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6.00 KB
  • 2021-05-10 发布

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19

  • 2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河南省开封市2016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2分)‎ ‎1.防治污染、改善环境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下列措施中,不利于改善大气质量、保护环境的是(  )‎ A.城市主干道洒水保洁 B.使用电动汽车使生活更加便捷 C.提倡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D.丰收后焚烧作物秸秆为天地施肥 ‎2.下列生活中常见的变化中,有一个变化与其它三个变化有本质不同,它是(  )‎ A.金桂飘香 B.滴水成冰 C.高粱酿酒 D.彩灯闪烁 ‎3.下列生活用品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腈纶毛衣 B.纯棉T恤 C.羊毛围巾 D.不锈钢锅 ‎4.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熄灭酒精灯 B.‎ 取用碳酸钠固体 C.‎ 稀释浓硫酸 D.‎ 测溶液酸碱度 ‎5.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B.用熟石灰区分硫酸钾和硫酸铵 C.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白酒和白醋 D.用硝酸银溶液区分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 ‎6.分类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Ca、Cu、Cl都属于金属元素 B.空气、石油、盐酸都属于混合物 C.钾、钙、钠都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D.烧碱、纯碱、消石灰都属于碱 ‎7.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改变 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C.反应前后的质量比为45:16‎ D.反应前后氮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8.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 A.不能用铁器盛放硫酸铜溶液的原因:Fe+CuSO4═FeSO4+Cu B.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Fe2O3+2CO2Fe+2CO2‎ C.医疗上用碱性物质治疗胃酸过多:Mg(OH)2+H2SO4═MgSO4+2H2O D.制取少量硫酸铝:2AlCl3+3H2SO4=Al2(SO4)3+6HCl ‎9.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 A.CO和CO2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有差异 B.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C.酸雨的pH小于7,所以pH小于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D.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质都是有机物 ‎10.0.8g某物质与氧气反应,生成2.2gCO2和1.8g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O2的质量为3g B.该物质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4‎ C.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D.生成CO2和H2O的分子个数比为1:2‎ ‎11.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不合理的是(  )‎ A.分别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滴加稀硫酸 B.向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 D.向一定量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12.相同质量的碳酸镁和碳酸氢钠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消耗的氯化氢一样多 B.生成的二氧化碳一样多 C.碳酸镁消耗的氯化氢少 D.碳酸氢钠生成的二氧化碳少 ‎ ‎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6分)‎ ‎13.2016年中国郑开马拉松赛以“我十岁了”为主题,于‎3月27日在郑东新区开赛.马拉松运动员途中常喝葡萄糖水货吃香蕉来补充能量.葡萄糖(化学式为C6H12O6)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经缓慢氧化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香蕉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写出一种)‎ ‎14.如图为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溴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溴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溴元素位于第    周期;溴化钠在医疗上可作镇定剂,溴化钠的化学式为    .‎ ‎15.如表是NaCl和NH4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NH4Cl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1)当温度在    ℃之间时,两种物质可配制成相同浓度的饱和溶液;‎ ‎(2)50℃时将20g氯化钠加入50g的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    g,此时溶液为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16.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该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2)试验后发现铜片变黑了,质量也变大了,其原因是    .‎ ‎17.请回答下列以后关问题:‎ ‎(1)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红磷要过量的原因是    ;‎ ‎(2)将6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氢氧化钠溶液稀释成8%的氢氧化钠溶液,需加水的质量    g,在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量筒读数,则所配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2%‎ ‎18.物质A、B、C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经略去).‎ ‎(1)若三种物质均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且C是单质,则A→C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三种物质均含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C是难溶于水的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则A的化学式为    ;B在生产或生活中的一项用途是    .‎ ‎ ‎ 三、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12分)‎ ‎19.请用所学化学只是回答下列问题:‎ ‎(1)在去除衣服上油污的过程中,洗涤剂起到什么作用?‎ ‎(2)一种风力灭火机可喷出类似十二级台风的高速空气流将火吹灭,其灭火原理是什么?‎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生石灰可做食品干燥剂的原理.‎ ‎20.某同学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钙溶液,发现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他再次取该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钙溶液后发现有白色沉淀产生.‎ ‎(1)写出白色沉淀产生的化学方程式.‎ ‎(2)该同学认为有白色沉淀产生的原因是氢氧化钠与    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杂质,他认为可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里加入适量的    溶液(填化学式)来除去产生的杂质.‎ ‎21.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试从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等方面分析,用A装置制取气体需满足什么条件?‎ ‎(2)开始实验时,A、B装置在装药品前都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什么?‎ ‎(3)碳酸氢钠固体受热会发生如下反应:2NaHCO3Na2CO3+H2O+CO2↑,若用该反应来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CO2,所选用装置的导管接口从左到右的正确连接顺序为:    (填导管口的字母)‎ ‎22.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盛有AgNO3、Cu(NO3)2、和Fe(NO3)2的混合溶液进行了如图实验.‎ ‎(1)若向固体甲中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固体甲中一定含有哪些物质?‎ ‎(2)若溶液乙为无色溶液,请写出溶液乙中含有的溶质    (填化学式).‎ ‎(3)请写出该实验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一个即可).‎ ‎ ‎ 四、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10分)‎ ‎23.(10分)(2016•开封一模)海洋是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很多物质都可以从海洋中获得.‎ ‎(1)获取淡水,下列方法中,可用于从海水中获取淡水的操作方法是    .‎ a.过滤 b.蒸馏 c.活性炭吸附 d.明矾吸附 ‎(2)获取氯化钠:氯化钠是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盐,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中含有不溶性的泥沙和可溶性的氯化钙、硫酸镁等杂质.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粗盐进行提纯操作.‎ ‎①先将固体溶解,然后向其中依次加入:过量Ba(OH)2溶液、过量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然后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    ,充分反应后将溶液蒸发结晶.‎ ‎②上述操作中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目的是什么?‎ ‎③溶解和蒸发时都要用玻璃棒搅拌,但搅拌目的却不相同,请分别说明.‎ ‎(3)获取金属镁:海水经过晒盐后得到粗盐和苦卤,从苦卤中可提取金属镁.提取镁的步骤如下:①煅烧含碳酸钙的贝壳制成生石灰;②在海水中加入生石灰,充分反应制得氢氧化镁;③在氢氧化镁中加入盐酸,反应后蒸发结晶;④电解熔融的氯化镁.‎ 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③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    反应.‎ ‎(4)制取氢氧化钠:工业上常用点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备氢氧化钠,产物除氢氧化钠外,还有氯气和氢气.若要制取200t氢氧化钠,理论上需要氯化钠的质量是多少?‎ ‎ ‎ ‎2016年河南省开封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2分)‎ ‎1.防治污染、改善环境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下列措施中,不利于改善大气质量、保护环境的是(  )‎ A.城市主干道洒水保洁 B.使用电动汽车使生活更加便捷 C.提倡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D.丰收后焚烧作物秸秆为天地施肥 ‎【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分析】保护环境,应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减少三废,从源头杜绝污染物.‎ ‎【解答】解:A、城市主干道洒水保洁,可减少粉尘,改善大气质量、保护环境;‎ B、使用电动汽车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 C、提倡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可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大气质量、保护环境;‎ D、焚烧作物秸秆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不利于改善大气质量、保护环境.‎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环境保护知识,题目难度不大,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减少污染.‎ ‎ ‎ ‎2.下列生活中常见的变化中,有一个变化与其它三个变化有本质不同,它是(  )‎ A.金桂飘香 B.滴水成冰 C.高粱酿酒 D.彩灯闪烁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金桂飘香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滴水成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高粱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彩灯闪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 ‎ ‎3.下列生活用品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腈纶毛衣 B.纯棉T恤 C.羊毛围巾 D.不锈钢锅 ‎【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腈纶毛衣是用腈纶制成的,是合成纤维的一种,合成纤维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 B、纯棉T恤是用纯棉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 C、羊毛围巾是用羊毛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 D、不锈钢锅是用不锈钢制成的,是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 ‎ ‎4.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熄灭酒精灯 B.‎ 取用碳酸钠固体 C.‎ 稀释浓硫酸 D.‎ 测溶液酸碱度 ‎【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固体药品的取用;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分析】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B、根据向试管中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不可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碳酸钠固体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 ‎ ‎5.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B.用熟石灰区分硫酸钾和硫酸铵 C.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白酒和白醋 D.用硝酸银溶液区分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硬水与软水;铵态氮肥的检验;酸、碱、盐的鉴别.‎ ‎【分析】利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铵盐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氨气;‎ 酒精有特殊的芳香醇味,醋酸有刺激性气味;‎ 银离子能和氯离子结合成氯化银沉淀.‎ ‎【解答】解:A、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大量浮渣,是硬水,该选项说法正确;‎ B、硫酸钾不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硫酸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氨气,该选项方法正确;‎ C、利用科学的方法闻气味时,特殊的芳香醇味的是白酒,有刺激性气味的是白醋,该选项方法正确;‎ D、向两种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时,都能够产生白色沉淀,该选项方法不正确.‎ 故选:D.‎ ‎【点评】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为揭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奠定基础.‎ ‎ ‎ ‎6.分类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Ca、Cu、Cl都属于金属元素 B.空气、石油、盐酸都属于混合物 C.钾、钙、钠都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D.烧碱、纯碱、消石灰都属于碱 ‎【考点】元素的简单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矿物质与微量元素.‎ ‎【分析】要理解和熟记元素的简单分类和类别辨析,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进行解答.‎ ‎【解答】解:A、Cl不属于金属元素,错误;‎ B、空气、石油、盐酸都属于混合物,正确;‎ C、钙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错误;‎ D、纯碱不属于碱,错误;‎ 故选B ‎【点评】考查学生对元素的简单分类和类别辨析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 ‎ ‎7.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改变 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C.反应前后的质量比为45:16‎ D.反应前后氮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分析】根据反应过程图中的分子结构,判断反应物与生成物,确定该反应中各分子个数比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方程式的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 ‎【解答】解:由上图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O+O2=2NO2‎ 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改变,故A正确;‎ 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也不变,故B正确;‎ 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的质量比为1:1,故C错误;‎ D、由方程式可知,反应前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反应后氮元素的化合价+4价,反应前后氮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该题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考查了学生观察理解微观模型示意图的能力,从多方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 ‎ ‎8.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 A.不能用铁器盛放硫酸铜溶液的原因:Fe+CuSO4═FeSO4+Cu B.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Fe2O3+2CO2Fe+2CO2‎ C.医疗上用碱性物质治疗胃酸过多:Mg(OH)2+H2SO4═MgSO4+2H2O D.制取少量硫酸铝:2AlCl3+3H2SO4=Al2(SO4)3+6HCl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首先分析各选项的反应原理是否正确,然后根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规则进行判断正误.‎ ‎【解答】解:A.铁的活动性比铜强,所以可以和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该反应生成了铜和硫酸亚铁.反应的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故正确;‎ B.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主要是利用CO的还原性,在高温下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故错误;‎ C.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不是硫酸,故错误;‎ D.氯化铝和硫酸不反应,故错误.‎ 故选A.‎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难度不大.‎ ‎ ‎ ‎9.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 A.CO和CO2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有差异 B.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C.酸雨的pH小于7,所以pH小于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D.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质都是有机物 ‎【考点】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分析】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B、根据“带有电荷的微粒”,如质子、电子带有电荷但不是离子判断;‎ C、根据pH小于5.6的为酸雨进行分析;‎ D、根据有机物的定义考虑.‎ ‎【解答】解:‎ A、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故推理正确.‎ B、电子、质子等也带电荷,但不是离子,故推理错误;‎ C、pH小于5.6的为酸雨,故推理错误;‎ D、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有机物,例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故推理错误.‎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知道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含碳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有机物.‎ ‎ ‎ ‎10.0.8g某物质与氧气反应,生成2.2gCO2和1.8g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O2的质量为3g B.该物质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4‎ C.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D.生成CO2和H2O的分子个数比为1:2‎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 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即六不变)中的“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生成物所含的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的碳元素和氢元素一定来自于该物质,至于氧元素可能全部来自于氧气,也可能部分来自于氧气,另一部分则来自于该物质,可根据元素的质量不变进行判断;据此分析.‎ ‎【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一定含有氢元素和碳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等于2.2g×=0.6g 水中氢元素的质量等于1.8g×=0.2g 因此氢元素和碳元素的质量之和是0.6g+0.2g═1.2g=0.8g.说明该物质仅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不含氧元素.‎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O2的质量为:2.2g+1.8g﹣0.8g=3.2g,错误;‎ B、该物质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0.6:0.2=3:1,错误;‎ C、该物质仅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不含氧元素,错误;‎ D、生成CO2和H2O的分子个数比为: =1:2,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是简单的计算题,首先判断物质的组成,然后判断物质的化学式.要求学生掌握判断物质组成的方法.‎ ‎ ‎ ‎11.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不合理的是(  )‎ A.分别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滴加稀硫酸 B.向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 D.向一定量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考点】盐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分析】A、根据金属与酸反应时金属的质量与生成的氢气的质量关系分析;‎ B、碳酸钠放入溶液中会先于盐酸反应,不会生成沉淀,据此进行分析;‎ C、根据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时固体质量的变化分析;‎ D、根据中和反应溶液的pH的变化分析.‎ ‎【解答】解:A、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滴加稀盐酸,由于锌的活泼性大于铁,所以锌反应的速率快,铁生成的氢气多,故A错误;‎ B、碳酸钠放入溶液中会先于盐酸反应,不会生成沉淀,直至盐酸完全反应,与图象相符,故正确;‎ 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固体的质量减少,当完全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不再减少,故正确;‎ D、向一定量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反应时溶液的pH等于7,氢氧化钠过量时溶液的pH大于7,故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是过程与图象结合题,是对学生识图能力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能正确的分析各个反应的过程,并结合图象分析问题,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一定帮助.‎ ‎ ‎ ‎12.相同质量的碳酸镁和碳酸氢钠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消耗的氯化氢一样多 B.生成的二氧化碳一样多 C.碳酸镁消耗的氯化氢少 D.碳酸氢钠生成的二氧化碳少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碳酸镁和碳酸氢钠的化学式分别是MgCO3、NaHCO3,可以看出: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NaH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23+1=24,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碳酸镁和碳酸氢钠的化学式分别是MgCO3、NaHCO3,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NaH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23+1=24,即碳酸镁和碳酸氢钠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相同质量的碳酸镁和碳酸氢钠中含有的CO3一样多.‎ A、碳酸镁与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MgCO3+2HCl=MgCl2+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则相同质量的碳酸镁和碳酸氢钠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碳酸镁消耗的稀盐酸的质量多,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上述分析,相同质量的碳酸镁和碳酸氢钠中含有的CO3一样多,由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的二氧化碳一样多,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A选项的分析,碳酸镁消耗的稀盐酸的质量多,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B选项的分析,生成的二氧化碳一样多,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由化学式确定NaH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与镁的相对原子质量相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 ‎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6分)‎ ‎13.2016年中国郑开马拉松赛以“我十岁了”为主题,于‎3月27日在郑东新区开赛.马拉松运动员途中常喝葡萄糖水货吃香蕉来补充能量.葡萄糖(化学式为C6H12O6)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经缓慢氧化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6H12O6+6O26CO2+6H2O ,香蕉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糖类 (写出一种)‎ ‎【考点】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根据香蕉中富含的营养素的种类进行分析.‎ ‎【解答】解: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经缓慢氧化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则反应物为葡萄糖和氧气,生成物为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6O2═6CO2+6H2O;香蕉中富含的营养素是糖类和维生素;故答案为:C6H12O6+6O26CO2+6H2O;糖类.‎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食物中的营养素,难度不大.‎ ‎ ‎ ‎14.如图为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溴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溴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79.90 ;溴元素位于第 四 周期;溴化钠在医疗上可作镇定剂,溴化钠的化学式为 NaBr .‎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答即可;根据元素的正化合价数等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负化合价数等于8减去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利用十字交叉法,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 ‎【解答】解:‎ 由图一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是79.90,则溴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9.90;由溴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溴原子有4个电子层,故溴元素位于第四周期;‎ 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溴元素的化合价为﹣1;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利用十字交叉法,溴化钠的化学式为:NaBr;‎ 答案:79.90;四;NaBr;‎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 ‎ ‎15.如表是NaCl和NH4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NH4Cl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1)当温度在 10~20 ℃之间时,两种物质可配制成相同浓度的饱和溶液;‎ ‎(2)50℃时将20g氯化钠加入50g的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 68.5 g,此时溶液为 饱和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考点】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分析】(1)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配制成相同浓度的饱和溶液,它们的溶解度应相等,进行分析解答.‎ ‎(2)5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7.0g,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配制成相同浓度的饱和溶液,它们的溶解度应相等,由NaCl和NH4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表,10~20℃之间时,它们的溶解度相等.‎ ‎(2)5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7.0g,含义是5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7.0g,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则50℃时将20g氯化钠加入50g的水中,最多能溶解18.5g,则得到溶液的质量为50g+18.5g=68.5g;此时溶液为饱和溶液.‎ 故答案为:(1)10~20;(2)68.5;饱和.‎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溶解度的含义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 ‎ ‎16.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该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 ‎(2)试验后发现铜片变黑了,质量也变大了,其原因是 铜与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铜;氧化铜的质量包括铜和氧气的质量,故质量增大 .‎ ‎【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铜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据此解答,‎ ‎【解答】解:(1)本题实验中可以观察到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片后燃烧,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且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比滤纸片的着火点低,故填: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在加热的条件下铜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是黑色的,生成氧化铜的质量包括铜和氧气的质量,故质量增大,故填:铜与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铜;氧化铜的质量包括铜和氧气的质量,故质量增大;‎ ‎【点评】本题考查了燃烧的条件的实验探究,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燃烧的条件进行.‎ ‎ ‎ ‎17.请回答下列以后关问题:‎ ‎(1)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红磷要过量的原因是 为了将集气瓶内的氧气完全耗尽; ;‎ ‎(2)将6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氢氧化钠溶液稀释成8%的氢氧化钠溶液,需加水的质量 30 g,在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量筒读数,则所配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小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2%‎ ‎【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分析】(1)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的原理、现象、结论、操作注意事项和误差分析等方面的等知识解答;‎ ‎(2)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在用量筒量取水的体积时,若采用仰视刻度,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为了能将集气瓶内的氧气完全耗尽,故加入的红磷应该是过量的;‎ ‎(2)设要加水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则60g×12%=(60g+x)×8% x=30g.‎ 在用量筒量取水的体积时,若采用仰视刻度,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则所配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8%.‎ 答案:‎ ‎(1)为了将集气瓶内的氧气完全耗尽;‎ ‎(2)30;小于.‎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错误操作对溶质与溶剂的影响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 ‎ ‎18.物质A、B、C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经略去).‎ ‎(1)若三种物质均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且C是单质,则A→C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H2↑+O2↑ .‎ ‎(2)若三种物质均含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C是难溶于水的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则A的化学式为 CO2 ;B在生产或生活中的一项用途是 用作洗涤剂 .‎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电解水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燃烧生成水;‎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 ‎【解答】解:(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电解水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燃烧生成水,因此ABC分别是水、过氧化氢和氧气;‎ 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故填:2H2O2H2↑+O2↑.‎ ‎(2)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元素,C是难溶于水的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0,C是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因此AB分别是二氧化碳和碳酸钠;‎ 则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O2;‎ 碳酸钠在生产或生活中可以用作洗涤剂.‎ 故填:CO2;用作洗涤剂.‎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 ‎ 三、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12分)‎ ‎19.请用所学化学只是回答下列问题:‎ ‎(1)在去除衣服上油污的过程中,洗涤剂起到什么作用?‎ ‎(2)一种风力灭火机可喷出类似十二级台风的高速空气流将火吹灭,其灭火原理是什么?‎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生石灰可做食品干燥剂的原理.‎ ‎【考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书写化学方程式;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分析】(1)根据洗涤剂的去污原理进行解答;‎ ‎(2)灭火的方法有:(1)与空气(或氧气)隔绝.(2)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3)撤走可燃物.‎ ‎(3)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写、配、注、等)进行书写即可.‎ ‎【解答】解:(1)清洗衣服上的油污,原理是在洗涤剂的作用下,油污以极小的液滴均匀悬浮在另一种液体中形成乳浊液从而除去.其中的乳化剂所起的作用就叫乳化作用.;‎ ‎(2)高速空气流能够带走大量的热,可以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3)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点评】物质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因此,只要破坏燃烧的条件,就可以实现灭火.‎ ‎ ‎ ‎20.某同学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钙溶液,发现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他再次取该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钙溶液后发现有白色沉淀产生.‎ ‎(1)写出白色沉淀产生的化学方程式.‎ ‎(2)该同学认为有白色沉淀产生的原因是氢氧化钠与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杂质,他认为可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里加入适量的 Ca(OH)2 溶液(填化学式)来除去产生的杂质.‎ ‎【考点】盐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根据氢氧化钠溶液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氢氧化钠溶液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白色沉淀产生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Na2CO3═CaCO3↓+2NaCl.‎ ‎(2)氢氧化钠溶液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产生了杂质,可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里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氢氧化钙的化学式为:Ca(OH)2.‎ 故答案为:(1)CaCl2+Na2CO3═CaCO3↓+2NaCl;(2)空气中的二氧化碳;Ca(OH)2.‎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盐和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 ‎ ‎21.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试从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等方面分析,用A装置制取气体需满足什么条件?‎ ‎(2)开始实验时,A、B装置在装药品前都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什么?‎ ‎(3)碳酸氢钠固体受热会发生如下反应:2NaHCO3Na2CO3+H2O+CO2↑,若用该反应来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CO2,所选用装置的导管接口从左到右的正确连接顺序为: bcde (填导管口的字母)‎ ‎【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气体的干燥(除水).‎ ‎【分析】(1)A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型,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 ‎(3)碳酸氢钠固体受热会发生如下反应:2NaHCO3Na2CO3+H2O+CO2↑,属于固体加热型,干燥二氧化碳可选用通过浓硫酸,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A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型,用A装置制取气体需满足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在常温下进行(或反应不需要加热).‎ ‎(2)开始实验时,A、B装置在装药品前都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再装入药品,以避免装入药品后发现装置气密性不好,更换部分仪器而浪费药品.‎ ‎(3)碳酸氢钠固体受热会发生如下反应:2NaHCO3Na2CO3+H2O+CO2↑,属于固体加热型,用选用的制取装置为B;干燥二氧化碳可选用通过浓硫酸,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应从e端通入,故所选用装置的导管接口从左到右的正确连接顺序为:bcde.‎ 故答案为:(1)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在常温下进行;(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bcde.‎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 ‎ ‎22.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盛有AgNO3、Cu(NO3)2、和Fe(NO3)2的混合溶液进行了如图实验.‎ ‎(1)若向固体甲中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固体甲中一定含有哪些物质?‎ ‎(2)若溶液乙为无色溶液,请写出溶液乙中含有的溶质 Zn(NO3)2 (填化学式).‎ ‎(3)请写出该实验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一个即可).‎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根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Zn>Fe>H>Cu>Ag,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分析回答有关的问题.‎ ‎【解答】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Zn>Fe>H>Cu>Ag,向盛有AgNO3、Cu(NO3)2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当硝酸银完全反应锌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了硝酸锌和铜,当硝酸铜完全反应锌再与硝酸亚铁反应生成了硝酸锌和铁;‎ ‎(1)若向固体甲中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固体甲中一定含有铁,可能含有锌;‎ ‎(2)若溶液乙为无色溶液,说明了硝酸铜、硝酸亚铁完全反应,溶液乙中含有的溶质是Zn(NO3)2;‎ ‎(3)该实验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锌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锌与硝酸铜反应生成了硝酸锌和铜,锌与硝酸亚铁反应生成了硝酸锌和铁:Zn+2AgNO3=Zn(NO3)2+2Ag;Zn+Cu(NO3)2=Zn(NO3)2+Cu.Zn+Fe(NO3)2=Zn(NO3)2+Fe.‎ 故答案为:(1)铁;(2)Zn(NO3)2;(3)Zn+2AgNO3=Zn(NO3)2+2Ag等 ‎【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结合题目的信息分析滤液和滤渣的成分.‎ ‎ ‎ 四、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10分)‎ ‎23.(10分)(2016•开封一模)海洋是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很多物质都可以从海洋中获得.‎ ‎(1)获取淡水,下列方法中,可用于从海水中获取淡水的操作方法是 B .‎ a.过滤 b.蒸馏 c.活性炭吸附 d.明矾吸附 ‎(2)获取氯化钠:氯化钠是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盐,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中含有不溶性的泥沙和可溶性的氯化钙、硫酸镁等杂质.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粗盐进行提纯操作.‎ ‎①先将固体溶解,然后向其中依次加入:过量Ba(OH)2溶液、过量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然后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 稀盐酸 ,充分反应后将溶液蒸发结晶.‎ ‎②上述操作中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目的是什么?‎ ‎③溶解和蒸发时都要用玻璃棒搅拌,但搅拌目的却不相同,请分别说明.‎ ‎(3)获取金属镁:海水经过晒盐后得到粗盐和苦卤,从苦卤中可提取金属镁.提取镁的步骤如下:①煅烧含碳酸钙的贝壳制成生石灰;②在海水中加入生石灰,充分反应制得氢氧化镁;③在氢氧化镁中加入盐酸,反应后蒸发结晶;④电解熔融的氯化镁.‎ 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CaCO3CaO+CO2↑ ;反应③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 复分解 反应.‎ ‎(4)制取氢氧化钠:工业上常用点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备氢氧化钠,产物除氢氧化钠外,还有氯气和氢气.若要制取200t氢氧化钠,理论上需要氯化钠的质量是多少?‎ ‎【考点】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盐的化学性质;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根据海水淡化的方法解答;根据氯化钠中杂质的去除方法解答;根据海水制镁的方法解答即可,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结合数据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1)从海水中获取淡水.常用的操作方法是蒸馏;故填:B.‎ ‎(2)①在固体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能除去硫酸镁,加入过量的碳酸钠能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氢氧化钡,故过滤后需要加入适量的稀盐酸,故填:稀盐酸;‎ ‎②加入过量Na2CO3溶液能除去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氢氧化钡,故填:除去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氢氧化钡;‎ ‎③溶解时用到玻璃棒搅拌是加速溶解,蒸发时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使液体受热均匀,故填:加速溶解,使液体受热均匀;‎ ‎(3)高温煅烧石灰石能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③是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故填:CaCO3CaO+CO2↑;复分解;‎ ‎(4)设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x ‎2NaCl+2H2O2NaOH+H2+Cl2↑‎ ‎117       80‎ x       200t x=292.5t 答:理论上需要氯化钠的质量是292.5t.‎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海水资源的利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