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55 KB
  • 2021-11-20 发布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八人教部编版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能交流、总结简要复述的方法。‎ ‎2.能借助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认识“纲、授”等12个生字。‎ ‎3.能正确抄写易写错的词语,并和同学交流汉字中的易错字。‎ 教学重难点 ‎1.能体会写具体和写简略的不同表达效果。‎ ‎2.能在横格里正确、工整地抄写文段,提高书写的速度。‎ ‎3.能积累描写人物精神风貌的四字词语。‎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这一单元学完了,现在,我们来到“语文园地”这个板块,这一板块又为我们提供了哪些丰富多彩的内容呢?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吧。(板书课题)‎ 二、学习“交流平台”。‎ ‎1.同学们,学习了这一单元,你们有什么收获呢?和大家交流一下吧。‎ 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     故事,故事人物性格鲜明,让人印象深刻。《王戎不取道旁李》中的王戎是一个     、     、     、     的孩子;《西门豹治邺》中,西门豹是一个     、     的人。故事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引发了我们深深的思考,《故事二则》中,《扁鹊治病》让我们明白了        ,《纪昌学射》让我们明白了        。 ‎ ‎2.课件出示“交流平台”中的内容。‎ ‎3.教师小结。‎ 复述课文的注意事项:‎ 复述课文时要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对于其他内容可以适当省略;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复述,要注意课文中一些提示顺序的词句。‎ ‎4.指导学生复述学过的课文。‎ 三、学习“识字加油站”。‎ ‎1.课件出示“识字加油站”中的生字。‎ ‎2.教师领读生字。‎ ‎3.出示拼音,学生自读。‎ ‎4.男女生对读,与同桌讨论:这些汉字有什么特点?(一个汉字加一个偏旁组成新字)用什么方法最容易记住这些字?‎ ‎5.列举类似的字并组词。‎ 四、学习“词句段运用”。‎ ‎1.课件出示词语。‎ ‎(1)学生抄写词语。同桌检查抄写的词语是否正确。‎ ‎(2)小组交流哪些字容易写错。‎ ‎(3)点拨:“茂”下部不要写成“戌”或“戍”,“拨”与“拔”区分开,“塞”与“赛”区分开,“严厉”的“厉”不要写成“历”。‎ ‎(4)你们知道怎样做才能少写错别字吗?在小组内说一说吧。‎ ‎2.课件出示句子。‎ ‎(1)读一读,体会每组中的两个句子在表达上的不同。‎ ‎(2)学生交流讨论其中的规律。‎ ‎(3)赏析句子。‎ 示例:第一组句子中,第一句话详细描写了官绅的神态以及磕头求饶的情景,读了之后让人非常有画面感。第二句话则直接写了官绅跪地求饶这一事情,比较简洁。‎ 第二组句子中,第一句话先说了蔡桓侯觉得奇怪,所以派人去问,而且用直述的语言,还原真实场景,叙述清晰。第二句则用转述直接概括,简洁明了。‎ 第三组句子中,第一句话详细描写了文成公主和她的随从们是如何到达拉萨的,描写细致,语言生动,突出了路途的遥远和艰难。第二句话则提炼出第一句的中心意思,高度概括了文成公主和她的随从们来到拉萨这件事情。‎ ‎(4)小结:长话短说可以让语言更简练,中心更简洁明了。‎ 五、学习“书写提示”。‎ ‎1.读句子,讨论、交流。‎ ‎(1)指名领读句子。‎ ‎(2)你瞧,这幅书法作品写得多么整齐、美观呀!那么,怎样才能提高书写速度,在短时间内把这段话写出来呢?‎ ‎(3)小组讨论、试写。‎ ‎(4)汇报交流。‎ ‎2.课件出示提高书写速度的方法:‎ ‎(1)集中注意力。‎ ‎(2)掌握正确的运笔方式。‎ ‎(3)一句话要连贯地写出来。‎ ‎(4)书写速度要均匀,不要忽快忽慢。‎ ‎3.学生读一读所示方法,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4.学生按要求练习写句子。‎ 六、学习“日积月累”。‎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2.学生自由朗读。‎ ‎3.查词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4.说说这些词语主要用在哪些方面。(描写人的外貌、身材、精神品质等。)‎ ‎5.词语运用。‎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下面的句子中。‎ ‎(1)这孩子长得眉清目秀,连说话也那么文雅,真讨人喜欢。‎ ‎(2)李爷爷年近九十,鹤发童颜,身体硬朗。‎ ‎(3)战士们个个威风凛凛,迈着坚定的步伐向前走去。‎ 语文园地 复述课文 加偏旁组新字 教学“识字加油站”时,学生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说出两组汉字的异同点,并能够根据积累的知识写出类似的字。教学“词句段运用”中的句子时,学生能够通过分析比较,说出两句话在表达上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