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6 MB
  • 2021-11-23 发布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单元教案全套

  • 2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二单元 单元概述 本单元以“金秋时节”为主题,依次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一篇习作和一个语文园地。《古诗三首》中的三首诗都与秋天有关。《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是张秋生写的一篇优美散文,主要写一个孩子在一场秋风秋雨后见到落叶铺满水泥道时的美景。《秋天的雨》把秋雨作为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勾画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听听,秋的声音》一文,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本单元习作的主题是“写日记”,意在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语文园地共设有四个板块。‎ ‎1.正确认读、书写本单元的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和部分课文段落,默写古诗《山行》。‎ ‎3.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 ‎4.能留心观察生活,仿照课文或“阅读链接”,写出自己看到的景色。‎ ‎5.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积累关于秋天的四字词语。‎ ‎6.学习使用钢笔,注意写钢笔字时要“横平竖直”。‎ ‎7.在朗读、理解、背诵中,积累语言,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8.学习写日记,能用日记记录自己的生活。‎ 重点 ‎1.正确认读、书写本单元的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和部分课文段落,默写古诗《山行》。‎ ‎3.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难点 学习写日记,能用日记记录自己的生活。‎ ‎《古诗三首》3课时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2课时 ‎《秋天的雨》2课时 ‎《听听,秋的声音》1课时 习作:写日记2课时 语文园地2课时 ‎4 古诗三首 本课中的三首古诗都是描绘秋景的。《山行》描绘的是秋之色,‎ 展现了一幅动人的寒山秋色图,内容形象生动,色彩明丽,给人以美的享受;《赠刘景文》写的是秋末的景色,荷枯,菊败,橙黄,橘绿,突出了秋天景物的特点。其中描写菊花傲寒斗霜的气概和秋天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劝勉之情;《夜书所见》先是写诗人客游在外,因秋风落叶,感到孤独郁闷,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逗蟋蟀,更加勾起诗人对家乡的追忆、留恋。三首诗都配有插图,便于对诗意的理解。‎ 三年级的学生对于古诗的了解并不少,这三首诗有不少学生早已会吟诵。学习本篇课文时正好是深秋时节,而这三首诗又正好是抒写秋色乡情的千古绝唱。教师要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借助注释、结合图意和秋天的特点来理解诗意,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丰富积累。‎ ‎1.诵读是学习诗歌的基本方式。教学本课,要以读为主,引导学生以多种形式的朗读,深入诗的意境,从理解到感悟,到情感的升华,再到背诵。‎ ‎2.理解诗歌意思是体会感情的前提。诗的侧面提供了一些词语的注释,可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借助注释,自己试着理解诗歌的意思,教师不要串讲诗句,提醒学生在使用注释的时候,力求做到总体把握,不能字字对译。‎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0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1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默写《山行》。‎ ‎3.结合注释理解诗意。能从古诗中的景象知道古诗描写的季节。‎ ‎【过程与方法】‎ 以读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诗中的秋意和诗情。‎ 重点 ‎1.会认10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1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默写《山行》。‎ 难点 结合注释理解诗意。能从古诗中的景象知道古诗描写的季节。‎ 教师:准备课文插图,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查阅这三首古诗及诗人的有关资料,搜集描写秋景或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 ‎3课时 第一课时 ‎1.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字。‎ ‎2.背诵、默写古诗《山行》。‎ ‎3.理解诗歌的意思,了解秋天红叶的特点,体会诗人热爱秋天的思想感情。‎ ‎4.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重点 ‎1.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字。‎ ‎2.背诵、默写古诗《山行》。‎ 难点 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一、整体读——感知美 ‎1.激情导入。‎ 有人说“秋”是美的,秋高气爽,晴空万里;有人说“秋”是萧瑟的,秋风乍起,落叶飘零。不同的人面对相同的景物会有不同的感受。在你眼中秋天是怎样的呢?(指名说)‎ ‎2.今天,让我们走进唐朝著名诗人杜牧的《山行》一诗中,去看看他眼中的秋天是怎样的。‎ ‎3.师配乐读。‎ ‎4.揭题解题。‎ 板书:山行。谁能用“行”字组一个词语?读题,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5.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诗人?(指名说)‎ ‎6.深秋的一天,杜牧乘着马车,顺着山路而上,山上的美景让他流连忘返,他情不自禁挥毫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绝唱。播放音乐,引导学生自读,读到朗朗上口为止。‎ 二、理解读——领略美 ‎1.“扶”学第一句。‎ ‎(1)先运用不同的手段突破“远上”“寒山”“斜”这三个难懂词的意思。(远上:用“联系实际,展开想象”法。寒山:用“借助注释”法。斜:用“简笔画演示”法。)‎ ‎(2)指导学生串讲句意。注意调整说话的顺序。‎ ‎(3)总结学习方法:先解字词,再串句意。‎ ‎2.“半扶半放”学第二句。‎ ‎(1)指导学生看图启发想象,出示训练:几户人家在白云__________的地方。用补充句子的方式来突破“生处”这个难点。并结合讲解“生处”的写法。‎ ‎(2)让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话串讲句意,教师点拨纠正。‎ ‎3.“放手”合作学习第三、四句。‎ 在学习小组中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懂,做上记录,请教老师和同学。‎ ‎4.请一个学生把整首诗的意思串起来讲一遍。(师纠正补充)‎ 三、反复读——品味美 ‎1.想象意境。‎ ‎(1)师:整首诗向我们展示了深秋的美景,但是全诗却没有一个“秋”字。请同学们反复朗读品味诗中的语言,说说你觉得哪些词句写得特别好。‎ ‎(2)学生自由朗读,然后谈谈自己的看法。‎ ‎(3)是啊,一首诗就是一幅画,《山行》是一幅色彩鲜艳,意境深远的画,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 ‎(4)采用自由读、“开火车”读、齐读等方式朗读古诗。‎ ‎2.体会情感。‎ ‎(1)我们常说,诗以言志。诗中的色彩,描写的景物都和诗人当时的心境有关,心情好的时候,笔下的景物都那么有生气,那么明丽;悲伤不得志的时候,笔下的景物就显得萧瑟灰暗了。所以了解诗人写诗的背景,就能更深地体会诗人的情感,更好地读懂一首诗。‎ ‎(2)多媒体出示《山行》的写作背景。学生自由朗读。‎ ‎(3)读了这些资料,你能体会出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吗?用心读读。‎ ‎(4)想象诗歌的意境,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 ‎(5)同桌之间尝试背诵、默写古诗。‎ 四、指导写——生字教学 ‎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 ‎2.学生观察字形,说说怎样识记和书写。 ‎ ‎3.教师范写,提示重点笔画。提醒学生注意:“径”是左右结构的字,要写得左窄右宽;“霜”是上下结构的字,写的时候上部略扁,盖住“相”。 ‎ ‎4.学生练习书写。 ‎ ‎5.小组内展示书写情况,欣赏评价。 ‎ 山 行 寒 径 斜 霜 第二课时 ‎1.会认8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能从古诗中的景象知道古诗描写的季节。‎ 重点 ‎1.会认8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难点 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能从古诗中的景象知道古诗描写的季节。‎ 一、默写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杜牧的《山行》,现在让我们拿出听写本,默写这首诗。‎ ‎2.学生默写后同桌互相检查。‎ ‎3.《山行》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对,秋季,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苏轼的《赠刘景文》这首诗,去寻找秋天的另一番景象。‎ ‎4.出示诗人、题目,明确这首诗是谁送给谁的。学习生字:赠、刘。‎ ‎5.介绍诗人。‎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二、初读古诗 ‎1.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正确、流利。‎ ‎2.同桌互读,互相评议,互相指点。‎ ‎3.指名朗读。先指导读准字音,再读准节奏,让学生体会古诗朗读的特点。‎ ‎4.自学古诗。借助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5.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三、细读品味 ‎1.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光读还不行,还要边读边想,看看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2.反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教学)‎ ‎(1)荷尽。‎ 出示插图,让学生由图理解“尽、擎雨盖”的意思。‎ 讨论:荷花凋谢了,荷叶枯萎了,那诗人为什么还要写这些景物呢?‎ 指导朗读:你们能通过朗读把荷花池的美丽表现出来吗?(个别读——女生读——齐读,教师随机评价)‎ ‎(2)菊残。‎ 看图,理解“菊残、傲霜枝”。‎ 秋风中,菊枝仍精神抖擞地挺立着,你们想对它说些什么?‎ ‎(3)橙黄橘绿。‎ 读了这几个字,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全班交流)‎ 出示“橙黄橘绿”的图片。‎ ‎3.苏轼看到的秋天就只有这些景物吗?发挥你的想象,帮诗人说说他看到却没有写出来的景色。‎ 学生交流——一起观赏这些美景——学生说感受:秋天真是一个__________的季节!‎ ‎4.引出诗句:看来秋天的美景才不止这些呢!怪不得诗人说:“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你们现在明白这两句诗的意思了吗?学生说诗意,悟诗情,教师板书:爱秋天。‎ ‎5.齐读古诗:现在再来读这首古诗,相信你们头脑中的这幅画会更美。带着对秋天的赞美来齐读这首诗。‎ 四、熟读背诵 ‎1.说说方法:这么美的诗你们想不想把它背出来?你们有哪些好的背诵方法?(学生交流)‎ ‎2.指名背诵。‎ 五、书写指导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赠、刘、盖、菊、残、君、橙。‎ ‎2.学生认读。‎ ‎3.让学生观察,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4.重点指导“菊”与“残”的写法。‎ ‎5.老师范写。(指导学生把字写美观,提示容易写错的地方)‎ ‎6.学生先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再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赠刘景文 爱秋天第三课时 ‎1.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能背诵。‎ ‎3.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感受诗中的秋意和诗情,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重点 ‎1.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能背诵。‎ 难点 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一、美图导入,营造诗境 ‎1.出示文中插图,请学生说出挂图中的景物、人物,然后互相交流,根据自己的想象创编小故事。‎ ‎2.同学们的故事都很精彩!这样美的画面写成诗也一定会很精彩!来,我们一起走进古诗《夜书所见》。‎ 二、初读诗文,感知诗情 ‎1.理解“书”“所见”的意思,进而解题。‎ ‎2.齐读题目。‎ ‎3.根据拼音、注释,同桌互读诗文,要求读通、读顺。‎ ‎4.老师正音,师生共同讨论识记生字的方法。‎ ‎5.老师范读,划出朗读节奏,男女生分组读。‎ ‎6.告诉老师你从诗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猜一猜诗人在想什么?‎ 三、精读诗文,感悟诗意 ‎1.诗的题目是《夜书所见》,那诗人在这样的月夜看到了哪些景物呢?默读诗文,在你认为的重点词语下面画线,说说感受。‎ ‎2.在这样凄凉的秋夜,诗人的心里有什么感觉?他想到了什么?(板书:动客情)‎ ‎3.课件出示前两句诗,教师解释诗意后请同学带着自己的感受齐读这两句诗。‎ ‎4.图文结合,自由读文,联系上下文讨论“知”的意思。(读、写、品“挑”,指导写“送”)‎ ‎5.在图中标出从诗文中摘抄到的词,给图画配上“注释”。‎ ‎6.诗人看到孩子们玩得那么投入,就会想到什么?(家乡、童年)是的,这就是“江上秋风动客情”中的“动客情”,也就是诗人在思念自己的家乡和童年生活。‎ ‎7.“动客情”就是全诗的中心,文字中融进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我们读的时候就要把浓浓的“想家”“乡愁”之情读出来。你觉得应该怎样读才能读出这种感觉呢?(自由读)‎ 四、诵读诗文,品味诗蕴 ‎1.指名读诗,师生评价,评出“朗读之星”。 ‎ ‎2.齐背古诗。‎ ‎3.说说自己的感受,你想对诗人说些什么?‎ ‎4.回忆一下前面学过的两首诗,想一想,这三首诗写的都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你是从哪些地方发现的?(全班交流)‎ 五、小小诗人,再现诗韵 从《古诗三首》中任选一首,将其改写成一篇优美的现代诗。‎ 夜书所见 本课是三首古诗的教学。教学中我从整体入手,引导学生把握诗意,避免了机械地分析,注重学生情感的体验。学生通过整体感悟诗歌内容,边读边想,实现与文本的对话。此外,我让学生抓住诗中的字词来理解诗文内容,通过联系上下文分析想象,使之感受更为深入,学生体悟了诗的内涵,也学会了阅读。同时,我也注重积累与表达的训练,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对文字的兴趣,很自然地完成读写结合。‎ ‎5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这篇课文是张秋生写的一篇优美散文。主要写了一个孩子在一场秋风秋雨后见到落叶铺满水泥道时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课文文字清新自然,朗朗上口,能让人感受到秋天的另一番情趣。‎ 学生在前一课已学过三首有关秋天的古诗,对秋天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而这篇课文对平常水泥道上的落叶之景进行了描写,会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情境体验和发现,原来仔细观察,生活中的平常小路都会有不一样的风景。本课文字浅显易懂,充满诗情画意,学生会喜欢朗读。‎ 这篇课文文字中融入了诗情,一条平常的道路因为落叶而美丽非凡。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营造情境,引导学生读中感悟,通过自学、讨论、交流、想象、理解、练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知识与技能】‎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3个字,正确读写重点词语。‎ ‎2.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凌乱”等词语的意思,并能和同学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 ‎3.朗读课文,摘抄喜欢的句子。‎ ‎4.能仿照课文或“阅读链接”,用优美的文字写一写自己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的景色。‎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阅读、钻研文本,深入到文本中去理解、体验,重视自学、合作交流等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秋天的情趣,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 重点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3个字,正确读写重点词语。‎ ‎2.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 难点 能仿照课文或“阅读链接”,用优美的文字写一写自己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的景色。‎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收集各种各样的落叶。‎ ‎2课时 第一课时 ‎1.会认6个生字。‎ ‎2.理解、交流“明朗、凌乱”的意思。‎ ‎3.品读课文,摘抄喜欢的句子。‎ 重点 ‎1.会认6个生字。‎ ‎2.品读课文,摘抄喜欢的句子。‎ 难点 理解、交流“明朗、凌乱”这两个词语的意思。‎ 一、展示落叶,感受课题 ‎1.学生说说课前收集到的落叶形状。‎ ‎2.重点展示梧桐树的叶子,说说梧桐树叶的形状。‎ ‎3.大家说得真好,比一比,看看梧桐叶子像不像我们的手掌。这些手掌铺在一条水泥路上,这就是……‎ ‎4.教师相机板书课题。‎ ‎5.学生齐读课题《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理清课文内容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师:听了老师的朗读,你们有没有觉得这条水泥道如在眼前呢。请同学们也来读一读课文,读不顺的地方画上记号,多读几遍。‎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同桌互相检查课文的朗读情况。不容易读通顺的地方相互帮助,多读几遍。‎ ‎4.检查要求会认的生字,注意“凌、增、棕”是后鼻音。‎ ‎5.学生画出这些生字在文中组成的词语。‎ 水洼 印着 凌乱 增添 棕红色 雨靴 ‎6.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品读课文,感受秋天 ‎1.品读第1~4自然段。‎ ‎(1)师范读时出示课文中的句子:啊!多么明朗的天空。‎ 师:你们知道“明朗”的意思吗?‎ 学生交流,教师总结:理解词语的意思,可以想一想这个词语的近义词是什么,还可以根据句子的意境来想词语的意思。‎ ‎(2)学生朗读时出示句子:可是,地面还是潮湿的,不时还能看见一个亮晶晶的水洼,映着一角小小的蓝天。‎ 师:读了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最喜欢哪个词语?‎ ‎2.品读第5~8自然段。‎ ‎(1)指名读,并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句子。‎ ‎(2)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师随机指导学生朗读。‎ ‎①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师: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 板书:‎ 的地毯 师:读的时候,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 ‎(学生交流。)‎ ‎②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师:想一想,说说“熨帖”是什么意思。落叶是怎样地铺在水泥道上的?为什么会这样熨帖地粘着呢?‎ ‎③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师:“凌乱”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可以联系上文的“并不规则”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④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 师:这句话里面哪些词让你印象深刻?‎ ‎(3)指导朗读。‎ 师:多美的水泥道呀,你会怎样朗读呢?先自己读一读,有什么好的经验可以告诉大家。‎ ‎3.品读第9~11自然段。‎ ‎(1)听老师读,想一想,小作者经过水泥道时走的速度是快还是慢?‎ ‎(2)学生相互交流。(从“很慢很慢”可以看出小作者经过水泥道时走得非常慢。)‎ ‎(3)师:小作者为什么会第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道很美呢?(引导学生明白:仔细观察会发现意想不到的美。)‎ 四、阅读课文,摘抄句子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画出文中你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2.让学生摘抄本课喜欢的句子到自己的积累本上,教师提醒学生抄写句子的格式。‎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的地毯 第二课时 ‎1.会写13个字,正确认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总结课文,感悟意境。‎ ‎3.习得方法,练笔拓展。‎ 重点 ‎1.会写13个字。‎ ‎2.总结课文,感悟意境。‎ 难点 尝试用几句话写一写自己在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的景色。‎ 一、出示画面,积累语句 师:走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我看到了平时从未发现的美丽景色。大家快来看啊!‎ 画面一(出现潮湿的地面):你会想起我们上节课积累的哪些词语或句子?‎ 画面二(出现梧桐树掉叶子的画面):你又会想起我们上节课积累的哪些词语或句子?‎ 画面三(出现一条铺满梧桐树叶的小路):你会怎样描述这条路?‎ 画面四(出现一双穿着雨靴的脚在落叶路上的画面):这双小脚会怎样走在这条路上?‎ 二、入情入境,理解感悟 师:同学们,小作者仔细观察秋天的水泥路就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他还想象自己的雨靴就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多美啊,带着这样的想象,美美地朗读课文。‎ 三、总结课文,理清脉络 师:同学们,课文我们又读了一遍。你们发现课文的写作特点了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展示:‎ ‎1.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天开始放晴了。‎ 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当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第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 ‎(这种写法叫首尾呼应。)‎ ‎(若学生找不到,教师可直接指导。)‎ ‎2.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句尾用上省略号,让人产生无限的想象。)‎ ‎3.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让句子更生动、形象。)‎ ‎4.一个亮晶晶的水洼 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 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 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 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 ‎(量词的运用,让句子优美、清新。)‎ 四、学习字词,认真书写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读一读。‎ 铺 泥 晶 紧 院 印 排 列 规 则 乱 棕 迟 ‎2.为生字找词语朋友。(指名口头组词)‎ ‎3.教师范写,学生观察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4.全班交流,特别注意几个字的书写,如“铺”字右边的点不要漏写;“印”的第一笔是短撇;“规”左边的点不能写成捺。‎ ‎5.学生书写生字。‎ 五、丰富文本,完成练笔 ‎1.出示课后的“阅读链接”。‎ ‎2.学生自读,发现和课文在写法上的不同。‎ ‎3.教师简介汪曾祺及《自报家门》这篇文章。‎ ‎4.学生交流读后感。‎ ‎5.出示学校周围的图片,引导学生想一想上学或放学路上自己看到了什么?‎ ‎6.小组内互相交流,说一说自己在上学或放学路上的发现。‎ ‎7.师:同学们,你能像课文或“阅读链接”那样把自己看到的景色写下来吗?‎ ‎8.学生练笔。‎ ‎9.作品展示,全班交流。‎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铺 泥 晶 紧 院 印 排 列 规 则 乱 棕 迟 ‎ 本课教学,我以落叶导入课文,在轻松的氛围中开启了这一课。课堂中生字的教学我分两课时完成,识字部分以学生自学为主,写字部分紧密结合文中的词语,学字学词。课文的教学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理解、欣赏、交流的能力,还引导学生随文学习了一些修辞知识,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练笔。‎ ‎6 秋天的雨 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时各种动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结尾抒发了作者喜秋、赞秋的情感。课文把秋雨作为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勾画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 三年级的学生以感性思维为主,教学中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也是个丰收的季节。这篇课文用生动的语言写出了秋天的特点,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课文,不仅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而且能体会秋天的美好。‎ 读懂这篇课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在生活中对秋天的切身感受。因此课前可让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秋天的景物,有条件的可到田野、到果园参加秋收活动,还可以搜集秋天的图画,增加对秋天的感性认识。教师可准备一些与秋天有关的课件。也可以用投影把学生的搜集与大家共享,还可以配乐朗诵,运用画面和配乐朗诵,让学生体验秋天的美好,从而缩短学生与书本的距离。‎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字,正确读写重点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知道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写秋天的雨的,并和同学交流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 ‎4.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五彩缤纷”等词语的意思。能发挥想象,仿照例句写句子。‎ ‎【过程与方法】‎ 能通过朗读品味课文,感受文字之美。仿照例句,写句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受秋雨的奇特、秋景的美丽,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重点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字,正确读写重点词语。‎ ‎2.理清课文脉络,知道课文从哪三个方面写了秋天的雨。‎ 难点 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五彩缤纷”等词语的意思。能发挥想象,仿照例句写句子。‎ 教师:搜集有关秋天景象的图片,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画一画自己眼中的秋天,预习课文。‎ ‎2课时 第一课时 ‎1.会认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 ‎3.感受秋天的美好和秋天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4.仿照课文的内容写句子。‎ 重点 ‎1.会认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 难点 仿写句子。‎ 一、欣赏秋色,激情导入 教师引述:同学们,老师这儿有几幅图画,我们一起欣赏一下,看看这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好吗?(在舒缓的音乐声中,教师一一出示有关秋天景象的图片或课件,请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景色。)‎ 师:同学们都喜欢秋天,那么是谁把美好的秋天带到了我们的眼前?有一位朋友觉得是那清凉而又温柔的雨把秋天带给了我们。在她的眼里,那细细的雨犹如一位神奇的魔术师,想听听她是怎么说的吗?那就快去《秋天的雨》中一探究竟吧!‎ 二、听读课文,感知内容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2.指名说说秋天的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学生自读课文,标画出每个自然段开头的一句话。‎ ‎4.同桌互相检查课文的朗读情况。不容易读通顺的地方相互帮助,多读几遍。‎ ‎5.检查识字情况。‎ 师:我想考考同学们,看看这几个加点字你们是怎么读的。(“开火车”读)‎ 板书:‎ 钥匙 缤纷 一枚 勾住 喇叭 厚厚 一曲 丰收 ‎6.学生交流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感知课文内容。‎ 三、品读课文,感受秋雨的神奇 ‎1.品读第1自然段。‎ ‎(1)指名多人次地朗读第1自然段。‎ ‎(2)理解“钥匙”一词。(可以联系实际生活,还可以通过想象,联系语境理解其在文中的含义)‎ ‎(3)引导学生用审美的情趣体悟情感:你觉得秋天的雨神奇在何处?‎ ‎(4)交流并读出神奇之处。‎ ‎(5)激发情趣:秋天的大门被打开以后,你最想看到的是什么?‎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品读第2自然段。‎ ‎(1)引导学生朗读:秋天的大门被打开后,作者首先看到的是什么?‎ ‎(2)指名学生朗读并回答。‎ ‎(3)品读文字:你觉得这一段中哪个词语或哪一句说得特别有趣?(重点理解“五彩缤纷”“频频点头”的意思)‎ ‎(4)联系生活,丰富想象:秋天的雨还会把颜色分给谁?‎ 仿写句子:它把________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背诵第2自然段。‎ 秋天的雨 钥匙 缤纷 一枚 勾住 喇叭 厚厚 一曲 丰收 秋天的雨 第二课时 ‎1.会写13个字及带有这些字的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从哪三个方面写了秋天的雨。‎ ‎3.品味文中的语言,积累、运用语言。‎ 重点 会写13个字及带有这些字的词语。‎ 难点 理清课文脉络,知道课文从哪三个方面写了秋天的雨。‎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听写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2.学生交流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 二、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教师引述:秋天的雨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有着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她把秋天的田野染得格外美丽。下面请再读读课文第2、3两个自然段,看看秋天的雨里还藏着什么。‎ ‎2.学生自读。‎ ‎3.采用指名读、比赛读等方式激发学生朗读,丰富想象。‎ 三、交流感悟,丰富想象 ‎1.品悟、想象第3自然段。‎ ‎(1)教师引导:谁能说说你从第3自然段里,看到了秋天的雨里还藏着什么?‎ ‎(2)学生交流后,再围绕“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让学生想象:秋天的雨里还藏着哪些香味?‎ ‎(3)出示“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这句话,读后让学生说说小朋友的脚是怎么被香味勾住的。‎ ‎(4)转换角色,让学生进一步想象,交流感受:假如你当时在果树下、花丛中,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5)让学生带着美好的情感再读第3自然段,可让学生评赏谁读得好,以评促读。‎ ‎2.品悟、想象第4自然段。‎ ‎(1)师转换话题:秋天的雨不光带来了色彩和香味,还挺会关心人的呢!谁来读读第4自然段?‎ ‎(2)指名读,生评、师评。‎ ‎(3)小组内合作交流: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会对好朋友说些什么?‎ ‎(4)教师点拨:引导学生在进行具体、丰富地想象后,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经验积累,让学生说说自己还知道其他动植物是怎样准备过冬的。‎ ‎(5)语言训练,出示说话卡片:“它告诉大家,________。小喜鹊________,小松鼠______,小青蛙______。松柏________,杨柳树叶____________,大家都在准备过冬了。”先让学生说说其他动植物是怎样准备过冬的,然后讨论交流:我们想要补充的这些话,如果放在文中,放在哪里最合适?‎ ‎3.合作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5自然段,用以评促读的方式让学生读好这段话。‎ ‎(2)联系全文内容,让学生思考回答:为什么说秋天的雨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集体交流。‎ ‎(3)引导拓展活动:美丽而又丰收的秋天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学了这篇课文后,此时同学们最想做的事是什么?(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指导学生在课余开展观察活动,为语文园地的教学做好铺垫。)‎ 四、总结课文,理清脉络 师:同学们,课文我们已经整体学习了一遍。你们知道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秋天的雨的吗?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展示:‎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 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 总结:开头说秋雨带来了秋天,是总起;结尾说秋雨带来了丰收和欢乐,是总结;中间三个自然段分别从颜色、气味和提示冬天的到来向我们展示了秋天的美好。‎ 五、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字:盒、颜、料、票、飘、争、仙、闻、梨、勾、油、曲、丰。‎ ‎2.让学生观察生字,讨论怎样记住这些字。‎ ‎3.教师范写“勾”,强调里边是“厶”,不要写成“丶”。‎ ‎4.学生仿写,教师巡视指导。‎ ‎5.听写。‎ ‎6.小组内互改并纠正。‎ 六、拓展迁移,布置作业 ‎1.和同桌互读课后的“阅读链接”——《迁徙的季节》。‎ ‎2.播放春夏秋冬下雨时的情景,写一写你所看到的雨景。‎ 秋天的雨 秋天的雨 本课教学中,我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听中想象,在交流中感悟。特别是在第2自然段的品悟中,通过赛读、出错背,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掌握背诵的方法,使背诵指导有的放矢,背诵的效果由此可现;适时的句子仿写,使学生有例可循,仿写起来轻而易举。最后的雨景仿写,我尝试打破封闭的教学体系,从“小课本”“小课堂”中走出来,树立开阔的教学视野,重新建构开放的教学体系,让学生在宽广的心境中,在活跃的状态下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这样教学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7* 听听,秋的声音 本课是一首现代诗,是略读课文。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从秋天所特有的声音中,体味秋天独特的风情。诗歌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 通过对前几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已了解了秋天里人们对家乡、对友人的怀念,孩子在秋天感受到的美,秋天里具体的景物,这些都为他们理解这首现代诗打下了基础,虽然诗歌语言精练,跳跃性强,但是相信理解起来并不难,不过学生对秋天声音的直观感受不强,还需要老师的引导。‎ 课前安排学生搜集各种与秋天有关的声音,如风声、雨声、落叶声、蛐蛐声等。老师准备一些与秋声有关的录音带,适合作课文朗诵背景的音乐以及相关课件。教学时,应着重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领悟到词句表达的精妙,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 ‎【知识与技能】‎ ‎1.会认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展开想象,从大自然的各种声音中体会秋天的活力。‎ ‎3.能自主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叮咛”“歌吟”等词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能和同学交流读后的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重点 ‎1.会认9个生字。‎ ‎2.从大自然的各种声音中体会秋天的活力。‎ 难点 能自主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叮咛”“歌吟”等词语的意思。‎ 教师:准备课文朗读磁带及各种声响(如风声、雨声、落叶声)的录音带,旋律优美的轻音乐磁带,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1课时 一、享受音乐,展开想象 ‎1.秋天不仅有丰富的色彩,还有美妙的声音,请大家闭上眼睛,听音乐,边听边想象画面。‎ ‎2.小组内交流感受: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3.有一位诗人在秋天里也听到了许多美妙的声音,并写下了一首诗,你们想听听吗?(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配乐,出示课件)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3.做游戏,检查生字的朗读情况。‎ ‎4.小组内互读,相互纠正。(教师巡视指导)‎ ‎5.感知内容:课文中写了秋天的哪些声音?(师相机板书:黄叶声、蟋蟀声、大雁声、秋风声。)‎ 三、自主学习,交流感悟 ‎1.小组合作学习第1~4节,完成自主学习卡。‎ 出示自主学习卡:‎ 内容 阅读思考:诗歌中写了秋天的哪些声音?你想象出什么样的画面?‎ 声音 画面 第一小节 第二小节 第三小节 第四小节 ‎2.交流汇报。‎ ‎(1)语言训练:仿照第一句的形式将诗歌内容换个表达形式。‎ ‎①秋的声音,是黄叶道别的话音。‎ ‎②秋的声音,是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秋的声音,是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秋的声音,是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想象出了什么样的画面?指名说,其他学生补充,相机理解“叮咛”“歌吟”的意思。‎ ‎(3)指导朗读:把喜欢的小节自由多读几遍。‎ ‎(4)分小组交流,你还听到了秋天的哪些声音?可选择一种,仿照课文第1~4节的形式说一说。‎ ‎3.自主学习第5、6节。‎ ‎(1)自由读这两节,想一想这次你听到了什么声音?(无声的)‎ ‎(2)通过对这两节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3)学生自由谈理解体会。(师重点点拨: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表现了秋天里大自然到处都有秋的声音。而与前面不同的是,这里是不能听到的声音。)‎ ‎(4)生把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互相评价。‎ ‎(5)学了这两节诗,你的感受与学习前面4节时有什么不同?(前面感觉秋天的声音丰富,悦耳动听,而此时觉得秋天又是静谧的,让人感到温馨。)‎ ‎4.指名说说学了整首诗后你对秋天的感受。‎ ‎5.带着这种感受自由朗读诗歌。‎ 四、诵读回味 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可以一个人诵读,也可以小组成员一起合作诵读,边诵读边加上动作。‎ 听听,秋的声音 本文是一首语言简洁优美,富有韵味的现代诗,作者以独特的视角描写了秋天的景物,赞美了秋天。虽然诗中描写的景物很普通,很常见,但由于视角独特语言精练,再加上学生年龄、思维的限制必定有一些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美蕴含其中,为此我借助多媒体来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理解、感悟,课堂氛围活跃,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习作:写日记 本次习作是引导学生开始写日记,了解写日记的好处,明白日记内容及日记格式,并能坚持写日记。‎ ‎ 学生第一次接触日记,对于日记的内容、格式都不是很清楚,教师要多给予指导。还可以就写日记建立一些奖励制度,鼓励学生坚持写日记。‎ ‎1.通过观察发现,引导学生说出日记的格式。‎ ‎2.通过交流探讨,引导学生说出日记内容的多样性。‎ ‎【知识与技能】‎ ‎1.能借助例文并结合生活经验,了解写日记的好处、日记可写的内容及日记的基本格式。‎ ‎2.能用日记记录自己的生活。‎ ‎【过程与方法】‎ 在练说的基础上仿照例文写一篇日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会观察身边的人、事、物,养成爱观察、善思考、勤动笔的好习惯。‎ 重点 能借助例文并结合生活经验,了解写日记的好处、日记可写的内容及日记的基本格式。‎ 难点 能用日记记录自己的生活。‎ 教师:例文的录音,教师日记本(手札)。‎ 学生:一个日记本。‎ ‎2课时 第一课时 掌握日记的一般格式,学写第一篇日记。‎ 重点 掌握日记的一般格式。‎ 难点 能对一天中的所见所闻进行选择,写成一篇日记。‎ 一、激趣导入 ‎1.(师出示一本厚厚的日记本)同学们,猜猜这是什么?(这是老师的日记本)‎ ‎2.师读几篇有趣的日记给同学们听,问:有趣吗?这些都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了,当时老师把它们一件一件地记在本子上,所以,不管过去多久,这些有趣的往事都已被老师永远地记录了下来。把每天发生的事写下来,就是写日记。今天我们就来学写日记吧!‎ 二、读懂例文 ‎1.学生自由读例文,借助生活经验,增进对日记的认识。‎ ‎(1)日记的第一行要写上某月某日、星期几以及天气情况,然后转行空两格再写正文。‎ ‎(2)日记一定是写当天发生的事情。‎ ‎(3)日记的内容来源于我们对生活的观察,既可以写亲身经历的故事,也可以记录亲眼所见的景物,还可以写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等。‎ ‎2.学生再读例文,体会其中的趣味。‎ ‎(1)请同学再读读这一则日记,把你觉得特别有趣的地方画出来多读几遍。‎ ‎(2)小组里交流。‎ ‎(3)指名说说。‎ ‎(4)师:我们一天当中做过的事情很多,但是不能全部写下来,要从中选择。这则日记中的小朋友写了自己掉牙齿这件事,很有纪念意义。等他以后长大了,看到妈妈收的这颗牙齿,再翻看这天的日记,往事就会浮现在脑海中。同学们,你们知道写日记的好处吗?‎ ‎(5)学生讨论交流。‎ ‎(6)教师总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再好的脑袋也记不了那么多的事情,但是有一本日记,你就会像老师一样永远保留童年的回忆。‎ 三、练写日记 ‎1.学生回忆一天中的所见所闻。‎ ‎(播放一段轻音乐)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想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做了什么。其中有你觉得特别有趣或者很有意思、值得写下来的事情吗?‎ ‎2.请同学们说给小组里的其他同学听,或者告诉给你最好的朋友。‎ ‎3.全班交流。‎ ‎(1)愿意说给大家听的同学请到讲台上来讲。‎ ‎(2)师生评议。‎ ‎4.学生练写。‎ 小朋友说得很精彩,如果把你们刚才说的写下来就是一篇很好的日记了。‎ ‎5.学生练写草稿。‎ ‎6.同桌互评,互相帮助纠正补充。‎ ‎7.小组内交流,学生互荐作品朗读,师生共同评议。‎ ‎8.学生修改,誊写习作。‎ 习作:写日记 写日记的好处 日记里的内容 日记的格式 第二课时 复习写日记的格式,点评习作。‎ 重点 复习写日记的格式。‎ 难点 能对其他同学的习作进行点评。‎ 一、复习引入 ‎ 师:同学们,这是我们第一次的日记讲评课。你们还记得写日记的格式吗?‎ ‎1.课件出示习作要求。‎ ‎2.学生齐读习作要求。‎ 二、佳作欣赏 ‎ ‎1.出示佳作,全班交流。‎ ‎10月27日  星期六  晴 今天是妈妈的生日,我和爸爸决定要给妈妈一个惊喜。‎ 上午,我和爸爸一起去蛋糕店为妈妈订做了一个漂亮的生日蛋糕。妈妈最喜欢吃饺子,我们又去菜市场买了饺子皮、肉和白菜。回到家,我和爸爸一边包饺子,一边商量着怎样为妈妈过生日。到了下午,我和爸爸把一切都准备好了,真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可不巧的是,今天该妈妈值夜班。晚上9点刚过,我从阳台上看见妈妈回来了,就和爸爸赶紧把家里所有的灯都关了,并点上了蜡烛。不一会儿,从楼梯口传来了妈妈的声音:“我们家怎么停电了呢?”妈妈走进家门:“我已经拨打了供电局的抢修热线电话,供电局的修理工马上就到……”‎ ‎“啊?”我和爸爸一听,面面相觑,都大笑了起来。‎ 点评:这篇日记格式正确,写了自己和爸爸为妈妈准备生日惊喜的经过,语言生动,富有乐趣,叙述有条理,结尾妙趣横生,让人忍不住发笑,但却在笑声中感受到家人之间浓浓的爱。‎ ‎2.在这一次的习作中老师最欣赏的是×××小作家写的一篇日记。请同学们大声朗读他的习作,想一想这篇习作哪些地方写得好?它符合了这次写作的哪些要求?‎ ‎3.学生说读后的感受。 ‎ ‎4.通过大家的交流,我们知道这篇佳作之所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是因为写得真实。‎ 三、精彩放送 其实,咱们在座的同学的习作中,用得好的词语、句子比比皆是。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学生写得好的句子,学生逐一朗读,并说说写得好的原因)‎ 四、出谋划策 ‎ ‎1.课件出示病文。 ‎ ‎2.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看看这篇文章有什么毛病。‎ ‎3.学生说说文章的毛病。 ‎ ‎4.学生按修改要求自行修改习作。 ‎ ‎5.四人为一个小组,合作交流修改意见。‎ ‎6.全班交流修改。教师随机评点。‎ ‎7.小结并出示修改方法。‎ 五、修改完善 俗话说:“好的习作是改出来的。”如果你们能够运用刚才的方法再次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那么你们的习作一定会更加生动、精彩。‎ 六、分享成功 ‎1.在小组里读读习作中自己最满意的片段,说说自己在文中运用了哪些好词佳句,再由小组推荐出最优秀的片段供全班欣赏。‎ ‎2.小结通过这节习作讲评课,你学会了哪些修改作文的方法。 ‎ 习作:写日记 ‎×月×日  星期几  天气情况 正文 日记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教学中我首先晒出自己的日记,给学生一种榜样引领作用。同时注重交流,指导学生自我发现写日记的好处及日记的格式,这样他们的印象才会深刻。再指导学生学会从一天的经历中过滤信息,不是记流水账,而是记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事情。习作评讲课时,我抓住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及时发现学生习作的进步,及时鼓励,让学生感受到习作进步的喜悦,增强他们习作的自信心,从而使他们爱上习作。我还引导学生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培养他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语文园地 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和“日积月累”四个板块。“交流平台”以图示引导学生梳理、总结理解词语的多种方法。“词句段运用”包括写出形容四季的词语和强化巩固理解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的方法。“书写提示”对学生使用钢笔、写好钢笔字做了指导和强化。“日积月累”安排了9个描写秋天的词语,丰富学生词语的积累。‎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已有乐于交流的习惯。因此,“交流平台”的内容可放手由学生自己交流,教师稍作总结。“词句段运用”这一板块内容的拓展性及总结性较强,还需老师进一步点拨,特别是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书写提示”中学生第一次使用钢笔,教师要指导学生使用正确的书写姿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可采用交流、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两个板块的内容。示范指导学生熟练运用钢笔书写正楷字。通过想象、运用词语,引导学生积累描写秋天的词语。‎ ‎【知识与技能】‎ ‎1.能结合已有的学习经验,总结理解难懂词 语的方法。‎ ‎2.用不同的方法理解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并能和同学交流。‎ ‎3.会用不同的词语形容不同的季节,并能和同学交流。‎ ‎4.练习使用硬笔书写8个生字,注意执笔姿势。‎ ‎5.积累9个与秋天有关的词语。‎ ‎【过程与方法】‎ ‎ 让学生在自主交流中有所发现。在不断练习中养成良好的硬笔书写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交流的习惯,能正确使用硬笔书写,养成积累词句的好习惯。‎ 重点 引导学生会用不同的词语来形容不同的季节。‎ 难点 探究理解词语的方法。‎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积累本,钢笔。‎ ‎2课时 第一课时 ‎1.用不同的方法理解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并能和同学们交流。‎ ‎2.积累9个与秋天有关的词语。‎ 重点 积累9个与秋天有关的词语。‎ 难点 ‎ 互相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 一、日积月累 师:同学们还记得本单元我们学过的课文吗?这些课文都是描写哪个季节的?(秋天)‎ 师:秋天是一个美丽、丰收的季节,诗人笔下的秋诗让人神往,‎ 铺满梧桐叶的水泥道别具神韵,一场秋雨一场寒的秋雨更是一首歌。那么,我们接下来学习的描写秋天的词语也会让你眼前顿时出现如画的秋景。‎ ‎1.出示9个与秋天有关的词语。‎ 秋高气爽  天高云淡  秋风习习 一叶知秋  金桂飘香  层林尽染 五谷丰登  果实累累  春华秋实 ‎2.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一读这些词语,借助拼音把9个词语读正确,然后思考:这9个与秋天有关的词语被分成了哪几类?‎ ‎3.同桌互相听读,并交流自己的发现。‎ ‎4.全班齐读,交流发现。‎ 师小结:这9个词语都是描写秋天的。第一排的3个词语是描写秋天的天气的;第二排的3个词语是描写秋天的植物的;第三排的3个词语是描写秋天的丰收景象的。‎ ‎5.拓展:谁能选几个词语来写一写秋天?‎ ‎6.背诵词语。‎ 二、交流平台 师:同学们,学习是一个不断总结积累的过程。理解词语的意思,我们学过了不少的方法,现在就让我们来回忆交流一下这些方法。‎ ‎1.同学自由发言。‎ ‎2.小组合作交流,将方法写在书上。‎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三、词句段运用 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说出词语的意思。‎ ‎1.多媒体出示下列句子。‎ ‎◇听了老师的这番话,我憧憬着即将到来的一天,期待着在活动中有出色的表现。‎ ‎◇小明打碎了家里的花瓶,心中有些忐忑不安,害怕爸爸妈妈会责备他。‎ ‎2.结合“交流平台”,同桌互相交流用什么方法来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 ‎3.全班交流,说出词语的意思及自己采用的方法。‎ ‎4.教师相机评点。‎ 语文园地 第二课时 ‎1.会用词语形容不同的季节。‎ ‎2.学习使用钢笔书写8个生字,规范书写,注意姿势。‎ 重点 会用词语形容不同的季节。‎ 难点 使用钢笔写好8个生字,注意书写规范和书写姿势。‎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说说理解词语的方法有哪些。‎ ‎2.出示秋天的图片,让学生用不同的词语来形容。‎ 二、词句段运用 交流形容不同的季节的词语。‎ ‎1.播放春季的图片,让学生一边观看一边说一说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春天。‎ 示例:暖和 春光明媚 草长莺飞 柳绿花红 ‎2.依次播放夏秋冬的画面,分别引导学生说词语。‎ ‎(可以从不同角度发散思考,如气候差异、天气状况、不同景色、动植物,用不同的词语分别形容四季,且不限于四字词语。)‎ ‎3.学生写一写自己积累的有关四季的词语。‎ ‎4.小组交流。‎ ‎5.全班交流。‎ 师:看,词语也有季节呀。不同的词语对应不同的季节,我们一读这些词语,眼前仿佛就出现了这个季节的景色,词语真神奇。让我们把更多的词语摘抄到我们的积累本上吧。‎ 三、书写提示 师:同学们,我们写字时用什么笔呀?(铅笔)对,那你们想用钢笔写字吗?从今天起,我们告别铅笔,改用钢笔。钢笔,又称硬笔。用钢笔写的字呀,洋溢着汉字的铮铮铁骨。让汉字显得更有力道。‎ ‎1.出示各种钢笔,告诉他们这些都是钢笔。 ‎ ‎2.小组交换看钢笔。 ‎ ‎3.观察插图,教给学生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 ‎4.教师提示正确的写字姿势。‎ ‎5.指导写字,教师范写“寒”“臂”“假”。‎ ‎6.小结书写要领:横画要写得平稳,竖画要写得端正。横平竖直,字就写得平稳端正。‎ ‎7.学生模仿练字。 ‎ ‎8.作品欣赏。‎ ‎9.小结。‎ 四、布置作业 用规范的钢笔字摘抄“日积月累”中的9个四字词语。‎ 语文园地 春:暖和 春光明媚 草长莺飞 柳绿花红 夏:炎热 铄石流金 烈日炎炎 骄阳似火 秋:凉爽 层林尽染 金桂飘香 大雁南飞 冬:寒冷 冰天雪地 大雪纷飞 千里冰封 在这个《语文园地》的教学中,我打破了传统的依照内容依次教学的方法,将有关联的内容合并在一起,统筹安排。如第一课时由复习本单元课文内容后迅速导入“日积月累”,在对单元课文内容的回顾后进入描写秋天的词语的学习,便于学生知识的迁移。在学完“交流平台”后,运用方法直接解决“词句段运用”的第二题,学习致用。在指导学生学习运用钢笔写字后,让学生将“日积月累”的词语用钢笔抄写在积累本上,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