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6 MB
  • 2021-11-19 发布

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本第24课-人教部编版(共21张PPT)

  • 2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中华经典素读范本》 二年级下册 第 24 课 内容一 大学 · 听讼章 大学 · 诚意章 内容二 《悯农》二首 内容一 听讼章 诚意章 一、 温故揭题 (一)用陈琴歌诀乐读法背诵《大学·康诰章》《大学·盘铭章》《大学·邦畿章》。 (二)背诵《诗经·邶风·击鼓》。 二、尝试初读 (一)初读《听讼章》《诚意章》,老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 (二)标注易读错字词:如恶(wù)恶(è)臭(xiù) 、 如好(hào)好(hǎo)色、自谦(qiè) 、厌(yǎn)然、心广体胖(pán) (三)学生读一句,老师跟读一句。 (四)师生拍手齐读。 (五)学生说读后感受。 三、分步练读 (一) 学习《听讼章》 1. 文白对读。 原文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译文 孔子说:“断案,我也像别人那样力求公正,但一定要说的话,要使人们之间没有诉讼才好。”要使没有实情的人不敢谎话连篇,使民众心志畏服,就不会产生诉讼纠纷。这就叫做掌握根本。 2. 素解文意。 释义: ①“子曰”句:这句话出自《论语·颜渊》。 ②民志:民心,人心。 ③知本:知道本末次序。 链接: 讼 链接: 《文王德化》 点拨: 《弟子规》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讲的就是彼此忍让、减少争讼的道理。 3.多形式熟读文本。 4.尝试镂空背诵。 (二) 学习《 诚意 章》 1. 文白对读。 原文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曾 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译文 所谓使意念真诚,意思是说不要自欺。就好像人们天生厌恶臭味、喜欢美色一样。这就叫做自我满足。所以君子独处时一定要谨慎。小人独处时做坏事,无所不为,遇见君子就躲躲闪闪,掩盖坏处,标榜自己的好处。但是别人看起来,其实一清二楚,这样做又有什么用呢。这就是说,内心真诚,也会在外表上显露出来,所以君子独处必定谨慎。曾子说:“好多眼睛看着,好多手指着,这是多么严厉啊!”有钱能装饰房子,有德能增润自身,心胸宽广身体便舒泰,所以君子必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2. 素解文意。 释义: ①毋:不要。 ②闲居:独处,一个人的时候。 ③著:显示。 ④中:内心。 ⑤润屋:装饰房屋。 ⑥润身:修养自身。 链 接: 《杨震四知》 3.多形式熟读文本。 4.尝试镂空背诵。 四、熟读成诵 (一)师生共读。 (二)用陈琴歌诀乐读法再读。 (三)镂空记忆背诵。 五、本课总结 内容二 《悯农》二首 一、温故揭题 用陈琴歌诀乐读法背诵《听讼章》《诚意章》。 二、解诗题 “悯”是怜悯、同情的意思,在古代和“愍”字相通,后引申为“怜悯”之意。“悯农”即怜悯农民的意思。作者看到田中农民辛苦地劳作,有感而发,于是写下了这两首流传千古的名作。 三、学习《悯农(其一)》 (一)正诗音 1. 初读《悯农(其一)》,老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 2. 标注入声字: 春种 一 颗 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3. 学生读一句,老师读一句。 4. 师生拍手齐读。 5. 学生说读后感受。 (二)明诗意 1. 文白对读。 原句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译文 春天种下一颗粟的种子, 秋天就能收获万颗粮食。 四海之内已经没有闲置的田地, 却还有农夫因为饥饿而死掉。 2. 字词释义。 ①悯:怜悯。 ②粟:即谷子,脱皮之后就是小米。 ③万:这里是形容收获得多,并非实指。 (三)品诗味 1.春种一颗粟,秋收万颗子。 品味: 诗歌前两句描绘了农民辛苦劳动的场景,春天耕种,秋天收获。用“一”和“万”进行比较,说明了农民通过辛勤的劳作,是能够获得丰收的。 2.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品味: “四海无闲田”说明垦荒种植的面积很广,辛勤的农民已经将田地全都种满了,并没有使农田荒废。然而即便丰收,却仍无法满足他们最基本的温饱需求,甚至还有许多人因饥饿而死。这种巨大的反差增加了“悯”的感情深度,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农民的同情和对剥削者的谴责。 拓展: 蚕 妇 〔宋〕张 俞 昨日到城郭,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四)背诗句 1. 复沓式读诗。 2. 用陈琴歌诀乐读法再读。 3. 镂空记忆背诵。 (五)想诗境 1. 请大家静听吟诵,尽可能地在脑海中想象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2. 请脑海中出现了画面的同学举手,说说你脑海中的画面有些什么。 (六)悟诗情 作者通过“一粒粟”与“万颗子”、“无闲田”与“犹饿死”的对比,写出农民通过辛勤劳动获得丰收,但丰收后却无法自给的悲惨现实,表现出作者对农民的深刻同情。 四、学习《悯农(其二》 (一) 正诗音 1. 初读《悯农(其二)》,老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 2. 标注入声字: 锄禾 日 当午,汗 滴 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 皆辛苦。 3. 学生读一句,老师读一句。 4. 师生拍手齐读。 5. 学生说读后感受。 (二)明诗意 1. 文白对读。 原句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译文 农民在烈日下给禾苗松土锄草, 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中。 有谁知道盘中的美食, 每一粒都是通过农民的辛苦劳动获得的。 2. 字词释义。 ①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②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称。 (三)品诗味 1.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2.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链接: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所讲的道理和《朱子家训》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一样,都是告诫人们粮食来之不易,要懂得珍惜。 品味: 诗的三四句是作者看到农民辛勤劳作后引发的感想,饱含着他对农民的同情,以及对不珍惜他人劳动成果、随便浪费等行为的批评。 拓展: 拓展一 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有一次看到渔夫在波涛中打鱼的情景,心生感慨,写下了一首同情渔夫的诗歌,其写作手法和《悯农》相似,大家可以积累下来: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拓展二 唐末诗人聂夷中也写过许多同情农民悲惨生活的诗歌,如: 田 家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咏田家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四)背诗句 1. 复沓式读诗。 2. 用陈琴歌诀乐读法再读。 3. 镂空记忆背诵。 (五)想诗境 1. 请大家静听吟诵,尽可能地在脑海中想象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2. 请脑海中出现了画面的同学举手,说说你脑海中的画面有些什么。 (六)悟诗情 和《悯农(其一)》一样,这首诗也是作者目睹农民的辛苦劳作后感慨而作,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农民的同情。 五、熟读成诵 (一)师生有感情地共读《悯农》二首。 (二)背诵《悯农》二首。 六、本课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