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00 KB
  • 2021-11-20 发布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七(教案)_人教版(2016部编版)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语文园地 1.仔细品读本单元的课文,学会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几种方法。 2.认真读词语,读准字音,积累四字词语;朗读反问句,体会反问句比陈述句更强烈的语气;学会 运用恰当的语言,劝说别人,向别人致谢。 3.理解并背诵古诗《别董大》,理解诗句,积累关于送别的诗句。 重点 1.学会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几种方法。 2.积累词语和诗句,学会正确表达。 难点 把学会的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 1.交流平台 学生交流自己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引导学生联系本单元课文的学习,总结出从课题入手,从 事情的六要素入手,把几件事连起来等方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词句段运用 “词句段运用”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知道教材中列举的词语是用来形容哪些人的,体会陈述句和 反问句语气的不同,学会在情境中运用反问的语气。 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朗读反问句,体会反问句的强烈的语气,学会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 识。 3.日积月累 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古诗《别董大》,理解诗人离别的情感,积累别离的诗 句。朗读并背诵古诗。 1.预习提纲 (1)复习本单元的几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2)通过查字典认识“词句段运用”中的四字词语,并理解意思。 (3)熟读《别董大》,搜集有关别离的诗句。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 课时。 一、谈话导入 平时上课时,老师总会问大家:“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的同学抓耳挠腮,有的同学完全不 知道怎么回答……其实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可是如何概括课文的 主要内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学习。 设计意图: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学生学习的障碍出发,让学生感受到解决问题的迫切性,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二、交流平台 1.请学生互相交流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2.学生自读“交流平台”,标注方法,小组交流,看看哪个小组总结的方法多。 3.学生汇报:说说你学会了几种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预设一:抓住课文的总领句、总结句、中心句、过渡句等关键句子可以知道课文主要内容。 预设二:写人记事的文章,大都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 素。只要弄清楚这几个要素,并加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能把握住了。 预设三:课文的题目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它们往往就是理解文章的关键。 4.教师评议并小结。 课件出示: 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1.通过题目知道课文主要内容。 2.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可知道课文主要内容。 3.把课文写的几件事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词句段运用 1.学习第一题。 (1)同学们都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得来的,这 些为国家,为人民甘愿付出生命的烈士,我们通常会用哪些词语来赞扬他们呢? 预设:为国捐躯视死如归英勇献身 (2)课件出示课本中的四字词语,学生认真读两遍。 志存高远 精忠报国 大义凛然 英勇无畏 视死如归 铁面无私 秉公执法 刚正不阿 (3)学生齐读这八个四字词语,注意“秉”是后鼻韵母,读音是“bǐng”,“刚正不阿”中“阿” 读音是“ē”,不要读错,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师生评议。 (4)学生小组交流这些词语的意思,再派代表发言,教师评议并小结。 课件出示: 志存高远:追求远大的理想、事业上的抱负。 精忠报国: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大义凛然:威严不可侵犯的样子,形容为了正义事业坚强不屈。 英勇无畏:勇敢出众,毫不畏惧。 视死如归:把死看得像回家一样,形容不怕牺牲。 铁面无私:形容公正严明,不讲情面。 秉公执法:公正地执行法律。 刚正不阿:刚强正直,不阿谀奉迎。 (5)我们已经学会把词语读正确,把这些词语理解清楚,那谁来说一说这些词语一般是用来形容哪 些人的? 学生回答,教师纠正、总结:“志存高远”一般用来形容有理想有抱负的人。“精忠报国”一般用 来形容忠诚报效国家的爱国之士。“大义凛然”“英勇无畏”“视死如归”一般用来形容为了正义或大 义,面对危险或死亡不屈服、不惧怕的正义之士。“铁面无私”“秉公执法”“刚正不阿”一般用来形 容处事公正严明、不徇私情的人。 2.课件出示第二题中的两组句子。 课件出示: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也不敢怎么样。 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 您不用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就不愁没钱花。 (1)学生自读例句,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预设:两组句子都是一个反问句,一个陈述句,反问句的语气更强烈,陈述句语气比较平淡。 (2)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反问句。 (3)实战演练。 ①教师谈话: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我们知道了反问句的作用,就来试着用一用。 课件出示: 1.小明在公共场合乱丢垃圾,还说反正有清洁工打扫,你提醒他说…… 2.过生日,你收到了梦寐以求的礼物,你有点儿不敢相信地说…… ②这两个场合我们经常会遇到,碰到这样的场合,我们怎么办呢? ③预设 1:“有人打扫就能乱丢垃圾吗?” 预设 2:“这难道是送给我的?” ④学生分组比赛讨论,小组汇报。教师组织评选“说话小标兵”。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以小组比赛的方式,能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能给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鼓 励学生大胆说话。 四、日积月累 1.教师谈话:唐诗是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今天,我们 就一起来领略唐诗的魅力。(板书诗题) 2.课前我让大家搜集了诗人高适的资料,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高适? 学生介绍,教师课件出示诗人的简介,补充介绍。 课件出示: 高适(约 704—约 765),字达夫、仲武,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有《高常侍集》传 世。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后人把高 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3.出示古诗,学生读古诗。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读古诗,检查是否读准字音,是否读通顺。 4.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学生先独立学习,然后同桌合作交流,最后教师总结。 5.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熟读古诗,将整首诗背下来,并工整地默写。 6.课外搜集关于送别的古诗,读一读,背一背。 设计意图: 学好语文,重在得法。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运用方法去学习才是最重要的。背诵、抄写、 默写,这些都是积累古诗的一些有效的途径,只有扎扎实实将积累进行到底才能更好地达到小学阶段古 诗词教学的目的。 “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三部分,教学时,我主要是让学生以 自学为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交流平台。 在交流平台的教学中,先让学生互相交流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然后小组自主交流,最后我再 进行总结。这样循序渐进,既让学生学会了自学,又让学生掌握了把握课文内容的主要方法,可谓一举 两得。 二、词句段运用。 在词句段运用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词语,讨论交流词语的意思,并让学生自己说说这些词语是 用来形容哪些人的,这有利于让学生明确词语该如何运用。 在比较学习陈述句和反问句时,也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采取“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引导+语言实 践”的模式,让学生掌握知识,会学会用。 三、日积月累。 在“日积月累”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读。通过多次朗读,让学生把古诗读通顺、读流 利。同时让学生先自己交流理解诗句的意思,再进行归纳总结,最后再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达 到了较好的效果。与此同时,还要求学生课外搜集类似的古诗并背诵,达到增加积累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