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3.50 KB
  • 2021-11-19 发布

2020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总结理解难懂的句子的方法。‎ ‎2.学习一组与海岛、港口有关的词语,认识6个生字,并能根据词语想象画面。‎ ‎3.认识汉语一词多义的语言现象。‎ ‎4.能仿照例子,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5.朗读和背诵4句关于“改过”的名言。‎ 教学重点 ‎1.掌握并能够运用理解词句的方法,提升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 ‎2.能够围绕一个意思写清事物的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1.在单元学习回顾的基础上交流,进一步领悟理解难懂的句子的方法。‎ ‎2.能够借助词语想象画面,从而更为准确地理解词语的意思。‎ ‎1.总结归纳理解难句的方法。‎ ‎2.不断引导学生主动去想象画面,以加深记忆。‎ 一、交流平台 ‎1.课件回顾本单元教学过的一些重点句子,谈话导入。‎ 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大家还记得在本单元的学习中那些让你印象深刻的句子吗?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把它们记录在摘抄本上。今天,老师挑选了一些我们本单元学过的一些十分耐人寻味的句子,我们再一起回味回味。‎ ‎2.教师出示精选句子,学生朗读并交流讨论。‎ 句1: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 句2:你想想,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 句3:这肥皂泡,吹起来很美丽,五色的浮光,在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 5‎ 预设:说说自己是怎么理解这些句子的,引导学生总结理解句子的方法。‎ ‎3.教师归纳总结理解句子的方法,引导学生摘抄、欣赏句子。‎ 预设:理解句子的方法主要有:结合生活经验、联系上下文、查阅资料、向别人请教、想象画面、感悟修辞,等等。‎ ‎4.展开交流,联系本单元课文或者以前学过的课文说说自己运用某种方法理解句子的例子。‎ 示例:“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你想想,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五色的浮光,在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则可通过想象画面的方法来理解。‎ ‎5.教师小结:理解句子往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遇到难懂的句子后,不妨想想我们讲过的这些方法,说不定难题一下就解决了。‎ 二、识字加油站 ‎1.课件出示教材中的字词,自由朗读,注意生字的读音,将词语读准确。同桌之间相互朗读词语,看谁读得准确。‎ ‎2.开火车朗读词语,教师相机正音。‎ ‎◆识记重点:特别注意“瞭、缆、锚”的读音。‎ ‎3.交流识记生字新词的方法,去掉拼音认读。学生齐读。‎ ‎4.再读词语,引导学生联系课文插图,想一想这些词语都跟什么有关,说说读了这些词语,他们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预设:引导学生借助教材插图和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可以让学生从插图中找到相对应的事物,理解词义。‎ 三、课堂回顾 ‎1.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表扬学生的课堂表现。‎ 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既回顾了单元旧知识,也学习了新字词,我们学会了根据具体的语境来理解难句,还知道了可以通过词语来进行联想画面,在以后的学习中,大家一定要学会运用这些方法,才能达到熟能生巧,解决阅读障碍。‎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学生整理理解难懂的句子的方法。‎ ‎(2)尝试做根据词语想象画面的练习。‎ 5‎ ‎1.联系具体语境理解词义,提升品读、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 ‎2.仿照例句写句子,掌握围绕一个意思写清事物特点的习作要领。‎ ‎3.诵读与积累关于知错就改的名言警句,进一步感受知错就改的重要内涵,从小主动培养知错就改的美好品质。‎ ‎1.引导学生掌握联系语境理解词句的方法,学会感悟文字。‎ ‎2.明确写作的重点之一在于“把握主要特点”。‎ ‎3.充分利用学生的摘抄本,引导学生丰富积累。‎ 一、回顾旧知,复习导入 ‎1.出示句子“人影给溪水染绿了”,指名学生运用上节课学习的理解句子的方法进行理解,并说出自己是运用的哪一种方法。‎ ‎2.齐读“识字加油站”部分的字词。‎ ‎3.引导学生简要说说自己上节课都学到了哪些有价值的知识,教师适时再次引导他们述说理解词语、句子意思的几种常用方法。‎ 二、词句段运用 ‎1.教学第一部分。‎ ‎(1)出示词语“熟、味道”,引导学生说说在自己的认知里这两个词语有哪些意思。教师肯定学生的认知,同时引入:其实,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的意思可能是有区别的。‎ ‎(2)课件出示第一部分的两组句子,指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联系句子的意思,体会加点词语意思的不同。‎ ‎(3)学生交流,教师适时归纳总结。‎ 预设:第一组第一句的“熟”的意思是食物烧煮到可以食用的程度,第二句中“熟”‎ 5‎ 的意思是熟练,表示程度深;第二组第一句中“味道”的意思是舌头接触某样东西时的感觉,第二句中的“味道”是比喻某种感受、情趣和滋味。‎ ‎(4)创设新语境,让学生了解“熟、味道”这两个词还有其他意思。‎ 示例:他们认识五年了,玩得很熟。(熟悉。)‎ 累了一天,他睡得很熟。(程度深。)‎ 一进门来,扑面而来的就是一股清香的味道。(气味。)‎ ‎(5)拓展延伸,让学生述说还有哪些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意思的词语。‎ ‎2.教学第二部分。‎ ‎(1)课件出示句子,学生齐读,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例句,思考句子的构成规律。‎ 预设:教师聚焦两组例句的首句,引导学生明确例句后面的内容都是围绕着首句来写的,是对首句的补充说明。‎ ‎(2)展示“小丽多才多艺”和“雨下得真大”两个开头,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指名学生说说看到这个开头会想到什么。‎ ‎(3)指导学生任选一个开头进行写作练习,教师着重强调要围绕开头的意思来表现特点。‎ ‎(4)组织小组交流,师生共同评议。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将自己写的内容与教材例句相比较,检测自己是否围绕着一个意思去表现某人某物的不同特点,并进行补充、修改。‎ ‎(5)展示、朗读优秀习作。‎ 三、日积月累 ‎1.交流自己所知道的与诚信相关的故事,引出主题。‎ 过渡:同学们,我们在这单元还学习了宋庆龄童年时一件关于诚信的故事,那么大家还知道哪些关于诚信的故事呢?可以是名人故事,也可以是自己身边的小事,讲给大家听一听。(学生自主交流。)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留下来了许多优良美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追随古人对我们的谆谆教诲。‎ ‎2.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引导学生齐读句子。‎ ‎3.学生自主朗读四则名言,试着进行句意理解,教师引导他们重点从“知错就改”这一方面进行思考、理解。‎ ‎4.逐句指名说说自己对名言的理解,教师适时进行补充讲解。‎ 预设:①“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指君子见到美善的品行就倾心追随,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迅速改正。‎ 5‎ ‎②“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指有过错却不加以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 ‎③“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意思是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错误而能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 ‎④“改过不吝,从善如流。”意思是改正过错误不要吝惜,听取正确的意见要像水从高处流到低处一样迅速自然。‎ ‎5.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认知,选择其中一则名言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师再次引导学生明白生活中知错就改的重要意义。‎ ‎6.指导学生熟读句子并背诵。‎ ‎7.引导学生交流补充自己所知道的其他关于“改过”的名言警句。‎ 四、课堂总结 小结:同学们,我们这节课不仅根据具体语境准确感知了同一个词语的不同含义,掌握了围绕一个意思将人物的特点写清楚的方法,还积累了关于知错就改的名言警句,希望大家在未来的日子里做到不断积累,学以致用,这样我们的学习才能充分发挥它的意义。‎ ‎“语文园地”除了帮助学生对所学的语文知识、技能进行系统的整理、整合、巩固,更注重在学生心中培植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信。本课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轻松完成了识字、积累等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延伸拓展,培养了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本课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法进行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和谐、安全的情境,学生在自主的空间里,自由奔放地想象、思维和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