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50 KB
- 2021-05-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中考化学提高题
一
D.除去铜粉中混有的CuO:用足量的稀硫酸浸泡后过滤、洗涤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干冰用作人工降雨剂 B.可燃冰用作燃料C.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D.金刚石切割玻璃
5、下列做法或举措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无关的是
A.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B.积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C.严禁就地焚烧秸秆 D.养成随手关灯的习惯
6、右图是KNO3 和NaCl 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aCl 的溶解度不受温度的影响
B.t10C时 ,100g KNO3 饱和溶液中含有20g KNO3
C.t20C 时 ,KNO3的饱和溶液和NaCl 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
D.温度高于t20C 时, 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 的溶解度
7、以下是四位同学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探究后的结果的表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纯碱”其实不是碱,属于盐类
B.可用纯碱代替洗涤灵洗涤餐具表面的油污
C.用纯碱可除去表面团发酵产生的酸
D.用加水溶解的方法检验纯碱中是否混入了食盐
8、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切实可行的是( )
A.用酚酞溶液鉴别NaCl溶液和盐酸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CO2和N2
C.用石蕊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D.用水鉴别NaOH和CaCO3固体
9、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锑、铈、铕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铟元素的内容。下列对图中信息的理解,错误的是
A.原子序数 B.元素符号C.元素名称 D.电子数
10、实验操作方法:①称量,②过滤,③蒸发,④结晶;其中可用于混合物分离的是( )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②③④
11、按照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顺序进行操作,可以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 ( )
A.木炭粉和二氧化锰 B.铁粉和硫酸铜晶体
C.氯化钡和硫酸钾 D.二氧化锰和氯化钠
12、分离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
A.用过滤法分离氧化铜和硫酸铜的混合物
B.用结晶法分离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混合物
C.用蒸馏法(依据物质沸点的不同)分离煤油和水的混合物
D.通过灼热的氧化铜除去CO中的CO2,得纯净的CO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每空? 分,共? 分)
13、小刚为了解生活中常见的锌锰干电池,做了以下探究:他打
开一节废电池,观察到如下现象:黑色碳棒完好无损;电极周围充满黑色粉末;里面有少量无色晶体;金属外壳明显破损.小刚查阅了资料:锌锰干电池的结果如图所示,它以中心的碳棒(石墨)做正极,外围的锌筒做负极,锌筒与碳棒之间填满用氯化铵溶液(做电解质)拌湿的二氧化锰和石墨,石墨不参加化学反应,仅起导电作用,在电池的使用中,锌逐渐变成了氯化锌。请你根据初中学习的知识和小刚的探究活动,填写以下空白。
(1)用碳棒做电极主要利用了石墨的____性。(2)干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____。
(3)以氯化锌为例,写出证明废电池中含有氯化物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__________。
(4)用简单的方法证明黑色粉末中含有石墨,写处操作步骤和实验现象
(5)通过回收废旧锌锰电池可得到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 __(至少答2种).
14、为验证Fe、Ag、CU的活动性顺序,小红同学用了三种试剂(其中只有一种盐溶液)进行实验,小朗同学用了与小红完全不同的三种试剂(其中有两种盐溶液)进行实验,她们都取得了相同的实验结果。请写出两位同学在实验中所用的试剂的化学式:
(1)小红同学 ;(2)小朗学 。
15、莽草酸(化学式:C7H10O5)是制取抗“H1N1流感”药物“达菲”的原料。
请回答: (1)莽草酸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 。(2)174g莽草酸含氢元素质量为 g。
(3)对1岁以上的儿童推荐按照下列“体重—剂量表”服用“达菲”:
体重
小于等于15千克
15~23千克
23~40千克
大于40千克
每次用量
30mg
45mg
60mg
60mg
假如患病儿童的体重是35千克,在治疗过程中,需每天服用“达菲”胶囊(每颗胶囊含“达菲”75mg)2次,一个疗程5天,那么该患儿一个疗程共需服用 颗。
16、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①取3片维生素C压碎后溶于10mL水中过滤,取少量滤液向其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说明维生素C的水溶液是 性。
②维生素C在酸性环境中比较稳定,高温时易被破坏,请你想一想,如何食用黄瓜,才能充分利用黄瓜中丰富的维生素C。
17、每年3月22日是世界水日,2008年主题是“跨界水——共享的水、共享的机遇”。人生存离不开空气、阳光和水,当人类步入现代文明的21世纪之时,人的生命的源泉——水,却向人们发出了警告: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水质性缺水。然而,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又为节水做了些什么呢?
我们的地球表面3/4被水覆盖,但是世界上有20多亿人口面临淡水危机,减少污染和节约用水是解决这一危机的重要措施。请回答:
(1)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工业“三废”、农业污染。(2)列举节约用水的两种方法:
评卷人
得分
三、实验,探究题
(每空? 分,共? 分)
18、甲同学在某食品包装袋内,发现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A的小纸袋,上面写着“生石灰干燥剂,请勿食用”。甲同学随手将小纸袋拿出来放在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固体B。请你与甲同学一起对块状固体B进行探究。(1)猜想一:块状固体B中除氧化钙外还可能有: 、 。写出白色颗粒状固体A在空气中转化为块状固体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
(2)猜想二:块状固体B溶于水可能有 现象(填“放热”或“吸热”)。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你的这一猜想(至少写出两种方案):
① ;
② ;
③ 。
(3)取适量块状固体B加入盛有一定量水的试管中,振荡、静置、过滤,得到少量白色固体C。就白色固体C的成分,甲同学与乙同学进行讨论,一起猜想。
甲认为,白色固体C可能是:氢氧化钙; 乙认为,白色固体C可能是:碳酸钙;
你认为,白色固体C还可能是: 。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填写下表):
方 案
现 象 和 结 论
19、以下是小阳同学制取氢气的实验过程,请根据题意回答以下问题。
(1)如果他用锌粒和浓盐酸来制取氢气,可以选择 (填序号)做发生装置;装置②的主要仪器有分液漏斗、带导管的双孔胶塞和 (填仪器名称)
(2)制得的氢气含有少量的水蒸气和HCl气体,若要得到干燥、纯净的氢气,需要通过③和④装置,则装置按导管字母连接的顺序是:发生装置 → →
→ → →收集装置(填字母)。
(3)若要检验氢气中的杂质HCl,可把④装置中的试剂换成 (填化学式)溶液,实验中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图中的⑤ 装置是一个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的装置,请你判断气体应由 进 出 (填字母)。
20、某课外活动小组通过Internet网上资料得知:废弃的定影液中含有一定量的AgNO3。他们从摄影店收集到一些废弃的定影液,准备将其中的银以单质的形式回收。于是。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活动:
(1)[设计方案] ①加入比银活泼的金属单质 ②除去金属混合物中的杂质
(2)[小组讨论]
①选择加入的金属
甲同学认为:向定影液中加入过量的铜粉,则得到的金属混合物含有银和铜;
乙同学认为:向定影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则得到的金属混合物含有银和铁。你认为
同学的方案更合理,其原因是 。该方案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除去银粉中混有的金属向金属混合物中加入的试剂是 ,化学方程式为 。
(3)[进行实验] 过程如下:
请回答:操作a是 ,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溶液B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
(4)[产品验证]请你设计一个简单方法验证得到的银中是否含有铁粉,方法是
。
21、右图所示的装置有多种用途。根据实验需要,气体既可从a导入也可以从b口导入。瓶中既可加入其他物质,也可以加入不同的液体或固体颗粒等。请根据要求将相关内容填入下表,然后结合物理知识回答问题:
用途
气体入口(a或b)
瓶中物质
①收集H2
②排气法收集CO2
空气
③排水法收集O2
水
④除去H2中的杂质HCl气体
⑤干燥CO2气体
⑥验证CO气体中含有CO2杂质并除去
结合物理知识,简述在表内第③项中,排水法收集O2操作成功的原理 。
评卷人
得分
四、计算题
(每空? 分,共? 分)
22、有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26.5 g,加热使之反应,待反应至不再有气体生成后,将试管冷却、称量,得到剩余固体16.9 g。求:
⑴制取氧气的质量;(2分) ⑵剩余固体中含有哪些物质?各为多少克?(4分)
23、某化工厂用氨碱法生产的纯碱产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其产品包装袋上注明:碳酸钠≥96%。为测定该产品中含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以下实验:取12g纯碱样品放入烧杯中,称得烧杯及纯碱样品的总质量为158g,再把100g稀盐酸平均分成四份,依次加入到样品中,每次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所加盐酸的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盐酸的质量/g
25
25
25
25
烧杯及所盛物质总质量/g
181.2
204.4
228.6
253.6
请计算:(要求计算过程)
(1)第一次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该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否合格?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B2、C3、A4、B5、A6、D7、D8、D9、D10、D11、D12、D
二、填空题
13、(1)导电(2)化学能转化为电能(3)略(4)将黑色粉末放在金属片上加热,黑色粉末燃烧(有火星)(5)碳棒(石墨)、锌、二氧化锰、氯化锌、氯化铵(任意两个)
14、(1)Fe、Cu(NO3)2、Ag;(2)Fe(NO3)2、Cu、AgNO3
15、(1) (1分) 7︰10︰5 (2) (1分) l0 (3) (2分) 8
16、(1)酸 (2)生吃 或 加醋凉拌 或 低温烹调……(其它合理答案均得分)
17、(1)生活污水(2)一水多用、用口杯接水刷牙(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三、实验,探究题
18、⑴Ca(OH)2;CaCO3。 CaO+H2O=Ca(OH)2;Ca(OH)2+CO2=CaCO3↓+H2O。⑵放热; ①取适量块状固体B放入烧杯中,加入少量水,用手触摸烧杯外壁。②取适量块状固体B放入烧杯中,加入少量水,立即用温度计测定溶液温度的变化。③在试管中加入适量块状固体B,加入少量水,立即塞上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同时将导管的另一端放入盛水的水槽中,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放出。④在试管中加入适量块状固体B,加入少量水,立即在试管口套上一只瘪气球,观察气球体积的变化。(3)Ca(OH)2 和CaCO3的混合物;
方 案
现象和结论
步骤①:将所得固体C加入到试管中,加入少量水,振荡,再向其中滴入两滴酚酞试液;
步骤②:再向试管中滴入稀盐酸。
①若溶液变红,则白色固体C中含有Ca(OH)2
若溶液不变红,则白色固体C中不含有Ca(OH)2
②若有气泡产生,则白色固体C中含有CaCO3
若无气泡产生,则白色固体C中不含有CaCO3
19、(1)②;锥形瓶(每空1分) (2)c;d;b;a(共2分)
(3)AgNO3(1分); AgNO3 + 2HCl AgCl↓+ HNO3(2分)(4)f;e(每空1分)
20、(2)① 乙 铁粉比铜粉更易被除去(或更易得到、更经济)。 2AgNO3 + Fe ===Fe(NO3)2 + 2Ag ② 稀盐酸(或稀硫酸)
Fe + 2HCl == FeCl2 + H2↑ (或Fe + H2SO4 == FeSO4 + H2↑)。(3)过滤 漏斗 FeCl2 (或FeSO4)。(4)用磁铁接触,看银粉是否被磁铁吸引(或取少量滴入稀盐酸或稀硫酸,看是否有气泡放出)。
21、①b,空气;②a;③b;④a,NaOH溶液或AgNO3溶液或水;⑤a,浓H2SO4;⑥a,澄清的石灰水或Ba(OH)2溶液
四、计算题22、略
23、(1)1.8g(1分)(2)算出样品完全反应时,产生CO2的质量为4.4 g ………(1分)
解:设生成4.4 g CO2,需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 + 2HCl == NaCl + H2O + CO2↑
106 44
x 4.4
=
x=10.6 Na2CO3%=100℅=88.3%∵96℅>88.3℅ ∴该产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不合格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