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24 KB
- 2022-02-1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基本信息
名称
圆的认识
授课教师姓名
知识点来源
学科:___数学_ 年级:__六年级_教材版本:______人教版
二、教学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圆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和初步认识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是学生研究曲线图形的开始,是学生认识发展的又一次飞跃。教材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激活已经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经验,促使学生逐步归纳内化,上升到数学层面来认识圆,体会到圆的本质特征: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定点”“定长”)。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教材并没有给出圆的本质特征的描述,但教材通过观察与思考、画一画等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对此加以体会,为学生到中学学习圆的定义提供了感性认识和直观经验.
学生特征分析
1、本班学生是六年级的小学生。
2、学习使用本册教材之前,我充分肯定了不少学生注意力在20分钟后就不能注意,尤其是当教师一味的讲,或讲话时间长课堂效能很低。课堂不易平铺直叙。
3、班上学生好动者多很多孩子是人来风,喜欢表现。
4、本班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上比较强,基本上能用自己个性语言进行交流和表达。
5、观察能力,比较能力较强,善于从提供的信息中观察比较中获得事物的一般特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操作——观察——结论过程,学生理解与掌握有关圆的认识知识。
2、数学源于生活,生活是知识的源泉。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解答简单的问题,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调查学生身边有趣的事例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圆上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教学方法与策略
1、情景创设策略:出示课件许多人站在同一条线上套圈,套的是同一个物体,问学生这个游戏公平吗?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较要学会今天的知识——《圆的认识》,让数学回到生活中,学生历数生活中的圆进一步唤起兴趣。
2、观察比较策略:圆与其他平面图形的区别明白圆是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
3、动手操作与观察策略:让学生对折自己准备的圆发现圆心,直径和半径。再用直尺量直径和半径的长度(应有很多直径和半径)得出直径相等、半径相等以及直径和半径的关系。同时观察直径和半径在圆里位置特征,锻炼学生的总结和表达能力从而实现表述直径和半径的概念;画圆时a:先圆的实物画(得出不方便)b用圆规画容易。继续量不同的圆的直径和半径,从而得出在同一个圆中直径相等、半径相等。
4、多媒体策略:ppt演示在圆中的幻化的半径和直径,学生表达半径和直径由无数条。也用课件展示几种位置不同大小不同的圆,引导学生知道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的大小。
5、本课设计活动较多,教学形式转换较多,以此唤起学生兴趣,保持注意。学生具备相当的语言总结能力,我就通过这一点为主要课堂拉动方式去激发他们观察,比较,然后形成对知识发现,有效控制学生的表达,进而使概念明朗清楚,表达流畅,用语准确。同时在知识完全掌握的情况下学生享受到学习乐趣。
教学媒体
1、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2、上课环境为多媒体屏幕环境;
3、学生准备圆实物图。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以及设计意图
(一)、情景创设
教师通过用一根线拴着粉笔,固定一端,粉笔绕动一周.
学生猜想粉笔旋转一周的轨迹,注意老师示范用线绳画圆的过程,由点到面.
学生从数学的本质的角度去认识圆,.为圆的特征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探究新知
认识圆是曲线平面图形
教师:你们看看正方形、长方形、梯形……他们是怎样围成的。(线段)圆呢?摸一摸圆的边缘,是直的还是弯的?(弯曲的)(比较、和操作)
学生通过动手摸圆形图片实物, 并联系学过的直线平面图形, 区分得出圆是曲线平面图形.
通过直观的观察和演示,区分直线和曲线平面图形,加深对圆的认识.
借助生活中圆形实物,建立圆的表象
教师课件展示搜集的圆形图片,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圆形.再让学生举例说明周围哪些物体上有圆.
学生举例生活中的圆
数学来源于生活,除了教材和老师课间展示的图片之外,多媒体课间展示收集的圆形图片和学生的举例,大量的素材,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建立圆的表象.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圆”,其中包括许多同心圆。丰富的圆形图案,使学生感受到圆很美,同时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激发良好的数学情绪。
圆心的认识
教师要求学生通过具体操作,来认识一下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
教师提问:折过若干次后,你发现了什么?(在圆内出现了许多折痕)
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折痕总在圆的什么地方相交?(圆的中心一点)
教师指出: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表示.
教师板书:圆心
(1)先把圆对折、打开,换个方向,再对折,再打开……这样反复折几次.
(2)用尺子量一量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看一看,可以发现什么?
(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通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等方式,建立清晰的表象,探究圆的各种特征。同时通过对折,让学生明白了圆是对称图形。
教师指出:我们把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表示.(教师在圆内画出一条半径,并板书:半径)课件辅助演示
半径的学习探究
教师提问:根据半径的概念同学们想一想,半径应具备哪些条件?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
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课件辅助演示
学生仔细观察自己操作过的圆片,根据老师的提问进行归纳总结
学生活动中教师适时用问题引导探究的内容,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对圆的有关概念和基本特征进行归纳和整理,以使学生形成系统、科学的概念体系。学生通过对圆的折痕的观察和测量,让学生理解圆的半径有无数条,且条条相等。
直径的学习探究
同学继续观察:刚才把圆对折时,每条折痕都从圆的什么地方通过?两端都在圆的什么地方?
学生用自己用尺子量一量同一个圆里的几条直径,看一看,所有直径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通过对折以后学生对圆的折痕的观察和测量,让学生理解同一个圆内,不仅半径有无数条,且条条的直径有无数条,且条条相等。
教师指出:我们把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来表示.(教师在圆内画出一条直径,并板书:直径)
教师提问:根据直径的概念同学们想一想,直径应具备什么条件?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出多少条直径?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课件辅助演示,帮助理解。
直径和半径的关系探究
讨论: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与半径的长度又有什么关系呢?
如何用字母表示这种关系?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学习交流,归纳概括总结出同圆内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并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汇报交流。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测量和比较,让学生明白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并且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二分之一。
反过来,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几分之几?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
圆的位置和大小跟什么有关联
教师出示课件,同学们请看看这几个圆一样大吗?他们各自在什么位置?为什么?(发现半径不一样)(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发现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学生观察课件演示,明确圆的位置跟圆心有关。圆的大小跟半径有关。
通过直观的课件演示,学生直观的感知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圆的画法探究
教师:1根据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这一特征,我们可以用来画圆.
2、画各种大小的圆怎么办(思考用圆规怎么画,学生先说,然后小组探索用圆规画圆要注意那些方面)2.教师示范画圆.
1、学生画圆(要求:先用瓶盖画圆,但要画比其大的和小的圆就不行了,不方便)
2、学生在教室示范操作完用圆规画圆后,自己动手用圆规画圆,掌握画圆的技巧和步骤。1.定半径;2.定圆心;3.旋转一周.
3.教师归纳板书:1.定半径;2.定圆心;3.旋转一周.教师强调: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不能改变,有针尖的一脚不能移动,旋转时要把重心放在有针尖的一脚.
3、思考:体育课上,老师想在操场画一个大圆圈做游戏,没有这么大的圆规怎么办?
在画圆环节,出现用圆规画圆时尊重学情的表现,学生在课外应该用实物画过圆,但是不规范。如何画的标准,画的轻松,需要老师进一步的指导。圆规画圆的现场示范,能让学生看得更清楚,便于学生模仿,教师在准确画圆的基础上,着重指明画圆方法中的一些数学要素,引导学生关注圆规的“脚尖”“两脚尖的举例”在画圆时起什么作用?这为学生从数学的本质角度认识圆及圆的特征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呼应了上课伊始老师的用一根线拴着一根粉笔旋转一周的动态演示。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口头归纳总结。
进一步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深化对本节课圆的基本特征的认识。
(四)、课堂练习
教师课件出示针对性的练习
(一)判断
1.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半径的长度.( )
2.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
3.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
4.半径2厘米的圆比直径3厘米的圆大.( )
5.所有圆的半径都相等.( )
6.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是直径的1/2 .( )
7.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
通过判断对错,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圆的特征的认识,夯实基础,深化对概念的理解。
8.两条半径可以组成一条直径.( )
四、使用效果分析。
1、由于认识圆的半径和直径的过程中,教师引导过多,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学来理解圆的半径和直径。教师再结合多媒体课件来演示,效果会更好。
2、课堂练习时间较少。判断题突出了对概念还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或者考虑问题还不够细致。审题还不够仔细,不能完全按要求做题。
分析原因:
1、对概念及其他记忆性知识的学习,如果仅靠老师讲、学生看书,跟不上形式变化的练习,就很难达到理解运用的程度。应在课上采取填空、判断、选择等方式,在练习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进而达到运用的程度。
2、一些概念的应用练习,出现错误,一方面,说明学生考虑问题不够细致;另一方面也说明课堂练习设计还存在问题。而课堂上的这类练习,仅仅用课件展示,学生起来回答,这样又不好保证每个同学的独立思考,无法避免滥竽充数的情况,所以,有些练习还要采用书面独立完成的效果会好一些。课堂上必须处理好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关系。要牢记合作是为了个体更好的学习,不能为合作而合作。
3、有些学生的学习态度还需要引导。
通过分析发现自己存在几大不足:
(1)教学环节的设计需要进一步优化,信息技术的运用还需和所学知识进一步整合,对学生学习的预见性还需要进一步吃透学情,备学生备教材备好课堂呈现的预设过程。
(2)自己在备课中,对练习的设计还有待加强。
在第一节的课中,也强调了这些内容,但由于不够系统,所以学生的印象很肤浅,今后注意整个教学流程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注意学生学法的指导,重视练习在学生知识掌握、理解、巩固运用中所起的作用。
五、同行评价
学校其他听课老师对您这堂课的“新变化”有何评价,有哪些优点和不足?
教完《圆的认识》,自我感觉良好,但练习的时间不够,教学环节还需要进一步优化过程。同事建议再练习一节,说这部分知识很重要,学不扎实会影响后面的学习。本想到里面的一些概念不难理解,学生已能非常熟练的画圆,觉得晚上的家庭作业应该不错,直到看到学生的家庭作业才发现自己对学生的估计实在是过高。
相关文档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分数乘分数 2022-02-113页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 数的世界丨2022-02-113页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第1课时 2022-02-115页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1课2022-02-113页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 图形王国丨2022-02-112页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分数四则混2022-02-112页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比例基本性质 2022-02-113页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比的应用 按2022-02-116页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整理和复习 北2022-02-113页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 百分数的意2022-02-1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