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52 MB
  • 2021-12-06 发布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本第35课-人教部编版(共20张PPT)

  • 2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中华经典素读范本》 四年级下册 第35课 内容一 郑伯克段于鄢(上) 内容二 诗经·唐风·杕杜 内容一 郑伯克段于鄢(上) 一、温故揭题 (一)教师引导学生用镂空法背诵《论语·雍也篇 第六(五)》。 (二)师生合作吟诵《满江红》。 二、尝试初读 (一)初读《郑伯克段于鄢(上)》,老师读一句, 学生跟读一句。 (二)标注易读错字词:鄢、共(gōng)叔段、寤、 遂恶(wù)之、亟、虢、佗(tā)邑唯命、大(tài) 叔、祭(zhài)仲、都(dū)、雉、叁、焉辟(bì) 害、贰、廪、暱 (三)学生读一句,老师跟读一句。 (四)师生拍手齐读。 (五)学生说读后感受。 三、分步练读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文白对读。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 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 亟请於武公,公弗许。 译文: 当初,郑武公娶了申国的武姜,生了庄公和共叔段。 庄公出生时逆生难产,令姜氏受到惊吓,所以取名寤生,因 此姜氏不喜欢他。(姜氏)偏爱共叔段,想立他为太子,多 次向武公请求,武公不答应。 2.素解文意。 启思:庄公(即文题中的“郑伯”)和共叔段(即文题中的 “段”)是什么关系? 提示:同胞兄弟。 链接:①郑庄公(前757~前701),名寤生,郑武公之子, 春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被称为“春秋三小霸之首”(其余 两位是齐僖公、楚武王)。 ②武姜,生卒年不详,姜姓,名失考,申国国君之女,郑武 公的夫人,郑庄公和共叔段的母亲。因郑武公谥号为“武”, 故称武姜。 ③共叔段(前754~?),名段(一说名叔段),郑武公少子,郑 庄公同母弟。郑庄公即位后,共叔段受封京城,故称京城大 叔或太叔段,后在武姜帮助下谋逆作乱,被郑庄公击败后逃 到共地,故称共叔段,最终死在他国。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 文白对读。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严邑也,虢叔死 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叁 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 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避害?”对曰:“姜氏 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 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 待之。” 译文: 等到庄公即位,姜氏请求将制地作为共叔段的封邑。庄 公说:“制地地势险要。虢叔死在那里,其他地方都随您的 意。”又请求京地,让共叔段住在那里,大家都叫他京城太 叔。 祭仲对庄公说:“分封的都邑,城墙超过三百丈,就是 国家的祸害。先王规定的制度是:大的都邑,不超过国都的 三分之一;中等的,不超过五分之一;小的,不超过九分之 一。现在京城不合规定,破坏先王制度,君王将不被放在眼 里。”庄公说:“姜氏要这样,怎样才能避免祸害呢?”祭 仲回答:“姜氏哪里能满足呢?不如及早处置,不要让祸根 滋生蔓延,一旦蔓延就难于对付了。蔓延的野草尚且不能除 尽,何况您受宠的兄弟呢!”庄公说:“老做不义的事,必 然自我招致灭亡,您姑且等着看吧。” 2.素解文意。 启思:什么是“不义”之举? 提示:人做事时超出了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所规定的范围。 链接:《冯谖市义》 拓展: 积累古人论“义”的名句: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篇第四》 见义不为,无勇也。 ——《论语·为政篇第二》 义,志以天下为芬。——《墨子·经说上》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三)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 文白对读。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於己⑩。公子吕曰:“国不堪 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 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 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 译文: 不久太叔命令西部和北部边境也听命于自己。公子吕说: “国家不能出现一地两属的情况。您打算怎么办?您要把君 位让给太叔,下臣就请求去侍奉他。如果不给,那就请除掉 他,不要让老百姓产生二心。”庄公说:“不用管他,他会 自取其祸的。” 太叔进而把两属的地方收为自己的封邑,一直到廪延。 子封说:“可以下手了,土地扩大了将会得到民心。”庄公 说:“对君王不义,对兄长不亲,土地扩大了也会垮台。” 2. 素解文意。 点拨:对于共叔段日益嚣张的行为,郑国的大臣,如公子吕、 子封都表示了不满,唯有庄公不动声色,甚至有意放纵共叔 段,诱使他越来越骄横。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四、熟读成诵 (一)师生共读。 (二)用陈琴歌诀乐读法再读。 (三)镂空记忆背诵。 五、本课总结 内容二 诗经·唐风·杕杜 一、温故揭题 用陈琴歌诀乐读法背诵《郑伯克段于鄢(上)》。 二、解诗题 “杕”是孤生独立的 样子,“杜”是杜梨 树,又名棠梨,属于 落叶乔木,果实圆、 小,味涩可食。 三、正诗音 (一)初读《诗经·唐风·杕杜》,老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 (二)标注易读错字词:杕、湑、独行(xíng)、踽、嗟行 (háng)、佽、菁、睘 (三)标注入声字: (四)学生读一句,老师跟读一句。 (五)师生拍手齐读。 (六)学生说读后感受。 四、明诗意 (一)文白对读。 原句 有杕之杜,其叶湑湑。 独行踽踽,岂无他人? 不如我同父。 嗟行之人,胡不比焉? 人无兄弟,胡不佽焉? 有杕之杜,其叶菁菁。 独行睘睘,岂无他人? 不如我同姓。 嗟行之人,胡不比焉? 人无兄弟,胡不佽焉? 译文 一棵杜梨孤零零,树叶儿却茂盛。 一个人孤独走在路上,难道路上无人同行? 不如同父兄弟亲。 可叹路上行人,为何不与我亲近? 有人生来没有兄弟,为何不能对他同情? 一棵杜梨孤零零,树叶儿却繁盛。 一个人孤独走在路上,难道路上无人同行? 不如同母兄弟亲。 可叹路上行人,为何不与我亲近? 有人生来没有兄弟,为何不能对他同情? (二)字词释义。 ①湑湑:树叶茂盛的样子。 ②踽踽:孤独无依的样子。 ③同父:同父的兄弟。 ④比:亲近。 ⑤佽:同情,帮助。 ⑥菁菁:树叶茂盛的样子。 ⑦睘睘:孤独无依靠的样子。 ⑧同姓:同母的兄弟。 五、品诗味 品味:这首诗歌分两章,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除了替换 个别字词外,内容基本相同,都是表现独行者举目无亲的窘 迫境况以及孤立无援的忧伤、绝望。 拓展:积累古代表现民生疾苦的诗句: 旻天疾威,天笃降丧,瘨我饥馑,民卒流亡。——《诗 经·大雅·召旻》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 号泣声,挥涕独不还。——王粲《七哀诗三首(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李绅《悯农二首(其一)》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 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卖炭翁》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 百字》 六、背诗句 (一)复沓式读诗 (二)用陈琴歌诀乐读法再读。 (三)镂空记忆背诵。 七、想诗境 (一)请大家静听吟诵,尽可能地在脑海中想象出诗中 所描绘的画面。 (二)请脑海中出现了画面的同学举手,说说你脑海中 的画面有些什么。 八、悟诗情 不论是《诗经·唐风·杕杜》,还是拓展部分的诗句, 都向我们展示了当时百姓的生活惨况,也表达了诗人们 对穷苦百姓的怜惜之情。 九、本课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