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1.72 KB
  • 2022-02-10 发布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 1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教学内容:‎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者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会用两种方法叙述分数的意义。‎ 2. 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实践能力。‎ ‎3.体会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 难点:理解一个分数所表示的意义。‎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补充.调整及意图 一、创设情境预习新知 预习课本45—46页的内容,弄明白下面几个问题:‎ ‎1、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分数?‎ ‎2、能举例说明 的含义吗?你还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3、结合实例说说分数的意义?‎ ‎4、什么叫做单位“1”,能举例说一说吗?‎ ‎5、什么叫分数单位?举例说出几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6、分数和分数单位的区别。‎ 二、展示交流点拨解惑 ‎1、展示问题一:举例说明 的含义,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 ‎(1)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集体汇报。‎ ‎(2)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2、展示问题二:结合实例说说分数的意义? ‎ ‎(1)先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然后集体汇报。‎ ‎(2)鼓励学生多举一些这样的例子。‎ ‎3、展示问题三:举例说一说什么叫做单位“1”。‎ ‎(1)小组内说自己对单位“1”的理解,然后集体汇报。‎ ‎(2)教师强调: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4、展示问题四:分数和分数单位的区别,举例说出几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1)先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然后集体汇报。‎ ‎(2)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一人说分数另一人说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三、巩固练习学会运用 ‎(一)填空 18‎ ‎1、把( )平均分成( ),表示这样的( )或( )的数,叫做分数。‎ ‎2、 是把单位“1” 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 )份的数。‎ ‎3.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2份,这里单位“1”是( ),每份是5米的( )。‎ ‎4、 千米是把( )平均分成( )份,取了这样的( )份。‎ ‎5、2个 是( ), 里有( )个( ), 它的分数单位是( )。‎ ‎6、 的分数单位是( ),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添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自然数1。‎ ‎(二)判断 ‎1、把单位“1”分成几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 )‎ ‎2、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 )‎ ‎3、 1 和 单位 “1” 相等。( )‎ ‎4、把全班48人平均分成3组,每组人数是全班的 。 ( )‎ ‎5、把单位“1”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5份,就是 。 ( )‎ 四、总结归纳促提升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8‎ 教学内容:‎ 分数与除法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者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会用两种方法叙述分数的意义。 ‎ ‎2.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合作探索和实践能力。‎ ‎3.体会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难点:理解一个分数所表示的两种意义。‎ 教学用具:10个圆形硬纸片、剪刀、4个小盘子、课件。‎ 教学过程:‎ 补充.调整及意图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知。‎ ‎1.师:今天老师有几个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想与大家分享一下你们愿意吗?‎ ‎ 师:老师买了6个饼,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得到多少个?(生口答,师板书。)‎ ‎2.例1:一个饼,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得到多少个呢?‎ ‎3.观察算式,是不是所用的两个数相除,商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吧!‎ 一、 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1)课件出示例2。‎ 我买了3个饼,本打算平均分给我家三个人,可是临时又来了一位客人,又该如何平均分呢?‎ ‎(2)出示小组合作交流提示。‎ A、如何列式?B、怎么分?有几种分法?C、你会叙述你的分法吗?D、每人可以分得多少个饼?‎ ‎(3)小组内交流讨论分法后动手操作,师巡视指导。‎ ‎(4)在投影仪上边展示边汇报。(学生汇报分法时,用老师准备的教具:9个圆形硬纸片、剪刀、4个小盘子,教师站在讲台与学生之间,及时引导正确的表达。)‎ ‎ 生1:把3个饼摞在一起分,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其中的1份,这1份占这3个饼的,相当于一个蛋糕的,就是个饼。‎ ‎ 师: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生2:先把2个饼摞在一起,平均分成2份,得4个 个饼,再把1个饼平均分成4份,然后把 个和个蛋糕拼在一起,就是个蛋糕。‎ 18‎ 师: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生3: 3个饼平均分给4个人,先把每个饼都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3个个饼,就是个饼。(在个后面板书1个的)‎ ‎(5)课件演示分饼过程:‎ ‎(6)通过我们的合作交流,动手实践我们会用两种方法叙述分数的意义。‎ ‎2.你能很快列出算式并说出得数吗?(课件出示题目)生很快说出算式和得数,师及时板书。‎ ‎ ①把5个蛋糕平均分给7个人,每人分得多少个?‎ ‎②把7个蛋糕平均分给9个人,每人又分得多少个呢?‎ ‎3.观察黑板上的算式,组内交流以下问题。‎ ‎(1)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2)学生交流讨论。‎ ‎(3)生汇报。‎ ‎(4)师小结:请每个同学看着这些算式说一说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注意除数不能为0。(师板书)‎ ‎(5)师:如果用字母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谁可以用字母来表示这种关系。‎ 生:a÷b= b≠0(师板书)‎ ‎ 二、新知应用。‎ ‎1.用两种方法叙述米的意义。‎ ‎2.(口答)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式的商。‎ ‎7÷13= =( ) ÷( ) ( )÷24= ‎ 五、全课总结。‎ 同学们今天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8‎ 教学内容:‎ 真分数和假分数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者 教学目标:‎ ‎1.通过有效的数学活动,使学生理解真分数、假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区分真假分数。‎ ‎2.通过有效的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乐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深入理解分数的意义,正确把握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差别。 ‎ 难点:正确地表示假分数的意义。‎ 教学用具: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 补充.调整及意图 一、创设情境、成语游戏 ‎1.听成语,说分数:一分为二 、 百里挑一 、 十拿九稳 、 十全十美 、 百发百中。‎ 老师说成语,学生说出相应的分数,师生共同评价。‎ ‎2.复习“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看到这个课题,同学们可能有些疑惑,生活中的商品有真有假,怎么分数也有真有假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谜,好吗?‎ ‎2.看图写分数(课件出示)‎ 学生独立写出分数,师巡视指导,指明说出分数的意义。3.学生自学课本第69页。‎ ‎4.引导学生将六个分数进行分类。‎ ‎①学生分组进行分类。‎ ‎②小组交流分类情况。‎ ‎③组长汇报并说出分类理由。‎ ‎④教师用集合圈板书学生的分类。‎ ‎⑤课件出示数学家的分类,教师点评,肯定学生的第一种分法。‎ ‎5.精讲点拨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 ‎①引导学生发现:像这样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在数学上它们有一个名称叫真分数。‎ ‎②引导学生发现,像这样分子比分母大,分子与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假分数。‎ ‎③屏幕出示概念,学生齐读。‎ ‎④找生列举出几个真分数和假分数。‎ ‎6.辨析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点。‎ 18‎ ‎①小组讨论:观察真分数和假分数它们有什么特征?真分数和假分数与1 相比,是大于1 还是小于1 呢?为什么?‎ ‎②学生结合实物图分组交流。‎ ‎③汇报、引导小结。真分数﹤1≤假分数 三、巩固练习 ‎1.下面的分数哪些是真分数,哪些是假分数?‎ ‎  ‎ ‎2.判断。‎ ‎(1)假分数都比1大。 ( )‎ ‎(2) 、、 这三个分数都是真分数。( )‎ ‎(3)分母比分子大的分数是真分数。( )‎ ‎(4)假分数的分子不小于分母。 ( )‎ ‎3.拓展练习 分母是2、3、4、5的真分数分别有几个?真分数的个数与它的分母有什么关系?分母是6的真分数有几个?分母是10的呢?‎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1.说说你这节课的收获?‎ ‎2.用一个分数来评价一下你自己在这节课中的表现?‎ ‎3.老师也用一个分数来评价一下同学们这节课的表现。‎ 老师今天告诉同学们一个成功的秘密,想知道吗?( 的天才+ 的努力= 的成功)祝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有更大的收获,有更优异的表现!‎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8‎ 教学内容:‎ 分数的基本性质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者 教学目标:‎ ‎1、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并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 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学习活动,并在探索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分数的基本性质作出简要的、合理的说明。 ‎ ‎3、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发现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 ‎ 难点:自主探究、归纳概括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用具:课件、正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补充.调整及意图 ‎(一)复习导入、初步感知 ‎1、 直接口答下面各题的商,说说是怎样想的?根据什么知识?‎ ‎180 ÷20 = ‎ ‎(180×3 )÷(180 ×3 ) = ‎ ‎(180 ÷10 )÷(180 ÷10 ) = ‎ ‎2、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质疑:你有什么疑问?‎ ‎(二)自主探究,总结规律 ‎1 、猜想 ‎1)观察这三个分数,三个分数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学生仔细观察,汇报 小结:它们的分子和分母变化了,但分数的大小没变。 ‎ 师: 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不相同,为什么分数的大小却相等的?你们能找出它们的变化规律吗?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这个问题。 ‎ ‎2)学生小组合作,观察,讨论。 ‎ ‎ 自学提示: ‎ ‎ A、从左到右观察,想一下,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怎样变化才能得到下一个分数,且分数的大小不变呢。 ‎ ‎ B、从右到左观察,想一下,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怎样变化才能得到下一个分数,且分数的大小不变呢。 ‎ ‎2、小组讨论,完成记录单 ‎ 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分子、分母各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请代表发言。‎ ‎3)验证 借助图片,验证大家的猜想。‎ 师:有没有特殊的情况?下面我们就来想办法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想。‎ 18‎ 学生验证猜想,教师参与其中,适时给予学生指导。‎ 学生讨论后,汇报:‎ 板书: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提问:为什么0要除外?(学生讨论)‎ 小结:分子和分母如果都乘上0,则分数成为0,而分数的分母不能为O ;又因为0不能作除数,所以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也不能同时除以O 。‎ ‎(三)知识迁移 得出结论:你能不能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和商不变的性质来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 因为:被除数÷除数= 商, ‎ 所以被除数与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就相当于分子、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而除数不能为0,也就相当于分母不能为0 )。因此,商不变就相当于分数的大小不变。‎ ‎(四)巩固应用 ‎1、数学书58页6题。‎ ‎2、数学书58页2题。‎ ‎3、找朋友:老师手中拿有这个分数,说出和老师手中分数一样大的分数的同学,就是本节课的幸运小朋友,分发奖励。‎ ‎(五)课堂小结 谁来说说这节课你都收获了哪些东西?‎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8‎ 教学内容:‎ 最大公因数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者 教学目标:‎ ‎1、 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 在探索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意义的过程中,经历观察、猜测、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3、 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学好数学的信心以及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和求解方法。‎ 难点: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补充.调整及意图 一、复习导入。‎ ‎1、你们会求一个数的因数吗?9的因数有哪些?一个数的因数又具有什么特征呢?‎ ‎2、游戏 。‎ ‎①说明游戏规则 座位号是第一个数的因数的同学举左手,座位号是第二个数的因数的同学举右手。 ②教师说数8和12 座位号是8的因数(1、2、4、8等4人)的同学举左手,座位号是12的因数(1、2、3、4、6、12等6人)的同学举右手,1、2、4号同学为什么两只手都举起来了呢?这节课节课将会告诉我们答案。‎ 二、新知探究。‎ ‎1、请刚刚举手的同学依次说出8和12的因数,并用集合圈表示。 教师课件将两个集合圈同时向中移动,使两集合圈相交,公有的因数重合。 8的因数 12的因数 8 1,2,4 3,6,12 8和12的公因数 1 教师引导归纳:1、2、4是8和12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4是最大的公因数,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 ‎2、教学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1)课件出示例2:怎样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2)让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索求18和27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3)组织交流求18和27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方法一:现分别写出18和27的因数,再圈出公因数,从中找到最大公因数。 18的因数:1、2、3、6、9、18 27的因数:1、 3、 9、 27 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9 讨论总结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先找出各个数的因数——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后确定最大公因数。 方法二:先找出18的因数,再看18的因数中有哪些是27的因数,再看哪个最大。 18的因数:1,2,3,6,9,18‎ ‎(4)你还知道哪些方法?‎ 18‎ ‎(5)小组讨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公因数都是最大公因数的因数,最大公因数是公因数的倍数。‎ 三、方法应用。‎ ‎1、同学们总结的真不错!你能利用所学方法完成下列填空吗? 24和18的公因数是( ); 24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 ) 。‎ ‎2、同学们真厉害!请在相应的( )里写出相邻阶梯上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3、我们尝试用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学号是12的因数而不是18的因数的同学站左边,是18的因数而不是12的因数的同学站右边,是12和18公因数的站中间。‎ 四、回顾反思,总结全课。‎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8‎ 教学内容:‎ 约分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者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实例说出约分的意义,会判断一个分数是否是最简分数。‎ ‎2、能将一个分数化简成最简分数。‎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会约分分数,掌握最简分数的概念。 ‎ 难点: 会看出分子、分母的公约数,并会判断约分的结果是不是最简分数 。‎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补充.调整及意图 一、创设情境入题预习 ‎1、看课本第65页,解决预习提纲:‎ ‎(1)  和 是相等的吗?是怎样得到的?‎ ‎(2)什么样的分数叫最简分数?‎ ‎(3)怎样把  化成最简分数?有没有最简便的方法?‎ ‎(4)什么叫约分?‎ 二、展示交流点拨解惑 ‎1、展示问题一:  和 是相等的吗?是怎样得到的?‎ ‎(1)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集体展示。‎ ‎(2)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2、展示问题二:什么样的分数叫最简分数? ‎ ‎(1)先在小组内互相举例说一说,然后集体交流。‎ ‎(2)教师强调:判断最简分数的标准就是看分子、分母是不是只有公因数1。‎ ‎3、展示问题三:把一个分数化成最简分数最简便的方法?‎ ‎(1)学生在小组内说自己的想法,然后集体展示,对学生的方法及时评价。‎ ‎(2)教师强调:把一个分数化成最简分数,可以用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4、展示问题四:什么叫约分。‎ ‎(1)学生可用举例的方法说自己对约分的理解,展示时师生共同评价。‎ ‎(2)教师强调约分的方法。‎ 18‎ 三、巩固练习学会运用 ‎1、86面练习十六第四题 ‎2、 下面一些分数,有的是最简分数,有的不是。把最简分数找出来,把不是的化成最简分数。‎ ‎                        ‎ ‎3、 五(3)班有男生20人。女生28人。‎ ‎①、男生是女生的几分之几?‎ ‎②、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③、男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4、 把60克糖溶解在190克水中,糖占糖水的几分之几?‎ 四、总结归纳建构提升 ‎1、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说一说你都有哪些收获?‎ ‎2、今天大家学得都很认真,还有没有什么问题你暂时不明白?‎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8‎ 教学内容:‎ 最小公倍数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者 教学目标:1、能说出公倍数、最小倍数的含义。‎ ‎2、熟练利用列举法等方法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练利用列举法等方法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难点:熟练利用列举法等方法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补充.调整及意图 一、基本练习 ‎1、口答。‎ ‎(1)什么叫公倍数?‎ ‎(2)什么叫最小公倍数?‎ ‎(3)怎样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下面每组数的公倍数中有没有36?有没有48?有没有84?‎ ‎6和18 21和14 12和8‎ ‎3、张妈妈每6天给百合花浇水一次,每7天给水仙花浇水一次,今天她同时给两种花浇水后至少再过多少天后,再同时为两种花浇水?‎ 二、指导练习 ‎ ‎1、求下列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1)4和5 8和9 7和8 6和7‎ ‎(2)2和7 3和5 7和9 9和11‎ ‎(3)4和8 6和12 8和16 5和15‎ ‎2、仔细观察各组数的特点,再仔细观察他们的最小公倍数,看有什么发现?‎ ‎3、在学生发现的基础上归纳:互质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这两个数的乘积。成倍数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 ‎4、验证总结的规律(求下面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2和8 9和10 14和15 3和9‎ ‎7和10 8和16 4和12 7和11‎ 三、课堂练习 ‎ ‎1、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从100以内的数中找出6的倍数和10的倍数,再找出它们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 18‎ ‎2、下面的说法对吗?说一说你的理由。‎ ‎(1)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比这两个数都大。‎ ‎(2)两个数的积一定是这两个数的公倍数。‎ ‎3、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 3和6 4和7 6和15 8和12‎ ‎4和5 1和7 4和10 8和10‎ ‎4、一块正方形布料,既可以都做成边长是8厘米的方巾,也可以都做成边长10厘米的方巾,没有剩余,这块正方形布料的边长至少是多少厘米?‎ ‎5、一家三口一起跑步,爸爸跑一圈要3分钟,妈妈跑一圈要4分钟,我跑一圈要6分钟。‎ ‎(1)如果爸爸妈妈同时起跑,至少多少分钟后两人在起点再次相遇?此时爸爸、妈妈分别跑了多少圈?‎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 四、总结归纳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8‎ 教学内容:‎ 通分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者 教学目标:1.能结合实例说出通分的意义。‎ ‎2.熟练将两个异分母分数通分,并比较大小。‎ 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练将两个异分母分数通分。‎ 难点:熟练将两个异分母分数通分。‎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补充.调整及意图 一、基本练习 ‎1、口答。‎ ‎(1)什么叫最小公倍数?‎ ‎(2)什么叫通分?‎ ‎(3)怎样进行通分?‎ ‎2、比较每组中两个分数的大小。‎ ‎ ‎ ‎3、甲、乙两个工人制造同样的机器零件,甲做一个零件用 小时,乙做一个零件用 小时,谁做得快一些?‎ 二、指导练习 ‎ ‎1、将下面每组数中的分数通分。‎ ‎ 和 和 和 ‎ ‎2、仔细观察各组数分母的特点,再通分。‎ ‎3、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4、通分分哪几步?‎ ‎5、在学生发现的基础上归纳通分的关键是找好公分母。‎ 三、课堂练习 ‎ ‎1、比较下列每组分数的大小。‎ ‎ ‎ 2、 小明每天睡觉的时间占总时间的 ,学习的时间占总时间的 ,那么小明每天睡觉的时间多还是学习的时间多?‎ ‎3、从20张卡片中任意抽一张,如果抽出数字“0”‎ 18‎ 的可能性是 ,抽出数字“1”的可能性是 ,‎ 写有数字“0”的卡片多还是写有数字“1”的卡片多?‎ ‎4、把下面每组中的分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 ‎ ‎ ‎ ‎5、想一想,不用通分,你能知道哪个分数大,哪个分数小吗?‎ ‎ ‎ 四、总结归纳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8‎ 教学内容:‎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者 教学目标:1.能说出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 ‎2.会熟练、正确进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和掌握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 难点: 熟练、正确进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补充.调整及意图 一、创设情境入题预习:‎ 预习书本第77页的“例1、2”,教师出示预习提纲。‎ ‎1、3÷10=( )= 2、5÷10=( )=‎ ‎3、3÷5=( )=‎ ‎4、怎样能较快的把小数化成分数?把小数化成分数需要注意什么?‎ ‎5、怎样把分数化成小数?什么样的分数能直接化成小数?分母不是10、100、1000的分数怎样化成小数?‎ ‎6、什么样的分数可以化成有限小数?‎ 二、展示交流点拨解惑 ‎1、展示问题一:怎样把小数化成分数?把小数化成分数需要注意什么?。‎ ‎(1)先在小组内说自己的想法,然后集体交流展示,教师及时评价学生的方法。‎ ‎(2)教师强调:把小数化成分数时,要把分数约分成最简分数。‎ ‎2、展示问题二:怎样分数化成小数? ‎ ‎(1)先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然后集体展示,对于学生不同的方法,及时予以评价。‎ ‎(2)对于学生没有想到的方法,教师给予适当点拨。‎ ‎3、展示问题三:什么样的分数可以化成有限小数?‎ ‎(1)小组内说自己的想法,然后集体交流展示,展示时鼓励学生充分说明自己的理由。‎ ‎(2)教师总结:分母的因数只有2、5的分数可以化成有限小数。‎ 18‎ ‎(3)学生小组内互相举例验证。‎ 三、巩固练习学会运用 ‎1.把下列分数与小数互化。‎ ‎(1) 0.4=(  ) 2.375=(  )‎ ‎ 0.48=(  ) 1.15=(  )‎ ‎ ‎ ‎(2) =(  ) =(  ) =(  )‎ 四、总结归纳建构提升 ‎1、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说一说你都有哪些收获?‎ ‎2、你能和你的组员互动,相互检测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