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8.89 KB
  • 2022-04-06 发布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 小数乘法 北京版 (2)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教学设计一、基本信息学校课名小数乘法练习教师姓名学科(版本)数学(北京义务教育教科书)章节一小数乘法学时第十学时年级五课例类型:1.基于微课课堂微课使用范围:2.交互式电子设备或移动终端类环境说明:互动反馈设备3.虚拟/增强/混合现实类环境说明:4.STEAM教育类环境说明:二、学习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按要求估算,但是自觉估算和计算的意识薄弱,数感有待增强,灵活计算的能力也需增强。三、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在实际应用中培养学生的数感。2、巩固估算的方法,自觉、灵活的运用这些方法判断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教学重点:进一步巩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估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在实际应用中培养学生的数感。-5- 教学难点:在实际应用中培养学生的数感。解决措施:本节课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借助互动反馈技术,让学生在计算、估算、判断推理的过程中,逐渐感悟。五、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起止时间(’”-’”)环节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活动媒体作用及分析课前谈话导入新课0’0”-0’33”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课前谈话:数学是研究“数”的学科,同学们,你们都学过或知道哪些数呢?导入:开学以来,我们研究了小数乘除法,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小数”的大世界,与数进行一场大PK。(出示课题:小数大世界)自然数、整数、小数、分数、正数、负数……第一关:不计其“数”0’34”-8’38”通过游戏,用乘积与因数的关系、估算等知识来判断算式的结果的范围,也可以检验结果是否合理。要求不计算,与16PK,看结果是比16大还是比16小(1)16×1.2(2)16×0.9(3)8×1.99(4)2.1×8.3(5)1.9×7.8(6)32×0.69提问:回忆刚才,我们都用了哪些方法和16进行比较的?学学生比较判断并说明理由。可以用乘积与因数的关系、估算等知识来判断算式的结果的范围,也可以检验结果是否合理。PPT课件出示第一关题目第二关:众里选“数”8’39”-20’35”按点1:2.6×7.5=①14.3②19.5③13.5提问:①为什么不对?按点2:()×()=17.28①2.2×8.17②3.6×4.8③3.6×6.8提问:怎么排除①③学生思考选择说明理由学生思考选择说明理由出示按点1出示按点2-5- 利用互动反馈技术选择正确答案,进一步巩固估算方法、因数和乘积的尾数关系等选项?我们用心去思考,就会用新的收获。下面请同学们擦亮你们的慧眼,让我们来慧眼辨“数”。运用互动反馈技术引导学生思考、辨析,复习相应的规律。第三关:慧眼辨“数”20’36”-31’55”利用设数法比较个各数的大小你能比较出abc的大小吗?a×1.8=b×0.4=c①a>c>b②b>c>a③无法判断总结:设数法是我们常用的一种解题技巧,设数也很有学问,一般我们设数的原则是简单,易于计算。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做出选择反馈,说明理由出示按点3运用互动反馈技术促使每个学生都积极思考第四关:心中有“数”31’56”-41’08”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推理正确结果❤×❤×❤=1.728三颗心代表的是同一个数,你能猜中它们的心思吗?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课件出示题目畅谈收获,总结提升41’09”-41’49”梳理本节课用到的相关知识和规律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想和大家交流的吗?总结: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就会眼中有数,善于思考,就会心中有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今后我会还将继续探索数的大世界。学生谈收获六、教学反思巧思辨“数”,有“感”而生“数感”是数学新课标十大核心词之首,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数感的培养非常难,它有赖于教师在每节课中的精心设计和适时地引导感悟,尤其是体现在计算教学中,包括计算的练习课和复习课,让学生在计算、估算、判断推理的过程中,有感而生。下面就结合小数乘除法教学谈谈我的尝试和感受。在《小数乘法练习课》中,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引导学生在辨别比较的过程中养成数感:第一环节:不计其“数”:(要求不计算,与16PK,看结果是比16大还是比16小)(1)16×1.2(2)16×0.9(3)8×1.99(4)2.1×8.3(5)1.9×7.8(6)32×0.69。第二环节:众里选“数”:按点1:2.6×7.5=①14.3②19.5③13.5按点2:()×()=17.28-5- ①2.2×8.17②3.6×4.8③3.6×6.8第三环节:慧眼辨“数”:你能比较出a、b、c的大小吗?a×1.8=b×0.4=c①a>c>b②b>c>a③无法判断第四环节:心中有“数”:❤×❤×❤=1.728,三颗心代表的是同一个数,你能猜中它们的心思吗?整节课的设计引导学生用积与因数的关系、估算等知识来判断算式的结果的范围,也可以检验结果是否合理。在生生、师生互动交流、思维碰撞的过程中养成数感。从按点的反馈来看,孩子对数和算式及其结果逐渐有了感觉。这个按点错误率较高,在反馈第一个答案时,学生说到用估算的方法得知,结果比16大,所以选A,有的孩子反驳道,2.2和8.17相乘,级的末尾应该是4,不是8。选A的同学恍然大悟,也给了大家传达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积的尾数和两个因数尾数的关系,这个内容上课未曾提及,但是孩子们感悟到了。-5- 最后一个环节的设计很多老师质疑这道题的难度是不是太大了,用成人的思维这是一道开三次方的题。这么一道超纲的题,恰好成为了培养学生数感的绝佳机会。绝大多数孩子在解决这道题时都用1.728÷3=0.576,当全班交流想法时,有的孩子就发现问题了,如:用因数的尾数相乘,积的尾数应该是6,而不是8;有的孩子说三个三位小数相乘,积应该是9位小数,而不是三位小数;还有的孩子说三个纯小数相乘,积也应该是纯小数,而不是带小数。学生的发言打开了大家的思维,有的学生说,我知道了这个数应该是带小数,更有的孩子说出了这个数应该是一点几,这个数应该是一位小数……孩子们纷纷跃跃欲试,从1.1、1.2、1.3……开始试起。有的孩子根据因数和积的尾数特点,在试的时候减少了计算量,很快找到了正确结果。数感的培养绝不是一节课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但是绝不能因为它难就不去做,只有一点一滴不断的培养实施,才会让学生有感而生,有感而发。-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