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00 KB
  • 2022-02-12 发布

六年级(上)语文模拟试题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六年级(上)语文模拟试题 (三) ‎ ‎ ‎ 一、 阅读说明性文章,完成1—3小题。(6分 )‎ 森林卫士穿山甲 穿山甲是一种全身披鳞的兽类,属哺乳纲,鳞甲目,穿山甲科,主要有穿山甲、印度穿山甲和大穿山甲等,分布在亚洲和非洲。‎ 穿山甲长约40~50厘米,尾长约30厘米,体重约1500克~3000克。穿山甲善于掘洞,掘洞时前肢挖土,后肢刨土,不一会儿就钻进土中,因身上长满坚硬的角质鳞片,很像盔甲,挖洞又迅速,好似有“穿山之术”,故名穿山甲。它多单独活动,白天在洞中休息,夜间外出觅食。它听觉和视觉较差,但嗅觉灵敏。牙齿退化,胃中有砂石帮助研磨食物。穿山甲不仅善于打洞,还能游泳,也能上树。小穿山甲稍大后,常“骑”在母亲背上,随母亲外出觅食。穿山甲遇到危险,便把身体卷成一团,头裹在腹部下面。这种防御方式对付动物有效,但对猎人却没用。穿山甲肉味鲜美,甲片是传统中药,所以遭到大量捕杀,数量已经很少了。‎ 穿山甲是白蚁的克星。白蚁的巢穴往往深藏于地下。穿山甲发现白蚁踪迹后,即会尾随追击,直捣巢穴,用尖吻插入其内,伸出粘腻的长舌迅速地舐食白蚁群。有时它躺下装死,伸出满是腥味粘液的舌头,待贪食的白蚁群爬满时,舌头一卷,全部吞食。有时它将鳞片打开,引诱白蚁入内,当数量可观时,关闭鳞片,步入水中,打开鳞片白蚁漂浮于水面,即可一一收拾。一只成年穿山甲一天可吃数万只白蚁,也有人说一次可吃一升(约1.5公斤)。照此计算,一只穿山甲能保护二百亩以上的山林不受白蚁侵害,所以人们称其为“森林卫士”。‎ ‎1、联系上下文,解释“尾随追击”: ‎ ‎ 觅食: (2分) ‎ ‎2.文中画“ —— ”的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这样写的好处是 ‎ (2分) ‎ ‎3、.穿山甲被称为“森林卫士”的原因是什么?(2分)‎ ‎ ‎ ‎ 二、 阅读古代诗文,完成4--8 (18分 ‎ ‎(一)文言文,完成4—5小题。(4分)‎ ‎  宋有狙公者,爱狙①,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②,充狙之欲。俄而匮③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④之曰:“与若芧⑤,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 ‎ 【注释】:①狙(jū):猴子。②口:口粮。③匮:不够。④诳(kuáng):欺骗,瞒哄。 ⑤芧(xù):橡粟,一种粮食。‎ ‎4、下列划线词在文章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能解狙之意( 了解、理解 ) B、与若芧(人称代词,就是 “你们”)‎ C、充狙之欲(满足 ) 众狙皆伏而喜( 驯服、服服帖帖、趴下 ) ‎ ‎5、下列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不要只停留在表面,应该一分为二来看问题。  ‎ B、原来早晨三粒芧晚上四颗芧,后来早晨四颗芧,晚上三颗芧。总量没有变,只是调整了一下早晚的量。‎ C、要善于透过事物表面现象看清本质,因为不论形式有多少种,本质只有一种。 ‎ D、无论朝三暮四还是朝四暮三,其实众猴子所得到的并没有增加或减少,猴子们喜怒为用就显得很可笑。‎ ‎(二)古诗词阅读。(4分)‎ ‎ 6、下列诗句中,哪句表达的不是对亲人的思念、对朋友的深情?( )‎ A、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B、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D、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7、下列诗(词)内容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 )‎ ‎⑴孤村落日残雪,轻烟老树寒鸦。 ⑵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⑶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⑷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A、⑴ ⑶ ⑵ ⑷ B、⑵ ⑶ ⑴ ⑷ C、⑷ ⑶ ⑴ ⑵ D、⑶ ⑷ ⑴ ⑵‎ ‎(三)古诗文默写。(10分)‎ ‎8、在下列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句子。(10分)‎ ‎ (1)殷勤解却丁香结, 。‎ ‎ (2) ,视死忽如归。‎ ‎ (3)五谷: 。‎ (4) 善哉乎鼓琴, 。‎ (5) 无情未必真豪杰, 。‎ ‎(6)我们从古以来, , ,‎ ‎ , …… 。‎ 三、短文阅读。(20分)‎ ‎ ‎ ‎ 父亲的清明节 父亲出生贫农,身高155公分,天生对子眼,脾气暴躁,性格内向,他讨到妈妈这样漂亮的老婆真是生对了时代。那是一个讲究“根正苗红”的时代。他的爱情在那个春天,因根正而苗红,因苗红而滋滋拔节,我姐是第一节,我是第二节,我妹是第三节。‎ 有年清明,他带我去上祖坟。他买了鞭炮、香烛和纸钱,我跟在他后面,保持着距离。紧跟着父亲是十分危险的,他会突然回转身揪住我的衣领,责怪我很久以前做的一件错事。‎ 到了坟上,他燃香点烛,放炮磕头。然后,叫我过去磕头。那些土堆土坑长满了灌木和杂草,据说里面住着我的祖先,我没见过他们,所以就没父亲那样老实。我腰都没弯,点了几下头。A父亲怒喝一声:“头点地!”我看见他的额头上果然沾着一块黑土,就把头狠狠地砸下去,砸得额头上尽是黑土。父亲口气稍有缓和:“你不磕头,祖宗不会保佑你。祖宗不保佑你,你不会有出息。”‎ 父亲追,我跑。这是以前村子里经常出现的画面,每次我都被他逮住,受他一顿好打。突然有一次,我意外发现自己长劲了,父亲竟然追不上我。我得意地站在田埂那头,回望着他。他没追了,扯开喉咙骂,脸涨得通红,仿佛在流血。我突然觉得父亲好可怜,我甚至担心父亲会“流血”而死。不由自主地垂下头,我向父亲走去,准备承受他一顿痛打。但意外是,我越走近他,他的骂声就越小。当我走到他身边时,他的咒骂变成了一句不太温存的关切:“快回去吃饭,饭凉了。”‎ 那次没有追上我,显然伤害到了父亲的自尊。他从此不再追我、打我,连骂都少了。我开始步入“自然生长”的轨道,好在深埋地下坟中的祖宗没有因为我的不虔诚而不保佑我。‎ 我长大了,按照自然规律成长为一名男人,按照社会需要成长为一名公民,按照自身理想成长为一个诗人。而我的父亲,随之而老去。老年痴呆症让他变成一个淘气的孩子。他强行将蒸菜的垫架放进炊壶里,并用炊壶煮饭。他深夜醒来,质问我妈为何睡在他家里,并命令她“回自己家去”……‎ 有年清明,我带他去祖坟上扫墓。我买了鞭炮、香烛和纸钱,牵着他的手。现在他不会揪住我的衣领责怪我了。他缩头弓背,两只脚机械地走着,他比以前更加矮瘦,像捏在我掌心的一个揉皱的小小纸团。‎ 到了坟上,我燃香点烛,放炮磕头。父亲突然望着我傻笑。我沿着他的视线摸摸自己的额角,原来那里沾了一块黑土。我也笑了,想起多年前,他对我一声怒喝“头点地”,我把额头使劲往地上磕,不禁笑出泪来。俄顷,我感到一股异乎寻常的灼热,抬头一看,呆住了。父亲拿着我插在坟头的香烛,点燃了附近一片茶林。风吹火猛,一忽儿,半边天都是红的了。我狂喊“救火”,幸而山下田里的乡亲看到山火,冲上来群起而救之,才未酿成大祸。‎ 我当场赔付了八百块钱。乡亲们走了。我疲惫地坐在地上,看着满山焦土,B气愤地对父亲喝道:“头点地!”父亲站在那里,像认错的孩子,头差不多缩到脖子里去了。‎ ‎ 又过了些年。那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仿佛要特意来看看父亲。在妈妈的看护和春天的抚慰下,父亲安详地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床上,就像一片薄薄的叶子。‎ 每年清明,我都要去父亲的坟头坐坐。点烛,燃炮。更多的是静默。悲伤像草一样被除掉了,尘世的喧嚣在烛火炮声里灰飞烟灭,剩下的只能是无边地静默。‎ ‎9、文章主要记叙了父亲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述。(3分)‎ ‎ ‎ ‎10、小题2小题3:文中A、B两处人物“怒喝‘头点地!’”的原因。(3分)‎ A处_____________________ B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章描写笔法细腻而有生活气息,请分析下列两个比喻句的表达效果。(3分)‎ ‎(1)、他缩头弓背,两只脚机械地走着,他比以前更加矮瘦,像捏在我掌心的一个揉皱的小小纸团。 ‎ ‎ (1.5分) ‎ ‎(2)、悲伤像草一样被除掉了,尘世的喧嚣在烛火炮声里灰飞烟灭,剩下的只能是无边地静默。‎ ‎ (1.5分) ‎ ‎12、文章以“父亲的清明节”为题有什么妙处?(2分)‎ ‎ ‎ ‎13、:根据上下文内容,结合第4段中的画线句子,试以第一人称口吻,描述一下父亲当时的心理活动。(4分)‎ ‎ ‎ ‎14、《韩诗外传》卷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意为“风不止,是树的无奈;而亲不在,则是孝子的无奈”。感叹子女希望尽孝时,父母却已经亡故。作为处于青春叛逆的同学们,多以张扬个性为名在家中对父母色厉、行傲、我行我素……通过你知道的行孝故事和人物谈谈你对行孝的理解。(不少于60字)(5分)‎ ‎ ‎ 四、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13—15小题(8分)‎ 材料一:那瘦肉多得动你心的猪肉,有可能含有瘦肉精;那颜色白得馋你嘴的馒头,有可能就用过漂白剂;那色彩艳得逼你眼的饮料,有可能就加了塑化剂……‎ 材料二 公众之所以引起“愁吃”的恐慌,与少数媒体夸大其辞的宣传不无关系。例如,某个地方西瓜使用了膨大剂,专家证实如剂量适当并不影响食用者的身体健康。但由于媒体的片面宣传,导致很多人不敢吃西瓜。他们把个别问题当成普遍现象,动辄以“致癌”“致死”定论,把食品安全的问题放大了。 ‎ 材料三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行政主管、职能检测部门,已经开始行动,采取措施对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实行全程监控和检测,对黑心者,频出重拳。‎ ‎15、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材料中的主要信息。(3分)‎ ‎16、 材料二运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17、 读了上面的文字,你一定有很多话想说,请你郑重地说给他们听。(4分)‎ 我想对食品生产企业说: ‎ 我想对食品监管部门说: ‎ 五、语言文字运用。(12分) ‎ ‎18、按要求写句子,(4分) ‎ ‎ (1)、老人叫住了我,说:“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岁月必定会淡化一切的悲愤与欢乐,成功与失败。(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选择题。(8分)‎ ‎ (1)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 ‎ ③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 ④虽然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 ⑤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 A.①⑤②③④‎ B.①③②⑤④‎ C.⑤③④②①‎ D.⑤④②③①‎ ‎(2)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和其他不同的是( )‎ A.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D.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 )‎ A.春天的溱湖风景区百花齐放,有桃花、梨花、山茶等…… B.她十分清楚什么地方能找到这样的银杏树? C.我心中闪过一句诗:“家是一只船,爱就是船帆。” D.“劳动节快到了,”张老师说:“你们打算做什么呢?同学们。 ‎ ‎ (4)下列文学常识正确的是( )‎ A、《怀念母亲》作者季羡林,我们曾经学过他的文章《猫》‎ B、《穷人》作者是英国列夫·托尔斯泰,他的作品有《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战争与和平》‎ C、《春夜喜雨》诗人杜甫用一个“喜”字写出了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D、《天净沙·夜行黄沙道中》其中,题目是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是曲牌名。‎ ‎ 六、找出下列语段中的四处错误(一处标点,一个错别字,两处语病)并修改。(6分)‎ ‎ 语文课上,我们讨论并阅读了《海伦.凯勒传》,感触很多。谁能相信一个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女子能掌握那么多种语言?谁能相信她果然取得那样惊人的成绩?作为一个身体建全的人,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 七、习作。(30分 题目:2分;书写3分;内容:25分) ‎ ‎ 生活中人们常用“十八般武艺”来描描述多才多艺的人,你的拿手好戏是什么?‎ 例如:跳舞、唱歌、变魔术等,请写下了,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吧!‎ ‎ 要求:1、题目自拟,内容具体,真情实感。2、字数在600字左右。3、书写规范、工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