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95 KB
  • 2022-02-10 发布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11《圆的面积》说课稿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圆的面积》说课稿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圆的面积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直线 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并且对圆已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从认识圆入手, 到圆的周长和面积,与直线图形的学习顺序是一致的。但是,学习圆是从学习直 线图形到学习曲线图形,无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教 材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化曲为直”、 “化圆为方”,同时也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内在联系。 在本单元中,本节内容安排在“认识圆,圆的周长”之后,这样可以让学生 借鉴在学习圆周长时的经验来研究圆的面积;有利于让学生感悟学习平面图形的 规律和方法。 通过对圆面积的研究,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为以后学 习圆柱、圆锥的表面积及体积打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圆的特征,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已基本掌握,但对于像圆这样的曲线图 形的面积,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如何把圆转化成直线图形具有一定的难度。 学生对探究学习并不陌生,但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往往是盲目探究,因此, 组织学习素材,让学生形成合理猜想,进行有方向的探究也是教学中关注的问题。 三、说教法、学法 1、发展迁移原则 运用迁移规律,注意从旧到新、引导学生在整理旧知的基础上学习新知,体 现“温故知新”的教学思想。 2、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针对几何知识教学的特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 我打算主要采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通过课件演示和实 践操作,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学生动手操作、 观察、实验得出结论,体现了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3、反馈教学法 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性,在教学中,采用反馈教学法进行教学,给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学生提供一个参与圆面积公式形成和运用的机会,使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 学”。 4.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仅是为了获得知识,而更重要的是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 本节课我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在教学过程 中,我培养学生初步感知和运用转化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 概括等行为来解决新问题,通过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 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逐步提高,教会学生学习。 四、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和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分析概括,以及迁移类推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演示、操作,进一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 于生活的理念;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探索,在参与中 体验成功的乐趣。 五、教学重点 掌握圆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 六、教学难点 理解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七、教具学具 1.幻灯片若干。 2.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圆形纸片和一把剪刀。 八、说教学流程 为了能更好地凸显“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高效完成教学目标,我设计如 下课堂教学环节: (一)复习旧知,渗透转化 新课开始,我先让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圆的认识、周长及长方形、平行四边 形面积,让学生进行反馈,以唤取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 垫。 (二)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出示帮助公园的工人怎样计算这块圆形草坪的占地面积的问题。启发学生进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行猜想,然后展开讨论同学们的方法是否可行,从而引出课题,讲授圆的面积的 概念。融新知识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之中,这样做,目的就使学生在对新知识的 渴望中产生探究的兴趣。 (三)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为了帮助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第一步,引导学生小组合作,通过剪拼图形推 导出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在这个环节,我让学生用纸片做个实验,把圆分成若 干(偶数)等份,剪开后,用这些近似等腰三角形的小纸片,拼一拼,可以同桌 合作,看能发现什么?一会向老师汇报。这样的设计给予了学生自主创新的机会, 学生真正成为了探究活动的主体。 第二步,学生汇报探究结果之后,为了使学生更直观、更形象的理解“极限” 的概念,我适时进行教具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把圆平均分成八份、十六份、三 十二份后,拼在一起,再观察每次拼成的图形中闪动的曲线与圆周长的关系。学 生就会明白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当分的份数足够多时,曲 线就接近直线了。由于在剪和拼的过程中,图形的大小没有发生变化,也就是圆 的面积等于这个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面积。就这样,抽象难懂的“极限”的概念 就在教具直观、形象的演示中迎刃而解了。 然后,我又用课件演示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的各部分间的关系,学生 很快地通过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从而顺利地完成知识的 迁移。 在这个环节中,把学生的动手操作和直观、形象的教具演示相结合,对突出 重点、突破难点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四)解决实际问题 P68 教学例 1,引导学生写完整整个解题过程。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 和合作者。”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我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倡导学生动手操作、 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进而建构了学生头脑中新的数学模型:转化图形——建立 联系——推导公式。整个过程是学生在实践分组讨论中,不断完善提炼出来的, 这样完全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把学习数学知识彻底转化为数学活动,培养了 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五)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圆的面积公式的应用,在练习题的 设计上,由浅入深,注重习题的实效性、趣味性。首先让学生计算课前所剪圆形 学具的实际面积,然后设计基本练习题和基本应用题,最后设计趣味性较强的题, 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又把知识进行了延伸与拓展。 (六)课堂小结,巩固新知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有利于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有个系统的认识,充分提高归纳和总结能 力。) (七)作业布置 1、P71-72 第 3、5 题。 2、自己画一个圆并计算出所画圆的面积。 整个教学内容,我本着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互相合作、发现问 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去设计,孩子们易于接受,学习气氛良好。加之 制作的 ppt 的配合,相信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九、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