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 MB
  • 2022-02-15 发布

六年级数学教案《圆柱圆锥体积练习》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圆柱、圆锥体积练习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圆锥体积练习。‎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和它的推导过程,通过练习,熟练进行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 ‎2.能根据具体情境,灵活的运用体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3.在解决圆柱圆锥体积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生活的眼光看数学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进一步培养观察、分析和推理等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正确熟练掌握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公式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等底等高圆柱圆锥学具两套、水、沙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谈话引入: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昨天发的圆柱圆锥体积的知识回顾单填好了吗?把你填的的结果和你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 ‎ 小组交流自己的回顾单,根据学生的填写的情况进行提问反馈。‎ ‎1.提问:怎样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圆柱体积=底面积×高 V圆柱=Sh ‎ 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 V圆锥=Sh ‎ ‎2、提问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呢?‎ 在学生展示回顾单上圆柱圆锥体积推导过程时,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课件展示)‎ ‎3.小结并揭示课题:‎ 同学们运用了转化推导出了圆柱的体积,又经过实验类比的思想推导出了圆锥的体积公式,真了不起!我们已经掌握了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这节课我们就运用掌握的这些方法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圆柱圆锥体积的练习 ‎【设计意图:入课时,通过填写知识回顾单,唤起学生对上节课学习内容的回忆,达到了温固引新的目的,也为下面的学习做铺垫。有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克服了只重公式结论,不重推导过程的倾向。】‎ 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一)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1. 求下列图形的体积。(单位:厘米)‎ ‎(课件出示题目)‎ ‎ ‎ 同位互讲图中的数据表示什么?学生独立列式,指名汇报。‎ 小结:在做题时,一定要看清所求的是圆柱体还是圆锥体,然后再选择相应的公式来计算。‎ ‎2.判断题:‎ ‎①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 ) ②一个圆锥体,底面积不变,高扩大6倍,体积也扩大6倍。(  ) ③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原体积的2/3。( ) ④一个圆锥的体积是75立方米,底面积是25平方米,则它的高是3米。(  )‎ 学生先自主判断,通过手势了解判断情况,引导学生交流判断的理由。重点说说第①和④为什么错。‎ ‎3.如右图,直角三角形和长方形绕轴旋转一圈后,得到的立体图形是 ‎ 什么形状的?它们的体积分别是多少立方厘米?‎ ‎ ‎ ‎(1)引导理解题意:让学生想像三角形和长方形绕轴旋转后会得到怎样的图形。‎ ‎(2)学生独立完成。学生会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进行计算。‎ ‎(3)展示作业,交流:你是怎么想的?指名学生说出解题思路。‎ ‎ 【设计意图:通过基础练习,检查学生灵活运用圆柱、圆锥体积公式的情况。】‎ ‎ (二)综合练习,应用新知。‎ ‎1.课本32页第7题。‎ 这个粮仓的容积是多少立方米?(墙壁的厚度 忽略不计)‎ ‎(1)学生认真看图理解题意,重点引导学生明 确解题的思路,即粮仓的下半部分是圆柱形,上半部 分是圆锥形。让学生知道:求粮仓的容积就是求圆柱 和圆锥的体积之和。‎ ‎(2)明确解题思路后,让学生独立解决,指名汇 报,全班反馈质疑。鼓励生生互评。‎ ‎2. 课件出示: ‎ 右图是从圆柱中挖去一个圆锥后的剩余部分,请计算 剩余部分的体积。(单位:cm)‎ (1) 学生独立结合情境图理解题意,提出问题引导 思考 :要求剩余部分的体积应先求出哪两部分的体积?‎ 让生明确:只要用圆柱体积减圆锥体积就可以了。‎ ‎(2)学生独立完成,找生汇报,其余同学提出质疑、‎ 补充、评价。‎ ‎ 3. 课本33页第1题。‎ ‎①杯子的容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 ②每听饮料大约能倒几杯?‎ ‎(1)学生结合情境图理解题意,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让中等生向大家展示自己的 解题思路,使学生理解: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 多少倍就能大约倒多少杯。‎ 教师总结:同学们真的很爱思考,能够将所 学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只要善于观察,认 真思考,下面的问题也一定会迎刃而解。‎ ‎4.课件出示:‎ 右图这个木桶的容底面直径是4分米,高5‎ 分米,这个木桶破损后最多能盛多少升水?‎ ‎(1)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理解题意,‎ 抓住“漏洞”会造成什么结果?从而推出:‎ 这个水桶最多能装水多少千克指的是水桶哪 一部分的容积?‎ ‎(2)放手让学生分别用不同的策略计算,再展示引导学生比较。‎ ‎【设计意图:学是为了用,体积公式的记忆和运用并不是难点,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探索的方法,让学生会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也让学生感到生活中有数学,生活中处处需要数学,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拓展练习,发展新知。‎ ‎1.新课堂25页第4题:智慧园地。‎ 要把右图中的圆柱削成与它等高的圆锥零件,‎ 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学生先看图理解题意,抓住关键词“等底等高”,让学生明确要削的这个圆锥的体积是这个圆柱的三分之一,所以削去的体积是这个圆柱的三分之二。‎ ‎2.如右下图所示,一个底面直径是20厘米的圆柱形玻璃杯中装有水,水中放有一个底面直径为6厘米、高20厘米的圆锥形铅锤。当取出铅锤后,杯里的水面会下降多少厘米? ‎ ‎(1)学生看图、读题,理解题意,小组讨论一下解题思路。‎ ‎(2)学生独立尝试解决问题,小组内交流方法,使学生明确:圆锥的体积可以看作水面上升后新的圆柱的体积,根据圆柱的底面直径20厘米,可以利用s=π(d÷2)2‎ 求出圆柱的底面积,从而算出圆柱的高也就是水面下降了多少厘米。‎ ‎3.课件出示:‎ 瓶子里装着一些水,(如右图),瓶底面积是0.8平方分米。请你想办法计算瓶子的容积。‎ ‎①根据图审题获取信息。瓶高3dm,水深 ‎2dm,瓶底面积是0.8平方分米,酒深2.4dm.‎ ‎②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交流解题思路与 方法。‎ ‎③讨论汇报:根据第一幅可以求出水的体积,即:0.8×2=1.6立方分米,将瓶子倒过来后,水的体积不会发生变化,瓶子上方形成了一个圆柱形状,它的底面积是0.8平方分米,高是3—2.4=0.6dm,因此上方的这个圆柱的体积是:0.8×0.6=0.48立方分米。然后用水的体积加上上方的这个圆柱体积就是瓶子的容积,即1.6+0.48=2.08立方分米。‎ 总结:这里渗透了“等积变形”的解题策略。引导学生以后做题时要仔细观察,找准图形之间的转化关系。‎ ‎4.求沙漏中沙子的体积。‎ 师:沙漏又称沙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它是根据流沙从一个容器漏到另一个容器的数量来计量时间的。‎ 你能求出这时沙漏上部和下部沙子的体积分别是多少吗?‎ 此题主要是向学生介绍“沙漏”,使学生体会我国古代的数学文明,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组织交流时,使学生理解:求沙漏上部分沙子的体积就是求一个圆锥的体积;求下部分沙子的体积可以用大圆锥的体积减去小圆锥的体积。‎ ‎【设计意图: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在综合训练的基础上,继续解答这些题,开阔解题思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梳理总结,提升认知。‎ ‎1.教师总结: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对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又有那些新的认识?‎ 学生自由发言,引导学生结合练习内容进行总结,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 提升认识:‎ 这节课同学们不仅能熟练地计算圆柱圆锥的体积,而且还能运用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世界,老师为大家感到特别高兴,望同学们今后再接再厉!‎ 板书设计: ‎ 圆柱圆锥体积的练习 圆柱体积=底面积×高 V柱=Sh 转化 ‎ 圆锥体积=底面积×高× V锥=Sh ‎ 类比 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 上完这节课,以下几点是我的感想:‎ ‎(1)回顾旧知,理清脉络。课一开始,我首先让学生回顾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和推导过程,加深了学生对圆柱圆锥体积公式的理解。这样不仅使学生构建知识的过程更加完整和深刻,还能使其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为学生应用公式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做好铺垫。‎ ‎(2)多样练习,提高效率。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有效地整合了教材和《新课堂》设计的练习题,注意练习的层次性。又找了一些圆柱圆锥体积的综合习题,训练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多取材于生活,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让知识生活化,让学生感到生活中有数学,生活中处处需要数学,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3)注重方法,渗透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遇到困难善于同他人合作、讨论、交流解决,用数学语言清楚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了学生敢于质疑,善于倾听的数学素养。‎ ‎2.使用建议:‎ 由于这节课注重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时可完全放手,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交流,大胆表达自己的解题思路,鼓励学生勇于质疑,提出不同的解题方法,重视学生参与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3.需要破解的问题:‎ 教学中,往往有部分学生对于圆柱圆锥的关系不能灵活应用,计算速度较慢,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解还不到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怎样针对这部分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有限经验,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训练,以实现不同的人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