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6.97 KB
- 2021-05-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例1] 下列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反应,符合事实的是( )
A. Na2O+H2O=2NaOH B. KOH + NaNO3= NaOH + KNO3
C. 2Ag + H2SO4(稀)=Ag2SO4 + H2↑ D. 2Fe+6HCl=2FeCl3+3H2↑
解析:A正确,活泼金属对应的氧化物(如:K2O、CaO、BaO、Na2O等)能直接跟水化合生成对应的碱。
B有错,KOH属于碱,NaNO3属于盐,二者之间的反应属复分解反应,该反应的条件是:① 两种反应物都可溶;② 生成物中应有难电离的物质:如水、气体和沉淀。显然,该反应生成物的条件不符合②。
C错,银在金属活动顺序中,排在“氢”的后面,不能跟酸发生置换反应,放出氢气。
D错,单质铁跟酸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的含铁化合物中的铁表现+2价,该反应应生成FeCl2,而不是FeCl3。
答案:A
[例2] 下列反应中,前者一定包括后者的是( )
A. 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 B. 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
C. 氧化反应,化合反应 D. 置换反应,还原反应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化学反应的分类,理解各反应类型的含义。
四种基本类型(指分解、化合、置换、复分解)是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形式来划分的;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是从氧的得失来划分的;而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是根据反应前后热量的变化来划分的。同一个反应可能有一种、两种或三种分类法(如:2H2+O22H2O,是化合反应,又属氧化反应,也属于放热反应)。显然,选项A中的两种反应无包容关系;B中的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的一种;C中两种反应是交叉关系,但有很多化合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在D中,有许多还原反应不是置换反应。
答案:B
[例3] 表中1~5组的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1
2
3
4
5
酸
硝酸
硫酸
盐酸
酸式硫酸钠
氢硫酸
碱
烧碱
纯碱
苛性钠
碱式碳酸铜
消石灰
盐
大理石
胆矾
纯碱
蓝矾
石灰石
A. ①③④ B. ②③⑤ C. ④⑤ D. ①③⑤
解析:本题是对物质俗称和物质分类知识的综合考查,在搞清各物质主要成份的基础上,根据酸、碱、盐的概念和它们的组成特点对上述物质进行分类,选出合适的一组答案。
在本题中,硝酸(HNO3)、硫酸(H2SO4)、盐酸(HCl)、氢硫酸(H2S)都是由若干个氢原子和酸根组成,它们属于酸类化合物。
烧碱(NaOH)、苛性钠(NaOH)、消石灰[Ca(OH)2]是由金属原子和若干个氢氧根组成,它们属于碱类化合物。
纯碱(Na2CO3)、大理石、石灰石(CaCO3),胆矾、蓝矾(CuSO4•H2O),它们由金属原子和酸根组成,属于正盐;酸式硫酸钠(NaHSO4)属于酸式盐;碱式碳酸铜[Cu2(OH)2 CO3]属于碱式盐。它们都属于盐类化合物。
答案:D
[例1] (05年福州市中考模拟题)下列关于溶液、溶解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保持不变
B. 温度降低时,原饱和溶液可能不析出晶体
C. 温度一定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及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各有一定值
D. 某溶液析出晶体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解析:真正理解溶液的各种概念和转化过程。
答案:D
[例2](06年天津中考题)为了探究水电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做了一些如下图所示的分子、原子的模型,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其中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模型是( )
解析:准确理解分子的含义。
答案:A
[例3] (北京海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质子数相同的粒子,可能分别是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也可能分别是同一种元素的两种离子
B. 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可能是混合物
C. 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D. 任何离子中所带的质子总数与电子总数一定不相等
解析:对元素中各种粒子的相互关系应准确掌握。
答案:C
[例1] 某混合气体可能含有水蒸气、CO、CO2.HCl和H2中的一种或几种,将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后,气体体积没有变化;② 再通过澄清石灰水后,没有发现浑浊现象,但气体体积缩小一半;③ 点燃导出的尾气,将燃烧后产生的气体通过无水硫酸铜不变色,却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推断该混合气体中肯定存在__________,肯定不存在____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
解析: ① 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后,气体体积没有变,说明混合气体中一定不含水蒸气;
② 的现象能证明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HCl,可能含有CO2,(因为HCl能被石灰水吸收生成CaCl2而不产生浑浊现象,当混合气体中含有HCl和CO2时,通入石灰水中也不会出现浑浊,原因是HCl能跟CaCO3反应生成可溶性的CaCl2)
③ 的现象说明混合气体中一定不含有H2,一定含有CO(因为H2点燃后生成的水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色,CO点燃后生成的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综上所述,该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HCl和CO,一定不含有H2O和H2,可能含有CO2。
答案:肯定含有HCl和CO,肯定没有H2O和H2,可能含有CO2。
[例2] 在通常情况下,氯气(Cl2)是黄绿色气体,溴(Br2)是深红棕色液体,碘(I2)是紫黑色固体。实验证明,氯、溴、碘三种元素中,其单质的活泼性是Cl2>Br2>I2。氯气可以把溴或碘从它们的化合物中置换出来,溴亦可以把碘从它们的化合物中置换出来。碘单质具有遇淀粉变蓝色的特性。
依下所示关系推断指定物质(写化学式):
B是__________, C是__________, E是_________, F是___________。
解析:G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说明G是碘单质,而碘是由深红棕色的液体D(溴单质)从E的钾盐溶液里置换出来的,故E是KI,F是KBr。依此类推,B是NaBr,C是NaCl,A是Cl2。
答案:NaBr;NaCl;KI;KBr
[例1](苏州中考题)有一包混合物,其中可能是含有碳酸氢铵、碳酸钙、炭粉、氧化铜、氧化铁中的一种或几种。现作如下实验,第一步:取样品,高温灼热后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第二步:把足量稀盐酸滴入固体残留物后,残留物全部溶解,同时产生一种具有还原性的气体。试回答:
① 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 ;② 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在实验中肯定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③ 混合物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为证明它是否存在,应采用的方法是 。若确实有该物质存在,那么在第二步实验中,还可发生的化学反应有(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解析:由第一步实验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可推知,混合物中肯定不存在碳酸氢铵。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它可能来自于碳酸钙分解,也可能来自炭粉与氧化铜或炭粉与氧化铁反应后的产物,所以此时不能判断碳酸钙的存在,根据第二步实验加稀盐酸后残留物全部溶解,且有还原性气体产生,可知一定存在单质铁而无单质铜,因为碳与氧化铜反应的产物铜不溶于盐酸,进而推知原混合物中一定存在氧化铁和炭,而无氧化铜。
答案:① NH4HCO3和CuO
② C和Fe2O3
3C+2Fe2O34Fe+3CO2↑
CO2+Ca(OH)2=CaCO3↓+H2O
Fe+2HCl=FeCl2+H2↑
③ 碳酸钙(CaCO3)。若证明存在碳酸钙,可取少量样品,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若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证明存在碳酸钙,否则不含有碳酸钙。
CaO+2HCl=CaCl2+H2O
[例2](03年天津中考模拟题)下图是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及制法的综合性实验习题,按要求回答问题:
(1)A处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
(2)B处现象为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C处现象为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4)D处黑色粉末a为(填名称)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5)E处黑色粉末b为(填化学式)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6)F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G处作用是____________。
解析:A处反应会生成CO2气体,显然B、C、D是测定CO2性质的装置,E、G是测定CO性质的实验装置,而F是吸收过量的CO2的装置。
答案:
(1)CaCO3+2HCl=CaCl2+CO2↑+H2O
(2)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O2+H2O=H2CO3
(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4)木炭粉,CO2+C2CO
(5)CuO,CuO+COCu+CO2↑
(6)F处吸收CO2气体,验证CO的反应产物;G处点燃剩余CO,防止造成空气污染。
[例3] (06年天津中考题)A、B是初中学过的两种黑色物质,它们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请根据图中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回答有关问题。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B C D E
答案:C;CuO;CO2;Cu;CO
[例1] 有一氧化碳、硝酸钡、二氧化硅、木炭、氢氧化钾、硫酸钠、盐酸、碳酸钾和氧化铁九种物质(其中酸、碱、盐都是溶液)。将它们分成三组,每组都有三种物质。其中:
(1)第三组内只有单质和氧化物。且其中一种物质能与生石灰反应生成盐,另外二种物质都能与第一组内的A物质反应。
(2)第一组内A、B、D三种物质间均不能发生反应,而B物质能与第二组内的二种物质反应。
(3)第二组内不与第一组内B反应的物质,能与第一组内的A、D二种物质反应。
试写出各组物质中,每种物质的化学式:
第一组:A. _______ B. _________ D. _________;
第二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写出九种物质的化学式:CO、Ba(NO3)2、SiO2、C、KOH、Na2SO4、HCl、K2CO3、Fe2O3
(2)结合题意分析推断:
① 第三组内只有单质和氧化物,即是C、CO、SiO2、Fe2O3中的三种。其中能与生石灰反应的是SiO2,是单质的只有C,所以C和SiO2一定在第三组中。
② 由于C只能跟Fe2O3反应,所以第一组中的A一定是Fe2O3,第三组中的物质是C、SiO2和CO。
③ 第一组内A、B、D之间不反应,说明HCl必在第二组内(因为Fe2O3能与HCl反应)。
即:第一组:A. Fe2O3, B. _________,C. ___________;
第二组:HCl,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组:C,CO,SiO2
这样,没有确定的物质还有Ba(NO3)2,KOH,Na2SO4,K2CO3四种。B、D及第二组内的另二种物质各是上述四种物质中的一种。
④ 由于B能与第二组内的二种物质反应,而在没确定的四种物质中,只有Ba(NO3)2能跟HCl、KOH、Na2SO4、K2CO3中的Na2SO4、K2CO3反应,因此B是Ba(NO3)2;Na2SO4、.K2CO3应在第二组,KOH应是第一组中的D。
答案:第一组:Fe2O3 Ba(NO3)2 KOH
第二组:HCl K2CO3 Na2SO4
第三组:C CO SiO2
[例2] 某厂排出的废液中含Zn(NO3)2和AgNO3,为了从中回收金属银和硝酸锌,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1)写出X、Y的化学式:X_______,Y________;
(2)写出固体A的成分的化学式: ;写出滤液B中溶质的化学式:______;写出滤液C中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
解析:由滤液B蒸发、结晶得硝酸锌固体可知,B中所含溶质为Zn(NO3)2;滤液C与Ba(NO3)2反应生成Zn(NO3)2及难溶物,可知C中所含溶质为ZnSO4;向含Zn(NO3)2和AgNO3的废液中加入X后再加入Y可提纯出Ag,同时得到ZnSO4,可推知X为Zn,Y为稀硫酸。
答案:(1)Zn,H2SO4 (2)Zn和Ag,Zn(NO3)2,ZnSO4
[例1] 下列物质中,能与盐酸反应,其生成物之一又能与石灰石反应的是( )
A. KOH B. AgNO3 C. CuSO4 D. Fe
解析:题目所给选项中A、B、D均可与盐酸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KOH+HCl=KCl+H2O, AgNO3+HCl=AgCl↓+HNO3, Fe+2HCl=FeCl2+H2↑
各产物中只有HNO3可与石灰石反应:2HNO3+CaCO3= Ca(NO3)2+CO2↑+H2O,所以选 B。
答案:B
[例2] 某NaNO3溶液中混有少量NaCl,Na2SO4和Na2CO3杂质,为除去这些杂质,仅提供3种药品:AgNO3溶液、BaCl2 溶液和稀HCl。请设计合理的顺序将杂质逐一除去,并填写下面实验报告。(简要回答)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1)
(2)
(3)
答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Na2CO3+2HCl=2NaCl+H2O+CO2↑
加入适量B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BaCl2+Na2SO4=BaSO4↓+2NaCl
加入适量的AgNO3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NaCl+ AgNO3= AgCl↓+ NaNO3
[例3] 在分开盛放的A、B两溶液中,共含有Na+、Cu2+、Ba2+、Mg2+、OH-、NO3-、SO42-七种离子两溶液中所含离子各不相同,已知A溶液里含三种阳离子和两种阴离子,其余在B溶液里,则B溶液里所含离子应该是 。
解析 解此题关键是以哪些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共存为考虑出发点。因为Cu2+、Mg2+,不能与OH-共存,Ba2+和SO42-不能共存,而Na+、NO3-与其他离子都能共存,所以A溶液里含有Na+、Cu2+、Mg2+、NO3-、SO42-,B溶液里含有Ba2+、OH-。
答案:B溶液里所含离子应该是Ba2+和OH-。
[例1] 下列几项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通入氢气立即给氧化铜加热,实验结束时,撤掉氢气后停止加热。
B. 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C. 制取氧气实验结束时,先移去酒精灯,再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D. 皮肤上沾上浓硫酸,立即用水冲洗。
解析:A的操作错误,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应先通入氢气,过一会儿再给氧化铜加热,目的是赶走试管里的空气,避免引起爆炸。当实验结束时,应先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氢气,使铜在氢气流中冷却下来,再停止通入氢气,目的在于防止铜在高温下重新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
B的操作正确。因为氢气为可燃性气体。实验测定,空气里如果混入氢气的体积达到总体积的4%~74.2%这个范围,点燃时就会爆炸。因此,我们在使用氢气时,要特别注意安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C的操作错误。实验室制取氧气结束时,如果先移去酒精灯,再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会使水槽中的水倒吸回试管,使试管炸裂。因此,应先把导管从水槽里拿出来,然后再撤酒精灯。
D的操作错误。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因此皮肤上沾上浓硫酸,当接触水时会放热,进一步腐蚀皮肤。正确的操作是先用布试去,再用大量的水冲洗。
答案:B
[例2]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不要求回收杂质),把适当的试剂,操作方法的序号写在相应的括号中:
A. 加适量盐酸,过滤
B. 加适量水,过滤,蒸发
C. 加适量水,过滤
D. 加热(或高温灼烧)
E. 加热,加适量水,过滤
F. 加适量盐酸,蒸发
① 碳酸钙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钠( )
② 氯化钾粉末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钾( )
③ 氧化钙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钙( )
④ 氢氧化钠粉末中混有少量碳酸钙( )
⑤ 炭粉中混有少量的氧化铜( )
解析:① 碳酸钙难溶于水,而碳酸钠能溶于水,根据二者溶解性不同,即采取加适量水、过滤的方法进行除杂和分离。
② 本组两种物质均能溶于水,因此不能用上法分离,可设计将碳酸钾转化为氯化钾的方法,采用加适量盐酸、蒸发的方法除去所含有的杂质。转化的方程式如下:
K2CO3+2HCl=2KCl+CO2↑+H2O
③ 本题欲除去碳酸钙,往往有人用溶解过滤法分离,这是不妥当的。因为氧化钙不易溶于水,而且溶于水的部分又会转化成氢氧化钙,这样无法达到除杂的目的。很显然可以利用高温煅烧的方法使碳酸钙转化为氧化钙。其反应方程式为:CaCO3 CaO + CO2↑
④ 本题可利用二者的溶解性不同来进行分离,但是仅仅采取溶于水,过滤的方法是不够的,还必须经过蒸发得到氢氧化钠固体。
⑤ 本组若采用高温加热使碳还原氧化铜的方法,虽然能除去氧化铜,但是生成的铜仍混在炭粉里,实际上是除了一种杂质又带入了另一种杂质,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可利用氧化铜能与盐酸反应转化为能溶于水的氯化铜,而炭粉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盐酸的性质采用加适量盐酸,过滤的方法除去杂质。其反应方程式为:CuO+2HCl=CuCl2+H2O
答案:C、F、D、B、A
[例1] 下列实验设计方案中可行的是( )
A. 用过滤的方法分离NaCl与NaNO3的混合物
B. 向某无色未知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存在SO42-
C. 将H2.O2混合气体通过盛有灼热氧化铜的试管,以除去氢气
D. 用盐酸除去混在铜粉中的少量镁粉和铝粉
解析:A中NaCl与NaNO3均易溶于水,不能通过过滤分离;B中由可能存在Ag+;C加热条件下H2与O2会反应且可能引起爆炸;D因镁粉和铝粉可溶于盐酸并与之反应而除去。
答案:D
[例2] 向盛有镁、氧化铜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滤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则滤液中含有的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
解析:酚酞试液变成红色说明NaOH溶液剩余,同时有NaOH与H2SO4反应生成的Na2SO4。
答案:NaOH、Na2SO4
[例3] 根据下列给出的实验装置图,回答:
A B C D
(1)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混合加热制取甲烷,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
在做甲烷燃烧实验时,点燃前必须要 ,否则会发生危险。
(2)若用装置C制取CO2,并把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较长时间一直未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其原因是生成的CO2中混有 气体。
(3)D是用CO还原CuO的实验装置图。实验时,① 中的现象是 ;② 中的现象是 。
尾气应该 ,以防止和控制尾气中的 对空气的污染。
答案:(1)B;检验甲烷的纯度 (2)氯化氢
(3)黑色的CuO逐渐变为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用气球收集或点燃;一氧化碳
[例1] 由Na2S、Na2SO3.Na2SO4组成的混合物中,测得含氧元素为22%,则其中含硫元素约为( )。
A. 32% B. 46% C. 78% D. 无法确定
解析:本题的考查重点是对化学式的认识、分析和联想。该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三种元素即Na、S、O,由题干所给出的三个化学式可以看出已知元素氧与未知元素硫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但钠元素和硫元素之间有固定的质量比。即Na:S=(23×2):32=46:32。由于混合物中含氧为:22%,所以,钠和硫的质量分数为1-22%=78%,其中硫的质量分数应为:。
答案:A
[例2] 将等质量的镁、铝、锌、铁四种金属分别与质量相等、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的盐酸反应,其中只有镁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依此,可推断出:
(1)金属______必有剩余;
(2)金属______产生氢气的质量最小;
(3)金属______和金属______产生氢气的质量相等。
解析:
分析四种金属与盐酸反应的质量关系
Mg + 2HCl = MgCl2 + H2↑
24g 2g
2.4g 0.2g
2Al + 6HCl = 2AlCl3 + 3H2↑
54g 6g
1.8g 0.2g
Zn + 2HCl = ZnCl2 + H2↑
65g 2g
6.5g 0.2g
Fe + 2HCl = ZnCl2 + H2↑
56g 2g
5.6 g 0.2g
根据反应方程式计算可知,若产生0.2克氢气需要镁2.4克,铝1.8g,锌6.5克,铁5.6 g,即与质量相等、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的盐酸(如:溶质质量为7.3g的盐酸溶液)反应时所需质量m(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