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9 MB
  • 2021-05-10 发布

中考酸碱盐经典复习题副本

  • 5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一章 酸 碱 盐 ‎1.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 ( ) ‎ A.H2CO3 B.NaHCO‎3 C.P2O5 D.Ba(OH)2‎ ‎2.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 ( )‎ ‎  A.氯化钠 B.盐酸 C.氧化镁 D.氢氧化铝 ‎3.氢氧化钠的俗名是 ( )‎ ‎ A.烧碱 B.小苏打 C.生石灰 D.纯碱 ‎4.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是按单质、盐、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 A.氧气、碳酸钙、空气 B.氢气、硫酸钠、水 C.甲烷、食盐、冰水     D.金刚石、熟石灰、石油 ‎5.下列是人体中几种体液的正常pH值,酸性最强的是 ( )‎ A.胆汁(6.8~7.4) B.唾液(6.6~7.1) C.血液(7.35~7.45)D.胃液(0.8~1.5)‎ ‎6.下列物质中,碱性最弱的是 ( )‎ ‎   A.鸡蛋清(pH:7~8) B.牙膏(pH:8~9)‎ ‎   C.肥皂(pH:10~11) D.炉具清洁刘(pH:12~13)‎ ‎7.一些物质在常温下的近似pH如下表: ‎ 物质 血浆 胃液 正常雨水 葡萄汁 pH ‎7.35~7.45‎ ‎0.9~1.5‎ ‎≈5.6‎ ‎3.5~4.5‎ 下列有关上述四种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A.只有葡萄汁显酸性 B.只有血浆显碱性 ‎ C.正常雨水显中性 D.胃酸过多的人应多饮用葡萄汁 ‎ ‎8.某同学郊游时不慎被蜜蜂蛰伤,蜜蜂的刺液是酸性的。为减轻疼痛可以在蛰伤处涂抹( )‎ A.食醋(pH≈2) B.牛奶(pH≈6.5)‎ C.矿泉水(pH≈7) D.肥皂水(pH≈10)‎ ‎9.下列物质呈中性的是( )‎ ‎ A.食盐水pH=7 B.炉具清洁剂pH=12‎ ‎ C.酱油pH=4 D.柠檬汁pH=3‎ ‎10.向2mL氨水中滴加5〜6滴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颜色将变成 ( )‎ A.红色 B.紫色 C.无色 D.蓝色 ‎11.几种作物适宜生长的pH范围如下表。取某地土壤浸出液,用pH试纸测得其显酸性。则这种土壤不适宜种植的作物是 ( )‎ pH ‎5.0~5.5‎ ‎6.0~6.8‎ ‎6.0~7.0‎ ‎7.2~8.5‎ 作物 茶树 棉花 水稻 甘草 A.水稻 B.棉花 C.茶树 D. 甘草 ‎12.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如下表所示,其中显碱性的是 ( )‎ 柠檬 糖水 牙膏 牛奶 pH ‎2~3‎ ‎7‎ ‎8~9‎ ‎6~7‎ A.柠檬 B.糖水 C.牙膏 D.牛奶 ‎13.某同学在实验室测定了几种溶液的pH,其结果如下表:‎ 溶液 盐酸 CuCl2溶液 Na2SO4溶液 水 Na2CO3溶液 NaOH溶液 pH ‎ <7‎ ‎<7‎ ‎=7‎ ‎=7‎ ‎>7‎ ‎>7‎ 该同学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 A.盐溶液可能显酸性、碱性或中性 B. pH>7一定是碱溶液 C.pH=7一定是盐溶液 D. pH<7一定是酸溶液 ‎14.下列物质加入水中,所得溶液pH可能为10的是 ( )‎ A.生石灰 B.醋酸 C.水杨酸 D.食盐 ‎15.下列是人体几种体液的正常pH范围,其中呈酸性的是 ( )‎ A.胰液 7.5~8.0 B.胆汁7.1~‎7.3 C.血浆7.35~7.45 D.胃液0.9~1.5‎ ‎16.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及用量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所选试剂及用量 A 碳酸钠 氯化钾 适量的水 B 盐酸 硫酸 适量氯化钡溶液 C 氧化钙 碳酸钙 过量稀盐酸 D 氯化钾溶液 稀盐酸 过量的碳酸钠溶液 ‎17. pH是水质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下列水样酸性最强的是( )‎ A. pH=1.3的工业废水 B. pH=4.5的雨水 C. pH=7.0的蒸馏水 D. pH=7.3的矿泉水 ‎18.下表是生活中的几种常见物质的pH,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 ) ‎ 物质 A B C D 肥皂水 食醋 牙膏 新鲜牛奶 pH ‎10‎ ‎3‎ ‎9‎ ‎7‎ ‎19.下表是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 物质种类 厕所清洁剂 桔子汁 牛奶 草木灰水 厨房清洁剂 pH ‎1‎ ‎3‎ ‎6.5‎ ‎11‎ ‎12.5‎ 有关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牛奶的酸性比桔子汁强 B. 用湿润的pH试纸蘸取厕所清洁剂测其pH C. 草木灰水显酸性 D. 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多吃桔子 ‎20.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增大的是 ( )‎ A.浓硫酸 B.浓盐酸 C.生石灰 D.氢氧化钠 ‎21.下列物质质量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小的是( ) ‎ A.碳酸钙 B.氯化钠 C.浓盐酸 D.氢氧化钠 ‎ ‎22.盛有下列物质的烧杯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总质量会减轻的是(  )‎ A. 氢氧化钠 B. 浓盐酸 C. 浓硫酸 D. 生石灰 ‎23.下列物质的溶液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变化而增大的是 ( )‎ A.浓盐酸 B.氯化钾溶液 C.浓氨水 D.氢氧化钠溶液 ‎24.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相对应正确的是 ( )‎ A. 天然气:CO B. 烧碱:Na2CO3 C. 熟石灰:Ca(OH)2 D. 烧碱:KOH ‎25.下列关于硫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B.稀硫酸能用来除铁锈 ‎ C.稀硫酸与氯化钡溶液混合得白色沉淀 D.浓硫酸倒入水中,溶液温度会降低 ‎26.根据学科实验现象,可以判断其溶液一定呈酸性的是( )‎ ‎ A.滴加酚酞试液显红色的溶液 B.滴加石蕊试液显蓝色的溶液 C.能够与碱发生反应的溶液 D.常温下,pH<7的溶液 ‎27.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本质原因是 ( )‎ A.都能与指示剂作用 B.都能解离出酸根离子 C.都能解离出氢离子 D.都含有氢元素 ‎28.从物质的组成角度解释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 ( )‎ A.酸都能在水中电离出H+ B.酸都含有酸根 C.酸中都含有氢气 D.酸中都含有氧元素 ‎29.为区别稀盐酸和稀硫酸,小强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在每组的两支试管中分别盛放稀盐酸和稀硫酸;向同组的两支试管各滴加同种试剂。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 ‎30.科学实验中,药品和仪器的存放应符合一定的规范。下列物质存放在对应的容器中,符合规范的是( )D ‎31.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做法符合实际的是 ( )‎ A.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稀氨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B.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实验使用时,最好戴上防护眼镜 C.在实验室里可用品尝的办法区别食盐和蔗糖晶体 ‎ D.配制稀硫酸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再慢慢注入水并不断搅拌 ‎32.下列有关熟石灰的说法错误的是 ( )‎ ‎ A.熟石灰又称为消石灰 B.熟石灰由生石灰与水反应而制得 ‎ C.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熟石灰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33.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 A.在Ca(OH)2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 B.在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 C.在Ca(OH)2溶液中加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 D.在NaOH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34.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氢氧化钙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 B.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氮气化学性质稳定 C.固体二氧化碳可用人工降雨----二氧化碳能与碱反应 D.氧化钙可做食品干燥剂----氧化钙能与水反应 ‎35.下列实验方法无法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A.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与二氧化碳 ‎ C.用熟石灰中和废液中的盐酸 D.用紫色石蕊试液鉴别稀硫酸和蒸馏水 ‎36.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氧化物一定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碱性较强的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37.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则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38.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下列实验中观察到的颜色正确的是 (   )‎ A. 铁锈放入稀盐酸中溶液变黄色 B. 酚酞试液滴入硫酸溶液中变红色 C.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D. 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絮状沉淀 ‎39.某NaOH固体样品,可能含有固体KOH和不溶于酸的杂质A,取‎5.6g该样品与‎100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m g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样品不含任何杂质,则m<1.8‎ B.若m=1.8,则样品中一定含有杂质A,可能含有固体KOH ‎ C.若m=1.8,则样品中至少含有杂质A或固体KOH的一种 D.若样品中不含A,则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小于7.3%‎ ‎40.某些金属氢化物与水反应可生成碱和氢气,如:NaH + H2O=NaOH + H2 ↑。CaH2与足量Na2CO3溶液之间发生反应的产物有 ( )‎ A.Ca(OH)2 和H2 B.CaCO3、NaOH 和H2‎ C.NaOH 和Ca(OH)2 D.Ca(OH)2、CaCO3和H2 ‎ ‎41.对于复分解反应:X+2NaOH2Y+Cu(OH)2↓,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 A.X一定是CuCl2 B.相对分子质量大小:X>Y ‎ C.Y可能是H2O D.Y可能是Na2SO4‎ ‎42.初中化学的很多反应可以表示为:甲+乙=丙+丁,其中甲、乙、丙、丁既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A.若甲、乙、丙、丁均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 B.若甲、乙、丙分别是酸、碱、盐,则丁一定是水 ‎ C.若甲是一氧化碳,乙是金属氧化物,则丙一定是二氧化碳 ‎ D.若甲是锌,丙是氢气,则乙一定是稀硫酸 ‎43. 物质X可发生“X + 酸 → 盐 + H2O”的反应,则X可能是( ) ‎ A. Fe B. CO‎2 ‎‎ C. H2SO4 D. NaOH ‎ ‎4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K2MnO4、KMnO4、MnO2三者中Mn元素的化合价逐渐升高 B. NaCl、Na2CO3、NaOH三者饱和溶液的pH逐渐变大 C.NH4NO3、NaCl、CaO三者溶于水后,所得溶液的温度逐渐降低 D.金、银、铜金属活动性顺序逐渐减弱 ‎45.下列实验方案中,设计合理的是 ( )‎ A.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少量的CO B.加入氧化镁除去硫酸镁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硫酸(氧化镁难溶于水)‎ C.用活性炭将硬水软化 D.用水除去生石灰中混有的碳酸钙 ‎46.要除去FeSO4溶液中少量的H2SO4,可加入的物质是( )‎ ‎①铁粉 ②四氧化三铁 ③氧化铁 ④氧化亚铁 ⑤氢氧化亚铁 A.②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 ‎47.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4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体滴到干燥的pH试纸上,测定液体的pH B.在化学反应中,镁原子易得到电子,它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C.催化剂就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 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49.对于化学反应X + Na2CO3 == 2Y+ CaCO3↓的分析错误的是 ( )‎ 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Y中一定含有钠元素 C.X一定是熟石灰 D.X中阴离子化合价是—1价 ‎50.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 ‎ ‎…………‎ ‎7‎ 水的质量 pH ‎0‎ ‎0 硝酸钾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 ‎0 加热时间 固体中锰元素 的质量分数 ‎0 氢氧化钾的质量 沉淀的质量 A.向一定量稀盐 酸中加水稀释 B.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C.加热一定量的 高锰酸钾固体 D.向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钾溶液 ‎51.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B ‎52.向一定体积的NaOH稀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溶液pH变化的曲线合理的是 ( )A ‎53.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 Mg2+ SO42-和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 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 ③加适量的盐酸 ④加过量的Na2CO3溶液 ⑤加过量的BaCl2溶液。下列操作顺序中最合适的是 ( )‎ A.②④⑤①③ B.⑤④②③① C.⑤②④③① D.②⑤④①③‎ ‎54.类推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错误的是 ( )‎ ‎ ①碱的水溶液通常呈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②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③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A.只有①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 ‎5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 )‎ A.将锌片插入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 B.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C.电解水 D.向盛有一定量稀盐酸的烧杯中不断滴入NaOH溶液至完全反应 ‎56.以下两幅微观示意图揭示了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图①表示的是化合反应 ‎ ‎ B.图①表示的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C.图②说明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 反应生成了H2O D.上述两图说明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会发生变化 ‎57.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NaCl BaCl2 Na2CO3 B.KNO3 HCl CaCl2‎ C.H2SO4 FeCl3 NaNO3 D.NaOH HNO3 NH4NO3 ‎ ‎58.下列离子能在pH=1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K+、NO3-、Na+、OH- B. CO32-、K+、Cl-、Ca2+‎ C. H+、Ba2+、Cl-、SO42- D.K+、OH-、SO42-、Cu2+‎ ‎59.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 ‎ A.在稀盐酸中:Ba2+、CO32-、Zn2+ B.在氢氧化钠溶液中:H+、Mg2+、Cl-‎ ‎ C.在氯化钠溶液中:K+、Ca2+、NO3- D.在硫酸铵溶液中:Na+、Cu2+、OH-‎ ‎60.小红对某无色溶液所含溶质的记录,合理的是( )‎ A.HCl、NaOH、NaCl B.KNO3、NaCl、FeCl3 ‎ C.NaOH、Na2CO3、NaCl D.CuSO4、H2SO4、NaCl ‎61.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加入到足量的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KNO3、NaCl、HCl B.FeCl3、Na2SO4、KCl C.CuSO4、H2SO4、NaCl D.FeCl2、KCl、NaOH ‎62.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Na+、H+、HCO3_ B.Na+、Ca2+、 CO32-‎ C.K+、NO3-、H+ D.H+、Cl-、OH- ‎ ‎63.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一次性鉴别稀硫酸、KOH溶液、CaCl2溶液的是( )‎ A、KCl溶液 B、K2CO3溶液 C、稀盐酸 D、NaNO3溶液 ‎64.现有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钠溶液三种无色溶液,小丽认为可用下列四种试剂进行一次性鉴别,你觉得不可行的是 ( )‎ A.无色酚酞溶液 B.pH试纸 C.Na2CO3溶液 D.紫色石蕊溶液 ‎65.下列各组溶液,只用一种试剂不能鉴别的是( )‎ A、Na2SO4、CuSO4、NaCl B、NaCl、Na2CO3、Na2SO4‎ C、FeCl2、NaNO3、Na2SO4 D、(NH4)4SO4、NH4Cl、NaCl ‎66.下列实验方法错误的是 ( )‎ A.用水鉴别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B.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C.用稀盐酸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铜粉 D.用浓硫酸除去氧气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 ‎67.下表用甲试剂鉴别乙中的两种化肥,难以实现的是 ( )‎ 甲 乙 A Ca(OH)2‎ CO(NH2)2、NH4HCO3‎ B Ba(NO3)2‎ KCl、(NH4)2SO4‎ C AgNO3‎ NH4Cl、NH4NO3‎ D NaCl K2SO4、KNO3‎ ‎68.用括号内物质不能一次性区别开下列各组物质的是 ( )‎ A.CaO、CaCO3、KCl 三种固体(水) ‎ ‎ B.CaCl2 、Na2CO3、K2SO4三种溶液 【Ba(OH)2溶液】‎ C.Cu、Fe、CuO三种固体(稀盐酸)‎ D.CaCl2 、Na NO3 、K2CO3三种溶液 【Ca(OH)2溶液】‎ ‎69.鉴别下列物质所使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 A.氧气与氮气—闻气味 B.氯化钠与碳酸钠—用稀盐酸 C.铝与铝合金—比较硬度 D.氯化钾与氯化铵—用熟石灰 ‎70.下列实验方案或措施不合理的是 ( )‎ ‎ A.用稀盐酸清除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B.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 C.用CO2鉴别NaOH和Ca(OH)2溶液 D.用无色酚酞试液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 ‎71.只用下列鉴别方法不能把待鉴别的物质区分开的是 ( )‎ 待鉴别的物质 鉴别方法 A 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 加盐酸,观察现象 B 硬水和软水 加肥皂水,振荡,观察产生泡沫情况 C 过氧化氢溶液和纯水 加硫酸铜溶液,观察有无气泡产生 D 羊毛线和涤纶线 点燃,闻燃烧产生的气味 ‎72.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或方法 A 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 通入氧气、点燃 B 除去氯化钠中少量的氯化银 溶于水、过滤 C 验证锌、铜、金的金属活动性 加盐酸 D 除去生石灰中少量的碳酸钙 加水或盐酸 ‎73.下列有关物质鉴别方案正确的一组是:( ) ‎ A.可用Ba(OH)2溶液鉴别(NH4)2CO3、(NH4)2SO4、NH4NO3三种氮肥 ‎ B.MgCl2溶液、NaOH溶液、H2SO4溶液、CuSO4溶液,不加任何试剂即可鉴别 C.Na2CO3溶液、Ca(OH)2溶液、盐酸、BaCl2溶液,不加任何试剂即可鉴别 ‎ D.CuO粉末、炭粉、铁粉,三种黑色粉末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 ‎74.下列除去杂质(在括号内)选用的试剂(在箭头右侧)错误的是 ( )‎ ‎ A.CO2气体(H2O)→生石灰 B.C粉(CuO) →稀盐酸 ‎ C.CaCl2溶液(HC1) →碳酸钙粉末 D.CO气体(CO2) →氢氧化钠溶液 ‎75.下列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CO(CO2)——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 B.MnO2粉末(KCl)——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FeSO4溶液(CuSO4)——加入足量锌粉、过滤 D.Na2SO4溶液(NaCl)——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过滤 ‎76.下列除去混合物中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中,不合理的是 ( )‎ 混合物 思路方法 选用物质 A.CO(CO2)‎ 吸收 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B.CaCl2(HCl)‎ 转化、过滤 过量的碳酸钙 C.HCl(BaCl2)‎ 沉淀、过滤 过量的硫酸铜溶液 D.FeSO4(CuSO4)‎ 置换、过滤 过量的铁粉 ‎77.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 )‎ 物质 杂质 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 A O2‎ HCl气体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B NaOH Ca(OH)2溶液 先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再过滤 C NaCl Na2CO3‎ 加入澄清的石灰水,过滤 D CaO CaCO3‎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蒸发 ‎78.要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和方法不可行的 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方法 A O2‎ 水蒸气 通过浓H2SO4洗气 B MnO2‎ 炭粉 在空气中灼烧 C KCl溶液 BaCl2‎ 加入适量的Na2SO4溶液,过滤 D FeSO4溶液 CuSO4‎ 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 ‎79.除去下列各物质中少量杂质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 )‎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O2‎ CO 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 B N2‎ O2‎ 通过足量的灼热铜网 C H2‎ 水蒸气 通过盛有足量浓硫酸的洗气瓶 D CO2‎ HCl 通过盛有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80.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 )‎ 物质 杂质 除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 A H2‎ HCl气体 先通过足量Na2CO3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B KNO3溶液 AgNO3溶液 先加入过量KCl溶液,再过滤 C KCl固体 KCO3固体 加入少量MnO2加热 D FeSO4溶液 CuSO4溶液 先加过量Fe粉,再过滤 ‎81.下列实验中利用提供的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CaO中混有的CaCO3‎ 先加足量水,然后过滤 B 除去CO2中少量HCl气体 ‎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C 鉴别棉线和羊毛线 点燃,闻产生的气味,观察生成的灰烬 D 鉴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 滴加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82.除去下表物质中含有的杂质,所选试剂错误的是 (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所选试剂 A 铜粉 铁粉 硫酸铜溶液 B 氢气 水蒸气 浓硫酸 C 硝酸 硫酸 氯化钡溶液 D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氢氧化浓溶液 ‎83.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 A.CaCO3 固体 (CaO固体) —高温煅烧 ‎ ‎ B.N2气体(O2气体) ——通过灼热的铜网 ‎ ‎ C.CO气体(CO2气体) ——依次通入浓硫酸和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 D.KCl溶液(CaCl2溶液)——滴加碳酸钠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 ‎84.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均正确的一组是 ( )‎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某无色气体的集气瓶中 木条复燃 该无色气体为O2‎ B 将某气体燃烧,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 该气体一定为H2‎ C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H2SO4‎ D 将水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 烧杯外壁发烫 浓硫酸溶于水放出热量 质 选 项 ‎85.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按箭头方向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 )‎ 甲 乙 丙 丁 A CO2‎ CaCO3‎ H2O O2‎ B NaOH NaCl CO2‎ Na2CO3‎ C H2O2‎ H2O2‎ O2‎ MgO D CaO Ca(OH)2‎ H2O CaCl2‎ ‎86.下图中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由某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 A.甲、乙、丙可能依次为Fe、NaOH、CO2‎ ‎ B.丙物质只能是氧化物或盐 ‎ C.当乙为NaOH时,它可由Ca(OH)2与Na2CO3反应生成 ‎ D.当甲为一种碱时,它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可能产生两种沉淀 ‎87.右图是稀HCl和NaOH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稀HCl滴入NaOH溶液中 B.ag是指加入氢氧化钠固体质量 C.A点溶液的溶质为HCl和NaOH D.检验B点溶液的溶质先滴加足量的Mg(NO3)2,静置后再滴入少量AgNO3‎ ‎88.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 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过量的硝酸钾晶体 B.向稀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C.向盐酸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等质量的镁和锌同时分别放入两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中 ‎89.下列四个坐标示意图分别表示四个实验过程中的某些变化情况,其中肯定错误的是 ( )‎ A.加热一定量碳铵(NH4HCO3)的实验,试管中固体的质量变化 B.等质量的镁条和铁丝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变化 C.向一定质量的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时,形成的溶液pH的变化 D.向盛有一定量Ba(OH)2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加稀硫酸,测得烧杯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90.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 ‎ A.向一定量稀硫酸中滴入水 B.向一定量纯碱和烧碱的混合溶液中滴入盐酸 C.一定温度时向一定量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D.向一定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91.小亮同学在实验室中制取CO2气体后,对废液进行后续探究,他向一定质量的含CaCl2和HCl的废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实验过程中加入Na2CO3溶液 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1所示;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溶液的PH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图1中b→c段表示生成气体的过程 ‎ B.图1中b点的值为106‎ ‎ C.咊1中c时,溶液中的溶质有两种 ‎ D.图1中o→a段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情况可用图2中d→h段表示 ‎92.下列选项中的实验所对应图像错误的是 ( )‎ A.在有无催化剂时分别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B.等质量的Fe粉、Zn粉分别与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 C.向一定体积和浓度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向硝酸铜和硝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93.按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铁架台等仪器均已略去)。先在试管Ⅱ中加入试剂乙,然后在试管Ⅰ中加入试剂甲,立即塞紧橡皮塞,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Ⅱ中有白色沉淀生成。符合以上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 ( )‎ A.甲:NaHCO3 、稀HCl 乙:NaOH ‎ B.甲:Al 、稀H2SO‎4 ‎ 乙:Ba(NO3)2溶液 C.甲:MgO、稀盐酸 乙:AgNO3‎ D.甲:Cu、稀H2SO4 乙:BaCl2 溶液 ‎94.某化学小组在课外活动时做了一个实验,在甲试管中装入固体物质,乙试管装入某溶液,按下图所示组装好仪器(图中铁架台等仪器已略去)。通过分液漏斗加入足量稀盐酸,同时打开止水夹,看到乙试管溶液中有气泡冒出;再关闭止水夹,发现一段时间后乙中溶液变浑浊。符合此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 )D ‎95.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经数小时实验后,U形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 )‎ A.A处下降,B处上升 B.A、B两处都下降 C.A处上升,B处下降 D.A、B两处都不变 ‎96.向烧杯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量(图甲),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与加入x溶液的质量关系符合图乙的是 ( )‎ 烧杯中的物质 x溶液 A 稀盐酸和硫酸铜溶液 烧碱溶液 B 稀硫酸和稀盐酸 氯化钡溶液 C 镁铝合金 稀盐酸 D 氯化钠和碳酸氢钠溶液 稀盐酸 ‎97.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过量,下列有关量的变化与所加入的稀盐酸质量关系,不正确的是( )D ‎98.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了著名的“侯氏制碱法”(流程简图如下),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沉淀池中反应物共含有五种元素 B.过滤得到的“母液”中一定只含有两种溶质 C.图中X可能是氨气 D.通入氨气的作用是使溶液呈碱性,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更多地析出沉淀 ‎99.通过海水晒盐的方法得到的仅仅是粗盐,其中还含 ‎ OH—‎ Cl—‎ SO42-‎ CO32-‎ Na+‎ 溶 溶 溶 溶 Ca2+‎ 微 溶 微 不 Mg2+‎ 不 溶 溶 微 Ba2+‎ 溶 溶 不 不 有少量的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它们在溶液中主要以SO42-、Ca2+、Mg2+的形式存在。为将这些杂质除净,可向食盐溶液分别加过量的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钡溶液,然后加入盐酸调至溶液pH=7,最后经过滤、蒸发得到精盐。下列操作及加入溶液顺序错误的是 ( ) 一些物质的溶解性表(室温)‎ A.Na2CO3、BaCl2、NaOH、过滤、HCl ‎ B.NaOH、BaCl2、Na2CO3、过滤、HCl C.BaCl2、Na2CO3、NaOH、过滤、HCl D.BaCl2、NaOH、Na2CO3、过滤、HCl ‎100.下列实验设计方案合理的是(   )‎ A.用碳酸钾和氢氧化镁制备氢氧化钾 B.用氯化钙溶液检验氢氧化钠是否部分变质 C.用氢氧化钡溶液区分硫酸铵、硫酸镁和硫酸钠 D.用氢氧化钠溶液和浓硫酸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氯化氢和水蒸气 ‎101.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鉴别及分离、提纯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 A.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锈渍可将其投入足量的盐酸中 B.可用水鉴别氢氧化钠和硝酸铵两种白色固体 C.用碘化钾溶液检验食品中是否含有淀粉 D.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少量HCl,可将其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 ‎102.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不正确的是 ( )‎ 物 质 用 途 性 质 A 二氧化碳 作气体肥料 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B 熟石灰 改良酸性土壤 熟石灰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C 小苏打 治疗胃酸过多 小苏打能与盐酸反应 D 氮气 焊接金属时做保护气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103.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完成的是 ( )‎ ‎ A. KNO3→NaNO3 B. Mg→MgO C. Na2CO3→NaOH D. H2O→H2‎ ‎104. 下列鉴别两种不同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序号 待鉴别的物质 鉴 别 方 法 A CO2与O2‎ 燃着的木条,观察燃烧情况 B 酒精与白醋 闻气味 C BaCO3与NaCl 加水,观察是否溶解 D NaOH与Na2CO3‎ 滴加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105.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两组试剂均正确的是( )‎ 待鉴别的物质 鉴别试剂1‎ 鉴别试剂2‎ A 稀盐酸和稀硫酸 氯化钡溶液 碳酸钠溶液 B 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熟石灰 水 C 氯化铵和氯化钾 硝酸银溶液 熟石灰 D 氧气、二氧化碳、氮气 燃着的木条 澄清石灰水 ‎106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合理的是( )‎ ‎ 选项 ‎ 需区分的物质 ‎ 方法一 ‎ 方法二 ‎ A 硬水和软水 观察是否澄清 加肥皂水搅拌 ‎ B 氧气和二氧化碳 观察颜色 加入澄清石灰水 ‎ C 氢氧化钠和硝酸铵 加适量水溶解后测温度变化 加水溶解后加硫酸铜溶液 ‎ D 黄铜和黄金 分别滴加硫酸锌溶液 加热后观察颜色 ‎107.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不正确的是( )‎ 序号 物 质 杂 质 所 用 试 剂 A N2‎ O2‎ 灼热的铜网 B CO2‎ H2O 浓硫酸 C CaO CaCO3‎ 适量的稀盐酸 ‎ D NaCl溶液 Na2CO3‎ 适量的稀盐酸 ‎108.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 ‎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试剂 ‎ 操作方法 ‎ A ‎ MnO2‎ KCl 适量水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 B ‎ CO2‎ ‎ H2‎ 足量氧气 点燃 ‎ C NaOH溶液 Ca(OH)2‎ 适量Na2CO3溶液 过滤 ‎ D 稀盐酸 硝酸 适量硝酸银溶液 过滤 ‎109.实验室有三瓶化肥标签脱落,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碳酸氢铵(NH4HCO3)、氯化铵(NH4Cl)和尿素[CO(NH2)2]中的一种,为鉴别三种化肥,某同学分别取少量样品编号为X、Y、Z,并进行如下实验(此处箭头表示得出实验结论)‎ 根据上述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X物质为尿素 B.Y物质为碳酸氢铵 C.常温下如要鉴别Y、Z两种样品,能采取闻气味的方法 D.如果实验Ⅱ中Y、Z两种样品没有另取,则会使检验结果不准确 ‎110.下列图像与对应选项关系合理的是( )‎ A、在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B、向NaOH溶液中滴中稀盐酸至过量 C、用相等质量的双氧水来制取氧气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111.下列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应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B ‎112. X可以发生如下反应:1. X+酸===盐+水;2. X+非金属氧化物=====盐+水。X可能是( )‎ A. 氧化铜 B. 盐酸 C. 氢氧化钠 D. 碳酸钠 ‎113.下列物之间的转化,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 ①C2H5OH→CO2 ②CaO→Ca(OH)2 ③H2O2→H2O ④HNO3→HCl ⑤Fe3O4→Fe ‎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C. ①③④⑤ D. ②③④⑤ ‎ ‎114.某同学欲测定Na2CO₃和NaCl 固体混合物中Na2CO₃ 的质量分数,分别取a g 样品,按下列方案进行实验,合理的是 ( )‎ A.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用排水法收集到 VmL气体 ‎ B.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称量反应后的溶液,质量为 m‎1g ‎ C.与足量 溶液充分反应,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m‎2 g固体 ‎ D.与足量浓盐酸充分反应,逸出的气体用NaOH固体充分吸收,固体质量增加 m‎3g ‎ ‎115.下面是某同学对课本中图表资料情况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利用元素周期表,可直接查出元素的化合价 B.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判断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 C.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与盐酸是否发生置换反应 D.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判断某些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116.某工业盐酸中因含有少量FeCl3(不含其它杂质)而显黄色,测知该盐酸中H+和Cl-的个数比为88∶97,则其中Fe3+和Cl-的个数比为( )‎ A.1∶97 B. 1∶‎3 C. 3∶1 D. 3∶97‎ ‎117.下列实验中可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 ( )‎ A.向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B.想盐酸中滴加酚酞溶液 C.向氯化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D.将铜丝放入到硫酸铝溶液中 ‎118.下列各组物质不能用水鉴别的是(   )‎ A.硫酸铜和氯化钠         B.烧碱和纯碱 C.碳酸钙和碳酸钡         D.熟石灰和生石灰 ‎119.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都正确的是(  )‎ A. N2中的(O2):红热的木炭 ‎ ‎ B. Na2CO3溶液中的(NaCl):加入稀盐酸 C. FeCl2溶液中的(CuCl2):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D. Ca(OH)2溶液中的(NaOH):加入过量CuCl2溶液,过滤 ‎120.下列实验对应的图象正确的是(  )‎ ‎ ‎ A 将等质量的镁和锌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 B.向PH=2的盐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 ‎ C.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澄清石灰水至过量 D. 向PH=12的氢氧化钠中加水稀释 填空题:‎ ‎121. (5分)请用线段连接有对应关系的两行间的点(每个点只能连接1次)。‎ ‎122.(8分)硫酸、盐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浓硫酸在实验室常用作干燥剂,因为浓硫酸有 性。‎ ‎(2)写出稀硫酸与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与铁粉反应: ‎ ‎②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 ‎③与氯化钡溶液反应: ‎ 上述反应中,属于酸的共同性质的是 (填编号)‎ ‎(3)盐酸的下列用途中,不能用硫酸代替盐酸的是 (填编号)‎ ‎①金属表面除锈 ②制造药物氯化锌 ③除去NaCl中的少量NaOH ‎123.(4分)某同学把自制的一种黄色花汁,分别滴加到下列不同的试剂中,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 试剂 稀盐酸 食醋 蔗糖水 蒸馏水 肥皂水 烧碱溶液 石灰水 颜色 红 红 黄 黄 绿 绿 绿 请分析上表,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花汁 (填“可以”或“不可以”)作酸碱指示剂。‎ ‎(2)蚊子叮咬人时射入蚁酸(具有酸的性质),使皮肤红肿、痛痒。要缓解这种症状,简易可行的办法是在叮咬处涂抹上述试剂中的 。‎ ‎(3)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和小苏打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写出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石灰水暴露于空气中易变质,写出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24.(4分)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 甲烷 ②烧碱 ③氧气 ④碳酸氢钠 ⑤熟石灰 ‎(1)可用于气割、气焊的单质是 ;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 ‎(3)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 ; (4)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 。‎ ‎125. (9分) 现有下列十种物质:①NaHCO3;②Na2CO3;③Ca(OH)2;④CaO;⑤CuSO4;⑥CuSO4·5H2O;⑦甲醛;⑧CO;⑨CO2;⑩SO2。请用上述物质的序号填空。 ‎ ‎(1) 俗名叫纯碱的是 ,叫熟石灰的是 ,叫胆矾的是 。‎ ‎(2) 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 ,在空气中会导致酸雨形成的是 ,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导致生物体中毒的是 ,其水溶液可用于浸泡动物标本的是 。‎ ‎(3) 属于盐类的是 。‎ ‎126. 质量分数大于1﹪的盐酸溶液常温下pH 7(填“>”、“<”、“=”),向盛有盐酸的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为 色;‎ ‎127.(4分)海边盛产贝壳,其主要成分为CaCO3,以贝壳和纯碱为原料,生产烧碱的简要工艺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是 。‎ ‎(2)写出步骤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在工业上,熟石灰可用于生产烧碱。在农业上,它的一种用途是 。‎ ‎(3)改良酸性土壤或配制波尔多液等 ‎128. 对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是学好科学的重要方法。在学习了碱的性质后,小红同学总结了氢氧化钙的四条化学性质(如图),即氢氧化钙与图中四类物质能够 发生化学反应。‎ ‎(1)为了验证氢氧化钙与酸碱指示剂反应,小红将无色酚酞 试液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成 色。‎ ‎(2)利用氢氧化钙与盐反应的性质,可以除去氢氧化钠溶液 中少量的氢氧化钙杂质,请写出该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 ‎129. 6分)化学小组的同学探究二氧化碳氢氧化钠的反应,实验方案如下: ‎ ‎ ‎ ‎(1)步骤①中气球鼓起的原因可能是 。 ‎ ‎(2)步骤②中的操作是 ,其目的是 。 ‎ ‎(3)步骤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4)本实验的结论是 。 ‎ ‎130.(12分)某化学实验活动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参与他们进行的探究活动:‎ ‎ 【提出问题】久置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Ⅰ:全部是NaOH;‎ 猜想Ⅱ:全部是Na2CO3;‎ 猜想Ⅲ: 。‎ ‎【实验与探究】‎ ‎(1)实验如下:‎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及解释 步骤一: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蒸馏水完全溶解,然后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实验过程中始终没有气泡产生。‎ 则证明猜想 成立。‎ 步骤二:另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蒸馏水完全溶解,然后滴加氯化钡溶液。‎ 实验过程中产生 。‎ 则证明猜想Ⅱ或Ⅲ成立。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为了进一步的验证猜想结果,小明同学提出如下实验方案:继续步骤二的实验,过滤,然后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若酚酞变红,则猜想Ⅲ成立;若酚酞不变红,则猜想Ⅱ成立。‎ 小华同学立即对小明同学的方案提出了质疑,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氯化钡溶液呈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但碳酸钠溶液呈 性(填“酸”或“碱”),能使酚酞变红,因此他认为该方案的操作步骤中应该改进的是 。‎ ‎(3)实验小组的同学展开讨论,又提出了一个定量实验方案,通过测定产生沉淀的质量来证明猜想Ⅱ或Ⅲ成立。实验如下:准确称取m克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蒸馏水完全溶解,然后滴加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得沉淀的质量为n克,若猜想Ⅱ成立,则m与n的关系式为(用含m和n的等式或不等式表示,下同) ;若猜想Ⅲ成立,则m与n的关系式又为 。‎ ‎【反思与交流】久置的固体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131.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  Ⅰ、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①___。‎ ‎  Ⅱ、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  【猜想】猜想一:可能是CaCl2和Ca(OH)2;猜想二:可能只有CaCl2;猜想三:___②___。‎ ‎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  【进行实验】‎ ‎  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  实验现象:___③___结论:猜想一不正确 ‎  实验步骤: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  实验现象: __④__ 结论: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 ‎  【反思与拓展】‎ ‎  (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__⑤___。‎ ‎  (2)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Cl,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___⑥ ___(填序号)‎ ‎  a.pH试纸 b.铜 c.紫色石蕊溶液 d.硝酸银溶液 ‎ ‎  (3)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__⑦‎ ‎__(写一条)。要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CaCl2,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___ ⑧___。‎ ‎132. A与B有如下的反应:A+B→C+D 。‎ ‎(1)若C为厨房内常用的调味品;在A溶液中加入铁粉能产生氢气,则A是   。若A、B两溶液恰好反应完全,则反应后溶液的pH   7(填“<”、“>”或“=”);写出A、B两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若A的固体是一种干燥剂,C是蓝色沉淀。则A为  , C为  。写出A物质的溶液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 ‎133.(12分)“对比实验”是化学学习中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完相关的化学知识后,走进实验室做了如下实验,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A.燃烧的条件 B. 铁钉生锈的条件 C. 证明CO2与NaOH反应 D. 分子运动的现象 ‎(1)通过实验A,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 性(填一条物理性质)‎ ‎(2)对于实验B,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①中的铁钉明显锈蚀,由此得出: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水和 直接接触。欲除去铁锈可用 洗的方法,铁制品除锈时 (填“能”或“不能”)长时间浸在酸溶液中。‎ ‎(3)实验C是利用体积相同并充满CO2的软塑料瓶、等量的水(瓶①)和NaOH溶液(瓶②)进行实验,根据塑料瓶变瘪的程度证明CO2 与NaOH溶液中的溶质确实发生了反应,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实验D的烧杯②中呈现的现象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烧杯①中液体是浓氨水时烧杯②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 色;当烧杯①中液体换成浓盐酸,且烧杯②中液体换成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时,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其中盐酸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属于 反应(填反应类型)‎ ‎134.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右下图所示的装置,对纯碱(Na2CO3)和小苏打(NaHCO3)两种固体进行实验探究。‎ ‎(1)写出甲、丙两种仪器的名称:甲__________,乙__________。‎ ‎(2)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乙仪器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写出丙仪器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 ‎(3)该实验探究利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控制变量法”、“对比观察法”或“定量分析法”),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5.(7 分)现有四只烧杯,分别盛有稀盐酸、饱和石灰水、氯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并向其中滴加了酚酞或石蕊溶液(如下图所示)。 ‎ 已知: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 选用下列药品继续实验:铁、氧化钙、氧化铁、稀盐酸、饱和石灰水、碳酸钠溶液请依 据实验回答问题: ‎ ‎(1)B 中溶液是 。 ‎ ‎(2)取A 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甲,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则甲是 ,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 ‎ ‎(3)取C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乙,溶液变浑浊;再加入丙,又变澄清,且由红色变 为无色,无气泡产生,则乙的化学式为 。 ‎ ‎(4)取D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丁,溶液变浑浊;再加入丙,又变澄清,且由红色变 为无色,同时产生气泡。 ‎ ‎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溶液变浑浊的原因: 。 ‎ ‎②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组成为 (写出所有可能)。 ‎ 酚酞 ‎136.乙炔(C2H2)气体和氧气反应能产生高温火焰,工人师傅常用氧炔焰切割或焊接金属。乙炔由碳化钙(块状固体,化学式为CaC2)与水反应生成,同时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提出问题】白色固体是什么物质?‎ ‎【做出猜想】小明经过思考认为有以下几种可能:‎ 猜想一:CaO;猜想二: ;猜想三:Ca(OH)2。‎ 他的依据是 。‎ ‎【交流反思】经过同学们交流讨论,认为猜想一不成立。否定猜想一的理由是:‎ ‎ 。‎ ‎【进行实验】‎ ‎(一)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没有观察到 ,证明猜想二不成立。‎ ‎(二)取少量白色固体加入到水中,取上层清液, ,有白色沉淀出现,证明猜想三成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结论:白色固体是Ca(OH)2。‎ ‎【拓展应用】已知碳化钙与水反应非常剧烈,乙炔的密度比空气略小。实验室欲制取并收集纯净的乙炔,要求做到节约、安全、随时发生、随时停止,你选择的装置是 (选填图15中装置序号)。‎ 图15‎ ‎ ‎ A B C D E F ‎ ‎137.(6分)课本中有一问:为什么汗水有咸味?学习小组同学为此开展探究。‎ ‎【提出问题】汗水中产生咸味的物质是什么?‎ ‎【假设与猜想】根据生活经验推测,汗水中产生咸味的物质可能是 。‎ ‎【查阅资料】用铂丝醮取少许含有钠元素的溶液(或物质)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会呈现黄色火焰。‎ ‎【制订计划】为了证明咸味物质是猜想中的物质,一是要证明汗水溶液中含有阴离子 ‎ (填写离子符号),二是要证明汗水溶液中有阳离子 (填写离子符号)。‎ ‎【进行实验】‎ 证明阴离子的实验:向汗水溶液中滴加 溶液,再加入少量稀硝酸,振荡,仍有白色沉淀产生。‎ 证明阳离子的实验: 。‎ ‎【结 论】经上述实验证明,汗水中的咸味物质就是猜想中的物质。‎ ‎【分析与交流】上述实验中,证明阴离子存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138.(3分)从微观视角看物质的变化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下面三幅示意图分别表示生成氯化钠的不同化学反应。请根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图1是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示意图。由图1可知,元素的化学性质与 ‎ (填字母序号)有密切关系。‎ A.最外层电子数 B.内层电子数  C.电子层数 ‎(2)图2描述了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图中A、B、C处应填入的化学式或离子符号依次为 。‎ ‎(3)图3表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39. 某化学小组同学从微观角度进一步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1)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某些阴、阳离子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 的过程。‎ ‎(2)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形成一个复分解反应网络图(下图中直线相连的阴、阳离子之间能够两两结合发生反应)。请选择合适的离子填入下图括号内,使其两两结合时,一个有气体产生,一个有沉淀(注:沉淀与珍珠粉的成分相同)生成,其中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可能是 。‎ ‎140.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课外活动中对某溶液进行了多次检测,其中三次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 检测次数 溶液中检测出的物质 第一次 KCl 、 K2SO4 、 Na2CO3 、 NaCl 第二次 KCl 、BaCl2、Na2SO4、 K2CO3‎ 第三次 Na2SO4、KCl 、K2CO3 、NaCl ‎(1)三次检测结果中第 次检测结果不正确。‎ ‎(2)在检测时,为了确定溶液中是否存在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和氯离子,先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溶液,检测的离子是 ;然后继续加入过量的 溶液(填化学式),其目的是 ;过滤后,再向滤液中加入 溶液(填化学式)。‎ ‎141.(8分)A、B、C、D、E分别代表一种物质,其中A是氧化钡。它们之间有如下反应关系:‎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有关物质的化学式:D为 ,E为 。‎ ‎(2)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滤液Ⅲ中存在的阴离子是(用离子符号表示) 。‎ ‎142. 下面是某化工厂生产烧碱的工业流程图。‎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X物质在实验室中的一种用途 。‎ ‎(2)反应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操作①的名称是 ,结晶得到的固体烧碱中可能含有少量的 ‎ ‎(写化学式)。‎ ‎(4)滤液D可加入反应池循环再利用,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和防止 。‎ ‎143.酸、碱、盐是几类重要的化合物,他们之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1)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有沉淀析出,或有气体放出,或有 生成。‎ ‎(2)某化学小组进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实验:将盐酸滴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实验无明显现象。取反应后的部分溶液加热、蒸干、得到白色固体。‎ 以下是探究白色固体成分的实验,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请填写下表:‎ 实验操作 测定结果 白色固体成分 用pH试纸测定反应后溶液的酸碱度,操作方法是 ‎ ‎ ‎ pH>7‎ CaCl2‎ 实验反思:无明显现象的中和反应可借助酸碱指示剂判断反应终点。‎ ‎(3)“粗盐提纯”指除去NaCl中的泥沙和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 某同学设计了除去三种可溶性杂质的实验方案:先将固体溶解,然后向其中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蒸发结晶。请回答:‎ 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室温)‎ OH-‎ Cl-‎ SO CO H+‎ 溶、挥 溶 溶、挥 Ba2+‎ 溶 溶 不溶 不溶 Ca2+‎ 微溶 溶 微溶 不溶 Mg2+‎ 不溶 溶 溶 微溶 ‎①溶解、过滤和蒸发操作中都用到一种玻璃仪器,该仪器在蒸发操作中的作用是什么?‎ ‎②加入Na2CO3溶液的目的是什么?‎ ‎③以上方案还需完善,请说明原因并加以补充。‎ ‎144.(5分)向盛有10mL NaOH溶液(其中滴有少量无色酚酞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用pH计(用来精确测定溶液pH的仪器)测定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下:‎ 加入稀盐酸的体积/mL ‎0‎ ‎2‎ ‎4‎ ‎6‎ ‎8‎ ‎10‎ ‎12‎ ‎14‎ 烧杯中溶液的pH ‎12.9‎ ‎12.7‎ ‎12.5‎ ‎12.3‎ ‎11.9‎ ‎7.0‎ ‎2.1‎ ‎1.9‎ ‎(1)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 mL时,NaOH溶液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2)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3mL时,溶液显 色;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14mL时,溶液显 色。‎ ‎(3)当烧杯中溶液的pH=2.1时,溶液中的溶质有: 。‎ ‎145. 某兴趣小组用NaCl溶液、NaOH溶液和稀H2SO4三种试剂,将含有Cu2+、Ba2+、Ag+和NO3-混合液中的三种阳离子逐一除去。步骤如下(所加试剂均过量):‎ ‎ 步骤一:混合液中加入试剂A,过滤得到沉淀1和滤液1;‎ ‎ 步骤::滤液1中加入试剂B,过滤得到沉淀2和滤液2;‎ ‎ 步骤三:滤液2中加入试剂C,过滤得到沉淀3和滤液3。‎ ‎ (1)同学们确认试剂A是NaCl溶液,写出步骤一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三种沉淀中,能溶于稀盐酸的是___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或化学式) 。‎ ‎ (3)滤液3中,除NaNO3外还含有的盐是____________。‎ ‎146. 化学小组同学为鉴定某工厂排出的无色污水成分,他们查阅该工厂的有关资料后,推测出污水中可能含有HCl、Na2SO4 、NaOH、 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同学们取污水进行了如下探究:(已知Na2SO4溶液呈中性)‎ ‎(1)测污水的pH:取一张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 ,‎ 读数为pH=2,由此可知:污水中一定有 ,可能有Na2SO4。‎ ‎(2)检验Na2SO4是否存在:甲同学在一支试管中取少量污水,向试管中滴加少量的 ‎ 溶液,振荡,产生了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证明污水中有Na2SO4存在。乙同学用物理方法也得到了同样的结论,他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 。‎ 通过探究,同学们确定了污水的成分。‎ 为使排放的污水中不含酸或碱,可向污水中加过量的 。‎ ‎147.第33题图甲 工业烧碱具有较好的杀菌消毒作用且廉价易得,但工业烧碱中常含有杂质碳酸钠。某科学学习小组同学围绕工业烧碱样品纯度测定问题,展开了讨论与探究。‎ ‎【原理思路】利用Na2CO3与稀H2SO4反应产生CO2,通过 ‎ CO2 质量的测定,确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从而计算 样品纯度。‎ ‎【实验方案】小科同学根据以上思路,设计了如图甲的 ‎ ‎ 实验方案(固定装置省略)。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 ‎ 。‎ ‎【交流讨论】小明认为图甲实验方案的设计有缺陷,若按该方案进行测定会导致难以避免的误差。你认为下列哪些因素会导致难以避免的误差  (填序号)。‎ ‎①加入的稀硫酸量不足 ②装置内空气中的CO2没有排出 ‎③反应产生的CO2未被完全吸收 ④干燥管与空气直接相通 ‎【方案改进】为减少误差,使CO2质量的测定更准确,该小组同学根据以上讨论,对图甲方案进行改进,设计了如图乙的实验方案(固定装置省略)。‎ 第33题图乙yi ‎ 图乙B装置中样品在与稀硫酸反应前和停止反应后,都要通过量的空气,反应前通空气时a、b、c三个弹簧夹的控制方法是_ 。‎ ‎【数据分析】若撤去图乙中的C装置,则测得工业烧碱的纯度将 _▲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拓展提高】已知Na2CO3溶液与稀硫酸反应先生成NaHCO3,当Na2CO3全部转化为NaHCO3后,生成的NaHCO3能继续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O2。‎ 现向样品中加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后产生无色气体并得到X溶液。请分析推断反应后所得X溶液的溶质,其所有的可能组成 ▲ 。‎ ‎148.(3分)许多化学反应都伴随着明显的现象。但也有一些观察不到明显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向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出现的明显现象是 。‎ ‎(2)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无明显现象。为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小红同学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向一盛满CO2气体的锥形瓶中注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迅速塞紧橡皮塞(胶塞中插有一下端系小气球的玻璃管)。然后振荡锥形瓶,会观察到小气球逐渐胀大,其主要原因是 。‎ ‎(3)盐酸与NaOH溶液的中和反应也无明显现象,为证明二者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前,应先向NaOH溶液中滴入少许 。‎ ‎149.(7分)小鹏与小明做完酸、碱、盐相关性质实验后,很感兴趣地把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混合一起,看到有大量气泡生成。他们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很好奇,请你与他们一起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为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①Na2SO4、Na2CO3 猜想②Na2SO4、Na2CO3、NaOH 猜想③Na2SO4、H2SO4、Na2CO3 猜想④Na2SO4、 H2SO4‎ 猜想⑤Na2SO4‎ 上述猜想中,你认为不合理的是猜想__(填序号)。‎ ‎【实验探究】⑴小鹏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发现溶液颜色无变化,据此,他认为猜想⑤是正确的。你认为他的结论是__(填“合理”或“不合理”)的,理由是 。‎ ‎ ⑵‎ 小明向盛有少量氧化铜粉末的试管中加入适量该溶液,振荡,溶液变蓝。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探究,你认为猜想___(填序号)是正确的。 ‎ ‎【拓展应用】工厂与实验室的酸性废水必须处理至中性再排放,这样做的意义是 (答一点即可)。‎ ‎150.(5分)某面包膨松剂由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铵两种物质组成。化学小组为验证该膨松剂的成分,查阅资料,设计如图所示实验(实验开始前弹簧夹都处于关闭状态)。‎ ‎   资料:①膨松剂在面包制作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2NaHCO3 △Na2CO3+H2O+CO2↑ NH4HCO3 △ NH3↑+H2O+CO2↑;‎ ‎   ②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溶解700体积氨气,氨气溶于水所得溶液为氨水。‎ ‎   ‎ ‎   (1)是否需要将装置B中的水换成澄清石灰水,说明理由。‎ ‎   (2)如果没有装置C,可能会对实验造成的影响是什么?‎ ‎   (3)利用上述装置验证膨松剂的成分,简述实验操作及判断依据。‎ ‎ ‎ ‎151.(6分)实验室中有一瓶标签受损的无色液体,如右图所示。这瓶无色液体是什么呢? 实验员老师告诉大家,该液体只能是过氧化氢溶液、稀硫酸和蒸馏水中的一种。‎ ‎(1)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不可能是蒸馏水,理由是 。‎ ‎(2)为确定该液体成分,同学们继续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步骤一:取该液体适量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 粉末。‎ 没有气泡产生。‎ 该液体不是过氧化氢溶液。‎ 步骤二:取该液体适量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氯化钡溶液。‎ ‎ ‎ 该液体是稀硫酸。‎ ‎【反思交流】‎ ‎(1)大家认为标签受损的原因可能是 ;‎ ‎(2)如果该液体是过氧化氢溶液,则步骤一中产生的变化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152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化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做 剂。‎ ‎(2)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就变硬了,用化学原理解释该现象。‎ ‎(3)右图中,用滤纸做成的小花喷洒某溶液后放在烧杯上方,片刻后变成红色。请推测喷洒液和烧杯中溶液可能是什么?(写出一组即可)‎ ‎153.(10分)小宁和小明同学学习完酸、碱、盐后发现:碱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Na2CO3‎ 溶液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碱溶液使酚酞试液变红,是因为碱在水中解离出OH﹣,那么Na2CO3溶液中究竟是哪种粒子使酚酞试液变红呢?小宁设计了如图三个实验,请你、小宁和小明一起探究并完成下列问题:‎ ‎(1)Na2CO3属于   (填“酸”、“碱”、“盐”);‎ ‎(2)实验Ⅰ的目的是为了   ;‎ ‎(3)实验Ⅱ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探究水分子是否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小明同学认为实验Ⅱ没必要做,你认为小明的理由是   ;‎ ‎(4)实验Ⅲ滴入Na2CO3溶液,震荡,酚酞试液变红,向变红后的溶液中再逐滴滴加过量的CaCl2溶液后,震荡,红色逐渐消失,同时还观察到生成了   (提示:CaCl2溶液呈中性)‎ 由实验Ⅰ、Ⅱ、Ⅲ得出结论:溶液中的CO32﹣以使酚酞试液变红;‎ ‎(5)小明同学在和老师交流上述结论时,老师说:“其实Na2CO3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也是由于溶液中存在OH﹣.”你认为Na2CO3溶液中存在OH﹣的原因是  ﹣ .‎ ‎154. 化学实验室需经常取用NaOH溶液,当多次揭开其瓶盖后,同学们猜想该试剂可能部分变质了,若这种猜想通过实验验证是正确的,请完成下列各题:‎ ‎(1) NaOH溶液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下面是小强同学设计的验证过程,请根据实验现象和你的理解填写下列空白处:‎ 实验操作过程 实验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得出的结论 ① 用试管取待测液少量,向其中滴加稍过量的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 ▲ + ▲ = ▲+ BaCO 3↓‎ 溶液中含CO32-‎ ‎②将上述反应后的混合物静置后,再向上层清液中加入 溶液。‎ 溶液呈红色 溶液中含OH-‎ ‎ (3)若将②中加入的溶液换成某盐溶液,会产生与②中不同的实验现象,也可得出②中相同的结论。写出一种符合条件的盐的化学式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155.(7分)小明和他的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上一次实验后忘记塞上瓶塞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瓶口周围有一些白色固体。他们怀疑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于是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 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提出猜想】‎ ‎① 该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 ‎② 该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 ‎③ 该氢氧化钠溶液全部变质。‎ ‎【实验验证】‎ 操作 现象 结论 化学方程式 ‎(1)‎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无色酚酞变红 ‎ ‎ ‎(2)‎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 ‎ ‎ ‎ ‎【讨论】小明同学认为,根据上述实验(1)(2)可推断,猜想②正确。而小张则认为猜想③也可能正确,理由是 。‎ 于是小王又设计了如下补充实验:‎ ‎(1)取原溶液少量于试管中,逐滴加入BaCl2溶液至 。静置,分层。‎ ‎(2)取上层清液,向其中加入CuSO4溶液,若有蓝色沉淀产生,则说明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化学方程式: 。反之则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全部变质。‎ ‎【反思】该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可能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 ‎ ‎156. 在学习盐的性质时,某组同学将碳酸钠溶液和一瓶标签破损的溶液M(如图)进行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得到澄清滤液。同学们对该实验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 探究一:M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1)【提出猜想】该组同学认为M溶液的溶质有两种可能:①是 ,②是CaCl2.‎ ‎【收集资料】CaCl2水溶液呈中性。‎ ‎(2)【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M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 ‎ ‎ 猜想①正确。碳酸钠与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探究二 过滤后澄清滤液中会有哪些溶质?‎ ‎【提出猜想】猜想一:NaOH 和Na2CO3 ;猜想二: ;‎ 猜想三:NaOH ‎ ‎(3)【实验验证】同学们针对“猜想一”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盐酸 没有气体产生 ‎“猜想一”不成立 他们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 ,理由是 。‎ ‎(4)【继续探究】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滤液中溶质的组成。‎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分别取少量滤液于A、B两支试管中,A中加入CaCl2溶液,‎ B中加入 溶液 若A中产生白色沉淀,B中没有沉淀 ‎“猜想一”成立 ‎ ‎ ‎“猜想二”成立 ‎ ‎ ‎“猜想三”成立 ‎157.现有A、B、C、D、E五种物质,分别为盐酸、硫酸铜、氢氧化钙、铁粉和氧化钙中的一种。其中,A的浓溶液是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会形成白雾;B为单质;D是“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之一;E是熟石灰的主要成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D两种物质的化学式:C , D .‎ ‎(2) 在下图中将能相互反应的物质之间用短线“——”‎ 连接,通过一步反应能直接转化的两种物质之间用箭号“ ”连线( 反应物指向生成物)。‎ ‎158.某无色溶液中可能有Na+、Mg2+、Fe3+、Cl-、OH-、SO42-等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经pH试纸测定,该溶液的pH为11。由此可知,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阴离子有 ,一定不存在的阳离子有 。‎ ‎159.(6分)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BaCl2、Na2CO3、NH4NO3、NaCl中的部分或全部,为确定其组成,设计如下方案:‎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Ⅰ的名称是 ,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 ;‎ ‎(2)气体A有刺激性气味,则气体A的化学式为 ;‎ ‎(3)气体B为无色无味,则产生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 ‎(4)通过上述实验,还不能确定的物质的化学式 。‎ ‎160. 我国大部分地区深受酸雨的危害,煤燃烧产生的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SO2与水结合生成弱酸性亚硫酸(H2SO3)。‎ 已知:H2SO3易分解生成水和SO2,也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或稀硝酸反应生成H2SO4;H2SO3和SO2都能使红色的品红溶液褪色。‎ (1) 酸雨是pH小于______的降雨。‎ (2) 常用脱硫方法减少废气中的SO2,以生石灰(CaO)为脱硫剂,高温下与废气中的SO2与O2化合生成CaSO4,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实验室常用亚硫酸盐与HCl或H2SO4反应制备SO2,Na2SO3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小鸿同学利用中和反应的原理,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的酸雨(pH约为3)中加入足量的KOH,并就反应后混合溶液的中盐成分进行如何探究:‎ ‎[提出猜想]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盐的成份是什么?‎ ‎[进行猜想]猜想1:只有K2SO3‎ ‎ 猜想2:___________‎ ‎ 猜想3:既有K2SO4,也有K2SO3‎ ‎[实验探究]限选试剂:稀硫酸、稀盐酸、稀硝酸、氯化钡溶液、澄清石灰水、品红溶液、紫色石蕊溶液 步骤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 ‎1‎ 各取2mL反应后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A、B两只试管 ‎2‎ 向A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硫酸,随即滴入几滴红色品红溶液 证明含有K2SO3‎ ‎3‎ 向B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加入足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有白色沉淀,后有气体产生,沉淀部分溶解,证明含有K2SO4,则猜想3成立 ‎161.化学实验常伴随明显的实验现象,但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无明显现象。为了证明氢氧化钠与硫酸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取2ml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入1~2滴酚酞试剂,振荡。然后,逐滴加入稀硫酸,同时不断振荡试管,观察到的现象是 。‎ ‎(2)上述实验现象证明:随着稀硫酸的滴入,溶液碱性 。这是由于 。由此证明,上述实验过程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162.(5分)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Ba(OH)2、KNO3、FeCl3、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一定量的白色粉末加入足量的水,振荡,静置,得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无色。‎ ‎②过滤,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白色沉淀全部溶解,且有气泡产生。‎ ‎⑴据此推断,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一定不含有 。‎ ‎⑵写出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的化学方程式: 。‎ ‎163. 甲同学为了区别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 ‎(1)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2)在C组实验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结束后,甲同学将A、C组四支试管中的溶液倒入同一容器中,看到溶液变浑浊,该现象说明有 物质生成(填化学式),滴入酚酞后溶液呈红色。‎ ‎(4)滴入酚酞后溶液呈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使溶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呢?甲同学进一步推测:溶液中呈碱性的物质可能是碳酸钠、氢氧化钙和 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是三种物质两两混合组成的混合物。‎ ‎(5)为了验证推测,甲同学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钡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加以验证。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空白:‎ 实验内容 预测现象 结论 取少量容器中的上层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静置 ‎①若有白色沉淀,溶液呈无色 物质是碳酸钠 ‎②若无沉淀生成,溶液呈红色 物质是氢氧化钙 ‎③若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 ‎ ‎(6)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第②部验证的结论不严密,原因是 。‎ ‎164. 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溶液,溶质分别可能是硝酸钠、硝酸铜、硝酸、硫酸钠、硫酸、‎ 碳酸钾中的一种,检验步骤如下:‎ Ⅰ.分别取少量混用,无明显现象,溶液无色透明,经测定混合溶液显酸性。由此可推断这两瓶溶液中的溶质一定不是 ;(填化学式,多填、少填、错填均不得分,下同)‎ Ⅱ.向上述混合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这两瓶溶液中的溶质至少是 ‎ 中的一种;‎ ‎ 试推断这两瓶溶液的溶质可能的组合有 种(填数字),请写出其中含阳离子种类最少的一种组合 。‎ ‎165. 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转化关系如右图(其中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已知B是黑色固体,相对分子质量为80,E是然气的主要成份,请回答下列问题:‎ ‎(1)B是______,E是_____(均填化学式)‎ ‎(2)A→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B→A是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6. 硫酸钙转化学K2SO4和CaCl2.6H2O的工艺流程如下:‎ ‎(1)吸收过程中发生了化合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Ⅰ的名称为_______,沉淀的主要物质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 ‎(3)蒸氨过程中涉及的化应类型为_____(填编号)‎ A.复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 ‎(4)操作Ⅲ包含一系列操作:蒸发浓缩、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5)可循环利用的物质除了NH3外,还有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167.(8分)同学们在学习Ca(OH)2的化学性质时,对Ca(OH)2溶液和Na2CO3溶液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请你一同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滤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溶液呈中性。‎ ‎【查阅资料】:①Ca(NO3)2溶液呈中性。 ②Ca(NO3)2 +Na2CO3= CaCO3↓+2NaNO3‎ ‎【猜想假设】:甲同学认为:只含有NaOH; 乙同学认为:只含有NaOH Ca(OH)2;‎ ‎ 丙同学认为:含有NaOH Ca(OH)2 Na2CO3; 你认为可能含有 。‎ ‎【分析讨论】:丁同学认为 同学的猜想肯定是不合理的,理由是 。‎ ‎【实验设计】: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是正确的。‎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滤液于试管中 猜想正确 ‎ ‎ ‎ ‎ 甲同学也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 猜想正确 你认为甲同学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 (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 ‎【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 ‎ 。‎ ‎168. 某无土栽培营养液的配方中可能含有氯化钾、硫酸铵、碳酸氢铵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为确定配方的成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1)【实验探究一】取少量固体样品在研钵中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 色,写出可能发生该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 ‎【实验探究二】另取少量固体样品溶于水得到溶液A,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现象如图所述(设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①白色沉淀E是 。‎ ‎②小明认为由实验探究二可以确定该化肥中一定含有氯化钾和硫酸铵,一定没有碳酸氢钠。小强认为这个结论不正确,他的理由 。‎ 为了使小明的结论正确,小强对上述实验进行了改动,他的做法是 。‎ ‎169. (6分) 已知NaOH容易与空气中的CO2作用而变质。小军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敞口放置的NaOH固体后,设计方案,对这瓶NaOH固体变质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 ‎⑴上述实验操作的名称分别是:操作① ,操作④ 。‎ ‎⑵根据上述实验,可以确定该固体 变质(选填“已”或“未”)‎ ‎⑶步骤③中加过量氯化钙溶液的目的是 。‎ ‎⑷若测得E的PH=7,则A的成分 ,若测得E的PH>7,则A的成分 。‎ ‎170. A与B有如下的反应:A + B C + D ‎(1)若C为厨房内常用的调味品;在A溶液中加入铁粉能产生氢气,则A是 ‎ 若A、B两溶液恰好反应完全,则反应后溶液的pH (填“﹤”、“﹥”或“=”);‎ 写出A、B两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若B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D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且与B的类别相同;B与CO2反应也能生成C;则A为 ,C的用途是 (只要写一种)。写出B溶液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71. (5分)实验室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现标为A、B、C、D,分别是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硫酸钠溶液和稀盐酸中的一种。‎ ‎【提出问题】如何区分出四种溶液? ‎ ‎【进行实验】甲同学实验如图所示:由此甲同学认为A一定不是(1)____________‎ ‎【表达与交流】甲同学向实验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则 ‎ 甲同学的结论:A是氯化钡溶液。‎ ‎ 乙同学不同意甲同学的结论,乙同学的理由是(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于是乙同学另取少量A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一种试剂是(3)_________ _______溶液,‎ ‎ 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4)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证明了甲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同时确定了A。乙同学继续实验如图所示:‎ ‎【收集证据】观察到C中产生气泡,D中产生白色沉淀。‎ ‎【解释与结论】写出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乙同学最终通过实验区分出了四种溶液。‎ ‎【反思与评价】请指出甲同学区分上述四种溶液时,在实验方法上的一点不足之处(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2. (4分)用五个圆表示A(氧化铁)、B(稀盐酸)、C(--氧化碳)、D(碳酸钙)、E(氢氧化钠溶液)五种物质,用两圆相切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C、D、E三个圆画到图中适当的位置,并标出物质(或溶质)的化学式;‎ ‎(2)写出A与B反应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有氢氧化钠参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3. 小东、小林和小雨同学对氢氧化钠溶液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现象很感兴趣,决定做实验进行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中到底是哪一种粒子使酚酞溶液变红?实验中可供使用的用品有盐酸、氯化钠溶液、氯化钙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酚酞溶液及若干支试管。【提出假设】假设(1):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H2O。‎ 假设(2):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Na+。‎ 假设(3):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________。‎ 小东认为不做实验即可说明假设(1)不成立,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完成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向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 溶液变为红色 ‎(2)‎ 小雨认为向实验步骤(1)后的试管中加入盐酸也可得出正确结论,你同意她的观点吗?____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 ‎【实验拓展】‎ ‎    小林将酚酞溶液滴入碳酸钠溶液中,发现溶液也变红。他们经过分析、讨论、归纳,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 ‎174.(7分)KOH溶液中含有H2O、K+、OH-、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某化学兴趣小组想探究KOH溶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的原因。‎ ‎【提出问题】KOH溶液中的什么成分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猜想】猜想1:KOH溶液中的H2O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 猜想2:KOH溶液中的K+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 猜想3:KOH溶液中的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反应②‎ 实验现象 结论 ①用试管取少量蒸馏水,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 试管内溶液不变色 猜想1不成立 ②用试管取少量KCl溶液,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 猜想2不成立 ③________________,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 试管内溶液变红 ‎【讨论反思】有同学认为猜想①不需要实验验证就可以排除,你认为该同学理由是______。‎ ‎【拓展】①向Ba(OH)2溶液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②KOH固体应__________保存。‎ ‎175. 过氧化钠(Na2O2)为淡黄色固体,可作为潜水艇或呼吸面具的供氧剂。人呼出气体主要成分有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氧气,Na2O2能分别与CO2、H2O 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 2CO2==2 Na2CO3 + O2↑ ; 2Na2O2+ 2 H2O==4 NaOH + O2↑‎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实验探究一】将呼出气体通入下图A中的装置,收集得到一瓶再生气体,再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将两支燃着的同种木条分别同时伸入呼出气体和再生气体中,如下图B,比较分析呼出气体和再生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多少。‎ ‎【分析讨论】图B的实验是通过比较 来比较两种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多少,请说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的最大优点是 ‎ 。‎ 实验探究一结束,同学们将图A装置中残留固体溶于水,得到了一杯无色溶液,他们对该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Ⅰ:溶质是NaOH 猜想Ⅱ:溶质是 ;‎ 猜想Ⅲ:溶质是NaOH和Na2CO3‎ ‎【实验探究二】取上述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澄清石灰水,产生 的现象,证明猜想Ⅰ不成立。‎ 同学们经过实验探究证明猜想Ⅲ成立,请你写出证明猜想Ⅲ成立的实验步骤和现象。‎ 实验步骤和现象 结论 猜想Ⅲ成立 ‎176. 在化学实验室,小刚和小强意外发现实验桌上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他们对这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 ‎【实验探究】为检验这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小刚和小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小刚:取少量样品加适量蒸馏水配成溶液后,滴入几滴酚酞溶液,若观察到溶液变红色,证明该瓶氢氧化钠固体没有变质。‎ 小强:取少量样品加适量蒸馏水配成溶液后,滴入适量澄清石灰水,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该瓶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变质。‎ 你认为上述实验方案错误的是 :理由是 ‎ ‎ 。‎ 请你设计另外一个方案,证明该瓶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变质,并完成以下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及结论 ‎【交流反思】在实验室里氢氧化钠需要密封保存。药品密封保存的原因很多,请你写出浓硫酸需要密封保存的原因 。‎ ‎177.(14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做完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后(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对反应后反应器内的剩余溶液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他们继续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分析推断】根据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可以确定剩余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钙。但其中是否含有氯化氢需要通过实验来证明。若剩余溶液显酸性(含有H+),说明含有氯化氢。‎ ‎【查阅资料】碳酸钙不溶于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实验过程】将剩余的溶液倒入烧杯中,微热后冷却到室温。‎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同学 取烧杯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____________ ‎ 现象:溶液变为红色 溶液显酸性(含有H+);溶质中有氯化氢。‎ 乙同学 取烧杯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锌粒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同学 取烧杯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石灰石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提高】若要从剩余溶液中得到尽可能多的纯净的氯化钙固体,同学们认为可以向剩余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经____________、蒸发等操作后即可完成。‎ ‎178. (10分)小亮同学想通过实验探究某企业采用的氨碱法制的的纯碱样品的成分及含量。‎ ‎【提出问题】该纯碱样品中含有哪些物质?‎ ‎【猜想与假设】通过分析,小亮做出如下假设:‎ ‎ (1)只含有Na2CO3 ; (2)含有Na2CO3和NaHCO3‎ ‎【查阅资料】‎ NaHCO3‎ Na2CO3‎ 加入稀盐酸 现象Ⅰ 产生气泡 加入饱和石灰水 溶液变浑浊 现象Ⅱ 加入CaCl2溶液 无明显现象 溶液变浑浊 加热溶液至沸腾,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 ‎(1)表中的现象Ⅰ为 ;‎ ‎(2)现象Ⅱ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探究】为了确定纯碱样品的成分,小亮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请你一起完成小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 ‎ ;‎ 该反应的方程式:‎ ‎ 。‎ ‎②将上述反应后的混合液过滤,取滤 。‎ ‎ ;‎ 证明猜想②成立。‎ ‎【实验反思】‎ 实验步骤①中,氯化钙溶液过量的目的是 。‎ ‎【提出问题2】如何测量该纯碱样品中各物质的含量?‎ ‎(1)为测量该纯碱样品各成分的含量,小亮设计了右图装置,通过称量B装置懂得质量变化来确定样品中各成分的含量。该装置气密性良好,稀硫酸与样品、进入装置B的CO2与NaOH均完全反应,操作无误,但多次实验发现,测定结果有偏差。造成偏差的原因有① ;‎ ‎② 。‎ ‎(2)小亮在老师的指导下重新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该实验有以下操作步骤:‎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将w g 干燥的样品放入锥形瓶中;‎ ‎②称量盛有氢氧化钠浓溶液的B瓶质量;‎ ‎③打开活塞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关闭活塞b;‎ ‎④向锥形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⑤再次称量盛有氢氧化钠浓溶液的B瓶质量;‎ ‎⑥打开活塞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关闭活塞b;‎ ‎⑦根据B瓶增加的质量,计算样品中各成分的含量。‎ 该实验的正确步骤是 。‎ ‎179.(5分)镍(Ni)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金属,常用于电镀工业和制造电池,硫酸镍溶液显绿色,氢氧化镍为难溶于水的绿色固体,在这些化合物中镍元素都显+2价。‎ ‎(1)氢氧化镍的化学式为 。‎ ‎(2)将硫酸镍溶液加入试管中,再滴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振荡后静置。‎ ‎①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 预测反应现象: 。‎ ‎180.(8分)实验室中的试剂一般要密封保存,否则可能会与空气接触而变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发现一瓶未密闭的KOH固体,对其成分提出以下假设,并完成了实验探究。‎ ‎ 假设1:只含KOH; 假设2:含KOH和K2CO3; 假设3:只含K2CO3‎ ‎(1)成分中可能含有K2CO3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假设2或假设3成立。‎ ‎(3)进一步探究的过程如下: ‎ ‎①“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______检验 ‎ ‎②“固体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③加入足量CaCl2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变质试剂也有利用价值,从KOH和K2CO3的组成和性质看,这瓶变质试剂的用途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 ‎181.某同学家中有一袋化肥,可能混入了其他化肥,且化肥包装袋上字迹模糊。该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填空:‎ ‎【提出问题】该化肥中含有什么物质?‎ ‎【收集信息】经询问得知,该化肥可能为铵态氮肥。‎ ‎【提出猜想】该化肥所含的阴离子可能是Cl- 、CO32- 、SO42-中的一种或几种。‎ ‎【实验、记录与分析】‎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1)取少量该化肥样品和少量熟石灰放在研钵中混合研磨 ‎ ‎ 含有铵根离子 ‎(2)另取少量该化肥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完全溶解,滴加足量的硝酸钡溶液,再滴加少量稀硝酸,过滤。‎ 产生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 没有 存在 ‎(3)取(2)所得滤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 ‎ ‎ ‎ 有Cl-‎ ‎【实验结论】若该化肥中只含有一种阳离子,则其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写化学式):‎ ‎ 。‎ ‎【实验反思】若步骤(2)中用氯化钡溶液代替硝酸钡溶液 (选填“是”或“否”)可行,请简要说明原因: 。‎ ‎182.(10分)如图4所示,物质王国的“小朋友”们手拉手围成一圈 做游戏。甲为酸,丁为碱,戊为酸碱指示剂,甲、乙、丙、‎ 丁为不同类别的物质(按物质组成分类)。‎ ‎ 游戏规则:只要相邻的物质能反应,游戏就能进行下去。‎ ‎(1)写出能代表甲与丁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 ‎(2)根据游戏规则,乙可以是 (填物质类别),写出 能代表乙与丙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3)参照游戏规则,从图5中选择三种物质,将其标号填在图6短线上。‎ ‎183.(8分)某学习小组在如图所示的化学药品柜中发现一瓶标签模糊不清的无色溶液,已知这瓶溶液是一下5瓶溶液中的一种:HNO3溶液、Mg(NO3)2溶液、Ba(NO3)2溶液、Cu(NO3)2溶液、NaNO3溶液。‎ ‎(1)根据上述信息判断,该无色溶液不可能是 溶液和 ‎ 溶液,只可能是其他3种溶液中的一种。‎ ‎(2)为了进一步确定该溶液是何种溶液,请你设计实验方案,叙述实 验操作、预期现象与结论。‎ 限用试剂:稀H2SO4、NaOH溶液、Na2CO3溶液、酚酞溶液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 ‎184.小强同学用三支试管,分别取适量的稀盐酸、澄清石灰水、碳酸钠溶液,进行相关实验探究。‎ ‎ 步骤1: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酚酞后,Na2CO3溶液中显红色,说明,Na2CO3溶液显 性;‎ 步骤2:小强把三支试管中的溶液同时倒入一只烧杯中,发现有气泡产生,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且溶液显红色;‎ 步骤3:把烧杯中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得到滤液,滤液中一定不含有 。‎ ‎(选填答案:A.稀盐酸 B.澄清石灰水 C.碳酸钠溶液 )‎ ‎【实验猜想】步骤3所得滤液中溶质可能为:‎ ① NaCl Na2CO3 ; ② NaCl CaCl2 和NaOH ;③ NaCl Na2CO3 和NaOH;④…..‎ ‎【实验验证】(提示CaCl2溶液显中性)‎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 ‎ ‎ 猜想③成立 ‎【反思评价】有同学提出将CaCl2溶液改为稀盐酸,若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且红色消失,则证明猜想③成立。小刚同学认为不正确,其理由是: 。‎ ‎185.(11分)四氧化三铁可用于医疗器械、电子等工业。某实验兴趣小组从工厂采集废液(含FeSO4和少量ZnSO4、MgSO4),进行四氧化三铁的制备实验。‎ ‎【阅读资料】‎ ‎(1)‎25℃‎时,去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表3。‎ Zn(OH)2‎ Fe(OH)2‎ Mg(OH)2‎ 开始沉淀的pH ‎5.7‎ ‎7.6‎ ‎10.4‎ 沉淀完全的pH ‎8.0‎ ‎9.6‎ ‎12.4‎ ‎ 表3‎ ‎(2)‎25℃‎时,Zn(OH)2可溶于pH>10.5的碱溶液。‎ ‎(3)制备Fe3O4的实验流程如下:‎ ‎【回答问题】‎ ‎(1)往废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一个即可)。‎ ‎(2)操作a的名称为 。该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等。玻璃棒在此操作中的主要作用是 。‎ ‎(3)溶液1所含溶质有 (至少写两种);溶液3所含溶质的主要成分为 。‎ ‎(4)该实验取废液‎100g,最终得到产品四氧化三铁质量为‎3.48g,则原废液中硫酸亚铁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低于 (精确到0.01%)。‎ ‎186.小刚学习了盐和化肥单元知识后知道,农家肥料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决定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探究碳酸钾溶液的酸碱性。‎ ‎【溶液配制】将草木灰溶解、固液分离后得到澄清的碳酸钾溶液 ‎【猜想与假设】碳酸钾溶液的酸碱性可能有 种情况 ‎【设计与实验】小刚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向盛有适量碳酸钾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为蓝色。‎ 实验二:向盛有适量碳酸钾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为红色。‎ 实验三:去PH试纸与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碳酸钾溶液滴在PH试纸上,测得PH=12。‎ ‎【结论】以上实验证明碳酸钾溶液呈 性,从物质的分类看,碳酸钾属于 类(填“酸”、“碱”、“盐”),从而说明此类物质的水溶液不一定显中性。‎ ‎【评价】以上三种实验方案中,实验三是从 (填“定性”或“定量”)角度对溶液进行研究。‎ ‎187.某兴趣小组对物质的性质进行相关探究。‎ ‎【提出问题】氯化氢(HCl)气体显酸性吗?‎ ‎【进行实验】该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探究方法,用三朵由紫甘蓝的汁液染成蓝紫色的纸质干燥小花进行如图Ⅰ的三个实验:‎ 实验现象:Ⅰ和Ⅱ中小花不变色;Ⅲ中小花变红色。‎ ‎【查阅资料】图2是同学们查阅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的示意图。‎ ‎【实验结论】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 ‎【交流反思】‎ ‎(1)从微观角度分析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的原因是 。‎ ‎(2)小明向实验Ⅲ中变红的小花上喷足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发现小花最后变成黄绿色,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紫甘蓝的汁液在酸性溶液中显 色。‎ ‎(4)下列实验可以用来说明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的是 。‎ A.测试盐酸的导电性,盐酸能导电 B.干燥的碳酸钠粉末放入氯化氢气体中,不反应 C.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 D.干燥的碳酸钠粉末放入盐酸中,能反应 ‎【拓展应用】‎ ‎(1)该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分子的运动情况,在玻璃管两端同时放入蘸有试剂的棉花,做了如右图所示实验,发现在玻璃管内形成了白色烟环(成分为氯化铵)且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 ‎①白色烟环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的原因是 。‎ ‎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燃烧‎100g氢气,理论上生成氯化氢气体的质量是多少?‎ ‎188.某实验小组为检验露置在空气中的NaOH固体是否变质并确定其组成,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讨论与交流】(1)NaOH能与空气中的 (填化学式)发生反应生成Na2CO3。‎ Na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 ‎【查阅资料】(3)NaOH在空气中不会转化成NaH CO3。‎ CaCl2、NaCl的水溶液均呈中性。‎ ‎【猜想假设】 猜想一:固体全部为NaOH。 猜想二:固体全部为 。‎ ‎ 猜想三:固体为NaOH 和Na2CO3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将待检固体溶于水配成溶液,按以下两种方案进行实验:‎ 方案一: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在pH试纸上,测得pH (填“>”、“<”或“=”)7,说明猜想一成立。‎ 方案二:取该溶液少许,往其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待沉淀不再产生,过滤,再往滤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成 色,说明猜想三成立。‎ ‎【归纳与总结】很明显,方案一的结论 (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 。‎ ‎【探索与拓展】为进一步确定原固体的组成,该实验小组的同学称取‎26.6g待检固体,按下图所示过程实验(步骤②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请参考图中提供的数据计算:‎ ‎(5)‎26.6g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 ‎(6)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7)实验最终所得‎351g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89.(7分)氯气(Cl2)是黄绿色气体,氯气溶于水部分以Cl2分子存在于溶液中,部分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产物中,次氯酸HClO是一种弱酸。氯气溶于水所得溶液称为氯水。把品红试纸(染有品红颜料的滤纸)放入氯水中,品红试纸褪色。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氯气的成套装置图,请填空:‎ ‎ 门市3‎ 浓硫酸 饱和 食盐水 甲 乙 丙 丁 戊 ‎⑴仪器X的名称是: 。‎ ‎⑵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看,装置甲属于 型气体发生装置。‎ ‎⑶氯气在装置丁中被收集,其收集方法为 ,装置戊中可得到氯水。‎ ‎⑷晓红对“氯水使品红试纸褪色”产生兴趣,她所在的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 一起来完成:‎ ‎【提出问题】氯水中的什么成分使品红试纸褪色?‎ ‎【猜 想】猜想1:氯水中的水使品红试纸褪色;猜想2:氯水中的Cl2使品红试纸褪色;‎ 猜想3:氯水中的盐酸使品红试纸褪色;猜想4:氯水中的 (填化学式)使 品红试纸褪色。‎ ‎【实验探究】‎ 实 验 操 作 实 验 现 象 结 论 ‎①把品红试纸放入水中 ‎(A) ‎ 猜想1不成立 ‎②把品红试纸放入干燥的氯气中 试纸不褪色 猜想2不成立 ‎③ ‎ 试纸不褪色 猜想3不成立 ‎【结 论】学习小组通过讨论,找到了氯水中使品红试纸褪色的物质。‎ ‎【反 思】向氯水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会观察到的现象是 。‎ ‎190. (18分) 我国著名的闽籍制碱专家侯德榜,在纯碱制造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用“‎ 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中常含有氯化钠等杂质,化学兴趣小组欲对某品牌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实验探究,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设计了下列两种实验方案进行试验。‎ 资料摘要:‎ Ⅰ.碳酸钠和氯化钙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Ⅱ.浓硫酸具有很强的吸水性;碱石灰常用于吸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方案一] 样品与氯化钙溶液反应,测定Na2CO3的质量分数 ‎(1)样品与氯化钙溶液的反应实验(杂质不与氯化钙溶液反应): ‎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一定量纯碱样品配成溶液后,滴加过量的C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分析滴加的CaCl2溶液要过量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 ‎(3)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进行过滤,把获得的沉淀物进行洗涤、干燥、称量。利用沉淀物质量计算Na2CO3的质量分数为91%。如果不洗涤沉淀物会造成测定结果大于91%,这是因为 _____ 。‎ ‎[方案二] 样品与稀盐酸反应,测定Na2CO3的质量分数 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铁架台略去)和试剂,通过测定样品和稀盐酸反应产生的CO2气体的质量,计算Na2CO3的质量分数(装置气密性良好,忽略盐酸的挥发性且每步反应或作用都是完全的)。‎ ‎(4) 打开止水夹K,先对装置A和B(已连接)通入已除去CO2的空气一会儿,以排尽装置A和B中含有的 ,再接上装置C和D。 ‎ ‎(5)关闭止水夹K,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杂质不与盐酸反应),装置A中样品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 ‎(6)待装置A中的反应结束后,再一次打开止水夹K,继续往装置通入已除去CO2的空气一会儿。根据 _______________ 定律,装置_________(填标号)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就是产生CO2的质量,由此计算出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若没有装置D,将会使测定结果 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191.(10分)盐城盛产的松花蛋,又称皮蛋、变蛋。其中一种加工工艺的主要原料配方为:鸭蛋‎10Kg,水‎10Kg,生石灰‎1.2Kg,纯碱‎0.53Kg,食盐‎0.35Kg。加工时,将纯碱、食盐加入容器中,加沸水溶解,再慢慢加入生石灰充分反应,冷却后得到料液,再加入鸭蛋浸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鸭蛋中富含的营养素有水和 。‎ ‎(2)生石灰加入沸水中,水能持续保持沸腾,其原因是 。‎ ‎(3)静置后,取少量的上层料液,稀释后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料液应变为 色 ‎(4)同学们对上层料液的成分产生了兴趣,请你一起参加他们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料液中含有哪些溶质?‎ ‎【交流讨论】①一定含有NaOH、NaCl ‎②可能还含有其它溶质 ‎ 甲同学推断只有Ca(OH)2‎ 乙同学推断只有Na2CO3‎ 丙同学推断有Ca(OH)2、也有Na2CO3‎ 通过进一步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丙同学的推断是错误的,理由是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取少量上层料液,滴加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 另取少量上层料液,滴加碳酸钠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探究结论】 同学的推断是正确的。‎ ‎【知识应用】①皮蛋食用时加入一些食醋,可以去除氨味和涩感,原因是 。‎ ‎②料液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烧碱。现行配方中,直接用烧碱代替石灰和纯碱作用生成的烧碱。若加工‎10Kg的鸭蛋,需要烧碱的质量是多少千克?(请写出计算过程)‎ ‎192.实验室内有一瓶化肥的标签已脱落,只知道它是NH4Cl、(NH4)2SO4和KNO3中的一种.现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样品在研钵中与   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 ‎(2)另取少量化肥样品与试管中,加入少量水溶解,再滴入图中的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根据以上实验,可知该化肥为   .‎ ‎193.如图所示的是物质A~G相互间的关系(“→”表示物质间存在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A、F都是单质;F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B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在工业上,C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E是一种蓝色溶液.请回答:‎ ‎(1)C的化学式   ,G可能是   .‎ ‎(2)写出E的一种用途   .‎ ‎(3)写出标号①、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   .‎ ‎②   ,反应的类型属于   .‎ ‎(4)分类观是化学的核心观念之一.以上7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化学式,下同),属于盐类的是   .‎ ‎194.碳酸氢钠是一种重要的盐类物质,在生活中用途广泛.小滨同学设计了实验,以探究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 ‎【探究实验1】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方案】取少量该固体加入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再滴入几滴酚酞实验,震荡.‎ 现象:溶液变成浅红色.由此得出结论    ;‎ ‎【探究实验2】能与酸反应 ‎【实验方案】取少量该固体加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现象为   ;‎ ‎【探究实验3】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实验方案】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现象:充分加热后,大试管口有水珠出现,管底有白色固体残留,小试管中澄清石灰石变浑浊.‎ 结论:碳酸氢钠受热能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一种白色固体.‎ 验证:(1)请你帮小滨设计实验,证明试管中留下的白色固体是Na2CO3,而不是NaOH(所选试剂不能用酸).‎ 步骤   ;‎ ‎(2)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拓展应用】试说出碳酸氢钠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用途   .‎ ‎195.如图,甲乙两位同学在实验室分别完成酸与碱、酸与盐反应的实验后,依次将反应后的废液缓慢倒入同一洁净的废液缸中,当乙同学沿废液缸缓慢倾倒废液时,观察到废液缸中先有气泡产生,然后又出现了白色沉淀.为科学处理废液,甲乙同学对废液缸中最终废液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最终废液中含有什么溶质?‎ ‎【猜想与假设】:‎ 甲同学猜想:只有NaCl一种溶质;‎ 乙同学猜想:废液中含有NaCl、CaCl2两种溶质;‎ 你的猜想是:废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 ‎【实验探究】:如果你的猜想是正确的,你设计的实验方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 ‎【反思交流】:随着大家环保意识的增强,实验室产生的污染越来越受到重视,实验中产生的污染物必须无害化处理后再排放.‎ ‎ ‎ ‎ 酸碱盐参考答案 ‎1-5. AAAAD 6-10 ABDAD 11-15 DCAAD 16-20 BAADA 21-25 CBDCD ‎26-30 DCADD 31-35 BCBCB 36-40 DBABB 41-45 BBDBB 46-50 BDACB ‎51-55 BADDB 56-60 BBACC 61-65 ACBAB 66-70 CDBAD 71-75 ABBAB ‎76-80 CACDD 81-85 CCBAA 86-90 BDBBB 91-95 DBCDC 96-100ADDAB ‎101-105 BAADB 106-110 CCCDB 111-115 BCBCA 116-120 BCDCC ‎121.‎ ‎122.⑴ 吸水性 ⑵ ①Fe + H2SO4 = FeSO4 + H2↑ ‎ ‎②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③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①② ‎ ‎⑶ ②③ ‎ ‎123.(1)可以 (2)肥皂水 (3)NaHO3 + HCl == NaCl + H2O + CO2↑ ‎ ‎(4)Ca(OH)2 + CO2 == CaCO3 ↓ + H2O ‎124.(1)③ (2)① (3)④ (4)⑤‎ ‎125.⑴ ②; ③; ⑥ ⑵ ①; ⑩; ⑧; ⑦ ⑶ ①②⑤⑥‎ ‎126.< 红 ‎127.(1)CaO (2)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 ‎(3)改良酸性土壤或配制波尔多液等 ‎128.(1)红 (2)Ca(OH) 2+ Na2CO3= CaCO3↓+2 NaOH ‎129.(1)NaOH溶液吸收CO2装置内压强变小,气球膨起;‎ ‎(2)向外拉注射器3,证明步骤Ⅰ中装置内的CO2已被完全吸收;‎ ‎(3)Ca(OH)2 + CO2 == CaCO3 ↓ + H2O ‎ ‎(4)CO2 能和NaOH溶液反应 ‎130.【猜想与假设】猜想Ⅲ:NaOH和Na2CO3‎ ‎【实验与探究】‎ ‎1.‎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及解释 ‎ Ⅰ (1分)‎ 白色沉淀(1分)‎ ‎ BaCl2+Na2CO3=BaCO3↓+2NaCl(2分)‎ ‎2.碱 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 ‎3.n =‎197m/106( 或n=‎1.86m或m=106n/197或m=0.54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