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74 KB
  • 2022-02-12 发布

2021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每课教学反思(附目录)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每课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10 古诗三首 马诗 石灰吟 竹石 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12 为人民服务 13*金色的鱼钩 口语交际:即兴发言 习作:心愿 语文园地 10 古诗三首 马诗 《马诗》(大漠沙如雪)是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在这首诗中,作者以骏马自喻,抒 发若遇知己定当一展雄才的远大抱负。同时,表达自己对国家的忧患意识和对自己怀才不遇 的愤懑。这几种感情交织在一起,使得这首古诗文字虽少,但蕴含颇深。前两句用比喻的手 法描述了边疆战场景色:连绵起伏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 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这既是悲凉肃杀的战场,也是志士报国之地。在悲怆冷峻之中又有些 豪情壮志。三四句则是借马抒情,直述胸臆:什么时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气爽的 疆场上驰骋,建树功勋呢?强烈传出无限期盼之情。这样的诗,对于一年级学生确实有一定 的难度,年代相隔久远不说,诗的意思与意境都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去甚远,情感更是难以产 生共鸣。如何克服这些困难,落实古诗的价值呢? 一、读是根本。相对于现代文的教学,古诗教学对读的依赖更强,这不仅缘于古诗 的韵律特色,更因为古诗语言精练,几个字往往表达复杂的.意思,深刻的道理,须仔细品 味才能深究其中蕴味。在一年级,古诗的读可分为自主读通读顺和教师指导读好读美两个过 程。读通读顺必须先由学生自己独立自主读诗,哪怕花费较多的时间;然后识字,可以采取 较多的方式让学生自主识字,最后再来读诗,争取读通读顺。这是一个明显的三部曲。它是 学生感受诗意,读好古诗的前提与基础。 读好读美是在初步感受诗意的基础上,在老师的帮助下,努力读出一点诗的韵味,它需 要反复的涵咏,并达到熟读成诵。 二、感受诗意的指导。针对《马诗》,必须提供一定的直观形象。“大漠”学生也许还 可以理解,但“沙如雪”则很难想象了,所以老师可以出示类似的图片,帮助学生感知。“何 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这两句只有*教师的描述和课堂创设的情景给与学生的一种感觉 了,并在反复朗读中去感受诗意。 三、朗读的指导。读好读美古诗是古诗诵读教学的重要内容,感受诗意与读好古诗交织 在一起,看图、听老师描述明白了一点意思,并争取把这种意思读出来;同时创设一定的情 境,如场景的创设,音乐的渲染、烘托,也能帮助学生读好古诗。教师的范读尤为重要,因 为学生对古诗的节奏、韵律都不是很清楚,老师的范读能起到引领、示范的作用。但范读不 能滥用,否则学生都学成了老师的强调,失去了自己。另外,组织形式多样的朗读活动,比 如比赛读、轮读、齐读、配乐读等,可以使读书活动丰富而不枯燥。当然,不能为了读书而 读书,每次读诗的目的要明确,读书的层次要明显。这样,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就能逐渐 读好诗,从而达到熟读成诵,这是水到渠成的功夫,也就无需再去指导学生背诵了。 石灰吟 《石灰吟》是托物言志诗,表达了诗人崇高的志向,赞颂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 质,抒发了诗人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古诗的基本教学思路是解 诗题——诵诗文——明诗意——知诗人——悟诗情——链诗篇。六环节中,解诗题紧抓了 “吟”一字,由吟入手,引入诗文,不仅复习了旧有的《游子吟》,又学习了一种新的古诗 形式,学生学习轻松愉快。解释诗意过程中,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石灰的炼制过程,再让 学生用诗中的话说石灰的经历,继续思考,再用四字词概括石灰由石到灰的过程。这种思路, 由粗到细,由宽到窄,让学生三次走进石灰、了解石灰,从而理解了诗文的意思。领悟诗情, 需要有一个步步深入的过程。我让诗人的背景资料成为学生感情升华的根本,由石灰迁移到 了于谦,由物及人,借物喻人,分两个层次领悟了诗情。让学生懂得了于谦的粉身碎骨与永 留清白。 《墨梅》是一首题画诗。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这是是我国元代著名画家、诗人王冕 所做,作者以梅喻人,表现了他卓尔不群的气节与人品。“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 坤”。诗人表面上是在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 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此诗浅显易懂,同时又意味深长,耐 人寻味。读时琅琅上口,全诗共有 4 句话,可以说是短小精悍却富有哲理。在设计教学时, 特别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赏读结合。二、诗画结合。特别在带领学生品读理解“朵朵花开淡墨痕”这句诗时, 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回到画中去,观察画中的梅花:长长的枝干舒展挺秀,穿插有致;枝干与 花蕊的布局,主次分明,疏密得当,层次清晰;花用淡墨点染,花瓣和花蕊用浓墨勾点,显 得格外清新秀丽。最后回到诗中来,这就是诗人想表达的“朵朵花开淡墨痕”。三、内外结 合。课外的资料搜集与课内学习相结合是我这堂课的一个主要特点。我在课前让学生搜集各 种与梅花有关的资料。由于学生基本掌握了搜集资料的要点,搜集到的资料形式各样,内容 丰富。有诗歌、画,有诗人的背景资料,有关于梅的名句积累,还有学生自己画梅花,写诗 句……给进一步的课外延伸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竹石 在这次教学活动后,我细细思考:我有何收获?我的成功之处或失败之处在哪儿?我 还可怎样做会更好?我一直认为: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 我对《竹石》这节课的教学进行了自我反思。 一、用真心用智慧渗透课堂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唤醒学生的智慧和情感,在唤醒学生心中 感情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思考,关注学生现在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未来;所以我的课中有 学生诗意的解读、独有的感悟、丰富的想象、快乐的创作……智慧在课堂中轻吟浅唱。而顺 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当我看到《竹石》这首诗时,我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把这首诗由浅入深 完成“尊重文本”到“超越文本”的过程,如何把文本拓展到学生的生活世界,如何培养学 生的想象力、思维能力。教学时,我设计了三个步骤:“原境之读”、“意境之读”、“心 境之读”。我想让孩子们由读懂原意到读出想象的意境,再联系自己的生活说说身边似“竹” 的人,最后学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原境之读”时,孩子们通过自由读、指名读、挑战读、齐读等不同方式对诗歌有了大 概了解。其中有一女生在评价一男生读时讲“他的节奏不太准确,语气也不是很好”;我就 启发“你来挑战他,好吗?”结果,这女生读得抑扬顿挫、铿锵有力。我问:“为什么这样 读?”“因为这首诗中的竹是刚劲挺拔的!”听到这学生的回答,教室里顿时想起一阵掌声。 之后,我又启发全班学生思考“从哪些词可以读出它的刚劲挺拔?”“坚劲、任尔”……学 生在读的基础上互相讨论,通过抓重点词等方法,用心感受、很快就体会了诗意。这样教学, 教师不用一字一句肢解诗意,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让学生多读、讨论,便能很快自悟出诗 意。 “意境之读”、“心境之读”时我想让学生深挖教材,让学生充满想象,让课堂充满智 慧……于是我设计了“假如你是那棵竹子,你会对青山或岩石说什么?”“你是岩石缝中的 竹子,面对风雨你又会说什么?”“我们身边有没有像竹子似的人,你能说说吗?”这三个 问题。也许我的问题问的太突然;也许是学生们对知识理解的不深,这些问题太难;也许是 学生们还没放松,不敢说……真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我调整好心态,不断启发,不 断鼓励,效果还是不太好。我清楚:诗歌教学必须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想说、敢说、主动说;这样,智慧才会在课堂里自由流淌。我想:其实,公开课的效果,除 了取决于执教者的设计和水平,更多的精彩应该是来自学生的学识水平、学习习惯、学习基 础;公开课的精彩应是学生的精彩、平时训练的精彩。 二、易碎的课堂 仔细想来,课堂效果是由多种因素制约。其实,这堂课上我想把我的教育思想完全体 现出来,最后顾此失彼。一堂设计比较精彩的课,因为大多数学生有些紧张,因为我害怕没 有新意,而成了易碎的课堂。 语文是语言文字,文字是有呼吸的,有情感的,有体温的。文字应用心吟诵。“原境之 读”时,让学生读了,但还是读的太少。“诵读”是语文学习之本,“诵到极致就是说”, 诵读理解之后自然有话可说了。我失落了学生,没有给学生“尽情吟诵”的时间。 诗歌教学,我课件间、教具,创设情境,让学生用心灵去感受。“意境之读”时,我虽 借助了图片,自己口头演示了诵读但学生的思维还是没调动起,想象能力还是没有激活。其 实,这时,我应积极地、快速地调整自己的思路去适应学生。让学生自己读,自己边想象边 画《竹石》图,用足够时间引导他们创作,他们的画上可加狂风暴雨,甚至可加坚强的竹子 的语言……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后发现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己在探究中提问解疑。可引导学生 互评画,根据画引导学生提问,这样,学生才会学得有张有驰,才会表现出他们的灵性和创 造力。没有给学生“质疑”的时间,评价的时间这是一大遗憾。 其实,“课堂是学生的”,作为教师,我们都清楚,但作为公开课的执教者,应该更清 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在乎公开课的成败,在乎学生的真学习、真进步。只有这样, 我们才不会失落学生,才会根据学情调整教学设计,这课堂才是永远的精彩。 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一、成功之处 善于创设情境,以情境带动学生。导入部分的图配乐,为本课的教学奠定了基调,使学 一下子进入到一种庄重、缅怀先烈的氛围中来。 教学设计与课文有关的字词练习,是我这学期来的新做法。比如多音字、近义词、反义 词、根据词语意思写出词语、根据字在词语的意思选出正确解释……方法多样,既让学生得 到考试方法的训练,又让他们很轻松地掌握了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为进一步读懂课文做好铺 垫。 在教学中,特别是放手让学生学习的时候,他们的'发现很多,体悟很多都出乎意料, 但又在情理之中,对于学生的每一次发言,我都予以肯定,同时也不放任自流,把自己的感 悟再加进去,使之更合理更全面。 二、不足之处 在本课的教学中,领会文章前后照应的写法这一环节做得最让自己沮丧。学生不能领悟 其好处,又接近下课了,未完成教学,我把前后照应的好处和课文结合后直接告诉他们了。 但是,当学生不能体会时,教师的作用不就是点拨吗?有点矛盾了。 三、改进措施 教师主导地位与学生主体地位有机结合起来。 12 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同志在中央警备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讲演。全 文阐述了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文章围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中心,进行了两个 方面的论述。 学生对课文的背景了解过少,而且这是学生初次接触议论文,文中没有华丽的辞藻,更 没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对学生来说,是无趣的,对教师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只有激发学生“我想学”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 趣!只是起引导的作用,与其枯燥地讲解,不如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研读。 于是,我确定的目标是让学生有明确目的地读书!那么学完这课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 背诵课文!这是一篇议论文,学生必须理解了课文内容才能轻松背课文。 早自习的时候我让学生预习课文,让学生尝试背诵。上课的时候,我问学生:“你们会 背了吗?”孩子们面面相觑,面露难色。然后我说:“同学们,别紧张也别害怕,为什么这 课不能容易地背诵出来呢?因为这课同学们还没理解。这是老师的问题,不是你们的过失。 在今天的两堂课里,我将引导你们理解课文内容,并保证只要你们认真听讲,努力思考,两 堂课下来,个个都能流利地背诵课文!” 这时,孩子们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了! 13*金色的鱼钩 我觉得这堂课好的做法有三: 一、问题设计的针对性强 《金色的鱼钩》这篇文章篇幅较长,故事性强,在学生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之后,教师 撇开了枯燥的分析,而直接抓住最动情的文字指导表情朗读。整堂课教师只设计了两个问题: 1、自读课文,把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读几遍。 2、把感受最深的片断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为什么感动? 这两个问题给了学生阅读、思考、表达的最大空间。 二、充分地给学生以自由 整堂课,学生能自由地默读,自由地朗读,自由地感受,自由地思考,自由地表达。学 生有了自由,就有了灵性,就会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学生自主的投入阅读实践,也才会读一 遍比一遍好,感悟一次比一次深。有机会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来表达。这样,让学生自 主读书,自主表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 在学生自我感受,自由朗读有了一定基础,但还未完全找到感觉时,教师进行范读,设 身处地,入境动情,声音略带颤音,给人以忍着痛苦,含泪叙述之感,拨动了孩子的`心弦, 开启了学生的心智,使学生与教师,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由此可见,教师的范读 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对于文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韵味”、“神采”、“风格” 等,通过朗读传递给学生,可收到以声示范、以情激情的功效。 口语交际:即兴发言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 反思中,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口语交际:即兴发 言》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口语交际《即兴发言》后,经反思获得的启示主要有: 1.探究“即兴发言”式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在教学中师生共同探究出“即兴发言”式 口语交际的 5 条基本要求: ①有共同的交谈话题; ②兴致高、表达快、感染人;③体态自 然大方,用姿势辅助说话;④倾听耐心、专注,应答及时、切题; ⑤相互促进话题的'继续。 这较好地把“口语交际”的形式和“即兴讲话”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整合为一体。这 既是本课特定教学内容的客观要求,也是对本课教学实践的创新性探索。 2.发挥了学生口语交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由于学生在新课开始后经充分探讨,清楚地 明确了“即兴发言”式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在“即兴发言”前又安排了分小组讨论演讲的 话题、内容、方法等,所以在举行班级“小小即兴演讲会”的口语交际时,学生表现出了很 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3.较好地处理了“训”和“练”的关系。 本课教学做到了先“训”后“练”,“训” “练”结合,“训”中有“练”,“练”中有“训”,以“练”为主。在学生明确了“即兴 发言”式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后,即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每两人自选一个话题进行自主独立 构思并练说,然后先在小组交流、评议、修改,最后每组推荐一个即兴演讲得最好的学生到 台上进行口语交际。在台上进行口语交际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评议、修改,并对修改好 的部分进行再次展示、评议、演说。这样以“练”为主,“训”“练”结合的口语交际尊重 了学生的主体性,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 习作:心愿 本周二,我给孩子们上了节习作课。开课伊时,我跑出习作要求问孩子。你知道本次习 作的主题是什么吗?他们说是我的愿望。那什么是愿望呢?他们说是心愿想法。我以参考书 里的解释作为结论,对一件事情的美好想法和期待,根据起初备课,为了区分开理想,我武 断的下结论说愿望通常是通过短期的努力可以实现的。而理想必须是付出长期艰辛的努力达 成的目标。 那么要写我我们的愿望首先要明确什么呢?孩子说。得知道愿望是什么,我请孩子轮 流说出自己的愿望。我现在很庆幸我强硬的请每一个孩子说出了那时那刻他们自己的愿望。 尽管有的孩子也是在因为听了他人的表达后受到启发有雷同,因为这正是孩子的一次口语表 达。但是我现在觉得如果这个问题提前布置的话,给他们更长时间去思索,或许孩子的思维 会放得更加发散,想的更加开阔。 知道啦愿望是什么?接下来该告诉别人什么?孩子们说让别人知道为什么有这个愿 望。一切看起来水到渠成啦,当我再请孩子把愿望和原因连在一起做完整的表达时,这次多 数孩子们陷入了思考,接着孩子们纷纷举起了手,我很感谢孩子们是在认真思考后说出的心 里话,我们认真听着,即使原望一样的孩子。但是他们的原因也是不同的,同样是养小动物, 它们养的一样吗?同样是养小狗,他们的原因一样吗?真好,我说我喜欢这样个性化的表达。 我想习作正是因为它具有个性化的体验,具有个性化的见解和具有个性化的表达才更 耐人寻味。 总之,在习作指导课上,全体孩子的口语练习和书面表达指导是必要的。要打成孩子 们富有个性的表达,对于教师,说多还是说少,哪里说多哪里说少。还真是一门学问之道, 值得再进一步细细斟酌,慢慢敲打。 语文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