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95 KB
- 2022-02-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
课题:《图形的旋转》
教材分析:
图形的旋转是图形变换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中图形变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重要知识点,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一个很好的提升,是后续学习中心对称图形及其图形变换的基础,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图形的旋转"隐含着重要的变换思想,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树立运动变化观点的良好素材。旋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利用旋转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本节课在联系具体情境,让学生观察游戏---糖果泡泡龙射击器旋转的过程中,认识实物怎样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旋转,因此明确旋转的含义,说清“射击器是绕哪个点旋转”“是向什么方向旋转”“转动了多少度”成为本节课的重点。对于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是本节课的难点,只有认识到“图形旋转后形状大小和旋转中心都没变,只是位置变了”,那么旋转方法的研究和提炼才能成为一种自主活动,同时也为下次课画出旋转后的图形打下牢固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明确含义,感悟特征及性质。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清楚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线段旋转90度后的图形。
(2)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实例、操作想象、语言描述、绘制图形等活动,积累几何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图形旋转变换所创造的美,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思考生活,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学习活动沟通联系,理解旋转含义,感悟特征及性质。
教学难点: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及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线段旋转90度后的图形。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三角尺、答题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这些现象吗? 这些物体运动的现象,叫什么呢?
像 旋转门、风车,螺旋桨,这些物体运动的现象,叫做旋转。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图形的旋转>> (出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糖果泡泡龙游戏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你们玩过糖果泡泡龙的游戏吗?有的人玩过有的人没玩过,老师就给你介绍一下:这是糖果泡泡龙游戏的射击器,如果你想要打中你喜欢的糖果,你认为最关键的是什么?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自己做糖果泡泡龙游戏,请你来看一看。上面有多少颗糖果?
请你猜一猜,老师最喜欢哪颗糖果?
如果老师喜欢第**颗糖果,你应该怎样下指令,让射击器执行你的命令,射中第**颗糖果,你会下指令吗?
什么叫顺时针旋转呢?谁能解释一下,能用箭头表示一下吗?
什么叫顺时针旋转,谁能解释一下,能用箭头表示一下吗?
为什么是旋转**度呢?
刚才这几个同学在描述射击器旋转的时候,都抓住了几个要素来旋转?[板书]方向 角度
2、抓住了这两个要素,就能准确的描述旋转现象,是吧。现在老师告诉大家,其实老师喜欢 的是**号糖果,你觉得射击器可以怎样旋转,就能射中。[动画]
3、请你找到一颗你喜欢的糖果,默默地记在心里,然后把瞄准它的过程描述给大家听,让全班同学猜一猜你最喜欢的糖果是哪一颗。
他的描述很准确,所以大家都能猜出来。
(二)学习线段的旋转,进一步认识旋转
看来只要抓住旋转的方向和角度,就能准确描述旋转现象。老师现在给你一个指令,包含了旋转的方向和角度,请你先在头脑里想象一下它旋转后大约是什么样子。然后画在你的方格纸上。指令是:把线段AB顺时针旋转90度
1、展示学生三种作品。
2、电脑直观演示。
方向对不对?角度对不对?老师只下了一个有方向和角度的指令,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的结果呢?还能绕哪个点旋转呢?(线段上任意一点)
绕着哪个点旋转,我们就把这个点叫做旋转的中心[板书]中心
看来要正确描述旋转现象必须抓住几要素?
(三) 用旋转来解释车闸
接下来我们就用旋转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车闸左侧有车通过,车杆怎样旋转?
车闸右侧有车通过,车杆怎样旋转?
(四)图形的旋转的特点
大家已能正确描述生活中的旋转现象,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三角形旋转起来是什么样子?如果老师将三角形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度,是什么样子呢?请你先在头脑里想象一下。
思考:这个三角形在旋转前后有什么变?有什么不变?
认真观察后填空:
三角尺旋转后,形状( ),大小( ),位置( )。
旋转时,O点的位置( ),整个三角板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两条直角边每条边都绕( )顺时针旋转( )°,长度( )。
小结:图形旋转的特点是 位置改变,但大小、旋转的中心、形状没有改变。
(五)欣赏图形的旋转,感受旋转创造出的美
师:生活中,有很多美丽的图案都是由一些简单的图形旋转而来的。
动态呈现:三角形旋转、菱形旋转、四边形旋转。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再来欣赏下生活中的旋转创造的美——千手观音舞美造型。
三、应用拓展
1、下面的图案分别是由哪个图形旋转而成的?
2、指针从“1” ,绕点O 顺时针旋转60度到“( )”
3、指针从3 绕点O 顺时针旋转 ( )到6
4、钟摆绕点 O ( )时针旋转不超过 10°
5、在旋转现象后面画勾
(1)正在运行的传送带上的货物。( )
(2)荡秋千。( )
(3)飞机螺旋桨的转动。( )
(4)推开教室里的窗户。( )
(5)电梯上下移动。( )
(6)钟面上秒针的运动。( )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呢?师生利用树状结构图将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
五、布置作业
周末利用旋转知识设计一副美丽的图案。
六、教学反思:《图形的旋转》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也是《课程标准》新增加的一个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说二年级学生已经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并会将一个简单的图形在方格纸上向一个方向平移几格,本课是将学生的视角引入到旋转的实质,不仅要初步理解旋转的含义和三要素,还要认识旋转的特征和性质。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观察对比、自主探究、想象操作、合作讨论、归纳概括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掌握知识、提升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我创设了旋转门、风车、螺旋桨旋转的情境,展示了一幅美丽的情景图,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接着让学生说出图中是什么现象?再由学生喜欢的游戏引出旋转,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新知的兴趣。
2、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融合。
在认识旋转三要素这一环节,我用多媒体动画播放简单图形的旋转运动,通过两个相同的图形不同的旋转运动,让学生认识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角度,通过动画演示和对比,进而让学生用手比划,模拟,有效用多媒体制作的运动过程能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旋转的三要素。
3、给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进行旋转性质的探索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经历让学生动手转一转、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理解旋转运动中的变和不变,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参与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也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空间和平台。
4、让学生体验数学美,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在学习完新课后,我将本课的知识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先欣赏由旋转创造出的美丽图案,感受旋转给生活带来的乐趣,并能用旋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用旋转知识创造美的热情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并要求学生课后利用旋转的特点设计一副美丽的图案。
5、本节课需要改进的地方
反思本课的教学环节,觉得做得不够好的地方有:课堂中关注学生的个体还不够,在小组合作环节中,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弱的孩子来说,大多数都是在听别人说,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强的孩子课堂展示的机会相对来说就更多一些。教师的教学语言,尤其是激励学生的语言还应更丰富些,以便更好地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从更高层次上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七、指导教师点评:
《图形的旋转》是课改后教材新增加的一个内容。
从课程标准的要求上来看,小学阶段只是初步认识图形的变换,具体目标可概括为:积累感性认识,形成初步表象,其外显的表现就是“能识别”,“会画图”,离定性地认识、定量地研究还有一定距离。因此,学习的主要方式是结合实例,通过观察与动手操作,如画图等活动来进行。而且还规定了画图的行为条件“在方格纸上”。这是教学的需要,自然也是降低学习难度的需要。这部分知识更进一步的目标就是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这节课从教学的设计及教学的实践上来看,罗老师能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合理使用教材的素材,从学生年龄特征与认知特点出发组织教学。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通过为学生提供感兴趣的学习素材,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发展了学生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觉,让学生感受、欣赏图形的美,感受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体验到学习“空间与图形”的乐趣,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激发了创造的潜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以学生为本位”的教学思想。我们看到,这节课的“新知”环节,教师并没有一次性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因为对学生来说,探索全过程要面临的难点过多,没有扶持会感到不知如何去做,缺少探索的着力点;但又不能走回老路——“一步一步”地小步子“教”,这是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于是罗老师从学生的认知起点去考虑,以“既要给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又能让学生在探索中有所发现”为出发点,设计了几次不同的操作。这样的设计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把学生真正置于“教学”的核心。课上学生探索过程的流畅与和谐,是对这一设计理念的最好回应。
2、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不但能有始有终,而且能恰到好处。新课开始时把复杂的、静态的图案还原,通过动态的演示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的目光,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了“旋转”带来的美,从而产生出探索的欲望;新课中,又是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动态演示帮助学生明晰了旋转的三要素;拓展延伸环节,更是通过演示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体会到图形旋转前后形状和大小不变,只是位置发生了改变。可以说,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既抓住了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置身于一次又一次的活动中而不知疲倦;又通过教师的预设,让学生的每一个设想成为现实,促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地发展。
3、欣赏与设计图案。这一环节的设计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认知特点。小学生正处在好奇心浓厚的阶段,通过图形的变换,可以引出无数美妙的图案,可以使数学更生动地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从而诱发学生主动探索其中的奥秘,激励他们用图形变换的观点去审视周围的事物。
当然,任何一节课都不可能完美。尽管这节课有许多的优点,但我觉得还有值得商讨的地方:
1、开课时课件展示旋转现象后,是否应该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旋转例子。
2、 让学生观察图形旋转前后发生的变化,使学生认识到图形大小、形状没有变化,只是位置发生了改变。这一环节的教学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以简单的原始图形的一条边为标准,让学生感受到图形的位置变化(顺时针旋转90度),可以为下节课的在方格纸上作图奠定一定的基础。
3、教师对多媒体应用还不够熟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