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 理
教师
班级 初三
学生
日期2015-
上课时间:
主课题:冲刺(八)浮力与液体内部压强变化计算专题
教学目标:1、深刻理解浮力和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其含义;
2、熟练掌握液体内部压强计算公式的变化应用;
3、掌握3类常见等量变换所引起液体压强变化解题方法。
教学内容
公式理解:
1、 液体内部压强P=____________;其中h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2、 物体的密度ρ=____________;
3、 物体漂浮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F浮______G物;
物体悬浮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F浮______G物;
物体下沉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F浮______G物;
4、阿基米德原理的表达式F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1、一个底面积为2´10-2米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容器高为0.12米,内盛有0.1米深的水,如图10(a)所示,另有质量为2千克,体积为1´10-3米3的实心正方体A,如图10(b)所示,求:
(1)图10(a)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图10(b)实心正方体A的密度。
(3)将实心正方体A放入图10(a)的水中后,水面上升的高度。
A
(a) (b)
图10
分析:计算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水面上升的高度,应先确定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状态。
解:
变式训练、如图12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薄壁圆柱形容器重4N,底面积100cm2,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挂着重为10N的物块,现将物块浸没水中,容器内水面由16cm上升到20 cm(g=10N/kg). 求:
图12
(1) 物块未放入水中时,容器底受到的水的压强;
(2) 物块的密度;
(3) 物块受到的浮力;
(4) 物块浸没水中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方法总结:当容器所装液体中有物块时,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______________。
例题2、有一重为47.04牛,边长为0.2米的实心正方体木块A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16所示,求 :
(1)木块对桌面的压强;
A
A
(2)木块的密度;
(3)把木块放入底面积为0.24米2的圆柱形容器里的水中时(容器足够高),求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为多少?
(4)木块放入以后水对容器底部压强增加了多少?
图16
(5)若要木块A恰能完全浸没在水中,则要在木块上加竖直向下的压力F为多大。
例题3、在底面积分别为0.02米2和0.01米2的甲、乙圆柱形薄壁容器中,分别盛有高均为0.05米的水和酒精,已知酒精的密度为800千克/米3。求:
方法1
甲、乙容器中均放入花岗石
方法2
甲、乙容器中均放入木块
方法3
甲容器中放入花岗石,乙容器中放入木块
方法4
甲容器中放入木块,乙容器中放入花岗石
⑴甲容器中水的质量;
⑵酒精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
⑶为了使水和酒精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现用四种不同的方法在甲、乙容器中放入质量相等的花岗石或木块,如上表所示。观察到的现象是:花岗石全部浸没在液体中,木块漂浮在液面上,而且均无液体溢出。
(已知ρ木=500千克/米3,ρ花岗石=2500千克/米3)
①请判断:方法 (选填序号)是可行的;
②求可行方法中花岗石或木块的质量。
变式训练、如图11所示,金属圆柱体甲的密度为5.0×103千克/米3,体积为2×10-3米3,底面积为10-2米2;薄壁圆柱形容器乙的高度为0.25米,底面积为2×10-2米2,容器中盛有0.12米高的水。求:
乙
甲
甲
图11
① 圆柱体甲的质量。
② 圆柱体甲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③小明和小华两位同学设想求出当用绳子将甲物体的1/2体积浸入乙容器的水中时,乙底部受到水的压强的增加量。他们的计算过程如下表所示。
计算的主要步骤
小明
步骤1( )
乙容器中水深度的增加量△h=△V/S甲=10-3米3/(10-2米2)=0.1米
步骤2( )
乙底部受到水的压强的增加量△p水=ρ水g△h=1.0×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1米=9.8×102帕
小华
步骤1( )
乙容器中水深度的增加量△h=△V/(S乙-S甲)=10-3米3/(2×10-2米2-10-2米2)=0.1米
步骤2( )
乙底部受到水的压强的增加量△p水=ρ水g△h=1.0×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1米=9.8×102帕
请判断,小明同学的计算过程___________,小华同学的计算过程___________。( 均选填“正确”或“错误”)。若他们的计算过程有错误,请在错误步骤的序号后打“×”。
若你认为他们的计算过程均有错误,请写出正确的计算过程。
图11
例题4、(按相等深度抽取)如图11所示,质量为0.5千克,高为0.4米,底面积为0.01米2的两个完全相同的薄壁柱形容器甲、乙放于水平桌面上,甲中盛有深度为0.2米的水,乙中盛有深度为0.15米,密度为1.8×103千克/米3的某种液体,求:
(1) 甲容器中水的质量。
(2) 甲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3) 现在要使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小明采用了正确的方法,在一个容器中倒入与原容器相同的液体,在另一容器中倒出液体,并且倒入和倒出液体的高度相同,请你判断小明在容器甲中 液体(选填“倒入”或“倒出”)。
求:倒入或倒出的高度。
解:
变式训练、如图9所示A、B两个轻质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A容器中盛水2.0×10-4米3,B容器内盛有质量为0.64千克、深为0.2米的液体,已知SB=2SA=4×10-3米2,两容器高均为0.4米,求:
图9
A
B
①A容器中水的质量;
②A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③若要使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小张和小王想出了以下方法:
小张:分别在两个容器中抽出等高的液体
小王:分别在两个容器中加入等高的液体
请你通过计算说明,他们的设想是否可行。
例题5、(按相等体积抽取)如图14所示, 两个底面积大小分别为10厘米2和8厘米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A和B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已知A容器内部液体甲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为3136帕,B容器内部盛的液体乙是水,且两容器中的液体液面高度均为0.4米。
⑴求甲液体的密度ρ甲。
⑵求乙液体(水)对B容器底部的压力F乙
⑶若再从A、B两容器内同时抽出体积(ΔV)相等的液体后,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请通过计算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及其对应的ΔV的取值范围。
图14
A
B
乙
甲
0.4米
分析:按相等体积抽取,S甲大于S乙,则下降的深度Δh甲小于Δh乙,因为ρ甲小于ρ乙,所以对容器底部减小的压强ΔP甲小于ΔP乙,所以有可能使得最终甲乙容器中剩余液体对底部的压强P甲=P乙,建立等式求解对应的ΔV,抽取的液体体积<ΔV时,P甲
ΔV时,P甲>P乙。
解:
变式训练、如图9所示,在水平桌面上,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内分别装有1.8千克的酒精和2千克的水。甲的底面积为0.016米2,乙的底面积为0.01米2。(已知千克/米3).求:
图9
甲
乙
(1)水的体积;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3)若从甲、乙容器中抽出相同体积的酒精和水,有没有可能使
酒精和水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如果有可能,请计算
出抽出的体积△V;如果没有可能,请说明理由.
图10
A B
水
酒精酒精
例题6、(按相等质量抽取)如图10所示,圆柱形容器A和B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底面积分别为
2×10-2米2和1×10-2米2。A容器中盛有0.2米高的水, B容器中盛有0.3米高的酒精。(ρ酒精=0.8×103千克/米3)求:
公式复习:
1、 液体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P=___________;
2、 液体的质量m=__________;
3、 抽取质量为Δm的液体后,液体对容器底部减小的压强ΔP=____________。
① A容器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
② B容器中酒精的质量m酒精。
③ 若在两容器中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后,剩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水¢和p酒精 ¢。请计算当p水 ¢>p酒精 ¢时,抽出液体的质量范围。
分析:按相等质量抽取两容器中的液体,对容器底部减小的压力相同,因为S甲大于S乙,所以对容器底部减小的压强ΔP水小于ΔP酒,而最初P水小于P酒,所以有可能使得最终甲乙容器中剩余液体对底部的压强p水¢= p酒精 ¢,建立等式求解对应的Δm,抽取的液体体积<Δm时,p水¢< p酒精 ¢;抽取的液体体积>Δm时,p水¢>p酒精 ¢。
解:
家庭作业:
1.底面积为1×10-2米2的轻质柱形容器中盛有0.1米深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将体积为2×10-4米3、质量为1千克的球形物体浸没在水中后,物体沉入容器底部,水未溢出。求:
① 未放入物体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
② 放入物体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容器。
③ 放入物体后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p。
2. 在水平桌面中央有一个重为7牛、底面积为2×10-2米2的薄壁容器,该容器内盛有重为49牛的水,且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53牛。
① 求: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和压强p。
② 求:容器内水的质量m水与体积V水。
③ 在分析本题“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的过程中,小明和小华两位同学有各自不同想法,如下表所记。
同学
分析过程
小明
求液体压强不能用公式p=F/S,只能用公式p=ρgh,而水深h不知,所以无法求出“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
小华
水深h可以通过水的体积与容器的底面积求得,即h=V/S;然后再运用公式p=ρgh,所以可以求出“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
(a)请判断:小明的分析过程是____;小华的分析过程是____。(均选填“正确”或“错误”)
(b)若能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请计算并得出结果;若不能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请简要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