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 MB
  • 2021-11-24 发布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精卫填海教案新人教版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3精卫填海 ‎1.会写“帝、曰”等5个字,读准“少”这个多音字。‎ ‎2.读顺句子,读出适当的停顿和节奏,读通课文。‎ ‎3.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内容。‎ ‎4.感受精卫锲而不舍的精神,感受神话故事的魅力。‎ ‎5.引导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讲故事。‎ 重点 ‎1.读顺句子,读出适当的停顿和节奏,读通课文。‎ ‎2.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内容。‎ 难点 ‎1.感受精卫锲而不舍的精神,感受神话故事的魅力。‎ ‎2.引导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讲故事。‎ ‎1.字词教学 本课的生字词较少,而且识记起来较为容易。要求会写的字有5个,在识字教学中,注意提示生字的写法,如“帝”中间的部分是“冖”,不是“宀”;“曰”和“日”相仿,但是“曰”要扁而宽。‎ ‎2.阅读理解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阅读古文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可通过老师范读、学生自读、指名读等方式,让学生能读通句子,并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意。‎ ‎3.学会表达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之外,还要锻炼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意思。学会用“这个故事讲的是……”这样的句式进行表达。‎ ‎1.课前预习 ‎(1)借助字典等工具书认读、理解生字。‎ ‎(2)借助拼音读课文,把课文读熟。‎ ‎(3)查阅资料书或上网搜集有关《山海经》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5‎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帝、曰”等5个字,读准“少”这个多音字。‎ ‎2.读顺句子,读出适当的停顿和节奏,把课文读通、读顺。‎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请看一下这幅图(课件出示精卫鸟的图片),你们知道这是什么鸟吗?你们想知道这只鸟儿的故事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认识一下吧。‎ 课件出示:‎ ‎(板书:精卫填海)‎ ‎2.课件出示《山海经》的相关信息,并与学生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课件出示:‎ ‎《山海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全书现存18篇,保存了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山海经》还是我国第一部描绘山川与物产、风俗与民情的大部头地理著作,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其中有关矿物的记录,更是世界上这一类文献中最古老的类似记录。‎ 设计意图:‎ 用生动的图片、动画片及其他相关资料引入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了解神话故事 ‎1.初读课文,扫清生字障碍。‎ ‎(1)学生初读课文,自主认读生字词。‎ ‎(2)课件出示本课生字,学生自主识记,并与同桌交流这些生字书写上的易错点。教师相机点拨。‎ 课件出示:‎ 帝 曰 溺 返 衔 5‎ 预设:“帝”,中间的部分是“冖”,不是“宀”;“曰”和“日”相仿,但是“曰”要扁而宽。写的时候要注意看清字形。‎ 学生当堂识记生字。同桌互相听写,互相纠错。‎ ‎2.读通课文。‎ ‎(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断句,并把握节奏感。‎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把句子读顺,在读顺句子的基础上读通文章。‎ ‎(3)教师指导朗读难读的句子,教学生正确断句并让学生多读几遍,直至熟练。‎ 课件出示:‎ 炎帝之/少女 溺/而不返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4)指名读,看谁读得通顺。教师及时进行评价。‎ ‎(5)大声朗读课文,读出节奏感。‎ 设计意图:‎ 四年级的学生读古文,有些难度。可通过老师的范读让学生对读古文有初步的了解,然后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学生得以读通句子、读熟课文,为理解课文内容做准备。‎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把握人物形象,体会神话故事的神奇之处。‎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熟读了课文,下面就请两位同学来展示一下,看谁读得好。‎ 指名学生读课文,教师及时给予评价。‎ ‎2.上节课我们读熟了课文,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这篇简短的古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设计意图:‎ 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开门见山,明确这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 二、借助注释,了解故事内容 ‎1.请同学们读课文,借助注释疏通文义。不懂的地方可以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课件出示:‎ 炎帝 名曰 溺水 返回 衔接 5‎ 生读课文,并疏通文义。‎ 教师引导:在疏通文义的时候,要注意特殊句式。‎ 课件出示:‎ 女娃游于东海 以堙于东海 老师指导:在疏通文义的时候,这样的句式会让我们觉得有些难以理解。这是因为这些句子的顺序和我们平时接触到的句子的顺序不一样。“女娃游于东海”正常的语序应该是“女娃于东海游”;“以堙于东海”正常的语序应该是“以于东海堙”。把语序调整过来后,疏通文义就简单多了。‎ ‎2.小组推选代表在全班同学面前概括课文大意,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或补充。‎ 课文译文: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女娃到东海游玩,在海里溺水而未能回来,因此变为精卫鸟,(它)常常衔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子,填塞东海。‎ 设计意图:‎ 在理解重难点句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疏通文义,为下个环节体会精卫的精神打下基础。‎ 三、体会精卫的精神 ‎1.我们疏通了文意,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讲一讲《精卫填海》的故事。‎ 学生再读课文,讲故事。每个小组推选一名同学讲故事。老师及时进行评价。‎ ‎2.炎帝的小女儿变成精卫鸟之后,做了一件什么事?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她的什么精神?‎ 学生回答,教师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课件出示:‎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老师引导:“常”是“经常”的意思,“西山之木石”意为“西山的树枝和石头”,“堙”是“填塞”的意思。通过这些词语、短语,我们可以了解到怎样的信息?‎ 学生读句子,理解句子,并交流前面提出的问题。‎ 预设:精卫经常衔着西山的木石去填海。‎ 从中可以看出精卫锲而不舍、不服输的精神。‎ ‎(板书:锲而不舍、不服输)‎ ‎3.从《精卫填海》中,你获得了什么启发?人们通常在什么情况下赞扬精卫填海的精神?和同学交流。‎ 学生交流,并做汇报。‎ 预设:人们通常用精卫填海来形容那些不畏艰难,努力奋斗的人。他们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用锲而不舍的毅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设计意图:‎ 5‎ 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解析重难点句子,引导学生疏通文义,使学生能复述故事情节,把握精卫的形象,体会精卫的精神,从而受到启发。‎ 四、布置作业 ‎1.把精卫填海的故事讲给家长听。‎ ‎2.收集自己喜欢的神话故事,记下来,讲给同学或家长听。‎ 设计意图:‎ 给家长讲神话故事,除了能夯实课上所学之外,还能扩大学生的积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热情。‎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很重视对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时时刻刻给学生以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尝试自己学、自己发现、自己体验。具体表现如下:‎ 一、激发兴趣。‎ 针对中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我灵活运用多媒体手段呈现传统文化,营造和谐、富有童趣的学习气氛,如以图激趣,以看动画片引入等,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本篇课文的学习。这样一改学古文枯燥无味的状况,调动起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积极性,让学生能自觉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注重阅读。‎ 学生认读古典神话文本的难度较大,我结合学古诗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古文。先扫清字词障碍,让学生读顺句子、读通文章,再采用以读代讲的方式,一步步引导学生去感悟,使古文的学习化难为易。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朗读的兴趣,还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深入感悟。‎ 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我详解重难点语句,引导学生准确把握精卫的形象,深刻理解精卫填海的精神,并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畅谈启发和感悟。‎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