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50 KB
- 2022-02-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设计理念:
文以载道,就是要求我们学习文本而超越文本。换句话说,阅读教学,首先要教学生读懂文章的内容,其次要教学生弄清作者写作的意图,并能被作品所感染,从而追求与文本一致的思想境界。当然阅读文章的方式是多样的,教学一篇文章的方法也是多样的。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教学也是教学智慧的体现。《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一篇描绘望湖楼美丽雨景的古诗。诗人善于捕捉自己的灵感,本诗的灵感突现于一个“醉”字上。“醉”的理解教学是一座桥梁,首先通过“醉”贯通文章内容,其次“醉”升华文章主题,醉于酒,更醉于山水之美啊!另外,作为诸多描写西湖的诗中的一首,在理解的时候不应仅限于文本,可以借西湖文化这样的大平台加深理解。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感受古诗词文化的魅力。
2能用“知诗人,解诗题,明词意,悟诗境”的方法读懂诗。
3体会夏日西湖骤雨初晴的美,感觉诗人苏轼豪迈奔放的作品风格。
教学重难点:
学习品析诗句,自主朗读表达情感。通过文本细读,准确地还原诗歌画面,并在此基础上感受诗人的豁达胸臆,并尝试将体悟到的画意及诗人之心在朗读上体现出来。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 )诵诗激趣。
课件出示余秋雨的一段话:
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显目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中国诗文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代代相传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绵延不绝的长廊。欧洲经典的长廊安静肃穆,中国经典的长廊书声琅琅。
请诵读: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风如拔山怒,雨如决河倾。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雷声千嶂落,雨色万峰来。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学生争相朗诵,教师相机点拨,营造浓浓的诵诗氛围。
一、雨诗导入
同学们读得真投入啊!这么多的雨诗中,有让人心情舒畅的斜风细雨,有纷纷扬扬令人思绪万千的黄梅雨,还有令人称奇惊叹的滂沱大雨。雨千姿百态,在不同诗人的眼中也总是风情万种,这节课我们就跟随宋代著名诗人苏轼走进一场特别的西湖雨。
二、揭题释题。
学生齐读诗题,板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说说诗题中告诉了我们什么?(时间、地点、事件)
你能用一句话连起来说一说吗?(6月27日苏轼在西湖边的望湖楼上醉酒题诗)很好,你在表述时加上了苏轼,这样意思就完整了。
谁来读一读诗题?我听出来了,你在朗读时突出了这个“醉”字。“醉”表明这首诗是苏轼在似醉非醉的情形下写成的,那么,它还有没有其它的意思呢?等会儿我们到诗中去找答案。
齐读诗题,注意节奏。
三、认识诗人
通过课前预习,谁来给大家介绍介绍苏轼?板书:(宋)苏轼
(苏轼:宋代著名诗人、词人,号东坡居士,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都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妹苏小妹也是宋代著名词人,苏轼的诗词豪迈奔放,独具一格。)
苏轼既是文学家,又是书画家。那么诗与画到底想达到什么程度才算是最高的境界呢?出示:味摩诘(王维)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苏轼(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四、读想入境
1、既然这样,我们先来欣赏一首“诗”(实为画),学生齐诵《江雪》。让我们再来欣赏一幅“画”(实为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要想把诗中的画面完整而生动地重现出来,绝非易事。这样吧,让我们先来读读这首在望湖楼上写成的诗。
2、出示古诗,指名3生分别朗读。
3、古诗朗读要有节奏,这样才更有韵味,齐诵。
4、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接下来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一读,想象一下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师范读,生想象画面)
5、指名交流。说说你仿佛看到了哪些景物?(一个字)(西湖雷雨)(风、雨、云、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在画本上画出云、雨、风、水这些景物。板书
6、苏轼也看到了这样的画面,他可不是普通的人,在观察的过程中,他能抓住每个精彩的瞬间,并用短短的28个字将这一奇景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
(板书:奇景)
五、品析悟情
请同学们默读整首诗,想想每行诗句的意思,(学生自主学习)再身临其境读读,找出你最欣赏的诗句,写下你的感受。(可以对照插图,可以小组合作学习,也可以利用好手中的工具书,。方法多多,渠道也多多,相信大家一定能把这首诗读懂了。)(视学生的回答交流各句)
1.“黑云翻墨未遮山”
你最欣赏哪一句?说说它的意思。
你觉得哪个词最形象?为什么?(“黑云翻墨”:黑云像打翻的墨水一样。采用的是比喻。)
这个“翻”字让你想到了哪些词语?(翻滚、涌动、云翻墨滚……)
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平时有见过吗?(生说)
看图片,从“黑云翻墨”中,还让你感受到什么?(乌云黑压压的来势迅猛)
谁能读出这种气势? (个别读、男生读、齐读)
这句中的 “遮”是个生字,指导书写。你能用“遮”组成哪些词语呢?(生组词)诗中什么遮什么? (乌云遮山)下雨前遮住了吗?(没有)你是从哪看出的?(未)
乌云还没有遮住山头,这场雨就来了,这场雨来得还真是够快的了。
板书:云翻
过渡:这是一场怎样的雨呢?
2.出示:“白云跳珠乱入船”
(1)这行诗中哪些地方体现景色之奇?
交流一:(板书:雨跳)理解:白色的雨点就像珍珠一样乱跳。采用比喻。
交流二:雨点像珍珠一样乱跳。可以看出什么?(雨的急、快和多)。
(2) 这到底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请看屏幕!(播放“骤雨”的课件)
看到这个画面,你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样的雨啊!(倾盆大雨、狂风骤雨……)诗人在诗中是怎么形容的?(白雨跳珠)你喜欢哪种?那就请你用朗读来表现出你的喜爱。
(3) 引入资料:苏轼本人也非常的喜欢这句,直到15年后重游西湖他还念念不忘,特意写到“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可见诗人对这首诗的喜爱。
3、“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过渡:当我们沉浸在白雨跳珠的美景中时,这调皮的雨却似乎有意躲着人们,转眼间就不见了。此时此刻呈现给苏轼的又是怎样的一幅画面? 生读(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黑云翻滚,骤雨狂袭,这时风也不甘示弱,哪个字更能体现景色之奇?(忽)
“忽”字让你感受到什么?(风来得快,刮得大)朗读,读出风的快和急。
板书:风急
云散了,风停了,雨止了,这时站在望湖楼上的“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色?(课件展示“水如天”)引导学生通过换位想象,描述雨后西湖碧水如天的景色,感受景美。(西子湖,树木葱茏,水平如镜,一碧如洗,水天相接。)
(2)看图朗读。(让我们用动听的声音来读一读这两句)板书:水美
面对此情此景,钟爱西湖的大诗人苏轼又一次醉了,这回他是醉在了(西湖的景中)。学到这里,你认为课题中的“醉”字除了“醉酒”,还有什么意思?(陶醉)
四、 回归整体、诵背全诗
是啊,
醉于酒,更醉于山水之美,苏轼禁不住提笔写下了千古名篇……(生齐诵全诗)
醉于酒,醉于景,我们更醉于诗,大家都来当一回诗人……(生齐诵全诗)
最后让我们带着对这场雨的惊叹,和雨后景色的陶醉,一齐背……(生齐背全诗)
第二年,苏轼又来到望湖楼边饮酒观景,再次领略了西湖晴雨变幻的美景,他兴奋地把这一切又写了下来。看!就是这首诗(出示《饮湖上初晴后雨》)齐读《饮湖上初晴后雨》,同样的西湖,同样的雨,同样的苏轼写出不同的诗,其实苏轼六月二十四日在西湖一口气写下来五首诗,本文只是其中的一首。
(出示另外四首)一起朗读,读出诗的美!
其二
放生鱼鳖逐人来, 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能令山俯仰, 风船解与月徘徊。
其三
乌菱白芡不论钱,乱系青菰裹绿盘。
忽忆尝新会灵观,滞留江海得加餐。
其四
献花游女木兰桡,细雨斜风湿翠翘。
无限芳洲生杜若,吴儿不识楚辞招。
其五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六、升华主题、传承经典
古诗永远是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希望大家在以后的诵读活动中继续传承中华之经典,用经典的古诗文来滋润我们的美好童年。
七、作业
1、请把你今天从诗中欣赏到的画面画出来,完成你手中的这幅画。
2、复习学古诗的方法,用“四步法”预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出示:第一步:释诗题;第二步:知诗人;
第三步:明诗意;第四步:悟诗情。
板书: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奇景
云翻 雨跳
风急 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