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6.50 KB
  • 2021-05-10 发布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分离与除杂共存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中考专题复习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分离与除杂、共存 命题点分类集训 ‎ 命题点1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1.下列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 A. 闻气味 B. 观察颜色 C. 加入澄清石灰水 D. 插入燃着的木条 ‎2.下列各组常见的固体物质中,用水不能区分的是 (  )‎ A. NaOH和NH4NO3 B. CuSO4和Na2SO4 C. Na2CO3和CaCO3 D. NaCl和KCl ‎3.只需要一次实验就能将H2SO4、NaCl、NaOH三种无色溶液区别开来的是 (  )‎ A. 纯碱溶液 B. 稀盐酸 C. 硝酸银溶液  D. 石蕊试液 ‎4.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检验Cl-[来源:Zxxk.Com]‎ 先加AgNO3溶液,再加稀HNO3‎ B 验满CO2‎ 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C 检验O2[来源:学科网ZXXK]‎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D 检验NH 加NaOH溶液,微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气体 ‎5.用下列方法鉴别物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序号 物质 鉴别方法 A 白酒与矿泉水 闻气味 B MnO2与碳粉 分别加入双氧水 C Na2SO4溶液与AgNO3溶液 分别加入BaCl2溶液 D NaOH溶液与Ca(NO3)2溶液 分别加入MgCl2溶液 ‎ 6.不用外加试剂,下列溶液被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是 (  )‎ ‎①FeCl3 ②NaNO3 ③MgCl2 ④NaOH A. ①②④③ B. ④①③② C. ③①④② D. ①④③②‎ ‎7.下列各组物质的区别方法中错误的是 (  )‎ A. 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振荡,比较产生泡沫的多少 B. 聚氯乙烯塑料和聚乙烯塑料——点燃,闻气味 C. 化肥硫酸铵和氯化铵——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D. 纯碱和食盐——加食醋,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8.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实验方法 A 蒸馏水与5%过氧化氢溶液 ‎①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②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B 生铁与钢[来源:学§科§网Z§X§X§K]‎ ‎①用磁铁吸引 ②加入到硫酸铝溶液中 C 合成纤维与天然纤维 ‎①点燃后用手指挤压灰烬 ②观察颜色 D 食醋与糖水 ‎①闻气味 ②测pH ‎9.根据下面实验内容和实验现象推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  )‎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滴加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色 溶液为碱溶液,pH>7‎ B 滴加石蕊试液 溶液变红色 溶液为酸性溶液,pH<7‎ C 通入澄清石灰水 出现白色浑浊 该气体可能是CO2‎ D 滴加氯化钡试剂 有白色沉淀 溶液中可能含有CO或SO等离子 ‎10.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仅通过观察和用组内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不能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的是 (  )‎ A.NaOH、Ca(OH)2、HCl、K2CO3    B.NaCl、BaCl2、CuSO4、NaOH C.Ba(OH)2、NaCl、Na2SO4、Na2CO3   D.AgNO3、HCl、Na2CO3、CaCl2‎ ‎ 命题点2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 ‎11.要将KCl、MgCl2和BaSO4的固体混合物逐一分离开来,加入的试剂及顺序正确的是 (  )‎ A. 水、AgNO3溶液、稀硝酸 B. 水、NaOH溶液、稀盐酸 C. 水、KOH溶液、稀盐酸 D. 水、KOH溶液、稀硫酸 ‎12.下列除杂所选用的试剂及实验操作均正确的是 (  )‎ ‎[来源:Z,xx,k.Com]‎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实验操作 A MnO2(KClO3)‎ 水 溶解、过滤 B CO2(CO)‎ O2‎ 点燃 C KCl(KOH)‎ 稀H2SO4‎ 蒸发结晶 D 铁粉(碳粉)‎ 稀HCl 过滤 ‎ 13.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  )‎ A. NaCl溶液(MgCl2)——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滤液中加稀盐酸至中性 B. 氧气(水蒸气)——通过装有足量无水氯化钙的干燥管 C. CaO固体(CaCO3)——高温充分煅烧 D. 氢气(氯化氢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NaHCO3溶液和浓硫酸 ‎1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和方法 A KCl溶液(K2CO3)‎ 滴加适量稀硫酸 B HCl溶液(H2SO4)‎ 滴加适量BaCl2溶液,过滤 C FeCl2溶液(CuCl2)‎ 加过量锌粉,过滤 D N2(O2)‎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15.除去NaCl溶液中CaCl2、MgCl2、Na2SO4杂质的操作有:①加过量的NaOH溶液;②加过量的BaCl2溶液;③过滤;④加适量的盐酸;⑤加过量的Na2CO3溶液。[提示:Mg(OH)2、BaSO4、BaCO3难溶于水]‎ ‎(1)以上操作合理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______(数字序号不能重复使用)。‎ ‎(2)请写出BaCl2溶液与Na2SO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上述试剂中的Na2CO3不能用K2CO3代替,请说明原因。‎ ‎ 命题点3 物质的共存 ‎16.下列离子在含SO42-、Na+的碱性、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 NH        B. CO C. Ba2+ D. Fe3+‎ ‎ 17.下列各组离子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 A. Fe3+、NO、OH- B. K+、NO、CO C. Mg2+、MnO、HCO D. NH、Cl-、SO ‎18.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  )‎ A. 在稀盐酸中:Ag+、NO  B. 在硫酸钠溶液中:Ba2+、Cl-‎ C. 在硝酸钠溶液中:Zn2+、SO  D. 在碳酸氢铵溶液中:K+、OH-‎ ‎19.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入足量水中,得到澄清透明溶液的是 (  )‎ A. NaOH H2SO4 BaCl2 B. NaOH CuSO4 NaCl C. HNO3 KNO3 K2SO4 D. Ca(OH)2 Na2CO3 KCl 中考冲刺集训 ‎(时间:40分钟 满分: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 ‎1.某植物培养液中含有NH4Cl和CuSO4,下列物质在该培养液中能大量存在的是 (  )‎ A. NaOH    B. BaCl2    C. KNO3    D. AgNO3 ‎ ‎2.鉴别硫酸钠、氯化钾、氯化钡、硝酸钠、稀硫酸和碳酸钠这六种无色溶液,最少还需另外用到试剂的种数是 ‎ A. 1 B. 2 C. 3 D. 4 (  )‎ ‎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用互相刻画的方法,可比较硬铝和铝的硬度 B. 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区分棉纤维和蚕丝 C. 加熟石灰粉末研磨,可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铵 D. 将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可得到炭黑 ‎4.除去下列各物质中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CaCO3(CaO)‎ 无 高温 B H2O(植物油)‎ 洗涤剂 振荡、搅拌 C CuO(铜粉)‎ 足量氧气 灼烧 D KCl(KClO3)‎ 二氧化锰 加热 ‎5.下列离子组在强酸性和强碱性溶液中都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 Ca2+、Cu2+、NO、Cl- B. Na+、Mg2+、SO、Cl-‎ C. Na+、K+、CO、SO D. Na+、Ba2+、Cl-、NO ‎ ‎6.鉴别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 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空气和O2‎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闻气味 B.硬水和软水 观察颜色 加肥皂水 C.铁丝和银丝 用磁铁吸引 浸入稀盐酸 D.NH4HCO3和NH4Cl 闻气味 加熟石灰研磨后再闻气味 ‎ ‎7.要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合理的是 (  )‎ A. CO(CO2):将气体先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B. NaCl溶液(NaOH):加入过量的H2SO4溶液 C. CaCO3(CaCl2):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KCl溶液(K2CO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 8.下列各组物质在pH=11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 NaCl、稀HCl、KOH B. CuSO4、KNO3、BaCl2‎ C. FeCl3、NaOH、HNO3 D. NH3·H2O、Na2CO3、KCl ‎9. (多选)下表中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正确的是 (  )‎ 选项 需要鉴别的物质 鉴别方法 A 稀盐酸、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滴加石蕊溶液 B 硫酸钾、硫酸钡、碳酸钙 加入足量的水 C 氮气、氧气、二氧化碳 用燃着的木条区分 D 铁粉、木炭粉、氧化铜粉末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10.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 A. 分离食盐和泥沙——蒸发结晶 B. 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高温煅烧 C. 鉴别氯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观察颜色 D. 检验露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滴入无色酚酞溶液 ‎11. (2016丹东)用括号内试剂不能一次性将组内物质鉴别出来的是 (  )‎ A. 固体:NaOH、NH4NO3、NaCl (水) B. 液体:稀盐酸、H2O、Ca(OH)2溶液 (石蕊溶液)‎ C. 固体:ZnSO4、CaCO3、KCl (水) D. 液体:Ba(NO3)2溶液、MgCl2溶液、K2CO3溶液 (稀硫酸)‎ ‎12.下列关于物质的鉴别、除杂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 选项 实验目的 试剂或方法 A 鉴别FeCl3、NaCl、NaOH、MgCl2四种溶液 不另加试剂 B 鉴别CaCO3、NaOH、NaCl、NH4NO3四种固体 水 C 除去MgCl2溶液中少量的CuCl2‎ 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过滤 D 除去N2中的少量O2‎ 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 13.下列各组内物质的溶液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的pH大于7的是 (  )‎ A. Na2CO3、HCl、NaOH B. BaCl2、H2SO4、Na2SO4‎ C. MgCl2、HNO3、AgNO3 D. Na2CO3、Ba(OH)2、KCl ‎ 14.某同学对下列4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方案一、方案二都合理的是 (  )‎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除去铜粉中少量的铁粉 检验某气体为CO2‎ 鉴别硫酸钾和硝酸铵两种化肥 区别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方案一 用磁铁吸引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看外观 加紫色石蕊试液 方案二 加稀盐酸 加澄清石灰水 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加硝酸银溶液 ‎ 15.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只需组内物质相互反应,就能区别的是 (  )‎ A. Cu(NO3)2 Na2SO4 MgCl2 HCl B. BaCl2 K2SO4 Na2CO3 KOH ‎ C. FeCl3 HNO3 NaCl NaOH D. H2SO4 KCl ZnCl2 CuCl2‎ ‎16.某钠盐溶液中含有Cl-、OH-、CO三种阴离子。仅用一份样品溶液,利用下面的试剂与操作就可将溶液中的三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  )‎ ‎①滴加Mg(NO3)2溶液 ②过滤 ③滴加AgNO3溶液 ④滴加Ba(NO3)2溶液 ‎ A. ①②④②③ B. ④②①②③ C. ③②①②④ D. ④②③②①‎ ‎ 17.下列关于物质的除杂与鉴别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 ‎①除去NaCl固体中的Na2CO3杂质:加水溶解后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再蒸发结晶。‎ ‎②鉴别NH4Cl和K2SO4两种固体: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③除去KCl固体中的MnO2杂质:加足量水充分溶解,再过滤、洗涤、干燥。‎ ‎④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少量CO:点燃。‎ ‎⑤除去CaCl2溶液中的盐酸:加入过量的熟石灰后过滤。‎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①②④ D. ②⑤‎ 二、填空及简答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6分)‎ ‎18. (6分)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它们可能是稀HCl、稀H2SO4、Na2CO3、NaNO3、NaCl、Ba(OH)2这六种溶液中的三种。为确定它们各为何种溶液,小明做了如下实验:‎ ‎(1)把它们两两混合,均无明显现象。‎ ‎(2)取样,往样品中分别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有一种溶液变红色,另一种溶液不变色,剩下的一种溶液变蓝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的原溶液显________(填“酸性、中性、碱性”)。‎ ‎(3)综合(1)(2)步实验现象及结论,可推断出这三种溶液中的一种溶液一定是Ba(OH)2溶液,还有一种溶液一定是________;为确定剩下的另一种溶液,再取样,往其中滴加一种无色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请写出其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   分离与除杂、共存 命题点分类集训 命题点1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1. D 2. D ‎   ‎ ‎3. D 4. B 5. C 6. D ‎7. C 8. D 9. A 10. C ‎ 命题点2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 ‎11. C 12. A  13. D 14. B ‎ ‎15. (1)①②⑤③④(或②①⑤③④或②⑤①③④)‎ ‎(2)BaCl2 +Na2SO4=== BaSO4↓+2NaCl ‎(3)K2CO3与其他物质反应生成KCl,会引入新的杂质 命题点3 物质的共存 ‎16. B 17. D 18. C 19. C ‎ 中考冲刺集训 ‎1. C 2. A 3. C 4. C 5. D 6. C 7. B  8. D ‎ ‎9. AD 10. B 11. C ‎ ‎ ‎12. C 13. D 14. A 15. C 16. B 17. B ‎ ‎18. (6分)(2)碱性(2分) (3)稀盐酸(2分) ‎ 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