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6.50 KB
  • 2021-05-10 发布

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49

  • 1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6年陕西省西安市西工大附中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6分)‎ ‎1.运用图示法可以帮助我们巧学化学.下列化学知识用相应图示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2.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H;②Fe2+;③Cu;④P2O5;⑤Fe3+;⑥NaCl.‎ A.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①④⑥‎ B.②⑤的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 C.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是③④⑥‎ D.④中数字“5”表示是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 ‎3.如图是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的相关知识网络(反应条件部分省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①②③均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①③中MnO2均为催化剂 C.反应④⑤⑥的生成物均为氧化物 D.C、P、Fe均可在空气中燃烧 ‎4.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AgNO3溶液溶与NaNO3溶液 分别滴加稀盐酸,震荡,观察是否产生沉淀 B 鉴别纯铝和硬铝 将两者相互刻画,比较硬度 C 除去CO中混有的CO2‎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烧的氧化铜 D 检验集气瓶中是否集满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能否复燃 A.A B.B C.C D.D ‎5.通过下列图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所示实验既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B.‎ 所示实验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C.‎ 所示实验既说明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又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 所示实验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6.向烧杯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量(图1),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与加入溶液的质量关系符合图2的是(  )‎ 烧杯中的物质 x溶液 A 氯化钠和碳酸氢钠溶液 稀盐酸 B 需硫酸和稀盐酸 氯化钡溶液 C 黄铜粉末 稀盐酸 D 稀盐酸和硫酸镁溶液 烧碱溶液 A.A B.B C.C D.D ‎ ‎ 二、填空题(共5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1分,计19分)‎ ‎7.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鉴别羊毛纤维和棉纤维,若取样燃烧后,闻到烧毛发的气味,该纤维是______.‎ ‎(2)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 ‎(3)农业尚未提高作物产量,要科学用肥.过磷酸钙属于磷肥,硝酸铵属于______.‎ ‎8.自行车作为常用的代步工具,既轻便灵活,又符合环保要求,如图是一款自行车的示意图.‎ ‎(1)所标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 ‎(2)车架表面刷漆主要是为了防锈,其原理是______.‎ ‎(3)高速炼铁的原料有铁矿石、焦炭和石灰石.赤铁矿石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 ‎9.在室温下,甲、乙、丙三种固体分别溶于两支试管和一个烧杯的水中,现象图1所示,甲、丙还有剩余固体,乙固体全部溶解,升温到80℃时,发现甲固体全部溶解,乙固体析出,丙固体没有明显变化.‎ ‎(1)室温时,______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2)图2中能表示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 ‎(3)t2℃时,甲、乙、丙3三种物质的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4)小强同学要在实验室配制15%的氯化钠溶液50克,该同学按如图3所示步骤依次操作:所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15%(填“>”或“<”或“=”或“无法确定”)‎ ‎10.固体混合物是由Mg、CuO、Na2SO4、Na2CO3、BaCl2中的几种混合而成,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图实验.(假设每步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 试推断:‎ ‎(1)气体B是______.‎ ‎(2)沉淀C的化学式为______.‎ ‎(3)滤液D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 ‎(4)固体A的组成可能有______种情况.‎ ‎11.某同学利用左手构建的酸的性质和知识网络,如图所示,(箭头表示稀盐酸能与指向的物质反应),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若性质①的碱为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 ‎(2)验证性质④,将______试液滴入稀硫酸中,指示剂的颜色变为红色.‎ ‎(3)为了验证反应⑤能够发生,应选择的物质是______.‎ A.NaCl溶液 B.NaOH溶液 C.Ba(NO3)2溶液 D.MgCl2溶液.‎ ‎ ‎ 三、实验与探究(共2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1分,计12分)‎ ‎12.分析如图,回答问题.‎ ‎(1)A→D是制取并收集一瓶CO2的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______(填序号).‎ ‎(2)E装置与C中的发生装置相比,优点是______.‎ ‎(3)要证明G中发生了反应,可向试管中加入的试剂有______(填序号).‎ A.稀盐酸 B.酚酞溶液 C.氯化钙溶液.‎ ‎13.某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NaOH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同学们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假设】‎ 猜想一:没有变质,溶质是NaOH.‎ 猜想二:部分变质,溶质是Na2CO3.‎ 猜想三:全部变质,溶质是NaOH和Na2CO3.‎ ‎【设计方案】请你完善如表几组同学探讨的设计方案 实验操作 可能出现的现象与结论 同学评价 第1组 若溶液变红,再猜想(2)不成立 第2组同学认为:此方案结论不正确,理由是______.‎ 第2组 若产生白色沉淀,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则猜想(1)不成立.‎ 第3组同学认为:此方案还不能确定猜想(2)还是猜想(3)成立.‎ 第3组 若酚酞溶液变红,则猜想______成立 NaOH溶液易与空气中CO2反应而变质,所以要密封保存.‎ ‎【进行实验】综合各小组的方案后,动手实验,确定了正确的猜想.‎ ‎【拓展延伸】同学们设计了下列两套装置(如图)进行实验:用胶头滴管吸取某种液体,锥形瓶中充入一种气体或放入一种固体物质,挤压胶头滴管,一段时间后,两装置中气球明显胀大.‎ ‎(1)甲装置中可能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 ‎(2)若乙装置中胶头滴管吸取的是稀盐酸,在锥形瓶中放入的固体可能是______.‎ ‎ ‎ 四、计算与分析 ‎14.某同学为了测定NaCl和MgCl2固体混合物中MgCl2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将80g固体混合物溶于水配成溶液,平均分成四份,分别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获得如表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一 二 三 四 固体混合物的质量(g)‎ ‎20‎ ‎20‎ ‎20‎ ‎20‎ 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g)‎ ‎20‎ ‎40‎ ‎60‎ ‎80‎ 生成沉淀的质量(g)‎ ‎2.9‎ m ‎8.7‎ ‎8.7‎ 问:‎ ‎(1)表中m的值为______;‎ ‎(2)原固体混合物中MgCl2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 ‎ ‎2016年陕西省西安市西工大附中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6分)‎ ‎1.运用图示法可以帮助我们巧学化学.下列化学知识用相应图示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生铁和钢;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分析】A、根据胃液呈酸性,pH小于7;食盐溶液呈中性,pH等于7;氢氧化钾溶液呈碱性,pH大于7进行分析;‎ B、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分析硫元素的化合价进行分析;‎ C、根据生铁含碳量2%~4.3%,钢的含碳量0.03%~2%分析.‎ D、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汞、银、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的顺序分析.‎ ‎【解答】解:A、胃液呈酸性,pH小于7;食盐溶液呈中性,pH等于7;氢氧化钾溶液呈碱性,pH大于7,因此三种溶液的pH大小关系为氢氧化钾溶液>食盐溶液>胃液,与数轴关系一致,因此表示的关系是正确的;‎ B、利用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根据H为+1、O为﹣2价,可计算H2S中S为﹣2价、SO2中S为+4价、单质S中化合价规定为0,与数轴关系不一致,因此表示的关系是错误的;‎ C、由图示可知,含碳量0.03%~2%的为钢,含碳量2%~4.3%为生铁,生铁的含碳量高,与数轴关系不一致,因此表示的关系是错误的;‎ D、汞、银、铝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铝>汞>银,因此表示的关系是错误的.‎ 故选:A.‎ ‎ ‎ ‎2.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H;②Fe2+;③Cu;④P2O5;⑤Fe3+;⑥NaCl.‎ A.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①④⑥‎ B.②⑤的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 C.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是③④⑥‎ D.④中数字“5”表示是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分析】A、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B、根据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单质(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气态非金属单质,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和化合物(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判断.‎ D、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 ‎【解答】解:A、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④P2O5可表示1个五氧化二磷分子,①H可表示1个氢原子,⑥NaCl是由离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B、②Fe2+、⑤Fe3+分别表示亚铁离子、铁离子,它们的质子数相同,但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C、③Cu是铜的化学式,④P2O5是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⑥NaCl是氯化钠的化学式,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④P2O5中的“5”表示1个五氧化二磷分子中含有5个氧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 ‎ ‎3.如图是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的相关知识网络(反应条件部分省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①②③均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①③中MnO2均为催化剂 C.反应④⑤⑥的生成物均为氧化物 D.C、P、Fe均可在空气中燃烧 ‎【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反应类型的判定.‎ ‎【分析】A、根据高锰酸钾受热后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并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分解产生水和氧气,解答;‎ B、根据志气氧气的反应原理解答;‎ C、根据C、P、Fe燃烧的产物及氧化物的定义解答;‎ D、根据铁在空气中不燃烧解答.‎ ‎【解答】解:‎ A、高锰酸钾受热后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并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分解产生水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故正确;‎ B、氯酸钾和过氧化氢的分解都需要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故正确;‎ C、C、P、Fe燃烧的产物分别是二氧化碳、五氧化二磷、四氧化三铁,都属于氧化物,故正确;‎ D、铁在空气中不燃烧,故错误.‎ 答案:D ‎ ‎ ‎4.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AgNO3溶液溶与NaNO3溶液 分别滴加稀盐酸,震荡,观察是否产生沉淀 B 鉴别纯铝和硬铝 将两者相互刻画,比较硬度 C 除去CO中混有的CO2‎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烧的氧化铜 D 检验集气瓶中是否集满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能否复燃 A.A B.B C.C D.D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碱、盐的鉴别.‎ ‎【分析】硝酸银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和硝酸;‎ 两种物质相互刻划时,痕迹较明显的物质硬度小;‎ 高温条件下,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氧气密度比空气大,能够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解答】解:A、分别滴加稀盐酸,震荡,能够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硝酸银溶液,无明显现象的是硝酸钠溶液,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B、将两者相互刻画时,纯铝痕迹较明显,说明纯铝的硬度比硬铝小,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C、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烧的氧化铜时,一氧化碳转化成二氧化碳,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经集满,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C.‎ ‎ ‎ ‎5.通过下列图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所示实验既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B.‎ 所示实验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C.‎ 所示实验既说明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又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 所示实验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电解水实验;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分析】A、根据证明二氧化碳气体需要用澄清石灰水检验进行分析;‎ B、根据图中蜡烛熄灭的顺序进行分析;‎ C、根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进行分析;‎ D、根据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 ‎【解答】解:A、通过观察甲烷可以燃烧,只能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但是不能说明含有碳元素,故A错误;‎ B、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可以说明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B正确;‎ C、图3所示实验既说明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又说明水是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故C错误;‎ D、图4所示实验中红磷不能燃烧,只是没有达到着火点,并不能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故D错误.‎ 故选:B.‎ ‎ ‎ ‎6.向烧杯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量(图1),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与加入溶液的质量关系符合图2的是(  )‎ 烧杯中的物质 x溶液 A 氯化钠和碳酸氢钠溶液 稀盐酸 B 需硫酸和稀盐酸 氯化钡溶液 C 黄铜粉末 稀盐酸 D 稀盐酸和硫酸镁溶液 烧碱溶液 A.A B.B C.C D.D ‎【考点】盐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 ‎【分析】由图中可知,物质之间相互作用时,开始没有产生沉淀或气体,反应一段时间后才能出现沉淀或气体.‎ ‎【解答】解:由图示可知,反应开始时没有产生沉淀或气体,反应一段时间后才能出现沉淀或气体.‎ A、盐酸不会和氯化钠溶液反应,盐酸和NaHCO3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从反应开始就有气体生成,所以不符合图象;‎ B、氯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沉淀硫酸钡不溶于稀盐酸,所以不符合图象;‎ C、黄铜是铜锌合金,锌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故不符合图象.‎ D、烧碱溶液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然后在和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符合图象.‎ 故选:D.‎ ‎ ‎ 二、填空题(共5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1分,计19分)‎ ‎7.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鉴别羊毛纤维和棉纤维,若取样燃烧后,闻到烧毛发的气味,该纤维是 羊毛纤维 .‎ ‎(2)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可采取的方法是 煮沸 .‎ ‎(3)农业尚未提高作物产量,要科学用肥.过磷酸钙属于磷肥,硝酸铵属于 氮肥 .‎ ‎【考点】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硬水与软水;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分析】(1)羊毛纤维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燃烧时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2)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根据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硝酸铵中含有氮元素,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羊毛纤维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燃烧时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而棉纤维燃烧产生烧纸的气味,故若取样燃烧后,闻到烧毛发的气味,该纤维是羊毛纤维.‎ ‎(2)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日常生活中可采用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硝酸铵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故答案为:(1)羊毛纤维;(2)煮沸;(3)氮肥.‎ ‎ ‎ ‎8.自行车作为常用的代步工具,既轻便灵活,又符合环保要求,如图是一款自行车的示意图.‎ ‎(1)所标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塑料 .‎ ‎(2)车架表面刷漆主要是为了防锈,其原理是 使铁与水和氧气隔绝 .‎ ‎(3)高速炼铁的原料有铁矿石、焦炭和石灰石.赤铁矿石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Fe2O3 .‎ ‎【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金属元素的存在及常见的金属矿物;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分析】根据已有的材料的类别解答,铁在与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防锈就是破坏铁生锈的条件,根据化学与生活的关系解答即可.‎ ‎【解答】解:(1)塑料和橡胶属于合成材料,钢、不锈钢属于合金材料,故填:塑料;‎ ‎(2)车架表面刷油漆能使铁与水和氧气隔绝,故填:使铁与水和氧气隔绝;‎ ‎(3)赤铁矿石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其化学式为Fe2O3,故填:Fe2O3.‎ ‎ ‎ ‎9.在室温下,甲、乙、丙三种固体分别溶于两支试管和一个烧杯的水中,现象图1所示,甲、丙还有剩余固体,乙固体全部溶解,升温到80℃时,发现甲固体全部溶解,乙固体析出,丙固体没有明显变化.‎ ‎(1)室温时, 乙 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2)图2中能表示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 c ;‎ ‎(3)t2℃时,甲、乙、丙3三种物质的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c>b>a ;‎ ‎(4)小强同学要在实验室配制15%的氯化钠溶液50克,该同学按如图3所示步骤依次操作:所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15%(填“>”或“<”或“=”或“无法确定”)‎ ‎【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 ‎【分析】(1)根据甲、丙溶液中有未溶解的固体而乙溶液中没有未溶解的固体进行解答;‎ ‎(2)根据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进行解答;‎ ‎(3)根据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进行解答;‎ ‎(4)物码倒置会导致称量的固体减少,仰视刻度,读数偏小,实际量取的水偏大,据此分析溶质质量分数变化情况.‎ ‎【解答】解:(1)甲、丙溶液中有未溶解的固体而乙溶液中没有未溶解的固体,所以室温时,乙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故填:乙;‎ ‎(2)根据升温到80℃时,发现乙固体析出,所以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图2中能表示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c;‎ 故填:c;‎ ‎(3)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a>b>c,所以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 故填:c>b>a;‎ ‎(4)称量操作A中,砝码与药品放错位置,会使所称得的固体质量小于配制所需要溶质质量;量取溶剂水的B操作中,仰视读数,会使所量取的溶剂水的体积大于所读取的体积数,造成所取溶剂水的量大于配制所需要溶剂的量,所以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所要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15%.‎ 故填:<.‎ ‎ ‎ ‎10.固体混合物是由Mg、CuO、Na2SO4、Na2CO3、BaCl2中的几种混合而成,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图实验.(假设每步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 试推断:‎ ‎(1)气体B是 氢气 .‎ ‎(2)沉淀C的化学式为 BaSO4 .‎ ‎(3)滤液D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 H+、Mg2+、Cu2+ .‎ ‎(4)固体A的组成可能有 6 种情况.‎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金属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镁和硫酸会生成氢气,碳酸钠和硫酸会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会生成碳酸,碳酸能使酚酞变红色,硫酸、硫酸钠会与氯化钡生成硫酸钡沉淀,硫酸钡沉淀不溶于酸等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解:镁和硫酸会生成氢气,碳酸钠和硫酸会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会生成碳酸,碳酸能使酚酞变红色,硫酸、硫酸钠会与氯化钡生成硫酸钡沉淀,硫酸钡沉淀不溶于酸.‎ 固体混合物加入稀硫酸会生成气体B,气体B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不会变成红色,所以混合物中不含碳酸钠,一定含有镁,生成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所以白色沉淀是硫酸钡,混合物中可能含有硫酸钡、氯化钡、硫酸钠,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会生成蓝色沉淀,所以滤液D中含有硫酸铜,固体混合物中含有氧化铜,E是硫酸铜,所以 ‎(1)气体B是氢气;‎ ‎(2)沉淀C是硫酸钡;‎ ‎(3)滤液D中一定有含有的溶质有硫酸和镁生成的硫酸镁,氧化铜和硫酸生成的硫酸铜;故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氢离子、镁离子和铜离子;‎ ‎(4)固体A的组成可能有氧化铜、镁、硫酸钡,氧化铜、镁、氯化钡,氧化铜、镁、硫酸钡、硫酸钠,氧化铜、镁、氯化钡、硫酸钠,氧化铜、镁、硫酸钡、氯化钡,氧化铜、镁、硫酸钡、氯化钡、硫酸钠,共6种.‎ 故答案为:(1)氢气;(2)BaSO4;(3)H+、Mg2+、Cu2+;(4)6.‎ ‎ ‎ ‎11.某同学利用左手构建的酸的性质和知识网络,如图所示,(箭头表示稀盐酸能与指向的物质反应),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若性质①的碱为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H2SO4═Na2SO4+2H2O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复分解反应 .‎ ‎(2)验证性质④,将 紫色石蕊 试液滴入稀硫酸中,指示剂的颜色变为红色.‎ ‎(3)为了验证反应⑤能够发生,应选择的物质是 C .‎ A.NaCl溶液 B.NaOH溶液 C.Ba(NO3)2溶液 D.MgCl2溶液.‎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酸的化学性质;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1)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由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 ‎(2)验证性质④,即验证稀硫酸与指示剂作用,结合指示剂的颜色变为红色,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反应⑤是稀硫酸与某些盐溶液反应,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2)验证性质④,即验证稀硫酸与指示剂作用,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3)A.NaCl溶液与稀硫酸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反应,故选项错误. ‎ B.NaOH溶液属于碱,不属于盐,故选项错误.‎ C.Ba(NO3)2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故选项正确.‎ D.MgCl2溶液与稀硫酸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反应,故选项错误. ‎ 故答案为:(1)2NaOH+H2SO4═Na2SO4+2H2O;复分解反应;(2)紫色石蕊;(3)C.‎ ‎ ‎ 三、实验与探究(共2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1分,计12分)‎ ‎12.分析如图,回答问题.‎ ‎(1)A→D是制取并收集一瓶CO2的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B (填序号).‎ ‎(2)E装置与C中的发生装置相比,优点是 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终止 .‎ ‎(3)要证明G中发生了反应,可向试管中加入的试剂有 AC (填序号).‎ A.稀盐酸 B.酚酞溶液 C.氯化钙溶液.‎ ‎【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碱的化学性质.‎ ‎【分析】(1)根据实验室取用块状固体的正确操作进行分析;‎ ‎(2)根据装置E利用气压可以将固体和液体分离进行分析;‎ ‎(3)盐酸和碳酸钠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氯化钙和碳酸钠会生成碳酸钙沉淀进行分析.‎ ‎【解答】解:(1)实验室取用块状固体,先将试管横放,将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起,所以错误的是B;‎ ‎(2)装置E利用气压可以将固体和液体分离,所以E装置与C中的发生装置相比,优点是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终止;‎ ‎(3)盐酸和碳酸钠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氯化钙和碳酸钠会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都能是酚酞变红色,故选:AC.‎ 故答案为:(1)B;‎ ‎(2)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终止;‎ ‎(3)AC.‎ ‎ ‎ ‎13.某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NaOH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同学们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假设】‎ 猜想一:没有变质,溶质是NaOH.‎ 猜想二:部分变质,溶质是Na2CO3.‎ 猜想三:全部变质,溶质是NaOH和Na2CO3.‎ ‎【设计方案】请你完善如表几组同学探讨的设计方案 实验操作 可能出现的现象与结论 同学评价 第1组 若溶液变红,再猜想(2)不成立 第2组同学认为:此方案结论不正确,理由是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 第2组 若产生白色沉淀,化学方程式是 Na2CO3+CaCl2═2NaCl+CaCO3↓ ,则猜想(1)不成立.‎ 第3组同学认为:此方案还不能确定猜想(2)还是猜想(3)成立.‎ 第3组 若酚酞溶液变红,则猜想 (3) 成立 NaOH溶液易与空气中CO2反应而变质,所以要密封保存.‎ ‎【进行实验】综合各小组的方案后,动手实验,确定了正确的猜想.‎ ‎【拓展延伸】同学们设计了下列两套装置(如图)进行实验:用胶头滴管吸取某种液体,锥形瓶中充入一种气体或放入一种固体物质,挤压胶头滴管,一段时间后,两装置中气球明显胀大.‎ ‎(1)甲装置中可能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是 2NaOH+CO2═Na2CO3+H2O .‎ ‎(2)若乙装置中胶头滴管吸取的是稀盐酸,在锥形瓶中放入的固体可能是 Na2CO3或NaHCO3 .‎ ‎【考点】药品是否变质的探究;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物质露置在空气的情况是不变质、部分变质或是不变质分析;验证溶液部分变质,既要证明有氢氧化钠,又要证明有碳酸钠进行分析:碳酸钠能够和氯化钡等溶液产生沉淀既具有氢氧化钠变质成碳酸钠,又能够除去碳酸钠碱性对氢氧化钠的干扰,再滴加酚酞试液观察变色,确定溶液的组成;并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甲装置气球变大是因为瓶内气压减小,乙装置气球变大是因为瓶内气压变大,据此解答.‎ ‎【解答】解:第1组: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故填: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第2组: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加入氯化钙溶液产生沉淀,说明含有碳酸钠,故填:Na2CO3+CaCl2═2NaCl+CaCO3↓;‎ 第3组:第2组实验结束后,让试管静置一段时间,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若酚酞溶液变红,溶质中含有NaOH;故则猜想(3)成立;故填:(3);‎ 拓展延伸:(1)甲装置中气球变大,说明装置内的压强变小,可能是气体被消耗,有可能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的反应,故填:CO2+2NaOH═Na2CO3+H2O;‎ ‎(2)乙装置中气球变大,则是装置内的气压变大,可能是加入盐酸产生了气体的缘故,可能放入的固体活泼金属或是碳酸盐.‎ 故填:(1)2NaOH+CO2═Na2CO3+H2O(合理即可);‎ ‎(2)Na2CO3或NaHCO3.‎ ‎ ‎ 四、计算与分析 ‎14.某同学为了测定NaCl和MgCl2固体混合物中MgCl2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将80g固体混合物溶于水配成溶液,平均分成四份,分别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获得如表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一 二 三 四 固体混合物的质量(g)‎ ‎20‎ ‎20‎ ‎20‎ ‎20‎ 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g)‎ ‎20‎ ‎40‎ ‎60‎ ‎80‎ 生成沉淀的质量(g)‎ ‎2.9‎ m ‎8.7‎ ‎8.7‎ 问:‎ ‎(1)表中m的值为 5.8 ;‎ ‎(2)原固体混合物中MgCl2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1)根据加入20g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得到沉淀2.9g,第三次实验加入60g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增加了,说明第一次实验中20g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只能生成2.9g沉淀,加入40g氢氧化钠溶液质量是20g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2倍所以m值是2.9g的2倍;(2)根据生成的总沉淀的质量计算出氯化镁的质量,用氯化镁的质量除以原固体混合物的质量,乘以百分之百即可.‎ ‎【解答】解:(1)有图表中数据可知:加入20g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得到沉淀2.9g,加入40g氢氧化钠溶液质量,正好是20g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2倍,所以生成沉淀也是2.9g的2倍,所以m值为:2.9g×2=5.8g ‎ ‎(2)解:设原固体混合物中MgCl2的质量为x,根据表中数据沉淀质量不再增加,说明已经反应完了,最多生成沉淀8.7g.‎ MgCl2+2NaOH═Mg(OH)2↓+2NaCl ‎ ‎95 58‎ x 8.7g ‎ 根据:解得:x=14.25g ‎ 原固体混合物中MgCl2的质量分数为: =71.25%;‎ 答:表中m的值为5.8;原固体混合物中MgCl2的质量分数是7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