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5.50 KB
  • 2021-12-10 发布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7单元 第22课 四季之美 部编版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2 四季之美 课文以时间为顺序,依次描写了春夏秋冬四季的美丽景致。作者用细致的笔触描写出不同时间、不同景物的动态变化,营造了美的氛围,足见作者内心的敏感、情感的丰富以及性情的雅致。‎ 本文作者感受细腻、选材视角独特,字里行间蕴含着独特的韵味。从时间上说,作者选择了“黎明”“夜晚”“黄昏”和“早晨”四个时间段,即使“黄昏”,作者也分为“夕阳斜照”和“夕阳西沉”两个时间点,这些细微的时间差别,突显了作者感受的细腻。从景致上说,对于明亮的月夜,作者只用“固然美”一笔带过,着重描写了漆黑漆黑的暗夜和蒙蒙细雨的夜晚中的萤火虫,表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在写秋天的黄昏时,除选取归鸦和大雁外,还选取了风声、虫鸣,这些细微的景致,营造出独特的韵味。对于冬天的早晨,作者仅用“当然美”三个字概括了“落雪的早晨”,详细描写了“铺满白霜”和“无雪无霜”的早晨手捧火盆穿过走廊的场景,白霜与燃烧的炭火,两者一静一动,一白一红,韵味独特。从结构上来说,四个自然段都用“……最美是……”的句式开头,齐齐整整,后文描写则或长或短,错落有致。从用词上来说,“微微、红紫红紫、漆黑漆黑、翩翩、蒙蒙”等叠词,读来朗朗上口,具有音韵美。‎ 本文篇幅短小,所写景致不多,但作者善于捕捉景致瞬间微妙的动态变化。第1自然段描写春天黎明时分的天空,用“鱼肚色、红晕、红紫红紫”写出了天空颜色的变化,用“泛、染、飘”等动词和“一点儿一点儿、微微”等叠词写出了天空颜色变化的过程。第2自然段描写夏夜萤火虫飞舞的情景,用“翩翩飞舞”和“闪着朦胧的微光”等词语,写出了萤火虫飞舞时的迷人景色。第3自然段描写秋天黄昏时分的景致,描写了归鸦“急急匆匆”朝窠里飞去和大雁“比翼而飞”的情景,赋予归鸦、大雁以情感,画面具有动态感;其中,“夕阳斜照、夕阳西沉、夜幕降临”等词语,形象地写出了太阳落山的动态过程。第4自然段描写在冬天的早晨,作者手捧火盆穿过走廊的场景,不仅写出了冬季早晨的情趣,还写出了作者闲适的心情。‎ 本文的插图是四个扇面,分别展现了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冬天的早晨的景色,图文辉映,意境优美。‎ ‎1.通过小组讨论、教师指导的方式,会认“旷、怡”等生字,会写“黎、晕”等字,正确读写“黎明、红晕”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联系上下文,结合动态描写,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以及作者的赏景感受。‎ ‎4.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描绘生活中景色的变化。‎ ‎5.想象作者描绘的画面之美,激发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通过小组讨论、教师指导的方式,会认“旷、怡”等生字,会写“黎、晕”等字,正确读写“黎明、红晕”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联系上下文,结合动态描写,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以及作者的赏景感受。‎ 教学难点 ‎1.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描绘生活中景色的变化。‎ ‎2.想象作者描绘的画面之美,激发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1.阅读理解 本文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四季中某个时间的景物。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眼中四季的美是什么,再边读边圈画出作者眼里四季有哪些最美的景致,再引导学生比较表示时间的词语,从时间的细微差别方面,初步体会作者感受的细腻,激发学生阅读与思考的兴趣。可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感受景物的动态变化。也可结合课后第二题,引导学生体会景物的动态变化。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选择某一个段落指导学生学习,感受景致的独特韵味,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其他段落,进行交流汇报。同时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景物的动态变化。‎ ‎2.背诵课文 本文语言优美,可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积累背诵。如,第1自然段可让学生借助图片背诵,教师提前准备三张图片,分别和“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等句子对照,教学时,教师出示图片,学生依据图片想象画面进行背诵。第2自然段可以采用关键词提示法,教师出示“固然、也有、即使、也有”等词语,让学生根据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背诵。第3、4自然段可以让学生分组合作,想妙招,巧背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圈画出本课的生字词,并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2.读通句子,读顺课文。同时思考:四季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3.多媒体课件。‎ ‎2课时 第一课时 ‎1.通过小组讨论、教师指导的方式,会认“旷、怡”等生字,会写“黎、晕”等字,正确读写“黎明、红晕”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作者描绘的画面之美,背诵课文。‎ 板块一 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导入:同学们,我们知道一年有四个季节,每个季节的风景各有不同的特点。你们喜欢哪个季节,说说这个季节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风景。‎ ‎2.学生自主发言,教师评价。‎ ‎3.过渡:日本作家清少纳言认为四季都很美,而每个季节又有她认为最美的时间、景物。让我们跟随作者去看看作者笔下的四季是怎样的吧。‎ 板块二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典、小组讨论的方式解决疑问。(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最后挑重点难字进行统一讲解)‎ ‎2.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指导学生书写。强调书写笔顺的正确,注意“黎、漆、幕、愈”的撇捺要舒展。强调书写的正确,如“逸”是“兔”不是“免”。‎ ‎3.课件出示本课词语表中的词语,指名读,全班交流识记方法,教师对易错词语进行警示。‎ ‎4.齐读词语,强化记忆。‎ ‎5.全班齐读课文,注意发音准确。‎ 板块三 整体感知,熟读成诵 ‎1.将全班分为四个小组,每组读一段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指名回答)‎ 春天最美是黎明。‎ 夏天最美是夜晚。‎ 秋天最美是黄昏。‎ 冬天最美是早晨。‎ ‎2.由中心句,我们可以知道作者按照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时间顺序描写四季的景色,而作者眼中四季最美的时间分别是黎明、夜晚、黄昏和早晨。下面让我们依次逐段朗读课文,看看每个季节最美的景色有哪些,并寻找技巧快速背诵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1自然段,同时思考黎明时分最美的景物是什么?‎ ‎①指名学生回答问题。‎ 景物:东方的天空的颜色变化。‎ ‎②指名学生说说天空的颜色具体是怎样变化的。(课件可相机出示鱼肚色的天空、红晕、彩云三张图片)‎ 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③指名学生有感情地范读第1自然段,其余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感受春天黎明的美,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一点儿一点儿:读得舒缓一点,声音轻柔一点,表现东方天空慢慢变化的过程。‎ 微微:读得轻柔一些,读出红晕的浅显。‎ 红紫红紫:语气稍重一些,读出颜色的厚重。‎ ‎④总结:这段文字总写春天最美的时间是黎明,而黎明时分最美的景色是天空,天空具有动态美:先是泛着鱼肚色,后来染上红晕,再后来便成了彩云。请同学们结合三幅图片(鱼肚色的天空、红晕、彩云三张图片),自由背诵第1自然段。‎ ‎⑤指名背诵,再全班齐背。‎ ‎(2)学生认真听教师范读第2自然段,注意听教师朗读时的语气和重读的词语。‎ 语气:舒缓。朗读“翩翩飞舞”和“闪着朦胧的微光”等词语时,要突出安静的夜晚中的动态变化,让人感受到惊喜。‎ 重读:固然、漆黑漆黑、翩翩飞舞、朦胧、着实。‎ ‎①学生自由读。‎ ‎②指名学生范读,教师相机指导。‎ ‎③过渡:这个自然段写了夏天的夜晚,而对夏天夜晚的景色,作者也不是一概而论的。作者分别讲了三种天气的夏夜,请同学们再读文段,圈画出每种夜晚各有怎样的景物。(指名回答,学生补充,教师相机引导)‎ 明亮的月夜 漆黑漆黑的暗夜: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 蒙蒙细雨的夜晚:一只两只萤火虫飞行。‎ ‎④请同学们观察教材上的第二幅插图,说说图中画的是哪种天气的夜晚景色。(指名回答)‎ ‎⑤过渡:其实我们要背诵课文,既可以结合教材插图内容,也可以和同桌分角色朗读,‎ 比如:一人读夜晚类别,一人读对应的景色,进而熟读成诵。同学们也可以用其他办法背诵本段。小组交流背诵第2自然段的方法,再挑选自己喜欢的方法背诵本段,与同桌比一比,看谁背得又快又好。‎ ‎⑥小组齐背,再全班齐读。‎ ‎(3)学生自由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和第4自然段。‎ ‎(4)指名背诵,背前说说自己的背诵方法。(学生互评)‎ ‎(5)全班齐背。‎ 完成本课对应的字词书写训练。‎ 第二课时 ‎1.联系上下文,结合动态描写,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以及作者的赏景感受。‎ ‎2.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描绘生活中景色的变化。‎ ‎3.激发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板块一 品读文字,感悟表达 ‎1.复习导入:作者眼中四季什么时候最美?(全班齐读)‎ ‎2.在作者描绘的景色中,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景色?说说理由。(指名回答,教师相机进行讲解,指导学生感悟作者的描写好在哪里,重点关注动态描写以及作者观察细腻的表现)‎ ‎(1)浅析句段1:通过云彩的色彩变化来表现春天的气象,通过“泛、染、飘”三个动词,体现天空的变化,给人一种动态美。句中的“鱼肚色”“红晕”“红紫红紫”这三个表示颜色的词语,表现出一种图画美,可见作者对景物观察得非常细致。‎ 句段1: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2)赏析第2自然段,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景物的独有韵味。‎ ‎①一般文学作品描写的多是明亮的月夜,而作者却选择了漆黑漆黑的暗夜和蒙蒙细雨的夜晚,可见作者拥有独特的审美情趣。‎ ‎②赏析句段2。‎ 句段2: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A.说说这些景色美在哪里?给你怎样的感受?‎ 漆黑的夜晚,无数只萤火虫翩翩飞舞,让人感到震撼。蒙蒙细雨的夜晚一两只萤火虫飞舞让人惊艳,描写了两种不同场景下萤火虫营造的梦幻般的意境。在动静结合中勾画出一幅夏夜美景图,“明亮的月夜”“漆黑漆黑的暗夜”“蒙蒙细雨的夜晚”展现了静态美,给人宁静祥和之感,在静态的美中出现了飞行的萤火虫,画面瞬间灵动起来。‎ B.请分析句段2最后一句话的描写方法,说说这句话有什么妙处。‎ 运用动态描写,勾勒出一幅夏夜美景图,细雨蒙蒙的夜晚,一切都是昏暗的,而在这漆黑的夜晚,有一两只萤火虫闪着微光在迷蒙的雨雾中飞行,一暗一明,意境迷人,给静谧的雨夜增添了动态之美。‎ ‎(3)赏析第3自然段。‎ ‎①学生自由朗读本段,用笔圈画出本段描写的景象。(指名回答,学生补充)‎ 归鸦、大雁、风声、虫鸣。‎ ‎②乌鸦在常人眼中并不美,而本段第二句,作者认为乌鸦归巢是美的。请同学们说说这句话妙处。‎ 作者描写的“点点归鸦”像人一样充满感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用“急急匆匆”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夜幕即将降临,乌鸦急着归巢的情景,十分动人、美好。‎ ‎③本段二、三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指名回答,教师引导、总结)‎ 第二、三句运用了动态描写,第二句再现夕阳西下、乌鸦急于归巢的动态美,使我们联想到“斜日寒林点暮鸦”的情景。第三句描写了南去的大雁比翼而飞,迎着暮色,伴着夕阳,勾勒出一幅动人的秋雁南去图。‎ ‎(4)赏析第4自然段。‎ ‎①学生自由朗读本段,思考本段是从什么角度,按什么顺序描写的,以及带给你怎样的感受。(指名回答)‎ 从视觉的角度,以动静结合的方式,按时间顺序描写了清晨到中午不同的美丽景色,写出了冬天的早晨的静、白、美的特点。‎ ‎②从本段可知人们的心情在冬天是有变化的,这样写有何作用?‎ 从早晨的闲逸到中午有点儿扫兴的心情变化,体现出冬日趣味由浓转淡的对比,让我们感受到冬天也不是枯燥无味的,在平淡中突出了冬天的美妙。‎ ‎3.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的同时充分发挥想象,感受作者描写的美好。‎ 板块二 课文总结,拓展运用 ‎1.课件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同时重点回忆动态描写的妙处。‎ 四季之美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 ‎2.总结:在学习这篇课文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四季的美好,“生活中并是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请同学们回想生活中的景致,选一个自己印象最深的景致,写一写。‎ ‎(1)试着用上动作描写,可以从颜色、动作、声音、形状等方面的变化进行描述,表现景物的动态美。‎ ‎(2)表达内心独特的感受以及对该景致的喜爱之情。‎ 一个又一个雨点儿落入池塘,敲出一个又一个大小不一的圆圈,那圆圈又一点儿一点儿荡漾开来。一个又一个小雨点儿跳到荷叶上立刻汇成一个又一个闪亮的水晶珠。池塘里的鱼儿,有的躲在荷叶下,把荷叶当作伞;有的绕着荷叶游来游去,似乎借着荷叶捉迷藏。‎ 完成对应的训练。‎ 指导背诵第3、4自然段。在学生交流背诵第3、4自然段的方法后,教师可相机补充。如,第3自然段可以借助具体景物的提示背诵,通过出示夕阳斜照、点点归鸦、成群结队的大雁等景物图片,让学生根据提示进行背诵。第4自然段可以引导学生关注“铺满白霜”与“熊熊的炭火”的动静和色彩对比,辅助背诵;也可以让学生借助“当然……就是……或是……只是……”等词语,根据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背诵。‎ 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鉴赏课文。教学第3自然段时,可以从描写顺序分析,本段按时间顺序写夕阳斜照西山与夕阳西沉两幅画面。夕阳斜照西山以视觉效果为主要内容,急急匆匆的归鸦和比翼而飞的大雁叫人感动;夕阳西沉以听觉效果为主要内容,风声与虫鸣使人心旷神怡。教学第4自然段时,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谈谈凛冽的早晨坐在暖和的炭火边、手捧一杯热茶的感受,从而体会作者笔下冬天早晨的闲适。可引导学生关注“铺满白霜”与“熊熊的炭火”的动静和色彩对比,从而感受冬天早晨的闲适。‎ 迁移教育,读写结合。本文叠词和富有动态变化的词语的运用,增加了语言的韵味,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摘录或赏析等方式积累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