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50 KB
  • 2021-05-10 发布

2018中考化学专题突破水组成的实验探究 水的净化 爱护水资源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中考化学专题突破《水组成的实验探究 水的净化 爱护水资源》‎ ‎【考纲要求】 1.掌握水的电解实验和水的组成;了解过滤、吸附、蒸馏等净化操作和原理。‎ ‎2.知道硬水的软化方法,学会区别硬水和软水;了解水污染及防治水污染的方法。‎ ‎【知识网络】‎ ‎ 电解水实验 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 :1‎ 组成 化学方程式:2H2O2H2↑+O2↑‎ ‎ 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净化方法 : 沉淀、过滤、吸附 、蒸馏 ‎ 硬水: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 ‎ 分类 用肥皂水区分 水 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 ‎ 常见的饮用水:自来水、矿泉水、纯净水等 ‎ 自来水生产过程:取水---加絮凝剂---沉淀---活性炭吸附---消毒--自来水 ‎ ‎ 工业上:“三废”的任意排放 ‎ ‎ 水的污染 农业上: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 ‎ 生活上: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 加强水质监测 水污染防治措施 工业“三废”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 农业上化肥农药合理使用 ‎ 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禁止使用含磷洗涤剂 ‎【考点梳理】‎ 考点一、水的电解实验 ‎1.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2.实验现象:电极上有气泡,一段时间后,试管2和试管1所收集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 :1。‎ ‎3.检验气体: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试管l中的气体,发现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试管2中的气体接近火焰时,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证明是氢气。‎ ‎4.实验结论:‎ ‎(1)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产生氢气和氧气。‎ ‎ 2H2O2H2↑+O2↑‎ ‎(2)水是由氢(H)、氧(O)两种元素组成的,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 ‎【要点诠释】‎ ‎1.电解水时电极上出现的气体可巧记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2.水的电解实验应注意:‎ ‎(1)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是分解反应,该反应发生的条件为“通电”,实验中所用电源为直流电。‎ ‎(2)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在水中加适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产物不变。‎ ‎(3)若收集气体较少,当检验试管2中的气体时,可能只发出爆鸣声,而看不到蓝色火焰。‎ ‎(4)实验中产生的氢气体积往往大于氧气体积的2倍,原因主要是:①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氢气强。②氧气的氧化性强,与电极发生反应而消耗了一部分。‎ ‎3.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因为当氢气中混有空气时,点燃混合气体就可能发生爆炸,氢气的爆炸极限为4%~74.2%(即空气中混有氢气的体积分数为4%~74.2%)。‎ 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为: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就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响声很小,才表明氢气已纯净。如果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经检验不纯而需要再检验时,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一会儿,再收集氢气检验纯度,因为试管内氢气火焰可能没有熄灭,使发生器内不纯的氢气燃烧发生爆炸。‎ 考点二、水的净化 1.自来水厂的主要净水过程:‎ ‎(1)先加入絮凝剂,使悬浮在水中的微小颗粒状杂质被吸附凝聚,然后在沉淀池中沉降分离;‎ ‎(2)使沉淀池里较澄清的水,经过滤池和活性炭吸附池,得到更清的水;‎ ‎(3)在过滤后的水中通入适量氯气(或二氧化氯)进行消毒灭菌后,得到较纯净的自来水(自来水属于混合物)。‎ ‎2.纯水与天然水的区别:纯水是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自然界中的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天然水里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因此常呈浑浊。 3.过滤:把不溶性的固体与液体分开的一种方法叫过滤。 4.活性炭吸附: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能够吸附色素、异味、不溶性杂质和部分可溶性杂质。‎ ‎5.蒸馏:给液体加热,使它变为蒸气,再使蒸气冷却,冷凝成液体,这种方法叫蒸馏。蒸馏可以把沸点不同的物质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也可以把挥发性液体与溶解在液体中的不挥发性杂质分离开来,达到分离和提纯的目的。蒸馏水就是用蒸馏的方法得到的。‎ ‎【要点诠释】‎ ‎1.在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为:静置沉淀、过滤、吸附、蒸馏。‎ ‎2.在净水的各种方法中,吸附、沉淀、过滤发生的是物理变化,用氯气或漂白粉给水消毒,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3.自来水厂净化水过程:取水--加絮凝剂--沉淀--活性炭吸附--消毒--自来水 ‎4.过滤的操作要点是“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制作过滤器时,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中间不要留有气泡,否则会影响过滤速度)。‎ 二低:(1)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2)过滤器中液面低于滤纸边缘(否则,液体就会从滤纸和漏斗 壁之间流下,达不到过滤的目的)。 ‎ 三靠:(1)盛有待过滤溶液的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使液体沿玻璃棒流入过滤器;(2)玻璃棒下端轻轻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以免弄破滤纸;(3)漏斗下端要紧靠在下面烧杯的内壁,使滤液沿烧杯壁流下(否则滤液会向四周飞溅,而且影响过滤的速度)。‎ 考点三、硬水和软水 ‎1.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硬水。泉水、井水等都是硬水。‎ ‎2.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软水。蒸馏水属于软水。‎ ‎3.硬水软化的方法: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实验室常用蒸馏的方法得到蒸馏水以降低水的硬度。 【要点诠释】‎ 硬水和软水的区别方法:在水中滴加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泡沫较少或有浮渣出现的是硬水。‎ 考点四、水的污染和防治 ‎1.水的污染:‎ ‎(1)工业上:“三废”的任意排放; ‎ ‎(2)农业上: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 ‎(3)生活上: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2.水污染防治措施: ‎ ‎(1)加强水质监测;‎ ‎(2)工业“三废”达标后排放;‎ ‎(3)农业上化肥农药合理使用;‎ ‎(4)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禁止使用含磷洗涤剂。‎ ‎【要点诠释】‎ 防止水体污染,不能采取因噎废食的方法。不能因为要防止水体污染,工业上就不进行造纸、农药、化肥等的生产,农业上就不使用农药、化肥,水产养殖业就不进行网箱养殖,生活上就不使用洗涤剂等。防止水体污染,应在不影响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的前提下,采用科学的方法降低或消除污染。‎ ‎【典型例题】‎ 类型一、考查水的电解实验及水的性质 ‎1.下面关于水电解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B.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2H2O=2H2↑+O2↑‎ D.若a试管气体为5mL,则b试管气体为10mL ‎【思路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要熟记电解水实验的有关操作、现象、结论或推论等,根据所给的实验(图示信息)、问题情景信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心地探究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选择即可。‎ ‎【答案】A ‎【解析】电解水产生了氢气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推断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故A正确。 水是纯净物,所以不可能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故B错误。水通电生成氢气、氧气,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而选项中的化学方程式没有反应条件,故C错误。从图中可以得出a试管相连的为负极,故产生的气体要比b试管产生的气体多,故D错误。‎ ‎【总结升华】根据电解水的实验过程及结论可以知道: (1)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2)水通电生成氢气、氧气,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3)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和元素种类都不变。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为新分子。‎ ‎2.如图是水的电解实验装置图,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可用于验证水的组成 B.乙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 C.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D.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稀硫酸 ‎【思路点拨】掌握电解水的有关实验即可顺利解题。从实验现象可以判断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和鉴别方法,并且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以得出水的组成元素。‎ ‎【答案】B ‎【解析】从实验中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故A选项正确。乙中气体为氧气,不能在空气中燃烧,应该是甲中的氢气能燃烧,故B选项错误。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故C选项正确。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故D选项正确。‎ ‎【总结升华】做电解水实验时,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发现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接近火焰时,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证明是氢气;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l:8。‎ ‎3.从防止空气污染的角度考虑,下列实验过程应在通风橱中进行的是( )‎ ‎ A.铁丝燃烧 B.白磷燃烧  C.电解水 D.蜡烛熄灭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实验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措施。解题时要通过每一项实验的生成物的性质进行分析,看它对空气是否会造成污染;有污染的实验要尽量改进以消除对环境的影响;为了保护实验者的健康,还要求实验在通风橱里完成。‎ ‎【答案】B ‎【解析】铁在氧气中燃烧,其产物只有四氧化三铁,没有污染,故A不符合题意。白磷在空气里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这是固体小颗粒,会使人咳嗽,另外白烟是五氧化二磷,遇到水生成偏磷酸,对人体有毒,故B符合题意。电解水,产生了氢气和氧气,都是无毒无害的气体,无需保护,故C不合题意。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是无毒无害的气体,故D不符合题意。‎ ‎【总结升华】本题结合教材上实验来设计关于空气污染和保护的考题,即能复习知识和技能,又能考查环保意识,因此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和实验过程中要时时处处注意环保问题,爱护我们的环境。‎ 举一反三:‎ ‎【变式1】阅读下列文字,用序号回答问题。‎ ‎ ①水通常为无色、无味的液体;②水被加热可以变成水蒸气;③没有水,人和动植物就无法生存;④水是常用的灭火剂;⑤在通电条件下,水可以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⑥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⑦电石(CaC2)仓库着火,不能用水灭火,因为CaC2可与水反应生成乙炔气体(具有可燃性)。‎ ‎ (1)水的物理性质包括________;(2)水的化学性质包括________;(3)水的用途有_______。‎ ‎【答案】(1)①② (2)⑤⑦ (3)③④‎ ‎【变式2】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简易电解水装置,进行家庭小实验(注:该装置气密性良好,且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A、B两管内液面,均高于图中D线)。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 (1)闭合开关后观察到:①A,B管内的现象是 。‎ ‎ ②C管中的现象是 ,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 ‎ (2)A,B管内生成的气体聚集在上部的原因是 。‎ ‎ (3)若检验A管内生成的气体应该用 。‎ ‎【答案】‎ ‎(1)①电极上出现气泡,一段时间后,管A和管B中所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 ‎ ②液面上升 水通电分解生成的氢气和氧气(2H2O2H2↑+O2↑)使A,B管内压强增大(或A,B管内气压增大,大于管外大气压),把水压入C管中 ‎(2)氢气和氧气的密度比水小,且氢气难溶于水,氧气不易溶于水 ‎(3)带火星的木条 ‎【答案】‎ ‎(1)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从图中看出,A管连接电源的正极,B管连接电源的负极,故A管内产生氧气,B管内产生氢气,两管中气体的体积比为1∶2。两管中产生的气体压强增大,使两管中的液面下降,C管中液面上升。(2)由于两种气体的密度都小于水且溶解度都很小,故聚集在管的上部。(3)检验氧气通常用带火星的木条,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就是氧气。‎ 类型二、考查水的净化、水的污染和防治 ‎4.以下是净水的操作,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静置沉淀     ②过滤    ③吸附沉淀    ④蒸馏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③②④ D.③①②④‎ ‎【思路点拨】根据净水的原理分析解答。静置能使不溶于水的物质沉淀下来,吸附沉淀可以使不溶性的小颗粒杂质沉降,过滤可以把不溶于水的物质除去,蒸馏可以得到几乎纯净的水。‎ ‎【答案】C ‎【解析】净化水时一般是先通过静置使水中悬浮的大颗粒固体沉降,再加入絮凝剂使水中悬浮的小颗粒固体凝聚而加快沉降,然后通过过滤能除去水中不溶性固体杂质,但过滤并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蒸馏除去了水中所有的杂质,所得到的水为纯净物。所以在这四个过程中静置沉淀的净化程度最差,其次是吸附沉淀,再次是过滤,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故选C。‎ ‎【总结升华】熟练掌握净化水的方法,并且解答时要充分理解各项操作分别可以除去哪些物质,从而分析得出结论。‎ ‎5.今年,我国西藏靠尼泊尔地区边界发生了多起地震,灾区饮用水被严重污染,为确保灾民的生活用水安全,急需对水进行净化处理。下列措施中,不属于净水方法的是( )‎ A.吸附沉淀 B.过滤 C.静置沉淀 D.加肥皂水 ‎【思路点拨】根据已有的水的净化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水的净化就是除去水中含有的杂质。‎ ‎【答案】D 【解析】‎ A.吸附沉淀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固体杂质,属于净化水的方法;‎ B.过滤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固体小颗粒,属于净化水的方法;‎ C.静置沉淀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固体杂质,属于净化水的方法;‎ D.肥皂水用来鉴别硬水和软水,不能用来净化水,不属于水的净化方法。‎ ‎【总结升华】在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为:静置沉淀、过滤、吸附、蒸馏。‎ ‎6.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是( )‎ A.开发替代化石燃料的绿色能源 B.研发高效率低消耗的污水处理技术 C.将垃圾实行分类回收和无害化处理 D.电厂、水泥厂远离城市排放含PM2.5的烟尘 ‎【思路点拨】根据空气、水的污染及防止措施进行分析判断。‎ ‎【答案】D ‎【解析】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知道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保护环境的措施有:开发替代化石燃料的绿色能源、植树造林、将垃圾实行分类回收和无害化处理、研发高效率低消耗的污水处理技术、工业废气经过处理后再排放等。电厂、水泥厂远离城市,但是还是向空气中排放了含PM2.5的烟尘,属于粉尘污染,故选D。‎ ‎【总结升华】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话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本考点基础性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举一反三:‎ ‎【变式1】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不到总水量的1%,我们应爱护水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水都是混合物,淡水都是纯净物 B.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可以得到“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 C.爱护水资源主要应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两方面采取措施 D.硬水是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是不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答案】C ‎【解析】淡水中常溶解一些钙镁化合物等杂质,也是混合物,A错误;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可以得到“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结论,因水是化合物不是混合物,不可能由氢气和氧气组成,B错误;爱护水资源主要应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两方面采取措施,C正确;硬水和软水是根据水中溶解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含量多少划分的,D错误。‎ ‎【变式2】小刚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A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填序号)。‎ ‎ 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 b.漏斗下端没有靠在烧杯内壁 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2)操作②应选用的装置是下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该过程主要是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小刚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________水,操作③应选用的装置是上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经过操作③以后,小刚向所得液体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答案】(1)明矾 过滤 ac (2)乙 物理 ‎ (3)硬 甲 泡沫较多 ‎【解析】(1)河水静置时一般要加明矾作为净水剂,然后过滤。漏斗下端没有靠在烧杯内壁时不会造成滤液浑浊。(2)根据净水过程可看出操作②应该是吸附(通过活性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3)加入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是硬水;硬水转变为软水,应该进行蒸馏,故操作③是蒸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