点,体会四季的美好。
3.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积累语言,体会用词的准确性,并仿照课文练习说话。
▶教学重难点
借助形声字的特点,运用熟字比较的方法识记 8 个生字;借助插图和动作演
示理解词义。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1)识字:8 个生字中,“吹、落、降、游、池、入”等字已在前面课文中
出现过,应再认读;“霜、飘”借助拼音认读。
“霜”,后鼻音,可结合插图和实际生活了解字义,还可以和“雪”字比较
相同点,认识其偏旁雨字头;“雨”字作偏旁后变扁了,第一竖变为左点,横折
钩变为横钩;雨字头的字一般和天气有关。
“游”,可结合动作,联系生活体验识记,使学生明白字义;复习偏旁三点
水,明确“游”字是左中右结构。
“入”,翘舌音,可与熟字“人、八”做比较,通过组词理解字义。
“吹、落、降、飘”,可将字的音、形、义相结合,先借助拼音读一读,强
调“降”的后鼻音,再结合文中图画,通过手势、动作帮助理解字义。重点介绍
“降”字的偏旁部首双耳旁。出示“降”的甲骨文,左边是一座土山,右边是沿
着山势向下走留下的一串脚印,所以它的本义是指从高处往低处走,引申义为降
低、落下,后来左边的土山逐渐演变为偏旁“阝”。
(2)写字:重点指导偏旁雨字头和笔画横斜钩的书写,雨字头里的四点的
方向要一致。“春”和“冬”的撇、捺要舒展,整体写起来要上宽下窄。“春、雪”
要注意各横之间的距离均匀。“风”和“飞”的横斜钩,起笔的横左低右高。“入”
的捺要注意起笔位置,由轻到重,到接近收笔处顿笔再提起,像一把汤勺才好看。
2.朗读指导
在识字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先尝试自主读,然后通过师生问答读词串,使
学生学会停顿,体会节奏感。如,教师问:什么青?学生回答:池草/青。最后
引导学生通过分组拍手读等形式,感受语言的节奏美。
3.语言运用
本课主要采用词串的形式,展现不同季节的代表性事物,表现不同气象的特
点。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插图说出类似的短语,鼓励学生结合经验,发挥想象,
说出一年四季的其他代表性事物的特点。
▶教学准备
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认读“霜、吹、落”等 8 个生字;会写“春、冬”2 个字。
2.通过结合插图、想象画面等方法,了解词语和短语的意思,感受四季不同
的特征。
3.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积累语言,感受语言的音韵美。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感受季节,识记生字
1.谈话揭题,学习“春、冬”。
(1)师导入: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2)板书课题:春夏秋冬。学生认读“春、夏、秋、冬”。
(3)书写“春、冬”二字。
①仔细观察“春”字,发现它由哪几个部件组成。
②教师范写,讲解书写要点:先写三横,左低右高,间距均匀,中间一横最
短,再写一个“人”字,撇、捺要舒展,最后写一个“日”字,贴住撇,不碰捺。
③学生练习书写。
④教学书写“冬”字:横撇和捺交叉在中心点上。上点小,下点大,对齐写
在中线上。教师示范书写后,学生练写。
(4)齐读课题。
2.结合图片,认识生字。
(1)出示图片。(课件出示:教材第 2 页中扇形的春风图、夏雨图、秋霜图、
冬雪图)
①师:说说你们分别从图画中看到了什么。
②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
(2)相机出示“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四个词卡。请学生根据拼音自
由读一读,再指名读。重点指导“霜”的读音。
(3)你们见过大自然里的秋霜吗?它们是什么样子的?让学生结合生活实
际谈一谈,然后出示各种秋霜图片。(课件出示:各种秋霜图片)
(4)认识霜。图片中晶莹透亮的东西就是“霜”,天气变冷时,它经常出现
在地面、窗户和树叶上。
(5)比较“霜、雪、雨”。(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霜、雪、雨”)
(6)“霜”和“雪”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雨”字作偏旁后有什么
变化?
提示:“雨”字作偏旁后变扁了,第一竖变为左点,横折钩变为横钩。用雨
字头作偏旁的字一般和天气有关,如“雷、雾”等。
(7)再次出示词卡,学生认读。学生读一个,教师就将词卡贴在黑板上。
(8)帮助词语找家。(将图片和词语连线)
课件出示:
夏雨 冬雪 春风
秋霜
3.认读短语,识记生字。
(1)四季的风霜雨雪是怎样来到人间的呢?出示第一部分的四个短语,指
名读,教师相机正音,要特别注意“降”字的后鼻音。
课件出示:
春风吹 夏雨落 秋霜降 冬雪飘
(2)同桌互相说说怎么记住“吹、落、降、飘”这 4 个生字。
①演一演这些动作,体会“飘”与“落”“降”的不同。
②教师提示要点:
A.“吹”,要用上口,所以左边是口字旁。
B.“落”,意思是从天上掉下来。“降”和“落”的意思差不多,这两个字可
以组成“降落”一词。(课件出示:“降”的甲骨文)左边是一座土山,右边是沿
着山势向下走留下的一串脚印,左边的土山慢慢演变成偏旁“阝”。
C.“飘”,结合“冬雪飘”这个短语来识记。雪轻轻柔柔的,一会儿飘到东,
一会儿飘到西,这都是“风”的功劳,所以“飘”字右部是风字旁。
(3)选一选,填一填。
课件出示:
飘 吹 降 落
春风( ) 夏雨( ) 秋霜( ) 冬雪( )
(4)小结:春风很轻柔,所以用了“吹”;夏雨力气大,从空中往下掉,所
以用“落”;秋霜是因为气温下降才形成的,因此用“降”;雪花很轻盈,在空中
飘来飘去,因此用“飘”。
(5)请学生将生字卡贴到词卡下面,如“春风”——“吹”,并带读短语。
(6)再读短语,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设计意图】秋霜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借助图片进行介绍,可以加深学
生对秋霜的认知。借助动作演示落实四个动词,巧妙地将生字的音、形、义结合
起来。
板块二 观察插图,识字学词
1.观察插图,读词语识字。
(1)出示图片,说说这是哪个季节的画面,图中都有哪些植物和动物。(课
件出示:教材第 3 页插图)
(2)课件出示“青草、红花、游鱼、飞鸟”4 个词语,请学生根据拼音读
一读。
课件出示:
qīnɡ cǎo hónɡ huā yóu yú fēi niǎo
青 草 红 花 游 鱼 飞 鸟
读到“青草”“红花”时,你的脑海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是哪两个字让你
脑海中的画面美起来的?(青、红)又是哪两个字让你脑海中的画面动起来的?
(游、飞)做一做游和飞的动作。
(3)你是怎么记住“游”字的?(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游”)
可以联系生活,模仿小鱼儿游水;可以组词“春游、旅游、游客”。因为“游
泳”与“水”有关,所以“游”字的偏旁是三点水。
2.观察插图,读短语识字。
(1)仔细观察图画,说说小草长在哪里,红花开在哪儿,鱼儿在干什么,
小鸟飞向了哪里。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词组: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
鸟入林。(课件出示: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2)指名根据拼音读短语,重点指导学生读准“池、入”。
(3)你是怎么记住“池”的?
(4)“入”与熟字“八、人”有什么区别?
(5)将 4 个短语分类,可以怎么分类?为什么?
提示:“池草青”“山花红”写的是植物;“鱼出水”“鸟入林”写的是动物。
(6)课件出示:
池草/青 山花/红 鱼/出水 鸟/入林
师生合作读,注意节奏。
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构词、节奏规律)
【设计意图】将观察图画和识字结合能将字形、字义融合,运用多种方法识
字有利于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将短语分类意在强化其整体性。
板块三 朗读课文,恰当停顿
1.师生对读。
如:什么吹?春风吹。什么青?池草青。谁出水?鱼出水。(读出节奏感,
按短语结构停顿)
2.师范读,注意恰当停顿。
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
入林。
3.生齐读,注意读出节奏。
4.分组读,读出画面感。
5.男女生分组拍手读。
方法一:男生读第一组词语,女生接着读第一组短语,第二部分类推。
方法二:男生读一个词语,女生读与之相对应的短语,如,春风——春风吹。
【设计意图】问答式的合作读,揭示了短语的结构,学习了语文知识。充分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多读,让学生在有节奏的朗读中反复接触文本
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风、雪”等 5 个字和横斜钩 1 个笔画。
2.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仿照课文,练习说话。
▶教学过程
板块一 结合插图,背诵课文
1.课件出示填空题,比比谁回答得快。
课件出示:
春风( ) 夏雨( ) 秋霜( ) 冬雪( )
( )草 ( )花 ( )鱼 ( )鸟
池草( ) 山花( ) 鱼( ) 鸟( )
2.结合图片,背诵课文。
(1)出示课文插图,指名根据插图背诵全文。(课件出示:教材第 2、3 页
5 幅课文插图)
(2)同桌互相背诵。
(3)全班齐声背诵。
【设计意图】搭建支架背课文,既降低了背诵难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背诵
全文,也更好地渗透了关于短语结构的语文知识。
板块二 仿照课文,练习说话
1.根据课文插图说一说。
(1)除了书中给出的事物,课文插图中还藏着很多美丽的四季景物,你能
找出来吗?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注意把话说完整。
预设:美丽的荷花、长长的柳枝、红红的树叶、蓝蓝的天空、清澈的河水等。
(2)模仿课文中的短语,进行填空练习。
课件出示:
荷花( ) 柳枝( ) 树叶( )
树木( ) 天空( ) 河水( )
2.进一步练习说话。
你还知道春夏秋冬的其他事物吗?教师按以上步骤引导学生继续说一说。
如:冰雪融、燕子归、桂花香、梅花开……
【设计意图】语言的学习在于举一反三地运用,让学生在背诵课文的基础上
借助插图,练习刚刚积累到的短语结构,训练细致观察的能力和说话能力。整个
说话练习由扶到放,学生自由地说话更能感受到四季的美好。
板块三 指导书写,识记生字
1.指导书写“风、飞”。
(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风、飞”)
(2)引导发现: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引导观察:关键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提示书写要点:重点指导横斜钩。横斜钩要写得稳当,起笔横画左低
右高,斜钩呈弧形斜着滑下来,滑到底部往上钩。
(5)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6)教师巡视指导,展示评价。
2.指导书写“雪”。
(1)提示书写要点:雨字头宜扁平,比下部稍宽,第四笔竖在中线,左右
各两点,方向一致。
(2)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3)教师巡视指导,展示评价。
3.指导书写“花”。
(1)教师范写“花”,提示草字头先写横,再写两竖,两竖下部略向里斜。
(2)学生描红、临写。
(3)教师巡视指导,展示评价。
4.指导书写“入”。
(1)教师范写“入”,提示捺笔起笔的位置,起笔要轻,到接近收笔处顿笔
再提起,像一把汤勺才好看。
(2)学生描红、临写。
(3)教师巡视指导,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笔画和偏旁进行指导,能让学生练习书写有“法”可
依,有利于他们在今后把握同类汉字的普遍书写规律。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我充分发挥了教材的优势,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1.借助插图想象画面,快乐识字。
本课识字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想象画面,让学生对四季的
特点有了充分的感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识字的热情。采用多种方式,引
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同时,本课短语读起来有
一定的节奏感,适合放手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2.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识字。
统编教材在识字的编排上,注重渗透汉字的构字方法,不断引导学生发现新
的识字方法。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就抓住了汉字的构字规律,引导学生主动掌握
识字方法。教学时,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异同。同时鼓励学生根据自我经
验,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这样学生不但能很快记住这些字,而且会慢慢地
根据这些特点认识更多的汉字,培养了识字能力,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有趣。
识字 2 姓氏歌
▶教学目标
1.通过儿歌诵读,认识“姓、氏、李”等 12 个生字和弓字旁、走字旁、金
字旁 3 个偏旁;会写“姓、什、么”等 7 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运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对中国的姓氏文化产生兴趣。
▶教学重难点
识记 12 个生字,认识 3 个新偏旁,会写 7 个生字。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
文。对中国的姓氏文化产生兴趣。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1)识字:本课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如可以结合家人、同学和朋友的姓氏识字。根据本课的特点及学生的认知规律,
可采用不同的活动形式帮学生识记生字,避免一味地讲解。如:①出示同学的名
字卡片,圈一圈同学的姓氏,读一读。②出示姓氏卡片,同桌来认一认,说说谁
的姓名里藏有这个姓氏。③做“拼一拼”的游戏。学生用打乱的部件拼成生字,
如将“弓”和“长”拼成“张”。④认读“姓氏、张口、张开、花钱、孙子、子
孙”等词语。
(2)写字:学习写 3 个独体字,可引导学生发现关键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
置。学习写 3 个左右结构的字,可用“比高矮、比胖瘦”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
左右两部分高低宽窄的变化。学习写“国”,可以回顾“回”字的书写,复习全
包围的字“先外后内再封口”的书写顺序。“姓”在上册学习的“妈”的基础上,
巩固女字旁的书写。
2.朗读指导
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根据文中不同的句式,采用不同的方式朗读。如第 1
小节的前 4 行,可以安排师生、男女生、同桌间互相问答着读一读,在一问一答
中,增添朗读的趣味性。后几句,可让学生拍着手读一读,增加朗读时的韵律感。
本课的第 2 小节由 8 个单姓和 4 个复姓组成。朗读时,要关注姓氏之间的停
顿,以及单姓与复姓的节奏变化,姓氏之间不要粘连,要读出节奏感。
3.理解运用
(1)认识姓氏。本文是一首介绍姓氏的儿歌,文中巧妙地融合了“李、张、
胡、吴、徐、许、赵、钱、孙、周、郑、王、诸葛、东方、上官、欧阳”等多个
姓氏。结合读文,让学生圈画文中出现的姓氏;找一找身边有这些姓氏的同学,
在实践中加深对姓氏的了解。学习过程中,教师还可简要介绍有关《百家姓》的
内容,让学生在《百家姓》中找找自己熟悉的姓氏,丰富学生的认知和积累。本
课出现的姓氏中,既有单姓,也有复姓,可以通过比较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单
姓和复姓的不同,并联系历史或故事中的著名人物,如司马光、诸葛亮、欧阳修
等,帮助学生认识复姓。学有余力的班级可以适当补充更多的常用复姓。
(2)介绍姓氏。本课中出现了分解部件和称说偏旁介绍姓氏的方法,课后
练习“照样子做问答游戏”中还介绍了“组词”的方法。教学时,可引导学生读
文发现规律,并学以致用。比如,创设“交朋友”的情境,让学生用适当的方法
介绍自己、同学或者家人的姓氏,尽可能让学生在实践演练中,习得和巩固介绍
姓氏的方法。
(3)背诵课文。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逐渐达成背诵积累。
▶教学准备
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等。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姓、氏”等 6 个生字,认识弓字旁 1 个偏旁;会写“姓、什、么、
双”4 个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第 1 小节并练习背诵。
3.了解常见的姓氏,区分读音相近的姓氏的不同写法。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创设情境,走进《姓氏歌》
1.创设情境,兴趣导入。
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姓名卡片,说说自己姓什么,叫什么名字。
2.学生交流,教师小结。
(1)学生发言,交流汇报自己的姓与名。
(2)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名字分
为两个部分——姓和名,通常情况下,名字中的第一个字就是姓。
3.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名。(板书:姓)
(2)交流识记方法。
课件出示:
加一加:女+生=姓
(3)扩词“姓氏、姓名”。
(4)教师范写,指导书写要点。
姓:左右结构,女加生,“女”字在作偏旁时,将第三笔横画改为提画,不
能出头。
(5)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强调“三个一”的写字姿势。
(6)教师点评。
4.板书课题:姓氏歌。
(1)齐读课题。
(2)指名学生朗读,注意正音:“姓”是后鼻音;“氏”是整体认读音节,
要与“低”区分开来。
【设计意图】把识字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让学生观察自己和同学的姓名
来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板块二 初读课文,认识姓氏
1.自主朗读。
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主朗读课文第 1 小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
(1)指名学生朗读第 1~4 行,相机正音。
课件出示:
你姓什么?我姓李。
什么李?木子李。
他姓什么?他姓张。
什么张?弓长张。
(2)识记“李、张”两个姓氏。
①读一读,圈出这四行儿歌中介绍的两个姓。
②学生认读:张、李。(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张、李”)
③开展问答游戏:假如班级里有姓李和姓张的同学,可以请他们上台,开展
问答游戏。
第一遍:师生问答读。
第二遍:同桌问答读或男女生问答读。
④引导学生发现介绍姓氏的方法:说说用什么方法可以记住“张、李”两个
姓氏。
“加一加”的方法:“弓+长=张”,“木+子=李”。
3.学习第五句。
课件出示:
古月胡,口天吴,双人徐,言午许。
(1)读好句子,读准字音。
(2)圈出这一句儿歌中的姓氏,读一读:胡、吴、徐、许。
(3)重点区分“胡”和“吴”,“徐”和“许”。(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
“胡、吴”和“徐、许”)
①师:这两组姓氏读音很接近,当别人没有听清是姓“胡”还是姓“吴”,
是姓“徐”还是“许”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②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适当小结:胡、吴的声母不同;许、徐的声调不同。
可以通过字形的不同组合来加以区分,运用“加一加”的方法介绍。
③师生问答:
A.什么胡?古月胡。什么吴?口天吴。什么许?言午许。
B.什么徐?双人徐。
说一说:介绍“徐”姓的方法和其他三个姓氏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发现:
“徐”是通过“说偏旁”的方法来介绍的)
4.拓展练习。
运用“说偏旁”的方法介绍下面的姓氏:何(单人何),刘(立刀刘),黄(草
头黄)。
5.游戏巩固。
摘苹果,送苹果:将六张姓氏卡片剪成苹果状,贴在黑板上,指名学生在黑
板上摘苹果,读出苹果上面写的姓氏,送给班上姓该姓氏的同学。
6.熟读并背诵。
(1)学生再次朗读第 1 小节。
(2)多种形式朗读:指名读,同桌一问一答读,拍手读,男女生对读,全
班齐读。
(3)指名学生背诵,全班齐背。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
习惯。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采用师生问答、同学互动等形式,寓教于
乐。在学习了“加一加”和“说偏旁”的方法介绍姓氏之后,进行拓展迁移,让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介绍姓氏,将所学方法加以巩固,享受学习的乐趣。
板块三 认真观察,指导书写
1.复习写字姿势“三个一”。
2.学习笔顺。
(1)出示课件。(课件出示:动画演示生字“什、么、双”的笔顺)
(2)学生一边观察一边用右手模仿书空。
3.观察例字。
看一看课本上的例字,观察每一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教师范写并讲解。
(1)“什”,左右结构,要写得左窄右宽。
(2)“么”,第一笔在竖中线上起笔,撇折的撇与第一笔平行。
(3)“双”,左右结构,左边略小,第二笔是点,第四笔是捺。
5.学生自主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6.交流反馈,评议提高。
【设计意图】本环节采用动画演示、课本观察、集中讲解、教师示范、自由
练写等方法指导学生书写,并针对关键笔画进行了反复强调,使学生准确掌握每
一个汉字的书写,为后续的书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赵、钱”等 6 个生字,认识走字旁、金字旁 2 个偏旁;会写“国、
王、方”3 个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第 2 小节,背诵课文。
3.能运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
4.了解有关《百家姓》的小知识,培养对姓氏文化的兴趣。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温故知新,谈话导入
1.复习字词,检查认读。
课件出示:
姓氏 什么 张 胡 吴 徐 许
2.拓展姓氏,自然过渡。
(1)说说自己班上还有哪些不同的姓氏,教师相机板书。
(2)师过渡:我们中国的姓氏还有很多,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
板块二 自主学习,认识姓氏
1.学习课文第 2 小节。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第 2 小节,注意读准字音。
(2)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
①指名学生朗读第 2 小节。
②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相机正音。
课件出示:
中国 赵 钱 孙 周 郑 王 东方 上官
强调:“赵、周”是翘舌音,“王、方”是后鼻音。“郑”既是翘舌音,又是
后鼻音。
③全班齐读第 2 小节。
2.巩固识字。
(1)学生再次朗读第 2 小节,圈出其中的姓氏,再读一读。
(2)指名学生交流第 2 小节中出现了哪些姓氏,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
适时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诸葛、东方、上官、欧阳
(3)再次打乱顺序,指名学生认一认这些姓氏,并说说自己的家人或同学
有哪些人是这个姓。
(4)鼓励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记住这些字形的,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给予
学生充分的鼓励,并渗透一定的识字方法。
①“加一加”的方法:“赵、钱、孙、郑”。
②“赵”为走字旁;“钱”为金字旁。
③“周”是半包围结构,里面是“土”加“口”;“王”是“三”字中间加一
竖。
3.了解复姓。
课件出示:
诸葛、东方、上官、欧阳
(1)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课件上这些姓氏有什么不同。
(2)指名学生交流,教师小结:中国的姓氏,大部分是一个字,也有两个
字的,如东方、欧阳、上官等,这样的姓叫复姓。
4.游戏巩固。通过游戏进一步巩固介绍姓氏的方法:教师出示一张姓氏卡片,
班上是这个姓氏的小朋友站起来,大声介绍这个姓氏。
示例:我姓金,金钱的金。
5.拍手朗读并背诵第 2 小节。
学生自由朗读第 2 小节,通过拍手读感受其中的节奏,练习背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小组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
的想象力,通过对多种识记生字方法的肯定,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从而达
到对字形、字义的整体识记。
板块三 适当拓展,激发兴趣
1.启发交流。
(1)师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中国的姓氏有很多,除了课文中
提到的姓氏,以及我们谈到的班上同学的姓氏,你们还知道哪些姓氏呢?
(2)学生自主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相机板书,拓展学生的识字量。
2.拓展延伸。
(1)师:古人把常见的姓氏编成了《百家姓》一书。此书原收集姓氏 411
个,后增补到 504 个,其中单姓 444 个,复姓 60 个。《百家姓》并不是按照姓氏
人口的多少来排序的。据最新的资料统计,王、李、张、刘这 4 个姓氏的人数最
多。
(2)说说自己所知道的历史名人、现当代名人姓什么。学生自主交流,教
师适时板书。
预设:司马光姓司马,诸葛亮姓诸葛,毛泽东姓毛,周恩来姓周,朱德姓朱,
王二小姓王,等等。
【设计意图】拓展《百家姓》以及熟悉的历史人物,让学生对中国的姓氏文
化产生兴趣。
板块四 认真观察,指导书写
1.复习写字姿势“三个一”。
2.学习笔顺。
(1)出示课件。(课件出示:动画演示生字“国、王、方”的笔顺)
(2)学生一边观察一边用右手模仿书空。
3.观察例字。看一看课本上的例字,观察每一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教师范写并讲解。
(1)“国”是全包围结构,笔顺规则是先外后内再封口。
(2)“王”,三横距离相等,第三横宜长。
(3)“方”的笔顺中,第三笔是横折钩,略呈仰势。
5.学生自主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6.交流反馈,评议提高。
【设计意图】本环节采用动画演示、课本观察、集中讲解、教师示范、自由
练写等方法指导学生书写,提醒写字姿势,并针对关键笔画进行了反复强调,使
学生准确掌握每一个汉字的书写,为后续的书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板书设计
姓氏歌
常见姓氏:李、张、胡、吴、徐、许
《百家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单姓)
诸葛、东方、上官、欧阳(复姓)
▶教学反思
1.多种形式诵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课我采用了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进行朗读教学。师生问答游戏,学生相互
问答游戏,开展朗读比赛、拍手读等富有趣味的教学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
的兴趣,也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到课文的韵律与节奏。同时,在采用不
同方法问答的时候,能让学生用多种方式识记生字,在充分的诵读中,不仅完成
了背诵任务,同时也对祖国的姓氏文化产生了兴趣,从而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本课我通过与学生交流不同的识字方法,使学生牢牢地记住了生字,较好地
调动了学生学习生字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习
汉字的兴趣。
识字 3 小青蛙
▶教学目标
1.通过儿歌诵读,认识“清、晴”等 12 个生字和病字旁 1 个偏旁;会写“青、
清”等 7 个字和横折提 1 个笔画。
2.了解“青”字族汉字的特点,体会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3.正确朗读儿歌。喜欢小青蛙,有自觉保护小青蛙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青”字族汉字的特点,体会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教学难点
能尝试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汉字,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1)识字:随文识字,创设情境识记“保护、爱护”,并利用具体语境来选
填“保护、爱护”;借助经验,利用熟字加一加,减一减,比较识记“眼、害、
让”;结合形声字的特点来区分“清、晴、睛、情、请”,并通过找朋友、我问你
答的方式区分巩固;利用字理和编顺口溜的方法识记“事”;借助游戏“学样子”
的方法扩词识记“青、病”。
(2)写字:“青”,上下结构,上宽下窄;“清、晴、情、请”,左右结构,
左窄右宽,教学时,可以重点教学“请”,然后迁移书写;“气”是独体字,提醒
学生注意横笔画之间要紧凑;“生”的教学可联系“牛”迁移书写;“横折提”是
本课新学的笔画,可采用范写的方法来教学。
2.朗读指导
《小青蛙》这首儿歌,六行三句,押“inɡ”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学时,
重点指导学生读出儿歌的节奏,体会儿歌的韵律美。在学生读正确的基础上,采
用拍手读、师生合作读、男女生对读等方式引导学生熟读成诵,体会读儿歌的快
乐。
3.语言运用
《小青蛙》是一篇儿歌形式的字族文识字韵文,以生动活泼的语言描写小青
蛙吃害虫保护禾苗,做了不少好事情。教学时可以分句朗读再连起来背诵全文,
也可以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语言。如果学生学有余力,可以指导学生
阅读类似的韵文,并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尝试编写几句。
▶教学准备
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借助拼音正确地朗读儿歌,认识“清、晴”等 12 个生字和病字旁 1 个
偏旁;会写“青、请”等 5 个字。
2.了解“青”字族汉字的特点,体会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猜字谜,认识青蛙。
课件出示:
身穿绿袍小英雄,夏天田里捉害虫,
冷风吹来找不见,春天又在池塘中。
(打一动物)
师:同学们猜猜这是什么呢?(谜底:青蛙)
2.指导书写“青”。
(1)同学们,我们来和小青蛙打个招呼吧!(课件出示:带词语“小青蛙”
的青蛙图片)强调“青”是后鼻音。
(2)指导学生观察“青”的字形。
师:同学们,请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青”。书写时,你会提醒大家注意什
么呢?
预设:
生 1:“青”是上下结构,写的时候要注意上宽下窄。
生 2:月字底第一笔是竖,不能写成撇。
生 3:第四笔从横中线起笔后稍微向上倾斜,这一横要拉长,遮住下面的月
字底。
(3)教师范写“青”,并讲解书写要领:第一横要写得略短,第二横最短,
第三横最长,三横之间距离要匀称;“月”字下面藏。
(4)学生描红练写“青”,教师巡视指导后点评。
(5)游戏“学样子”:根据“青蛙”的构词特点说新词。
如:青青的草就叫(青草);青青的山就叫(青山);青青的玉石就叫(青玉)。
3.揭题,齐读课题。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描写小青蛙的儿歌吧,让我们一起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喜欢猜谜语是小孩子的天性,以猜谜语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可以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照
样子扩词,既可以增加学生的词语积累量,也给扩词带来一份新鲜感。
板块二 多种形式,识记生字
1.初读儿歌,读准字音。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儿歌两遍,要求:读准字音,将不认识的字多读几
遍。
(2)同桌合作读儿歌。你读我听,我读你听。如果对方读得流利,请给他
一个大大的赞。
(3)教师配乐朗读儿歌,学生小声跟读。
(4)学生再次读课文,把要求会认的字圈出来,想想可以用什么办法记住
它。小组合作学习,相互读一读,说一说,看谁的办法多。
2.发现规律,了解“青”字族汉字的特点。
(1)出示本课“青”字族汉字。
师:小朋友,这首儿歌里有很多长得很像的生字,你们发现了吗?(课件出
示:用田字格展示“清、晴、睛、情、请”)
(2)多种形式认读生字。(自读、抽读、开火车读、抢读、小组读、齐读)
(3)读着读着,你发现这些字的特点了吗?
要点:这几个字都是“青”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的,读音相同或相近,偏旁
不同,表示的意思也不相同,像这样的字就是形声字。
(4)你有哪些好办法区分它们呢?
①学生交流。
②教师小结。
A.偏旁辨析法。“晴”是日字旁,表示与太阳有关,太阳出来了就是晴天;
“睛”是目字旁,表示与眼睛有关;“情”是竖心旁,多与心理活动有关;“清”
是三点水,多与水有关,河水清清就用它;“请”是言字旁,多与说话有关,请
人做事要说话。
B.组词法。
晴:晴天晴朗晴转多云睛:眼睛目不转睛眨眼睛
情:心情友情亲情请:请客请坐请教清:清水清晨清香
C.儿歌串字法。“青”字是个后鼻音,加上偏旁仔细分。云散日出天放晴,
目光锐利好眼睛,三点水儿水清清,有言在先把你请,心有所感动真情,没有偏
旁草儿青。
(5)小游戏:我问你答。
青加氵是什么?青加氵就是清,清水的清。
青加日是什么?青加日就是晴,晴天的晴。
青加目是什么?青加目就是睛,眼睛的睛。
青加讠是什么?青加讠就是请,请问的请。
青加忄是什么?青加忄就是情,心情的情。
(6)想一想,填一填。
课件出示:
晴 情 睛 清 请
师:你会把这些生字送回家吗?学生独立完成后反馈交流。
3.认读“病”,认识“疒”。
(1)认读“生病”,强调“病”是后鼻音。
(2)一字开多花。(扩词)
课件出示:
(3)认识“疒”。
师:你们知道“病”字的部首是什么吗?(疒)它表示人卧在床上。
4.字理识“事”。
(1)让学生了解甲骨文中的“事”表示手持旌节,出使发生争端的国界和
谈。
课件出示:
(2)编顺口溜识记“事”。
一个扁扁口,压倒一座山,一山出了头,竖勾来支撑。
5.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识记“眼、害、让”。
眼=很-彳+目 让=讠+上 害=宀+丰+口
6.齐读课文。字宝宝们都熟悉了,现在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和文中的这
只青蛙交个朋友吧!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发现规律,了解“青”字族汉字的特点。
为了让学生学得有趣味,我变枯燥的讲解为启发式引导和玩游戏。如,为了让学
生能正确区分“请、情、清、睛、晴”这 5 个字,我把发言权给了学生,引导学
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讲解。在巩固“青”字族汉字的运用时,我采用了小
游戏“我问你答”,将枯燥的教学变得妙趣横生。教给学生多样化的识字方法有
利于学生在课下自主识字。
板块三 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复习写字姿势“三个一”。
2.学习笔顺。
(1)出示课件。(课件出示:动画演示生字“清、晴、睛、情、请”的笔顺)
(2)学生一边观察一边用右手模仿书空。
(3)同学们,你们发现这些字都是什么结构?(左右结构)
3.指导书写。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我们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呢?
预设:
生 1:我发现这些字都是左窄右宽。
生 2:我发现这些字都是右边比左边高。
生 3:左右结构的字要注意穿插关系。我发现右边“青”的第四笔横都穿插
到左边了,这样写的字才好看。
(2)范写“请”。
①学习新笔画“ ”。
师:“请”字中有一个新的笔画“ ”,请和老师一起读:横折提。
②范写“ ”。
教师示范并提示书写要领:横笔略上斜,再折下,最后轻提笔向上。
③学生临摹笔画横折提。
④教师范写“请”。
教师范写“请”并讲解书写要领:横折提中的折要写得直,和第一笔点要基
本保持在一条线上,右边“青”的第四笔横要紧挨着横折提的横。
⑤学生描红后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3)用“请”的写法迁移“清、晴、睛、情”。
(4)学生练写“清、晴、睛、情”4 个生字。
(5)教师展示学生书写作品,并评价。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的是写字练习,一是为了巩固本课“青”字族汉字,
二是保证低年级语文课堂上有充足的练习写字的时间。在写字指导上,重点是让
学生自主观察,发现左右结构汉字的书写特点,让学生养成在写字之前认真观察
的好习惯。指导时没有面面俱到,而是范写“请”,然后迁移“清、晴、睛、情”,
让学生学以致用。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用多种有趣的方式流利、有节奏地诵读儿歌,并能背诵儿歌。
2.借助图文的阅读,喜欢小青蛙,有自觉保护小青蛙的意识。
3.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保护”的意思。
4.书写“气、生”2 个独体字。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抢读生字词。
课件出示:
眼睛 禾苗 事情 生病 保护 青蛙 害虫 清 晴 请 让
2.小游戏:“送迷路的字宝宝回家”。
课件出示:
请 青 清 情 晴 睛
( )山脚下有一条小河,河水( )( )的。
天气( )朗,我要去郊游。
姐姐有一双明亮的眼( )。
( )让一下,好吗?
妈妈的心( )很愉快。
3.齐读儿歌《小青蛙》。
【设计意图】“抢读词语”和“送迷路的字宝宝回家”是为了巩固上节课学
习的重点知识,让学生明白学习是有连贯性的,是相辅相成的,同时很好地导入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采用“抢读词语”和“送迷路的字宝宝回家”这两种形式,
给复习环节增添了一份新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板块二 趣读儿歌,读出韵味
1.读出儿歌的节奏。
(1)听教师范读,学生划出儿歌的朗读停顿。
师:这首儿歌很有趣,老师先给大家读一读。听老师读的时候,请你们划出
朗读停顿,好吗?现在请大家认真倾听。
(2)课件出示带有停顿节奏的儿歌。
课件出示:
小青蛙
河水清清/天气晴,小小青蛙/大眼睛。
保护禾苗/吃害虫,做了不少/好事情。
请你爱护/小青蛙,好让禾苗/不生病。
师:你们和老师划分的节奏一样吗?这首儿歌每一句七个字,节奏可以断为
四三。
(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读出节奏。
(4)学生拍着手自由朗读。
师:为了更有节奏感,我们可以用拍手打节奏的方法来读,请大家试一试。
(5)指名读,指导学生读出节奏。
(6)全班学生拍手读。
2.趣读儿歌,读出儿歌里的趣味。
师:我们不仅将儿歌读正确了,还能读出儿歌的节奏,真了不起!其实读儿
歌还有很多好玩的方式。下面,让我们趣读儿歌。
(1)男女生一边想着画面,一边对读。
师:我们可以像对对子一样来读儿歌,如,男生——河水清清,女生——天
气晴。
(2)同桌击掌读儿歌。如:读“河水清清天气晴”,读到“河水”这个词时,
同桌相互击掌。
(3)一边做动作,一边读儿歌。
师:我们还可以给这首儿歌加上动作,使儿歌动起来。试试看,你一定行!
学生自由加动作读儿歌。请做得好的同学带领大家一边做动作,一边读儿歌。
(4)师生合作读儿歌。如,师读:河水清清天气晴,学生读:小小青蛙大
眼睛。
(5)男女生赛读。
3.背诵儿歌。
(1)填空式背诵儿歌。
师:读了这么多遍,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背诵了。现在,你们对着屏幕能将
这首儿歌的内容补充完整吗?指名尝试背诵。
课件出示:
小青蛙
__________天气晴,
小小青蛙_________。
__________吃害虫,
做了不少_________。
请你爱护_________,
__________不生病。
(2)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闭上眼睛,通过想象画面来背诵儿歌。
师:现在,没有提示的字词了,你还能背诵吗?
指名背诵,齐背诵。
【设计意图】这首儿歌生动活泼,内容学生一读就明了,因此我没有去做烦
琐的讲解,而是采取趣读儿歌的方式,读出儿歌的趣味和韵味。设计趣读儿歌时,
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先让学生通过教师的范读、拍手读等形式读出儿歌的节奏;
再用对读、师生合作读、男女生赛读、同桌击掌读、加动作读等形式读出儿歌的
韵味;最后,在此基础上背诵也就水到渠成了。
板块三 图文阅读,激发情感
1.借助图文,明了内容。
(1)师:同学们,小青蛙做了什么好事情,你们能说说看吗?
预设:
生 1:小青蛙把禾苗上的害虫吃了,禾苗就不会生病了。生 2:小青蛙捉了
很多害虫,田里的禾苗长得壮壮的,我们就能收获很多稻米了。生 3:小青蛙保
护了禾苗。
(2)出示课文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中的景象。
师:同学们,请看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中的景象。
如:田里的禾苗长得绿油油的,一只小青蛙正在捉禾苗上的害虫。
(3)你们喜欢这只小青蛙吗?(喜欢)那让我们用欢快的语气来读《小青
蛙》这首儿歌吧!
2.创设语境,理解“保护”。
(1)师:同学们,小青蛙在田里捉害虫,其实它是在——(保护禾苗)。
(2)小青蛙吃害虫就是保护禾苗。在生活中,你有像小青蛙保护禾苗那样
保护别人吗?有人保护过你吗?
(3)你能在儿歌中找出和“保护”意思相近的词吗?(课件出示:保护—
—爱护)
(4)你会把它们送回家吗?
课件出示:
爱护 保护
小青蛙( )禾苗,我们要( )它,不要让它受到伤害。
3.补充材料,培养学生保护小青蛙的意识。
(1)你们知道一只小青蛙一年可以吃掉多少只害虫吗?猜猜看!
学生猜测。
课件出示:
别看小青蛙个子小,可是它的肚皮大,一年可以吃掉 10000 多只害虫哟!
(2)看,小青蛙的本领真大!你们会怎样和小青蛙做朋友呢?
预设:
生 1:不伤害小青蛙了。
生 2:我再也不捉小青蛙了。
生 3:我们要保护小青蛙,还要提醒别人不要伤害小青蛙。
4.拓展延伸。
(1)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像小青蛙一样保护庄稼或保护大自然的动物。
(2)出示儿歌:《小蜻蜓》。
课件出示:
小蜻蜓
头上两只大眼睛,身体细长轻又轻,张着翅膀空中飞,专捉害虫有本领。
学生读一读,背一背。
(3)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特点和本领,仿照课文中的句式编写一两句。
要点:先引导学生说清楚小动物的特点和本领,再帮助学生仿照句式练习编
写儿歌,句子说通顺即可,不能拔高要求。
5.齐读儿歌。
让我们一起把儿歌美美地读一读。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了解“保护”的意思,并
借助课文插图和拓展延伸培养学生保护小青蛙和其他有益动物的意识。
板块四 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引导观察,启发思考。
(1)引导学生观察“生、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启发学生思考“生、气”的书写要领。
2.教师范写,提示要点。
(1)气:独体字,横笔画之间的距离要紧凑,横斜勾起笔要紧贴横中线,
横微斜。
(2)生:独体字,中间的短横写在横中线上,竖写在竖中线上。
3.学生描红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在学生进行写字练习时,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4.个别点评,展示优秀作品。
【设计意图】让学生养成在写字之前认真观察的好习惯,并提醒学生注意写
字姿势,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板书设计
小青蛙
青蛙——保护庄稼
我们——爱护青蛙
▶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
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针对一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我进行
了以下几点尝试:
1.激趣导入,用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新课。
用猜谜语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进行扩词,既增加了学生的词语积累量,也给扩词带
来一份新鲜感。
2.趣味引导学生了解“青”字族汉字的特点。
在学生自主发现儿歌里有很多长得很像的生字后,为了让学生学得有趣味,
我变枯燥的讲解为启发式引导和玩游戏。如,为了让学生能正确区分“请、情、
清、睛、晴”这 5 个字,我把发言权给了学生,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去讲解,结果学生说出了很多种方法。在巩固“青”字族汉字的运用时,我采用
了小游戏“我问你答”,这样就将枯燥的教学变得妙趣横生,达到了很好的教学
效果。
3.趣读儿歌,体会儿歌的韵律美。
设计趣读儿歌时,让学生通过教师的范读、拍手读等形式读出儿歌的节奏,
再用对读、师生合作读、男女生赛读、同桌击掌读、加动作读等多种形式读出儿
歌的韵味。多样化的朗读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
在快乐的朗读中体会到儿歌的韵律美。
识字 4 猜字谜
▶教学目标
1.认识“相、遇”等 12 个生字和又字旁、两点水 2 个偏旁;会写“红、时”
等 7 个字。
2.能根据谜面以及汉字的特点猜出谜底,巩固“青”字族汉字。
3.通过字谜学习,进一步了解合体字和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感受中国汉字的
独特魅力。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借助谜面巩固“青”字族汉字,了解合体字和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教学难点
了解合体字和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感受中国汉字的独特魅力。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1)识字:整体识记词语,情境表演识记“相遇”;字源理解记忆“喜欢”;
借助图片认识和理解“纯净”。借助经验,利用熟字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比
较识记“怕、令、动、万”,扩词识记“互、言”。
(2)写字:“时、红”左窄右宽;“动”左右等宽,细微差别,要提醒学生
注意;绞丝旁和宝盖头第一次书写,要注意观察;“左、右”二字结构相同,字
形略有差异;“万”可联系已学的“方”字迁移书写。
2.朗读指导
本课的两则字谜都具有儿歌的节奏和韵律:第一则字谜节奏轻快,可让学生
自读后边拍节奏边读,读出韵律感;第二则字谜要重点指导学生读准四字词语,
借助停顿符号提示学生读好句子的停顿。
3.理解运用
第一则字谜的线索是层层递进的,可以带领学生逐句读,边读边想,必要时
根据学生提取的信息加以提示,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相遇、喜欢、怕”
等字词。
第二则字谜涉及《小青蛙》一课中的“青”字族生字,教学时可以联系学过
的知识帮助学习,在读谜猜谜的过程中,相机进行词语的教学,创设情境理解“互
相尊重”,借助图片理解“万里无云、纯净透明”等。
▶教学准备
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相、遇”等 5 个生字和又字旁 1 个偏旁;会写“字、左”等 5 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第一则字谜。
3.能根据谜面以及汉字的特点猜出第一则字谜的谜底,了解合体字的构字规
律,感受猜字谜的乐趣。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联系“元宵”,揭示课题。
(1)出示课文插图,说说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元宵节的晚上,小朋
友们在开心地猜灯谜)
课件出示:
(2)介绍元宵节的习俗,引出猜灯谜。
(3)课件出示写在花灯上的两则灯谜,让学生试着猜一猜。
课件出示:
师:猜灯谜有趣吧!刚刚写在花灯上让大家猜的部分叫“谜面”,同学们猜
出的答案叫“谜底”,如果谜底是一个字,这样的谜语就叫“字谜”。今天,就让
我们一起来猜字谜。
2.板书课题,指导写“字”。
(1)师:请同学们伸出手来和老师一起写课题——猜字谜。
(2)教师边范写边讲解“字”的书写要领:宝盖头的宽度要适中,“子”字
要藏在宝盖头里,一横要和宝盖头同宽,弯钩写在竖中线上。
(3)学生描红练写“字”,教师巡视指导后点评。
【设计意图】借助课文插图创设元宵节猜灯谜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谜面及谜底,为后面两则字谜的学习打下基础。
板块二 初读字谜,识字学词
1.初读字谜,读准字音。
(1)看看课文一共有几则字谜。(两则)
明确本节课的任务:学习第一则字谜。
(2)出示写在花灯上的第一则字谜。
课件出示:
师引导:谜底就藏在谜面里。要想猜出谜底,首先要会读谜面。
(3)学生借助拼音自读第一则字谜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边读边圈画出生
字词,多读几遍。
(4)同桌合作,互读互查第一则字谜,你读我听,我读你听。
2.交流汇报,识字学词。
(1)出示第一句:
课件出示:
左边绿,右边红,左右相遇起凉风。
①指名读句子并请学生评议字音是否读准了,是否读出了标点的停顿。
②理解识记“相遇”。
A.通过情境表演理解:一对好朋友在讲台两边站定,相向而行,当他们碰见
的时候教师提醒这就叫“相遇”。
B.你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和谁相遇过?请用“相遇”说个句子。
如:周末我在公园和×××相遇了。他是我上幼儿园时的好朋友,我们俩已
经很久没见过面了。
C.识记“相遇”。“相”由“木”和“目”组成,意思是站在树上看远方。古
人说: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走着走着才会“遇”,所以“遇”是走之底,
和行走有关。
(2)出示第二句:
课件出示:
绿的喜欢及时雨,红的最怕水来攻。
①指名读;评议。
②理解识记“喜欢”。
A.课件出示甲骨文“喜”。
联系字源,讲解字形:上面部分“ ”表示擂鼓庆祝,下面的“口”代表
笑着的嘴巴,表示人们在庆祝活动中欢笑。
B.出示生活中在喜庆的日子里或相应的场合中见过的“喜”字图片,加深记
忆,了解“喜”代表着一种美好的心情,一份美好的祝愿。
课件出示:
C.认识又字旁,利用熟字“吹”换偏旁记忆:吹-口+又=欢。
D.你喜欢什么?请用“喜欢”说个句子。
如:我喜欢吃苹果。我最喜欢看《小猪唏哩呼噜》这本书了。
③识记“怕”:忄+白=怕。“怕”是一种心情,所以是“忄”。给“怕”找朋
友:害怕、不怕、可怕、最怕。
【设计意图】在学生自读谜面的基础上,通过情境表演、字源解说等方法识
记生字、理解词语,为后面板块里的熟读谜面猜出谜底做铺垫。
板块三 熟读字谜,试猜谜底
1.熟读字谜,读出节奏。
(1)出示写在花灯上的第一则字谜,巩固记忆生字词。
课件出示:
师引导:可爱的生字宝宝们藏到谜语里了,小朋友们还能认出它们,读准它
们的名字吗?
(2)指名读字谜。
(3)多种方式熟读字谜。
①师生接读。教师读前半部分,学生接后半部分。如:教师读“左边绿”,
学生接“右边红”;教师读“左右相遇”,学生接“起凉风”。
②男女生接读。
③拍手读,读出停顿和节奏。
2.试猜谜底,感受乐趣。
(1)学生试猜谜底,并说说理由。教师相机给最先猜出并说清理由的学生
送上小礼物。
(2)根据学生的发现,引导学生从谜面中找线索。(课件出示:线索一)
课件出示:
左边绿,右边红,左右相遇起凉风。
①读一读句子,引导学生推断出谜底是左右结构的合体字。
②在黑板上画出两个方块相遇。(左边绿,右边红)
(3)师:什么字代表的东西是绿的?什么字代表的事物又是红的呢?左右
相遇怎么会起凉风呢?我们继续到线索二中找答案。(课件出示:线索二)
课件出示:
绿的喜欢及时雨,红的最怕水来攻。
①读一读句子,说说自己的发现。
师引导:“及时”就是当你觉得非常口渴的时候,妈妈给你送来一杯温水,
你咕噜咕噜喝下去,觉得非常舒服。什么绿的事物喜欢及时雨呢?预设学生的回
答会有“花儿、小草、禾苗、麦苗、树木”等,此时老师先不急着讲解,引导学
生接着往下读。
②师引导:什么红的事物最怕水来攻?(火是红的,最怕水来攻)教师相机
在红色的方块里写上“火”字。
③师引导:看来,这个字的右边部分是一个“火”字,左边部分代表的事物
是绿色的,喜欢及时雨,它和“火”合成一个字,表示凉爽的意思。聪明的小朋
友们,你们想到了什么字呢?
④教师在绿色的方块里写上“禾”,揭示谜底:秋。
(4)出示儿歌,师生合作读,感受猜谜的乐趣。
课件出示:
什么绿?禾苗绿。
什么红?火苗红。
“禾”“火”相遇会怎样?
“禾”“火”相遇起凉风。
什么喜欢及时雨?
禾苗喜欢及时雨。
什么最怕水来攻?
火苗最怕水来攻。
(5)小结猜字谜的方法:猜字谜,动脑筋,会想象,抓特征,跳出谜面想
一想,谜底就在话里藏。
【设计意图】以画绿色和红色方块的形式,帮助学生了解谜底——合体字“秋”
的特点。“绿的喜欢及时雨”学生较难理解,我们可以先跳过,从“红的最怕水
来攻”一句突破难点,引导学生借助关键词“凉风”大胆联想。顺利猜出谜底后,
我们再以儿歌问答的形式进一步感受猜谜的乐趣。
板块四 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开火车认读。
课件出示:
2.对比观察,指导书写“左、右”。
(1)让学生观察“左、右”二字,引导学生发现共同点。(都是半包围结构,
都有有字头)
(2)发现疑难,交流记忆要领:“左”下有个“工”,“右”下有张“口”。
(3)教师范写,提示要点。
①“左”要关注三个“横”的长短、间距,最后一横要写平,让整个字保持
平衡。
②“右”横要写得长,“口”要写得扁一点。
③“左”的有字头横短撇长,“个子”瘦长;“右”的有字头横撇相当,是个
“矮胖子”。
(4)学生描红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5)个别点评,展示优秀书写,出示问题书写,并纠正。
3.对比观察,指导书写“红、时”。
(1)让学生观察“红、时”二字,引导学生发现共同点。(都是左右结构)
(2)加一加记忆:纟+工=红;日+寸=时。了解绞丝旁的字大多和丝线有关,
日字旁的字则大多和时间或太阳有关。
(3)教师范写,提示要点。
①红:绞丝旁的三个笔画“撇折、撇折、提”要写得紧凑,不能写成两笔,
“工”字要写得平稳。
②时:“日”和“寸”都要写得瘦长些。
③两个字都要写得左窄右宽。
(4)学生描红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5)个别点评,展示优秀书写,出示问题书写,并纠正。
【设计意图】将要求书写的 4 个生字按照结构归类对比学习,先观察异同,
以儿歌、加一加的方式记忆字形后,再提示书写要点,描红、临摹、展示、评议、
纠正,在一步步的实践中引导学生把字先写对,再写好,逐步提高书写能力。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言、互”等 7 个生字和两点水 1 个偏旁;会写“动、万”2 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第二则字谜。
3.能根据谜面以及汉字的特点猜出第二则字谜的谜底,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
律,感受猜字谜的乐趣。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温故知新,引出字谜
1.温故知新,巩固字词。
(1)认读“青”字族词语。(课件出示:“请问、心情、晴天、清水”)
(2)出示“青”字族生字。(课件出示:“请、情、晴、清”)
(3)师生合作,你问我答。
课件出示:
言加青是什么?言加青就是请,请问的请。
心加青是什么?心加青就是情,心情的情。
日加青是什么?日加青就是晴,晴天的晴。
水加青是什么?水加青就是清,清水的清。
2.巧妙过渡,引出字谜。
今天,“青”字族的几个汉字宝宝又来和我们见面了。不过,这一次他们决
定考考大家,他们藏在了字谜里,只有认真读书、认真思考的孩子才能发现他们
哟!
【设计意图】通过儿歌复习“青”字族汉字,给学生以提示,降低学生猜谜
的难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板块二 朗读字谜,正确流利
1.出示字谜,明确任务。
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灯谜大会,猜读第二则字谜。
课件出示:
“言”来互相尊重,“心”至令人感动,“日”出万里无云,“水”到纯净透
明。
2.自读字谜,读准字音。
3.交流汇报,读好停顿。
(1)出示四字词语,读准字音。
课件出示:
互相尊重 令人感动 万里无云 纯净透明
①指名认读,评价正音。指导学生读准后鼻音“令、净、明”,平舌音“尊”,
翘舌音“重、纯”。
②小老师领读;小组开火车读;齐读。
(2)出示字谜,指导学生借助停顿符号读好句子的停顿。
课件出示:
“言”来互相尊重,“心”至令人感动,“日”出万里无云,“水”到纯净透
明。
①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②同桌合作读。如:一人读“‘言’来”,另一人接“互相尊重”。
③男女生合作读。
④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先借助拼音自读谜面,圈画生字词,再汇报交流,练读四字词
语,最后加上停顿符号读好停顿,做到正确、流利。这样由易到难,有梯度地安
排朗读练习,学生的朗读能力才能得到提升。
板块三 随文识字,试猜谜底
1.学习第一行。
课件出示:
“言”来互相尊重
(1)情境表演,理解“尊重”。
①丽丽到红红家做客,红红礼貌地对丽丽说:“请坐!请喝茶!”丽丽友好地
说:“谢谢!”
②小刚需要图书馆里的阿姨帮忙,他礼貌地问:“阿姨,请您帮我一个忙,
好吗?”
(2)随文识记“言”:“言”就是说话,说话需要动“口”。扩词记忆:语言、
方言、自言自语。
(3)随文识记“互”。(课件出示:“互”的篆文字形)
结合字理理解字义:“互”像上下两端的两个转柄之间绞着两股麻线。两股
麻线你绕着我,我绕着你,就是“互相缠绕”;两个好朋友你帮助我,我帮助你,
就是“互相帮助”;同学之间你尊重我,我尊重你,就是“互相尊重”。
(4)师:聪明的小朋友们,你们发现藏在字谜里的“青”字族宝宝了吗?
指名回答。(板书:言请)
2.学习第二行。
课件出示:
“心”至令人感动
(1)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令人感动”。
①师:上体育课时,涵涵不小心摔倒了,把脚给扭伤了,身旁的丽丽小心翼
翼地扶起她,静静也牵起了涵涵的手,一步一步地搀着她,陪她回教室休息……
同学们的善良友好令涵涵十分感动。
②你有没有心里特别感动的时候?指名说一说。
(2)感动在心里,“‘心’至令人感动”这句话中的“青”字族宝宝和心理
有关,指名说一说。(板书:心情)
(3)熟字加一加识记“令、动”:“今”加一点是“令”,“云”有了“力”
就会“动”。
3.学习第三行。
课件出示:
“日”出万里无云
(1)出示图片。(课件出示:万里无云、天气晴朗的图片)
借助图片理解“万里无云”即天气晴朗。(板书:日晴)
(2)识记“万”:“方”减一点就是“万”。
4.学习第四行。
课件出示:
“水”到纯净透明
(1)借助图片,认读“纯净”。(课件出示:水纯净、透明的图片)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纯净”的水就是干净、清澈的水,清
得能透过水看到别的东西。
(3)你还知道哪些东西是纯净的?(课件出示:纯净的天空图片、纯净的
湖水图片)
学生看图说一说:纯净的(天空);纯净的(湖水)。
(4)识记“纯、净”,认识两点水,与三点水对比记忆。
(5)谁发现了藏在“‘水’到纯净透明”这句话中的“青”字族宝宝?指名
回答。(板书:水清)
5.试猜谜底,说说理由。
(1)师:四句话暗含了四个“青”字族宝宝:请、情、晴、清,它们之间
有什么共同之处呢?想一想,你就能猜出谜底。
(2)指名回答,给最先猜对谜底、说清理由的学生送上小礼物。
(3)揭示谜底:“青”。了解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的特点。
师小结:“青”就像妈妈,生出了一群字宝宝:请、情、晴、清。这四个字
的读音和“青”相同或相近,不同的偏旁则表示它们的意思和什么有关。
6.自编谜语,巩固拓展。
师:小朋友们,猜字谜多有趣啊,我们也来试着编谜语吧!
学生尝试自编谜语后交流。
【设计意图】理解重点词语,读懂谜面是猜出谜底的关键。通过情境表演、
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图片、扩词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词语,进而读懂谜面,猜出
谜底,既突破了难点,又渗透了识字学词的方法指导,一改字词教学的枯燥乏味,
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点。
板块四 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巩固识字,开火车认读。
(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带拼音的生字“相、遇、喜、欢、
怕、言、互、令、动、万、纯、净”)
(2)开火车认读。
2.指导书写“动、万”。
(1)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书写要点。
(2)教师范写,提示要点。
①动:“云”字要写得稍高一点,“力”字横折钩的起笔要和“云”字的第二
横对齐,注意“力”字的一撇要穿插到“云”字下面,左右要等宽。
②万:第二笔是横折钩,撇从竖中线起笔。
(3)学生描红练习,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4)个别点评,展示优秀书写,出示问题书写,并纠正。
【设计意图】写前引导学生观察,注意重点笔画撇的穿插,为学生指明方向;
写时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错误的写字姿势;写后及时评价展示,加以鼓励,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
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针对一年级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结合文本,我进行了以下尝试:
1.创设情境,趣味中学语文。
充分利用教材中元宵节看花灯猜灯谜的背景图片,引导学生说图意,了解元
宵节猜灯谜的习俗,再介绍有关字谜的常识,为后文的学习做好铺垫。课堂上,
我始终围绕元宵节猜灯谜的情境展开,以灯谜的形式展现文本,将学生创编的谜
语“写”在灯谜上,猜对灯谜的孩子会获得小礼物。这些环节的设计,吸引了学
生的注意力,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联系实际,生活中学语文。
识字教学要“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如“相遇”
一词的教学,我先请一对好朋友表演“相遇”,接着引导学生练习用“相遇”说
句子,学以致用;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再和学生一起分析字形。无论是情境表
演,还是借助图片,利用熟字加一加、减一减,都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力
求让学生学用结合,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是本册第二个集中识字单元,由《动物儿歌》《古对今》《操场上》《人
之初》4 篇课文组成,旨在通过集中识字的形式,完成识字任务。教材编排的识
字形式丰富多样,特色鲜明,贴近学生生活。其中,《动物儿歌》是活泼生动的
童谣,运用学生熟悉的小动物的名称和生活习性带出生字;《操场上》以图文并
茂的形式表现学生的校园生活,引导学生看图学词学句;《古对今》和《人之初》
则以通俗凝练的韵语带出识字内容,渗透传统文化的精华。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内容
课
时
教学要点
动物儿歌 2 1.认识 49 个生字和 1 个偏旁,会写 28 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用不同的节奏来朗读
形式不同的课文;背诵《古对今》和《人之初》。
3.继续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并学习运用这一规律
自主识字。
4.了解身边小动物的习性和四季气候、景物的变化,
保持探索自然的好奇心。
古对今 2
操场上 2
人之初 2
口语交际 1 初步学会独立打电话和接电话。
语文园地五 2
1.阅读“包”部字族文,认识 8 个生字。
2.继续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3.能在语境中辨析形近字和同音字。
4.运用音序查字法查生字;查字典有一定的速度。
5.积累歇后语,了解歇后语的特点。
6.和大人一起读寓言故事《狐狸和乌鸦》,巩固识字,
明白“爱听奉承话,容易上当”的道理。
5 动物儿歌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课文插图和生活经验,认识“蜻、蜓”等 12 个生字;会
写“间、迷”等 7 个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3.通过朗读、表演,了解小动物的一些生活习性。
4.产生观察小动物、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有节奏地朗读儿歌。归类认识带有虫字旁的生字。通过表演,了解小动物的
一些生活习性,培养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1)识字。字音教学,要注意指导学生读准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字形教
学,以整体识记为主,根据不同的字形渗透不同的识字方法,如归类识字、字理
识字、熟字加偏旁等。一些生字可以与熟字组成常用词,让学生在新的语境中巩
固识记。
(2)写字。指导书写时要引导学生注意生字的结构及书写规则,按照字的
结构分类指导,教师要做好示范,提醒学生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
2.朗读指导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读出儿歌的节奏和韵律,教师应带领学生用多种形式朗读:
可以用问答的方式,我来问,你来答;可以用对读的方式,生生合作,或师生合
作,你读一句,我读一句;还可以两两合作,边拍手边读,等等。
3.理解运用
本文比较难理解的是“蝴蝶花间捉迷藏”,可以引导学生做做动作,展开想
象。另一句“蚯蚓土里造宫殿”,也可以展开想象,把蚯蚓想象成建筑师,感受
儿歌的有趣。还可以补充别的动物活动的图片,引导学生仿照“谁在哪里干什么”
的句式来创编儿歌。
▶教学准备
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蜻、蜓”等 12 个生字,会写“迷、造、运”3 个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板块一 看图激趣,揭示课题
1.图片导入。
教师导入: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春天过去了就是夏天。夏
天就要到了,让我们去看看在这美丽的季节里有哪些动物朋友。请你们仔细观察,
小动物在做什么呢?在生活中你们见过这些小动物吗?
课件出示:
2.揭示课题。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课件出示:动物儿歌)
【设计意图】看图导入符合儿童的心理。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声音、图
画、颜色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
板块二 初读儿歌,随文识字
1.初读课文,认识动物。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指名读课文。
(3)这首儿歌里讲了哪些动物宝宝?你能在课文中画出来吗?
(4)指名说并读出这些小动物的名称。
课件出示:
qīnɡ
蜻
tínɡ
蜓
hú
蝴
dié
蝶
qiū
蚯
yǐn
蚓
mǎ
蚂
yǐ
蚁
kē
蝌
dǒu
蚪
zhī
蜘
zhū
蛛
(5)去掉拼音和图片读,男女生比赛读,小组比赛读,记熟这些词语。
(6)请学生在课文中的插图里按顺序把这些小动物都找出来。
2.运用方法,巩固识字。
(1)再指名认读课文,认识形声字。
①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记生字。
课件出示:
蜻蜓 蚂蚁 蜘蛛
引导学生发现形旁“虫”。
②教师小结:我们中国的汉字可有趣了,有的汉字一部分表示它的意思,一
部分表示它的读音,像这个“蜻”字,左边的“虫”表示它的意思,右边的“青”
表示它的读音,这样的字叫形声字。(板书:形声字)我们可以利用这个规律认
识很多生字。
(2)(过渡)师:除了虫字旁的生字,本课还有 6 个生词,同学们有什么好
办法记住它们吗?
课件出示:
展翅飞 捉迷藏 造宫殿 运食粮 结网忙
(3)教师举例:蜘蛛结的网叫蜘蛛网,咱们班有小画家吗?谁能在黑板上
简单地为我们画一张蜘蛛网?(一名学生上台画,其他学生评议)
(4)教师总结:“网”字外面的框就像是蜘蛛的网,里面的小叉就像是小蜘
蛛,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法记住“网”字。学生交流其他生字的识记方法。
【设计意图】借助拼音和图片识字,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归类识字,运用
象形字的外形帮助识字,达到了运用多种形式灵活识字的目的,落实了课文教学
的重点。
板块三 再读儿歌,了解内容
1.发现规律,指导朗读。
(1)把生字宝宝送回课文中读一读,要求读准确、读流利。
(2)看图说话。看课文插图,说说这些小动物在哪里干什么。
(3)明白儿歌的句式特点:谁(两个字)在哪里(两个字)干什么(三个
字)。这样的句式特点使整首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充满童趣。
(4)根据儿歌的特点划分节奏,再读一读。
(5)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全班齐读。
2.图文结合,想象画面。
(1)课件出示:
①“捉迷藏”是什么意思?你能演一演蝴蝶如何捉迷藏吗?
②加上动作读一读。
(2)课件出示:
①想象一下蚯蚓在土里造出了一座怎样的宫殿。
②这么勤劳的蚯蚓多惹人喜爱啊,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一读。
【设计意图】图文结合,理解课文描写的画面。通过动作表演、展开想象的
方法重点理解学生有困难的地方,在不断地朗读中感受儿歌的节奏、韵律和趣味。
板块四 认真观察,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仔细观察。
(1)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些形声字,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写写其
中的几个吧。(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迷、造、运”)
(2)这三个字都是半包围结构,写的时候都是先内后外。
①“迷”里面的“米”写在中心偏右上一些,走之的笔顺是:点、横折折撇、
平捺。
②“造”里面的“告”的第二横写在横中线上,走之的平捺要舒展,托住里
面的字。
③“运”里面的“云”的撇折写在中心点往上一些,走之的平捺要舒展。
2.提出要求,练习提高。
(1)提示写字的要求:写字时提醒学生一定要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争取
把字写正确、写漂亮。
(2)播放古筝轻音乐,学生在音乐声中描红仿写,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把相同偏旁的字放在一起指导书写,便于学生记忆,整合教学
资源。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巩固上节课学的生字,学会书写“间、池、欢、网”4 个字。
2.背诵课文,感知儿歌的韵律美,培养语感。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字词,尝试背诵
1.出示字词,练习巩固。
(1)课件出示短语:
蜻蜓展翅 蝴蝶飞舞 蚯蚓松土
蚂蚁搬家 蝌蚪游水 蜘蛛结网
(2)指名读,开火车读。
(3)加上动作读一读。
2.方法指导,比赛背诵。
(1)以一问一答的方式引导朗读与背诵。如:什么半空展翅飞?蜻蜓半空
展翅飞。
(2)全班朗读儿歌并背诵。
(3)指名背诵并点评。
(4)师生合作背诵,小组比赛背诵。
(5)全班拍手一起背诵。
【设计意图】在复习的基础上尝试背诵,为后文的学习打下基础。
板块二 发挥想象,拓展延伸
1.图文结合,想象画面。
(1)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其他小动物以及它们的活动地点,想象它们
的活动像在干什么,引导学生用儿歌的句式来表达。
课件出示:
(2)结合图片,触发灵感。
课件出示:
预设:生 1:白兔地上蹦蹦跳。生 2:小猫房前喵喵叫。
2.自由表达,创编儿歌。
(1)结合几个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调整、修改,编成一首与课文类似的
儿歌,写在幻灯片上或黑板上,并署名。
(2)激发学生的成就感、自豪感,齐读自创儿歌。
【设计意图】通过说、仿训练,为学生提供语言学习的实践机会,鼓励他们
自主学习,从仿到创,发展思维,发展语言。
板块三 书写生字,评价指导
1.出示生字,发现结构。
(1)课件出示生字。(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间、池、欢、网”)
(2)教师示范要点:
①间:先外后内,门字框要大、要正,竖、横折钩都要写直,不能歪,里面
的“日”要写得稍小些,放在田字格的中心位置。
②池:左窄右宽,三点水呈弧形,第二点写在横中线上,右边“也”的一竖
写在竖中线上,竖弯钩要写舒展,比横折钩要宽。
③欢:左小右大,右边“欠”的第一笔撇从竖中线往右些起笔,第二个撇从
中心点往右些起笔,穿插到又字旁下面,人字的撇和捺要写舒展。
④网:先外后内,同字框要写得大而正,里面的两个“撇、点”要分布均匀。
2.教师指导,练习提高。
(1)学生描红,板书。
(2)教师评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着力体现“三重”,即重归类、重情境、重方法指导,真正引
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识字,在快乐活动中识字。
1.灵活识字。
本课的生字根据文本特点将其分为虫字旁的形声字和其他生字两部分进行
分类教学。先让学生结合生动有趣的图片认识动物,发现虫字旁的形声字的构字
规律,并以此为出发点习得了识字方法;再结合多种形式朗读儿歌,落实其他的
识字教学任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了归类识字的意识。随文识字时,汉字
在文本中时而跳脱,时而融入有趣的语句中,深深吸引着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识
字课的效率。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低年级教学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设计符合其年龄特点的识字游戏与朗读活
动。因此,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图片创设情境,运用“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句
式,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在指导写字的环节中,采用结构分类法让学生轻松掌
握写字要领,进而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6 古对今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对照认识“圆、严”等 12 个生字;会写“古、
凉”等 7 个字。
2.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香、朝霞、夕阳”等 7 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
实际理解“朝霞、夕阳、严寒、酷暑”。
3.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背诵对韵歌。
4.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教学重难点
字音教学的重点为“圆、严、寒”;书写指导的重点是“夕、语”;词语理解
的重点在“严寒、酷暑”。教学难点在于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
美。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1)识字。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借助多媒体课件互相检查认读,
互相正音。对于“酷、暑、晨、霞”等笔画多的字,可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
采用定位联想的方式,让学生整体记忆,不做字形分析。其他笔画少的合体字可
采用熟字加减的方法识记。一些生字可以与熟字组成常用词,让学生在新的语境
中巩固识记。
(2)写字。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字的间架结构,把握同一类字的书写规律与
不同点。
2.朗读指导
首先,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正确。结合图片出示难读的词语,让学生看课
文插图说话,想象并描述春天的情景。其次,应引导学生读出节奏、韵律。教师
示范读,学生模仿着读。最后,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达到熟读成诵的
目的。
3.理解运用
运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如,联系生活,可以提示学生思考“在什么
时候可以看到朝霞、夕阳”等问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理解。又如,找近义词,
让学生说说“和风”和“微风、大风、狂风”中的哪个意思相近,从而理解“和
风”是“微风”,是温和的。“细雨”也可以采用这个方法理解。还可以利用图片,
如,出示“莺歌燕舞”的画面,引导学生说说画面上的内容。课后练习“读一读,
记一记”,引导学生积累对韵歌中出现的词语,提醒学生注意“古今、和风细雨、
鸟语花香”在对韵歌中是分开的,这里组合成一个词语了。
▶教学准备
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认读生字,正确书写“古、凉、细、夕”4 个
字。
2.认读词语“严寒、酷暑、和风细雨、朝霞、夕阳”,联系实际并借助图片
理解这些词语。
3.朗读、背诵对韵歌第 1、2 小节,感受课文展现的自然之美与和谐之美。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游戏导入,走进课文
1.了解规则,游戏导入。
(1)玩游戏“对对碰”,引出新韵文。
(2)师:我们玩一个“对对碰”的游戏,游戏的规则是:老师说一个词,
你们说出和它相反或者相对的词。
2.板书课题,随文识字。
(1)揭示本课特点。本课的每一句中都有一个“对”字,“对”字前后分别
是两种相对的事物,我们也可以叫它“对韵歌”。(教师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指导书写“古”字。(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古”)
教师范写,学生交流书写注意点。学生书写,教师评议。
【设计意图】以游戏的形式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随文指导学习“古”
字,将书写指导分散进行。
板块二 初读课文,分类识字
1.自主读文,读准字音。
(1)自主读课文,初步认生字。
(2)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把生字读准确。
2.交流方法,自主识字。
(1)自主识字:这么多的生字宝宝,我们怎样才能把它们记住呢?先来分
分类吧!
①左右结构的字。(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酷、凉、细、朝、杨”)
学生交流,教师指导。
酷:加一加,酉+告=酷。(酷暑、酷爱、冷酷)
凉:A.换一换,“惊”字左边换成两点水就是“凉”。B.这个字的偏旁两点水
与温度低有关,如“冰、冷、冻”等。(冰凉、凉水、凉气)
细:猜字谜——田边种丝瓜。
朝:A.字歌——十日十月。(朝阳、朝霞)B.这个字是多音字,还能念“cháo”。
(朝代、汉朝、朝南)
杨:A.换一换,将“场”字的部首换成“木”就是“杨”。(杨柳、杨树、白
杨)B.形声字识字法,木字旁表示和树木有关。
②上下结构的字。(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暑、晨、霞”)
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指导,与熟字组成常用的词语来理解。
③全包围结构的字。(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圆”)
圆=囗+员,用加一加的方法可以记住这个字。
④上中下结构的字。(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寒”)
可以借助字源识字法识记“寒”。“寒”的金文字形是“ ”,是指一个人
在一间屋子里,光着脚站在两块冰上,说明很冷;他在旁边放了稻草取暖,但是
仍无法御寒。
⑤独体字。(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严、夕”)
猜字谜——“亚”字长个小尾巴(严);“多”字减一半(夕)。
【设计意图】在学生自读拼音的基础上,采用换一换、加一加、猜字谜等多
种形式识字,体现了识字方法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2)同桌相互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板块三 指导朗读,读出节奏
1.再读课文,巩固读音。
(1)再次读课文,要求把字读准确,把课文读流利,难读的词语要多读几
次。
(2)自读检查,指名轮读,相机正音。同桌对读,互相正音。
2.教师示范,指导朗读。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听停顿。
(2)学生模仿教师读,读出节奏和韵律。强调:
课件出示:
“方、凉、霜、阳、杨、香”的韵母都是ɑnɡ。
(3)师生对读,同桌对读,集体拍手读。
【设计意图】多种形式的朗读,既能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
生在不知不觉中熟读成诵。
板块四 熟读成诵,指导写字
1.方法指导,尝试背诵。
(1)定位记忆。
课件出示:
古对今,( )对方。
( )对( ),
春暖对秋( )。
( )对暮,雪对霜。
和风对( )雨,
( )对( )阳。
(2)学生尝试背诵第 1、2 小节。
2.指导要点,练习写字。
(1)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凉、细、夕”)
(2)教师讲解要点:
①凉:右部“京”注意第一笔点和竖钩的竖直相对。
②细:左窄右宽,左高右低,“田”的第一笔竖写在竖中线上。
③夕:撇和横撇的撇基本平行,注意倾斜角度,横撇的横要短,点在撇和横
撇的连接点下面。
(3)教师范写,学生练习。
(4)教师巡视,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采用定位联想的方法,有利于学生更快地识记生字,有助于学
生背诵课文。在正确方法的引导下不断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李、语、香”3 个字,背诵课文。
2.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联系生活,感受画面
1.交流反馈,重点指导。
(1)导语:请小朋友们给每一小节标上序号,然后再来读一读这首对韵歌,
想一想:你读懂了哪些对子?哪些还不懂?在你不懂的对子旁边打上“?”。
(2)反馈指导:采用逐小节交流的方式,重点指导学生不太理解的词语。
如:
①借助图片理解“古对今,圆对方”。
课件出示:
②“严寒对酷暑”:引导学生用肢体语言告诉大家严寒和酷暑给自己带来的
不同感受。
课件出示:
③“晨对暮”,“晨”就是早晨,“暮”就是傍晚。(课件出示:早晨、朝霞、
暮色、夕阳等图片)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什么时候可以看到“朝霞”,“夕阳”是什么时候
的太阳。
④“和风对细雨”,“和风”和“微风、大风、狂风”中的哪个意思相近?“细
雨”就是很小的雨,将细雨与夏天的暴雨进行比较。(课件出示:和风图与细雨
图)
2.图文结合,想象画面。
(1)出示课件。(课件出示:一幅表现杨柳依依、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图
画)
思考:观察这幅图,想一想,图上有哪些景物?它们表现的是哪一小节的内
容?
(2)反馈指导。
预设:图上的景物:杨树、柳树、黄莺、燕子、花儿;表现的是第 3 小节的
内容。
(3)出示词语,齐读。(课件出示:莺歌燕舞、鸟语花香)
(4)男女生对读,拍手齐读第 3 小节。
(5)定位记忆。
课件出示:
桃对( ),柳对( )。
莺歌对燕舞,鸟( )对花( )。
板块二 整体回顾,指导背诵
1.发现规律,指导背诵。
(1)全班同学齐读全文。
(2)指导背诵:课文共 3 个小节,每小节 4 行。每一小节的前两行是单音
节词对单音节词,后两行是双音节词对双音节词。有的是同义组对,有的是反义
组对。我们可以按照这样的规律来背诵。
2.游戏体验,比赛背诵。
(1)诵读游戏:“小手盖一半”。规则是用手将每行课文的前半部分或者后
半部分盖上,进行对对子读课文。
(2)男女生比赛背诵。
(3)师生对背对子。
(4)全班比赛背诵。
【设计意图】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梳理课文的结构特点,组织多种形式的
背诵,将课文的重点落到实处。
板块三 仔细观察,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观察结构。
(1)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李、语、香”)
(2)观察生字的结构及其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指导写字,练习提高。
(1)指导要点:
①李:上下等宽。“木”的竖要短,“子”的弯钩要与“木”的竖正对,重心
才平稳。
②语:言字旁的点和横折提的竖正对,右部“五”的最后一笔长横写在横中
线上。
③香:上半部分要写舒展,包住下边。“禾”的竖要短,“日”要与“禾”的
竖正对,重心才平稳。
(2)教师范写,学生练习。
(3)教师巡视指导,反馈交流。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
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
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探究的欲望,
所以,激发探究的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爱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激发
他们的学习兴趣,适时地、有选择地运用一些游戏,为学生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
使教学步入“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理想境界。上课伊始,用游戏“对对碰”
导入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开始本课的学习。
在识字写字方面,本课有 12 个生字,为了让学生学习识字的方法,有兴趣地去
学枯燥无味的生字,我鼓励他们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识记生字,一字多法,一法多
用。在朗读环节采用活泼多样的形式,如师生对读、男女生合作读、拍手读等形
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文结束时在“小手盖一半”的游戏中加
强背诵,巩固记忆。所以,在背诵对子的环节,学生很快就能完成任务,为后面
的指导书写生字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7 操场上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课文插图和生活经验,认识“操、场、拔”等 12 个生字
和火字旁 1 个偏旁;会写“打、拍”等 7 个字,写好足字旁。
2.正确、连贯地读好词语,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3.对应插图,联系生活,了解课文中的各项体育活动。
4.培养热爱运动、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归类认识提手旁和足字旁的字,了解形声字的形旁往往表示这个字的意思这
一规律;培养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习惯。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1)识字
字音教学,要注意指导学生读准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字形教学,以整体识
记为主,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识字经验,采用多种方式,灵活识记:①熟字加
偏旁。如“拍、跑、铃、体”。②偏旁归类。如“操、拔、拍”,又如“跑、踢”。
字义教学,可以通过看图、做动作,体会汉字表意的功能,了解形声字的偏旁往
往表示这个字的含义。
(2)写字
指导书写时要引导学生注意生字的结构及书写规则,本课有 4 个是左右结构
的字,应关注左右的高低变化和笔画穿插。另外,学生第一次书写足字旁,要将
足字旁和“足”比较,注意足字旁最后两笔的变化。教师要做好示范,提醒学生
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
2.朗读指导
指导学生读词语时要注意字与字的连贯。读儿歌时,要注意两处轻声,“下
课了(le)”和“热闹(nɑo)”,这两处轻声读好了,整首儿歌就显得轻快了。读
儿歌还要注意最后一句的停顿,如果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能注意轻声和停顿,就
能读出节奏,读出韵味了。
3.理解运用
学习词语时,可以引导学生将这些体育活动名称与课文插图一一对应起来。
学习儿歌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从儿歌中读到了什么,让学生明白积极参加体育
活动可以使身体更强壮。
▶教学准备
准备资料: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操、场、拔、拍、跑、踢”6 个生字,会写“打、拍、跑、足”4
个字。
2.培养主动识字的兴趣,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激发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联系实际,谈话导入。
(1)课间小朋友在哪儿活动?(板书课题:操场上)
(2)你最喜欢参加哪些活动?
2.图文结合,走进课文。
(1)出示图片,说说小朋友们在操场上开展哪些活动。(课件出示:教材第
58 页课文插图)
(2)指导学生看图说话。认读生字“操”“场”。
(3)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板块二 自主识字,快乐展示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画出生字,多读几遍。
①大家先看书上图上方展示的词语,借助拼音读一读。
②同桌互读。
(2)选学生当小老师带大家读准字音。
①学生读,教师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打球 拔河 拍皮球 跳高 跑步 踢足球
②学生带读,教师评价。
③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操、场、拔、拍、跑、踢”)
④认读生字,交流识字方法。如换一换:澡—操,杨—场;偏旁归类:提手
旁,足字旁;做动作:拍,跑,踢。
2.快乐游戏,检查读音。
(1)检查词语的读音,做“登山”游戏:教师出示词语卡片,哪个小组抢
答成功就把词语贴在山脚下,看谁最先到达山顶。
(2)检查儿歌的读音,开展“金嗓子”大赛,小组派代表读儿歌,看谁读
得最好。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识字,交流识字方法,在游戏活动中巩固识字,快乐
读书。
板块三 动作表演,把握规律
1.朗读词语,发现规律。
(1)请学生读第一行的词语。
课件出示:
打球 拔河 拍皮球
(2)请学生上台表演这些活动。
(3)说说你的发现。
(4)教师总结:“拔河、打球、拍皮球”都需要用手,所以表示动作的三个
字的偏旁都是提手旁。
(5)请学生读第二行的词语。
课件出示:
跳高 跑步 踢足球
(6)方法同上,教师总结:“跳高、跑步、踢足球”都需要用脚,所以表示
动作的三个字的偏旁都是足字旁。
2.启发交流,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带提手旁或足字旁的字?
【设计意图】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轻松活
泼的课堂氛围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板块四 观察比较,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仔细观察。
(1)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打、拍、跑、足”)
(2)观察“打、拍”,两个字都是提手旁,左窄右宽。“打”字的右部“丁”
的一横要穿插在提手旁一横下面些。“拍”字的右部“白”的竖画紧贴竖中线起
笔。
(3)“跑”“足”这两个字有的地方长得很像,在书写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呢?
①跑:这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字,左小右大。起笔时左低右高,足字旁的最后
两笔是竖和提,“包”的最后一笔竖弯钩要写舒展。
②足:这是一个上下结构的字,上小下大。最后的撇和捺要写舒展,落笔在
一条横线上,要站稳。
(4)组词。
2.教师示范,指导书写。
(1)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描红。
(2)教师巡视指导,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把相同偏旁的字放在一起比较记忆,指导书写,有利于学生区
分字形,加深印象。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上节课学过的生字。
2.学习本课的新字:铃、热、闹、锻、炼、体。会写“声、身、体”3 个字,
认识火字旁。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培养对体育活动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导入,巩固认字
1.复习字词,练习说话。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学生认读。
(2)用“操、场、打、拔、拍、跑、踢、足”组词。
(3)用“跑步”造一个句子。
2.自然过渡,走进儿歌。
过渡: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儿歌,看看儿歌中的小朋友在操场上做什么活动。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的记忆规律是学得快,忘得快,在不断地复现中有
利于巩固识字。
板块二 学习儿歌,随文识字
1.初读儿歌,读准字音。
(1)课件出示儿歌。
课件出示:
línɡ shēnɡ
铃 声
xiǎnɡ
响 ,
xià kè
下 课
le
了。
cāo chǎnɡ
操 场
shànɡ
上 ,
zhēn
真
rè nɑo
热 闹 。
tiào shénɡ
跳 绳
tī
踢
jiàn
毽
diū
丢
shā bāo
沙 包 ,
tiān tiān
天 天
duàn liàn
锻 炼
shēn tǐ
身 体
hǎo
好 。
(2)自读儿歌,圈出生字,结合拼音读准确。
2.检查读音,交流识字。
(1)教师检查自读情况。(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铃、热、闹、锻、炼、
体”)
开火车认读,口头组词。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强调“铃”读后鼻音,“炼”
读边音。认识火字旁,你还知道哪些火字旁的字?
(2)数一数儿歌有几句话。
(3)指导朗读:我们来看第一句话和第二句话,这两句话的最后一个字的
读音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教师总结:轻声——要读得又轻又短。重点指导“热闹”的读音。
3.指导朗读,练习巩固。
(1)圈一圈。操场上那么热闹,他们在操场上玩什么呢?读第三句话,圈
一圈。
课件出示:
注意停顿:跳绳/踢毽/丢沙包 ,天天锻炼/身体好。
(2)教师范读,学生模仿练习。同桌对读,男女生合作读。注意轻声和停
顿,读出节奏。
【设计意图】对于生字的学习要有的放矢,抓住重点,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
达到识字的目的。
板块三 拓展延伸,指导写字
1.回顾课文,总结交流。
(1)热闹的操场为我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留下了许多欢声笑语。你喜欢
哪种体育活动呢?和同学说一说并向大家介绍玩法。
(2)总结:正如文中所说的“天天锻炼身体好”,所以同学们要坚持锻炼身
体,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2.出示生字,指导写字。
(1)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声、身、体”)
(2)指导要点:
①“声”上小下大。士字头注意上横长,下横短。下面部分中间的小短竖要
与“士”的一竖对齐,最后一撇要写舒展。
②“身”书写时要注意横的间距要均匀,横折钩要写得长而挺拔,最后的撇
要贯穿整个字。
③“体”左窄右宽,左右高低差不多。注意“本”的撇要穿插到单人旁的下
面,左右要写紧凑。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描红。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从课内走向课外,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热爱之情。
详细指导写字,在展示评价中让学生的书写水平得以提升。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我力求运用“识用结合”的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发
现的情境,将教的目标转化为学的需求,形成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的学习动
机由潜伏状态转变为活动状态,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识字,极
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本课时,我采用多种形式复现生字。内容上,有借助拼音和去掉拼音
读,有读生字、读词语和读儿歌的;形式上,有自由读、指名读、领读、齐读,
有开火车读、同桌合作读,有男女生赛读、师生对读等,在多样的朗读中汉字多
次复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在口头组词中、在生活的各种
场合中,留意生字的复现,做巩固生字的有心人。这样教识字,学生学得轻松、
愉快,识字不再是一种任务,而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写字是低年级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虽然在如今的信息时代电脑是现代
化书写工具,但我们仍需要把字书写得规范、端正、美观,这不仅是交流的需要,
也是提高个人文化修养和民族素质的需要。因此,我们老师要十分重视写字指导,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和板书示范,把每个字一笔一画的起笔、止笔,一笔一画的
占格、占位,每个字的间架结构,每个部件的宽窄、大小,部件、笔画之间的穿
插挪让等都交代得清清楚楚,边讲解边示范,然后让学生写字,在课内保证了写
字时间。这样日积月累,一定能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
8 人之初
▶教学目标
1.运用熟字加减等方法,结合语境认识“之、初”等 13 个生字,会写“远、
近”等 7 个字。
2.认读“初始、初夏、天性、性格”等 8 个词语,复习“不”的变调规律。
联系生活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会认“之、初”等 13 个生字,联系生活大致了解课文内容。通过学习,明
白要不断进取、珍惜时间的道理。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1)识字。①字音方面:在生字教学时,可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可让学生利用生字卡片互相认读,互相正音。②字形方面:以整体识记为主,要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识字经验,采用多种方式,灵活识记。本课生字,在文中都
独立成词,与学生生活实际有一定距离,识记有一定难度,可引导学生与熟字组
成常用词,帮助识记。
(2)写字。本课 7 个生字中有 4 个独体字,其中“之”和“义”不容易写
美观,要重点指导;“近”和“远”都有走之,可以一起指导。
2.朗读指导
课堂上可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朗读,如:师生对读、同桌对读、小组赛读等。
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三字经》的节奏与韵律,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达
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3.理解运用
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字词比较难理解,可以引导学生回忆生活,讲讲与之相关
的常用词,与这些常用词结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大致意思。有些难理解的单
音节词,教师可以直接讲解它们的意思。
课后练习“读一读,记一记”,可引导学生对本课的 4 个生字进行扩词,以
巩固生字。
▶教学准备
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 9 个生字,会写“之、相、近、习、远”5 个字,认读“初始、初夏、
天性、性格”等 8 个词语。
2.培养主动识字的兴趣,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1.讲解故事,导入新课。
(1)出示动画《孟母三迁》的故事。(课件播放动画《孟母三迁》)
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吗?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出
自哪里吗?(作简单讲解)
(2)导入新课。这个故事出自我们的国学经典《三字经》,今天,我们就来
学习《三字经》中节选的两个小片段。
2.揭示课题,随文识字。
(1)板书课题,教师范读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认读生字“之”“初”,强调这两个字都是翘舌音。
(3)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之”)
指导书写要点:“之”字的主笔是平捺,要写得舒展。横撇的角度要小,平
捺紧接着横撇写。学生书写,教师巡视评价。
(4)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初”)
引导学生口头扩词:初中、初一、当初……
(5)出示课后词语:
课件出示:
初始 初夏
教师带领学生齐读三遍。
【设计意图】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容易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揭示
课题的同时相机识字写字,使识字写字任务分散进行,科学合理。
板块二 诵读韵文,学习生字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朗读课文第 1 小节,圈出生字,读通读顺。
课件出示: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在听的过程中,注意不认识的字的读音。
(2)教师带读,学生跟读。
(3)诵读,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由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4)同桌互读,要求:及时正音,把原文读流利。
(5)指读,随时正音。
(6)看哪组读得又快又准。(游戏:开火车)
2.认读生字,练习朗读。
(1)认读第 1 小节中的生字。(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带拼音的生字“之、
初、性、善、相、近、习、远、教、迁、贵、专”)
①指名读。教师强调:“迁、专”是前鼻音,“性”是后鼻音。
②开火车读。
③小老师带读。
④出示课后词语:
课件出示:
天性 性格 专心 专门 善良 友善
学生齐读,继续扩词。
⑤交流识字方法。换一换:性—姓。偏旁归类:远、迁。猜字谜:羽字丢半
边。(习)
(2)诵读课文,读出节奏、韵律。
①读古文不仅要读通顺,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律。请听录音。(播放《三字经》
的朗读录音)
②学生试读。
③指名读,师生共评。(进一步引导学生读出课文的节奏、韵律)
【设计意图】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在教师的范读下,学生容易读准字音。
在读文的过程中随文识字,多种方法灵活识字,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板块三 背诵韵文,质疑问难
1.交流质疑,理解课文。
(1)师生配乐齐诵第 1 小节。
(2)同学们,这两句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在读的过程中,你懂得了什么?
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3)在汇报、质疑中,体会原文的含义。
课件出示:
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善良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
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
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教育孩子。
2.反复诵读,比赛背诵。
(1)同桌互读,男女生合作读,师生合作读,拍手朗读第 1 小节。
(2)指导背诵,开展背诵比赛。
【设计意图】在浅显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达到熟读成
诵的目的,积累经典。
板块四 认真观察,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指导练习。
(1)认读生字:相、近、习、远。(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远、近、习、
相”)
(2)教师范写生字,指导要点:
①“远”“近”可以通过比较书写,这两个字都有走之,“近”先写里面的“斤”,
“远”先写里面的“元”,都写在田字格的中心偏右上,走之最后的平捺要写舒
展,把里面的字托住。
②“习”的书写先外后内。主笔是横折钩,要写得舒展。横折钩的竖的部分
略往左斜,点、提起笔与横折钩起笔直对。
③“相”左窄右宽,左高右低。右边的“目”起笔在“木”的第一笔横偏上
一些,四横要间距均匀。
2.学生练写,展示评价。
(1)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2)作品展示,全班评价。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幼、玉”等 4 个生字,会写“玉、义”2 个字。复习“不”的变调
规律。
2.联系生活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歌曲导入,复习字词
1.歌曲导入,复习生字。
(1)(多媒体播放《三字经》儿歌)学生跟唱。
(2)复习生字,指名朗读。(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之、初、性、善、
相、近、习、远、教、迁、贵、专”)
2.拓展组词,巩固知识。
(1)用“性、初、习、教、近、远”组词。
(2)全班齐背第 1 小节。
【设计意图】用活泼的歌曲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在轻松的氛围中巩固
知识,开展新课。
板块二 方法指导,小组学习
1.总结方法,分组学习。
(1)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已经学完了第 1 小节,让我们回忆一下自己运用
到的学习方法。
学生交流,教师总结:
课件出示:
自由读文,圈出生字,读通顺。
朗读课文,读出节奏。
自主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理解课文,熟读成诵。
(2)学生分四个小组按步骤进行学习。教师巡视,重点指导。
2.集体展示,理解课文。
(1)每组派一个代表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当小评委。评价标准:字音准确,
不加字,不漏字,流畅,有节奏感。
(2)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带拼音的生字“幼、玉、器、义”)
每组派一个代表认读生字并口头扩词。交流识字方法,你在哪些地方看到过
这些字?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每组指名一位同学朗读展示,学生评价。
(4)男女生对读,拍手读,全班同学齐读。
(5)师:课文中哪些地方你没有读懂?老师重点解释。
宜:应该。琢:雕刻。器:器物。
课件出示:
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
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没有知识,能有什么用呢?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
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6)联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理解课文内容。
(7)齐读第 2 小节,指导背诵。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上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倡导自主
合作学习。在第 1 小节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按照此前的方法分组学习,有助于
提高学习效率,体现了教师由扶到放的教学策略。
板块三 回顾全文,指导写字
1.背诵全文,梳理总结。
(1)全班齐读全文。
(2)尝试背诵全文。
(3)小结: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不学习,就不知道做人的道理,
就不能掌握知识,将来就不能成为有用的人。所以,我们要认真、自觉地学习,
虚心聆听长辈的教导。
2.出示生字,指导写字。
(1)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玉、义”)
(2)学生仔细观察字形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讲解书写要点:
①玉:写“王”时注意三横的长短变化,注意间距均匀,最后一点写在长横
上面,不要掉到外面。
②义:主笔是捺,要写得舒展。点并非在撇捺交叉点对上位置,而是偏左,
高度居中,撇最高,捺最低,撇捺交叉点在笔画中部,呈对称式。
(3)教师范写,学生练写,注意起笔的位置。
(4)教师巡视指导并评价。
【设计意图】此环节注重写字指导,启发学生仔细观察,发现字的间架结构,
引导学生把字写美观,扎扎实实地落实了写字教学的目标。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文是国学经典《三字经》的节选片段。《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的珍贵遗产,
也是古代蒙学教材中较有代表性的读本。虽然它读起来朗朗上口,但学生理解起
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中我将识字与读文,朗诵与理解结合起来,将识字与
读文作为教学重点,把朗诵与理解视为难点,并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手段巧妙地
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堂上,处处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自主识字,灵活运用多种识字方
法,掌握教学重点;理解韵文的意思时,采用先学后教与先教后学相结合的教学
策略,不失时机地为学生创建自主学习与交流的平台,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将识字课堂变成培养学生发现兴趣的乐园。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认识“阴、雷、电”等 7 个生字;认读“晴、雾、雷电、阵雨”等 9 个与
天气有关的字词。
2.认识字母表,能有顺序地正确认读,能将大小写字母相对应,熟记字母表。
3.能正确认读“见、万”等 8 个生字,能将它们按照韵母“ɑn、ɑnɡ”准确
分类并正确书写。
4.借助拼音正确朗读儿歌《祖国多么广大》,了解儿歌内容,激发对祖国的
热爱之情。
5.了解全包围结构的字“先外后内再封口”的笔顺规则,并养成写字前先观
察的良好写字习惯。
6.借助拼音正确认读 8 个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并根据图片了解词语的意思。
7.和大人一起读《谁和谁好》,感受阅读的快乐。
▶教学重点
1.认读“晴、雾、雷电、阵雨”等 9 个字词,激发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兴趣。
2.能有顺序地正确认读字母表,能将大小写字母相对应,熟记字母表。
3.借助拼音正确朗读儿歌《祖国多么广大》,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4.能正确区分含有前鼻音韵母ɑn 和后鼻音韵母ɑnɡ的生字。
▶教学难点
1.掌握全包围结构的字的笔顺规则,并能正确书写。
2.借助拼音把四字词语读正确、读流利,熟读成诵;读懂诗歌内容,感受阅
读的乐趣。
▶教学策略
1.识字加油站
“识字加油站”编排的是一组与天气有关的字词。学生对天气并不陌生,可
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层层推进,再通过“小小播报员”来激发学生识字的
兴趣,最后通过了解天气预报中的天气符号,让学生将天气符号和文字相对应,
以此复习巩固识字。本环节要认识 7 个生字:“冰、冻”,可鼓励学生结合已有的
熟字“水、东”和偏旁两点水“冫”的意思来自主识字;“雷、电”采用字理识
记;“阴、阵”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夹”是多音字,在“雨夹雪”一词中读第
一声,可通过和“来”字比较识记。
2.字词句运用
“读一读,记一记”重在正确认读字母表,并且最终能背诵。先采用多种形
式认读,在学生会读的基础上采用“火眼金睛”这个游戏引导学生观察大小写字
母的形状,并识记相对应的大小写字母,最后让学生跟唱《字母歌》。
“读一读,写一写”注重前后鼻音的区分,引导学生正确认读韵母是“ɑn、
ɑnɡ”的生字。教学时,让学生仔细观察,明白题目要求后,通过听音、辨音读
准“见、万、王”等 8 个生字,并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出来。
“读一读”安排的内容是儿歌《祖国多么广大》。教学时,在学生熟读后,
出示“大兴安岭、长江两岸、海南岛”的图片,与儿歌中对应的文字连起来,再
借助中国地图,让学生直观感受祖国的“广大”,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最后,教师做动作,学生读儿歌,并尝试背诵。
3.书写提示
“书写提示”一是提示写字时的姿势,二是提示“先外后内再封口”的笔顺
规则,旨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练习书写之前,引导学生发现“白、回、
国”3 个生字的笔顺规则,再仔细观察所写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留意关键笔
画所在的位置,最后教师范写,学生临摹。
4.日积月累
“日积月累”编排了 8 个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在学生读准确后,用拍手读、
同桌合作读、男女生赛读、师生合作读等方式,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学生初次
接触四字词语,还不能清楚地了解词语的意思。教学时,可以根据一年级学生认
知的特点,借助图片、语境来帮助学生形象地感知抽象的词语。
5.和大人一起读
“和大人一起读”编排的是一首以友情为主题的儿童诗《谁和谁好》。这首
儿童诗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学时,可以尝试以拍手读、问答读、男女
生赛读等方式让学生读熟练,并通过“亲子阅读单”,倡导家长和孩子进行亲子
阅读,为学生营造一种其乐融融的共读气氛,从而慢慢爱上阅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阴、雷、电”等 7 个生字;认读“晴、雾、雷电、阵雨”等 9 个与
天气有关的字词。
2.认识字母表,能有顺序地正确认读,能将大小写字母相对应,熟记字母表。
3.能正确认读“见、万”等 8 个生字,并能按照韵母“ɑn、ɑnɡ”准确分类
后写在田字格中。
4.借助拼音正确朗读儿歌《祖国多么广大》,了解儿歌内容,激发对祖国的
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识字加油站
1.视频导入。
(1)出示课件。(课件出示:播放天气预报的视频片段)
(2)师导入:通过看天气预报的视频,你知道了哪些天气现象?说说看。
2.认读“识字加油站”中的字词。
师引导:通过交流,老师知道大家对天气现象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我们
再来认识一些与天气现象有关的字词。
课件出示:
yīn
阴 晴
wù
雾
léi
雷
diàn
电
zhèn
阵 雨
bào
暴 雨
bīnɡ
冰
báo
雹 霜
dònɡ
冻 雨
jiā
夹雪
(1)请同学们自由读,注意把带拼音的生字多读几遍。
(2)同桌互助识字,检查生字词的认读。
(3)去拼音读,开火车读,抽查读,男女生合作读。
(4)活动:我是小小播报员。
①同学们,我们来玩一个小小播报员的游戏。先看老师示范:“我是小小天
气播报员,今天有阵雨,请大家出门带好雨伞。”下面请大家模仿老师的说法说
一说。
②学生根据自己拿到的字词卡片进行练说。
(5)你还知道哪些和天气有关的词语呢?
预设:多云、中雨、小雪、雷雨……
(6)了解天气符号,巩固识字。
课件出示:
师:你们认识这些天气符号吗?请大家读一读,记一记。
3.认识“阴、雷、电”等 7 个生字。
(1)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阴、雷、电、阵、冰、冻、夹”)
同学们,你们会用什么好方法来记住这 7 个生字呢?
(2)全班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①加一加:雨+田=雷 冫+水=冰 冫+东=冻
②联系偏旁法:“阴、阵”的偏旁“阝”表示山岭、山崖。“阴”就是在山崖
下看不见阳光,与“阳”意思相对。“阵”,战斗时要居高临下,所以阵地要坐落
在山头上。
③比较法:将“夹”与“来”比较。“夹”比“来”少了一笔,第 5 笔是竖
撇。
④汉字演变法:“电”的金文 由“雨” 和象征闪电之形的“申” 两
个字组成,成繁体的“電”,强调“电”与雨天相伴的霹雳天象特征。
(3)你能给“阴、雷、电、阵、冰、冻、夹”找到好朋友吗?
4.教师小结。
了解天气情况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同学们一定要留心天气的变化,
做一个有心人。
【设计意图】语文的学习不能忽视学生应有的生活体验。因此上课伊始,我
将学生在生活中累积起来的体验与第一环节的内容结合起来,这既唤醒了学生的
生活体验,又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为新课的开展做好铺垫。
板块二 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记一记。
(1)播放《字母歌》视频,学生观看。(课件出示:《字母歌》视频)
(2)出示字母表,学生认读。
课件出示:
A B C D E F ɡ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ɑ b c d e f ɡ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让学生跟读三遍后,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读字母表,达到熟读成诵。
(3)小游戏:火眼金睛。同学们,这些大小写字母中还藏有秘密,你们发
现了吗?
预设:
生 1:我发现 Cc、Kk、Oo、Pp、Ss、Uu、Vv、Ww、Xx、Zz,它们大小写字母
外形一样。
生 2:我发现 Bb、Dd、Ff、Ii、Jj、Ll、Mm、Nn、Qq、Tt、Yy,它们大小写
字母很像,我们只要找出其中的细微差别就能记住它们。
生 3:Aɑ、Ee、ɡɡ、Hh、Rr,这些字母大小写不一样。
(4)识记小游戏:用身体部位来识记“Aɑ、Ee、ɡɡ、Hh、Rr”这 5 组字母。
(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师:你会用你的身体部位来识记这几组字母的大写字母吗?
(5)学生跟唱《字母歌》后,试唱《字母歌》。
2.读一读,写一写。
(1)韵母归类小练习。
课件出示:
en ɑnɡ in on un enɡ ɑn inɡ onɡ
前鼻音韵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鼻音韵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会读吗?
课件出示:
指名读,并相机正音,分组读,齐读。
(3)你能把上面的生字按要求分类吗?请工整地写在田字格中。
课件出示:
见 万 王 方 长 全 半 上
ɑn: ɑnɡ:
教师引导找出规律:你们是按照什么规律来分类的呢?(按照前后鼻音韵母
来分类)
(4)优秀作业展示。
3.读一读。
(1)谈话交流,导入儿歌。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哪些地方?请说一说。(学生交流自己去过的地方)
哇,大家都去过不少地方,看来我们的祖国真大呀!
(2)教师板书课题《祖国多么广大》,学生书空。
(3)教师范读儿歌《祖国多么广大》。
师:现在,老师读儿歌《祖国多么广大》,请你们认真倾听。
(4)学生自由朗读儿歌,注意遇到不认识的字要多读几遍。
(5)指名学生朗读儿歌,教师相机指导“兴、岭、盛”的读音。
(6)采用拍手读、赛读、对读等多种形式读儿歌。
(7)找朋友。你能为下面的图片找到对应的朋友吗?
课件出示:
长江两岸柳枝发芽 大兴安岭雪花飞舞 海南岛上鲜花盛开
(8)借助中国地图,感受祖国的广大。
师:请大家看看我手中拿的这幅地图,在地图上找到“大兴安岭、长江两岸、
海南岛”的位置,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祖国非常广大)
(9)教师做动作,学生读出相应的儿歌,让儿歌动起来。
(10)尝试背诵儿歌。
课件出示:
祖国多么广大
大兴安岭,__________。
长江两岸,__________。
海南岛上,__________。
我们的祖国__________。
同学们,你们现在看着屏幕能将这首儿歌补充完整吗?指名尝试背诵。在此
基础上,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齐背儿歌。
【设计意图】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借助图
片、用身体部位来记忆字母和唱字母歌,还用找朋友等多种有趣的形式引导学生
自主探索,让原本静止的文字在孩子的脑海中动起来。这样,学生才会学得轻松,
学得有趣。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全包围结构的字“先外后内再封口”的笔顺规则,并养成写字前先观
察的良好写字习惯。
2.借助拼音正确认读 8 个四字词语,并根据图片了解词语的意思。
3.和大人一起读《谁和谁好》,感受阅读的快乐。
▶教学过程
板块一 书写提示
1.读汉字,组词语。
(1)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白、回、国”)
(2)请学生读一读“白、回、国”3 个字,并给它们组词。
2.书写指导。
(1)教师范写“白、回、国”,学生书空并观察教师的书写过程。
(2)让学生说说这三个字书写过程中共同的笔顺规则。
①“白”是先写外面,再写里面的横,最后封口。
②“回”是先写外面,再写里面的“口”,最后封口。
③“国”是先写外面,再写里面的“玉”,最后封口。
④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先写外面,再写里面,最后封口。
(3)课件出示:
课件出示:
笔顺规则:先外后内再封口。
学生齐读。
(4)你还知道哪些字的笔顺规则是“先外后内再封口”的?
预设:面、因、田……
(5)学生练写“白、回、国”,教师巡视指导。
(6)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上学期所学的笔顺规则,并举例。如:十(先横后
竖),八(先撇后捺),水(先中间后两边)……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笔顺规则,旨在让学生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
字,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板块二 日积月累
1.熟读词语。
(1)你会读吗?请借助拼音将下面的四字词语读准确。
课件出示:
chūn
春
huí
回
dà
大
dì
地
wàn
万
wù
物
fù
复
sū
苏
liǔ
柳
lǜ
绿
huā
花
hónɡ
红
yīnɡ
莺
ɡē
歌
yàn
燕
wǔ
舞
bīnɡ
冰
xuě
雪
rónɡ
融
huà
化
quán
泉
shuǐ
水
dīnɡ
叮
dōnɡ
咚
bǎi
百
huā
花
qí
齐
fànɡ
放
bǎi
百
niǎo
鸟
zhēnɡ
争
mínɡ
鸣
(2)同桌互读,并纠正读音。
(3)指名读,教师相机正音,反馈时重点指导读好“莺、冰、融、叮、鸣”
5 个后鼻音的字,范读“绿、泉”。
(4)下面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这些四字词语。
①一边拍手打节奏,一边读,读出四字词语的节奏感。
②同桌用对对子的形式拍手读。如:春回对大地,万物对复苏。
③一边想画面,一边合作读词语。如:男生——春回大地,女生——万物复
苏。
④师生对读。如:师——春回大地,生——万物复苏。
2.用多种形式理解词语的意思。
(1)看图猜四字词语。
课件出示:
师:看着这几张图片,你们猜到的是哪些四字词语呢?(柳绿花红、莺歌燕
舞、泉水叮咚、百鸟争鸣)
(2)我问你答,说词语。
师:春天又来到了人间,打一四字词语。生:春回大地。
师:春天来了,天气变暖了,树绿了,草青了,花开了,冬眠的小动物都苏
醒过来了,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打一四字词语。生:万物复苏。
(3)创设情境,活用四字词语。
课件出示:
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来了。她来到花园里,只见嫩黄的迎春花开了,
雪白的梨花开了,粉红的桃花也开了,连不知名的小野花也开了,真是
( )呀!(百花齐放)
立春过后,天气暖和了,山上( )了。(冰雪融化)
3.合作背词语。
同桌合作背诵四字词语。
4.拓展延伸。
描写春天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
课件出示:
姹紫嫣红 春光明媚 绿草如茵 草长莺飞 鸟语花香 春雨绵绵
万紫千红
【设计意图】学生初次接触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理解起来有些难度。教学
时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可以采用看图猜词语、我问你答、创设情境等方法,让
学生在趣味互动中了解四字词语的意思。这样避免了学习的枯燥无味,使语文课
堂多了几分情趣。
板块三 和大人一起读
1.谈话导入,提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平时和哪些小朋友关系好呢?除此之外,你还知道谁和谁
好?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儿歌——《谁和谁好》。(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2.熟读儿歌。
(1)学生自由读儿歌,努力将儿歌读通顺。
(2)你能把这首儿歌流利地读出来吗?指名读。相机指导“谁、藤、蜜蜂、
仰脸”的读音,提醒学生读好疑问的语气。
(3)同桌合作练读儿歌。你读我听,我读你听。如果对方读得流利,请给
他一个大大的赞。
(4)趣读儿歌,读出儿歌里的趣味。
①一边拍手,一边读,读出儿歌的节奏。
②男女生一边想象画面,一边对读。如,男生读:谁和谁好?女生读:藤和
瓜好。
③教师问,学生答。如,教师问:谁和谁好?学生答:藤和瓜好。教师问:
它们怎么好?学生答:它们手拉手,不吵也不闹。
3.拓展延伸,深入了解。
(1)师:同学们,你们读了《谁和谁好》后,能说出几个谁和谁好呢?
学生交流时,教师相机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谁和谁好?
藤和瓜好,
蜜蜂和花好,
白云和风好,
我和同学好。
学生交流后齐读一遍,加深印象。
(2)仿说儿歌。
生活中还有谁和谁好呢?你能仿照儿歌中的句子说一说吗?
4.和父母一起阅读,完成亲子阅读单。
课件出示:
阅读书目 阅读方式 阅读时间 自我评价 家长寄语
《谁和谁好》
其他儿歌
【设计意图】《谁和谁好》是一篇以友情为主题的儿歌。为了激发学生的阅
读兴趣,主要通过各种有趣的方式来读儿歌,如拍手读、男女生对读、师生问答
读、想象画面读等方式,让学生在趣读中感受儿歌的魅力,从而将优秀的传统文
化根植于学生的心里。最后利用亲子阅读单让阅读由课上走到课下,让学生明白
阅读无处不在。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一”是对第一单元内容进行复习巩固、拓展运用的复习课。为了
避免让学生感到学习单调无趣,我采用了多种有趣的方式,让他们在快乐中探索
发现,在自主实践中积累运用,从而轻松地完成了巩固识字、积累词语的教学任
务。
1.趣读引领,快乐学习。
在“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中,我摒弃了烦琐的分析,“读”占鳌头,
让学生充分地读,并且在读中获得语感。为了让学生读得有趣味,我又采用了多
种形式。如,增加儿歌《祖国多么广大》的趣味性,根据儿歌内容做出相应的动
作,然后让学生读出对应的儿歌,让儿歌动起来。再如,在《谁和谁好》中,我
采用了个人读、对读、拍手读、师生问答读、想象画面读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
了儿歌的趣味,体会到了学习儿歌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2.立足文本,扩展外延。
语文的学习不能拘泥于文本的学习,还要拓展延伸,这样学生学习的知识才
会丰富。因此在本节课中,我既立足于文本的学习,又扩展了外延,使学生获得
更多的知识。如:在“识字加油站”中,在学生了解了文本中的与天气有关的词
语后,我用“你还知道哪些和天气有关的词语”来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生活中积累
的与天气有关的词语。再如,在“和大人一起读”中,我利用亲子阅读单,让家
长创设一种温馨的氛围,用不同的形式带着学生阅读,让学生明白阅读不仅在课
堂、在学校,更在课外、在家中。
今后,在语文园地的学习中,我要继续以趣为主,引领学生自主探究,体会
学习的快乐。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认识生字,通过部件组合和拆分
成新字的方法,认识 8 个生字,引导学生体会到汉字构字的美妙与乐趣。
2.区别 4 组形近字的字形,了解字义,能准确选字组词填空。
3.了解 8 个词语的意思,会使用词语造句,培养想象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4.正确、美观地书写“床、左、居、包”4 个字,掌握半包围结构汉字的书
写规则,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初步感受汉字的
形体美。
5.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名言,积累名言。
6.和大人一起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孙悟空打妖怪》。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认识生字,通过部件组合和拆分
成新字的方法,认识 8 个生字,引导学生体会到汉字构字的美妙与乐趣。
2.区别 4 组形近字的字形,了解字义,能准确选字组词填空。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名言,积累名言。
▶教学难点
正确、美观地书写“床、左、居、包”4 个字,掌握半包围结构汉字的书写
规则,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初步感受汉字的形
体美。
▶教学策略
1.识字加油站
(1)创设生字宝宝找朋友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对识字产生兴趣。
(2)小组合作用部件组合和拆分构字法识记生字。识字交流中,引导学生
表达完整。
2.字词句运用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通过比较,发现每一组生字字形的不同之处。
(2)生字组词练习,教师小结:对于形近字要从字形、字音、字义上进行
区别。
(3)选择几个词语,展开想象,说几句话,重点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说
清楚。
3.书写提示
(1)学生认读并观察要写的生字,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生字在结构上的相同
之处。
(2)借助教材中的话,掌握左上包围和右上包围的字“先外后内”的笔顺
书写规则。
(3)学生充分练习,集体展示评价。
4.日积月累
(1)让学生借助拼音把名言读正确:重点关注“敏而好学”中“好”的读
音,“而义自见”中“见”的读音,并补充这两个字的意思,帮助学生读准字音。
(2)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帮助学生了解名言的大意。
5.和大人一起读
(1)借助音乐和插图激发阅读兴趣。
(2)多种形式朗读,发现押韵的规律。
(3)根据故事内容谈谈自己喜欢的角色。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儿歌的内容,回家与家长一起分享。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汉字偏旁部件的字卡(学生)。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认识生字,通过部件组合和拆分
成新字的方法,认识 8 个生字,引导学生体会到汉字构字的美妙与乐趣。
2.区别 4 组形近字的字形,了解字义,能准确选字组词填空。
3.了解 8 个词语的意思,会使用词语造句,培养想象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4.正确、美观地书写“床、左、居、包”4 个字,掌握半包围结构汉字的书
写规则,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初步感受汉字的
形体美。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创设情境,趣味识字
1.认识偏旁,拆分组合。
引言:同学们已经准备了好多字卡,现在把你们的字宝宝们喊出来,我们和
他们一起玩找朋友的游戏吧!(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口、少、山、夕、月、
半、王、见、飘、张、校、甜”)
(1)同桌玩字宝宝找朋友的游戏。
哪些字可以合在一起组成新字?哪些字可以拆分出新字?这些新的生字朋
友你认识吗?
(2)同桌先动手组合拆分,再互相认读生字。
2.认读生字,拓展延伸。
(1)指名汇报认读生字。(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吵、岁、胖、现、票、
弓、交、甘”)
①每个学生汇报一个生字,说说是怎么组合或者拆分的。
②用生字组词或者说一句话。
(2)齐读这 8 个生字,开火车读。
(3)用部件组合和拆分构字法学习生字,你还学会了哪些字?
学生举例:工+力=功 片+反=版 超-走=召 跳-足=兆
【设计意图】创设字宝宝找朋友的游戏情境,在学生间互动交流,自主合作
学习,体会到汉字的组字规律,运用所学的识字方法举一反三,学会更多的生字。
板块二 比较想象,学会运用
1.比一比,填一填。
(1)导语激趣:刚才我们一起帮助字宝宝们找到了新朋友,字宝宝们可高
兴啦!他们还想和我们继续做游戏呢!瞧,来了 4 对双胞胎字宝宝。他们要寻找
有“火眼金睛”的小朋友。到底是哪位小朋友呢?
①明确要求。
课件出示:
只有能区别出每对双胞胎字宝宝的字音和字形,并会准确选择字宝宝组词填
空的小朋友,才称得上“火眼金睛”哟!
②对比区分。
课件出示:
午—牛 己—已 刀—力 人—入
(2)完成课本上的练习,每组派代表发言,同组的同学进行补充说明。评
出“火眼金睛”同学,给予表扬奖励。
(3)全班齐读词语。
小结:遇到这样类似的双胞胎字宝宝,我们一定要从字音、字形、字义三个
方面仔细区别,千万不要把他们弄混。
2.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1)展开想象,试着用下面的词语说几句话。(指名读书中呈现的 8 个词语)
课件出示:
花朵 笑声 阳光 草地 告诉 歌唱 跑步 喜欢
其他同学闭上眼睛在头脑中想象这些词语所展现的画面。
(2)选择你喜欢的词语说话,和小组同学互相交流。
(3)指名发言,全班同学互相倾听学习。
(4)选几个你喜欢的词语说几句话,写在练习本上。
【设计意图】继续创设和字宝宝们做游戏的情境,掌握区分形近字的方法,
了解字义和词义,学会正确运用,使语文知识转化成语文能力,实现工具性与人
文性的统一。
板块三 书写提示,指导规则
1.出示生字,发现结构。
(1)示范笔顺:瞧,半包围家族的字宝宝也来和小朋友们做游戏啦!老师
在黑板上的田字格里示范写出 4 个生字:床、左、居、包。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老
师的书写顺序。
(2)集体交流。
①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床、左、居”)
②这 3 个字是什么结构?(左上包围)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包”)
这个字是什么结构?(右上包围)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3)小结写字规则。
课件出示:
左上包围和右上包围的字都是按照“先外后内”的笔顺规则书写。
(4)除了注意笔顺规则,还要观察这 3 个左上包围结构的字的撇画有什么
共同特点。里面的字写得比外面的结构要宽一些。口诀就是:外面撇长里出框。
2.书写练习,评价提高。
(1)学生边书空,边说笔顺规则,再描红,最后练习书写。注意握笔姿势,
坐姿端正。
(2)利用投影仪展示作品,引导学生对作品的笔顺和间架结构进行点评。
(3)师生小结。左上包围和右上包围的字书写笔顺规则是:先外后内。左
上包围的字的书写口诀是:外面撇长里出框。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的写字要求是:掌握汉字的基本
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
字的形体美。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因此要让学生掌握半包围结构汉字的书写笔顺规则,而且要观察这类字的间架结
构特点,感受到汉字的形体美,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举一反三能力,并让
学生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名言,积累名言。
2.和大人一起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孙悟空打妖怪》。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日积月累,理解学习
1.谈话导入。
导入:同学们,平时你们在读书过程中遇到困难了会怎么办?(预设:多思
考,多问)在很早很早以前,我们的古人也是这样说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日
积月累”的名言。
2.朗读理解。
以比赛的形式学习“日积月累”中的名言。(课件出示:课本中“日积月累”
的名言)
(1)一比:自己读一读,借助拼音读正确。
(2)二比:和同桌读一读,比一比谁读得又正确又流利。
(3)三比:指名领读。
(4)交流对句子的理解。
(5)他们说的和我说的有什么不同?(意思相同,但是表达言简意赅)
(6)尝试背诵。
3.拓展延伸。
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学习的名人名言?
【设计意图】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大脑和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将
单调、乏味的名言积累换成比赛游戏,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于
学习活动。由“厌学”到“爱学”,由“爱学”到“学会”,由“学会”到“会学”,
达到发展学生个性和能力的目的。
板块二 感悟经典,亲子阅读
1.引出主题,激起兴趣。
(1)师:你们喜欢听孙悟空的故事吗?你们知道孙悟空打妖怪的故事吗?
下面,我们一起听一首儿歌《孙悟空打妖怪》。
(2)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初步理解儿歌的内容。
①同学们仔细看看图文画面,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②再跟教师念一念,你又发现了什么?学生在跟念时,教师加重末尾一字的
发音,引导学生发现“咚、空”等字押韵的规律。
2.朗读儿歌,表演课文。
(1)引导学生有节奏地朗读儿歌,体验活动中的快乐情绪。
教师通过打击乐节奏来逐步提高念儿歌的速度,增加儿歌的趣味性和难度。
学生一边有节奏地敲击乐器,一边流利、愉快地念儿歌。
(2)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表情、动作表现其对儿歌中正、反两面人物的不同
情感。
①这首儿歌里你喜欢哪些人,不喜欢哪些人?说说你的理由。
②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设计恰当的表情和动作,看谁表演得最形象。
③指名到讲台前面表演。
④教师打节奏,同学们一边读儿歌,一边用自己喜欢的表情和动作表演。
3.课后延伸,亲子共读。
把这首儿歌推荐给爸爸妈妈,让他们和你一起以快乐的形式朗读儿歌。
【设计意图】这是一篇关于《西游记》故事的儿歌,通过朗读,让学生找到
每一句儿歌结尾的韵律特点,以及每一句儿歌结尾与下句句首的内容一致的结构
特点,利用图文以及表情、动作等方法记忆儿歌内容,体现其对儿歌中正、反两
面人物的不同情感。
▶教学反思
1.能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夯实基础。通过创设和字宝宝游戏的情境,带领学
生在趣味活动中识字、写字,紧扣课标的要求,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
习方式,让学生掌握生字,会用生字,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2.帮助学生揭示规律,拓展学习途径,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在
写字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书写笔顺和间架结构的特点,发现规律,触
类旁通,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3.积累的名言要求朗读得正确、流利,知道其出处,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并尝试背诵。让学生深刻体会读书的要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扩大阅读积累,
让“语文园地”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4.《孙悟空打妖怪》这首儿歌以结构特点和节奏感这两方面为重点进行讲解,
和学生一起读儿歌。在这个语言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运用课本提供的相关
画面,展开合理想象,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表演诵读。学生们很快就能随着节
奏把儿歌生动地诵读下来,快乐学习,完成积累。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学会用音序查字法在字典中查字,学习独立识字,养成在学习中勤查字典
的习惯。
2.熟读并背诵古诗《赠汪伦》,感受古诗所传达的情感。
3.通过和大人一起读,感受阅读的乐趣,知道要帮助大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重难点
1.提高快速查找生字的能力。
2.会读会背,养成积累古诗词的习惯。
▶教学策略
1.查字典
开展各种游戏活动,如《字母表》背诵比赛、在《音序表》中快速找字母比
赛,让学生对 26 个字母的读音和字形有充分的掌握。按照教材提供的音序查字
法三步法和口诀,引导学生基本掌握音序查字法。
2.日积月累
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正确读出诗的节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画面展
开联想,初步体会情感,大致了解诗歌描绘的情景,熟读成诵。
3.亲子阅读
鼓励学生在已有的识字量的基础上,试着读通、读顺小短文。不认识的字,
可以运用刚刚学会的音序查字法查字典解决。在分清角色的基础上,师生合作读,
表演读。
▶教学准备
26 个字母大小写卡片;最新版本的《新华字典》;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正确使用字典,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
2.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养成在学习中勤查字典的习惯。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巩固知识,夯实基础
1.同学们还记得“语文园地一”里学过的 26 个字母的大小写吗?
课件出示: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ɑ b c d e f ɡ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2.齐读,边读边看清楚字形。
3.游戏比赛:
(1)教师出示 26 个字母大小写卡片,学生抢读,并在黑板上写出对应的大
写或者小写字母。
(2)教师介绍字典的《音序表》,随机拿出一张大写字母,学生在《音序表》
中快速找字母。
【设计意图】在学查字典前,让学生掌握好 26 个字母的读音和字形,为下
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板块二 方法指导,背诵口诀
1.同学们自己查过字典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查字典。
2.查字典。
(1)“厨”字是什么意思?让我们借助拼音查字典了解其含义。
(2)谁能说说该如何查字典?(学生自由回答)
(3)教师总结,学生一起完成。
①从“汉语拼音音节索引”里找到大写字母“C”。
②找到音节“chu”,在正文第 65 页。
③翻到正文第 65 页,找到“chu”,接下来就可以查到“厨”字了。
3.我们齐读并背诵“音序查字法口诀”。
课件出示:
音序查字要记牢,先把大写字母找。
字母下面找音节,看看它在第几页。
【设计意图】“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有了正确的方法和教师的示范,学
生很容易便能掌握查字典的诀窍。
板块三 运用方法,练习查字
1.学生按照教材第 39 页的步骤,在字典中查找“房”字,看哪些同学查找
得又快又准。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在小组内交流查“房”字的步骤。
2.指名说查“房”字的步骤。
3.用同样的方法查找生字“池(chí)”“首(shǒu)”“漂(piāo)”“机(jī)”。
(不会的同学请组员帮忙)
4.继续拓展,查找“语”“典”二字,争取人人过关。
5.学生比赛查班上某个同学的姓氏。
6.课堂总结。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再次背诵“音序查字法口诀”。
【设计意图】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在实际练习中一步步巩固音序查字法。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背诵古诗《赠汪伦》,感受古诗所传达的情感。
2.通过和大人一起读,感受阅读的乐趣,知道要帮助大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图文结合,学习古诗
1.课件出示教材第 40 页的两幅插图,指名说说图上分别画的是什么内容。
2.朗读古诗《赠汪伦》。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小组合作读,指名读,齐
读。
课件出示:
zènɡ
赠
wānɡ
汪
lún
伦
[
tánɡ
唐 ]
lǐ
李
bái
白
lǐ
李
bái
白
chénɡ
乘
zhōu
舟
jiānɡ
将
yù
欲
xínɡ
行 ,
hū
忽
wén
闻
àn
岸
shànɡ
上
tà
踏
ɡē
歌
shēnɡ
声 。
táo
桃
huā
花
tán
潭
shuǐ
水
shēn
深
qiān
千
chǐ
尺,
bù
不
jí
及
wānɡ
汪
lún
伦
sònɡ
送
wǒ
我
qínɡ
情 。
3.出示古诗中难读的生字。(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赠、伦、欲、踏、潭、
及”)
4.认读生字。(先指名读,再齐读)
5.学生逐句读古诗,直到读通顺、读熟为止。
6.结合插图,展开想象。这首古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给朋友汪伦的,是一首
送别诗。读着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7.教师指导朗读古诗,强调要读出朋友间那种依依不舍的情感。
8.学生听古诗诵读录音,边听边记,边听边体会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
9.学生再次试读古诗,要求读得流利、有感情。(互读,小组合作读,全班
齐读)
10.学生对照插图,猜古诗的大致意思。
课件出示:
诗人李白乘船将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踏歌之声。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
深,也比不上汪伦为我送行的深厚情谊。
11.在熟读的基础上,尝试背诵。
【设计意图】通过循序渐进的朗读,让学生熟读成诵,达到积累古诗的目的。
板块二 课外阅读,领悟情感
1.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出一个谜语,看看哪位同学最先猜出谜底。
课件出示:
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谜
底:手)
(2)同学们真聪明,一下子就猜中了老师出的谜语。请大家把小手伸出来
看看,老师想找一双胖乎乎的小手,把它画在黑板上。(找一个学生,让其把手
印画在黑板上)
2.初读短文,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短文。根据汉语拼音自读短文,标
出自然段的序号。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不认识的字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边读边想象文中人物说话的动作、神情。
(3)开火车连读课文,师生正音。
3.思考问题,领悟情感。
(1)教师提问,学生带着问题读短文,边读边思考。
①爸爸说了什么话?想一想,爸爸在说这句话时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样的呢?
(提示:高兴)
②学生朗读爸爸的话。
③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家里人为什么喜欢兰兰的画。引
导学生补充句子,读句子。
课件出示:
爸爸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 )。
妈妈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 )。
姥姥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 )。
兰兰明白了,大家喜欢她的画,是因为( )。
④兰兰这双胖乎乎的小手为家里人做了很多事情,你们觉得兰兰是个什么样
的孩子呢?(勤劳、关心长辈、爱劳动、懂事)
(2)指导分角色朗读,把短文读通、读顺。
4.读后总结,拓展交流。
(1)兰兰的小手为全家人做了那么多的事情,也给全家人带去了那么多的
欢乐。我们要向兰兰学习,为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拓展交流。你能为别人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课件出示:
我会说:我替爸爸( ),我给妈妈( ),我帮老师( ),我为大
家( )……
(3)课堂总结。同学们真不错,和兰兰一样有勤劳的双手,是乐于帮助别
人的好孩子!只要我们的心中装着爱,就能帮助别人做更多的事。
(4)师生合作朗读课文,还可以演一演。
【设计意图】在朗读过程中熟悉音序查字法,巩固识字,领悟情感,感受阅
读的乐趣。
▶教学反思
1.重视运用字典的趣味性。
在教导学生运用音序查字法的时候,我主要采用游戏的方式贯穿始终,让学
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自得其乐。在学生掌握方法后,我让他们进行实践操作,
在不断地练习中学生查字典的速度得以提高。
2.朗读方式的多样性。
在背诵古诗环节,我通过不同层次的朗读,让学生循序渐进,进而熟读成诵。
不必苛求一年级的学生对古诗诗意有过于深入的理解,应注重背诵与积累。
3.注重课外阅读的开放性。
在让学生读《胖乎乎的小手》时,要尊重他们自己的阅读体验。学生喜欢读
哪段、喜欢的理由等都是开放的,重在创设阅读的环境和氛围,让他们在这种氛
围中爱上阅读。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认识“辆、匹”等 7 个生字;正确认读“一辆车、一匹马”等 6 个数量词
语。
2.初步养成正确使用数量词语的习惯,知道说不同的事物要用不同的量词。
3.复习巩固《字母表》,能将大小写字母一一对应。
4.通过独体字“日”“寸”加上部件组成新字的练习,巩固已学生字。
5.展示从其他学科中学到的汉字,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
6.朗读积累古诗《春晓》。
7.和大人一起读短文《阳光》,感受阳光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1.认识 7 个生字,正确使用 6 个数量词语,掌握汉语拼音大小写字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和大人一起读”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策略
1.识字加油站、展示台:初步养成正确使用量词的习惯,知道不同的事物要
用不同的量词,并且通过展示活动,体会到自主识字的成就感。
2.字词句运用、日积月累:能根据分类,尝试用“换一换”的方法识记生字,
并背诵古诗。
3.和大人一起读:通过朗读,了解阳光的作用,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享
受一起阅读的乐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生字,掌握数量词语,掌握并运用《字母表》。
2.激发学生主动识字、写字的兴趣。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图片引入,激发兴趣
1.图片展示,谈话激趣。
(1)出示图片。
课件出示:
(2)谈话:你们喜欢这些图画吗?能否用一句话说一说图片上画的是什么?
2.板书:语文园地二。
【设计意图】从图画入手,用充满激情和启发性的语言,结合小学生具有强
烈的好奇心和好胜心的特点,激发学生参与体验的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
迫不及待地想去看一看,并带着积极快乐的情感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
板块二 图文结合,识记生字
1.识字加油站。
(1)指名让学生用数量词语说一句话,教师指导纠正。
(2)课件出示几组数量词语,学生认读。
课件出示:
一辆车 一匹马 一册书 一支铅笔 一棵树 一架飞机
①根据拼音读准字音,重点指导读准“匹、册、支”。
②学生自由说一说怎样识记这些字。
③教师归纳识字方法:通过观察比较识记“辆、匹、架”,猜谜语识记“铅、
支”,借助图片识记“棵”。
(3)明确什么是数量词语,教师补充其他常见的数量词语,如一朵花、一
块橡皮、一根跳绳……
2.展示台。
(1)师:同学们除了在课堂上跟老师学习了一些生字,还在什么地方认识
了生字?
预设:电视上、商店里、大街上、课外书上……
(2)识记新词语。
课件出示:
减法 计算 算式 排列 品德 家庭 姿势 尊重 经历 预
防
①学生自由读词语,教师巡视指导。
“算、姿、尊”这几个字是平舌音;“式、势、重”这几个字是翘舌音。
②指名读,抢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
③展示交流:学生交流在其他书本上积累了哪些字。
④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⑤交流各自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这一环节的设计通过图画
引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欲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认知。通过教师的引
领,把读词与认知事物结合起来,能激发学生识字的热情。
板块三 细心观察,巩固识记
1.找一找,连一连。
(1)复习背诵《字母表》。(课件出示:《字母表》的内容)
①指名按顺序背诵。
②全班按顺序背诵。
(2)出示大小写字母,学生说一说怎样才能连得又准又快。(按大写或小写
字母的顺序先找,再连)
课件出示:
K W X Y Z A M B D E F P O C S T U V G I J L
N R Q H
ɡ c d e o p q r s t u v k l m j n w y x z b
ɑ f i h
(3)引导学生发现字母大小写的规律。
①找规律:如大小不同,字形完全相同的“C”和“c”,“O”和“o”;有些
细微变化的“F”和“f”,“T”和“t”等。
②归类记忆。
(4)“找朋友”游戏。
2.读一读,想一想。
(1)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日、寸”)
(2)读读题目中的生字。不认识的字请教同桌,多读几遍。
(3)谈谈自己的发现。(课件出示:“明、星、早、阳”和“过、时、对、
村”)
(4)尝试用换一换的方法识记生字,如“过”—“时”。
【设计意图】音序查字法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熟记《字母表》
中字母的顺序、记住字母的大小写形式,学生以后查字典时就能更快地在汉语拼
音音节索引中找到字母的位置,为学习音序查字法打下基础。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积累词句并运用;积累古诗并背诵;正确、流利地朗读《阳光》。
2.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诵读古诗,日积月累
1.朗读古诗,整体感知。
(1)听古诗《春晓》的配乐朗诵,会读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诵读。(课件播
放《春晓》的配乐朗诵)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练读古诗,圈出不认识的字并多读几遍。
(3)小组互相纠正字音,反复练读,直到全组同学都会朗读为止。
(4)教师范读,学生进行模仿朗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律。
2.结合动画,想象交流。
(1)诗中哪里写了鸟?(课件出示第二句诗,并用动画演示“鸟飞”“鸟叫”
的场景)
(2)诗中哪里讲了花?(课件出示第四句诗,并用动画演示花落的过程)
(3)花是如何落到地上的呢?(课件出示第三句诗)
3.再读体会,日积月累。
(1)教师引导:这样一幅美丽的图画,大家一定很喜欢吧,我们一起来读
读看。
(2)教师小结:诗人通过短短几句诗描绘了这样一幅美丽的图画,表达了
他惜春、爱春的感情。
通过录音以及教师的示范朗读,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感受古诗的语言美;通
过结合动画,想象画面,指导学生理解古诗,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板块二 引出《阳光》,激发兴趣
1.趣味猜谜,引出《阳光》。
(1)课件出示谜语。
课件出示:
劳动英雄面孔红,天一亮来就出工。从东到西忙不停,直到傍晚才收工。
(2)揭示谜底:太阳。
(3)学生自由表达:太阳有哪些作用?
2.板书课题:《阳光》。
3.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谜语的语言生动、明快,富有韵律感,不仅能引导学生熟识事
物特点,整个过程也会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快乐。上课伊始,通过猜谜语这种有趣
的活动,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板块三 朗读感悟,理解短文
1.扫清障碍,初读短文。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和停顿。
(2)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根据汉语拼音自读课文,圈出不
认识的字,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序号。
(3)指名按自然段读短文,师生正音。
2.逐段学习,指导朗读。
(1)指名读第 1 自然段,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①这句话中作者把阳光比作什么?
②作者把阳光比作金子,这说明阳光怎么样?指导重读“金子”。(学生练读,
教师指导)
③像金子一样贵重的阳光洒遍了哪里?(田野、高山、小河)
(2)自由读第 2 自然段,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①因为有了阳光的照耀,禾苗、小树和小河有了什么变化?
②你觉得该重读哪些字词?(更、长长的)
③学生练读,指名读,男女生读。
④读了这一段,你觉得阳光有什么作用?(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有阳光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才能开花、结果;动物、人类都
需要阳光;阳光会使水蒸发,形成雨滋润大地,孕育生命;适量的日光浴,对人
体健康有很大的益处。
(3)齐读第 3 自然段,说说阳光还到了哪里。
①学生结合图画想象,清晨拉开窗帘见到阳光时你的心情如何?
课件出示:
②指导朗读。
(4)指名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①交流:作者写这两个自然段是要告诉我们什么?
②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语文课堂要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
培养语感。学生反复朗读,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就能深入体会文
章的思想感情。教师让学生通过读,了解语言文字里的内容,再通过想象把学生
带入文章的情境中。
板块四 总结全篇,感悟内涵
1.小结收获。
(1)读了这篇文章,你知道阳光的作用了吧!谁来说一说?(指名说)
(2)教师小结:是呀,阳光不但能让禾苗更绿,小树更高,小河像锦缎,
它的作用还有很多很多,回家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感兴趣的同学还可
以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将你搜集了解到的信息制作成手抄报哟!
2.练说感悟。
(1)阳光不仅作用大,而且是无私和宝贵的。大自然还有许多像阳光一样
的事物值得我们去珍惜,我们该怎样做呢?
(2)学生自己练说应该怎么保护环境。
【设计意图】将课外阅读活动进行拓展延伸,完成亲子阅读活动,通过找出
阳光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好处,以及制作手抄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
涵,让文章的思想得到升华。
▶教学反思
进行语文园地教学,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学习语文,注意引导学生发现规
律,进行拓展延伸。语文园地除了帮助学生对所学的语文知识、技能进行系统地
梳理、整合、巩固以外,更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在教学时,我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创设情境,激起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轻松
完成了巩固识字、积累词语和古诗等教学任务。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通过“识字加油站”和查字典,发现识字方法。
2.通过“我的发现”,了解形声字同一个偏旁往往表示同一类内容。
3.通过辨析同音字,了解同音字读音相同,但字形、字义都不同。
4.会读会背歇后语,激发主动积累的兴趣。
5.了解寓言的内容,明白寓言中蕴含的道理,分享阅读的收获,感受共读的
乐趣。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识字加油站”和查字典,发现识字方法。
2.通过辨析同音字,了解同音字读音相同,但字形、字义都不同。
▶教学策略
1.比较归类学习
“识字加油站”和“我的发现”都包含了形声字的构字规律,但角度有所不
同。“识字加油站”中,在认识“饱、泡、炮”时可以引导学生用加一加的方法
来识记生字,再联系句子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可以联系学
过的《小青蛙》,它是关于“青”的字族文,还可以拓展其他的字族文让学生读
一读。“我的发现”引导学生发现形声字同一个偏旁往往表示同一类内容的构字
规律。
2.字词句运用
引导学生能在句子、词语等语境中理解字义,从而辨析填空。在此基础上适
当进行拓展,强化学生在语境中根据字义正确选择汉字的能力。查字典环节先回
顾查字典的方法,然后进行查字比赛,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
3.日积月累
借助图片,图文对照,感知大意。了解歇后语的特殊形式,感受歇后语语言
形式的生动、有趣。
4.和大人一起读
《狐狸和乌鸦》对话比较多,建议在初步读通的基础上,大人和孩子分角色
朗读,从而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引导孩子说说明白的道
理。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识字加油站”和查字典,发现识字方法。
2.通过“我的发现”,了解形声字同一个偏旁往往表示同一类内容。
3.通过辨析同音字,了解同音字读音相同,但字形、字义都不同。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图片导入,诵读儿歌
1.看图说话,揭示谜底。
(1)课件出示“饭、水、足、手、衣、火”的图片。
课件出示:
学生说出图片上的事物。
(2)引导学生说出图片上的事物能用来做什么,同时逐句出示儿歌内容,
引导学生相机识字。
①自由读儿歌,读准字音。
②指名读儿歌,师生正音。
(3)讨论交流谜底:包。
2.交流识字,背诵儿歌。
(1)总结识字方法:形声字的偏旁有表意的作用,但是它们的读音比较接
近,说明“包”有表音的作用。(全班共同交流由“包”加偏旁所组成的字的不
同意思)
(2)像这样的字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吗?回忆识字课《小青蛙》,举例:清、
晴、情、请。
(3)引导学生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之间自由交流识字。(课件出示:用田字
格展示“饭、能、饱、茶、泡、轻、鞭、炮”)
①读准字音:“茶”是翘舌音,“鞭”是三拼音节,泡(pào)和炮是同音字。
②认清偏旁,说说字义和偏旁的关系。
③交流识字方法。如: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记生字:饱、泡、炮。
④同桌互相考一考:抢读生字,看谁读得准确。
(4)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认读生字。
(5)引导学生把学过的生字放入儿歌,速读速背儿歌。
【设计意图】以直观的图片代替抽象的理解,符合低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
在此基础上总结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帮助识记。联系已学识字课《小青蛙》,激
发学生对汉字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板块二 仔细观察,发现规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年一度的汉字王国运动会的开幕仪式就要开始了,让我们一起看看都有哪
些队伍参加。
2.引导观察,发现规律。
(1)课件播放第一支走来的队伍——口字旁家族,并出示相应的生字。(课
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吃、叫、吹、咬”)
①齐读生字,引导学生观察这 4 个字有什么共同点。(课件出示:口字旁)
②出示课本泡泡框内的提示语:
课件出示:
口字旁的字大多和嘴有关。
指名表演这 4 个口字旁的字。
③这支队伍想扩充,还有哪些字宝宝可以参加呢?(预设:“喊、叹”等)
(2)课件播放第二支走来的队伍——提手旁家族,并出示相应的生字。(课
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提、拔、捉、拍”)
①观察生字,你发现了什么?(这 4 个字都是提手旁)
②引导学生思考提手旁的字和什么有关,并再举几个例子。(出示图片,帮
助思考)
课件出示:
(3)课件播放第三支走来的队伍——足字旁家族,并出示相应的生字。(课
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跑、跳、踢、踩”)
①最后一支队伍比较特殊,大家一起来看看都有谁。(学生齐读)
②引导学生观察这一组字又有什么相同点。(课件出示:足字旁)
③足字旁的字大多和脚部动作有关,学生举例子。(跺脚、跳跃等)
【设计意图】设置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中快乐发现,快乐学
习。
板块三 情感体验,字词运用
1.比较图片,发现区别。
(1)出示课件。(课件出示:青山和清泉的图片)
同学们,观察“青”和“清”这两个字,你们发现了什么?
(2)课件出示选字填空:
课件出示:
远处有( )山,近处有( )泉。
指导学生用“青”和“清”填空,并说明理由。
(3)学生小组讨论还可以用“青”和“清”组哪些词,并用这些词语造句。
(4)教师总结:“青”一般表示颜色,例如:青色。“清”带有三点水,一
般和水有关,例如:清澈。
【设计意图】利用图片,把字词放在特定的语境中去理解运用,化枯燥为生
动。
2.总结发现,情境练习。
(1)出示课件。(课件出示:“在”和“再”)
引导学生说出“zài 见”的“zài”是哪个“zài”,并说明理由。
(2)师:“在”,表示存在或者表示存在于某地点,比如:在家、在场、在
外面……
(3)课件出示选字填空:
课件出示:
放学了,大家( )教室门口和老师说( )见。
指导学生用“在”和“再”填空,并说明理由。
(4)课件出示选字组词的练习:
课件出示:
( )家 正( ) ( )学校 ( )次 ( )三
用“再”和“在”组词填空,指名完成练习。
(5)完成教材第 64 页的翻字典游戏“比比谁最快”。(课件出示:用田字格
展示带拼音的生字“溪、解、准、楼、伯”)
①先回顾查字典的方法。
②比赛看谁最先从字典里查出这些字。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读会背歇后语,激发主动积累的兴趣。
2.了解寓言的内容,明白寓言中蕴含的道理,分享阅读的收获,感受共读的
乐趣。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背诵理解,日积月累
1.图片导入,了解概念。
(1)谁能猜出这张图的谜底?(课件出示:“小葱拌豆腐”的图片)
大家看看这盘菜的颜色,用一个词来形容。
预设:又青又白、绿白相间、清清(青青)白白……
教师给出一清(青)二白。
(2)出示课件:
竹篮子打水 芝麻开花 十五个吊桶
打水
师生交流,共同猜谜底。
(3)教师总结:歇后语是中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
式,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的作用,像谜语;后一部分像谜
底。
【设计意图】用形象的图片代替枯燥的讲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拓展延伸,激
发学生对歇后语的学习兴趣。
2.朗读练习,拓展延伸。
(1)请你读一读教材第 64 页的歇后语,对照图片体会其中的含义。
(2)同桌对读歇后语,一人读前一部分,一人读后一部分。
(3)课件出示歇后语的前一部分,学生齐说后一部分。
(4)拓展其他歇后语。
①课件出示几个课外歇后语:
课件出示:
井底之蛙——目光短浅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铁打的公鸡——一毛不拔
兔子尾巴——长不了
老虎屁股——摸不得
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小组交流学习,互相纠正字音,反复练读,直到全组同学都会朗读为止。
②学生边读边理解,教师适当点拨,最后熟读成诵。
板块二 共同阅读,感悟道理
1.图片导入,了解内容。
(1)导入:一个晴朗的日子,乌鸦找到了一片肉,他站在树枝上,正准备
回家喂宝宝,却遇到了树下寻找食物的狐狸。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课件
出示:配图——站在树枝上叼着一片肉的乌鸦和树下寻找食物的狐狸,播放寓言
故事《狐狸和乌鸦》的音频)
(2)学生初步了解故事内容。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导学生认读发音易错
的生字。
2.学习短文,讨论交流。
(1)指导学生朗读短文,把短文读得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短文。
(2)引导学生思考:狐狸共对乌鸦说了几次话?乌鸦又有什么表现?画出
狐狸所说的话并读一读,想一想狐狸为什么要这样说话,乌鸦为什么会上当受骗。
通过这个小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3)讨论交流:如果今后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设计意图】降低阅读难度,让学生充分感受阅读的乐趣,并能读有所获,
读有所感。
▶教学反思
1.善于创设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减少语文园地的内容带给学生的枯燥感,我借助课
件里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以语文园地中的各
板块内容为主体创设情境,将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观察与倾听上,迅速提升
了学习效果。
一年级的小学生,好动爱玩,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在他们的观察和想象中,
客观世界是拟人化的,大至一片森林,小至一个小动物,在他们眼里,都是有情
感、有智慧的。把握学生的这一特点组织教学,也就抓住了教学成功的关键,创
设情境的做法尤为适用。本次语文园地的教学就借助图片和谜语,引领学生自主
探究,既提升了识字效果,又尊重了学生自主发展的需求。
2.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延伸拓展。
教学中,充分利用文本资源,借助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让学生
从中发现字、词、句的规律,并进行拓展延伸,初步树立归类识字的意识,通过
拓展性训练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在字词句的运用环节,通过生动的图片,
直观理解“青”和“清”的意思,再填字组词造句,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比较两
组同音字时,都是先理解再运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正确认读“卫生间、牙刷”等 11 个词语,认识“卫、刷”等
8 个生字。
2.能根据生活经验将词语分类,培养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意识。
3.了解反犬旁、鸟字边、虫字旁所代表的意义,进一步感知偏旁表意的构字
规律。
4.借助插图,积累表示心情的词语。
5.联系生活,情感体验,进行说话和写话练习。
6.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背诵古诗《画鸡》。
7.学生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童话故事《小熊住山洞》。
8.和大人一起边读边思考,简单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1.联系生活,正确认读“卫生间、牙刷”等 11 个词语,认识“卫、刷”等
8 个生字。
2.能根据生活经验将词语分类,培养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意识。
3.联系生活,情感体验,进行说话和写话练习。
▶教学策略
1.识字加油站、我的发现
“识字加油站”可创设情境,在生活中识字,借助图片,通过游戏、归类等
方法学习生字的音、形、义。如“牙刷、脸盆、香皂、毛巾、卫生间”等词语,
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借助图片的方式来识记;“澡、盆”等还可以用加一加、
换一换的方法识记字形并理解字义;“擦、刷”在借助图片来理解字义的基础上,
还可以联系生活进行拓展,如“擦手、刷牙”。“我的发现”也可创设情境,归类
认识反犬旁、鸟字边、虫字旁的生字,了解它们的字义。
2.字词句运用
首先引导学生观察表情图,说说图中的小女孩此时的心情。然后联系生活实
际,启发学生说说:令你难过的事有哪些?你在什么情况下会生气?你在什么情
况下会感到害怕?最后鼓励学生仿照黑板上的例句,选择 1~2 种心情写下来。
3.和大人一起读
童话故事《小熊住山洞》一文情节循环反复,第 2~5 自然段表达相似,以
对话的形式呈现。教学时,重点指导学生读好小熊的话,关注时间词,读出故事
情节的变化。由扶到放,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好这个童话故事,体会
童话的乐趣,明白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联系生活,正确认读“卫生间、牙刷”等 11 个词语,认识“卫、刷”等
8 个生字。
2.能根据生活经验将词语分类,培养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意识。
3.了解反犬旁、鸟字边、虫字旁所代表的意义,进一步感知偏旁表意的构字
规律。
4.借助插图,积累表示心情的词语。
5.联系生活,情感体验,进行说话和写话练习。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激趣导入
1.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来听一首好听的儿歌。课件播放儿歌《刷牙歌》。
2.小动物都在忙着刷牙,你们每天刷牙吗?你们在哪里刷牙?(卫生间)
3.老师考考你们,看看谁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你们家的卫生间里都有些什么
呢?
播放儿歌,激发学习热情,让识字教学变得不再枯燥无味。
板块二 情境识字
1.课件依次出示图片,指名认读。
课件出示:
课件出示:
2.同学们真棒,现在加大难度,去掉图片,你还认识它们吗?(出示课件)
借助拼音好好读一读。
课件出示:
牙
shuā
刷 刷牙
shū
梳 子 梳头
wèi
卫 生间
毛
jīn
巾
cā
擦 手
香
zào
皂 洗
zǎo
澡
脸
pén
盆 洗脸
3.谁愿意来试一试?指名读。
4.调皮的生字娃娃离开了伙伴,跑出了大屏幕,你还认识它们吗?来,拿出
生字卡片,同桌之间相互考考。
5.同学们学得真好,谁愿意把自己识字的好方法分享给大家?(课件出示:
用田字格展示“盆、巾、刷、梳、擦、澡、皂、卫”8 个生字,并注音)
(1)读准字音:“刷”“梳”是翘舌音;“擦”“皂”是平舌音。
(2)认清字形:加一加——皂、盆、擦;换一换——澡→燥,梳→流;数
一数——卫、巾。
(3)偏旁猜义:刷、梳、擦、盆。
6.去掉拼音,抢读生字,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7.开火车认读生字,小组赛读。
8.课件出示表示物品名称的 5 个词语,齐读。
课件出示:
牙刷 梳子 毛巾 香皂 脸盆
说说你发现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表示物品名称)
9.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牙刷、梳子、毛巾、香皂、脸盆”这五种物品分别
是做什么用的吗?根据学生口述,课件相机出示物品分别对应的用途。
课件出示:
牙刷 梳子 毛巾 香皂 脸盆
刷牙 梳头 擦手 洗澡 洗脸
10.你们知道第二行词语都表示什么吗?(表示用途)
11.联系生活实际,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练习说话。(你能选择一对词语说一
句完整的话吗?)
12.拓展延伸:你还知道哪些日常生活用品词语,它们又有什么作用呢?
【设计意图】借助图片,归类识字,由扶到放,调动学生运用多种识字方法,
分享独立识字的快乐。结合生活实际,选词造句,激发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兴趣。
板块三 我的发现
1.过渡:由于同学们表现非常棒,现在老师带同学们去动物王国逛一逛。一
年一度的动物王国偏旁总结大会的开幕仪式就要开始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
哪些队伍参加。
2.课件播放第一支走来的队伍——反犬旁队,并相应出示生字“猫、猴、狮”。
课件出示:
(1)齐读生字,认真观察这三个生字有什么共同点。
(2)课件出示反犬旁,引导学生思考反犬旁的字大都和什么有关,并交流
汇报。
(3)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要扩大这支队伍,哪些动物还可以参加呢?(狼、
猪、狐狸等)
3.课件播放第二支走来的队伍——鸟字边队,并相应出示生字“鸡、鸭、鸦”。
课件出示:
(1)观察生字,你发现了什么?
(2)课件出示鸟字边,引导学生思考鸟字边的字和什么有关,再举几个例
子。
4.课件播放第三支走来的队伍——虫字旁队,并相应出示词语“蝴蝶、蜻蜓、
蚂蚁”。
课件出示:
(1)引导学生观察这组词有什么特点。
(2)课件出示虫字旁,引导学生发现虫字旁的字多数和昆虫有关。
(3)你还知道哪些虫字旁的字?引导学生举例子。(螳螂、蜈蚣等)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参加动物王国偏旁总结大会的开幕仪式
的形式呈现生字,减少了识字的枯燥感。
板块四 字词句运用
1.过渡:今天认识了这么多生字,高兴吗?
2.出示四幅表情图,观察小女孩脸上的表情,你觉得哪一幅可以表示高兴的
心情?(第一幅)
课件出示:
你有过下面这些心情吗?说一说,写一写。
3.还可以用哪些词表达高兴的心情?(开心、快乐)
4.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你遇到过哪些开心的事?和小组内的同学说说吧。
5.派代表汇报。
6.选出比较好的句子写在黑板上,全班同学齐读。
7.引导学生观察其他表情图,说说图中的小女孩此时的心情如何。(生气、
害怕、难过)
8.你还会用哪些词来表达这些心情?
课件出示:
观察图中小女孩脸上的表情,说说她此时的心情。
高兴 生气 害怕
nán
难 过
快乐 发怒 惊慌 伤心
开心 发火 恐惧 难受
9.说一说。
(1)令你难过的事有哪些?
(2)你在什么情况下会生气?
(3)你在什么情况下会感到害怕?
10.仿照黑板上的例句,选择一两种心情写下来。注意句首空两格,正确使
用逗号、句号。
【设计意图】借助插图,重点指导一种表示心情的词语,举一反三,联系生
活实际,进行说话和写话练习。
板块五 拓展运用
1.游戏“小鸡捉虫”:将第八单元的生字置于“虫”身上(字卡),“小鸡”
(学生)要准确地将同一部首的字“捉住”,放进同一个盘子里(归类)。
2.作业:从“高兴、生气、害怕、难过”中选择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背诵古诗《画鸡》。
2.学生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童话故事《小熊住山洞》。
3.和大人一起边读边思考,简单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日积月累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动物,你们猜
是什么?
课件出示:
红冠子,白外衣,每天早上喔喔啼,它叫人们早早起。
2.你见过大公鸡吗?它是什么样子的?你喜欢它吗?
3.唐寅是我国明代杰出的大画家、大诗人,他也喜欢大公鸡。他为大公鸡画
了一幅画,还为它写了一首诗《画鸡》。(板书古诗题目)
4.教师播放古诗《画鸡》的多媒体课件,会读的同学可以跟着视频一起诵读。
5.自由练读古诗,要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
6.同桌交流学习情况,互相纠正字音,反复练读。
7.教师范读,学生模仿节奏和语调练习诵读。
8.学习第一、二句诗。
(1)课件出示第一、二句诗。
课件出示: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2)师:同学们齐读这两句诗,你知道诗中的公鸡是什么样子的吗?
学生反馈,教师板书。(头上红冠、满身雪白)
(3)出示课件。(课件出示:公鸡图片)让学生看一看大公鸡的冠子和羽毛,
理解“头上红冠”和“满身雪白”。(边看图边讲解:头上鲜红的鸡冠,不必裁剪,
天生就像一顶将军帽)
课件出示:
huà
画
jī
鸡
[ 明 ]唐寅
tóu
头
shànɡ
上
hónɡ
红
ɡuàn
冠
bù
不
yònɡ
用
cái
裁 ,
mǎn
满
shēn
身
xuě
雪
bái
白
zǒu
走
jiānɡ
将
lái
来 。
pínɡ
平
shēnɡ
生
bù
不
ɡǎn
敢
qīnɡ
轻
yán
言
yǔ
语,
yī
一
jiào
叫
qiān
千
mén
门
wàn
万
hù
户
kāi
开 。
(4)师: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公鸡呢?(漂亮)
(5)师:你见过大公鸡平时走路的样子吗?你能模仿大公鸡走几步给大家
看看吗?
(6)师:这又是一只怎样的大公鸡?(教师根据学生口述板书:威武、神
气)
(7)指导朗读第一、二句诗。
9.学习第三、四句诗。
(1)课件出示第三、四句诗。
课件出示: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这只大公鸡,你们在日常生活中听见过大公鸡的叫声吗?
有谁知道它一般在什么时候叫?是怎样叫的?
(2)师:每天早晨,太阳升起来,大公鸡的叫声叫醒了沉睡中的人们。因
此,大公鸡的这么一声“喔喔喔”,千家万户的人都醒了。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一
叫千门万户开”这句诗。
(3)师:人们会去干些什么呢?
师:是呀,天一亮,大公鸡就叫农民伯伯起床干活了。农民伯伯很勤劳,大
公鸡起得比农民伯伯还要早,大公鸡勤劳吗?(勤劳)你们喜欢这只勤劳的大公
鸡吗?
10.师生齐读古诗,会背的学生试着背一背。
【设计意图】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通
过视频跟读、教师范读、学生自读等方式,让学生把古诗读通、读顺;并借助图
片启发思考,读懂、读透古诗。
板块二 和大人一起读
1.师:同学们,老师今天带你们到大森林去看一看。(课件出示森林四季图)
你看到的大森林美不美?在这美丽的大森林里,一直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大
家想不想知道是什么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小熊住山洞》。(教师板书
课题)
2.欣赏故事。
师: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听老师读课文,把不会读的字词圈出
来。
3.借助拼音自由读全文,标出自然段。借助图画弄明白故事内容。
4.想想每幅插图对应的是哪一个自然段。
5.细读课文,讨论解疑。
(1)师:读完课文,同学们告诉老师,小熊住在哪里?熊爸爸想做什么?
你从哪个自然段知道的?(课件出示:第 1 自然段)
课件出示:
小熊一家住在山洞里,熊爸爸想砍一些树,盖一间新房子。
(2)师:小熊一家后来住进了新房子吗?它们住在哪里呢?你从哪个自然
段知道的?(课件出示:第 6 自然段第 1 句话)
课件出示:
就这样,一年又一年,小熊一家没有砍树,一直住在山洞里。
(3)师:小熊一家那么想住进木头房子里,为什么过了那么多年,它们还
住在山洞里,没有砍树造房子呢?(舍不得砍树)
(4)哪几个自然段写它们舍不得砍树?(第 2~5 自然段)
①女生齐读第 2 自然段,男生齐读第 3 自然段,画出小熊说的话。
课件出示:
②全班交流:小熊一家不砍树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板书。
课件出示:
春——叶绿 夏——花开
③请同学们读第 4、5 自然段,同桌讨论,完成表格。
课件出示:
季节 没有砍树的原因
秋季 树上结着红红的果子
冬季 树上是鸟儿的家
④师:小熊一家宁愿住在山洞里,也不砍树造房子,这说明小熊一家爱护树
木,保护环境。小熊一家的做法被小动物们知道了,就出现了这样的场面,让我
们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课件出示:
就这样,一年又一年,小熊一家没有砍
树,一直住在山洞里。森林里的动物都很感
激小熊一家,给它们送来了好多鲜花和果实。
(5)想一想:如果森林里的树都被砍光了,会有怎样的后果呢?
(6)森林里的动物为什么要感谢小熊一家?通过这个小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道理?
(7)小组讨论:如果今后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呢?
(8)布置作业:回家和大人一起朗读这个小故事,和大人一起边读边思考,
简单说说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以这个故事的背景“森林”切入,把学生的视野引向“森林”,
通过课件中的图画、音乐,把学生带入情境,拉近了学生与大自然、动物的距离,
开始了与小熊一家的交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抓住人物语言,感受人物的美好
心灵。
板块三 布置作业
1.把《画鸡》这首诗背给家人听。
2.和爸爸妈妈一起进行睡前阅读,在课间休息时把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教学反思
识字是写作和阅读的基础,也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
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一打开课本就是大量抽象的归类
识字,这也说明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使学生
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识字,本课我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采取各种有效的途
径,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
1.创设生活情境。将课内学习任务与课外生活体验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在生
活中识字的意识与习惯。
2.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借助图片、生字卡片帮
助学生识记字形,了解字义。
3.以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文字的兴趣。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
儿童喜欢模仿,喜欢重复,喜欢表现。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
学习文字的兴趣,将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认识“棍、汤”等 8 个生字。
2.结合生活识字,感受四组词语所呈现的夏天美好、惬意的画面。
3.能正确朗读每组句子,并能仿照例句把句子说具体。
4.能给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5.学习抄写句子,做到格式正确,书写端正。
6.在生活中,通过食品包装主动认识汉字。
7.利用生活中的多种途径识字,乐于与他人交流识字的收获与感受。
8.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气象谚语,初步懂得通过观察自然界有趣的现
象可以预测天气的变化。
9.用多种合作方式,和大人一起读《夏夜多美》,感受童话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借助拼音和情境识记生字。初步学习扩句,加强语言积累,进行逻辑思维的
训练。复习标点符号,初步感知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的不同用法。
▶教学策略
1.识字加油站:借助图片,认一认事物,读一读生字,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
际识记生字。
2.展示台:引导学生利用食品包装来识字,引导学生把识字、学词和认知事
物联系起来,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交流识字。
3.和大人一起读: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并借助拼音阅读童话,感受阅读的乐
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棍、汤”等 8 个生字。
2.结合生活识字,感受四组词语所呈现的夏天美好、惬意的画面。
3.能正确朗读每组句子,并能仿照例句把句子说具体。
4.能给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5.学习抄写句子,做到格式正确,书写端正。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激趣导入,揭示主题
教师导入: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们去“语文园地六”学习,老师先告诉你
们一个秘密,这个园地可以讲故事,可以做游戏,还能学习变魔术……你们愿意
去吗?
【设计意图】这里简单引入,提问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板块二 游戏识字,运用字词
1.玩游戏,识汉字。
(1)看图说词语。(课件出示:教材第 77 页“识字加油站”处的插图)
(2)教师引导:看着这幅图,你们想到了哪些和夏天有关的词语?想一想,
和同桌说一说,看谁说得多。
(3)汇报交流:随着学生的汇报,相机出示相关的词语。
课件出示:
冰棍西瓜绿豆汤
凉席蚊香花露水
蒲扇竹椅萤火虫
牵牛织女北斗星
(4)学生自由朗读。
(5)捉迷藏。
课件出示:
游戏规则:小组派代表读出“识字加油站”中需要认识的字,读对了,字宝
宝就会跳出来。另一组派代表读,字宝宝就会重新藏好,小组开火车把字宝宝找
出来。
①找出生字,引导学生互相正音。(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棍、汤、扇、
椅、萤、牵、织、斗”)
②送字宝宝回家。(课件出示和生字所在的词语对应的实物)
教师引导:仔细看看字宝宝的家,你们发现了什么?
(6)齐读生字。
2.魔术变变变。
(1)课件出示第一张字幅。
课件出示:
小白兔割草。
①谁能读准字幅上的句子?
②学生读句子,教师相机强调“割”字的读音。
(2)课件出示第二张字幅。
课件出示:
小白兔在山坡上割草。
①自由读一读,和第一张字幅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②学生交流后小结:多了地点——在山坡上。
(3)课件出示第三张字幅。
课件出示:
小白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
①自由读一读,和第二张字幅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②多了动作——弯着腰。
(4)三张字幅比较着读一读,你们觉得哪张字幅更生动具体?
(5)小结:像刚才这样,我们依次说清楚地点和动作,会使句子表达得更
加生动具体。
3.争当魔术师。
(1)教师引导:谁能像上面那样把这个句子扩写得越来越生动具体?先和
同桌交流。
课件出示:
小鸭子游泳。
(2)同桌交流。
(3)汇报交流。
(4)拓展训练:你能将“小鸡吃虫子”这个句子变得生动具体吗?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这一环节的设计通过出示图画
引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欲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认知。教师通过引领
学生自主学习,不仅把读词与认知事物结合起来,而且能激发学生识字的热情。
板块三 初读句子,争加标点
1.认识标点。
(1)出示课件。(课件出示:卡通版的逗号、句号、感叹号)
(2)学生自由说一说:这些标点分别叫什么?
2.争当小法官。
教师引导:小朋友们,标点家族最近吵个不休,你们能当小法官,帮它们找
到各自的位置吗?
(1)课件出示:
课件出示:
小鸟飞得真低呀( )
你写作业了吗( )
天安门前的人非常多( )
爸爸看到我来了( )高兴地笑了( )
(2)学生充分朗读后尝试填标点。
(3)随着学生汇报,教师相机讲解标点的用途。
①表示感叹语气就可以用感叹号。
②问号是表示一个问句说完之后的停顿符号,多表示疑问语气。
③完整的陈述性的一句话后面就可以用句号。
④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用逗号,一句话说完了就可以用句号。
(4)指导学生试着运用这些标点说句子。
3.争当书法家。抄写最后一个句子,比一比谁写得既漂亮又规范。
【设计意图】朗读不仅仅是理解课文的一种手段,各种不同方式的朗读本身
就是一种艺术享受。通过充分朗读,可以让学生自主体会句子的不同语气,从而
能正确使用不同的标点符号。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在生活中,通过食品包装主动认识汉字。
2.利用生活中的多种途径识字,乐于与他人交流识字的收获与感受。
3.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气象谚语,初步懂得通过观察自然界有趣的现
象可以预测天气的变化。
4.用多种合作方式,和大人一起读《夏夜多美》,感受童话的美好。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展示交流,日积月累
1.展示交流。
教师引导:汉字宝宝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你们瞧!
(1)这里有好多字宝宝,你们认识吗?(课件出示:各种食品的包装袋)
(2)小组内读一读,看谁认识的字宝宝最多。
(3)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识记屏幕上的食品包装袋上的字。
(4)同桌间交流识记自己带的食品包装袋上的字。
(5)除了书本和食品包装袋,你们还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认识了哪些生字
呢?
(6)小结:字宝宝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们用心,就能找到它们。现在开
始,咱们比一比,看看谁是生活中的有心人,识字更多。
2.日积月累。
(1)引出气象谚语。
课件出示:
半夜东风起,明日好天气。
①指导学生朗读,可采用小组读、男女生读、齐读等方式,要读得正确、流
利、有节奏。
②引导学生理解词语,从而理解整句谚语的意思。
③小结:这是一句有关天气的谚语,我们把它叫作“气象谚语”,它是劳动
人民根据天气的变化总结出来的,比较通俗易懂,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天气预报。
(2)课件出示书本中的谚语。
课件出示: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有雨山戴帽,无雨半山腰。
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
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要来到。
①小组交流学习,互相纠正字音,反复练读,直到全组同学都会朗读为止。
②借助图片指导学生边读边理解,最后熟读成诵。
③小结:气象谚语有很多种,有像我们今天学的关于动物的,还有观风测天、
观云测天、观雷电测天的等等,内容广泛,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搜集。
【设计意图】本环节从教学实际出发,将课件作为学生与文本交流、师生情
感交流、相互协作的工具,创设学习环境的工具,唤起学生的情感,为学习语文
奠定情感基础。
板块二 进入夏夜,感受美好
1.图片欣赏,进入夏夜。
过渡:同学们,学了气象谚语后,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幅美丽的画吧!
(1)出示图片。(课件出示:《夏夜多美》的插图)
(2)学生欣赏后,自由发言,说说感受。
2.入境朗读,感受美好。
(1)教师范读,学生认真倾听。
(2)练习朗读:谁来和老师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3)学生试读。提出要求:借助拼音把每个字读正确、读清楚。
(4)组织学生评价:谁读得好?好在哪里?
(5)分角色读,比赛读。
(6)辩一辩:你喜欢睡莲吗?为什么?(引导学生体会“睡莲”的乐于助
人)
3.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还学到了很多知识。这节课你收获了
什么?回家和爸爸妈妈说一说。
【设计意图】本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地入境朗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读说结合,力争将语言文字的训练落到实处,锻炼了
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除了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的语文知识、技能进行系统的整合、
巩固,还可以在学生心中培植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信。本课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
理特点创设情境,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轻松
完成了识字、书写、积累等教学任务。在扩句部分,注重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延
伸拓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在“和大人一起读”这个部分,更是运用了
多种方法指导学生入境朗读,体会文字的美妙。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联系人体部位,在游戏中正确认读“眉毛、鼻子”等 8 个词语。
2.激发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兴趣,能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认识人体其他的
部位;自主识字,认识“眉、鼻”等 8 个生字。
3.读准“胆子、粽子”等 9 个带有轻声音节的词语。
4.了解“点的位置不同,书写的顺序也不同”的笔顺规则。
5.熟读并背诵古诗《寻隐者不遇》,想象画面,体会古诗表现的美好意境。
6.正确、流利地朗读绕口令《妞妞赶牛》,读懂绕口令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熟练朗读绕口令,感受绕口令的情趣。
▶教学策略
1.识字加油站:通过归类识记,引导学生发现表示人体部位的字大多是月字
旁这一规律,然后继续拓展同部首的字,拓宽其识字渠道。
2.书写提示: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分析带有“点”的字的笔顺规则,了解“点”
在汉字中的笔顺规则;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自主练习写字。
3.和大人一起读:在教师范读、自由读的基础上,重点区分鼻音“n”和边
音“l”;通过边拍手边诵读,先慢读后快读,享受亲子阅读的乐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眉、鼻、嘴、脖、臂、肚、腿、脚”8 个表示身体部位的汉字,激
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2.读准带有轻声音节的词语,提升学生的语感。
3.进一步掌握点在正上方、左上方或右上方的书写笔顺规则。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游戏互动,激趣导入
1.游戏互动,激发兴趣。
玩“鼻子鼻子眼睛”游戏:教师发口令,学生指部位。
课件出示:
游戏规则:将食指放在鼻子上,听到对方说“鼻子鼻子眼睛”时,立即将食
指指向眼睛,以此类推。
2.小结导入。
教师小结:指身体部位的小游戏很好玩,表示这些身体部位的汉字也很有趣,
这节课我们就先来认识认识表示身体部位的汉字。
【设计意图】通过玩游戏的方式引入课题,使学生兴致勃勃地进入教学情境。
板块二 趣味识字,拓展提升
1.读词语。
(1)学生浏览词语。
课件出示:
眉毛 鼻子 嘴巴 脖子 手臂 肚子 小腿 脚尖
(2)先在小组内合作正确朗读词语,再比赛正确认读词语。
2.识记生字。
(1)教师引导:我们能够正确读出表示身体部位的词语,那么,有什么好
的办法能够记住它们呢?
(2)“眉”字的识记:眉毛是生长在眼睛之上的毛发,所以“眉”的下面是
“目”。(课件出示:“眉”的字形演变图)
课件出示:
(3)“鼻”字的识记:人们常常指着自己的鼻子表示“自己”的意思,所以
“鼻”字的上面是“自己”的“自”。
(4)“嘴”字的识记:提到嘴首先想到的是“口”,然后是“嘴角”的“角”,
再加一个“此”,就是“嘴”了。
(5)“脖、臂”等字归类识记:
①表示人体部位的生字中,大多有“月”字,“脖、肚、腿、脚”是月字旁,
“臂”是月字底,可发现规律,归类识记,提高识字效率。
②鼓励学生再说说其他身体部位的名称,如眼睛、脸、腰、手腕、膝盖等,
教师适当进行板书,指名学生认读。
③发现规律:引导学生发现与身体部位有关的汉字(脸、脖、腿、脚、腰、
腕、臂、膝)有什么共同之处。
④学生观察交流,教师小结:与身体部位有关的汉字,很多都有“月”字,
以后我们只要看到带“月”的汉字,便可以推测这个字与身体部位有关。
3.游戏巩固:我来说,你来指。
(1)教师说出一个身体部位,学生对着自己的身体指出相应的部位。
(2)让两个学生站到讲台上,一人说,一人指。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此环节对生字的教学非常扎实,
在识记字形等方面花了一番功夫,并且让学生通过玩游戏的方式联系人体部位进
行巩固识记,让学生能够牢固地掌握这些生字。
板块三 读读记记,书写提高
1.教师引导,读词语。
(1)学生自由读词语。
课件出示:
胆子 粽子 镜子
爸爸 妈妈 哥哥
故事 月亮 时候
(2)教师范读,学生正音。
(3)指名交流:你们发现这几个词在读音方面有什么特点?
(4)教师适当小结:第一行词语最后一个字都是“子”;第二行都是人物称
呼的叠词;每个词语的第二个字都读轻声,要读得短而轻。
(5)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对比朗读(如“dǎn zi”与“dǎn zǐ”)来感受轻声
音节在朗读时的音韵之美。
(6)拓展:鼓励学生根据每一行词语的特点再说几个类似的词语。
课件出示:
第一行:鼻子、肚子、孩子……
第二行:姐姐、弟弟、妹妹……
第三行:事情、喜欢、头发……
(7)小组再读词语。
2.指导书写。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汉字很神奇,不仅读音有趣,而且写法也很有
趣!不信,你们观察这 4 个汉字。(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带拼音的生字“主、
门、书、我”)
(2)交流发现:这 4 个字都有一个共同的笔画“点”。
(3)总结带点的字的笔顺规则。
课件出示:
笔画“点”在字的正上方或者左上方,先写点;“点”在字的右上方,后写
点。
(4)根据“点”的书写规则,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笔顺书写带点的字。
(5)教师巡视,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
(6)学生评价。
(7)拓展:鼓励学生想一想还有哪些字的点在正上方、左上方、右上方,
它们是否遵循这样的笔顺规则。(如“头、方、广、文、成”等)
3.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在“语文园地四”里认识了很多表示身体部位的汉字,
还朗读了带有轻声音节的词语,学习了“点”在汉字不同位置时的笔顺规则,真
是收获满满呀!希望同学们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这
样你们的进步会更大!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读读记记中发现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词语中读音有所不
同,在观察汉字中体会同一个笔画在不同的位置书写的顺序不同,使学生感受到
了发现的喜悦,培养了读词写字的兴趣,提高了书写能力。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熟读并背诵古诗《寻隐者不遇》,大致理解古诗的意思。
2.熟练朗读绕口令《妞妞赶牛》,读懂绕口令的主要内容,感受绕口令的情
趣。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背诵古诗,谈话导入
1.师引导,背古诗。
(1)指名背诵学过的古诗。
(2)齐背《静夜思》《春晓》《赠汪伦》。
2.谈话导入:《静夜思》《赠汪伦》这两首诗的作者是李白,《春晓》这首诗
的作者是孟浩然,他们都是唐代的大诗人,他们的诗直到今天还广为流传。今天
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唐诗。
3.板书课题:寻隐者不遇。向学生说明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
【设计意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充
满兴趣地学习,联系之前学过的古诗,简洁快速地引入新诗的学习。
板块二 了解诗意,尝试背诵
1.读古诗。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朗读古诗。
(3)读好诗的题目:寻隐者不遇。解释题目的意思:到山上去寻找一位隐
居的人,但是没有遇到他。朗读时注意根据意思标注出停顿:寻/隐者/不遇。
(4)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相机正音:“松、童”是后鼻音,“深”是前鼻
音。
(5)正音后引导学生再次练读,把古诗读正确、读通顺。
2.解诗意。
(1)学生自由朗读,结合课文插图,想一想古诗的大致意思。
(2)指名交流古诗大意,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适当指导:我在松树下
问一位童子他的师傅到哪里去了,童子说师傅采药去了。只知道他在这座山中,
但是山高云多,童子也不知道师父究竟在哪里。
(3)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再次指导学生有节奏地朗读诗句。
课件出示: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3.指名背诵古诗,然后全班背诵。
【设计意图】通过对诗意的大致理解,把学生引入到诗的意境中和诗人的情
绪里,引导学生体会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帮助学生熟读成诵。
板块三 指导朗读,感受乐趣
1.介绍绕口令。
导语:今天老师再和大家一起读一首小诗《妞妞赶牛》。这首小诗十分有意
思,读起来绕过来绕过去,这样的小诗就叫绕口令。
课件出示:
绕口令是一种民间文字游戏,就是把声母、韵母或声调相似、容易混淆的字,
组成反复、重叠、绕口的句子,要求一口气急速念出。
2.读绕口令。
(1)教师范读,学生认真倾听并交流听后的感受。
(2)学生自主朗读绕口令,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名朗读,引导学生发现这首绕口令中读音比较相似、较为难读的字
词,教师相机出示难读的词语。(课件出示:妞妞..、牛牛..、河边柳.、扭.头、拗.不
过)
①指名认读这些词语,强调:这些词语当中只有“柳”读边音,其余都读鼻
音,而且叠词“妞妞”“牛牛”中的第二个“妞、牛”都要读成轻声。
②齐读词语。
③学生再次轻声练读绕口令。
④再次指名朗读绕口令,引导学生按照“妞妞/赶牛/河边走”的节奏练习朗
读。
⑤通过教师范读、指名读、竞赛读、拍手打节奏读等方法,进一步强化绕口
令的朗读,帮助学生读熟、读顺绕口令,并适当加快语速读。
3.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到唐诗的王国,学习了唐代诗人贾岛的《寻隐者
不遇》,还知道了什么叫绕口令,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把绕口令读得又快又准。
课后希望同学们搜集更多的古诗和绕口令,和小伙伴们一起读一读。
【设计意图】以读为本,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既加强了绕口令的指导,又能提高学生朗读的兴趣。
▶教学反思
本单元语文园地的教学设计,层次清晰,思路明确,具体的过程如下:
第一课时的设计主要分为三个环节,从认到读,从读到写,在活动中有规律
地进行学习。第一环节以认读为主,并在认读中总结汉字的构字规律,根据总结
的经验进行拓展练习。第二环节以读为主,在读的过程中对带有轻声字的词语有
一定的认知,了解带有轻声字的词语的读法和规律,进行拓展练习。第三环节以
写为主,在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的基础上发现汉字的书写规律:同一个笔画出
现在不同位置,书写的笔顺不同。
第二课时的设计主要分为两个环节,都以读为主。第一环节不仅要求会读古
诗,还要求熟读成诵。第二环节通过多种方式的练习,对读绕口令时的停顿、语
速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学生在认读汉字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善于发现、总结,把总结的方法运用
到语文学习中,并且在读中感受,在读中认知,在读中体会中国语言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