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1 MB
  • 2022-02-10 发布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月迹》课件(40页)

  • 4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月亮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是文学创作永恒的主题,今天,我们将追随贾平凹去追寻月的足迹,看看你又有哪些新的体会? 月 迹 24 * 空灵之镜 意蕴深远 1.认识7个生字。正确识记“嫉妒、面面相觑”等词语。 (重点) 2.理清课文写作顺序 , 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的轨迹。 (重点) 3.体悟并学习作者那份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 (难点)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 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读不顺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 预 习 读 累 累 袅 袅 嫦 娥 嫉 妒 锨 刃 累 累 袅 袅 嫦娥 嫉 妒 锨 刃 多音字 鲜 屏 累 近义词 反义词 新鲜 —— 吃惊 —— 兴趣 —— 新奇 惊讶 兴致 清晰 —— 粗糙 —— 羡慕 —— 模糊 细腻 嫉妒 新奇;稀罕。 行动所留的痕迹。 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胜过自己的人心怀怨恨。 看到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 形容范围极为广阔。 新鲜 : 踪迹 : 嫉妒 : 羡慕 : 无边无际 : 形容大家因恐惧或不知所措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面面相觑 : 词语解释 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探 究 读 阅读默读指导,默读课文,探究下列问题: 本文 具有一种 清新优美 、 含蓄隽永 的艺术境界 ,请同学们静静地默读课文,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 寻月之旅 。 默读指导 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通过记叙一场饶有情趣的寻月活动,展现美丽月色的同时也赞美了孩子们美丽纯洁的心灵。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思考:文章写了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物的一件什么事情? 时间:中秋节的夜里 地点:“中堂里”“院子里”“院子外” 人物:奶奶、我和弟弟、妹妹 事情:寻月亮 课文中描写了哪几个地方的月亮? 镜中月 院中月 河中月 眼中月 空中月 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镜中月 镜中月有哪些变化,找出描写月亮变化的词语。 镜中月 白道儿、半圆、爬得高、满盈、亏了 这一自然 段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表现了什么? 以孩童朴素的视觉感知来描写月亮的形状和色彩,运用 拟人 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亮渐升渐圆的过程,透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却慢慢儿又亏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 奶奶说:“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 我们分别在哪里寻到了月亮呢? 满院子的白光,是 玉玉的 , 银银的 ,灯光也没有这般亮的。 抬头看着天空,星儿似乎就比平日少了许多。月亮正在头顶,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清清晰晰看见里边有个什么东西。 院中月 找出描写 院中月形状、颜色 的词语。 院中月 玉玉的、银银的、大、圆、里边有东西 倏忽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袅,到了头发梢儿上,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似乎我们已在月里了,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 运用了想象的手法,看着月亮,想象出桂树,仿佛闻到了花香,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桂树 课文第 19 自然段 奶奶说 : “ 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走,你们去找它吧。 ” 奶奶这样说有什么用意? 奶奶的话引导了孩子们去寻找月亮,最终让孩子们得到了心理上的安慰,从而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葡萄叶、瓷花盆、爷爷的锹刃。 奶奶的讲述勾起了孩子们对月亮上事物的无尽联想。孩子们又陆续在哪里寻找到了月亮? 河中月 我两处去看了,两处的水里都有月亮,沿着河边跑,哪一处的水里都有月亮了。 紧接着,孩子们又去哪里追寻月亮呢? 河中月 眼中月 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这句话说明了 “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 。只要你愿意去发现,美无处不在,希望无处不在。 空中月 我们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 在寻月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心理情绪有怎样的变化呢?(尽量从文中找寻表现人物心理情绪变化的词语) 常常又什么都不觉得满足。 一个空镜,一个失望。 三妹是我们当中最漂亮的,我们都羡慕起来;看着她的狂样儿,心里却有了一股嫉妒。我们便争执了起来。 越发觉得奇了。 大家都觉得满足了。 这些孩子们心理的变化过程表现出了什么呢? 孩子们渴望了解外界事物的强烈好奇心和孩子们争强好胜的心理。表现了童心的纯洁。 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 这句话说明有了属于自己的希望,也就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天空和世界,因为希望是我们奋斗过程中的凭据和证明。 读一读课文中奶奶说的话,在孩子们寻月的过程中,奶奶这个人物是不可忽略的,那奶奶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呢? ①了解爱护并有意于发展孩子的童心童真;②一个对生活充满激情,甚至自身也童心未泯的人;③高明的教育家,注重引导孩子关注外界,探索自然,注重调解孩子之间的矛盾纠纷,并把孩子心灵不断带进新的高尚境地。 这篇课文 赞美了什么?表达了什么?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 赞美了 孩子们美丽纯洁的心灵。 表达了 孩子们追求美好事物的纯真愿望。 告诉了我们: 美属于每一个人,人人都应该拥有美。 前面老师已经对这篇课文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接下来请同学们开启你的智慧之门,探究以下问题。 文章为什么用 《月迹》 这个名字? 文章为什么用 《月迹》 这个名字? “月迹”是文章的线索。文章所写的月迹既是月亮运行之迹,也是孩童心理变化之迹。在孩子们的眼中,月亮是那么的美丽;在孩子们的心中,月亮是美、是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追寻月迹的过程就是孩子们追求美的过程。 课文记叙了作者小时候的一场饶有情趣的 寻月 活动,那你们有没有和小伙伴一起做过什么有意思的活动?先仔细回想一下,把你们的快乐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本文通过记叙一场饶有情趣的 寻月 活动,展现了 美丽的月色 ,赞美了孩子们 的心灵,表达了孩子们 的纯真愿望。同时告诉人们: 美丽纯洁 追求美好事物 美属于每一个人,人人都应该 拥有美。 月迹 盼月: 镜中望月 —— 失望 寻月 院中望月 —— 嫉妒、争执 河中寻月 —— 处处都有、大呼小叫 眼瞳见月 —— 竟是这么多 议月: 沙滩议月 —— 满足 童心升华之迹 描写月的诗句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苏轼《水调歌头》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张九龄《望月怀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李白《静夜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