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30 KB
- 2021-11-1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31、回声 教案
课前透视
这篇科学童话借小青蛙遇到的“问题”和青蛙妈妈的讲解向学生
展示了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回声。课文语言浅显,情
节生动,引人入胜,内容充满童真童趣,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
教学中应从文章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通过多形式的朗读,理解
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大多数学生对回声的了解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甚至有的同
学根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因此,在课前教师应鼓励学生到大自
然中去体会,丰富学生的感知。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充分阅读课文,
联系生活经验,运用图片或多媒体等手段,揭开回声的奥秘。
教学目标
1、认识 6 个生字。会写 8 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
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
语气。
3、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4、感受语言的美,体会文中展示的奥秘,展开想象,培养热爱
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的成因。
信息资料
1、生字词语卡片、图片或课件。
2、课前引导学生去生活中体验回声。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谈话揭题:小时侯,老师很喜欢钻到空房子里或是到空旷的山
谷中,拉长嗓音不停地大叫:“你是谁?谁在学我说话?”然后总
能听到令人兴奋而又好奇的回答。课前我也让大家在生活中去寻
找这个感觉,你谈谈自己的体会吧!(学生谈感受)(板题:回声)
(联系课前实际,拉近课文内容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表达愿
望,自然引入课文学习。)
2、揭题激趣:(板书:声)你们看这是什么字?平时你们听过什么样
的声音?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课文《回声》,看到课题同学们想
知道什么?(学生质疑。)好,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自己读课
文。
(因题质疑,培养了学生思考、提问的能力。同时了解了学生的
认知基础和学习动机及问题取向,有利于设计教学活动,促进教
学活动的高效率。)
对话平台
自读
引导学生明确学习任务,自读课文。思考: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
么?注意读准每一个生字的字音,划出带有生字的新词以及不懂
的词句。记下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培养自读能力,整体感知课文。)
识字
1、字卡出示“我会认”中的生字:“呱哩圈纹碰返”。
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把识字与读文联系起来,强调重点字音。
如:呱:读什么?“呱呱呱”是谁的叫声?课文里的小青蛙是怎么叫
的?(指名读句子、指导朗读);圈、纹:课文中“圈”和“纹”可以
组成词语——一圈圈波纹。(出示)看看课文的插图,找找一圈圈
波纹是怎么样的?(指名)你能不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这个词语一句
话?(出示课文插图。一圈圈波纹碰到河岸又返回来。)
(结合语言环境,进行识字活动,避免了形式枯燥,做到了识用
结合,提高了识字效率,训练了学生语言。)
2、组内识字巩固。组织组间的识字比赛。
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 8 个字,组织学生观察,分类学习书写。
2、要写的字中有三个左右结构的字,看看哪些字左窄右宽,哪
些字左宽右窄?指名说(洞、纹是前者,影是后者。)范写。生描
红,临写。同桌评一评。
3、观察。两个大口框的字——圆,围。大口框和口字的写法不
同(口字的左右竖和右边的折向里收,大口框不向里收。)范写。
生写。
4、范写“倒、游”提醒各部分应该写的瘦长,紧凑一些。提醒
写字姿势。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抓住汉字的书写规律和特点,丰富识字写
字经验,提高书写能力。)
朗读
1、分组自由朗读课文,互相评议,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帮助读书有困难的同学共同进步。
2、指读。喜欢读哪段就读哪一段,师生共同评议。
感悟
1、组织学生通过读文,回答自己课前的问题或是在读书中弄懂
的问题。回答,读相应的课文。
2、启发思考:小青蛙听到了什么声音?把有关句子画下来。想一
想,这些声音是小青蛙在哪儿听到?妈妈是怎样回答小青蛙提出
的问题的?把有关的句子画来。仔细读一读。
第二课时
导入
复习巩固字词。同桌互考;看老师的口形说字,带读。
精读
1、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
分角色朗读课文。
2、启发小组合作读书,思考:
小青蛙是怎么弄明白这是回声的?妈妈不但告诉了小青蛙这是回
声,还做了一个小小的实验,谁来说说这个实验是怎么做的?从
青蛙妈妈的话里,你知道了什么?
教师可以提供如下的提示:(出示句子,引导学生填空。)
青蛙妈妈带着小青蛙跳到岸上。她()一颗石子,()河里,河水被
激起(
)。波纹(),又一圈圈地()回来。
(抓住课文的主要线索,突出重点部分,引导学生通过分角色朗
读,合作讨论,完成填空等活动,初步了解了回声现象。培养了
学生合作交流能力,提高了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水平。)
3、教师运用多媒体或图片等,进一步解释声波,加深学生对回
声现象的理解。
4、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课件或图片,同桌或与周围的同学互
相讲解。
教师也可以根据本班学生实际选择如下方式进行提示:(1)声音的
()碰到桥洞的(),要(
)回来。这样,小青蛙就能听到()啦。这返回来的声音就是(
)。(2)你能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说小青蛙为什
么能听到自己的回声吗?
拓展
1、出示句子:暑假里,妈妈带着小明大山里去游玩。她们来到山
顶上,小明对着大山喊:“喂,我来啦!”对面的大山也喊了起来:
“喂,我来啦!”小明感到非常奇怪。妈妈笑着说:“___________。”
小朋友都来做小明的妈妈,对你的同桌说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呀?
(训练学生语言,发展学生思维,巩固学生对回声现象的认知。)
2、平时生活中你认为哪里还可以听到回声?你能来解释一下吗?
3、小结:关于声音还有许多奥秘,同学们课下去寻找吧!
伴教锦囊:
相关链接:
(1)回声是指声音在向远处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发生反射的现
象时,被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声音。
(2)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 0.1s 以上,人耳就能把回声和原
声区分开;若不到 0.1s,回声将与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因此利用人耳听的这种特点可以实现回声测距。在计算障碍物的
距离时,由于人(或者人附近的物体)发出的原声到达障碍物的时
间等于回声返回到人耳的时间,利用人听到回声与原声的时间差
除以 2 得到原声到达障碍物的时间。再利用专用的公式,即可算
出人体到障碍物的距离。一般可以通过回声测定海底的深度、冰
山的距离、潜水艇的远近、前方山崖的距离等。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