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5 MB
  • 2021-11-24 发布

2020年秋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设计+备课参考+全册分课知识点

  • 17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全册教案 ‎ - 169 –‎ ‎ ‎ 目 录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2‎ 第一单元 声音 7‎ 单元概述 7‎ 第1课《听听声音》 9‎ 第2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1‎ 第3课《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16‎ 第4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9‎ 第5课《声音的强与弱》 22‎ 第6课《声音的高与低》 25‎ 第7课《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28‎ 第二单元 呼吸和消化 33‎ 单元概述 33‎ 第1课 感受我们的呼吸 35‎ 第2课 呼吸与健康生活 40‎ 第3课 测量肺活量 45‎ 第4课 一天的食物 49‎ 第5课 食物中的营养 54‎ 第6课 营养要均衡 59‎ 第7课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64‎ 第8课 食物在身体内的旅行 68‎ 第三单元 运动和力 73‎ 单元概述 73‎ 第1课《让小车运动起来》 76‎ 第2课《用气球驱动小车》 81‎ 第3课《用橡皮筋驱动小车》 86‎ 第4课《弹簧测力计》 90‎ 第5课《运动与摩擦力》 94‎ 第5课《运动与摩擦力》 98‎ 第7课《设计与制作(一)》 102‎ 第8课《设计与制作(二)》 107‎ 教科版(2020新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备课参考 115‎ 2020年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141‎ ‎ - 169 –‎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想出办法来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2.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3.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四年级现有2个教学班,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实验能力不是很好。他们普遍习惯于被老师牵着走,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虽经过一年的科学学习,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学生的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 ‎ - 169 –‎ 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意愿,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 ‎1.本册内容情况:‎ ‎《科学》四年级上册由““声音”和“我们的身体”、“运动和力”三个单元组成。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2.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质.‎ ‎5.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 - 169 –‎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先进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周次 起止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1‎ ‎9.03-9.07‎ 始业教育 ‎1、听听声音 ‎2‎ ‎2‎ ‎9.10-9.14‎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2‎ ‎3‎ ‎9.17-9.21‎ ‎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复习 ‎2‎ ‎4‎ ‎9.24-9.28‎ ‎5、声音的强与弱 ‎6、声音的高与低 ‎2‎ ‎5‎ ‎10.01-10.06‎ ‎6‎ ‎10.08-10.12‎ 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2‎ ‎ - 169 –‎ ‎8、制作我的小乐器 ‎7‎ ‎10.15-10.19‎ ‎1、感受我们的呼吸 ‎2、呼吸与健康生活 ‎2‎ ‎8‎ ‎10.22-10.26‎ ‎3、测量肺活量 一天的食物 ‎2‎ ‎9‎ ‎10.29-11.02‎ 练习 课外延伸 ‎2‎ ‎10‎ ‎11.05-11.09‎ ‎5、食物中的营养 ‎6、营养要均衡 ‎2‎ ‎11‎ ‎11.12-11.16‎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8、植物在身体里的旅行 ‎2‎ ‎12‎ ‎11.19-11.23‎ 复习第二单元 ‎2‎ ‎13‎ ‎11.26-11.30‎ 期中检测 ‎2‎ ‎14‎ ‎12.03-12.07‎ ‎1、让小车运动起来 ‎2、用气球驱动小车 ‎2‎ ‎15‎ ‎12.10-12.14‎ 用橡皮筋驱动小车 ‎4、弹簧测力计 ‎2‎ ‎16‎ ‎12.17-12.21‎ 练习 ‎5、运动与摩擦力 ‎2‎ ‎17‎ ‎12.24-12.28‎ ‎6、运动的小车 练习 ‎2‎ ‎ - 169 –‎ ‎18‎ ‎12.31-1.04‎ ‎7、设计制作小车一 ‎2、设计制作小车二 ‎2‎ ‎19‎ ‎1.07-1.11‎ 复习第一单元 ‎2‎ ‎20‎ ‎1.14-1.18‎ 复习第二单元 ‎2‎ ‎21‎ ‎1.21-1.25‎ 复习第三单元 ‎2‎ ‎22‎ ‎1.28-2.01‎ 测试 ‎1‎ ‎ - 169 –‎ 第一单元 声音 单元概述 在周围的生活环境里, 我们总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 大自然的风声、 雨声、 雷声, 乡间的蛙声、 鸟鸣声, 城市里的汽车声……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 学生怎么学习声音呢? 他们看不到它, 也摸不到它, 但他们能感受到它并能提出很多关于声音的问题。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又是怎样传播的? 声音为什么有的高、 有的低、 有的弱、 有的强? 声音的高与低、强与弱是怎么变化的? 我们能控制声音吗? “ 声音” 这一单元共 8 课时, 是为 4 年级学生设计的, 里面的一系列活动可以帮助他们找到上述问题以及他们可能还会问到的一些声音问题的答案。‎ 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来自课程标准 3 ~ 4 年级的下列相关学习内容。‎ ‎6. 1. 1 举例说明声音在不同物质中可以向各个方向传播。‎ ‎6. 1. 2 举例说明声音因物体振动而产生。‎ ‎6. 1. 3. 1 知道声音有高低和强弱之分; 制作能产生不同高低、 强弱声音的简易装置,‎ 知道振动的变化会使声音的高低、 强弱发生改变。‎ ‎6. 1. 3. 2 知道噪音的危害和防治; 知道保护听力的方法。‎ ‎18. 3. 2 在制作过程中及完成后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调整。‎ 本单元的前半部分, 学生将探索一些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声音振动的频率与音高、 声音的振幅与音量的关系的基本规律。‎ ‎ - 169 –‎ 第 1 课 “听听声音”, 学生将听到不同的声音, 并且去思考这些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 并对听到的声音进行描述。 回忆有关声音的知识和相关问题, 并与同学进行描述。‎ 第 2 课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当学生探索了由不同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后, 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这一概念会得到初步的理解。‎ 第 3 课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学生将认识到物体振动产生声音, 这个振动同样会使它接触到的物体 (包括气体) 产生振动, 这样声音就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第 4 课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学生通过一个鼓膜模型可以观察到人耳是怎样接受声音的。 这种经历会加深学生对声音是怎样通过不同的物质传播的理解。‎ 第 5 课 “声音的强与弱” 和第 6 课 “声音的高与低”, 集中探讨声音的两个基本属性——音量、 音高的产生与变化。 通过改变尺子振动部分的长度, 使振动的频率发生变化, 而这种变化用肉眼是可以识别的。 学生在仔细观察尺子振动快慢变化的同时, 可以倾听到音高的相应变化。讨论尺子振动部分的长度、 观察到的振动和相应音高的关系, 学生可以建立起较高的音高是由较高的振动频率产生的这一概念。‎ 第 7 课 “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学生将进一步通过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探究声音的高低变化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 第 8 课 “制作我的小乐器”, 学生在探究了乐器发声的秘密后, 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小乐器, 进一步理解物体的发声原理, 体会科学与技术的密切联系。‎ ‎ - 169 –‎ 在这一单元, 学生不仅能找到他们关于声音问题的答案, 而且会对他们的不断发现感到骄傲。 随着学生用不同的装置做实验并发现他们听到的声音和他们能观察到的现象之间的关系, 他们的理解会得到持续加强。 让学生用语言来描述他们的发现, 同时配上简单的图表, 进行归纳和分析, 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科学解释的能力。‎ 第1课《听听声音》 ‎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 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虽然看不见它,但可以感受它。‎ ‎2. 声音可以用高低,强弱,悦耳和刺耳等词语来进行描述。‎ 科学探究目标 运用语言描述听到的声音,并能给声音进行简单的分类。‎ 科学态度目标 ‎1. 在认识声音的活动中,逐步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和态度,乐于与同伴交流。‎ ‎2. 对声音的知识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 ‎3. 能对声音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初步认识到声音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他随时随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教学重点】‎ 用词语描述我们周围各种各样的声音,并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 ‎ ‎【教学准备】‎ ‎ - 169 –‎ 教师准备:包含各种声音的音频。‎ 学生准备:用记录表记录并描绘听到的声音。‎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与评价 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一、导入 ‎2 分钟 观察图片,想象图片中事物发出的声音,将学生的注意力汇聚到声音这个问题 学生进行交流讨论,用简单的词语描绘自己想象的声音是怎样的。‎ 将注意力集中到声音上。‎ 二、聚焦3分钟 试着举例说一说你听到过的声音,用什么词语可以描述它。‎ 学生交流与讨论。‎ 聚焦声音的描述 ‎ - 169 –‎ 三、探索 ‎25 分钟 任务一:‎ 观看影音描述你听到的交通工具的声音。‎ 提示:对听到的声音进行记录,描述。‎ 任务二:‎ 描述你听到的动物发出的声音 任务三:‎ 描述你听到的球类发出的声音。‎ 任务四:‎ 描述你听到的生活中的声音。‎ 研讨:‎ 讨论关于声音你知道些什么?‎ 你还想知道什么?‎ 学生记录自己听到的声音,并用词语进行描述。‎ 说一说关于声音自己知道的知识。‎ 提出一些关于声音有价值的问题。‎ 学生能用简单的词语描述自己所听到的声音。将听到的声音按简单的标准进行分类。‎ 第2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科学探究目标 ‎1. 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生和不发生时的不同状态,并记录下来。‎ ‎2. 能从多个物体发生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 科学态度目标 ‎1. 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的阐述自己的发现。‎ ‎2. 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 - 169 –‎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科学技术随时随地都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教学重点】‎ 认识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 ‎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一面鼓,一把钢尺,一根固定在模板上的皮筋,一个音叉几个豆子或细沙。‎ 学生准备:用记录表记录物体产生声音时的状态。‎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与评价 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一、导入 ‎5 分钟 上节课我们一起聆听与记录了许多声音,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二课。‎ 提出问题:‎ 我们不时的听到各种声音,我们自己也能制造一些声音,而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 学生可以充分的想象联想,将自己的观点记录在记录单或黑板上,学生在汇报时也可以进行简单的解释和阐述自己的观点.‎ 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来了解学生对声音产生的原有认知.‎ ‎ - 169 –‎ 二、聚焦 ‎5 分钟 找出一些发声物体,仔细观察它们在发出声音时的状态是怎样的。‎ 梳理问题:‎ 学生认为声音是如何产生的,提出自己的观点,想办法验证自己的观点 学生任务: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聚焦问题,形成概念目标。‎ 三、探索 ‎25 分钟 任务一:‎ 研究皮筋的发声,寻找皮筋发声的原因。‎ 将皮筋的两端固定在木棍两端,轻轻弹拨皮筋,观察皮筋发生时的状态。‎ 提示: 仔细观察皮筋儿的运动状态。‎ 任务二:‎ 研究钢尺的发声,寻找钢尺发声的原因。‎ 将钢尺的一端伸出桌面,另一端在桌面边缘用力压紧,弹拨钢尺,仔细观察钢尺发声时,钢尺的运动状态。‎ 提示:钢尺可以用一本硬皮书在桌面边缘压紧,防止钢尺和桌面边缘撞击,影响我们 学生任务一: ‎ ‎1、弹拨皮筋,观察皮筋振动发出声音的过程,初步提出观点,皮筋振动产生声音。‎ ‎2、观察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过程,总结钢尺是靠振动产生声音的。‎ ‎3、观察鼓面振动发出声音的过程,总结鼓面是靠振动产生声音的。‎ ‎4、观察音叉振动发出声音的 通过多个实验,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验证物体振动产生声音。‎ ‎ - 169 –‎ 的实验探究。‎ 任务三:‎ 研究敲鼓的发声,寻找鼓发声的原因。‎ 敲击鼓面,仔细观察鼓面的振动发声。‎ 提示:鼓面振动不是很明显,可以在鼓面上放一些黄豆或者沙粒,观察其它物体在鼓面上的跳动,从而体现鼓面的振动。‎ 任务四:‎ 研究音叉的发声,观察音叉振动发声的现象。‎ 观察音叉振动发出声音,当音叉振动停止时,声音也会随之消失 提示:音叉的振动不容易观察,可以用其它的方法帮助证明音叉的振动,如在音叉侧面粘贴小球,或将音叉浸入水中,观察振动现象。‎ 研讨:‎ 完成了以上这些实验后,你认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同 过程,总结音叉是靠振动产生声音的。‎ 总结验证自己的观点,物体振动产生声音,振动停止,声音也会随之消失。‎ 在竖笛出气口上方贴一张纸条,仔细观察竖笛振动发声的过程,理解竖笛的声音是靠空气振动及空气柱共振产生的。‎ ‎ - 169 –‎ 学们肯定认为声音是靠物体振动产生的,因为皮筋的震动产生声音,钢尺、敲鼓、音叉都是振动产生声音,这些也可以作为证据支持我们的观点。‎ 应用:‎ 那利用振动产生声音的这个观点,我们猜测一下竖笛是靠什么振动产生声音的呢?让我们拿出一支竖笛,感受一下它是怎样振动产生的声音?‎ 四、拓展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研究我们人类自己是如何发出声音的,提出问题:我们每人身上一个非常敏感,可以振动发出声音的Q G,猜猜它在哪里?‎ 学生用手指轻轻按压喉咙处,同时发出啊的声音,感受手指上的振动,从而认识声带振动发出声音。‎ 探究的过程由外部的宏观现象到我们身体内部,将振动产生声音的知识进行迁移·‎ ‎ - 169 –‎ 第3课《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声音是通过物体以波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 科学探究目标 ‎1. 借助实验和想象,对声音传播的方式进行描述。‎ ‎2. 设计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实验,对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情况进行比较。‎ 科学态度目标 意识到从实验中获取事实是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科学技术是人类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教学重点】‎ 认识声音可以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 ‎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一个音叉、一个水槽、木质米尺、棉线、记录表、土电话材料。‎ 学生准备:用记录表记录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与评价 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一、导入 ‎5 分钟 上节课我们共同探究了振动产生声音的过程,声音是怎样传播出来的呢?‎ 敲击鼓面时,鼓面振动,我们 学生讨论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举例说说敲鼓发出的 调取学生原有认知,提取有意义的问题 ‎ - 169 –‎ 听见了鼓声,鼓声是怎样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的,让同学们说一说,看看你们是怎样认为的。‎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二、聚焦 ‎5 分钟 在教室里任何地方都可以听到鼓声,房间里空荡荡的,似乎除了空气,没有其他的了。会不会是空气传播的声音呢?‎ 发现问题,声音是否通过空气进行传播。‎ 聚焦问题,形成概念目标。‎ 三、探索 ‎25 分钟 任务一:‎ 如果是空气传播的声音,那将空气去除掉,会有怎样的现象发生呢?接下来做这样的探究活动:玻璃罩内放置一个闹钟,如果将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声音还能完整的传播出来吗?究竟会发生怎样的现象,又如何来解释现象呢?让我们一起来做这个实验。‎ 总结: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任务二:‎ 同学们可以做这样的活动,将耳朵贴在桌面的一端,其他同学在另一端轻轻的抓挠桌面。比较一下耳朵贴桌面与不贴桌面有什么不同。你会发现,贴在桌面上,抓挠桌面的声音被放大了很多倍。利用相同的道理,我们还可以做另一个 利用抽真空的设备,感受空气传播声音的过程,发现传播路径。‎ 利用敲击桌面,人耳紧贴桌面和听木质米尺的方法,感受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现象。‎ ‎3、通过实验,体验声音在液体中传播的现象。‎ 总结得出空气可以在固 通过多种有效的实验,进行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实现了科学探究目标和态度目标,合理猜测,实验的验证,最后顺利的得出结论。‎ ‎ - 169 –‎ 实验。利用米尺研究固体传播声音将米尺一端贴紧耳朵,另一端用手轻轻碰触,我们发现耳朵可以听到清晰的声音,但其他人听不到。‎ 任务三:‎ 声音可以在气体与固体中传播,那它能不能在液体中传播呢?利用下面这个活动找到答案。敲击音叉,将音叉浸入到水中,人耳贴紧水槽,可以清晰的听到声音。说明水可以传播声音。‎ 研讨:‎ 声音可以在哪些物体中传播。‎ 总结:‎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在真空中无法传播。宇航员在宇宙中需要借助电子通讯设备联系。‎ 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的结论。‎ 四、拓展 制作土电话,描绘声音传播的路径:纸杯内的空气—纸杯—棉线—另一端纸杯—杯内空气—人耳。‎ 制作土电话,理解土电话传播声音的路径。‎ 利用学到的知识对土电话传播声音的解释,并找到传播路径 ‎ - 169 –‎ 第4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人耳中的鼓膜能感应声波并震动,进而传到内耳,引起听觉。‎ 科学探究目标 ‎1. 通过模型探究,了解耳郭和鼓膜的作用。‎ ‎2. 在探究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态度目标 养成细心观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科学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 ‎【教学重点】‎ 通过模拟实验,理解人耳各部分作用。 ‎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人耳的模型,鼓膜的演示材料,杯子,塑料薄膜,实验或细沙。‎ 学生准备:用记录表记录人耳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与评价 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一、导入 ‎5 分钟 上节课我们共同探究了声音是怎样传播出来的。声音传播到我们人的耳朵后,我们是怎样听见这些声音的呢?‎ 学生讨论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调取学生原有认知,提取有意义的问题 ‎ - 169 –‎ 二、聚焦 ‎5 分钟 人耳是人体最重要的听觉Q G,它包含哪些结构呢?‎ 观察人耳的结构图,认识人耳的各个部分。‎ 聚焦问题,形成概念目标。‎ 三、探索 ‎25 分钟 任务一:‎ 仔细观察耳的结构图和模型,认识耳的各部分结构和功能。结构图中清晰的标注了外耳、中耳、内耳的各个部分,再让我们看一看耳结构的模型,你能否将这些名称与耳的各部分相对应。‎ 任务二:‎ 人的头部两侧都长着耳朵,实际我们看到的外面这部分叫做耳郭,那耳郭有什么作用呢?请同学们用一张纸折成喇叭的形状,模拟耳郭的作用。‎ 任务三:‎ 声音的振动通过耳道进入内部,到达了鼓膜这里,鼓膜是怎样接收到声音的呢?让我们看两个模拟实验,让同学们明白鼓膜的工作原理了。首先将塑料薄膜套在杯子上面,发出声音,‎ 通过认识结构图,了解耳的各部分名称,通过耳的结构模型,了解耳的构造和位置。‎ 模拟耳郭的实验,体验耳郭的收声作用。‎ ‎3、通过实验,体验耳膜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总结得出鼓膜和耳郭对人的听觉的重要作用。‎ 通过多种有效的实验,进行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实现了科学探究目标和态度目标,合理猜测,实验的验证,最后顺利的得出结论。‎ ‎ - 169 –‎ 我们发现薄膜会振动,在上面撒一些细沙,细沙在薄膜上跳动。然后做鼓膜振动演示实验二,发现鼓膜振动的原理。‎ 总结:‎ 通过实验的研究,我们认识了耳郭和鼓膜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耳郭呢,就像一个声音收集器,可以收集到更多的空气中的振动,鼓膜就像一个精密的接收装置,能接收大小强弱不同的振动,从而告诉大脑不同的声音。‎ 四、拓展 听诊器也具有收声的作用,通过听诊头上的薄膜振动,来收集声音传送到我们的耳中。这就是听诊器的原理。我们可以利用实验材料自制一个听诊器。‎ 制作听诊器,知道听诊器的工作原理。‎ 利用学到的知识解释物体如何接收声音。‎ ‎ - 169 –‎ 第5课《声音的强与弱》 ‎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 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音量就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音量越小。‎ 科学探究目标 通过使物体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观察物体振动幅度的不同,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 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科学态度目标 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科学技术与我们的身边的各种现象密切相关。‎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振动幅度与音量大小之间的关系。 ‎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把钢尺、固定好的皮筋、1面鼓和一些黄豆或细沙。‎ 学生准备:用记录表记录振动幅度与声音大小之间的关系。‎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与评价 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 - 169 –‎ 一、导入 ‎5 分钟 上节课我们共同探究了我们是怎样听见这些声音的。我们听到的声音在音量上有强有弱,这节课我们学习声音的强弱。‎ 学生讨论声音的强弱变化。‎ 调取学生原有认知,提取有意义的问题 二、聚焦 ‎5 分钟 声音为什么会有强弱变化呢?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声音的强弱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聚焦问题,形成概念目标。‎ 三、探索 ‎25 分钟 任务一:‎ 利用钢尺的振动,研究声音的强弱变化。‎ 记录钢尺振动幅度大小与声音强弱的关系。 ‎ 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 任务二:‎ 用不同的力量拨皮筋,当皮筋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时,它振动的幅度有什么变化。 ‎ 记录皮筋振动幅度大小与声音强弱的关系。 ‎ 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任务三:‎ 用不同的力量敲击鼓面,当 通过实验,认识钢尺的振动幅度与声音强弱之间的关系。‎ 通过实验,认识皮筋振动的幅度与声音强弱之间的关系。‎ ‎3、通过实验,观察鼓面振动幅度与声音强弱之间的关系。‎ 总结通过以上实验,得出物体振动幅度与声音强弱之间的关系,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 通过多种有效的实验,进行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实现了科学探究目标和态度目标,合理猜测,实验的验证,最后顺利的得出结论。‎ ‎ - 169 –‎ 鼓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时,它振动的幅度有什么变化。 ‎ 提示:鼓面上放一些轻质小球,如细沙或黄豆等物体。‎ 总结:‎ 通过实验的研究,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四、拓展 还有哪些事例证明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说一说生活中的事例,并利用音叉弹开小球的实验进行验证。‎ 学生利用知识来解释实验现象和生活中的现象。‎ 利用学到的知识解释物体声音强弱的原因。‎ ‎ - 169 –‎ 第6课《声音的高与低》 ‎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表示,‎ 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科学探究目标 通过描述尺子伸出长度的不同,振动的快慢和发出声音的 高低的情况,提高进行有根据的推测和科学操作能力。‎ 通过分析柱状图,将不同长度钢尺振动的快慢与其声音高低联系起来,提高整理和分析数据能力。‎ 科学态度目标 养成勤于观察、乐于动脑的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科学技术影响我们的生活,推动社会进步。。‎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振动频率快慢与声音高低之间的关系。 ‎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铝片琴、口琴、钢尺、竖笛等 学生准备:用记录表记录振动快慢与声音高低之间的关系。‎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与评价 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 - 169 –‎ 一、导入 ‎5 分钟 上节课我们共同探究了声音的强与弱。声音不仅在强弱上有区别,在声音音调上也有区别,这节课我们学习声音的高与低。‎ 学生讨论声音的音调高低。‎ 调取学生原有认知,提取有意义的问题 二、聚焦 ‎5 分钟 声音为什么会有声调的高低呢?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声音的声调的高低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聚焦问题,形成概念目标。‎ 三、探索 ‎25 分钟 任务一:‎ 敲击铝片琴,观察铝片琴各个铝片的长度与音调高低的关系。 ‎ 铝片越长,发出的音调就越低,铝片越短,发出的音调就越高。 ‎ 任务二:‎ 观察口琴各个金属片的长度与声音音调高低的关系。 ‎ 较短的片发出的声音较高,较长的片发出的声音比较低。‎ 任务三:‎ 不断改变钢尺伸出桌 通过实验,认识铝片琴中铝片长度与声音高低之间的关系。‎ 通过实验,认识口琴中片长度与声音高与低之间的关系。‎ ‎3、通过实验,观察钢尺振动的长度、振动快慢与声音高与低之间的关系。‎ 总结通过以上实验,得出物体振动快慢与声音高与低之间的关系,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 通过多种有效的实验,进行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实现了科学探究目标和态度目标,合理猜测,实验的验证,最后顺利的得出结论。‎ ‎ - 169 –‎ 面的长度。钢尺振动的快慢有什么变化?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变化? ‎ 提示:用柱状图或图表的形式表示声音高低的变化与钢尺振动长度之间的关系。‎ 总结:‎ 通过实验的研究,物体发出的音调高低可以用音高来表示,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 四、拓展 推测其它有规律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高低将怎样变化。‎ 推测纸盒中声调高与低的变化,解决问题。‎ 学生利用知识来解释实验现象和生活中的现象。‎ 利用学到的知识解释物体声音音调高低的区别。‎ ‎ - 169 –‎ 第7课《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物体长短、粗细不同,发出声音的高低也就不同,短而细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高,长而粗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低。‎ 科学探究目标 能对研究的问题进行假设并说明理由。‎ 在反复的观察中验证自己的假设,解决要研究的问题。‎ 科学态度目标 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并愿意通过科学的方法去发现问题。‎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科学技术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琴弦的粗细、长短,会影响声音的高低。 ‎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带琴弦的乐器。‎ 学生准备:用记录表记录琴弦不同状态的对比,总结规律。‎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与评价 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一、导入 ‎5 分钟 上节课我们共同探究了声音的高与低。在生活中如何让物体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呢,这节课我们学习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学生讨论如何改变物体声音的高低。‎ 调取学生原有认知,提取有意义的问题 ‎ - 169 –‎ 二、聚焦 ‎5 分钟 像二胡、吉他等乐器,是靠弦的振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的,弦的音高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并设计实验方案。‎ 聚焦问题,形成概念目标。‎ 三、探索 ‎25 分钟 任务一:‎ 利用实验验证弦的粗细不同,影响声音的高低。 ‎ 任务二:‎ 利用实验验证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影响声音的高低。‎ 任务三:‎ 利用实验验证改变弦的长度,影响声音的高低。 ‎ 总结:‎ 琴弦的不同状态影响声音的高低。 ‎ 通过实验,认识到琴弦的粗细影响声音的高低,琴弦越粗越低沉,琴弦越细声音越高。‎ 通过实验,发现琴弦的松紧影响声音的高低,琴弦越松,声音越低,琴弦越紧。声音越高。‎ ‎3、通过实验,发现琴弦振动的长度影响声音的高低,振动长度越短,声音越高,振动长度越长,声音就越低。‎ 总结通过以上实验,发现琴弦的不同状态越声音高低之间的关系。 ‎ 通过多种有效的实验,进行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实现了科学探究目标和态度目标,合理猜测,实验的验证,最后顺利的得出结论。‎ ‎ - 169 –‎ 第8课《制作我的小乐器》 ‎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在乐器制作过程中及完成后,需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调整。‎ 科学探究目标 经理从设计制作调整展示小乐器的制作过程,并将科学和技术技相结合。‎ 科学态度目标 养成乐于动脑动手的习惯,感受到身边处处是科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科学技术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并不断改变我们的生活。‎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制作小乐器的过程,将科学和技术相结合。 ‎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带琴弦类的乐器材料,敲击类的乐器材料,吹奏类的乐器材料。‎ 学生准备:用记录表记录制作方案,调整过程,总结经验。‎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与评价 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一、导入 ‎5 分钟 上节课我们共同探究了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大家掌握了改变声音高低的一些方法,这节课我们学习制作我的小乐器。‎ 学生讨论仔细想制作的乐器的类型。‎ 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 ‎ - 169 –‎ 二、聚焦 ‎5 分钟 我们研究了乐器的发音秘密,知道了乐器发出高低不同声音的道理,让我们自己动手来做一个简单的小乐器吧。 ‎ 学生们先确定自己的乐器类型,进而选择材料,设计实验 聚焦问题。‎ 三、探索 ‎25 分钟 任务一:‎ 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制作弹拨类的乐器,选用不同型号的鱼线作为琴弦,将鱼线在洞洞板上按粗细顺序依次排列固定好。调整琴弦的松紧,使它们发出有规律有顺序的声音。 ‎ 任务二:‎ 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一个敲击类的乐器,可以选择规格相同的碗,调整碗的振动快慢,使它能达到实验效果。‎ 任务三:‎ 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一个吹奏类的乐器,可以选择吸管进行实验,使它能达到实验效果。‎ 总结:在班级内展示自 通过实验,调整琴弦的松紧,使它们发出有规律有顺序的声音。‎ 通过实验,依次向碗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使这些碗能发出连续且有规律的声音。‎ ‎3、通过实验,改变吸管的长度,从而使吸管产生不同的声音,这个乐器的名称是排箫。‎ 总结通过以上实验,发现自己是如何调整乐器的,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连续声音,利用所学知识来解释这个现象。 ‎ 通过多种有效的实验,结合技术与工程的原理,制作、调整、测试,最终实现自己想要的效果。‎ ‎ - 169 –‎ 己制作的小乐器,与同学进行交流,发现小乐器的优点并提出改进意见。‎ ‎ - 169 –‎ 第二单元 呼吸和消化 ‎ 单元概述 人体就像一台复杂而神奇的机器, 多个系统分工配合, 共同维持生命活动。 作为自然界的一种生命体, 人体与外界物质有着紧密的 “ 不可思议” 的联系。 呼吸是我们的身体从外界吸入氧气、 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是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 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 吃进肚子里的所有食物, 都要通过消化和吸收, 为人类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以及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来自课程标准中 3 ~ 4 年级的下列相关学习内容。‎ ‎10. 2. 3  列举保护这些Q G的方法。‎ ‎3. 2  知道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10. 2. 1  简要描述人体用于呼吸的Q G。‎ ‎10. 2. 2  简要描述人体用于摄取养分的Q G。‎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呼吸, 但学生对于 “ 为什么呼吸” “ 呼吸是怎样的过程” 的认识还是模糊、 不完善的。 吃各种各样的食物是学生生活中最普通的事情。 关于食物, 学生在以前的生活与学习中有着较多的体验, 他们对食物的关注常常是零散的; 即使涉及消化问题, 他们得到的解释也大多是不尽全面的, 有的甚至是片面的。 “呼吸与消化” 单元将引领学生通过对呼吸活动的体验与探索, 对食物的统计、 分类、 实验及食物消化过程的观察与实验, 认识到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并能简要描述人体用于呼吸与摄取养分的Q G, 知道呼吸与消化是人体重要的维持生命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活动。 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人体 ‎ ‎ - 169 –‎ ‎“ 系统” 的概念, 知道每一项生命活动都需要不同部分的Q G协作完成, 为了促进它们更协调地工作, 我们要爱护它们, 能列举保护这些Q G的方法, 初步形成健康生活的意识与习惯。‎ 本单元共有 8 节课。‎ 第 1 课 “感受我们的呼吸”, 学生通过感受呼吸的过程及用简单装置模拟人体呼吸, 认识参与呼吸的人体Q G, 发现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第 2 课 “呼吸与健康生活”, 引领学生认识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 学生通过不同活动状态下呼吸次数的变化统计与分析, 理解呼吸功能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第 3 课 “测量肺活量”, 学生在测量肺活量的活动中, 收集、 处理科学合理的数据, 分析、反思自己的健康指数, 树立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增强体质健康的意识。‎ 第 4 课 “一天的食物”, 通过让学生回忆一天中吃过的食物, 完成一次全班性的调查活动, 学生会发现原来我们一天中吃到的食物是那样的丰富, 而且还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类别。 这也是在向学生表明, 食物的丰富体现着人类饮食的特征—— “杂食”。‎ 第 5 课 “食物中的营养”, 将学生由 “我们吃什么” 的问题引入到 “食物带给了我们什么营养” 上来。 从一天中吃下的食物是丰富的这个生活经验, 进一步发展为当我们获取丰富食物的同时, 也就获得了丰富营养的认识。 将丰富的食物与丰富的营养之间的关系, 呈现在学生面前。‎ 第 6 课 “营养要均衡”, 通过组织学生观察平衡膳食宝塔的活动, 引出了营养要均衡的概念。 学生在这个活动中, 用自己一天 ‎ - 169 –‎ 的食物与营养均衡标准做比对的时候, 就会发现一些问题。他们会反思自己的饮食习惯, 并尝试做出改进。‎ 第 7 课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将在食物消化过程中最容易观察的部位——口腔作为研究重点, 使学生认识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与牙、 舌头、 唾液的关系, 初步认识食物消化需要身体内多Q G协同工作。‎ 第 8 课 “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 主要在学生对消化的原有理解基础上, 通过比对消化Q G图, 猜想食物在体内的 “旅行” 过程和进行模拟实验, 认识主要消化Q G的功能, 再一次感受食物的消化需要多个Q G共同参与完成。‎ 第1课 感受我们的呼吸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呼吸 是人体的重要活动,呼吸的过程是气体交换的过程,氧气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 ‎2.鼻腔、口腔、气管、肺等Q G共同参与呼吸活动。‎ 科学探究目标:‎ ‎1.开展呼吸体验活动,感受呼吸时身体各部分的变化。‎ ‎2.进行人体呼吸的模拟实验,了解呼吸Q G在呼吸过程中的协同合作。‎ 科学态度目标:‎ ‎1.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在体验活动中,保证研究的真实性。‎ ‎2.在体验活动与模拟实验中,乐于参与集体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 ‎ - 169 –‎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 ‎1.意识到氧气和二氧化碳与人体生命活动的联系。‎ 教学重点: ‎ 认识呼吸过程及呼吸Q G 教学准备:‎ ‎1.为学生准备:呼吸过程模拟装置、学生活动手册等。‎ ‎2.教师准备:呼吸系统结构图、班级记录表、教学课件等。‎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出示图片:‎ 出示问题:你能说说这个同学在做什么吗?‎ 学生观察图片进行思考 调去学生的原有认知情况 二、聚焦 问题:你能说一说你在水里游泳时憋气的感受吗?‎ 教师追问:这是为什么呢?‎ 问题:能再说一说你对呼吸的了解吗?‎ ‎ 关于呼吸你还知道什么?‎ 你知道人体有哪些Q G参与呼吸吗?‎ 学生回答:自己憋一会儿气就抬头露出水面呼吸。不然会溺水,所以不能长时间憋气。‎ 学生回答:长时间不呼吸会死亡,因为我们需要呼吸维持生命。‎ 学生回答:我们用嘴巴和鼻子在呼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后续学习进行铺垫 ‎ - 169 –‎ 吸、呼吸有时快有时慢、吸进来的是氧气,呼出去的是二氧化碳。‎ 学生回答:鼻子、嘴、肺等等参与了呼吸。‎ 三、探索 出示图片:吸气时的图片 谈话:这个同学再给我们演示如何吸气,请大家按照他说的方式吸气试一试。‎ ‎ 吸气时,含有氧气的空气会进入你的肺。把手放在你的肋骨上,感受胸的变化。‎ 讲解:吸气,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此时胸腔扩张,腹部收缩。‎ 感受呼气:将你的手放在肋骨上,慢慢呼气,感受胸又有什么变化?‎ 讲解:呼气,是交换后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的过程。此时胸腔收缩,腹部放松。‎ 学生观察图片,并进行模拟吸气 学生将手放在肋骨上感受胸的变化。‎ 倾听教师介绍,与吸气时自己的感受进行对比。‎ 将手放在肋骨上,感受呼气时身体的变化 交流:说出自己感受到的吸气与呼气过程的不同。‎ ①我原来认为吸气时肚子会变鼓,呼气时肚子会变瘪 ②通过老师指 通过学生观察图片,进行呼吸体验,逐步了解呼吸过程,并将呼吸过程中的原有认知与真实体验进行对比,修正自己的认知,并通过呼吸实验强化呼吸时:吸气时胸腔扩张,腹 ‎ - 169 –‎ 交流:吸气和呼气的过程与你原来的想法有什么不一样?跟大家一起说说吧。‎ 模拟实验:‎ 实验装置介绍:‎ ‎1、一个去底的塑料瓶子,将瓶底用气球套住代替身体的膈肌。‎ ‎2、取一根吸管将吸管一端做为人字型视为人体的气管。‎ ‎3、取两个气球与吸管人字形一端连接好视为人体的肺。‎ ‎4、将装置密封好,视为人体的胸腔。‎ 实验: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瓶底气球(膈肌)的变化,当我们向气球里吹气时瓶底的气球向下放松,当我们将气球里的气吸出时瓶底的气球收缩。‎ 小结:我们发现:吸气时胸腔扩张,腹部收缩 ‎ 呼气时胸腔收缩,腹部放松 导我现在发现了吸气时肋骨向上,胸腔扩张,腹部收缩;呼气时肋骨向下,胸腔收缩,腹部放松。‎ 学生利用实验装置进行模拟实验,观察肺和腹部的变化。‎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部收缩;呼气时胸腔收缩,腹部放松。‎ ‎ - 169 –‎ 四、拓展 ‎1. 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承担着将氧气带入体内,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的作用 ‎2.氧气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是物质制造养料所必需的原料。这两种气体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3.一呼一吸算一次呼吸。‎ 认识呼吸系统的组成。‎ 认识人体呼吸时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并明确呼吸是一吸一呼为一次呼吸。‎ 认识呼吸系统组成,为后续学习做准备 明确一次呼吸,为后续教学做铺垫 ‎ - 169 –‎ 第2课 呼吸与健康生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呼吸的过程是气体交换的过程,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肺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 ‎2.人体运动量越大,消耗的氧气也就越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以吸进更多地氧气。‎ ‎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加呼吸功能,保持身体健康。‎ 科学探究目标:‎ ‎1.合理使用实验记录单,并进行数据分析。‎ ‎2.依据实验现象、相关信息资料,对呼吸次数加快原因进行分析。‎ 科学态度目标:‎ ‎1.愿意与同学相互交流,能够在合作中完成实验活动。‎ ‎2.耐心、细致地完成测量活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认识从空气中吸入的氧气能帮助我们维持生命活动。‎ 教学重点:‎ ‎ 理解呼吸功能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教学准备:‎ ‎1.为学生准备:计时器、学生活动手册 ‎2.教师准备:班级记录表、呼吸相关科普资料、教学课件等。‎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 - 169 –‎ 一、导入 情景渲染: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呼吸,知道了一吸一呼为一次呼吸。我们知道了人体的呼吸Q G有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承担着将氧气带入体内,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的作用 ‎(出示图片)我们每天都处于不同运动状态,呼吸与我们的健康生活是离不开的。‎ 调取学生上节课的学习,重现呼吸过程的认识。‎ 观察图片,激发学生思考 重现呼吸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二、聚焦 问题:在运动状态下和平静状态下呼吸会有什么变化呢?‎ 问题:不同状态下,呼吸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上体育课后呼吸比原来变快了。‎ 激发学生兴趣,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入课堂教学 ‎ - 169 –‎ 三、探索 谈话提问:上节课我们研究了呼吸过程,知道我们无时无刻都进行着呼吸。呼吸过程中我们吸入什么气体?呼出什么气体?‎ 问题:这个同学说的到底对不对呢?‎ 出示:一般情况下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柱状图 教师分析:首先我们看到用两种不同的颜色表示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我们还能从图中看出来有多种气体。‎ 强调要点:对比吸入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多少。‎ 问题:为什么会吸入和呼出氧气和二氧化碳量会出现这么大的变化呢?‎ 讲解:我们体内所有的细胞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来维持生命,从空气中吸入的氧气可以帮助我们正常地生活和工作。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思考,回答:人体呼吸时吸进来的都是氧气,呼出去的都是二氧化碳。‎ 观察柱状图,结合教师介绍从中获取信息 观察回答:我发现了氧气和二氧化碳吸入量和呼出量变化很大 倾听,认识呼吸过程中气体的变化 思考:哪些活动会影响呼吸快慢 测量平静状态下呼吸次数 跑步、跳绳、快速上楼……‎ 测量运动状态下呼吸次数 调取学生元认知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认识氧气在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的重要性。‎ 通过实验真实的感受到呼吸次数的改变,注重实验的结论 ‎ - 169 –‎ 问题:我们知道人的呼吸是进行气体交换,在生活中我们呼吸快慢是变化的,都有哪些活动会影响我们的呼吸快慢呢?‎ 介绍过程:首先,我们静止时测量自己的呼吸次数,作为比较的基础,为了更准确请大家至少测量3次。‎ 结合生活经验,你能说说有哪些活动会影响呼吸次数?‎ 做有可能改变呼吸次数的活动,并测量固定时间内的呼吸次数。(测量3次)‎ 班级分析数据 结论:运动可以增加呼吸次数。‎ 剧烈运动时,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我们的呼吸更加急促,满足身体所需氧气。‎ ‎ - 169 –‎ 四、拓展 ‎1. 人体的生命活动是由很多Q G共同完成的。呼吸次数的改变带动着心跳次数的改变,增加身体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2.肺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这个“中转站”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剧烈运动时,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所以肺必须更加卖力地工作。这就是在锻炼时,我们的呼吸更加急促的原因。‎ ‎3. 如果呼吸功能弱,我们身体的一些工作就不能正常进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呼吸功能,保持身体健康。‎ 认识生命活动是由多Q G共同完成的。‎ 认识肺在呼吸过程中的重要性。‎ 认识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提升呼吸系统功能,保持身体健康。‎ 树立人体的生命活动不是单个Q G能够完成的,是多个Q G共同协作完成生命活动的意识。‎ 加强体育锻炼可以提升自身身体素质 ‎ - 169 –‎ 第3课 测量肺活量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肺活量是人体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的量,是人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 ‎2.经常锻炼身体,可以提升身体的肺活量,有利于身体健康。‎ 科学探究目标:‎ ‎1.学会用简易的方法测量肺活量,能获取合理的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能够对自己的测量结果进行反思、评价。‎ 科学态度目标:‎ ‎1.在探究活动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在独自思考的基础上乐于与人合作交流。‎ ‎2.能够耐心、细致地完成测量活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意识到呼吸系统健康与空气质量关系密切,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 会用简单器材测量肺活量,知道肺活量是人体身体健康发育的一个重要指标 教学准备:‎ ‎1.为学生准备:简易肺活量测量袋、气球、哨子、秒表、学生活动手册 ‎2.教师准备:班级肺活量统计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检测肺活量中的数据、教学课件。‎ ‎ - 169 –‎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呼吸与健康生活之间的关系,知道呼吸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身体健康,你们知道呼吸的好坏我们用什么来衡量吗?‎ 思考、回答:每年我们都进行体检,体检中有一项就是检验呼吸能力强弱的。‎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二、聚焦 出示图片:‎ 给出定义:肺活量是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 肺活量是身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 明确肺活量的概念 明确概念,为后续活动正常开展起铺垫 三、探索 吹哨子对比肺活量大小:‎ 出示图片:哨子,这是什么?‎ 你能用哨子来比较肺活量的大小吗?‎ 提示:深吸一口气,吹响哨子。肺活量大的人,吹哨子的时间会比较长一些。(用秒表测量时间)‎ 吹气球比较肺活量大小 思考如何用哨子对比肺活量大小。‎ 学生回答:可以用吹哨子时间长短来比较,时间长肺活量大,时间短肺活量小。‎ 学生吹哨子,比较肺活量大小 学生思考如何 图文介绍,调动学生生活经验 通过学生吹哨子、吹气球对比肺活量大小,逐步过渡到用简易肺活量袋测 ‎ - 169 –‎ 问题:你能说说用气球怎么来比较肺活量的大小吗?‎ 提示: 深吸一口气,吹鼓气球,比较气球大小。肺活量大的,气球吹得大 问题:通过上面的方法我们能比较出来肺活量的大小,你能准确的获得肺活量数据吗?‎ 出示肺活量袋。‎ 师介绍使用方法:1、展开测量袋 ‎2.将吸管喝肺活量袋组装在一起 ‎3.深吸一口气,然后将气体从通气管呼入测量袋。注意一定是一口气 ‎4.肺部气体全部呼出后,收紧通气管,避免空气跑出,然后将测量袋往里卷(充气的方向),直至卷不进去为止。‎ ‎5.读取鼓起的测量袋上的最大数值(单位为毫升)即为测得的肺活量。‎ 组织学生记录实验数据,‎ 用吹气球的方法比较肺活量大小 学生吹气球对比肺活量大小。‎ 学生回答:上面两个方法无比测得准确的肺活量数值。‎ 学生观察 学生学习如何使用简易肺活量袋测量肺活量数值。并进行实验。‎ 记录实验数据,并针对数据进行分析。‎ 学生对比自己的肺活量数值的情况 学生对自己的肺活量情况进行评价。‎ 出准确的肺活量数值,并与国家体制健康标准进行对比,认识到自己的肺活量情况,进而了解自身的身体健康情况 培养学生爱运动的习惯,通过运动可以增加肺活量,提升自身身体素质。‎ ‎ - 169 –‎ 并进行分析 出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中有关肺活量的数据:请同学针对自己的情况进行对比。‎ 问题:你对自己现在的肺活量满意吗?‎ 讲解如何提升自己肺活量数值:运动可以增强呼吸功能,经常参加爱体育锻炼可以提升自己的肺活量,今后要多参加体育锻炼。‎ ‎ - 169 –‎ 第4课 一天的食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我们一天要吃多样的食物来保持身体的健康。‎ ‎2.食物可以根据一定的标准分成不同的类别。‎ 科学探究目标:‎ ‎1.使用多种方法对食物进行分类,并通过记录的方式将分类的结果进行整理和描述。‎ ‎2.通过统计分析,发现一天中所吃的食物是非常丰富的。‎ 科学态度目标:‎ ‎1.在对食物的记录与分类活动中细致地进行思考、筛分。‎ ‎2.在独自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集体的研究讨论活动,并表述自己的想法。‎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认识到人类需要从自然界获取食物并转化为人体所需要的养料与能量。‎ 教学重点:‎ 一天要吃多样的食物来保持身体的健康 教学准备:‎ ‎1.为学生准备:进行食物记录的卡片纸、学生活动手册 ‎2.教师准备:班级记录表、教学课件等。‎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 - 169 –‎ 一、导入 除了呼吸之外,要维持人体生命活动,还有一项很重要的活动就是从外界获得能力,这就是饮食。食物能够给我们提供维持生命的能量。‎ 倾听教师说话,初步认识饮食对人体也很重要 强调饮食是生命活动的一项重要活动 二、聚焦 出示图片:我们一天吃了很多的食物 问题:你能说一说这一天你都吃了那些食物吗?‎ 问题:每天吃的食物有什么特点?‎ 问题:为什么要吃这么多食物呢?‎ 问题:你知道食物都能给我们提供那些营养吗?‎ 观察图片,结合自身情况介绍自己一天的食物 思考回答:吃了肉类、蔬菜类、水果了、奶类等等。‎ 思考回答:食物可以给我们提供营养。‎ 思考回答:有的同学说可以提供糖、脂肪等。‎ 通过出示一天食物的图片,进一步通过问题串的形式激发学生思考,在碰撞过程中激发学生对一天饮食情况探究的意愿。‎ 三、探索 出示饮食图片:你能说一说这些食物中都包含了哪些食材吗?‎ 教师强调食物中隐藏的食材:其实这些食物中除了刚才同学们说的材料外,我们在烹调这些食物时还使用了植 观察图片介绍自己从图片中获取的信息 回答:有的同学说有鸡肉、米饭、西兰花、牛奶。‎ 学生观察回答:‎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能力,挖掘内涵的信息。‎ 培养学生归纳 ‎ - 169 –‎ 物油、盐、味精、在炒饭里面还有大虾,这些都是上面这几类食物中包含的食材。‎ 出示老师一天的饮食情况图片 问题:大家看这是老师一天的食物,你能说说老师这一天都吃了哪些食物吗?‎ 组织学生与同学交流自己一天的饮食情况 提出要求:‎ ‎1.写一写:把自己一天中所吃的食物名称分别写在卡片上,每张卡片只记录一种食物。‎ ‎2.说一说:同学之间说一说都自己一天都吃了那些食物。‎ ‎3.摆一摆:按照早、午、晚餐的顺序将食物卡片摆好,数一数有多少中食物。‎ ‎4.串一串:把同组同学的食物卡片按顺序放在一起,用绳子串起来,数一数共有多少中食物。‎ 老师我知道您早上吃了油条、米粥、咸菜,中午吃了米饭、牛肉、土豆,晚上吃了米饭、西兰花、虾仁 同学间按照老师要求交流自己一天的饮食情况 回答问题:有的同学说我发现了这一天吃的食物很多。‎ 学生倾听教师的要求,对食物进行分类,并分析自己的分类标准是如何制定的。‎ 学生进行班级展示交流 我们按照烤肉片、丸子、牛肉、火腿、烤鸡翅都是肉类,青椒、菠菜、土豆、白菜、黄瓜都是蔬菜类,小笼包、豆 和语言表达能力 调动学生兴趣,培养学生为食物进行分类的兴趣 培养学生概况归纳的能力 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 - 169 –‎ 问题:同学们我们刚才把自己一天的食物都统计完了,你们发现了什么?‎ 问题:我们每天会吃很多的食物,你能够清楚的记清楚前几天吃的食物吗?‎ 为了更好地记清楚我们都吃了那些食物,我要对食物进行分类,这样就能更好地记清楚了。‎ 出示如何对食物进行分类提示:‎ ‎1.说一说:同学之间介绍自己的分类标准,确定食物能划分出哪几类。‎ ‎2.根据不同的类别,将食物卡片分类摆放。‎ ‎3.与大家交流食物分类的方法。‎ ‎4.记录食物分类的结果。‎ 班级展示交流 小结:食物的分类标准很多,我们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对食物进行分类我们能不能根据食物营养成分进行分类 沙包、米饭、面包、包子都是主食类划分的。‎ ‎ - 169 –‎ 呢?‎ ‎ - 169 –‎ 第5课 食物中的营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 ‎2.人体保持健康需要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3.没有一种食物会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所以我们要吃各种不同的食物。‎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实验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肪、淀粉和蛋白质。‎ ‎2.通过阅读资料获取信息,丰富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营养的类别等方面的认识,并扩充到记录中,完善对一天中的食物的统计活动。‎ 科学态度目标:‎ ‎1.在对食物营养成分的认识中,感受各种营养成分与支撑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产生继续探究食物的兴趣。‎ ‎2.在完善一天中食物统计的记录活动中,养成严谨细致的研究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认识到人类可以运用一定的技术辨别食物中的营养。‎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肪、淀粉和蛋白质。‎ 教学准备:‎ ‎1.为学生准备:上节课使用的“一天的食物”记录卡,蔬菜、食用油、花生、馒头、棉签、白纸、碘酒、滴管、镊子、蛋清溶液、双缩脲试剂、学生活动手册等。‎ ‎ - 169 –‎ ‎2.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相关资料,教学课件等。‎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回顾: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我们一天的食物,知道我们吃了很多的食物,而且我们对这些食物进行了分类。‎ 倾听,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回顾上节课内容,构成前后联系 二、聚焦 出示图片:丰富的饮食 问题:每天我们都会食用种类丰富的食物,为什么要吃这么多食物?只吃一种可以吗?‎ 问题:吃这些食物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怎样的益处呢?‎ 思考回答:有的同学说,只吃一种食物不可以,这样会造成营养缺乏。所以我们要吃很多种食物。‎ 思考回答:这些食物可以给我们提供丰富的营养,促进我们身体健康成长。‎ 激发学生兴趣,关注营养成分对身体健康的作用。‎ ‎ - 169 –‎ 三、探索 出示图片:牛肉、鱼、鸡蛋、馒头、米饭、牛奶、西红柿、黄瓜、苹果等食物图片。‎ 问题:你知道这些食物中都有哪些营养吗?‎ 小结:这些食物都是我们经常吃的食物,这些食物经营养专家研究发现: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通常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问题:怎样才能知道食物中含有那种营养成分呢?‎ 实验1、检验食物是否含有淀粉 实验材料:馒头、碘酒、滴管、培养皿 方法:在食物上滴一滴碘酒,观察食物颜色的变化 现象:滴碘酒的地方变为蓝色,说明这种食物含有淀粉 实验2、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脂肪 实验材料:食用油、花生米、棉签、白纸、培养皿 方法步骤:先用食用油在 学生观察图片信息,进行思考 思考回答问题:牛肉能够提供脂肪、馒头米饭能头提供淀粉、鸡蛋能够提供蛋白质,苹果、西红柿、黄瓜能够提供维生素和水分。‎ 认识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学生回答:通过实验的方法。‎ 按照教师介绍的方法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倾听实验介绍,按照教师要求,应用对比的方法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脂肪。‎ 学生学习如何检验食物中含有蛋白质(如果使用其它 调取学生生活经验,提取元认知。‎ 形成整体认知。‎ 了解实验材料,严谨的开展实验探究。‎ 通过对比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 学习如何正确的借助试剂检验食物中含有蛋白质。‎ 学以致用。‎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留心身边的科学。‎ ‎ - 169 –‎ 纸上涂抹,出现的油迹不会消失,说明食物中存在脂肪。再用其他食物(花生)在纸上涂抹,把留下的痕迹与食用油的油迹做比较。如果接近,就说明食物中含有脂肪。‎ 实验3、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蛋白质 实验材料:蛋清溶液、双缩脲试剂、滴管、试管 方法步骤:用量筒取2毫升蛋清稀释液,再用量筒量取2毫升双缩脲试剂A液,将双缩脲试剂和蛋清倒入同一试管混合,并振荡均匀,液体仍为无色。再用滴管向试管中加入3到4滴双缩脲试剂B,振荡均匀。‎ 现象:试管内出现紫色,这就表明蛋清中含有蛋白质 检验其它食物是否含有淀粉、脂肪、蛋白质。‎ 组织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小结:通过实验检验我们发现在食物中有时含有一种营养成分,有时含有多种营养成 食物先将食物打成糊状)‎ 学生应用所学实验方法检验其它食物是否含有淀粉、脂肪、蛋白质。‎ 学生汇报:通过实验我们发现馒头中既含有淀粉又含有蛋白质,马铃薯中既含有淀粉又含有蛋白质,西红柿中都没有,花生种含有淀粉、脂肪、蛋白质。鸡蛋中含有蛋白质。豆腐中含有脂肪和蛋白质。‎ 了解生活中关注食品包装袋上的信息。‎ ‎ - 169 –‎ 分。‎ 但有时有些食物的营养成分难以通过实验的方法进行检验,这时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会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要留心一下 四、拓展 生活中没有一种食物能够提供丰富的全面地营养成分,因此我们要通过食用多样的食物来获取各种营养成分,这样才能健康成长。‎ 倾听学习 认识饮食要多样。‎ ‎ - 169 –‎ 第6课 营养要均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人体所需的营养种类和数量是有一定范围的,所以我们需要搭配膳食,保证营养的均衡。‎ ‎2.搭配膳食营养要做到品种多样,并保持合理数量。‎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阅读资料的方式,获取有用的信息,并通过自己的分析以及集体的研讨,形成认识。‎ ‎2.有效处理营养需求量与食物量之间的关系,根据处理后的信息科学地搭配菜品。‎ 科学态度目标:‎ ‎1.在理解平衡膳食的基础上,建立健康生活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体会食物营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科学知识可以指导人们科学饮食。‎ 教学重点:‎ ‎ 合理搭配膳食,保证营养的均衡 教学准备:‎ ‎1.为学生准备:平衡膳食食物搭配记录表 ‎2.教师准备:平衡膳食宝塔资料、挂图、教学课件等等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 - 169 –‎ 一、导入 案例分析: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请大家分析一下小明家长的做法对吗?‎ 小明喜欢吃肉不喜欢吃蔬菜,但家长总让他除了吃肉之外还要吃些蔬菜,这是为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家长想让小明吃更多种类的食物提供更多地营养物质。‎ 通过学生分析生活中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聚焦 出示丰富的食物图片:‎ 问题:食物的种类非常丰富,它们各自蕴含不同的营养成分,怎样合理搭配食物才有利于我们的健康呢?‎ 举例:1、有的人说喜欢吃的就多吃?‎ ‎2、有的人说各种食物平均吃?‎ ‎3、有的人说哪个食物营养多就多吃?…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思考问题:我觉得我们根据不同食物中所含的营养进行搭配着吃才健康,如果我们总依据个人的喜好去吃东西很容易出现营养过剩或营养缺乏的现象。‎ 激发学生研究兴趣 ‎ - 169 –‎ 三、探索 介绍中国居民膳食宝塔:‎ 许多国家都很注意居民的饮食健康,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是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结合中国居民的膳食结构特点设计的。它把平衡膳食的原则转化各类食物的重量,并以直观的宝塔形式表现出来,便于群众理解和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平衡膳食宝塔共分五层,包含我们每天应吃的主要食物种类。‎ 介绍具体信息:‎ 谷类食物位居底层每人每天应该吃250-400克 蔬菜和水果占据第二层,每天应吃300-500克和200-400克 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位于第三层,每天应该吃125-225克 奶类和豆类食物占第四层每天应吃奶类及奶制品300克和豆类及豆制品50克 了解中国居民膳食平衡宝塔的信息。‎ 了解膳食平衡宝塔每层信息情况 学生思考回答:“平衡膳食宝塔”告诉我们,在一天中要吃的食物有哪些种类。‎ ‎“平衡膳食宝塔”下一层的食物食用量要大于上一层的食用量。‎ 思考介绍自己的想法 学生了解膳食互相替换的原则。‎ 学生应用学具材料设计自己一天的健康饮食。‎ 学生分享交流自己的一天饮食情况设计。‎ 通过举例的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兴趣,指引出思考方向。‎ 了解中国居民膳食宝塔的由来 具体认识膳食宝塔各层信息。‎ 培养学生总结概括能力 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意识。‎ ‎ - 169 –‎ 每天烹调油不超过25g或30g,食盐不超过6g 膳食宝塔为居民健康饮食提供的信息是什么?‎ 问题:我们如何依据平衡膳食宝塔设计自己的一天的食物呢?‎ 举例说明同类互换,多种多样原则。‎ 膳食宝塔包含的每一类食物中都有许多品种,虽然每种食物都与另一种不完全相同,但同一类中各种食物所含营养成分往往大体上近似,在膳食中可以互相替换。例如50g瘦猪肉相当于30g牛肉干,相当于80g生鸡翅。又如50g大豆相当于110g豆腐干,相当于350g内脂豆腐。1500毫升的水相当于6瓶250毫升矿泉水。‎ 例如: 250克谷薯类相当于2到3碗米饭。‎ 例如:鸡蛋一个大约50克重。‎ 组织学生设计自己一天 ‎ - 169 –‎ 的食物。‎ 分享交流 四、拓展 不挑食、不偏食才能够从食物中获取均衡的营养,这是良好的饮食习惯。如果营养获取不均衡,会影响到身体健康。人体所需的营养种类和数量是有一定范围的,所以我们需要搭配膳食,保证营养均衡。‎ 学生了解人们饮食为什么要多样。‎ 培养学生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生活习惯 ‎ - 169 –‎ 第7课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食物在口腔里会经历初步的消化过程。‎ ‎2.牙齿、舌和唾液共同参与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它们的功能各不相同。‎ ‎3.牙齿有三种,不同的牙齿有不同的功能,保护好牙齿,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科学探究目标:‎ ‎1.观察、描述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以及牙齿形状特征、分布,能对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进行简单的记录。‎ ‎2.分角色扮演“馒头”“牙齿”“舌”,模拟馒头在口腔中的初步消化过程,感受牙齿、舌和唾液的共同作用。‎ ‎3.能够在角色扮演中不断完善对牙齿结构及运动特点的认识,有意识地对自己的原有观念进行补充或修正。‎ 科学态度目标:‎ ‎1.能够认真仔细地观察和实事求是地描述牙齿的结构和运动特点。‎ ‎2.愿意与他人分享食物在口腔里消化过程的研究结果。‎ 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目标:‎ ‎1.体会口腔对消化食物的重要作用,有健康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 ‎ 口腔里食物在牙齿、舌等Q G配合下的初步消化过程 教学准备:‎ ‎1.为学生准备:馒头、镜子、学生活动手册等。‎ ‎ - 169 –‎ ‎2.教师准备:学生角色扮演用的门齿、犬齿、臼齿和舌头、食物模型、牙齿分布图、结构图,教学课件等。‎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出示图片:同学在用餐的图片,直接引入 观察图片 开门见山,直接引入 二、聚焦 问题:食物能给人体提供养料和能量。我们是怎么将食物的的营养物质进行消化吸收的呢?‎ 给出定义:消化Q G可以将食物转变成我们可以吸收的养料和能量,这一过程叫作消化。口腔是人体的消化Q G之一。‎ 问题:口腔里都有哪些Q G能帮助消化?食物会在口腔里发生什么变化?‎ 学生思考:人将食物吃进肚子里进行消化。‎ 认识什么是消化 学生思考回答:牙齿可以帮助消化,牙齿可以咀嚼食物。‎ 通过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思考意识,并认识到口腔是人体消化的开始。‎ ‎ - 169 –‎ 三、探索 研究馒头在口腔里的变化 演示:将馒头放入口腔,咀嚼一下、两下、三下,用镜子观察变化 提示:提示:拿面镜子看一看自己咀嚼馒头的过程,说一说你的感受。(看形状,大小等变化)‎ 说一说你的发现?‎ 问题:咀嚼过程中我们发现了馒头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是什么让馒头发生了变化?‎ 介绍口腔中的牙齿:出示口腔模型图,组织学生认真观察,并介绍自己的发现。‎ 小结:我们口腔中的牙齿有的扁平状像刀,有的尖尖的,我的平平的,它们之间互相配合将吃进嘴里的食物撕碎、切断、磨碎,口腔里的这个过程就是食物在口腔里的初步消化。其实口腔里还能自己分泌唾液来帮助我们软化食物。‎ 组织同学模拟口腔中食物的消化过程。‎ 观看教师演示,并自己亲自操作。‎ 学生结合自身体验回答:有同学发现了我们咀嚼馒头时,馒头越来越小,变粘了,变湿了 学生思考回答:有同学发现了,是我们的牙齿和舌头以及口腔里的唾液让馒头发生了变化 同学观察图片,同时用镜子观察自己口腔中的牙齿 介绍牙齿特点:门齿扁平状,像菜刀,犬齿尖尖的,臼齿很大,表面平平的。‎ 倾听认识牙齿特点及作用。‎ 注重学生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 逐步低进,研究口腔中食物的变化情况。‎ 清楚牙齿特点和作用为后续模拟实验做准备。‎ 强调口腔的重要性。‎ ‎ - 169 –‎ 组织学生交流:‎ 总结:食物在口腔里经过牙齿、舌和唾液的共同作用下将食物由大块到小块变小变软后在进入后面的Q G进行消化。食物在口腔中进行了初步的消化。‎ 学生按照老师要求模拟口腔中食物的消化过程。‎ 学生结合自身感受:牙齿和舌共同配合才能将食物在口腔里进行初步消化,而且口腔里还能够分泌唾液帮助软化食物。‎ 了解食物在口腔里的初步消化 四、拓展 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牙齿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如果我们对牙齿保护不当会发生那些变化?‎ 介绍: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工具。不同形状的牙齿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正确的刷牙可以防止蛀牙,对牙齿起到保护租用,保护好牙齿对我们一生的健康很有意义。‎ 思考回答:会出现蛀牙,牙齿被损坏。‎ 了解正确刷牙的重要意义 培养学生爱护牙齿,保护口腔健康对身体是有益的。‎ ‎ - 169 –‎ 第8课 食物在身体内的旅行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人体的消化Q G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每个Q G都有各自的功能。食物在人体内会按顺序进入这些消化Q G,被消化吸收。‎ 科学探究目标:‎ ‎1.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完成食物消化过程图,并能够在不断认识的过程中,对自己画的食物消化过程图今昔功能补充完善。‎ ‎2.查阅资料,了解有关食物在体内消化的过程,对照资料能够完善自己对人体消化Q G的认识。‎ 科学态度目标:‎ ‎1.愿意在独自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合作交流。‎ ‎2.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认识消化Q G可以将食物转变成我们可以吸收的养料与能量,健康生活可以保护消化Q G。‎ 教学重点:‎ ‎ 食物在食管和胃里的消化过程 教学准备:‎ ‎1.为学生准备:模拟胃的蠕动实验用的塑料口袋、水、切成小块并煮熟的蔬菜和馒头,透明塑料管、馒头、学生活动手册。‎ ‎2.教师准备:人体消化Q G图、教学课件等。‎ 教学流程 教 教师指导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 ‎ - 169 –‎ 学环节 意图 一、导入 回顾导入:上节课学习了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食物被口腔初步消化后,就会进入人体内部的其他消化Q G。‎ 倾听老师介绍,回顾上节课内容 回顾旧知,为新知识做铺垫 二、聚焦 情景介绍:有时我们肚子饿、被食物噎到、胃痛、肚子痛的,根据你的感受,说一说食物进入身体后可能会经历哪些Q G,按照什么样的路线行进。会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讲解:人体的消化Q G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 学生思考回答:食物在口腔里进行了初步消化后将进入胃里进一步消化 倾听学习 调取学生生活经验,构建生活经验与新之间的联系。‎ ‎ - 169 –‎ 三、探索 出示:人体结构轮廓图,组织学生结合自身经验在图中填写消化Q G位置。‎ 出示人体消化Q G位置图,请同学对比自己标注的位置 我们通过画图的方式知道了食物在身体的行进路线,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食物在食道和胃中是如何进行消化的。‎ 实验1、模拟食道的工作 实验材料:塑料管、馒头块 实验过程:‎ ‎1.准备一小块馒头放入食道(塑料管)‎ ‎2.用手挤压馒头上面的塑料管,模拟食道的蠕动。‎ 组织学生交流食道的工作 小结:我们发现馒头在慢慢的被运送下去了,其实 学生结合经验填写消化Q G位置。‎ 学生对比消化Q G位置,找出问题修改完善。‎ 学生按照教师要求模拟食道运送食物的过程 学生介绍自己的收获 倾听学习食道是如何工作的 学生感受胃消化食物的过程。‎ 介绍胃在蠕动消化食物时的感受。‎ 倾听,了解胃工作情况,并感受食物在口腔中初步消化可以减轻胃的工作。‎ 学生思考回答:食物经过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这样一个旅行过程,Q G之间进行共同协作完成对食 正确认识消化Q G的位置 通过对比的方式掌握消化Q G的准确位置。‎ 通过实验感受食道的工作 感受胃消化食物的过程。‎ 初步渗透消化Q G之间的协作配合的重要性。‎ ‎ - 169 –‎ 食道周围有非常发到的肌肉,通过肌肉的蠕动将食物一点一点挤压到胃里去。‎ 实验2、模拟胃的工作 实验材料:塑料袋、水、馒头和煮熟的蔬菜 实验过程:1.在塑料袋里装上水、馒头和煮熟的蔬菜,反复揉挤塑料袋。‎ ‎2.感受揉挤塑料袋中食物被胃磨碎的过程 组织学生交流:‎ 小结:1.当食物混合着唾液进入到胃里后,胃就像一个大口袋收集我们的饮食之后胃将规律的进行蠕动,一段时间后将胃中的食物摩的更碎。当有大块食物进入到胃中后,胃的负担就要加大,蠕动的时间就要长。‎ ‎2.胃在消化食物时除了蠕动将食物磨碎之外还有胃液来帮助食物进行初步消化。(胃液的消化是化学反应)‎ 研讨:‎ 物的消化吸收,吃饭时要细嚼慢咽将食物最好在口腔中磨碎,这样能给胃减轻负担。吞咽食物时要小口吞咽,这样能给食道减轻压力。过硬或不熟的食物尽量少食用。‎ ‎ - 169 –‎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食物在身体走了那些Q G有的新的认识,在生活中有没有那些缺乏的生活习惯在危害着你的消化Q G。‎ 四、拓展 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和吸收过程是比较复杂的,消化Q G是非常容易受到伤害的,过冷、过热、不洁净、没有经过充分咀嚼的食物都会影响它们的工作和健康。‎ 倾听了解食物在消化Q G中的工作是非常复杂的,消化Q G很容易受到伤害。‎ 培养学生健康的饮食习惯 ‎ - 169 –‎ 第三单元 运动和力 单元概述 我们处在一个运动的世界中, 所有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着, 只是我们在地球上看到, 物体有的是静止的, 有的是运动的; 同样, 我们处在一个力的世界里, 力无处不在。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因为受到力的作用, 力是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学生对力和运动都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 也对一些有关 “力” 和 “运动” 的现象产生一些困惑, 比如, 为什么树上的苹果往下落?汽车为什么会运动? 为什么在地上滚动的球会停下来? 在本单元学习中, 我们将会对这些问题进行有趣的探究。‎ 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来自课程标准中 3 ~ 4 年级的下列相关学习内容。‎ ‎5. 1 知道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摩擦力、 弹力、 浮力等都是直接施加在物体上的力。‎ ‎5. 2 举例说明给物体施加力, 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 也可以使物体运动起动或停止。‎ ‎6. 6. 1. 1 识别日常生活中的能量。‎ ‎6. 6. 1. 2 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16. 2 举例说出制造技术、 运输技术、 建筑技术、 能源技术、 生化技术、 通信技术的产品。‎ ‎17. 2 举例说出改变方法和程序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18. 1 举例说出, 一项工程运用到的科学技术和原理, 如汽车刹车系统的设计中运用到的科学与技术。‎ ‎ - 169 –‎ ‎18. 2. 1 知道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明确问题、 确定方案、 设计制作、 改进完善等。‎ ‎18. 2. 2 针对一个具体的任务, 按照设计的基本步骤来设计一个产品或完成指定的任务。‎ ‎18. 3. 1 对自己或他人设计的想法、 草图、 模型等提出改进建议并说明理由, 在制作过程中及完成后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调整。‎ ‎18. 3. 2 在制作过程中及完成后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调整。‎ 以上学习内容, 指向 5 个不同的主要概念, 包括物质科学领域中的 “ 力作用于物体, 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 机械能、 声、 光、 热、 电、 磁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以及技术与工程领域的 “技术的核心是发明, 是人们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 “工程的关键是设计, 工程是运用科学和技术进行设计、 解决实际问题和制作产品的活动”。‎ ‎4 年级学生对运动和力并不陌生, 他们有着自己的感性经验。 在他们看来, 有的物体是静止的, 有的物体是运动的。 汽车能奔驰是因为有动力; 物体能运动是因为有力的作用; 物体慢慢由运动到静止是因为失去了力的作用; 运动的物体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静止的物体则不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运动的物体是具有能量的……这些观点在科学理论上有的是正确的, 是学生对运动和力朴素的物理概念的解释。‎ 本单元共有 8 课, 选择了学生熟悉的车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以 “物体的运动及其受到的力” 为主要线索, 循序渐进地安排了一些活动。 如探究小车在力的作用下怎样运动起来、 不同的力对小车的运动产生怎样的影响、 运动的物体所具有的能量与其运动情况 ‎ - 169 –‎ 有什么样的关系等。教学中还选择了如测量力的大小、 制作小车等一些相关的活动。 通过以上活动, 学生将认识物体的运动与其作用力之间的关系, 认识到改变物体静止或运动状态必须有力的作用, 力的大小、方向不同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不同, 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产生的能量也不同, 能量还会以各种形式存在。‎ 第 1 课 “让小车运动起来”, 从问题 “各种类型的车都是怎样动起来的” 开始, 引导学生去调查了解从古到今不同类型的车辆, 发现它们的动力来源。 然后, 设计了 “ 用垫圈的重力作动力” 去研究运动与力的关系, 先是探究用多大的力能使小车运动起来, 再是尝试用不同大小的力使小车的运动快慢发生变化, 从而逐步建构 “ 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 也可以让物体运动启动或停止” 这一概念。‎ 第 2 课 “用气球驱动小车”, 先从感受气球喷气时所产生的力和气球上升的力开始, 体会力产生的方向和气球运动的方向, 再测试组装的气球小车能行驶得多远, 用更多的办法使小车行驶更远, 体会改变喷气装置会影响小车的运动速度。 这样一方面可以认识 “ 反冲力”, 另一方面加深对 “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快慢” 的理解。‎ 第 3 课 “用橡皮筋驱动小车”, 先是引导学生安装一个橡皮筋驱动的小车, 在安装中体会橡皮筋与车轴连接起来的是 “轮驱动”, 再研究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 以进一步强化运动和力的有关科学概念。 拓展部分引导学生在体会 “ 橡皮筋受力变形” 的事实中, 进一步认识 “弹力”。‎ 第 4 课 “弹簧测力计”, 先是让学生通过观察、 认读和实际感受来认识弹簧测力计的构造、计量单位、 刻度标示以及如何读数, ‎ ‎ - 169 –‎ 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感受不同大小的力和测量不同轻重的物体, 从而使学生认识 “力是有大小的, 也是有方向的”。 在测量前通过预估的方式培养学生对力大小的感知。‎ 第 5 课 “运动和摩擦力”, 通过古代人搬运巨石的真实情景, 引导学生认识到物体在运动中受到了摩擦力, 并思考如何能减小摩擦力。 学生通过研究 3 种不同的情况下, 即物体直接在木板上、 增加 “滚木” 以及增加 “轮子” 时的摩擦力, 去体会物体从静止到运动需要克服多大的摩擦力, 认识到可以用在物体下方垫滚木或轮子的方式, 去减少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 第 6 课 “运动的小车”, 通过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发学生思考 “ 物体是否具有能量”。能量是抽象的, 学生通过观察和感受不同敲击速度下的音叉振动情况, 体会 “ 小槌运动得越快, 传递给音叉的能量越大”; 通过观察不同速度的小车撞击木块后的距离, 体会 “ 小车的速度越大, 具有的能量越大”。 拓展部分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能量会以不同形式存在。‎ 第 7 课和第 8 课 “设计制作小车” 围绕设计制作小车展开, 这既是对之前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小结和应用, 又是进一步发展对工程设计的认识、 理解和应用。 学生通过完整的设计制作过程认识到, 设计要先于制作, 要从实际的用途或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 讨论、 改进并选取最优的方案; 制作完成后, 还要对作品进行评估、 反思和改进, 这就是不断优化完善以满足人们需要的过程。‎ 第1课《让小车运动起来》 ‎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 - 169 –‎ ‎1.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使运动的物体静止。‎ ‎2.不同类型的车有不同的动力类型。‎ 科学探究目标 ‎1.调查了解不同类型车的动力系统。‎ ‎2.会安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 ‎3.会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 ‎4.能用实验数据证明自己的推测。‎ 科学态度目标 ‎1.发展进一步研究运动和力的兴趣。‎ ‎2.意识到要用实验数据作为证据。‎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到生活中的车辆类型是丰富多彩的,具有不同的动力类型。‎ ‎【教学重点】‎ ‎ 通过让小车运动起来,知道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是运动的物体静止。 ‎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小车、绳子、曲别针、垫圈、计时器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与评价 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一、导入 ‎5 分钟 物体有时是静止的,有时是运动的。怎样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使运动的物体静止呢?怎样改变运动的快慢呢?‎ 学生任务:结合生活经验,思考问题。‎ 通过学生的讨论与交流了解学生是否能够认识运动与 ‎ - 169 –‎ 力有关。‎ 二、聚焦 ‎5 分钟 几千年前,人类就发明了车。‎ 提问:你知道哪些类型的车?它们都是怎样动起来的? ‎ 学生任务:观察车的样式,思考它是怎样动起来的。‎ 聚焦问题。‎ 三、探索 ‎25 分钟 任务一:让小车动起来 活动:接下来我们也试一试如何利用材料让小车运动起来。怎样利用垫圈、绳子让小车运动起来?‎ 任务二:拉力大小对小车运动快慢的影响 活动:增加垫圈数量使拉力变大,用计时器记下小车运动相同距离的时间,比较不同垫圈数量时,小车运动的时间长短。‎ 研讨:‎ 问题一:怎样使静止的小车运动?怎样使运动的小车静止?‎ 问题二: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有什么关系?‎ 学生任务一:思考如何让小车运动起来 过程:交流讨论,总结方法。可以将绳子和垫圈安装在小车上,将垫圈垂在桌面下方。运用垫圈重力,转化为绳子对小车的拉力,使它运动起来。‎ 学生任务二:各小组分别预测结论,并通过实验验证。‎ ‎1.标明小车 通过实验的方法实现了科学探究目标和态度目标,会安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会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能用实验数据证明自己的推测。意识到要用实验数据作为证据 ‎ - 169 –‎ 总结:‎ ‎1.要使静止的小车运动,就必须对小车施加力,比如用垫圈的重力让拉小车的绳子具有拉力,使小车运动。而我们要使运动的小车静止也必须对小车施加阻力。就如我们实验中用手挡住小车一样。‎ ‎2.垫圈达到一定数量也就是说拉力到达一定程度时,小车才会运动起来,结合实验数据我们会发现,垫圈少,重力小,拉力就小,小车运动的慢;而垫圈多,重力大,则拉力大,小车就运动的快。‎ 运动的起点和终点,每次实验都要从起点开始,终点结束。如何使小车在终点处停下来呢?(用手挡住小车,可以让它停止。)‎ ‎2.从挂一个垫圈开始,一个一个增加垫圈,直到小车可以动起来 ‎3.再多个多个地增加垫圈,观察小车的运动是怎样变化的。‎ ‎4.记录每次垫圈的数量和小车运动的时间。‎ 总结:垫圈多,重力大,则拉力大,小车就运动的快。‎ 研讨任务:‎ ‎ - 169 –‎ 各小组之间依据记录单和实验数据,思考并讨论研讨问题,总结出研讨结果。‎ 四、拓展 提问:运动员是怎样改变足球的运动状态的?‎ 总结:对足球施加力可以改变足球的运动快慢。比如用脚踢静止的足球,启动足球,用脚踩住运动的足球时,可以使其变成静止状态。通过改变脚施加给足球的力的大小来控制足球运动的快慢,脚施加给足球的力越大,足球运动越快,力若小,足球便运动的慢。‎ 学生任务:利用已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运用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解释说明。‎ ‎ - 169 –‎ 第2课《用气球驱动小车》 ‎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 ‎2.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就要对物体施加力。反冲力越大,小车行驶得越远。‎ 科学探究目标 ‎1.会组装用气球反冲力作动力的小车。‎ ‎2.会研究小车运动快慢与反冲力大小的关系。‎ ‎3.能用实验数据证明自己的推测。‎ 科学态度目标 ‎1.发展进一步研究运动和力的兴趣。‎ ‎2.意识到要把实验现象转化为支持观点的证据。‎ ‎3.体验合作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到可以用反冲力作为动力驱动车辆、火箭、飞机等物体运动,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 改变喷气管粗细和气球充气量会影响小车的动力大小。‎ ‎【教学重点】‎ 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反冲力越大,小车行驶得越远。 ‎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大气球、小气球、打气筒、小车、粗吸管、细吸管、教学课件。‎ ‎ - 169 –‎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与评价 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一、导入 ‎3 分钟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让小车运动起来的方法你还记得吗?‎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新的方法,同样也可以使小车运动起来。‎ 板书:用气球驱动小车 学生任务:对上节课的学习进行回顾和总结。‎ 通过学生的讨论与交流了解学生是否能够掌握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二、聚焦 ‎2 分钟 把气球充足气放开,气球会怎样运动?‎ 我们自己也可以玩一玩试一试。当把吹足气的气球放开时,气球运动不是朝着一个方向,而是胡乱变化方向的。‎ 我们能用气球驱动小车吗?”这节课我们就来试一试。‎ 学生任务:思考问题,利用材料简单操作。‎ 聚焦问题。‎ 三、探索 ‎30 分钟 任务一:‎ 首先请同学们想一想气球喷气方向与气球运动方向有什么关系呢?‎ 把气球吹足气再松开 学生任务一:对于气球的喷气方向与气球运动方向的关系提出猜想。‎ 通过实验他牛方法实现了科学探究目标和态度目标,总结气球 ‎ - 169 –‎ 口部,观察并画出气球喷气方向和运动方向,试着做出解释。实验要求:用打气筒将气球吹足气再松开口部,把手放在气球口感受喷出的气体;气球向下喷气时,把手放在气球上方,感受气球上升的力;气球需要朝着上下左右不同方向喷气,仔细观察气球运动方向。重复进行实验,将现象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在实验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气球向下喷气时,气球所受的力是向上的。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推力叫反冲力。‎ 任务二:利用气球驱动小车 活动:给气球充足气,放开气球的喷管,让小车运动起来。‎ 任务三:改进小车 充气后的气球具有能 过程:把气球吹足气再松开口部,观察并画出气球喷气方向和运动方向,试着做出解释。学生任务二:各小组分别运用各自方法让气球驱动小车前进。‎ 学生任务三:做对比实验,完成记录单。‎ 用笔标出小车起点,同一个喷管分别吹成大小不同的气球,测试小车行驶距离进行比较。‎ 选择粗细不同喷管、大小相同的气球,测试小车行驶的距离。‎ 研讨任务:‎ 喷气方向与气球运动方向相反,从而可以运用气球驱动小车。并通过对比实验找到了小车的改进方法。‎ ‎ - 169 –‎ 量,喷气时可以产生动力,使小车运动。怎样才能使气球小车行驶的更远?‎ 利用实验证明气球的大小和喷管的粗细是否会影响小车行驶的距离。‎ 研讨:‎ 问题一:你知道气球是怎样使小车向前运动的吗 问题二:怎样改进可以使小车行驶得更远?‎ 总结:‎ ‎1.充气后的气球具有能量,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产生了和喷气方向相反的反冲力,小车就在这个反冲力的推动下向前运动起来了。‎ ‎2.使用更大的气球,用更粗的喷管可以使小车行驶得更远。‎ 各小组之间依据记录单的实验数据,思考并讨论研讨问题,总结出研讨结果。‎ ‎ - 169 –‎ 拓展 ‎5 分钟 在我们的生活中,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我们还知道哪些反冲力的例子?‎ 总结:过年时燃放的烟花也是靠H Y产生的反冲力飞上天空的,乌贼是靠喷水产生的反冲力向前运动的。还有很多,同学们可以查阅更多资料了解这方面的实例。‎ 学生任务:整理和总结出一般昆虫的特征。‎ 感受生活中的反冲力的应用。体会到可以用反冲力作为动力驱动车辆、火箭、飞机等物体运动,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 ‎ - 169 –‎ 第3课《用橡皮筋驱动小车》 ‎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橡皮筋产生的动力大小会影响小车的运动距离。‎ ‎2.橡皮筋在外力的作用下会产生形变。‎ ‎3.当物体形状改变时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就是弹力。‎ 科学探究目标 ‎1.会安装用橡皮筋作动力的小车。‎ ‎2.探究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 科学态度目标 ‎1.发展进一步研究运动和力的兴趣。‎ ‎2.认同收集数据作为证据、进行解释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体会到不同小车具有不同类型的动力。‎ ‎2.改变橡皮筋的弹力大小会对小车的运动有影响。
‎ ‎【教学重点】‎ 橡皮筋产生的动力大小会影响小车的运动距离。 ‎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橡皮筋、小车、软尺、教学课件。‎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与评价 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 - 169 –‎ 一、导入 ‎(3 分钟)‎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利用气球驱动小车 提出问题:‎ ‎1.气球是如何驱动小车的呢?‎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新的驱动小车的形式。‎ 板书:用橡皮筋驱动小车 学生任务:交流讨论,对之前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回顾。‎ 通过学生的讨论与交流了解学生是否掌握反冲力驱动小车的概念。‎ 二、聚焦 ‎(5 分钟)‎ 大家玩过橡皮筋吗?拉一拉会有什么感觉?松开手呢?还有其他发现吗?‎ 我们能用橡皮筋驱动小车吗?‎ 拉长的橡皮筋具有能量,释放后可以产生动力驱动小车。我们可以在小车上拧上橡皮筋,小车要行驶需要车轮转动,而车轮与车轴相连,所以我们可以将橡皮筋缠绕在小车的轴上,这样就可以使橡皮筋带动车轮转动,从而使小车运动起来。‎ 学生任务:结合已有经验,思考并回答问题。‎ 聚焦问题。‎ 三、探索 ‎(3‎ 任务一:组装橡皮筋小车。‎ 把两根橡皮筋连接起来,‎ 学生任务一:组装橡皮筋小车 通过实验探究实现了科学探究 ‎ - 169 –‎ ‎0分钟)‎ 一端固定在车架上,另一端固定在车轴上。转动车轮,让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松开手车轮就会转动。‎ 任务二:小车行驶的距离与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有什么关系?‎ 活动:在车轴上缠绕不同圈数,做对比实验。‎ 研讨:‎ 问题一:使车轮转动的力来自哪里?‎ 问题二: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的距离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关系?‎ 总结:‎ ‎1.车轮转动的力来自橡皮筋。像橡皮筋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所以我们的车轮转动是橡皮筋的弹力在驱动它。‎ ‎2.‎ 过程:按照组装方法,将橡皮筋小车组装完毕,并试验小车是否可以运动。‎ 学生任务二:各小组分别实验,总结关系 ‎1.每次实验都要从同一起点开始,用软尺测量出行驶的距离,并及时在活动手册上记录2.缠绕不同圈数进行实验,相同圈数实验3次,求平均值。并记录分析 研讨任务:各小组之间依据记录单的实验数据,思考并讨论研讨问题,‎ 目标和态度目标,掌握了组装橡皮筋小车的方法,并能通过实验验证小车行驶距离与橡皮筋缠绕圈数的关系。‎ ‎ - 169 –‎ 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多,产生的弹力大,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长,小车行驶得远。‎ 总结出研讨结果。‎ 拓展 ‎(2 分钟)‎ 在橡皮筋下挂钩码并逐渐增加钩码数量,我们发现被挂的钩码越多,橡皮筋拉得越长,橡皮筋产生的力越大。除了这种方法你还能用其他办法使橡皮筋产生不同的力吗?课后同学们可以有更多的尝试。‎ 学生任务:想办法使橡皮筋产地不同的力。‎ 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通过改变橡皮筋的长度来改变其产生的弹力大小。‎ ‎ - 169 –‎ 第4课《弹簧测力计》 ‎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力有大小和方向,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 ‎2.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作的,弹簧的伸长特征与橡皮筋相似。‎ ‎3.力的单位是牛顿。‎ 科学探究目标 ‎1.认识弹簧测力计的基本结构。‎ ‎2.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科学态度目标 ‎1.发展进一步研究力的兴趣。‎ ‎2.树立细致、有步骤工作的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体会到不同测量工具可以解决不同的现实问题。‎ ‎2.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物体的重力。‎ ‎【教学重点】‎ 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弹簧测力计、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各种重物。‎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与评价 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 - 169 –‎ 一、导入 ‎(2分钟)‎ 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各种力驱动小车,也知道了各种控制力的手段。怎样知道我们用了多少力呢?‎ 学生任务:各小组进行讨论和分析,回答问题。‎ 通过学生的讨论与交流了解学生是否了解测量力的手段。‎ 二、聚焦 ‎(5 分钟)‎ 研究运动和力时,往往需要知道力的大小,要知道力的大小,需要用测量力的工具,弹簧测力计就是测量力的大小的一种工具。你认识弹簧测力计吗?‎ 板书:弹簧测力计 学生任务:针对弹簧测力计准备交流与讨论。‎ 聚焦问题。‎ 三、探索 ‎(25 分钟)‎ 任务一:‎ 观察弹簧测力计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想一想各部分有什么作用。‎ 任务二: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下力的大小。‎ 活动:先用手拉一拉弹簧测力计,分别使指针指到1N、2N、5N等,感受不同大小的力。测量物体之前可以先掂一掂,估测一下再进行测量。‎ 学生任务一:观察测力计结构 过程:小组观察测力计,研究并讨论。用力慢慢拉挂钩,看看弹簧怎么变化,指针怎么移动。认识力的单位。‎ 通过观察认识弹簧测力计,并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体会到不同测量工具可以解决不同的现实问题。‎ ‎ - 169 –‎ 测量前,手持提环,拿起弹簧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否指在“0”,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保持相平。测量的力不能超出刻度板所标最大数量。‎ 研讨:‎ 问题一:弹簧测力计的弹力是怎样产生的,怎样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问题二: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还有弹力,这些弹力是怎样产生的?‎ 总结:‎ ‎1.弹簧测力计的弹力是由弹簧这一部分被拉伸而产生的,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前要检查指针、调零,将估测可以测量的物体放在桌面上,挂上挂钩,慢慢提起。测量的力不能超出刻度板所标最大数量。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保持相平。‎ ‎2.撑杆、海绵垫、健身球、跳板等都具有弹力,它们都是在外力作用后,发生形状变化,之后产生了恢复原来形状的弹力。‎ 学生任务二:各小组分别运用测力计测量其他重物的重力。‎ 测量前,手持提环,拿起弹簧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否指在“0”。‎ 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保持相平。‎ 测量的力不能超出刻度板所标最大数量。‎ 研讨任务:各小组之间依据记录单和测量实验,思考并讨论研讨问题,总结出研讨结果。‎ ‎ - 169 –‎ 拓展 ‎(8 分钟)‎ ‎ ‎ 这是用橡皮筋、硬纸板、曲别针制作的测力计。想一想,怎样标画出这个测力计的刻度呢?‎ 课下同学们也动手试试吧。‎ 学生任务:讨论方法,利用已知钩码或挂已知重量物体的方法,在测力计纸板上画出刻度。‎ 建立在认识橡皮筋具有弹力的基础上的,思考制作方法。发展进一步研究力的兴趣。‎ ‎ - 169 –‎ 第5课《运动与摩擦力》 ‎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会发生摩擦,产生摩擦力。‎ ‎2.摩擦力是有大小的,物体由静止变成运动时需要克服摩擦力。‎ ‎3.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关,一般滚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小,滑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大。‎ 科学探究目标 ‎1.会用垫圈数表示摩擦力的大小,并对比不同运动方式下的测量结果。‎ ‎2.会研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不同运动方式的物体之间的关系。‎ ‎3.能用实验数据证明自己的推测。‎ 科学态度目标 ‎1.尝试用不同的思路、方法完成科学探究。 ‎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意识到轮子的发明将物体的运动改变成用滚动的方式前进,这是技术上的巨大进步。‎ ‎2.意识到人类可以通过不断改进技术来满足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需求。‎ ‎【教学重点】‎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关,一般滚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小,滑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大。 ‎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纸盒、绳子、小木棍、轮子、曲别针、垫圈、木 ‎ - 169 –‎ 板、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重物。‎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与评价 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一、导入 ‎(5 分钟)‎ 用课件或实物演示皮球滚动。‎ 提问∶"皮球在桌面滚动过程中,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解释∶"皮球在滚动时与桌面发生摩擦,摩擦时会产生一个阻碍皮球向前运动的摩擦力,使皮球慢慢减速直到最后停下来。"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摩擦力有关的问题。‎ 板书:运动与摩擦 学生任务:观察、各小组进行讨论和分析,发现皮球运动时,先慢慢减速,最后停下来。。‎ 通过学生的讨论与交流使学生对摩擦力有初步的认识。‎ 二、聚焦 ‎(5 分钟)‎ 当我们看到雄伟的古代建筑时可曾想过,古人在没有大型机械的情况下是如何搬运巨石等重物的?‎ 人们在搬运重物的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摩擦力,怎样才能减少这种摩擦力呢?‎ 学生任务:思考、准备带着问题开始探究。‎ 聚焦问题。‎ ‎ - 169 –‎ 三、探索 ‎(25 分钟)‎ 任务一:‎ 在一硬纸盒中放入橡胶棒等“重物”。借助垫圈的重力来拉动它在平面上运动一端距离,刚好能使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相当于它受到的摩擦力,用垫圈的重力拉动纸盒,所以刚好使纸盒运动时的垫圈数就代表它受到的摩擦力。记录下垫圈数量。实验三次,取平均值。‎ 任务二:‎ 活动:在纸盒的下方放几只笔或筷子等作“滚木”,实验会不会有所变化呢?‎ 任务三:有没有办法比滚木更好呢?试一试给纸盒安上轮子,往托盘中逐渐增加垫圈。‎ 研讨:‎ 问题一:通过三次实验,你知道怎样搬运重物最省力吗?哪一种方式搬运重物产生的摩擦力最小?‎ 问题二:生活中,哪些地 学生任务一:模拟搬运重物,探究硬纸盒直接放在木板上搬运时的摩擦力。‎ 过程:在一硬纸盒中放入一些“重物”,将纸盒放在木板上,在纸盒连接的绳子的另一端挂钩上逐渐增加垫圈,当纸盒开始运动时,在活动手册上记录下垫圈的数量。‎ 学生任务二:在纸盒的下方放几只笔或筷子等作“滚木”,当纸盒开始运动时,记下垫圈数量。‎ 学生任务三:给纸盒安上轮子,往托盘中逐渐增加垫圈。当纸盒开始 通过多次实验和分析,会用垫圈数表示摩擦力的大小,并对比不同运动方式下的测量结果。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关,一般滚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小,滑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大。从而意识到轮子的发明将物体的运动改变成用滚动的方式前进,这是技术上的巨大进步。‎ ‎ - 169 –‎ 方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需要减小摩擦力?‎ 总结:‎ ‎1.三种情况比较,安装轮子搬运重物的垫圈数最少,即受到的摩擦力最小,因此用轮子搬运重物最省力。‎ ‎2.自行车轴承,车轮与轴之间使用滚珠,从而减小摩擦力,骑车时更省力,而且使用寿命也更久。而鞋底为了防滑,需要增大摩擦力。‎ 运动时,记录下垫圈数量。‎ 研讨任务:各小组之间依据记录单的数据,思考并讨论研讨问题,总结出研讨结果。‎ 拓展 ‎(5 分钟)‎ 各种交通工具都是怎样减小摩擦力的呢?‎ 气垫船以空气在船只底部承托,行驶时船身自水面抬升而起,大幅减小船体与水面的摩擦力。‎ 悬浮列车由于磁力使之悬浮在空中,行走时无须接触轨道,也减小了轨道对车身的摩擦力。这两种交通工具使用不同技术方式都减小了摩擦力。‎ 学生任务:认识生活中的交通工具,减小摩擦力的方式。‎ 联系生活实际,知道摩擦力对于生活中一些影响。‎ ‎ - 169 –‎ 第5课《运动与摩擦力》 ‎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会发生摩擦,产生摩擦力。‎ ‎2.摩擦力是有大小的,物体由静止变成运动时需要克服摩擦力。‎ ‎3.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关,一般滚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小,滑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大。‎ 科学探究目标 ‎1.会用垫圈数表示摩擦力的大小,并对比不同运动方式下的测量结果。‎ ‎2.会研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不同运动方式的物体之间的关系。‎ ‎3.能用实验数据证明自己的推测。‎ 科学态度目标 ‎1.尝试用不同的思路、方法完成科学探究。 ‎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意识到轮子的发明将物体的运动改变成用滚动的方式前进,这是技术上的巨大进步。‎ ‎2.意识到人类可以通过不断改进技术来满足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需求。‎ ‎【教学重点】‎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关,一般滚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小,滑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大。 ‎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纸盒、绳子、小木棍、轮子、曲别针、垫圈、木 ‎ - 169 –‎ 板、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重物。‎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与评价 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一、导入 ‎(5 分钟)‎ 用课件或实物演示皮球滚动。‎ 提问∶"皮球在桌面滚动过程中,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解释∶"皮球在滚动时与桌面发生摩擦,摩擦时会产生一个阻碍皮球向前运动的摩擦力,使皮球慢慢减速直到最后停下来。"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摩擦力有关的问题。‎ 板书:运动与摩擦 学生任务:观察、各小组进行讨论和分析,发现皮球运动时,先慢慢减速,最后停下来。。‎ 通过学生的讨论与交流使学生对摩擦力有初步的认识。‎ 二、聚焦 ‎(5 分钟)‎ 当我们看到雄伟的古代建筑时可曾想过,古人在没有大型机械的情况下是如何搬运巨石等重物的?‎ 人们在搬运重物的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摩擦力,怎样才能减少这种摩擦力呢?‎ 学生任务:思考、准备带着问题开始探究。‎ 聚焦问题。‎ ‎ - 169 –‎ 三、探索 ‎(25 分钟)‎ 任务一:‎ 在一硬纸盒中放入橡胶棒等“重物”。借助垫圈的重力来拉动它在平面上运动一端距离,刚好能使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相当于它受到的摩擦力,用垫圈的重力拉动纸盒,所以刚好使纸盒运动时的垫圈数就代表它受到的摩擦力。记录下垫圈数量。实验三次,取平均值。‎ 任务二:‎ 活动:在纸盒的下方放几只笔或筷子等作“滚木”,实验会不会有所变化呢?‎ 任务三:有没有办法比滚木更好呢?试一试给纸盒安上轮子,往托盘中逐渐增加垫圈。‎ 研讨:‎ 问题一:通过三次实验,你知道怎样搬运重物最省力吗?哪一种方式搬运重物产生的摩擦力最小?‎ 问题二: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需要减小摩擦力?‎ 学生任务一:模拟搬运重物,探究硬纸盒直接放在木板上搬运时的摩擦力。‎ 过程:在一硬纸盒中放入一些“重物”,将纸盒放在木板上,在纸盒连接的绳子的另一端挂钩上逐渐增加垫圈,当纸盒开始运动时,在活动手册上记录下垫圈的数量。‎ 学生任务二:在纸盒的下方放几只笔或筷子等作“滚木”,当纸盒开始运动时,记下垫圈数量。‎ 学生任务三:给纸盒安上轮子,往托盘中逐渐增加垫圈。当纸盒开始运动时,记录下垫圈数量。‎ 研讨任务:各小 通过多次实验和分析,会用垫圈数表示摩擦力的大小,并对比不同运动方式下的测量结果。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关,一般滚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小,滑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大。从而意识到轮子的发明将物体的运动改变成 ‎ - 169 –‎ 总结:‎ ‎1.三种情况比较,安装轮子搬运重物的垫圈数最少,即受到的摩擦力最小,因此用轮子搬运重物最省力。‎ ‎2.自行车轴承,车轮与轴之间使用滚珠,从而减小摩擦力,骑车时更省力,而且使用寿命也更久。而鞋底为了防滑,需要增大摩擦力。‎ 组之间依据记录单的数据,思考并讨论研讨问题,总结出研讨结果。‎ 用滚动的方式前进,这是技术上的巨大进步。‎ 拓展 ‎(5 分钟)‎ 各种交通工具都是怎样减小摩擦力的呢?‎ 气垫船以空气在船只底部承托,行驶时船身自水面抬升而起,大幅减小船体与水面的摩擦力。‎ 悬浮列车由于磁力使之悬浮在空中,行走时无须接触轨道,也减小了轨道对车身的摩擦力。这两种交通工具使用不同技术方式都减小了摩擦力。‎ 学生任务:认识生活中的交通工具,减小摩擦力的方式。‎ 联系生活实际,知道摩擦力对于生活中一些影响。‎ ‎ - 169 –‎ 第7课《设计与制作(一)》 ‎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工程设计中需要运用相关的科学概念来解决问题。‎ ‎2.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执行程序。‎ 科学探究目标 ‎1.能根据任务和提供的材料设计方案、绘制设计图。‎ ‎2.在设计讨论活动中,能倾听他人的想法,并与之交流。‎ ‎3.能对自己的想法和结果进行反思,做出自我评价和调整。‎ 科学态度目标 ‎1.发展对工程设计和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新精神。‎ ‎2.能够接纳他人的观点,不断完善自己的设计制作。‎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体会到制作的关键在于设计。‎ ‎2.人们不断改进设计以满足不断增加的需求。‎ ‎3.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能促进社会发展带。‎ ‎【教学重点】‎ 能根据任务和提供的材料设计方案、绘制设计图。 ‎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硬纸盒、剪刀、橡皮筋、轮子、连接轴、胶水、吸管、胶带、气球、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活动手册。‎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与评价 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 - 169 –‎ 一、导入 ‎(2分钟)‎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一直离不开一样东西,它是什么呢?‎ 它就是小车,我们今天这节课的任务是要设计一辆具有动力的小车。‎ 板书:设计与制作(一)‎ 学生任务:回顾学习过程、思考并回答问题。‎ 揭示课题。‎ 二、明确问题 ‎(6分钟)‎ 设计制作的一般流程为:①明确问题———明确设计什么,用途是什么,具体要求有什么;②制定订案——头脑风暴,研究会遇到什么问题,怎样解决,制订最优方案;③实施方案———团队协作,根据方案加工制作,汇报展示;④评估与改进——根据标准评估、打分,反思方案、制作以及整个过程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改进。我们的设计制作任务要求如下:‎ 任务:请利用生活中的材料设计制作一辆具有动力的小车,使它能在5秒内把两块橡皮运输1米远。‎ 要求:1.车身长度不超过25厘米。2.用橡皮筋或气球作动力。3.只能利用提供的材料。‎ 学生任务:了解设计制作流程,明确问题及任务要求。‎ 了解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执行程序,并明确问题。‎ ‎ - 169 –‎ 制作小车的材料有:硬纸盒、剪刀、橡皮筋、轮子、连接轴、胶水、吸管、胶带、气球。‎ 三、制订方案 ‎(30 分钟)‎ 任务一:观察小车模型。‎ 教师出示小车模型,学生分小组观察小车模型,了解小车的结构。引导学生关注模型小车的结构和每个结构的特点和作用。‎ 任务二:讨论、确定小车的设计方案,绘制设计图。‎ ‎1.思考本组设计采用的动力方式,橡皮筋驱动小车或气球驱动小车。‎ ‎2.各部分所用材料有什么,每种材料的加工方式和使用工具以及各部分的连接方式。‎ ‎3.设计图可以从多角度进行绘画,更全面地反映小车结构。‎ ‎4.对于各部分结构所需用的材料和尺寸在图纸上进行适当的标注。‎ 学生任务一:观察小车模型 过程:观察分析小车模型的结构、思考每个结构具有的特点与自身的作用 学生任务二:确定方案、绘制图纸 过程:‎ ‎1.小组讨论、思考安装橡皮筋回顾用橡皮筋和气球作动力的小车的安装方法;怎样增大小车的动力?怎样延长动力作用于小车的 在小组讨论、制订方案的过程之中,能倾听他人的想法,并与之交流。与此同时体会到制作的关键在于设计。发展对工程设计和动手制作 ‎ - 169 –‎ 时间等。‎ ‎2.商议各部分所用材料。思考怎样安装车轮可以使轮子转动等问题。‎ ‎3.在活动手册上绘制设计图,从多个角度画出小车,记录下每部分的材料并标注尺寸。‎ 的兴趣,激发创新精神。‎ 展示 ‎(2分钟)‎ 选取一组同学的设计,简单介绍展示。‎ 学生任务:倾听介绍思路、反思自己的设计。‎ 通过介绍展示,了解设计、介绍的思路,能对自己的想法和结果进行反思,做出自我评 ‎ - 169 –‎ 价和调整。‎ ‎ - 169 –‎ 第8课《设计与制作(二)》 ‎ ‎【教学目标】‎ ‎1.工程制作中需要运用科学概念、使用技术手段、分工合作解决实际问题。‎ ‎2.对制作出产品的评估需要有一定的标准。‎ ‎3.应该根据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产品。‎ 科学探究目标 ‎1.根据设计,能利用所给的材料制作动力小车。‎ ‎2.在测试评估活动中,对自己的想法和结果进行反思并改进。‎ 科学态度目标 ‎1.发展对工程设计和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新精神。‎ ‎2.认识到制作出不成功的产品也是有价值的学习。‎ ‎3.能够接纳他人的观点,不断完善自己的制作。‎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体会到测试和评估产品有利于不断改进产品。‎ ‎2.人们不断改进产品以满足不断增加的需求。‎ ‎【教学重点】‎ 在测试评估活动中,清楚表达自己的设计思路,并进行反思并改进。 ‎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小车的材料、教学课件。‎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与评价 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 - 169 –‎ 一、导入 ‎(2分钟)‎ 上节课,我们完成了小车的设计方案。接下来这节课我们就可以完成后续的步骤了。‎ 板书:设计与制作(二)‎ 接下来我们需要做什么呢?‎ 学生任务:思考后续步骤 回顾工程设计工序,揭示课题。‎ 二、实施方案 ‎(30分钟)‎ 明确小组分工:‎ 小组成员的合理分工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完成任务的不同部分,大大提高制作效率。‎ 确定组装步骤,选取材料和工具。‎ 对材料进行加工,‎ 组装小车并进行调试。‎ 汇报、测试:‎ 包括汇报设计思路、展示设计图、介绍组装的流程等。‎ 总结问题:小车在测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不能走直线,可能原因是车轴不正,调正即可;小车行驶距离过短,可能是因为橡皮筋小车动力不足,可能原因是一根橡皮筋驱动力太小,加橡皮筋股数或长度解决;气球小车喷气 学生任务一:依照设计图、按步骤组装小车。‎ 学生任务二:组内调试小车 学生任务三:汇报小车的设计思路等并进行测试,记录测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明确工程制作中需要运用科学概念、使用技术手段、分工合作解决实际问题。‎ ‎ - 169 –‎ 时间太短,可能原因是气球太小,换用大气球或在承受范围内尽量吹大气球解决;也有可能你的小车在行驶时出现打滑,或许是因为小车摩擦力太小致使轮子打滑,可以用增加小车重量或增大车轮摩擦力来解决等等。‎ 三、评估与改进 ‎(8 分钟)‎ 依照制作评价表进行评估:‎ 从产品设计、产品制作、功能实现、团队协作、展示讲解等5个方面做出评估,每个项目分成了3个等级,按着本组设计与制作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打分。‎ 根据评估情况、制定改进方案:‎ 小组反思设计和制作过程,针对本组实际问题找到解决方案。‎ 总结:工程师不会将不成功的模型视为失败,而是要将其看成一次有价值的学习机 学生任务一: 结合本组的实际情况,按着评价表的三个等级标准,给小组的各方面表现进行打分。‎ 学生任务二:组内结合评估结果,反思设计制作的过程之中的问题,并商讨解决的方案,从而进一步改进小车。‎ 通过评估和改进环节,接纳他人的观点,不断完善自己的制作并认识到应该根据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产品,制作出不成功的产品也是有价值的学习。并体会到测试和评估产品有利于不断 ‎ - 169 –‎ 会,他们要根据评估的结果,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这样才能不断改进产品。‎ 改进产品。‎ ‎ - 169 –‎ ‎2020部编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 基础知识梳理 ‎1听听声音 ‎1.风声、雨声、雷声等是自然界的声音。‎ ‎2.歌声、读书声、机器的轰鸣声等是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3.狗叫声、猫叫声、马的嘶鸣声等是动物的叫声。‎ ‎4.乐曲中音符“1“2”“3”按声音由高到低的排序是“3”“2“1”。‎ ‎5.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音调,数字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 ‎6.我们常用高、低、强、弱、悦耳、刺耳来描述声音。例如,雷声比较强,雨声比较弱;小孩的声音比较高,成年人的声音比较低;鸟叫声比较悦耳,机器的轰鸣声比较刺耳。‎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拉伸皮筋、按压皮筋、用手揉搓皮筋,皮筋没有振动,不能发出声音。‎ ‎2.轻轻弹拨皮筋、横向拉动皮筋,皮筋振动,能发出声音。‎ ‎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4.用手轻轻触摸正在发声的钢尺、鼓面、音又等物体,会感觉到物体在振动。‎ ‎5.吹竖笛的时候是空气在振动。‎ ‎6.我们能够发出声音,主要依赖喉咙里的声带。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发声时,我们把手轻轻地放在喉结处,就能感觉到声带的振动。‎ ‎ - 169 –‎ ‎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1.只要鼓声足够大,我们在教室的任何一个位置都会听到,这说明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2.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玻璃罩内闹钟的声音逐渐减弱,最终听不到了。这说明空气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3.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到的抓挠桌面的声音更清晰,说明桌面能传播声音。‎ ‎4.将击打后的音又浸入水中,我们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说明水能传播声音。‎ ‎5.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物质的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 ‎6.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7.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播速度不同,通常固体 > 液体 >气体。‎ ‎8.做“土电话”时,要将线绳绷紧。“土电话”说明线绳可以传播声音。‎ ‎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人的耳朵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构成。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中耳包括听小骨和鼓膜。内耳包括耳蜗和听觉神经。‎ 外耳的作用:收集并传递声波。‎ 中耳的作用:产生并传递振动。‎ 内耳的作用:产生信号并传递给大脑。‎ ‎ - 169 –‎ ‎2.耳郭的作用是收集声波。我们可以用纸喇叭模拟耳郭,用纸喇叭听到的声音会更清晰、响亮。‎ ‎3.鼓膜的作用是产生振动。它的特点是很薄而且有弹性,我们可以用气球皮模拟鼓膜。‎ ‎4.我们如何听到声音:物体振动→空气振动→鼓胶振动→听小骨将振动传到内耳→听觉神经一→大脑。‎ ‎5.听诊器上的头可以感受振动;听诊器上的胶管相当于外耳道,可以更好地传递声音。‎ ‎5声音的强与弱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把声音的轻重不同称为声音的强弱。‎ ‎2.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3.我们用不同的力量敲击鼓面时,可以研究声音强弱与振动的幅度之间的关系。在鼓面上放一些豆子或纸屑的目的是更清楚地观察到鼓面的振动情况。‎ ‎4.悬挂一个轻小的球靠近音叉,可以更清楚地看到音叉振动的幅度的变化。小球被弹得越远,说明音叉振动的幅度越大;小球被弹得越近,说明音叉振动的幅度越小。‎ ‎6声音的高与低 ‎1.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 ‎2.声音的高低和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 - 169 –‎ ‎3.我们可以用不断地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并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钢尺的方法来研究声音的高低和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尺子伸出桌面越长,尺子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尺子伸出桌面越短,尺子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 ‎4做实验时,每次实验要重复3次,这样可以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5.声音的高低和发声体的长度有关。比较粗细相同、长短不同的铁钉,铁钉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慢,声音越低;长度越短,振动越快,声音越高。‎ ‎6.声音的高低和发声体的粗细有关。比较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铁管,铁管越粗,振动越慢,声音越低;铁管越细,振动越快,声音越高。‎ ‎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1.靠弦的振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的乐器有二胡、小提琴、吉他、古筝等。‎ ‎2.弦的音高和弦振动部分的长度、弦的松紧程度、弦的粗细有关。‎ ‎3.手指在一根琴弦上移动,改变弦振动部分的长度,弦振动的部分越长,弦发出的声音越低;弦振动的部分越短,弦发出的声音越高。‎ ‎4.调节一根琴弦的松紧程度,弦越松,发出的声音越低;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 ‎5.通常琴弦的粗细是不同的,手指在多根弦上连续移动时,弦越粗,发出的声音越低;弦越细,发出的声音越高。‎ ‎ - 169 –‎ ‎8制作我的小乐器 ‎1.像排箫、笛子、小号等乐器是靠空气振动发声的。‎ ‎2.水瓶琴的制作:选择七个相同的瓶子,装入不同高度的水,便制成了一个水瓶琴。‎ ‎3.敲击水瓶琴时,发声的是瓶子和里面的水,瓶子都是相同的,所以音高的差别主要由水决定,水越多,发出的声音越低;水越少,发出的声音越高。‎ ‎4.吹水瓶琴时,发声的是瓶子里面的空气柱,所以水越多,空气柱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水越少,空气柱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 ‎5.像鼓、锣等乐器是靠乐器本身的振动发声的。‎ 教科版(2020新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备课参考 第一单元 ‎1.听听声音 ‎【教材简析】‎ ‎《听听声音》是《声音》单元的起始课,声音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教科书通过“听听周围的声音”和“描述你听到的声音”这两个活动展开,引导学生关注声音,关注身边的声音世界。‎ ‎“听听周围的声音”板块,主要是通过学生认真倾听,感受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我们虽然看不到它,但能感受到它。‎ ‎“描述你听到的声音”板块,通过用科学的词汇将听到的声音描述出来,并能对声音进行简单分类。通过对声音的描述,可以了解学生对声音原有的认识,激发学生想要更多的了解声音的问题,为后面声音问题的研究做好铺垫。‎ ‎【学情分析】‎ ‎ - 169 –‎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声音对学生来说非常熟悉。他们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声音的存在,这对本课学习打下了良好的生活基础。‎ 对于声音,虽然学生非常熟悉,但并没有真正思考过关于声音的问题。没有思考过他们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这些声音又是通过什么物体发出来的,这是本节课学习的障碍。‎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1.表格中的聆听周围的声音,需要学生边听边记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录习惯。‎ ‎2.表格旁边的科学词汇供声音描述时参考的,学生也可根据实际情况描述。‎ ‎3.表格下面的选择,需要在学生学习完整节课后使用。‎ ‎4.科学阅读部分作为这节课学习的补充进行阅读学习。‎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教材简析】‎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教学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是继《听听声音》之后,进行的又一项关于声音的研究。当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物体,声音就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我们观察一个发声物体时, 我们常常看不到这个物体的振动。本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多个物体发声时的状态,为学生提供观察发声物体振动的机会。‎ 聚焦板块围绕“这些声音是怎样发生的?”这个问题,开展全班讨论,了解学生对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前概念。‎ 探索板块,主要通过两个活动,实践揭示声音的本质。活动1:观察橡皮筋发出声音的状态,初步理解“振动”的含义,并初步在物体发出声音和物体的振动之间建立联系;活动2:观察钢尺、鼓、音叉等更多物体发声时的状态,进一步确认振动与物体发声的关系,物体振动时会发出声音,停止振动时就不会发出声音。‎ 研讨板块,先通过问题引导研讨,用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突出科学的本质。然后猜测吹竖笛的时候是什么在振动,来进一步拓展学生对振动的认识。‎ ‎ - 169 –‎ 拓展板块,以阅读资料《我们的发声器管》来介绍人的发声器管声带,以及声带的发声原理,拓展学生的知识。‎ ‎【学情分析】‎ 学生对声音都有一定的了解,对声音的产生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物体由于振动产生声音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他们觉得敲打、碰撞、摩擦……是物体发出声音的直接原因,他们关注的是什么动作使物体发出了声音,而不是发声物体的变化,缺乏深入的探究声音现象的本质。所以在设计整个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理解水平。‎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1.表格中的现象在学生活动过程中记录,边活动边记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录习惯。可以用恰当的词语描述现象,也可以用图画的方式表示振动。‎ ‎2.表格中“我的发现”,需要在学生通过观察其他物体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再研讨归纳后填写。‎ ‎3.表格下面的选择,需要在学生学习完整节课后使用。‎ ‎4.科学阅读部分作为这节课学习的补充进行阅读学习。‎ ‎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教材简析】‎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是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的第三课。教材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聚焦。教材通过让同学们听鼓声,观察鼓面振动,提出今天的核心问题,声音是怎样传播的。第二部分:探究。通过对比真空和空气状态下同学们的声音体验,知道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通过比较靠近桌面听到的声音和不靠近桌面听到的声音,知道声音能够在固体中传播。通过观察音叉在水中的现象,听在水槽璧上的声音,知道声音也能在水中传播。第三部分:研讨。通过几个小问题,和同学们一起探讨,加深对于声音在物质中传播途径的掌握和理解。第四部分:拓展。通过制作土电话,玩土电话的活动,让同学们加深对于声波的理解,感知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学情分析】‎ ‎ - 169 –‎ 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声音的产生和声音的变化,但由于声波的不可见性,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仍然很难理解物体振动会发出声音,而振动又可以引起周围物体的振动,从而使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同时也很难理解声音的传播能穿过空气等物质。虽然很多学生知道“声波”这个词,但对于真正描述什么是“声波”,“声波”的特征等,这部分概念仍然是空白的,这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1.倾听声音时要注意提醒学生保持安静。‎ ‎2.引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记录,边活动边记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录习惯。‎ ‎3.活动后小声交流观察到的现象,给出自己的解释。‎ ‎4.表格下面的选择,需要在学生学习完整节课后使用。‎ ‎5.科学阅读部分作为这节课学习的补充进行阅读学习。‎ ‎【资料阅读】‎ 有趣的自来水管敲击实验 在水管的一端敲击水管,另一端的人会听到两次或者三次的敲击声,这是由于声音在不同的物体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所导致的,另一端的人听到的是声音通过钢管、水、空气分别传来的声音。声音在钢铁中每秒传播5200米,在水中每秒传播1500米,在空气中每秒仅能传播340米。可见,如果水管中无水,敲击水管另一端,传播介质是空气、水管,我们就可能听到2次声音。如果水管中有水,传播介质为空气、水、水管,我们就可能听到3次声音。所以我们也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来判断水管中是否有水。‎ ‎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材简析】‎ 通过前面三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并以声波的形式进行传播。本节课要研究耳是怎样使我们听到声音的呢?‎ 聚焦板块,通过“耳朵为什么能听到声音呢?”这一问题的思考讨论,从而了解学生原有的认识。‎ ‎ - 169 –‎ 探索板块,向学生介绍耳的结构,让学生推测耳各部分的功能,以及它们在帮助我们听到声音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通过学生的活动了解耳郭的作用,及模拟记录鼓膜在远近、强弱不同声音作用下振动的状态。‎ 通过研讨活动,学生进一步理解耳的结构和功能。对耳郭和耳膜结合实验说出他们的理解。通过观察听诊器,了解其工作原理。‎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耳朵的认识大多只停留在它的外部特征以及它是一个重要的人体听觉器管等一些浅显的知识上。至于耳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各部分都有什么作用,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大部分学生不清楚。‎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1.表格中的现象在学生活动过程中记录,边活动边记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录习惯。‎ ‎2.表格中我的发现,需要在学生通过对现象的理解后总结出。‎ ‎3.表格下面的选择,需要在学生学习完整节课后使用。‎ ‎4.科学阅读部分作为这节课学习的补充进行阅读学习。‎ ‎5.声音的强与弱 ‎【教材简析】‎ 声音的强弱是声音的一个重要属性。在本课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将用不同的力度拨动他们熟悉的钢尺和橡皮筋,用不同的力度敲击鼓面,探索影响物体发出强弱不同声音的本质。学生通过观察不同物体振动幅度不同时发出的声音的强弱不同,从而认识物体的振动幅度与声音强弱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是在学生收集了多种物体振动幅度不同时,发出声音强弱也不同的信息对比中实现的。‎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四年级的学生对于声音已有了基础性的认识。他们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传播并且人耳如何接收,也学会了对多个发声物体进行观察、记录,寻找规律。那为什么我们会听到各种强弱不同的声音呢?这些强弱不同的声音又是怎样产生的,同样也是四年级学生非常乐于探究的问题,让学生将“物体的振动状态”与“发出声音的强弱”联系起来是本课的重点,借此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并且提高他们的归纳总结能力。‎ ‎ - 169 –‎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1.表格中的现象在学生活动过程中记录,边活动边记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录习惯。‎ ‎2.完成表格后,可组织学生组内进行对比、分析,根据问题讨论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6.声音的高与低 ‎【教材简析】‎ 本课是教科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中的第6课,是在学习了第5课研究了声音的强弱的有关内容后,继续研究声音的另一个属性——音高。敲击钢片琴和吹口琴都可以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并通过观察,学生们可以猜测到音高可能跟物体的长短、薄厚有关。学生将采用改变钢尺发声部分长度的方法,让钢尺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来发现物体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时,振动的快慢和发出声音高低之间的关系,揭开音高的秘密。‎ ‎【学情分析】‎ 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而振动的幅度决定着声音的大小,学生研究声音时,已经开始将听到的声音与物体的振动联系起来。在本课,学生将通过多种探究活动,去认识声音的另一个基本属性——音高。‎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可以根据你所使用的钢尺的长度来确定,课件内的长度仅供参考。‎ 有条件的可以给每组 4 把钢尺,更便于学生观察比较。并按照学生活动手册中提示的记录方法进行记录。‎ ‎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教材简析】‎ ‎ - 169 –‎ 通过前面6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而振动的幅度决定着声音的大小,振动的快慢决定了声音的高低。改变物体振动的方式可以改变它产生的音高和音量。本节课学生将通过弦乐器发现更多影响物体发出高低不同声音的因素。‎ 聚焦板块通过玩乐器,初步体验初步体验弦乐器可以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引出研究弦的音高和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 探索板块,主要是通过学生活动,发现影响弦发出高低不同声音的不同因素。通过探索活动学生会发现,弦的粗细会影响弦发声的高低,弦越粗,发出的声音越低,越细发出的声音越高;弦的振动部分长短会影响弦发声的高低,弦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弦的松紧会影响弦发声的高低,弦越松,发出的声音越低,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设计弦音高发生连续变化的方案。‎ 通过研讨活动,学生可以认识到弦的音高和弦的粗细、长短、松紧都有关系。‎ ‎【学情分析】‎ 不少学生在乐器的过程中,已经有了这样的经验:拨动不同的弦,会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手指按压再不同位置拨动弦,会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甚至有的学生还知道了可以通过改变弦的松紧,会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但是,对于具体是什么因素影响物体发声的高低,学生的认识不明确。‎ ‎8.制作我们的小乐器 ‎【教材简析】‎ ‎《制作我们的小乐器》是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最后一课,该内容适合运用工程设计思维进行教学。教材分两部分内容:设计自己的小乐器;设计和制作自己的小乐器。这两部分内容如果都要展开,一节课的时间是不够的,于是尝试着运用STEM的理念与工程设计的思想,通过创设情境把项目要求、自主实践及交流反思这几个环节融合在一起,最终希望孩子初步经历从设计、制作、调整、展示的完整的制作自己的小乐器的过程,建构起改变物体的属性可以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这一概念,同时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将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起来。‎ ‎【学情分析】‎ ‎ - 169 –‎ 对于四年级孩子来说,课内完成“制作我们的小乐器”的任务,实践部分应该是足够的。安排学生们在课内充分思考、充分讨论,要求必须有一个具体可实施的做小乐器的计划,鼓励他们及时完成简易“设计图纸”,能完成制作和调试,最终把小乐器改进,让它演奏出动听的乐曲。‎ ‎《声音》单元复习 ‎【教材简析】‎ ‎《声音》单元是四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共8课,第1课让学生知道可以用强、弱、高、低、悦耳等科学词汇来描述声音;第2课通过实验让学生明白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第3课说明了声音需要通过物质进行传播,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第4课,学生通过对耳朵结构的学习,了解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第 5 课和第 6 课,学生们通过多种探究活动,认识了声音的两个基本属性——音量和音高;第 7 课,学生通过弦乐器发现更多影响物体发出高低不同声音的因素,在对这些影响音高因素了解的基础上,第 8 课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小乐器,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科学与技术的密切联系。 ‎ ‎【学情分析】‎ 声音对四年级的学生而言是既熟悉又陌生,既具体又抽象的存在,通过《声音》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解开心中关于声音问题的疑惑,用不同的装置做实验,并发现他们听到的声音和他们观察到的现象之间的关系,他们对声音的理解会得到不断加深,科学探究的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用语言来描述他们的发现,同时配上简单的图表,进行归纳和分析,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进行科学解释的能力。‎ 第二单元 呼吸与消化 ‎1.感受我们的呼吸 ‎【教材简析】‎ ‎《感受我们的呼吸》是《呼吸与消化》单元的第一课,为后续《呼吸与健康生活》和《测量肺活量》两课的学习打基础。在本课中,学生通过感受呼吸的过程及用简单装置模拟人体呼吸,认识参与呼吸的人体器管,发现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 - 169 –‎ 聚焦板块通过一张儿童在水底下憋气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呼吸的思考及探究兴趣:无论白天晚上,我们时刻都在呼吸,不间断地呼吸是一项重要的生命活动。这是为什么呢?并呈现了一幅人体呼吸器管示意图,帮助学生思考与表达,同时为后续探索与研讨环节做辅助。‎ 探索板块分两个活动层次,第一次层次引导学生用感官体验呼吸过程,理解呼吸包括“一呼一吸”,同时通过用手摸的方法发现呼吸过程中胸腔与腹部的变化。第二层次活动用人体呼吸模拟器模拟人体的呼吸,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呼吸器管在呼吸过程中的变化,激发探究呼吸奥秘的兴趣。‎ 通过研讨活动,引导学生梳理探索活动中获得的信息,知道参与呼吸的器管及其作用,并期望学生在此基础上对呼吸产生进一步的研究兴趣。‎ ‎【学情分析】‎ 在二年级下册《我们自己》单元中,学生从身体结构入手,逐步发展到对感觉器管的认识,并能用看、摸、听等方法,探知自己身体内部的情况。此外,学生对于呼吸有许多经验性的感性认识,他们能感受到鼻子、咽、喉在参与呼吸,知道呼吸需要空气,甚至有部分学生知道呼吸是为了得到氧气。但是大部分学生对于“为什么要呼吸”、“呼吸时人体外部和内部是怎样变化的”、“参与呼吸的器管有哪些”是模糊的、不完善的。在学习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要经历自身体验观察与模拟实验的实践活动,通过观察、描述、交流活动发展对呼吸系统的新认识。‎ ‎2.呼吸和健康生活 ‎【教材简析】‎ 通过前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人体进行呼吸其实就是一个气体交换的过程,呼吸包含呼气和吸气。本节课中学生通过对不同状态下呼吸次数进行统计和分析,理解呼吸功能与身体健康的关系,引发对健康生活的思考。‎ 聚焦板块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问题“我们在不同状态下,呼吸会发生什么变化”。‎ 探索板块主要是学生通过统计、分析不同状态下的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发现运动可以改变人的呼吸次数,用可靠的数据来说明人体运动量越大,呼吸次数增加得越多。通过阅读资料,了解到呼吸的过程其实就是气体交换的过程,知道运动后呼吸增加的原因是为了加快气体交换,保证正常的生命活动。‎ ‎ - 169 –‎ 在研讨板块,学生通过分析交流认识到人运动后会加快呼吸次数,知道锻炼可以增加肺功能,使我们人体更健康。同时通过测量脉搏初步了解伴随着呼吸次数的改变心跳也会随着改变,明白人体的器管是协同作用,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拓展板块,通过资料阅读明白肺是人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这个中转站的大小是可以通过锻炼增加的,所以经常锻炼有利于身体健康。‎ ‎【学情分析】‎ 学生在平时锻炼的过程中,已经有了这样的经验:剧烈运动后呼吸会变得急促。甚至有的学生就已经知道了运动量越大,呼吸会愈急促这个规律。但是,对于有些活动也会减缓呼吸需要教师点拨,而对于用确切的数据来证实自己的感受是学生没有经历过的,且正确的测量呼吸次数对于学生来说也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1.表格1中每测一次都要做到及时记录,时刻提醒学生要保证自然呼吸状态测,测3次。‎ ‎2.表格2中根据上课场地自己选择活动(一个活动量小一个活动量大,可补充在后面空白处)。‎ ‎3.测量肺活量 ‎【教材简析】‎ ‎《测量肺活量》是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的第三课。本单元分成三部分内容,分别是关注呼吸与健康的关系、研究食物对生命健康的重要性、探索食物消化的过程和变化,本课是第一部分的最后一课。学生在测量肺活量的活动中,收集、处理科学合理的数据,分析、反思自己的健康指数,树立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健康的意识。‎ 聚焦板块通过比较吹哨子时间的长短,引出什么是肺活量,从而聚焦本课的主题:测量自己的肺活量。探索板块通过测量自己的肺活量,明确肺活量如何取值,分析自己的健康指数。研讨板块通过对两个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能增强体质,提升肺活量。‎ ‎【学情分析】‎ ‎ - 169 –‎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感受我们的呼吸》和《呼吸与健康生活》,已经了解了人体基本的呼吸系统的结构与作用,运动可以使呼吸加快,知道肺在呼吸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前面两课的基础上再学习《测量肺活量》,在认知上是比较合理的。当然学生在体育课上也会对肺活量进行测量,这是教学可以利用的点,但是对于“肺活量是指什么”,“如何选择肺活量值”,“对人体的健康有什么意义”还需在课堂上加以引导。尤其是肺活量与健康生活之间的关系认识,还需建立在体育锻炼,加强肺部功能的基础之上。‎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1.每个同学测量三次,三个数据选择相同数值最大的那个数作为自己的肺活量值。‎ ‎2.考虑到每个同学都需测量多次,建议增加下图活动记录,让学生对肺活量的取值有更清晰的认识。‎ ‎ ‎ ‎3.表格内记录的是小组同学的肺活量,各小组的数据再汇总起来就是全班学生的肺活量数据表。 ‎ ‎4.一天的食物 ‎【教材简析】‎ ‎《一天的食物》一课是《呼吸与消化》单元消化部分的起始课,学生通过记录一天吃的食物,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学习收集和整理有用信息,有意识地注意自己的一日三餐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食物。在记录、整理和分类活动中,使学生发现我们每天吃的食物是丰富多样的,为后续探究食物的营养,合理饮食健康生活做铺垫。‎ 聚焦板块展示的食物图片隐含着人的食物构成是“丰富的”,呈现的问题“我们每天吃的食物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回忆一天的食物,为探究活动做铺垫。‎ 探索板块主要有两个层次活动。第一层次引导学生记录一天的食物,通过统计小组或全班学生的食物,发现我们每天吃的食物是非常丰富的。第二层次引导学生确立分类标准,给食物进行不同的分类,在分类过程中再次体会食物的多样性。‎ ‎ - 169 –‎ 研讨板块引导学生梳理探索活动中获得的信息,发现一天中所吃的食物是非常丰富的,并认识到食物的分类方法是多样的。‎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了解了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要想满足身体对营养的需求,要吃各种各样的食物。关于食物,学生在以前的生活与学习中有着较多的体验,这些体验都会构成本单元学习的基础。但孩子们对于食物的关注常常是零散的,想到和遇到的问题多是喜欢吃什么、吃的是什么等问题,即使涉及饮食健康问题,得到的解释也不尽全面。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孩子们尝试用一种与以往不同的眼光来看待“食物”,发现食物与人体生命活动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并发现食物自身会发生奇妙的变化。‎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1.《一天的食物记录》表格在学生交流讨论过程中记录,边小组合作边记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录习惯,明确表格的填写要求,做正确的记录 ‎2.进行分类时,根据学生确定的分类标准灵活使用。‎ ‎5.食物中的营养 ‎【教材简析】‎ ‎《食物中的营养》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年册第二单元《食物》中的第二课。学生在之前已经对一天中吃过的食物进行调查、统计和分类,发现人们一天需要吃很多不同的食物来保持身体健康。本节课,将对食物所含有的营养成分进行探究,认识到人们一天需要从食物中获得丰富的营养,是让学生懂得营养全面、均衡的基础。‎ 聚焦板块通过提问“每天我们都会食用种类丰富的食物,这会给我们带来什么益处呢”来了解学生的最初想法,并引领学生思考食物有哪些营养。‎ 探索板块,设计了检验淀粉和脂肪这两个简单的实验。运用碘酒和淀粉发生变色反应的原理来鉴别食物中的淀粉;运用脂肪在白纸上擦一擦或者压一压会产生油渍的原理来鉴别食物中的脂肪;在教师或成年人的指导,运用双缩脲试剂(燃烧法)鉴别食物中蛋白质;另外食物的营养成分相当丰富,学生掌握的有关信息不会很全面,所以教科书提醒学生可以阅读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来获取更多的信息。‎ ‎ - 169 –‎ 通过研讨活动,学生将“一天的食物卡”完善成为“一天的食物营养卡”,学生就能回答“丰富的食物给我们提供了哪些营养”这个问题了。接着让他们找找“ 有没有一种食物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让学生了解没有一种食物会具有所有的营养,为后面的均衡膳食作铺垫。同时使学生明白,在面对一天中丰富的食物的时候也就是面对着丰富的营养。‎ ‎【学情分析】‎ 学生对营养或多或少有一定的了解,但是每个学生的差异也很大,也有些是错误的认知。因此,在课前和课中要给予学生暴露前认知的机会,教师针对学生实际,进行教学调整,让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全面和深入。‎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1.活动记录的表格填写,需要学生边实验边记录,并且尝试分析记录数据。‎ ‎2.在分析上节课统计出来的一天食物营养成分时,要引导孩子一种食物有可能含有几种营养成分,不要遗漏。‎ ‎6.营养要均衡 ‎【教材简析】‎ 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人的生命活动需要不同种类的食物,并从中获取多种所需的营养成分。本节课学生将从对整体的调查研究回到对个体的研究上,用自己一天中的食物搭配与整体需要比较,与科学的膳食宝塔比较,来了解均衡膳食的意义和操作方法。‎ 聚焦板块,学生思考面对种类丰富、营养不同的食物,该怎么选择搭配?学生将反思自己一天中吃的食物是否“吃对了”。‎ 探索板块,学生主要从两方面认识“平衡膳食宝塔”。首先从膳食宝塔中了解一天中要吃的食物有哪些种类,旨在指向食物种类的丰富性。然后认识到“平衡膳食宝塔”下一层食物的食用量要大于上一层食物的食用量。接着学生通过将对应“平衡膳食宝塔”,来调整自己一天的食物,从而进一步认识“平衡膳食宝塔”和营养均衡的操作方法。 ‎ 研讨板块,学生从“梳理科学知识——结合科学知识反思自己的饮食习惯——用科学知识指导自己健康饮食”的逻辑过程中梳理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 - 169 –‎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课外知识以及家长的叮嘱中已经知道了:每天的食物要丰富,要每天吃水果蔬菜,营养要均衡。但是关于“平衡膳食宝塔”学生并不十分了解,对于不同营养的大致摄入量也不清楚。‎ ‎7.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教材简析】‎ 通过前面6节课的学习,学生充分认识了食物、食物的营养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吃进去的食物在人体内还会经过一系列的变化,转化成养料和能量供人体吸收,这个过程叫消化,承担消化工作的器管叫消化器管。本节课要研究食物在消化第一站——口腔中的变化。‎ 聚焦板块通过回忆一天的食物,并思考“吃下去的食物发生了哪些变化?”引出学生对消化器管的探究。‎ 探索板块分两大活动,活动一主要通过观察食物从进入口腔到被咽下去之前的变化,了解口腔的初步消化功能,并体验牙齿、唾液的作用。活动二主要通过角色扮演游戏,了解口腔内牙齿、舌头和唾液的协调作用。‎ 通过探索活动后的研讨,学生可以认识到食物在口腔的初步消化,以及口腔各器管的功能,并进一步理解口腔的消化对整个消化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 学生对食物在口腔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食物被咬碎、嚼烂等,也有一部分学生知道口腔里牙齿的类型和作用,但是对食物的变化更多的是一种感觉,真正细致的观察很少,对食物中看不见的变化更是了解不多,口腔内唾液的作用也容易被忽略。‎ ‎8.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教材简析】‎ ‎ - 169 –‎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第8课的内容。通过前面7课内容的学习,学生对人类身体的结构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对消化器管有一定的初步认识,他们一般都知道口腔、食道、胃、肠等消化器管名称,对它们的功能也有初步的认识,但是有些认识并不正确。本节课的学习,将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正确认识各个消化器管及其功能,能初步明确身体内部有一整套的器管来分解消化食物,食物进入人体后是要在一整套消化器管共同作用下才被吸收利用的。本课和上一节课“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都在体现一种人体结构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帮助学生在认识上建立联系。 ‎ 聚焦板块,通过启发学生根据日常生活中一些场景的回忆,结合人体轮廓图对消化器管进行辨别,形成对消化器管的初步认识 探索板块,首先引导学生在人体轮廓图上呈现自己对于食物在人体中消化过程的初始想法,再让学生对照教师提供科学家绘画的人体消化系统图进行阅读分析、修正、完善自己的认识。在讨论修正过程中,引导学生对“食管”和“胃”的形态和功能进行模拟实验研究。‎ 研讨板块,设计了三个问题,通过这三个问题的研讨,旨在引导学生明白各个消化器管的功能与形态的联系,同时希望学生能将各个消化器管联系起来,形成“系统”的意识。‎ 拓展板块,用一个“小提示”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资料来进一步了解事物的消化过程。同时提醒学生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来保护各消化器管,从而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学情分析】 ‎ 食物的消化,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话题。说熟悉,是因为我们每天都要吃食物,但哪些器管参与了消化?它们各起什么作用?食物按怎样的顺序被消化、吸收?对学生来说是模糊的。很多学生在前概念里认为胃是最主要的消化场所,食物营养都是在胃里被吸收的,所以本课在学生的认知基础上,通过对比科学家绘画的人体消化图来让学生认识人体的消化器管,然后通过模拟实验、观看视频、小组讨论等学习方法,让学生对消化系统有一个初步、整体的认识。‎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1.表格中的内容在学生探索研讨过程中,边活动边记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录习惯。‎ ‎2.画图时最好提醒学生用铅笔画,以便修改完善时保持图片的清楚整洁。‎ ‎ - 169 –‎ ‎《呼吸与消化》单元整理 ‎【教材简析】‎ ‎ “呼吸与消化”单元是在二年级下册“我们自己”单元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人体内部结构及其与外界物质的联系。这个单元以“人体具有进行各种生命活动所需的器管,和外界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为线索设计了有层次的探索活动:1~3 课关注呼吸与健康的关系;4~6 课研究食物对生命健康的重要性;7~8 课探索食物消化的过程与变化。以此促进学生对人体系统的认识与理解,为高段学习“健康生活”打下基础。在本单元学习中,学生将有机会体验与探索人体呼吸与消化过程,了解空气、食物对生命健康的重要性,认识人体用于呼吸与摄取养分的器管;感受人体不同部分的器管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建立“系统化”的人体结构概念。‎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了一个单元的学习、活动和体验,认识呼吸是我们的身体从外界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是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吃进肚子里的所有食物,都要通过消化为人类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以及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但对于“人体就像一台复杂而神奇的机器,多个系统分工配合,共同维持生命活动,作为自然界的一种生命体,人体与外界物质有着紧密的‘不可思议’的联系”的认识,还需要通过单元整理回顾进一步巩固。‎ 第三单元 运动和力 ‎1.让小车运动起来 ‎【教材简析】‎ 学生在三年级是已经发现有时物体是相对静止的,有时是运动的。那么这样让不同类型的车运动起来,本课的研究就是从这个问题开始的。本课共设计了2个主要活动:一是聚焦环节,调查不同类型的小车动力来源;二是探索环节,用垫圈作为动力,探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包括用多大的力能使小车运动起来,用不同大小的力小车的运动速度会有什么变化。从而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类型的小车用不同的动力类型;而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也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 ‎ - 169 –‎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见过并体验过各种各样的运动的车辆,也对这些车如何运动起来有一定的了解。在前面的科学学习中,他们初步认识过“力”,初步知道力可以使物体运动起来。但是他们并没有从科学实验的角度研究小车运动与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1.表格中的现象在学生活动过程中记录,边活动边记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录习惯。‎ ‎2.表格下面的填空,需要在学生对数据进行分析后,再研讨归纳后填写。‎ ‎2.用气球驱动小车 ‎【教材简析】‎ 本课的活动,是帮助学生加深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理解,指向核心概念“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的建构。学生从感受气球喷气时所产生的气流和气球的推力开始,体会气流方向和气球运动方向之间的关系;再测试组装的气球小车能行驶多远,用更多的办法使小车行驶得更远,体会改变喷气装置会影响小车的运动速度。这样一方面可以认识“反冲力”,另一方面加深对“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的理解。‎ 在生活中还有那些反冲力的例子。课文安排了学生在生活中常玩的气球,把气球吹足气,气球怎样运动中展开,然后让学生动手安装一辆喷气小车,让学生解释气球为什么能推动小车,最后让学生明白了要让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的更快必须用更大的力。‎ ‎【学情分析】‎ ‎ - 169 –‎ ‎ 由于本课是关于气球驱动小车的问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经常玩气球,也玩过小车,学生在玩中看到了气球吹足了气以后,会向相反方向运动,部分细心的孩子感受过气球喷出气体的方向和气球运动的方向是相反的,但没有考虑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大多数孩子没有注意或考虑过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气球为什么能推动小车的问题,引起学生思考,激发兴趣。还有生活中常见的划船,游泳等。学生会想到这是用力一种相反的力,才使小船前进。所以本课不难理解。‎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1.表格中的现象在学生活动过程中记录,边活动边记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录习惯。‎ ‎2.完成表格中的记录时,思考气球喷气的方向和气球运动的方向之间的关系。‎ ‎3.用橡皮筋驱动小车 ‎【教材简析】‎ 生活中,不同的车辆可能具有不同的动力驱动方式。在第2课我们学习了用气球喷气产生的反冲力作为动力,本课要学习另一种动力驱动方式,即用橡皮筋作为动力驱动小车轮子转动,轮子再带动整个小车前进。‎ 聚焦板块,教材用一组图片,唤醒学生玩橡皮筋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思考“把橡皮筋拉伸后,有什么感觉”,然后提出驱动性问题“我们能用橡皮筋驱动小车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索板块有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引导学生用橡皮筋组装小车,这是为第二个活动作准备的。第二个活动是本课的重点,主要研究小车运动距离与橡皮筋缠绕圈数的关系,实际上,也是研究小车运动状态与橡皮筋产生的弹力之间的关系,是对“运动和力”概念的进一步构建和理解。‎ 研讨板块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指向了小车动力的来源,第二个问题指向小车行驶远近与其动力大小的关系。通过研讨,学生会认识到橡皮筋缠绕后被拉伸产生的力为小车动物提供了动力,缠绕的圈数越多,产生的弹力越大,小车行驶得越远。‎ 拓展板块,教材呈现了一幅橡皮筋拉长时的照片,引导学生发现,被挂的钩码越多,橡皮筋拉得越长,橡皮筋产生的力越大。‎ ‎【学情分析】‎ ‎ - 169 –‎ 橡皮筋是学生所熟悉的物品,在生活中已经玩过橡皮筋,知道它的一些用途比如发射小球、栓系袋子、制作模型时的连接……,也知道橡皮筋拉伸后会恢复到原来状态,而且橡皮筋拉伸的越长,产生的力会越大。但不知道橡皮筋拉伸后恢复到原来状态的力叫做弹力,也不知道如何将橡皮筋作为动力驱动小车?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认识橡皮筋动力小车的驱动特点,有利于了解生活中机动车驱动的特点,更是为后面研究车辆的摩檫力、设计制作小车奠定基础。‎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本节课的活动记录单与第一课的活动记录单极为相似,所以学生在活动记录过程中问题应该不大,但教师还需稍作强调平均距离的计算方法。要让学生试着对数据进行分析,这有利于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思维。‎ ‎4.弹簧测力计 ‎【教材简析】‎ 本节课《弹簧测力计》位于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运动和力》单元的第4课,本节课的前3课主要研究了小车动力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也着重了解了重力、反冲力、弹力等类型的力。本节课安排了两个活动:第一是认识弹簧测力计,学生通过观察、认读和实际感受来认识弹簧测力计的结构、计量单位、刻度标识及如何读数,这是使用弹簧测力计的前提;第二是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一方面引导学生亲身感受不同力的大小,另一方面先估测、后测量实际的物体,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研讨部分引导学生思考得更为深刻,进一步认识弹力概念的内涵和实例。‎ ‎【学情分析】‎ 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重要工具,它的构造、原理、使用方法都比较简单。学生已经知道力有大小,本课安排用弹簧测力计去测量力的大小是符合他们对力的认识规律的,将为后续力的学习奠定基础。‎ ‎【活动记录表使用说明】‎ ‎1.活动记录表中对物体的重力大小先估测再实测,学生通过比较体验不同物体的重力大小。‎ ‎2.对活动记录表中的数据汇报中,可以对学生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来解决学生测量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5.运动与摩擦力 ‎【教材简析】‎ ‎ - 169 –‎ 通过前面4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建构起“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也可以让物体启动或停止”这一概念,认识了反冲力和弹力,还通过弹簧测力计认识到力是有大小和方向的。本节课要研究摩擦力在什么情况下产生,摩擦力大小的测量以及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聚焦板块通过呈现古人用滚木搬运重物的场景,引出研究物体在运动中产生并受到摩擦力,以及如何减小摩擦力的问题。‎ 探索板块,主要是模拟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模拟搬运重物来体验,并用垫圈的个数来表示摩擦力的大小,比较不同运动方式下摩擦力大小的不同。‎ 通过研讨活动,学生通过实验数据判断哪种运动方式最省力,并利用所学科学科学原理来解释现实中的问题。‎ 拓展板块,通过介绍气垫船和磁悬浮列车减小摩擦力的原理,以及气垫船模型和磁悬浮陀螺的制作,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摩擦力,将视野拓宽到现代各种交通工具上。‎ ‎【学情分析】‎ 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他们对摩擦这个词已经比较熟悉了,对物体运动会受到摩擦力的现象也是熟悉的,但是,对“摩擦力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摩擦力的大小怎样知道?如何能减小摩擦力?”等问题并没有进行过太多的思考,这也成为本课学习的起点。‎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1.表格中的数据在学生活动过程中记录,边活动边记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录习惯。‎ ‎2.表格中“我的发现”是开放性的,只要学生表达的内容与研究内容相关即可。‎ ‎6.运动的小车 ‎【教材简析】‎ ‎ - 169 –‎ 通过前面5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运动和力之间的关系,包括让物体运动起来的动力和阻碍运动的摩擦力。本节课将从能量的角度去研究运动的物体,同时也是以运动的小车为载体来认识能量。‎ 聚焦板块通过一些生动的现象,如飞行的子弹将物体击穿,踢飞的足球把玻璃打碎,呼啸的狂风将大树连根拔起,奔腾的江水驱动水轮转动……并指出这些物体都具有能量,引出研究我们的小车或其他物体有能量吗?‎ 探索板块,主要是通过学生活动,发现不同敲击速度下的音叉震动情况,体会“小槌运动的越快,传递给音叉的能量越大”;通过观察不同速度的小车撞击木块后的距离,体会“小车的速度越大,具有的能量越大”。‎ 研讨活动,学生通过对象不同、实验现象不同的两个对比实验,都会发现物体具有的能量与其运动速度的关系,即物体的速度越大,它具有的能量越大。‎ 拓展板块,教科书用一段说明性文字给出了关于能量的知识。第一句话是让学生明了一切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没有能量就不会构成我们身边变化的世界。第二句话是告诉学生自然界的能量丰富多彩,例举了包括本单元涉及到更多的一些具有能量的事物和现象。最后用一句话告诉学生一些可能并不容易被识别的能量,比如,它们被储存在食物、燃料以及一些化学物质中。‎ ‎【学情分析】‎ 不少儿童对能量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已经在使用“能量”这个词。他们知道发光、发热的物体是有能量的,也听说过光能、水能、风能等,但是在儿童的认知中还没有一个关于能量更概括性的概念。‎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1.表格中的数据在学生活动过程中记录,边活动边记录,并计算平均距离,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录习惯。‎ ‎2.我的发现,学生只需根据实验发现按实填写就行。‎ ‎7.设计制作小车(一)‎ ‎【教材简析】‎ ‎ - 169 –‎ 通过前面6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运动的小车与其受到的动力、摩擦力的关系,知道根据需要如何减小或增大摩擦力,认识到了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这些能量可以不同的形式来储存。本节课将围绕设计制作小车展开,这既是对之前所学知识和技能归纳和总结,又是进一步培养科学素养,发展对工程设计的认识、理解和应用。‎ 明确问题板块首先让学生明白了本堂课的任务:利用生活中的材料设计制作一辆具有动力的小车,它能在5秒内把两块橡皮运输1米远。同时让学生明确了制作小车的三点要求:1.车身长度不超过25厘米;2.用橡皮筋或气球做动力;3.只能利用提供的材料。也让学生了解了设计制作的一般流程。‎ 制定方案板块安排了两个主要的活动,第一个活动是观察小车模型了解小车各部分的结构和作用,通过观察学生知道小车的结构包括车架、车身、车轴、轮子,它们各有各的特点和作用;第二个活动是通过讨论确定小车的设计方案并绘制设计图。‎ ‎【学情分析】‎ 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空间,对许多事物充满着好奇,也十分热衷去制作一些新奇的物品,这都是开展设计的有利基础。但要把想象变为实际的作品,要面对的困难是很多的,因此,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知识和技能去设计能“做得到”的产品,还要让他们能持续围绕一个主题设计开展有始有终的实践活动。‎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1. 小组讨论,明确小组制作的小车的运动方式。勾选出小组讨论出的结果。 此处的勾选中可以选择以气球的反冲力为动力,也可以选择橡皮筋的弹力为动力,可能会有些小组讨论到以两种动力方式共用的混合动力方式,教师应该给予肯定,并鼓励学生大胆设计与操作。‎ ‎2. 三视图的绘制,活动手册中提示学生从正面看、从侧面看、从上面看三个角度来绘制设计图,对于学生绘制的三视图可能不够规划,此处不作严格要求,只要设计图能反应学生的设计设想即可。‎ ‎8.设计制作小车(二)‎ ‎【教材简析】‎ ‎ - 169 –‎ 本课是该主题活动的延续。设计是工程制作的前提和关键,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学生要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在分工合作中解决实际问题,制造出产品。任何产品都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以满足人们对产品更高的要求,这也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应用技术的过程。教科书接着安排了评估与改进的活动,并出示了评价表指导学生进行活动。在这样的体验活动中,学生可以充分体会到“做”的成功和乐趣,并逐渐养成通过“动手做”解决问题的习惯。‎ 本课提供了第三步和第四步的实践指导先是按照上一课的设计思路和设计图制作小车,明确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汇报测试方法;然后再评估改进,根据评估指标进行评价,包括设计思路、小车制作、功能实现、合作分工、展示汇报等方面,以进一步改进小车。‎ ‎【学情分析】‎ 通过前7课的铺垫,特别是经历了第7课的设计,学生对动手制作一辆一车的兴趣应该是已经调动到最高点了。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相信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能制作出一辆有自己想法的小车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在教学中,应该将关注重心放在如何让学生有效分工合作并在评估环节愿意去接受他人意见,并会根据他人意见愿意花时间去改进自己的小车。这类STEM课型,在常规课堂时间内完成教学各环节也是需要注意的。‎ ‎《运动和力》单元整理 一、认识力 ‎1.重力:重力就是把物体拉向地面的力。‎ ‎(树上的苹果掉下来,抛向空中的皮球总要落回地面,小孩从滑梯上滑下,水往低处流等这些都是由于重力的作用。)‎ ‎2.反冲力: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 ‎3.弹力:像橡皮筋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 ‎4.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往往会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二、测量力 ‎(一)认识弹簧测力计 ‎1.概念:弹簧测力计就是测量力大小的一种工具。‎ ‎ - 169 –‎ ‎2.组成:提环、弹簧、指针、刻度板、挂钩。‎ ‎3.原理:受力大,伸长长 ‎(二)使用弹簧测力计 ‎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位置。如果不在零刻度,先要调到零刻度后再测力。‎ ‎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 ‎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测力范围。‎ 三、运动和力的关系 ‎(一)拉力 ‎ 拉力的大小用垫圈的个数来表示 活动:拉力大小与小车 研究问题: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 实验材料:小车、绳子、垫圈、计时器 实验步骤:‎ 标明小车运动的起点和终点,每次实验都要从起点开始,终点结束。‎ 从挂一个垫圈开始,一个一个增加垫圈,直到小车可以动起来。‎ ‎3.再多个多个地增加垫圈,观察小车的运动是怎样变化的。‎ ‎4.记录每次垫圈的数量和小车运动的时间。‎ 我们的发现:‎ ‎(1)垫圈数量越多,小车运动的速度越(快)。‎ ‎(2)在这个实验中,拉力的大小与(垫圈数量)有关。‎ ‎(3)在这个实验中,让小车运动起来的力是(重力)。‎ ‎(二)反冲力 用气球驱动小车 材料:小车、气球 实验步骤:‎ ‎1.组装利用气球驱动的小车。‎ ‎2.给气球充足气,放开气球,观察气球喷气方向和小车运动方向。‎ ‎3.将气球吹大一点,观察小车行驶距离。‎ ‎ - 169 –‎ 我的发现 实验结论:‎ ‎1.小车行驶的方向与喷气方向相反。‎ ‎2.气球吹得越大,小车行驶的越远。‎ 实验原理: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叫反冲力。我们的气球小车就是被反冲力推动的。‎ 火箭、喷气式战斗机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三)弹力 用橡皮筋驱动小车 材料:小车、橡皮筋 实验步骤:‎ ‎1.把橡皮筋圈连接起来,一端固定在车架上,另一端固定在车轴上。‎ ‎2.转动车轮,让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松开手,车轮就会转动。‎ 我的发现 实验结论:‎ ‎1.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行驶的距离越长。‎ ‎2.橡皮筋在车轴上的缠绕方向与小车运动方向相反。‎ 实验原理:橡皮筋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会改变,在形状改变时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当橡皮筋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后,弹力就消失了。‎ ‎(四)摩擦力 模拟搬运重物过程 材料:硬纸盒、垫圈、橡皮、胶棒等。‎ 实验步骤:‎ ‎1.将纸盒放在木板上,往托盘里逐渐增加垫圈,当纸盒开始运动时,记录下垫圈的数量。‎ ‎2.用各种笔或筷子等作“滚木”放在纸盒下,往托盘里逐渐增加垫圈,当纸盒开始运动时,记录下垫圈的数量。‎ ‎ - 169 –‎ ‎3.给纸盒按上轮子,往托盘里逐渐增加垫圈,当纸盒开始运动时,记录下垫圈的数量。‎ 我的发现 实验结论:‎ ‎1.摩擦力是有大小的,物体由静止变成运动时 需要克服摩擦力。‎ ‎“滚木”在移动盒子时受到的摩擦力比直接滑动时所受的摩擦力小,比安装上轮子时受到的摩擦力大。‎ 能量 实验一:敲击实验。‎ ‎1、第一次,缓慢挥动橡皮槌敲击音叉。‎ ‎2、第二次较快挥动橡皮槌敲击音叉。‎ ‎3、第三次快速挥动橡皮槌敲击音叉。‎ ‎4、仔细听音叉发出的声音并用手触摸音叉。比较三次实验的现象有什么不同。‎ 实验二:撞击实验。‎ ‎1、从三个不同坡度的斜面上释放小车。‎ ‎2、让小车滑下后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 ‎3、测量、记录木块每次被撞后滑行的距离。‎ 我的发现 实验一结论:‎ ‎1.敲击的速度越大,运动的橡皮槌具有的能量越大,音叉的振动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越大。‎ ‎2.敲击的速度越小,运动的橡皮槌具有的能量越小,音叉的振动幅度越小,发出的声音越小。‎ 实验二结论:‎ ‎1.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撞击木块时的速度越大,撞击后木块移动的距离越长,小车具有的能量越大。‎ ‎2.斜面坡度越小,小车撞击木块时的速度越小,撞击后木块移动的距离越短,小车具有的能量越小。‎ ‎ - 169 –‎ 拓展 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各种形式的能量,运动的小车、发光的灯泡、燃烧的蜡烛、拉长的橡皮筋......都具有能量。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 设计制作小车 制定方案:‎ ‎1、观察小车模型,了解小车结构。‎ ‎2、讨论、确定小车设计方案,绘制设计图 实施方案:‎ ‎1、做好分工,根据设计图制作小车。‎ ‎2、汇报、测试和改进。‎ ‎2020年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 声音 ‎1、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科学实验基础上,提出了力的概念。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它与物体的质量及速度的变化直接相关。‎ ‎2、牛顿和伽利略一样,强调把实验观察和数学推理十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1.听听声音 ‎1、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虽然声音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我们却总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并能从声音那里获得很多信息。‎ ‎2、对声音问题的思考:‎ 我已经知道的声音知识 我还想知道的声音知识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 声音的传播方向是四面八方的。‎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声音的强与弱、高和低与什么有关?‎ ‎3、听一听周围的声音 自然界的声音 风声——呼呼 雨声——哗哗、沙沙、噼噼啪啪、淅淅沥沥 雷声——轰隆隆 流水声——哗哗、哗啦啦 泉水——叮咚、叮咚 ‎ - 169 –‎ 树叶——沙沙 动物的声音 青蛙——呱呱呱呱 蜜蜂——嗡嗡嗡嗡 小鸟——唧唧喳喳 马蹄——嗒嗒嗒嗒 小鸡——叽叽 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说话的声音、敲打声、噪声 音乐声、歌声、读书声 机器的轰鸣声 ‎4、我们可以用高低、强弱、悦耳、刺耳、尖细、粗犷、浑厚、低沉等科学词汇来描述声音。‎ 听到的声音 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 对声音主要特点的描述 鸟叫声 鸟的喉咙 很动听,一会高,一会儿低 汽车喇叭声 司机按汽车喇叭 很响(强),比较刺耳 狗叫声 狗的喉咙 比较响(强)‎ 咳嗽声 人的喉咙 男人的咳嗽声低沉,女人的高 雷声 云层的碰撞产生 响(强),低,比较刺耳 下雨声 雨滴撞击物体 比较轻(弱),悦耳 溪水声 溪水撞击物体 比下雨声响,悦耳 马蹄声 马蹄撞击地面 比较沉闷(低),有节奏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我们不时地听到各种声音,自已也能发出多种不同的声音。‎ ‎2、拉伸皮筋、按压皮筋、用手揉搓皮筋……,皮筋不能发岀声音。‎ ‎3、轻轻弹拨皮筋、横向拉动皮筋再放开,皮筋就会发出声音。‎ ‎4、我们的发声器管 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管—声带。声带就像一根橡皮带。当我们发声时,声带变紧,并快速振动,产生声音。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发声时,我们把手轻轻地放在喉结处,就能感觉到声带的振动。‎ ‎5、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6、吹竖笛的时候是空气在振动。‎ ‎7、物体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发声物体 我看到的现象 我听到的 我的想法 弹拨橡皮筋 橡皮筋在振动 橡皮筋发出嗡嗡的声音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拨动钢尺 钢尺在振动 钢尺发出振动的嗡嗡声 轻击鼓面 鼓面在振动 鼓面发出咚咚的声音 敲击音叉 音叉在振动 音叉发出振动的嗡嗡声 ‎ - 169 –‎ ‎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1、敲击鼓面时,鼓面振动,我们就听到了鼓声。而且,只要鼓声足够大,我们在教室的任何一个位置都会听到,说明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2、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变弱或者消失。说明声音能在空气里传播。‎ ‎3、把耳朵贴在桌子的一端,会听到其他同学在桌子另一端轻轻抓挠桌面的声音。说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4、用击打后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水面会发生振动。再将音叉浸入水中,我们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说明声音能在水里传播。‎ ‎5、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物质的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 ‎6、玩“土电话”的时候,声音能够通过线绳传播。“土电话”运用的是说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的原理。‎ ‎7、声音是怎样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的?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借助了什么物质?‎ 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物质的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借助气体、液体、固体等物质。‎ ‎8、宇航员在太空中工作时,需要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沟通。这是为什么?‎ 太空中没有空气等物质,是真空的,而声音需要借助气体、液体、固体等物质才能传播,所以,宇航员在太空中工作时,需要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沟通。‎ ‎9、声音的传播记录表 听到的声音 传播声音的物质 鼓声 空气(气体)‎ 抓挠桌面的声音 桌面(固体)‎ 土电话的声音 线绳(固体)‎ 水中发声物体的声音 水(液体)‎ ‎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 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的耳中的。‎ ‎2、人的耳朵结构示意图 ‎ - 169 –‎ 人的耳朵主要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主三大部分。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中耳包括听小骨和鼓膜。内耳包括耳蜗和听觉神经。‎ 外耳的作用:收集并传递声波。‎ 中耳的作用:产生并传递振动。‎ 内耳的作用:产生信号并传递给大脑 人的外耳就像一个隧道,声音通过这条隧道到达鼓膜。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3、用纸卷一个“喇叭”,用这个纸喇叭听一听微弱的声音,听到的声音比较清晰、响亮;拿掉纸喇叭,再听听,会发现听到的声音很微弱,很模糊,声音听不清楚。这里“纸喇叭”模拟的是耳廓。耳廓的作用是收集声波。‎ ‎4、我们能够听到声音,是因为耳朵中鼓膜的振动。‎ ‎5、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引起鼓膜的振动。听小骨可将振动传达到内耳,并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信号。大脑接收到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就感受到了声音。‎ ‎6、我们听到声音的过程:物体振动→空气振动→鼓胶振动→听小骨将振动传到内耳→听觉神经→大脑。‎ ‎7、我们对人耳的结构和功能有哪些新的认识?你认为鼓膜的作用是什么?‎ 人的耳朵主要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主三大部分。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中耳包括听小骨和鼓膜。内耳包括耳蜗和听觉神经。‎ 外耳的作用:收集并传递声波。‎ 中耳的作用:产生并传递振动。‎ 内耳的作用:产生信号并传递给大脑 ‎ - 169 –‎ 人的外耳就像一个隧道,声音通过这条隧道到达鼓膜。‎ 耳廓的作用是收集声波。‎ 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8、耳郭与纸喇叭在聚集声音方面有什么相似之处?你能解释医生用的听诊器是怎样工作的吗?‎ 用纸卷一个“喇叭”,用这个纸喇叭听一听微弱的声音,听到的声音比较清晰、响亮;拿掉纸喇叭,再听听,会发现听到的声音很微弱,很模糊,声音听不清楚。这里“纸喇叭”模拟的是耳廓。耳廓的作用是收集声波,这一点与“纸喇叭”一样。‎ 听诊器的头端有薄膜,贴在胸壁或者人体其他地方,可以感受振动。中间有橡胶管与听筒相连,可以更好地传递声音,声波从头端薄膜处出入,经橡胶管传到耳朵,并且声音衰减较少。‎ ‎9、模拟鼓膜的振动。‎ 在“鼓膜”的上面放少量细沙或碎纸屑用音叉等能发声的物体,在“鼓膜”的上方制造强弱不同和元近不同的声音。观察“鼓膜”是否发生振动,并在记录表中记录观察结果。‎ 模拟“鼓膜”振动实验记录表 物体发出的声音 ‎“鼓膜“是怎样振动的 声音距“鼓膜的远近不变 声音较强时 ‎“鼓膜“振动剧烈 声音较弱时 ‎“鼓膜“振动平缓 声音的强弱不变 声音较远时 ‎“鼓膜“振动平缓 声音较近时 ‎“鼓膜“振动剧烈 ‎5声音的强与弱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把轻重不同的声音称为声音的强弱不同。‎ ‎2、将一把钢尺(或塑料尺)的一部分伸出桌面大约20厘米,用一只手压住钢尺的一端,另外一只手拨动钢尺的另一端。轻轻拨动钢尺,听一听,钢尺发出的声音很弱,钢尺振动的幅度很小;用力拨动钢尺,钢尺发出的声音很强,振动的幅度很大。‎ ‎3、轻轻拨动橡皮筋,橡皮筋发出的声音很弱,振动的幅度很小;用力拨动橡皮筋,橡皮筋发出的声音很强,振动的幅度很大。‎ ‎4、轻轻敲击鼓面,鼓面发出的声音很弱,振动的幅度很小;用力敲击鼓面,鼓面发出的声音很强,振动的幅度很大。‎ ‎5、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6、你能说一说物体振动幅度的大小与声音强弱的关系吗?‎ 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7、我们还能举出哪些事例证明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 ‎ - 169 –‎ 弹钢琴、敲击音叉、‎ 调节家中音响的音量旋钮,使音响的声音变响,这时用手探测到扬声器纸盆的振动幅度变大,这表明声音振动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振幅有关。‎ ‎8、声音强弱与振动物体的关系记录表 振动物体 振幅大小 声音强弱 钢尺 轻轻拨动 振幅小 声音弱 用力拨动 振幅大 声音强 橡皮筋 轻轻拨动 振幅小 声音弱 用力拨动 振幅大 声音强 鼓面 轻轻击鼓 振幅小 声音弱 用力击鼓 振幅大 声音强 ‎6声音的高与低 ‎1、声音有高有低。‎ ‎2、敲击铝片琴,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仔细观察铝片琴的结构,发现铝片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铝片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 ‎3、吹奏口琴,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仔细观察口琴的簧片,发现簧片越长越厚,发出的音调越低,音簧越短越薄,发出的音调越高。‎ ‎4、不断地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发现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尺子伸出桌面越长,尺子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尺子伸出桌面越短,尺子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 ‎5、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6、通过本课的三个实验,你认为发声物体的声音高低变化有怎样的规律?‎ 声音的高低变化和发声体的长短、粗细、厚薄有关。比较长的、粗的、厚的物体,振动越慢,声音越低;比较短的、细的、薄的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高。‎ ‎7、观察图中的物体,推测它们发出的声音高低将会怎样变化,并说一说理由。‎ ‎ - 169 –‎ 第一幅图中的钢管粗细不同,钢管越粗,振动越慢,声音越低:钢管越细,振动越快,声音越高。‎ 第二幅图中的音叉长短不同,音叉越长,振动越慢,声音越低:长度越短,振动越快,声音越高。‎ 第三幅图中的编钟大小不同,编钟越大,振动越慢,声音越低:编钟越小,振动越快,声音越高。‎ 理由:声音的高低变化和发声体的长短、粗细、厚薄有关。比较长的、粗的、厚的物体,振动越慢,声音越低;比较短的、细的、薄的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高。‎ ‎8、不断地改变钢尺伸出桌而的长度。观察钢尺发出的声音会怎样改变,振动的快慢有什么变化?‎ 实验要求:先确定钢尺伸出桌而的长度,即钢尺振动部分的长度。可选择5-6厘米、10-11厘米、15-16厘米、20-21厘米进行实验;再按照钢尺振动长度的变化顺序依次进行实验,并确定能清晰地听到四种高低不同的声音。如此反复实验3次以上,再用“高”“较高”“较低”“低”进行记录和描述。‎ ‎9、钢尺振动实验记录表 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 声音高低 振动快慢 ‎5-6厘米 声音高 振动快 ‎ - 169 –‎ ‎10-11厘米 声音较高 振动较快 ‎15-16厘米 声音较低 振动较慢 ‎20-21厘米 声音低 振动慢 ‎10、音高变化柱形图 从钢尺振动长度与声音高低实验的记录表和柱形图中,你能发现声音高低与物体振动之间的关系吗?‎ 发现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尺子伸出桌面越长,尺子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尺子伸出桌面越短,尺子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 ‎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1、像二胡、小提琴吉他、古筝等乐器,是靠弦的振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的,弦乐器通常有一个木制的共鸣箱来使声音更洪亮。‎ ‎2、长而粗的弦发声的音调低,短而细的弦发声的音调高。‎ 绷紧的弦发声的音调高,不紧的弦发声的音调低。‎ 弦的振幅越大,声音就越响,弦的振幅越小,声音就越低。‎ ‎3、手指在一根琴弦上移动使弦振动的部分越来越短,发现长的弦发声的音调低,短的弦发声的音调高。‎ ‎4、调节乐器弦的松紧程度识别音高的变化,发现紧的弦发声的音调高,松的弦发声的音调低。‎ ‎5、选取一种弦乐器作为研究对象,思考有哪此因素可能会影响弦的音高,并预测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在弦乐器上反复试弹,检验你的预测是否准确。‎ 琴弦与音高的关系记录表 影响因素 音高变化预测 试弹结果 ‎ - 169 –‎ 粗细 粗 声音低 声音低 细 声音高 声音高 松紧 松 声音低 声音低 紧 声音高 声音高 长短 长 声音低 声音低 短 声音高 声音高 结论:‎ 弦乐器,是靠弦的振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的,弦越细、越紧、越短,弦的振幅就越大,声音就越响;越粗、越松、越长,弦的振幅就越小,声音就越低。‎ ‎8制作我的小乐器 ‎1、乐器发出声音的原理:‎ 有的乐器(如吉他、钢琴、竖琴)是靠琴弦振动发声的;还有些乐器(如笛子、管风琴等)则是通过管内的空气振动发声的;还有些乐器如鼓和电子琴,是通过敲击绷紧的皮革或金属条发声的。总之,乐器是靠振动发出声音的。‎ ‎2、制作小乐器的步骤:‎ 第一步:设计制作方案,画出制作小乐器的示意图。‎ 第二步:根据自己的设计,一边制作一边修改。‎ 第三步:制作完成后,试一试自己的小乐器能否发出有规律的、高低不同的声音。‎ ‎3、我制作的小乐器:‎ ‎ - 169 –‎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第二单元 呼吸与消化 ‎1、无论是走路、玩耍、学习还是睡眠,我们的身体都在和外界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2、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呼吸。呼吸是我们的身体从外界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是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 ‎3、食物是我们身体所需养料和能量的主要来源,我们吃进肚子里的食物,都需要通过身体一点一点地转化为生命所需的养料和能量,这个过程叫作消化。‎ ‎4、呼吸和消化对于维持我们的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1感受我们的呼吸 ‎1、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我们都在呼吸,不间断的呼吸成为我们的重要活动。‎ ‎2、一呼—吸算一次呼吸。‎ ‎3、吸气,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此时胸腔扩张,腹部收缩。‎ 吸气:鼻腔或口腔→气管→支气管一肺 ‎4、呼气,是交换后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的过程。此时胸腔收缩,腹部放松。‎ 呼气:肺→支气管一气管鼻腔或口腔 ‎5、氧气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是植物制造养料所必需的原料。这两种气体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6、参与呼吸的器管有哪些?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 - 169 –‎ 参与呼吸的器管有: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鼻:过滤吸入的空气 咽喉:有对气体加热的功能。‎ 气管和支气管是呼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最重要的功能是运送气体。‎ 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器管。‎ ‎2呼吸与健康生活 ‎1、人在不同的状态下,呼吸也会发生变化。‎ ‎2、我们体内所有的细胞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来维持生命,从空气中吸入的氧可以帮助我们正常地生活和工作。‎ ‎3、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4、肺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这个“中转站”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剧烈运动时,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所以肺必须更加卖力地工作。这就是在锻炼时,我们的呼吸更加急促的原因。‎ ‎5、如果呼吸功能弱,我们身体的一些工作就无法正常进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増强呼吸功能,保持身体健康。‎ ‎6、人体的哪些活动会影响每分钟的呼吸次数?‎ 人的慢跑、快跑、跳跃、打球、做游戏、做家务等活动都会影响每分钟的呼吸次数。‎ ‎7、运动后,呼吸次数的增加对我们的健康有什么好处?‎ 在运动过程中,肌肉活动要消耗大量的养料和氧气,以供应运动所需的能量,同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在这种情况下,呼吸器管就必须加倍工作,因此它的功能也就得到了改善。‎ ‎8、伴随呼吸次数的改变,你注意到心跳速度的变化了吗?‎ 在运动时,人会出现呼吸加快的现象,这个时候心跳也会加快。‎ 平静下来之后,人的呼吸就会逐渐平缓,这个时候心跳也会慢下来,回到正常状 ‎ - 169 –‎ 态。‎ ‎9、仔细观察下图,说一说你从下图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1)一般情况下,人体呼出来的气体和吸进去的气体相比较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加了。‎ ‎(2)一般情况下,人体吸进去的气体就是空气,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约 占78%,氧气约占21%,二氧化碳约占0.03%。‎ ‎(3)一般情况下,无论是人体呼出来的气体还是人体吸进去的气体,其中占比最多的都是氮气。‎ ‎10、测量安静状态下每分钟的呼吸次数 安静状态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每分钟的呼吸次数 ‎21‎ ‎18‎ ‎23‎ 做有可能改变每分钟的呼吸次数的活动,然后再测量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并记录下来。‎ 活动 慢走 ‎20步后 快走 ‎20步后 跳动 ‎20次后 每分钟的呼吸次数 ‎23‎ ‎26‎ ‎35‎ 比较安静状态和运动之后分钟的呼吸次数,我的发现:‎ 人在比较安静的状态下,呼吸平缓,次数较少;运动之后,呼吸会变快,运动越是剧烈,呼吸越快。‎ ‎ - 169 –‎ ‎3测量肺活量 ‎1、肺活量是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肺活量是身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一般来说,肺活量越大,说明我们的身体越健康。‎ ‎2、深吸—口气,吹响哨子。肺活量大的人,吹响哨子的时间会比较长一些;而肺活量小的人,吹响哨子的时间会比较短一些。‎ ‎3、我们可以用加强体育锻炼的方法提升肺活量。‎ ‎4、简易肺活量测量袋使用方法:‎ 第一步:展开测量袋深吸一口气,然后将气体从通气管呼入测量袋。‎ 第二步:肺部气体全部呼出后,收紧通气管,避免空气跑出。‎ 第三步:读取鼓起的测量袋上的最大数值(单位为毫升)这就是测得的肺活量。‎ ‎5、《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中有关肺活量的数据:‎ 小学四年级男生肺活量在1100毫升-2600毫升;‎ 小学四年级女生肺活量在900毫升-2000毫升。‎ ‎6、为什么参加体育锻炼能提升肺活量?你打算今后怎么做?‎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特别是做一些伸展扩胸运动,可以使呼吸肌力量加强,胸廓扩大,有利于肺组织的生长发育和肺的扩张,使肺活量增加。经常性的深呼吸运动,也可以促使肺活量的增长,大量实验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肺活量值高于一般人。‎ 以后,我打算坚持参加体育锻炼,提升自己的肺活量。‎ ‎7、利用简易肺活量测量袋,测量我们的肺活量。‎ 姓名 徐加媛 张超 马丽 李子玥 赵佳佳 肺活量 ‎(单位:ml)‎ ‎1500‎ ‎1800‎ ‎1350‎ ‎1640‎ ‎1200‎ ‎4一天的食物 ‎1、除了呼吸之外,饮食是我们从外界获得能量的又一重要活动。‎ ‎2、食物分类标准很多,不同的标准,分出来的结果是不同的。‎ ‎3、一天中,我们吃的最多的是什么?‎ 一天中,我们吃的最多的是主食类食物,如米饭、包子、面条等。‎ ‎4、面对下面这么多食物,我们可以根据什么分类?分成哪几类?‎ 烤肉片 青椒 丸子 牛肉 牛奶 米饭 面包 西兰花 丝瓜 火腿 烤鸡翅 菠菜 红烧肉 土豆 西瓜 白菜 黄瓜 小笼包 豆腐 豆沙包 香菇 胡萝卜 鱼 虾 苹果 标准一:按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来分。‎ 植物类食物 动物类食物 ‎ - 169 –‎ 青椒、米饭、面包、西兰花、丝瓜、菠菜、土豆、西瓜、白菜、黄瓜、小笼包、豆腐、豆沙包、香菇、胡萝卜、苹果 烤肉片、丸子、牛肉、牛奶、火腿、烤鸡翅、红烧肉、鱼、虾 标准二:按熟食和生食来分。‎ 熟食 生食 米饭、面包、青椒、西兰花、丝瓜、菠菜、土豆、白菜、小笼包、豆腐、豆沙包、香菇、烤肉片、丸子、牛肉、牛奶、火腿、烤鸡翅、红烧肉、鱼、虾 西瓜、黄瓜、胡萝卜、苹果 注:胡萝卜既可以直接生吃,又可以烧熟了吃,如炖菜、胡萝卜烧羊肉等。‎ 标准三:按肉类、菜类、主食类、水果类来分。‎ 肉类 菜类 主食类 水果类 烤肉片、丸子、牛肉、火腿、烤鸡翅 青椒、西兰花、丝瓜、菠菜、土豆、白菜、黄瓜、豆腐、香菇、胡萝卜、‎ 米饭、面包、小笼包、豆沙包、‎ 西瓜、苹果 一天的食物记录 早餐 蛋炒饭一碗、牛奶一杯、苹果半个 午餐 煮鱼、红烧肉、蒸鸡蛋、香菇炒青菜、‎ 冬瓜海带汤、米饭、香蕉一根 晚餐 小米粥一碗、红薯一个、半个苹果 标准一:按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来分。‎ 植物类食物 动物类食物 蛋炒饭、苹果、炒青菜、冬瓜、海带、米饭、小米粥、红薯、香菇、香蕉 牛奶、煮鱼、红烧肉、蒸鸡蛋、‎ 标准二:按熟食和生食来分。‎ 熟食 生食 蛋炒饭、牛奶、煮鱼、红烧肉、蒸鸡蛋、炒青菜、冬瓜、海带、米饭、小米粥、红薯、香菇 苹果、香蕉 注:胡萝卜既可以直接生吃,又可以烧熟了吃,如炖菜、胡萝卜烧羊肉等。‎ 标准三:按肉类、菜类、主食类、水果类来分。‎ 肉类 菜类 主食类 水果类 煮鱼、红烧肉 牛奶、蒸鸡蛋、香菇炒青菜、冬瓜、海带、‎ 蛋炒饭、米饭、小米粥、红薯、‎ 苹果、香蕉 ‎ - 169 –‎ 香菇 ‎5食物中的营养 ‎1、每天我们都会食用种类丰富的食物,这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必需的营养成分。‎ ‎2、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的方法:在食物上滴一滴碘酒,观察颜色的变化,如果滴碘酒的地方变为蓝色,就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淀粉。‎ ‎3、食物中的养成分通常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淀粉是糖类的重要成员之一,它是我们身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瘦肉、太豆、牛奶、鸡蛋等 富含脂肪的食物有肥肉、鱼油、花生、核桃、芝麻、巧克力等。‎ 富含维生素和无机盐的食物有蔬菜、水果等 ‎4、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脂肪的方法:‎ 第一步:先用食用油在纸上涂抹,出现的油迹不会消失,这说明食用油中存在脂肪。‎ 第二步:再用其他食物在纸上涂抹,把留下的痕迹与食用油的油迹做比较。如果接近,就说明食物中也含有丰富的脂肪。‎ ‎5、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蛋白质,可以在教师或成年人的指导下进行。具体方法如下:‎ 用烧烤法来检验食物中是否有蛋白质。如果烧食物时有烧焦的羽毛气味,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蛋白质。‎ ‎6、有些营养成分难以通过实验的方法进行检验,这时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会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 ‎7、丰富的食物给我们提供了哪些营养成分?‎ 食物中的养成分通常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8、有没有一种食物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 没有,有的食物中只含有一种营养成分,有的食物中含有几种营养成分,但没有一种食物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 ‎9、我们如何简单地辨别食物中含有的营养成分?‎ 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的方法:在食物上滴一滴碘酒,观察颜色的变化,如果滴碘酒的地方变为蓝色,就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淀粉。‎ 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脂肪的方法:‎ 第一步:先用食用油在纸上涂抹,出现的油迹不会消失,这说明食用油中存在脂肪。‎ 第二步:再用其他食物在纸上涂抹,把留下的痕迹与食用油的油迹做比较。如果接近,就说明食物中也含有丰富的脂肪。‎ 用烧烤法来检验食物中是否有蛋白质。如果烧食物时有烧焦的羽毛气味,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蛋白质。‎ ‎ - 169 –‎ ‎10、通过实验的方法,了解食物中主要有哪些营养物质,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记录表 食物 糖类 脂肪 蛋白质 维生素 馒头 ‎√‎ ‎×‎ ‎×‎ ‎×‎ 马铃薯 ‎√‎ ‎×‎ ‎×‎ ‎×‎ 西红柿 ‎×‎ ‎×‎ ‎×‎ ‎√‎ 牛肉 ‎×‎ ‎√‎ ‎√‎ ‎×‎ ‎6营养要均衡 1、 食物的种类非常丰富,它们各自蕴含不同的营养成分,我们要合理搭配食物,才有利于我们的健康。‎ ‎2、不挑食、不偏食才能够从食物中获取埈衡的营养,这是良好的饮食习惯。如果营养获取不均衡,就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3、我们平时可以参照“平衡膳食宝塔”,想一想自己一天中所吃的食物是否合理,不合理的话可以做一些调整。‎ ‎4、良好合理的健康饮食习惯是保健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使身体健康地生长、发育;不良的饮食习惯则会导致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紊乱而感染疾病。‎ ‎5、“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营养配比的参考标准,让我们看一看,“平衡膳食宝塔”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 ‎“平衡膳食宝塔”告诉我们,在一天中要吃的食物有哪些种类。‎ ‎ - 169 –‎ ‎“平衡膳食宝塔”下一层的食物食用量要大于上一层的食用量。‎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顶层是盐和油,底层是水和谷薯类。说明我们在天中盐和油的摄入量最少,谷薯类的摄入量最大。‎ 不桃食、不偏食才能够从食物中获取均衡的营养。‎ ‎6、怎样才能做到不挑食、不偏食,从食物中获取埈衡的营养?请写出五点。‎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3)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 ‎(4)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 ‎(5)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 ‎(6)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 ‎(7)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 ‎7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1、消化器管可以将食物转变成我们可以吸收的养料和能量,这过程叫作消化。口腔是人体的消化器管之一。‎ ‎2、人的牙齿分为门齿、犬齿、臼齿三大类。‎ ‎3、人的一生共有两副牙齿,幼儿时长出的一种牙齿,称为乳牙,共有20颗。从6岁起乳牙逐渐脱落,换上恒牙,恒牙是人的第2副牙齿,共32颗。‎ ‎4、牙齿的作用:‎ 门齿:用来切割食物;臼齿:用来咀嚼食物;犬齿:用来撕碎食物。‎ 5、 牙齿是重要的消化工具,不同形状的牙齿在消化食物的过酲中发挥着各自的 ‎ - 169 –‎ 作用。保护好牙齿对我们的建康很有意义。‎ ‎6、舌头能够将食物在口腔中进行传送和搅拌,这样能够让食物被牙齿充分地切碎磨碎,让唾液充分地和食物混合。‎ ‎7、馒头在咀嚼过程中会逐渐地被唾液浸湿变软。‎ ‎8、人蛀牙结构示意图:‎ ‎9、预防蛀牙的方法有哪些?‎ ‎(1)刷牙时可以使用含氟牙膏,具有抑制细菌作用,也可以提高牙齿的抗酸能力。‎ ‎(2)要注意饮食习惯。少吃甜食和上火的食物,特别是在睡觉前,尽量避免吃这些食物,饭后还要养成漱口的好习惯,这样,得蛀牙的几率就微之甚微了。‎ ‎(3)正确刷牙可以预防蛀牙,在幼儿时期两岁和三岁时就开始学习刷牙。刷牙可以将牙齿表面的牙菌斑清除掉。‎ ‎(4)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每半年去口腔医院进行口腔检查。‎ ‎10、根据“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模拟活动,说一说牙齿和舌都担负了什么工作?‎ 牙齿是重要的消化工具,不同形状的牙齿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门齿用来切割食物,臼齿用来咀嚼食物,犬齿用来撕碎食物。‎ 舌头能够将食物在口腔中进行传送和搅拌,这样能够让食物被牙齿充分的切碎磨碎,让唾液充分的和食物混合。‎ ‎11、在食物的消化过程中,除了牙齿和舌以外,还有其他参与者吗?‎ 在消化的过程中,除了牙齿和舌头之外,还有唾液腺等器管,唾液腺的主要作用是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消化淀粉的唾液淀粉酶,可以将淀粉初步消化为麦芽糖。‎ ‎12、食物在口腔中的初步消化,为进一步消化提供了哪些便利条件?‎ ‎ - 169 –‎ 食物在口腔中完成初步消化,唾液淀粉酶可以初步消化淀粉,转化为糖类。牙齿咬碎食物便于吞咽,产生有利消化的唾液,向消化系统发出开始工作的神经信号。经过初步消化之后,食物将会进入下一个消化器管继续进行消化。‎ ‎13、咀嚼一块馒头,观察馒头的变化 一次 三次 五次 表面被浸湿 开始被浸湿变软 被浸湿变软 ‎8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 ‎1、食物被口腔初步消化后,就会进入人体内部的其他消化器管。‎ ‎2、人体的消化器管主要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 ‎3、人体的消化器管示意图 ‎4、食物在人体中的“旅行”过程: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 ‎5、消化器管各部分的作用 口腔是消化道和呼吸系统的入口,其功能是感觉食物的味道和搅拌食物。‎ 食道连接着咽部和胃,食物在食道的推进不是靠重力,而是靠肌肉有节律地收缩和松弛,称为蠕动。‎ 胃是人体一个重要的消化器管,能分泌胃液,胃液里面含有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所以胃的功能有两个:贮存食物,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 ‎6、食物在人体內的消化和吸收过程是比较复杂的,我们还需要阅读更多的资料来进一步了解这个过程。‎ ‎7、消化器管是非常容易受到伤害的,过冷、过热、不洁净、没有经过充分咀嚼的食物都会影响它们的工作和健康。‎ ‎8、什么样的食物容易进入“食道”,容易被运输?如果进入胃里的食物不是小块的,也不柔软,会给胃带来哪些麻烦?这与口腔的工作有怎样的关系?‎ 细碎的、柔软的食物容易进入“食道”,容易被运输。‎ ‎ - 169 –‎ 如果进入胃里的食物不是小块的,也不柔软,就会给胃部带来压力,胃部消化这些大块的,坚硬的食物难度会大一些。‎ 遇到这些坚硬的、大块的食物,口腔的作用就非常大,口腔可以把这些坚硬的、大块的食物,通过牙齿咀嚼成小块的、细碎的食物,并且利用口腔中的唾液消化酶初步分解这些坚硬的大块的食物。‎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第三单元 运动和力 ‎1、物体有时是静止的,有时是运动的。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使运动的物体静止,改变运动的快慢等都需要力。‎ ‎2、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产生力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让小车运动起来 ‎1、几千年前,人类就发明了车。‎ ‎2、车的类型和动力 类型 动力 小推车 推力 马车 马拉 自行车 脚蹬 小轿车 汽油 高铁动车 电力 ‎3、重力能把地球表面的物体拉向地面。有关重力的例子:‎ 树上的苹果掉下来 向空中的皮球总要落回地面 小孩人滑梯上滑下 水往低处流 ‎4、怎样使静止的小车运动?怎样使运动的小车静止?‎ 使静止的小车运动,使运动的小车静止,都需要用力。‎ ‎5、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有什么关系?‎ 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拉力越小,小车运动越慢。‎ ‎6、运动员是怎样改变足球的运动状态的?(快或慢,启动或停止)‎ 运动员用力就可以改变足球运动快或慢,使足球启动或停止。‎ ‎7、在研究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的关系实验中,挂的垫圈数量越少,产生的拉力越( 小 ),小车从起点到终点的时间越( 长 ),小车运动的速度越( 慢 )。挂的垫圈数量越多,产生的拉力越( 大 ),小车从起点到终点的时间越( 短 ),小车运动的速度越( 快 )。‎ ‎8、学生活动手册 ‎ - 169 –‎ 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关系的记录表 挂( 5 )个垫圈时,刚好能使小车运动起来 拉力大小 ‎(垫圈个数)‎ 实验 次数 从起点到终点的时间(秒)‎ 小车运动快慢 ‎(慢速、中速、快速)‎ 测量时间 平均时间 ‎7‎ ‎1‎ ‎5‎ ‎4.8‎ 慢速 ‎2‎ ‎4.5‎ ‎3‎ ‎5‎ ‎9‎ ‎1‎ ‎3.2‎ ‎3.2‎ 中速 ‎2‎ ‎3.5‎ ‎3‎ ‎3‎ ‎11‎ ‎1‎ ‎2.1‎ ‎2‎ 快速 ‎2‎ ‎1.9‎ ‎3‎ ‎1.9‎ 我发现:在研究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的关系实验中,挂的垫圈数量越少,产生的拉力越( 小 ),小车从起点到终点的时间越( 长 ),小车运动的速度越( 慢 )。挂的垫圈数量越多,产生的拉力越( 大 ),小车从起点到终点的时间越( 短 ),小车运动的速度越( 快 )。‎ ‎2用气球驱动小车 ‎1、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 ‎2、把气球吹足气再松开口部,气球喷气方向和运动方向正好相反。因为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 ‎3、充气后的气球具有能量,喷气时可以产生动力。‎ ‎4、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5、气球是怎样使小车向前运动的?‎ 气球吹足气后再松开口部,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叫反冲力。反冲力推动小车向前运动。‎ ‎6、怎样改进可以使小车行驶得更远?‎ 方法一:可以利用更大的气球,把气球里的气打得更足一些,这样产生的动力更大一些。‎ 方法二:可以利用细一些的喷管,使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来的气流更强大。‎ 方法三:可以使用两个气球同时喷气,这样产生的动力更大。‎ ‎7、我们还知道哪些反冲力的例子?‎ 子弹炮弹出膛,由于反冲会产生后座力。‎ 游泳、滑冰等一些运动,也是利用反冲力。‎ 一种俗称“钻天猴”的烟花,点火后飞到空中,然后爆炸,飞到空中的过程就是利用反冲力。‎ ‎ - 169 –‎ ‎8、气球运动方向与气体喷出方向关系记录表 实验结论:把气球吹足气再松开口部,气球喷气方向和运动方向正好相反。‎ ‎3用橡皮筋驱动小车 ‎1、橡皮筋具有弹性,可以拉伸。拉长的橡皮筋具有能量,释放后可以产生动力。‎ ‎2、组装用橡皮筋驱动的小车的方法及步骤:‎ 第一步:把橡皮筋连接起来,一端固定在车架上,另一端固定在车轴上。‎ 第二步:转动车轮,让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松开手车轮就会转动。‎ ‎3、小车行驶的距离与橡皮筋在车轴上绕缠圈数的关系:‎ 橡皮筋在车轴上绕缠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的距离越远;‎ 橡皮筋在车轴上绕缠的圈数越少,小车行驶的距离越短。‎ ‎4、在“小车行驶的距离与橡皮筋在车轴上绕缠圈数的关系”实验时,橡皮筋缠绕一圈时和缠绕多圈时,产生的力大小不一样。橡皮筋缠绕一圈时,产生的力小,缠绕多圈时,产生的力大。‎ ‎5、橡皮筋缠绕一圈时和缠绕多圈时,力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不一样。橡皮筋缠绕一圈时,力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短,缠绕多圈时,力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长。‎ ‎6、使车轮转动的力来自哪里?‎ 使车轮转动的力来自于绕缠在车轴上上的橡皮筋的弹力。‎ ‎7、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的距离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关系?‎ 小车行驶的距离与橡皮筋在车轴上绕缠圈数的关系:‎ 橡皮筋在车轴上绕缠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的距离越远;‎ 橡皮筋在车轴上绕缠的圈数越少,小车行驶的距离越短。‎ 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多,橡皮筋被拉伸的长度越( 长 ),橡皮筋产生的弹力越( 大 ),驱动小车行驶的距离越( 远 )。‎ ‎ - 169 –‎ ‎8、像橡皮筋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 ‎9、小车行驶距离与橡皮筋缠绕圈数关系的记录表 挂( )个垫圈时,刚好能使小车运动起来 橡皮筋缠绕的圈数 实验 次数 从起点到终点的距离(厘米)‎ 小车行驶距离 ‎(远、中等、近)‎ 测量距离 平均距离 ‎10‎ ‎1‎ ‎50‎ ‎52‎ 近 ‎2‎ ‎55‎ ‎3‎ ‎53‎ ‎15‎ ‎1‎ ‎70‎ ‎70‎ 中等 ‎2‎ ‎71‎ ‎3‎ ‎68‎ ‎20‎ ‎1‎ ‎88‎ ‎90‎ 远 ‎2‎ ‎91‎ ‎3‎ ‎92‎ 我发现: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多,橡皮筋被拉伸的长度越( 长 ),橡皮筋产生的弹力越( 大 ),驱动小车行驶的距离越( 远 )。‎ ‎4弹簧测力计 1、 研究运动和力时,往往需要知道力的大小,弹簧测力计就是测量力的大小的一种工具。‎ ‎2、弹簧测力计示意图 弹簧测力计是提环、弹簧、指针、刻度板、挂钩等五部分组成的。‎ 提环——便于用手握住测力计 弹簧——测出力的大小 指针——指向力的大小的刻度 刻度板——表示出刻度 挂钩——挂住被测量的物体 ‎ - 169 –‎ ‎3、用力慢慢拉挂钩,发现弹簧会变长,指针会随着弹簧的变长而指向不同的刻度。‎ ‎4、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时,要注意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刻度,弄清每一大格是多大的力,一小格是多大的力,最大能测量多大的力。‎ ‎5、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时,拉力越大,弹簧伸得越长,示数也越大。这一点跟橡皮筋的特点很像。‎ ‎6、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符号N表示。它是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牛顿的名字命名的。‎ ‎7、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 ‎(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的位置 ‎(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 ‎(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 ‎8、弹簧测力计的弹力是怎样产生的?‎ 弹簧测力计中的弹簧在受到重物的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样就产生了弹力。‎ ‎9、怎样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第一步: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的位置。‎ 第二步:在挂钩上挂上所测的重物,看一看指针所指的刻度。‎ 第三步:读取指针所指的刻度,这个数字就是力的大小。‎ ‎10、生活中哪些地方还有弹力?‎ 撑杆跳和海绵垫、健身球、跳板、蹦蹦床、弹簧、射箭、拍皮球、打羽毛球、打篮球、弹吉他、二胡等乐器、橡皮筋、松紧带、弹力袜、弹力棉、拉力器、弹弓等。‎ ‎11、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拉力的大小记录表 物体名称 估测力的大小 实测力的大小 科学课本 ‎4.5N ‎3.5N 笔袋 ‎2N ‎1.7N 一瓶500毫升的矿泉水 ‎5N ‎4.9N ‎5运动与摩擦力 ‎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往往会受到和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2、人们在搬运重物的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摩擦力。‎ ‎3、在模拟搬运重物的实验中,轮子可以看作移动的滚木。‎ ‎4、人类发现可以用滚动的方式前进,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 ‎5、古人在没有大型机械的情况下如何搬运巨石等重物?请写出几种方法,并说一说哪种方法产生的摩擦力最小,最省力?‎ 方法一:在平整的道路上拖动巨石,这种方法产生的摩擦力最大,最不省力。‎ ‎ - 169 –‎ 方法二:把巨石放在滚木上,拖动巨石,这种方法产生的摩擦力比较小,比较省力。‎ 方法三:把巨石放在轮子上,拖动巨石,这种方法产生的摩擦力最小,最省力。‎ ‎6、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需要减小摩擦力?‎ 增大摩擦力 减小摩擦力 ‎1、鞋底的花纹 ‎2、道路结冰时,给车子轮胎加上防滑链 ‎3、塑料瓶盖上有一些竖纹 ‎4、车子陷在泥里,掂上草,使车子出来 ‎5、乒乓球拍上粘贴橡胶使接触面变粗糙 ‎1、车子轴承上加上润滑油 ‎2、气垫船 ‎3、磁悬浮列车 ‎4、行李箱下装有轮子,拖著走既方便又省力 ‎5、轴内安装滚珠 ‎7、用不同方式搬运重物时拉力大小的记录表 搬运重物(纸盒)的方式 拉力的大小(填垫圈个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平均值 直接滑动 ‎10‎ ‎11‎ ‎13‎ ‎11‎ 使用“滚木”‎ ‎8‎ ‎7‎ ‎8‎ ‎8‎ 使用轮子 ‎5‎ ‎4‎ ‎5‎ ‎5‎ 我发现:搬运重物时,直接滑动,产生的摩擦力最大,使用的拉力最大,使用“滚木”,产生的摩擦力比较粘,使用的拉力比较小,使用轮子,产生的摩擦力最小,使用的拉力最小。‎ ‎6运动的小车 ‎1、飞行的子弹将物体击穿,踢飞的足球把玻璃打碎,呼啸的狂风将大树连根拔起,奔腾的江水驱动水轮转动……它们都具有能量。‎ ‎2、在敲击实验中,第一次用橡皮槌轻轻地敲击音叉,第二次用橡皮槌重重地敲击音叉。仔细听音叉发出的声音,并用手触摸音叉,说一说两次实验的现象有什么不同。‎ 第一次,用橡皮槌轻轻地敲击音叉,音叉发出的声音比较小,用手触摸音叉,感觉音叉振动不剧烈。‎ 第二次,用橡皮槌重重地敲击音叉,音叉发出的声音比较大,用手触摸音叉,感觉音叉振动剧烈。‎ ‎3、在撞击实验中,从三个不同坡度的斜面上释放小车,让小车滑下后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要注意每种情况做三次实验,每次实验小车都要从斜坡的同一位置释放。‎ ‎4、在撞击实验中,坡度越大,车滑下后的速度越大。‎ ‎ - 169 –‎ ‎5、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各种形式的能量,运动的小车、发光的灯泡、燃烧的蜡烛、拉长的橡皮筋……都具有能量。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 ‎6、橡皮槌和小车在什么情况下具有能量?我们是怎么知道的?‎ 橡皮槌和小车在运动的情况下具有能量。因为橡皮槌落下后可以使音叉振动,发出声音。小车从高处释放后,撞击平面上的木块,能够使其向前滑动。‎ ‎7、运动物体具有的能量和运动速度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具有的能量越大,运动的速度越慢,具有的能量越小。‎ ‎8、撞击实验记录表 实验结论:坡度越大,释放小车时的位置就越高,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速度就越( 快 ),撞击后木块滑行的距离就越( 远 )。这说明,小车速度越大,它的能量就越( 大 )。‎ ‎7设计制作小车(一)‎ ‎1、人们根据需要会设计各种动力的车辆来执行不同的任务。‎ ‎2、本次设计制作小车的任务:利用生活中的材料设计制作一辆具有动力的小车,使它能在5秒内把两抉橡皮运输1米远。‎ ‎3、本次设计制作小车的具体要求:‎ ‎(1)车身长度不超过25厘米;‎ ‎(2)用橡皮筋或气球作动力;‎ ‎(3)只能利用提供的材料。‎ ‎ - 169 –‎ ‎4、本次设计制作小车的材料:‎ 硬纸盒、剪刀、橡皮筋、轮子、连接轴、胶水、吸管、胶带、气球 ‎5、设计制作小车的基本步骤:‎ 明确问题——明确设计什么,用途是什么,具体要求有什么。‎ 制订方案——头脑风暴,研究会遇到什么问题,怎样解决,制订最优方案。‎ 实施方案——团队协作,根据方案加工制作,汇报展示。‎ 评估与改进——根据标准评估、打分,反思方案、制作以及整个过程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改进。‎ ‎6、制订方案的步骤:‎ 第一步:观察小车模型,了解小车的结构。‎ 第二步:讨论、确定小车的设计方案,绘制设计图。‎ ‎7、绘制小车的设计图时,要求:‎ 从多个角度画出小车,更全面地反映它的结构。‎ 标注一下主要部分的尺寸。‎ 还需要介绍一下小车的动力方式、各部分所用材料、每种材料的加工方式和使用工具、各部分的连接方式等。‎ ‎8、学生活动手册 制作小车所需材料:‎ 动力方式 气 球( )‎ 橡皮筋( )‎ 材料 数量 硬纸盒 ‎2个 气球 ‎3个 橡皮筋 ‎5根 轮子 ‎4个 连接轴 ‎2个 吸管 ‎2根 胶带 ‎1卷 胶水 ‎1瓶 剪刀 ‎1把 小组分工:‎ 姓名 任务 赵佳佳 准备材料 庄嘉玲 绘制设计图 马涛 组装小车、调试小车 周一航 组装小车、调试小车 徐媛媛 介绍交流小车 设计图 ‎ - 169 –‎ 从正面看 从侧面看 从上面看 ‎8设计制作小车(二)‎ ‎1、动手制作小车时,要做好分工,根据设计图制作小车。‎ ‎2、制作小车的程序:确定组装步骤→选择材料和工具→加工材料→组装→调试。‎ ‎ - 169 –‎ ‎3、汇报、测试的内容包括:汇报设计思路、展示设计图、介绍组装流程、测试小车。‎ ‎4、测试并改进小车 发现的问题 可能的原因 解决方案 不能走直线 车轴不正 调整车轴 橡皮筋小车动力不足 一根橡皮筋驱动力太小 加橡皮筋 气球小车吹气时间太短 气球气不足、气球太小 打足气体、用大气球 橡皮筋打滑 橡皮筋太滑 两根橡皮筋缠绕起来 ‎5、进行评估时,引导学生从小车设计、团队分工合作、小车制作、展示讲解、小车功能几个方面进行评估。‎ ‎6、根据评估的情况,各小组要反思设计和制作过程,进一步改进制作的小车。‎ ‎7、工程师不会将不成功的模型视为失败,而是将它看成一个有价值的学习机会,并能根据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改进,做出更好的解决方案。‎ ‎ - 1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