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0 MB
- 2022-02-1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六年级语文总复习基础知识部分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是基础知识的复习内容;
第二部分是在时间短不加重学生负担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复习效率;
第三部分是复习方法。
(
一)汉语拼音 的复习内容包括:
字母表、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三拼音节、变调等
1
、掌握字母表、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三拼音节。会找三拼音和整体认读音节,会依据字母表的排列顺序排序。
如:根据音节填字再把所填的字按音序排列。
2
、变调
在普通话里,“一、不、啊”的变调比较特殊需要掌握。
例如
:
啊的语音变化。语气词”啊“在不同的地方语音会有变化。
作为叹词的啊,因为说话时不受语音的影响,所以仍念
a
音。
如:“啊,你来啦!”
但是作为语气词的啊,用在句末时,受前一个音节末尾的音素的影响,会发生音变现象。
如:多好啊
( wa)
真行啊(
nga
)多难啊(
na
)快来啊(
ya
)
3
、隔音符号:
ɑ
o e
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如果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容易拼错的时候,就需要用隔音符号(
“’”
)。
如:
k
ù’à
i
(酷爱)
--ku
à
i
(快)
xī
’
ān
(西安)
--xīān
(先)
4
、
轻声和儿化
(
1
)轻声:汉语的每个音节都有一定的声调。有的音节在一定的场合里失去原调。轻声音节不标调。
如:用√选出读音是轻声的字。玫瑰( )卓越( )眯缝( )含糊( )。
(
2
)儿化:在普通话里,韵母
er
不能与声母相拼,它除了自成音节之外,儿还可以和前面一个字音里的韵母结合起来,形成儿化。带儿化的音节,一般用两个汉字表示,用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这些儿化音节,只需在原来的音节之后加上
r
就可以了
。
例如:门儿
-- m
é
nr
馅儿
—
xi
à
nr
; 有些词儿化后改变了词性如
“
盖
”
是一个动词而
“
盖儿
”
就是名词;有些词儿化后改变了词义如头是脑袋的意思。而头儿是带头儿的、领导人。
汉语拼音这部分内容的分值在
2-3
分。
(二)汉字的复习内容包括:
查字典、偏旁、部首、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等。
学会二千五百个常用字,能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大部分会用;
要掌握汉字的偏旁部首,学会音序、部首两种查字方法,并能熟练地查字典;
能区别形近字,同音字及课本中出现的多音字,改正词、句中的错别字。
如:查字典:
三年五载的载字用部首查字法部首是(十、车、戈)再查几画(
8
、
6
、
6
)用音序查字法音序是(
Z
)音节是(
zǎi
)。选择字义
(1)
记载;刊登(
2
)年。
会给加点的子选择正确的读音
如摩(
m
ó
mā
)平正
(zh
è
nɡ zhēnɡ)
月 藏
(z
à
nɡ c
á
nɡ)
戏。
会改正词句中的错别字如
:
独出新裁的心 阴谋鬼计的诡 专心至志的致 完壁归赵的璧等。
汉字这部分内容的分值是
5-6
分。
(三)词语的复习内容包括:
词语理解、近义词、反义词、词语归类、感情色彩等
。
A
、积累词语:每个单元的词语盘点,都应该正确地读写及积累。
B
、理解词语:
理解词语的方法:
(
1
)弄清这个词语中,两个关键性的字的意思,然后考虑整个词语的意思。
(
2
)有些词不能光从字面上去理解,要注意它们的比喻或引伸义。例:目瞪口呆这个词常常用来比喻惊讶的样子,而不能只从字面上去理解。
(
3
)要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如:①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②我们都以是炎黄子孙而感到骄傲。 ③古代四大发明是中国的骄傲。第一个骄傲是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的意思。第二个骄傲是自豪的意思。第三个骄傲是值得自豪的人或事物的意思。
C
、能够在具体的语境中写出某个词的近义词、反义词
练习内容
:
按要求写成语:(出自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的成语,描写人物仪表的、反映人物优秀品质的、反映朋友间情谊深厚、反映景色优美的等。 )
根据具体语境填成语
。
如:选择成语填空。 欢声笑语 、 笑逐颜开、眉开眼笑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白驹过隙、和蔼可亲、管鲍之交、恋恋不舍
时间过得真快啊,六年的小学生活就要结束了。回想愉快的时光,我们可用成语 ( ) 、( ) 、 ( ) 来形容同学们在课堂上的
“
笑
”
;回首往日,我们会用成语( ) 、( )、( )来慨叹时间之快。想着( )的老师和( )的同学,心中真有点( )。
词语搭配
( )的火焰 坚持( )
悄悄地( ) 高兴得( )等。
用“然”字组词填空
詹天佑不怕困难, ( )接受了任务。
没想到过了几个月, ( )收获了。
岁月悠悠,唯有你( )如故。
把词语按一定顺序排列:
端午节 元宵节 春节 除夕
用
--
划出不是同一类的词:
梅花 兰花 菊花 雪花 荷花
照样子写几个词,意思与下面的词相近或相同:
例:看一瞧、瞅、瞟、瞥、盯、注视
叫
——
( )、( )、( )
根据意思写词语、把词语恰当地搭配起来。
词语这部分内容的分值在
5-6
分
(五)句子一的复习内容包括:
名言、谚语、歇后语、对联、诗文积累等
1
、名言、谚语、歇后语以
1-12
册书的日积月累及名篇名句和课后的一些名句为主。
如:学完
《
匆匆
》
你积累了哪些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2
、诗文积累(古诗文默写、现代文默写、诗意、
《
古诗八十首
》
等)
(1)
古诗文
1-12
册的会默写、知作者、会在具体的语境中填空。
(2)
六年级上下册的古诗文知道诗意、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运用。
(
3
)现代文默写以六年级上下册的名篇为主。
(
4
)诗可以按分类复习:
如:写景(春夏秋冬)、爱国诗、思乡诗、咏物言志诗、送别诗、边塞诗等。在复习时这一部分时可以结合六年级上册教参中的
《
与诗同行
》
中这一单元的练习题进行练习。
这部分内容的分值在
11-12
分。
《
古诗八十首
》
中的内容占
2-3
分。
(六)句子二
的复习内容包括:
修辞方法、扩句、关联词、按要求写句子、仿写句子、句式变换、综合修改等
1
、修辞方法(
1
)比喻(
2
)夸张(
3
)拟人(
4
)排比 (
5
)反问(
6
)设问
最多考一句。
2
、修改病句,先要找出病因,然后再着手修改。修改时,注意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
1
)成份残缺。(
2
)搭配不当。(
3
)前后矛盾。(
4
)重复罗嗦。(
5
)不合逻辑。(
6
)词序颠倒。(
7
)形容不当。
不考学生难以判断的句子,最多考一句。
3
、关联词要掌握:并列、递进、转折、因果、假设、条件、选择关系的
只考选择关联词语填空。
4
、按要求写句子:把字句、被字句、反问句、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双重否定句、连动句。
最多考一个。
在仿写句子时,如果有加点的词,必须用上加点的词仿写句。如果没有加点的词只要是仿写出这种修辞方法的句子就行。
这部分内容的分值是
7-8
分。
(
七)标点符号的复习内容包括:
句号、逗号、顿号、分号、叹号、书名号、省略号、引号、破折号、感叹号、冒号等
引号“ ”
1.
引用对话或文章里一段文字。
2.
表示反面或否定意思的词语。
3.
表示特定的称谓,或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
书名号
《》
表示书籍、文章、报刊、文件、影片等名称。
书名号之间不用顿号。
如:小红喜欢看
《
红楼梦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等名著。
省略号
……
1.
表示重复词语或列举的省略。
2.
表示说话未完或余意示尽。
3.
表示声音断断续续。
破折号
——
1.
表示底下是解释部分或说明部分。
2.
表示意思的递进或转折。
3.
表示声音的延续。
人物对话中“说”的四种形式:
(
1
)提示语在前如: 渔夫一边走进来,一边说:
“
嘿,我回来啦,桑娜!
”
(
2
)提示中间如:
“
你知道吗?
”
桑娜说,
“
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
(3)
提示语在后面如:
“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
”
桑拿拉开了帐子。
(
4
)无提示语。
“
哦?什么时候?
”
标点符号如果在基础知识里面不考就在阅读里面考。如果涉及到标点的用法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能根据文中的内容说出意思就行,如果学生答得是标点符号的标准用法就不给分
。
如:从此,科学课对于我们来说就就成了一种
“
冒险
”
。
“
冒险
”
加上双引号是因为( )。学生只要答出
“
那不是一种真正的冒险
”
就行。
六年级上册语文重点句子复习
①
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把“老桥”比喻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②
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和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间的默契和情谊。
③
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这是作者的联想。树为人友,人为树友,人和树已融为一体。
④
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
……
这一组句子是写“我”跟山中的“朋友”在打招呼,内容一致,结构相似,是一组排比句,同时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我”和山里“朋友”之间的那种深厚情谊。采用第二人称,读来倍感亲切、热情。
⑥
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
……
这句中,“它们”指的是落花和落叶,“仪式”指的是落花、落叶从枝上掉下并融入泥土的过程。从“一朵落花”“一片落叶”“一块石头”中,作者感受到了时间的变迁,生命的轮回。
2.《
山雨
》
课文是按
雨来、雨中、雨后
的顺序写的。
课文语言生动形象,发挥合理而新奇的
想象和联想
,并运用
比喻、拟人
等修辞手法,描绘出山雨的特点。表达了作者
对山雨、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
④
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
“
灵泉”,形容泉水非同一般,具有灵性。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小生灵的赞美之情。
⑤
现在它们归来了,每一个都用前肢推着大过身体两三倍的食物,行色匆匆地赶着路。是什么力量使它们这么勤勉地奔忙呢?
写了甲虫“村民们”的劳动图。为什么如此勤勉地奔忙?可能是一种家庭的责任感,使它奔忙着;可能是小甲虫自我价值实现的快乐感,激发它前进着
……
⑥
我悠悠忽忽地漫游了一个下午,直至夕阳亲吻着西山的时候,红鸠鸟的歌声才把我的心灵唤回来。
这一句以“夕阳亲吻着西山”和红鸠鸟归巢的鸣叫声点明时已傍晚。“悠悠忽忽”道出了作者对奇异游历的痴迷;“才把我的心灵唤回来”更点明了作者的欢快和得意。
《5.
詹天佑
》
先概括介绍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接着,通过当时的社会环境介绍反映詹天佑主持
修筑京张铁路的重大意义
;然后,按照工程进展的顺序,从
勘测线路
、
开凿隧道
和
设计“人”字形线路
三个方面来叙述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最后,
写京张铁路提前两年竣工及中外人民对詹天佑的怀念
,点明事件的意义
──
有力地回击了
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民的藐视和嘲笑。
①
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还没有出世”本意是人没有出生。反映了詹天佑接受修筑京张铁路任务的压力。他们瞧不起中国工程技术人员,是对中国人的蔑视和嘲笑。还隐含着说明京张铁路沿线地理环境恶劣,修筑铁路的工程艰巨。反衬出詹天佑为国分忧的爱国主义品质。
②
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这句话表现了詹天佑对工程一丝不苟、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③
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句子充分表现了詹天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为祖国争气的坚强决心。
④
火车怎样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这是一句设问句。这是他对铁路建设作出的杰出贡献,也是他卓越的创造才能的体现。
⑤
京张铁路不满四年就全线竣工了,比计划提早两年。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
。“回击”,指对攻击者进行反击。证明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帝国主义的威风。句子点明了修筑京张铁路的结果,再一次说明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与首句呼应。
《6.
怀念母亲
》
课文以
回忆
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
──
一位是
亲生母亲
,一位是
祖国母亲
。“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作者
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
,对
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
。
①
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频来入梦”,频,屡次,连续几次。意思是祖国母亲经常到梦中来。作者远离故土,身居异国他乡,心中无限思念。句子中一个“也”字很巧妙地将祖国与母亲联系起来,可见在作者心目中两者的确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
②
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凄凉”,寂寞冷落,凄惨。作者远离母亲、祖国、亲人,心中有忧愁、有思念;时常怀念起在故国的生活情景、亲朋好友,心中自然又多了一丝安慰、一些宽心、一点甜蜜。
③
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怅望灰天”,惆怅地望着天空。作者对母亲的怀念。
“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7*
彩色的翅膀
》
课文通过宝石岛观察通讯站信号兵小高回家探亲,在从黑龙江探亲返回的路上,提了一纸箱小昆虫带回小岛的故事,赞扬了海岛战士
热爱海岛、扎根海岛、建设海岛
的高尚品德。课题有两层含义:
一是以彩色的翅膀借代蝴蝶等小昆虫,强调了这些小昆虫在改造海岛环境、丰富战士生活的作用。二是以彩色的翅膀象征战士丰富多彩、富于革命理想的生活。
《8*
中华少年
》
本诗作者以新时代中华少年的视角激情赞美了祖国,抒发了
作为中华少年的由衷自豪之情
,同时也表达了
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
。
9.《
穷人
》
俄国著名作家
列夫
·
托尔斯泰
写的短篇小说。主要作品有
《
安娜
·
卡列尼娜
》
、
《
战争与和平
》
、
《
复活
》
等 。课文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
,
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
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
,赞美了桑娜和渔夫
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本课两个重点:一是表现沙俄时代
穷人的穷困和悲惨
。
二是赞颂
穷人富于同情、热心助人的美德
。全文以
桑娜的内心矛盾
为主线,围绕收养西蒙的两个孤儿这件事,前后设置了
两个悬念
:渔夫
是否平安回家
?渔夫回家后
能否同意收养孩子
。
①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
这样做”是指收养西蒙的两个孤儿,把他们扶养成人。反映了桑娜同情穷人、关心穷人的善良品质。
②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
……
是他来啦?
……
不,还没来!
……
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
忐忑不安”形容心神不安定。感受到桑娜热爱丈夫,同情孤儿,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的心灵。省略号的连续运用,表明桑娜当时的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逼真地写出了桑娜不安的心理。
④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皱起眉”“脸变得严肃、忧虑”说明渔夫感到问题很难办。“搔搔后脑勺”说明他正在认真考虑,形象地说明渔夫觉得问题严重。“嗯,你看怎么办?”这是渔夫在征求妻子的意见。“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这是渔夫做出的初步决定。“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熬”,是忍受(疼痛或艰苦的生活)的意思。说明渔夫为了抚养邻居的孩子,准备过更艰苦的日子,准备付出更多的辛劳。“快去!别等他们醒来。”渔夫怕孩子醒来受惊,催促桑娜去抱孩子。这段话说明他与妻子桑娜一样,有着一颗甘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高尚的心。
⑤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文章消除悬念。丈夫的理解,使桑娜沉浸在激动、兴奋和快慰中。这“一动不动”的动作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她当时的心情,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
③
……
桑娜沉默了。
第一次是桑娜与渔夫同时沉默。桑娜不知道如何告诉丈夫收养孤儿的事,所以选择了沉默。而渔夫还沉浸在与海浪搏斗的恐怖中,心里尚存余悸,看到桑娜沉默了,所以沉默。第二次是桑娜把西蒙死去的消息告诉了丈夫,她在等待丈夫的决定,所以沉默。桑娜的两次沉默,都反映了桑娜善良的心地。
省略号,主要作用有:
(
1
)
表明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
如,“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
……
是他来啦?
……
不,还没来!
(
2
)
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
如,“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
”
(
3
)
表示语意的跳跃。
如,“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
……
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
4
)
表示说话结巴,欲言又止。
如,“我嘛
……
缝缝补补
……
”
10*《
别饿坏了那匹马
》
本文主要写了酷爱读书的“我”在失去看书机会时,摆书摊的残疾青年谎称家中有马,买下“我”的马草,让“我”继续看书的事。赞扬了
残疾青年不计一己得失、想方设法让“我”读书的良苦用心
,表达了“我”得知真相后的
感激之情
。主要通过人物的
言行、神态和心理描写
表现人物的品德。
《 11.
唯一的听众
》
本文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
赞扬了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
本文有两条线索,
一条是“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一条是老妇人的语言变化。
②
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这句话写出了早晨树林的安静,以及“我” 找到这样的环境的兴奋心情。说明“我”对拉好琴重新找回了自信。
①
用父亲和妹妹的话来说,我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
用“白痴”形容“我”拉小提琴的水平,对 “我”来说是沉重的打击。为此,“我”失去了自信。为下文“我” 到林中练琴作了铺垫,同时也与下文老教授形成了对比,从侧面赞美了老人对“我”的爱护与帮助。
④“
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这是老人对“我”说的一句话。老人发现“我”缺乏自信。出于对年轻人的爱护,老人谎称自己耳聋,为听不到好听的琴声向“我”表示歉意。老人的话让“我”有了面对老人拉琴的勇气。
③
我的脸顿时烧起来,心想,这么难听的声音一定破坏了这林中的和谐,一定破坏了这位老人正独享的幽静。
这句话写出了“我”发现老人后沮丧的心理。文中的两个“一定”,强调了难听的琴声带来的后果,突出了“我”的沮丧。说明“我”又失去了自信。
⑥
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
“
平静地望着我”这在文中是第三次出现。从她的眼神里“我”读出了老人对“我”的关切、鼓励,读出了老人为“我”琴技的点滴进步的高兴,读出了老人对“我”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我”觉得她的眼睛像深深的潭水。
⑤
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上一句:“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这“从未有过的感觉”就是被人肯定的快乐。而这来自于老人的陪伴,来自于老人的夸奖。
⑦“
聋子?”妹妹惊叫起来,“聋子!多么荒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你竟说她是聋子!”
妹妹的话道出了老妇人的真实身份,表现出她对老人的敬仰。激起“我”对老人的无限敬意与感激。
⑧
那时,我总是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那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
……
“
唯一”
:“
独一无二”的意思。表明老人在“我”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句子写出了“我”对老人的感激,同时点明了课题。
《12*
用心灵去倾听
》
课文真实地记录了“我”与问讯处工作人员苏珊交往的过程,
赞美了苏珊用心灵倾听孩子的心声、用爱心帮助孩子的善良品质,表达了“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
③
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心爱的金丝雀突然死了,“我”不仅痛苦,同时对死亡充满了恐惧。苏珊采用了更美好的一种说法。体现了苏珊的善良、乐观。
《13.
只有一个地球
》
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
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课文从宇航员遥望地球引入,接着从
“地球的渺小”“自然资源有限”“目前人类无法移居”
三个方面来说明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最后告诉人类应该保护地球。
①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这是作者对地球的赞美,突出了地球的可爱与美丽,体现了作者对地球的热爱之情。说明了地球与人类及万物生存的密切联系。
②
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
渺小”是微不足道的意思。写出了地球的渺小,人类的活动范围是非常有限的。
③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本来”是“原先、先前”的意思,它准确地点明了可再生资源已遭受破坏,强,现在不可再生。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
④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
40
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
至少”一词是强调了目前的这个范围,“
40
万亿千米”以外的情况还不能确定,体现了说明的严谨性。同时,“至少”是“最少”的意思,又进一步说明了距离的遥远。
⑤“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与前文照应,突出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说地球“可爱”,是因为地球无私地养育着人类,孕育着万物。而“破碎”一词,可理解为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对地球的伤害。
①
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大地滋养着世上万物,人类只是万物中的一个群体;同样,人类的生命成长离不开大地上各种自然资源的给予。这句话充分地表明了人类与大地不可分割的关系。
②
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山峦”指连绵的山。这句话再一次表明了人类与大自然紧密相连的关系,同时也告诉我们应该用主人的身份去保护自己的家园。
④
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在大地的孩子身上。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如果家园受到破坏,而我们不能及时醒悟,不及时补救挽回,那么任何对大地的影响都将演变成对人类自身的伤害。
⑤
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谁也没有权利拥有对大地的控制权,破坏、损伤大地的完整和庄严;相反,人类属于大地,大地让人类的生命不断得以繁衍、延续
。
①
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另一种东西”,表面上指的是老农创造的这片绿洲,事实上还包含着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
《17.
少年闰土
》
本文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
《
故乡
》
。刻画了一个
见识丰富
而又
活泼可爱
、
聪明能干
的农村少年
──
闰土的形象,反映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重点写了闰土给“我”讲
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和看跳鱼儿
四件事。
①
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
──
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
──
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这句话中破折号起补充说明的作用。“无端”一词是“没有理由,没有根据”的意思。
②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
素”,向来的意思。“新鲜事”是指闰土对“我”讲的那许多关于农村、海边的事。“如许”是“如此”“像这样”的意思。这句话表达了“我”对少年闰土的羡慕和钦佩。
③
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他们”指“我”往常的朋友。“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指“我”和“往常的朋友”生活的天地非常狭窄,整天关在高墙深院里。这句话的意思:“我”和“往常的朋友”是些“少爷”,整天生活在大院里,不能广泛地接触大自然,像井底之蛙,眼界狭窄。这句话表达了“我”对自己所处环境的不满,流露了对农村丰富多彩生活的向往。
《18.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
这篇课文是
周晔
写的回忆伯父的纪念性文章,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
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
怀念
、
热爱
与
敬仰
之情。
②
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这句话表面看是在夸自己记性好,实际上是在用幽默的语言、委婉的语气批评“我”读书太马虎。这简短的语言描写,透出鲁迅先生含蓄、幽默、风趣的性格特点。
③“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句中“四周黑洞洞的”,比喻当时的社会一片黑暗,看不到一点儿光明,人民连一点儿民主和自由都没有。“碰壁”是与反动势力作斗争时受到的挫折与迫害。体会到鲁迅先生不怕挫折、不惧迫害的顽强斗争精神和革命的乐观主义态度。
④
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这里的两个“清清楚楚”强调了当时的情景给“我”印象之深;他“变得那么严肃”,手“半天没动”,“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等表情、动作的描写,表现了鲁迅先生对旧社会的痛恨和对劳苦人民的极大同情。
《19*
一面
》
这篇课文讲述了
1932
年秋天,“我”在上海内山书店见到鲁迅先生一面的事,表现了鲁迅
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
的高尚品格,抒发了对鲁迅先生真挚而又深厚的
爱戴
之情。
《20*
有的人
》
作者
臧克家
通过与鲁迅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
对比
,
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做真正的有价值的人。
《21.
老人与海鸥
》
课文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通过老人
喂海鸥、唤海鸥、与海鸥说话
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一部分则通过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深厚情义 。
①
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褪色”说明这是一个十分简朴、勤俭的老人,喂海鸥的时间长。写出了老人对海鸥那种无私的爱。
②
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这是老人喂海鸥的一个
细节描写
。老人的
动作娴熟
,与海鸥配合
默契、和谐
!“
扫
”字把
鸥群吃食的样子描绘得生动鲜活
。
③
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
──“
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
体现了老人对海鸥的
亲昵
,对海鸥的
爱
。
④
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
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海鸥一开始“突然飞来”时,也许以为是老人又来给它们喂食了,许多天没来的老人终于又来了,于是它们没等老人呼唤它们的名字就迫不及待地“突然飞来”。然而它们很快就发现十多年来天天与它们朝夕相处的老人今天与往常不一样,于是它们围着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它们用声声鸣叫呼唤老人。
⑥
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
它们在用自己特殊的方式表达对老人的留恋。
1.
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
nì
)得变了调的地方话
——
“
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
(表示列举的省略)
2.
“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
……
海鸥是吉祥鸟、幸福鸟!古人说‘白鸥飞处带诗来’,十多年前,海鸥一来,我就知道咱们的福气来了。你看它们那小模样!啧(
zé
)啧
……
”
(表示话未说完)
3.
听到这个消息,我们仿佛又看见老人和海鸥在翠湖边相依相随
……
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们,注视着与他相伴了多少个冬天的“儿女”们
……
(表示语意未尽)
4.
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
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
(表示语意未尽)
②
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挂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
通过对象鞍和嘎羧的简练描绘,深情地赞颂了嘎羧的英雄形象与气概。
③
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
────
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久久凝望”里,它一定又看到了二十六年前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幕。“亲了又亲”的礁石,也许是嘎羧曾经奋力杀敌的一处战场,也许是曾洒满战友鲜血的一处伤心之地;“震耳欲聋的吼叫”,也许是嘎羧在深情呼唤战友们的灵魂,也许在诉说它对战友的深深怀念,也许在告诉战友,它也将来陪伴它们
……
《 23.
最后一头战象
》
以时间为序,扣住四个感人的片段:
英雄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
。歌颂了战象嘎羧
善良、忠诚
的高尚情怀。
①
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作者抓住嘎羧动作、神情的描写,感受到嘎羧对辉煌过去的深深留恋与回味!
⑤
它死了。它没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它和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们躺在了一起。嘎羧走了。
从垂暮时的焦躁不安到重披战甲的英武,从重临旧地到安葬自己,我们渐渐读懂了嘎羧的心,它忘不了这片曾经洒过热血的土地,忘不了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这是一头战象的善良与忠诚!
①
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随便说说”,说明了她对哥哥的体谅和理解,她对自己说的那句话感到不安和后悔。这“随便说说”,让我们感受到了盲姑娘的善解人意,让我们感受到淡淡的凄楚和酸涩,更让我们感受到了盲姑娘强压住内心对音乐热爱的无奈。
②
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多纯熟”,是说弹奏的技能熟练;“多深”,是说把曲子里的感情充分表现出来了。句子中的两个“您”读起来不一样,第一个是表示猜想,语调稍延长一些。第二个“您”就很肯定。
④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
“
水天相接”,水和天连接在一起。
“微波粼粼”,微小的波浪闪闪发光,形容水清澈的样子。“霎时间”,极短的时间。
第一幅:月亮刚从“水天相接”处升起,海面上“洒遍银光”。音乐轻幽、舒缓。
第二幅:月亮越升越高,天空出现了“一缕缕轻纱似的微云”。音乐气势逐渐增强,曲调出现了波折。
第三幅:“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音乐高昂激越,节奏越来越快。
⑤
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恬静”,形容姑娘脸上专注、平静的神色。
“仿佛”,指哥哥看陶醉在琴声中的妹妹,从妹妹专注而平静的神情中产生的感觉,感觉妹妹也和自己一样,被琴声带到了月光下的大海
。“波涛汹涌”,波浪猛烈地向上涌。
“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是多么宽阔自由的天地,又是多么光明、美好的景象,这正是兄妹俩所向往的情景。
贝多芬的琴声带给了兄妹俩无穷无尽的想象。音乐,真的是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相关文档
- 二年级下册语文精品课件-课文二6千2021-11-1619页
- 二年级下册语文精品课件-课文二7一2021-11-1227页
- 《散步》七上部编语文精品课件 (972021-10-2697页
- 高中语文精品课件父母与孩子之间的2021-06-0924页
- 高中语文精品课件语文:1湘夫人2021-06-0945页
- 最新高中语文精品课件《幼时记趣》2021-06-0911页
- 高中语文精品课件4-11《廉颇蔺相如2021-06-0947页
- 高中语文精品课件4飞向太空的航程2021-06-0841页
- 最新高中语文精品课件11中国建筑的2021-06-0727页
- 最新高中语文精品课件季氏将伐颛臾2021-06-07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