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54 KB
  • 2022-02-11 发布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第二课时语文教案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第二课时语文教案 ‎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古诗,读出节奏和情感。   2.分析《宿建德江》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景物的特点。   二、学习《西江月o夜行黄沙道中》   1.品读上阕。   出示: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此时诗人看到了、听到了、闻到了什么呢?学生结合词的意思来分析。   A:看到的:明月、别枝、惊鹊、鸣蝉、稻子   B:闻到的:稻花香体会丰收的景象。   C:听到的:蝉鸣、鹊啼、蛙声、说丰年 ‎ ‎   同学们,词中说伴随着清风吹拂,传来阵阵稻花香和哇鸣声,仿佛是青蛙们在争说丰年,那青蛙们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发挥想象,说一说,谈一谈。   (2)同桌试着演演说说。   (3)小结:同学们演得真是太好了,说得真是太好了!这儿的“说”字,是青蛙在说吗?那是谁在说?(青蛙、农人、作者自己,都可以,重在体会作者那一刻的喜悦之情)对呀,作者闻着飘于黄沙岭的稻花香,多么盼望有一个丰收年呀!‎ (4) 读完上阕,你的脑海里呈现出怎样的一幅画面呢?先想一想,然后根据词的画面说一说。   月光十分明亮,把沉睡的鹊儿都惊醒了,扑棱棱地离开枝头,飞起来了,引起树枝摇曳,半夜里,清风徐徐地吹来,让人感到真凉爽、舒服,风儿还送来一声声蝉的鸣叫,似乎在唱歌呢!田野里,稻花开了,一阵阵清香扑鼻而来,让人感到神清气爽。词人辛弃疾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一路上碰到许多纳凉的老农,都在说着“今年真是一个丰收年”,池塘里,传来一片青蛙的叫声,似乎也在争说丰年。   (5)齐读词,读出意境,读出画面的美。   2.品读下阕。 ‎ ‎  过渡:这么充满诗情画意的月夜,真让人走进了画卷一般,词人走着走着,天气突然发生了变化,接下来又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呢?自读下阕,在脑海中勾勒画面,也可以和同伴交流感受,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相互讨论。   (1)出示: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2)学生交流画面,相机指导朗读。   词人完全沉浸在展望丰收的巨大喜悦之中,浑然不觉天气的悄然变化,他猛一抬头,看到了----“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此刻他的心情怎样?(很着急)   引读----“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3) 提出质疑:词人疾步向前走,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过去熟悉的茅店就在社林的旁边,词人为什么找不到了呢?   生:道路非常的弯曲、林木茂盛。   生:更是因为词人沉浸在“稻花香里说丰人,听取哇声一片”的愉悦心境之中。   (4)总结下阕,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陶醉于黄沙道中的喜爱之情,更为农民丰收流露出欣喜之情。 ‎ ‎  (5)朗读整首词,并背诵。   三、比较《宿建德江》和《西江月o夜行黄沙道中》   1.相同点:都写了月亮,都借月抒发感情。   2.不同点:抒发的感情不同,《宿建德江》借月亮抒发诗人旅途寂寞、孤独之情,《《西江月o夜行黄沙道中》抒发了诗人陶醉于黄沙道的美景之中,并流露出喜爱与兴奋之情。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三首古诗。   2.默写《西江月o夜行黄沙道中》。‎ 板书设计   3.古诗三首   宿建德江 ‎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西江月o夜行黄沙道中   教学反思:   1.朱熹说过:“教人不见意趣,必不乐学。”教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去感受和体验词的优美意境,体会诗词的心境。同时教者还要通过美丽的画面和音乐,创设出其乐融融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走进情境,走进诗词的画面美,并在诵读中感悟情感,体会古诗的节奏美、情感美。这样的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趣,也丰富了文本的内容。   2. 诗词的教学重在想象、品读、悟情。在学生自主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想象,在关键处给予巧妙引导,这样便能充分把握词的基本内容。其次还要通过品读悟情,媒体煽情,把学生带入如诗如画的美好意境之中,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感其情,并与诗词产生共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