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00 KB
  • 2021-11-20 发布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3《 现代诗二首》 人教部编版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3 现代诗二首 商河县玉皇庙镇杨庄铺小学 王荣峰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文内容,能说出诗中描绘的景物和这些景物构成的画面。‎ ‎3.感受秋晚江上和草地上的自然美景,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文内容,能说出诗中描绘的景物和这些景物构成的画面。‎ ‎2.感受秋晚江上和草地上的自然美景,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借助场景描写体会作者情感,并结合生活续写创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1.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现在让我们走进美丽的大自然中,去欣赏那迷人的景色。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总能发现不一样的美。你们有没有认真去体验过?可曾有什么独特的发现?下面就请大家来说一说。‎ 预设:我最喜欢的是傍晚的斜阳,它将群山染红,给绿林披上金装。它一步一步地往下走,将那一束束柔和的光从空中倾泻下来,使一切显得格外瑰丽。‎ ‎2.这是老师拍摄的几张照片,请同学们一同观赏一下。(播放照片)‎ 同学们能猜出这是哪个季节的照片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预设:秋天,从江上的芦苇猜出来的。‎ 看到此情此景,你会联想到哪些有关诗句呢?‎ 预设: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愁客叶舟里,夕阳花水时。‎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3.这节课上,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的现代诗,看看诗人眼中有哪些美好的瞬间,从中感受自然之景的无穷魅力。‎ ‎4.汇总你搜集到的与本文有关的资料。‎ ‎(1)现代诗:现代诗也叫“白话诗”,与古典诗歌相比而言,一般不拘格式和韵律,形式自由,意涵丰富。‎ ‎(2)刘大白:浙江绍兴人,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家。著作有《白屋说诗》《白屋遗诗》《旧梦》《旧诗新话》《白屋文话》等。‎ ‎5.出示课题,理解课题。(秋晚的江上)‎ 二、初读感知 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你觉得有趣的地方。‎ ‎1.同学们,你们喜欢《秋晚的江上》这首诗歌吗?喜欢的话就赶紧读读吧。‎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画一画:画出本课的生字,多读几遍。提出要求:一板一眼 字正腔圆 ‎4.认一认:出示生字,生词,开火车认读。‎ ‎5.帮一帮:四人小组互读课文,互相帮助指正。‎ ‎6.比一比: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读诗歌,比比哪个小组读得正确、流利。‎ ‎7.多音字:‎ 尽:(jǐn)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 ‎(jìn)尽力 山穷水尽 三、朗读品味 ‎(一)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带着对秋景的喜爱之情,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朗读过程中老师有些小建议:边读边想象画面;注意断句。‎ ‎(二)品味朗读。‎ ‎1.读完了这首诗歌,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我看到了 , 凌江飞渡,江边的 在夕阳的映衬下格外美丽。‎ 预设:倦鸟归巢、驮着斜阳、芦苇。‎ ‎2.齐读第1小节,圈出这一小节描写的景物。‎ ‎(1)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圈画出重点词语,学生先小组交流,教师再重点点拨。‎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预设:鸟儿 斜阳 ‎(2)说一说这一小节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可以从“鸟儿要干什么?是什么样的状态?”方面进行考虑。‎ 预设:傍晚的江面上,落日西沉,倦鸟归巢。‎ ‎(3)你觉得这句话美在哪里呢?‎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这一小节里哪个字写出了鸟儿的状态?‎ 预设:“倦、驮”突出了鸟的疲倦,劳累的状态。倦鸟驮斜阳,想象自己就是鸟儿,进而就能体会“倦”“驮”二字的表达效果。‎ 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将鸟在夕阳下飞翔的情景写得富有诗意化。‎ 在诗人的笔下,黄昏的景色有一股悲哀的美,而这种美正体现在“倦”“驮”二字上。诗人写鸟倦,实际上是在表达自己的疲惫之感。而“驮”字,是诗人想象的深化,也更加突出了鸟倦的程度,因为驮是一种负荷,而驮的又是太阳。这里诗人描写的不仅是倦鸟归巢的景致,更包含诗人自己对生活的独特体验。‎ 朗读时,表现出对鸟儿的怜惜之情。‎ ‎3.自由读第2小节,画出这一小节描写的景物。‎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1)圈出这一小节描写的景物。‎ 预设:斜阳、芦苇、倦鸟。‎ ‎(2)说一说这一小节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预设:夕阳的余晖点染了江面,也妆红了芦苇。‎ ‎(3)你觉得这句话美在哪里呢?‎ 预设:“掉”形象展现了江中夕阳的倒影好像从鸟翅上掉下来的一样。‎ 这一句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 预设: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夕阳的光辉洒在芦苇丛中的景象。‎ ‎(4)小组之间交流讨论:芦苇的变化过程。‎ 是谁让芦苇由“头白”成了“红颜”?‎ 预设:夕阳。‎ 从“头白”到“红颜”,运用拟人的手法把芦苇人格化,给诗文平添了一丝情趣,给图画增加了色彩。“头白的芦苇”呈现“红颜”是夕阳的余晖映照的结果。夕阳的余晖点染了江面,也点染了芦苇。一瞬间,白了头的芦苇也变成红颜了。白红两种对比鲜明的颜色相衬,更突出江面上的风景之美。‎ ‎(5)夕阳落山,还有哪些事物会被染红呢?请你模仿诗歌最后一句写一写。‎ 朗读提示:让我们有感情地读一读第2小节。朗读时要带着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读后两句,边读边想象画面。‎ ‎4.小组之间交流讨论一下课文与下面这首诗有什么异同?‎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四、巩固练习 打开“基础训练-《现代诗二首》”,一起来闯关吧! ‎ 第二课时 一、游戏导入 ‎1.同学们,上课之前,让我们一起来做个猜谜语的游戏。‎ 任劳又任怨,‎ 田里活猛干。‎ 生产万吨粮,‎ 只把草当饭。‎ 预设:牛。‎ 同学们见过牛吗?你印象中的牛是什么样子?有什么特点?可以仿照老师这个句式和你的同学交流一下。‎ 这是一头 的牛。‎ 预设:这是一头壮硕的牛,这是一头勤劳的牛,这是一头任劳任怨的牛……‎ ‎2.我们来看看牛在作者徐志摩的眼中,又有什么不同?‎ 汇总你搜集到的与作者有关的资料。‎ 现代诗人、散文家。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 ‎3.出示课题,理解课题。(花牛歌)‎ 二、课文赏析 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你觉得有趣的地方。‎ ‎1.同学们,你们喜欢《花牛歌》这首诗歌吗?喜欢的话就赶紧读读吧。‎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画一画:画出本课的生字,多读几遍。提出要求:一板一眼 字正腔圆 ‎4.认一认:出示生字,生词,开火车认读。‎ ‎5.帮一帮:四人小组互读课文,互相帮助指正。‎ ‎6.比一比: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读诗歌,比比哪个小组读得正确、流利。‎ 一起和美丽的花牛做个游戏吧!‎ 三、朗读品味 ‎(一)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带着对花牛的喜爱之情,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花牛/在草地里/坐,压扁了/一穗/剪秋罗。‎ 花牛/在草地里/眠,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花牛/在草地里/走,小尾巴甩得/滴溜溜。‎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朗读过程中老师有些小建议:尝试模仿花牛的动作;注意断句。‎ ‎(二)品味朗读。‎ ‎1.读完了这首诗歌,你发现这是一头怎样的花牛?‎ 预设:这是一头调皮可爱的花牛、这是一头会做梦的花牛……‎ ‎2.小组之间交流一下小花牛在草地上做了哪些有趣的事呢?‎ 预设:在草地上坐、在草地上眠、在草地上走、在草地上做梦。‎ ‎3.草地里坐。‎ ‎(1)齐读第1小节,圈出这一小节描写的景物。‎ 花牛在草地里坐,‎ 压扁了一穗剪秋罗。‎ 预设:花牛、草地、剪秋罗。‎ ‎(2)说一说这一小节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预设:花牛压剪秋罗 ‎(3)压扁了剪秋罗,可以看出花牛的什么特点?‎ 预设:可以看出花牛的无拘无束。‎ 朗读时,要用舒缓的语气,读出花牛的悠闲自在。‎ ‎(4)看到花牛压扁了剪秋罗,你会对花牛说些什么?‎ 预设:“小花牛,真淘气,把剪秋罗都压扁了。”‎ 小组之间运用刚才的学习方法,汇报交流其他小节的收获。‎ 花牛:在草地上眠 在草地上走 在草地上做梦 ‎4.在草地里眠。‎ 在草地里眠,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 预设:花牛在草地里眠,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从“霸占”一词你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花牛与自然融合为一体,无拘无束。‎ ‎“白云霸占了半个天”说明了什么?‎ 预设:表明天朗气清,作者的视线转移到了天上。‎ 花牛在草地上睡觉,身上的白色和白云融为一体。‎ ‎5.在草地里走。‎ 在草地里走,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 花牛/在草地里/走,‎ 小尾巴甩得/滴溜溜。‎ 这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景象?‎ 预设:花牛甩尾图。‎ ‎“小尾巴甩得滴溜溜。”说明了什么?‎ 预设:说明作者观察仔细,也说明了花牛的悠闲自得。‎ ‎6.在草地里做梦,又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 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这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 预设:这一段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夕阳落山说成太阳偷渡,非常形象生动、富有情趣。为我们展现了一幅花牛做梦图。‎ 猜一猜花牛会梦到什么?‎ 预设:天空真美啊!青草的味道真是太美味啦!‎ ‎7.再读课文:从《花牛歌》中你感受到什么?想到了什么?‎ 预设:简单明朗、轻快活泼、一咏三叹的诗句形式,将花牛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生动地展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崇。‎ 四、感悟提升 ‎1.小组讨论一下:尝试为这几小节起个好听的名字!‎ 预设:花牛压剪秋罗图、云下花牛眠图、花牛甩尾图、花牛梦中见夕阳图。‎ ‎2.小组之间讨论一下: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预设:‎ 句式整齐:这首诗共有4小节,每一小节只有两句,而且开头都是“花牛在草地里……”,句式非常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 诙谐幽默:这首诗用词非常有趣,“压扁”“霸占”“偷渡”贬词褒用,把事物写得可爱、生动。‎ 结构简单:全诗语言通俗易懂、简单明快。作者以孩童幼稚天真的眼光去看待花牛,描述花牛,不过分追求思想的深刻和复杂,也不过分追求语言的华丽。‎ ‎3.你还知道哪些带有“牛”字的成语?‎ 预设:九牛一毛 汗牛充栋 牛毛细雨 对牛弹琴 牛高马大 九牛二虎之力 风马牛不相及 庖丁解牛 初生牛犊不怕虎 牛头不对马嘴 牛刀小试 气冲斗牛 目无全牛 牛鬼蛇神……‎ 五、巩固练习 打开“阅读训练-《现代诗二首》”,一起来闯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