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50 KB
- 2021-05-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0届中考文言文精读课文写法特点与理解题总汇
初中七年级上册
1、《童趣》(07年福州市中考设题)
本文主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物外之趣”虽非物自身所有,却又与物有关,它是观物者的主观体验作用于物的结果,也可以说是因物而生成之意趣。本文中所说的夏蚊及草间之虫皆极细小之物,可以诱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想像力,意趣即由此生成。
课文写作特色 :1、以生动的笔调,充分展开联想与想像。2、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描写事物。
2、《〈论语〉十则》(重在背诵默写,按要求填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对此曾有过不同看法。请你联系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观点。
课文写作特色:语言简练,用意深远。
3、《世说新语》两则
文章善于抓住人物特征。作者常用简单几个字,精确地描绘出主角的语言、动作,主角的性格便清楚的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善用对照、比喻、夸张、与描绘的文学技巧,如“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典故。善用对比突出人物性格。
《咏雪》
1、 在这篇小短文里,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请谈谈你的观点,并用文中的关键词来支撑这一观点。
2、兄妹两人的“解”哪一个更好呢?请亮出你的观点,并说说你的理由。
《陈太丘与友期》
1、 友人的“无信”“无礼”表现在哪些地方?友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又表现在哪里?(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友人已认错了,元方仍“入门不顾”,这是否也是“无礼”?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七年级下册
4、《伤仲永》
表现手法:文以方仲永的事例说明人的天资与后天成才的关系。文章先叙事,详写方仲永幼年才能出众,而略写此后的情况,先扬后抑,对比鲜明,表达了作者的惋惜之情;然后就事说理,提出作者的见解。学习时,要注意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平庸无奇的原因,想想自己受到什么启发。本文与《孙权劝学》的内容都与学习有关,可以作比较。
问题探究:
1、方仲永才能变化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什么特点?
分为三个阶段:童年——才能初露;少年——才能衰退:青年——才能平庸。
2、方仲永的才能由神童沦为平庸的原因是什么?
① 从方仲永个人来看:其父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② 从道理上看:没有受到正常的后天教育。(“受于人者不至”。)
3、本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学习本文,你受到什么启发?)文中什么地方集中体现了这个道理?
一个人即使再有天赋,如果不加强后天学习,也会变得平庸无奇;天赋较差的,如果不学习,结果更是不堪设想。作者说明了天资与后天教育的关系,强调了后天教育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文章第三段议论集中体现了这个道理(作者观点)。
4、有人说:学习的好坏,完全取决于一个人天赋的高低,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为什么?
不同意。一个人学习的好坏与他的天赋有关,更与一个人所受的后天教育及自身学习有关。只凭借天赋,不加强后天学习,将会成为平庸之人。
5、文中的“受之天”和“受之人”分别指什么?
“受之天”意思是“先天得到的”,指天赋;“受之人”指“后天的教育”。
6、如何理解“得为众人而已耶”?
能够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意思是比普通人还不如。
7、学了这篇文章后,某班级举行了一个辩论会,请你结合本文给甲乙双方确定各自对立的观点,并作为反方反驳正方的观点,要做到有理有据。
【正方观点】天赋决定成才。 【反方观点】后天教育是成才的必然条件。
【反驳】我方认为:后天教育是成才的必然条件。天赋对成才固然能起到一定作用,但它只为成才提供一个基础,对成才并不能起到决定作用。人的知识、能力并不是先天父母所赐给的高智商中所包含的内容。科学研究表明,先天没有缺陷的人,在出生后其智商并没有多大差别,而形成后天差异的根本原因却是后天教育的环境、内容、程度以及个人的努力程度决定的。研究证明,爱因斯坦等大科学家的脑细胞比常人多千百倍,这是后天用脑的结果。——“天才在于勤奋”,“教育创造英才。”
5、《木兰诗》(重在背诵默写,按要求填空)
写作特点:《木兰诗》是一首叙事诗。它有集中完整的故事情节,在叙事上有详有略,详略得当是其主要特点。诗歌对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离别、辞官还乡、家人团聚的内容写得详细。对出征前的准备及十年的征战内容则写得简略。这样处理详略,不只是为了求得行文的变化,使结构疏密有致,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刻画人物。试想,如果将十年的征战生活详细来写,就会冲淡了诗的主题,也与木兰的形象不相吻合。所以木兰的形象塑造得如此成功,是与详略安排分不开的。
6、《口技》
写作特色:1、形象描绘,生动逼真。2、善于剪裁,层次清楚。 3、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紧密结合。
一、整体把握:
1、本文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一位口技人的高超技艺,让人深切感受到口技这义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
2、结构安排
① 交代表演者和表演时间、地点、设施、道具(简单),以及开场前的气氛。
② 写表演者的精彩表演和听众反应。
A、一家四口深夜被犬吠声惊醒。
B、一家人由醒复睡,以及宾客变化。
C、火灾突至,以及宾客以假为真的神态、动作。
③ 表演结束,再次突出道具简单。
二、问题探究:
1、“善”字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概括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统领全篇。
2、首尾为什么交代“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相互照应,突出道具简单,侧面烘托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
3、“抚尺一下”,形成了怎样的气氛?——“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即肃静而紧张的气氛。
4、“满坐寂然,无敢哗者”有什么作用?
表现宾客对口技表演者的向往,表明他令人叹服的艺术魅力,衬托口技表演的高超;为即将开始的演出创造静谧的氛围,是下文表演的烘托和伏笔。
5、口技表演为什么以“犬吠”声开场?
表明故事发生在人们入睡后,交代一家人惊醒的缘由,展开对各种声音的描摹。
6、“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写的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写的是听众的神态、心理。“伸颈、侧目”表表明听得入神,惟恐有遗漏;“微笑”表明心领神会,感到满意;“默叹”表明被折服,又不便拍案叫绝。烘托了口技表演者的技艺高超。
7、三个“大呼”,五个“百千”表现了:火势迅速蔓延;声音大起杂乱;人们紧张慌乱。
8、总写失火时声音复杂、逼真的句子是什么?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9、作者议论的句子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作用:盛赞口技表演者的技艺高超。
10、“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说明了什么?
听众以假当真,想急于逃出火海。反衬了口技表演者的技艺高超。
11、表现宾客情绪由紧张到松弛的渐变过程的语句是:“稍稍正坐。”
12、摘录文中语句回答。
A、表现深夜一家四口由睡到醒,由醒入睡过程:
a.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由小到大,由分而合:遥闻……毕备。
b 由大而小,由密而疏,微闻余声:夫鼻句声……咳嗽。
B、表现从失火到救火的情况:
a.响声大作,由少而多:忽一人……犬吠。
b.百千齐作,应有尽有:中间力拉……无所不有。
7、《短文两篇》
《夸父逐日》
《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在这篇神话中,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跑,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这个奇妙的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这篇神话对后世影响很大。人们常以“夸父逐日”或“夸父追日”“逐日”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有时也用“夸父逐日”来比喻不自量力,但这是从消极方面理解这个神话,不合乎《夸父逐日》作为神话在本质上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问题探究:
1、怎样看待夸父“与日逐走”?
① 从积极角度看:表现了夸父宏大的志向、巨大的力量和气魄。(提倡从积极角度看待) ② 从消极角度看:表现了夸父不自量力。
2、如何理解“弃其杖,化为邓林”?
丰富了神话内涵,丰富了夸父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神话具有浪漫主义魅力。
3、怎样认识夸父形象及神话主题?
夸父有明确追求,他勇敢、执着、至死不渝、甘为人类造福。这一形象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4、《山海经》中保存了一些人们熟知的神话,你还能写出一个吗? 《精卫填海》。
初中八年级上册
8、《桃花源记》
一、问题探究
(一)用原文语句回答:
1、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语句是: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4、表现桃花源中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表现人民生活恬适的句子:往来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表明渔人总体感受的句子:豁然开朗。
7、表明桃花源中人来桃花源原因的句子:先世避秦时乱。
8、表明渔人背信弃义的句子:诣太守,说如此。
(二)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1、第一段描写桃花林又什么作用?
渲染了神秘美丽的气氛,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写桃花源的美好做铺垫。
2、“忽逢桃花林”中的“忽”字表现了渔人怎样的心情? ——事出偶然,意料之外。
3、“欲穷其林”中的“穷”字表现了渔人怎样的心理? ——由于“甚异之”,想探个究竟。
4、“豁然开朗”照应前文什么内容? ——初极狭,才通人。
5、为什么村人“见渔人,乃大惊”?村人对陌生人出现感到惊异,表明桃花源与世隔绝很久。
6、“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表明先世生活年代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
社会动荡,战争频繁,民不聊生。
7、桃花源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民的生活状况、精神状态怎样?
①自然环境:美丽富饶; ②社会环境:安定平和;
③生活状况:安居乐业; ④精神状态:自由快乐。
8、“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从文中可推断渔人向桃花源中人说了什么?
桃花源外朝代更替,社会动乱,人民生活痛苦。
9、桃花源中人为什么叹惋?作者为什么不一一写出渔人的话?
为时代变迁,桃花源外社会黑暗动荡,人民生活痛苦而叹惋。
本文主要写桃花源的美好,而不是世外战乱;另外桃花源外的事世人皆知,没有必要一一写出。
10、桃花源中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什么?
先人已饱受战乱之苦,桃花源中人不想回到黑暗的社会中再过痛苦的生活。
11、为什么村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
对渔人存有戒心,怕外人知道后破坏他们和平安定的生活。
12、作者为什么要写“寻向所志,不复得路”?
表明桃花源是一个似有实无的虚幻世界,并不存在。也表达了作者的痛惜之情。
13、作者为什么要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未果”?
表明桃花源可望而不可即,给桃花源增添奇异色彩;也表明桃花源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隐含了作者无力改变社会现实的无奈。
14、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生活?)
环境优美,人民安定幸福,民风淳朴;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自食其力,安居乐业,和平安宁的理想社会。
15、作者为什么要虚构一个与现实对立的美好世界?
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广大人民的愿望;对美好生活向往,对黑暗社会批判。
16、文章的整体思路:(渔人)发现桃源、访问桃源、离开桃源。
二、迁移拓展
1、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成语是:豁然开朗。
2、你怎样看待陶渊明笔下的理想社会?
它与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当时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有原始共耕的痕迹,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3、渔人是个怎样的人?写渔人有怎样的作用?
渔人背信弃义、不守诺言。
写渔人的作用:一方面与桃花源中人的淳朴好客形成对比,加深了人们对桃花源外社会的认识,突出了桃花源是理想的社会;另一方面,本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渔人是组织材料的需要。
4、针对第二段语句作简要评注。
本段骈散结合,朗朗上口,三字句和四字句连贯流畅,精炼有意境。“黄发垂髫”又运用借代修辞,增强了语言表现力。
5、由“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你能从中联想到哪些人生道理或启示?
围绕“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有所作为,必须经历一些艰难苦难”回答即可。
6、第二段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入手描写的?请你以“桃花源美在……”领起,写两点赏析性文字。
例:桃花源美在自然环境的优美,桃花源美在社会生活宁静。
7、你是如何看待桃花源人避难于桃花源,不复出焉的行为的?
桃花源人在当时是很幸运的,能躲避祸患,生活安定;但从积极意义上来讲,躲避不是永远的,应该起来抗争。(谈出自己的想法即可)
8、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理想王国,你的理想王国是怎样的?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来。 (自我做答)
9、《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
《陋室铭》
一、问题探究
1、统领全篇并点明主旨的句子(词语)是:惟吾德馨(德馨)。
2、文章的前四句,既是形象的比喻,又是事物的类比,表面陋室也具有“名”、“灵”的性质。
3、文章的点题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文章是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表明陋室的景色之雅、交往之雅、情趣之雅,见“
惟吾德馨”,而明“陋室不陋”的。
5、写陋室环境,突出景色之雅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由此可知其环境特点是:恬静雅致。
6、写室中人,突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由此可知室主人也是一位鸿儒。用一成语概括室中情景:谈笑风生。
7、写室中事,突出情趣之雅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从前两句正面实写可知室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从后两句反面虚写可知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之情。
8、以古代名贤自况的语句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运用类比的目的是:表明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与抱负,进一步突出“德馨”。
9、全文画龙点睛的句子是:孔子云:“何陋之有?”引用孔子的话有以君子自居之意,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
10、本文通过描写陋室,表达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11、《陋室铭》和《爱莲说》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本文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引出主旨。“德馨”立意贯穿全篇。
12、写出文中的骈句,散句。
骈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散句:孔子云:“何陋之有?”
13、“仙”和“龙”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能概括出全文大意的词语是:德馨。
14、本文写陋室,却没有一个表现“陋”字,请用四个字概括本文的意思:陋室不陋。
二、迁移拓展
1、本文中含有“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的意思,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为什么?
同意。品德高尚者追求的不是物质条件的好坏,而是精神世界的纯洁与充实。他们鄙弃功名利禄,不趋炎附势,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保持着坚贞的操守,所以身居陋室而不觉其陋。
2、作者做此铭主要表明自己的抱负和情操,也流露出讽刺现实的意味。你能看出当时的现实是怎样的吗? ——官僚士大夫阶层思想庸俗、颓废,居豪宅,寻欢乐。
3、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从本文表达的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来看,作者的思想是积极的;从他独善其身,避而不和庸俗的官僚往来,使自己与污浊的社会隔离开来等做法来看,又是消极的。(也可有自己的看法)
4、人人都有居室,你喜欢的居室是什么样的?请描绘出来,并说明你喜欢的原因。(略)
《爱莲说》
一、问题探究:
1、在第一段中,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意在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操?
从环境习性、体态香气、清高气质等方面,表达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操。
2、“陶后鲜有闻”中的“陶”指谁?文中的“鲜”与哪个词语构成反义词?
指陶渊明。文中与“鲜”构成反义词的是:众(蕃)。
3、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
鄙弃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风,洁身自好,保持坚贞的气节和高尚的品德。
6、“予独爱莲”中的“独”表现了作者什么态度? 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
7、“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表现了莲花什么特点?——庄重、高雅(清高)。
8、作者把莲和牡丹对举,其用意是什么?
批判贪图名利、追求富贵的世风,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品格。
9、作者不愿隐逸,也不贪图富贵,他追求什么? 在污浊的世间,坚贞不渝的保持自己的操守。
10、作者以莲自况,表现了他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委婉地批判了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
11、文中的莲花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不追求名利,在污浊的环境中,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的高尚品德的君子。
12、作者写莲表白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写菊表白自己不愿隐逸的生活态度,写牡丹表白自己对追逐名利世风鄙弃的生活态度。
13、“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慨叹品德高尚的君子太少,含蓄地表明追逐名利、趋炎附势的人太多。
14、怎样理解作者在文尾的慨叹?
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既不想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向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15、用原文语句回答。
(1)莲象征:君子的美好品德。
(2)文中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随俗浮沉,又庄重、质朴,不孤高自许、哗众取宠(或表现莲的高洁,概括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高贵品德和坚贞操守)的名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高度概括莲高贵品质的句子(点明中心的主旨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4)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或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5)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世人甚爱牡丹”,这是因为牡丹是:牡丹,花之富贵者也;“予独爱莲”的根本原因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16、衬托分正衬和反衬两种。本文用菊花和牡丹来衬托莲,其中菊花属于正衬,牡丹属于反衬。
二、迁移拓展
1、细细考虑,“菊之爱”可以有两重含义:①做一个避世的隐士;②像陶渊明那样保持独立的人格。你赞成哪一种说法?谈谈看法。(自圆其说既可。)
如:赞成两重都有道理。作者意思是:避世者不染世尘之埃固然可喜;而入世者“出淤泥而不染”境界更高。
2、鲁迅有诗:“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好问濂溪称净植,英随残叶坠寒塘。”这首诗称颂的是哪一种花? ——莲花。
3、喜欢哪一种花是人的志趣的表现。你喜爱哪一种花?说明喜爱的原因。
梅花。它顶风冒雪,“凌寒独自开”。(傲雪盛开人皆颂,迎寒绽放世堪扬。)
蒲公英花。花朵虽小,却遍布各地,有极强的生命力。(花小能怡情,叶瘦能医疾。)
菊花。在万花纷谢之时独自开放,决不随波逐流,且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百花凋谢始露面,孑身盛开也吐香。)
4、孟子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与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看法相反,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答法一:同意孟子的观点。人的思想受环境的影响,“孟母择邻”说的即是这个道理。
答法二:同意周敦颐的观点。只要人保持坚贞的操守,洁身自好,即使处于污浊的环境中也能不受其影响。如《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
10、《三峡》
一、问题探究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2、第一段总写了三峡怎样的特点?
(1)峡长(七百里)岭连(连山,略无缺处)(3)山高峡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第一段中三峡的山具有怎样的特点?
山高岭连,岸伟峡险(或连绵不断,遮天蔽日)。
4、“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一特定环境下的情景综合表现了三峡怎样的特点?
山的“连”“高”“窄”。
5、第一段作者采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三峡的特点?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6、三峡的夏水有何特点?
(1)水涨(襄陵,沿溯阻绝)(2)流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7、写“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的作用是什么?这是什么写法?你由此想到了李白的哪首诗?
作用:烘托夏天的水涨流急,也突出了三峡夹江对峙、狭窄险要的特点。写法:侧面描写。想到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8、第三段作者是抓住三峡的那些典型景物描写的?表现了三峡怎样的季节特点?
抓住了碧水、怪木、飞瀑来写的。表现了春冬三峡的风光秀丽。
9、总括春冬之景的四个字是什么? 清荣峻茂。
10、“良多趣味”表现在何处?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11、第四段写什么季节的景色?作者是从哪一角度写景的?表现了景物什么特点?
秋季。听觉。表现了幽静、寂寥、凄异的特点。
12、“渔者歌”有什么作用?
说明猿声凄凉、悲哀,从侧面渲染了秋天萧瑟、肃杀的气氛。也暗含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13、作者为什么先写夏水?又为什么先写山,后写水?
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为写水势,先写山势,这既能揭示水急的原因,又能使急流和峻岭相互映衬,能形成一幅险峻壮奇的图画。
14、分别概括三峡夏、春冬、秋三段时间三峡景物的美点。 ①奔放美 ②清悠美 ③凄婉美
15、第一段和后三段是什么关系? 总分关系。
16、本文在语言运用方面有怎样的特点和作用?试作简析。
本文多用四字句式,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读起来收放有致,很有节奏感。语言精练,表现力强,充满生气。
17、文中提到了巫峡,另两峡是什么? 瞿塘峡、西陵峡。
11、《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
《答谢中书书》
问题探究:
1、作者描写景物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观察角度:由仰而俯;景物形象:由显而微;景物状态:由静而动;时间交代:由朝而夕。使山川景物和谐、完整、统一。
2、“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内含作者什么感情?
有高雅情怀的自豪感以及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之情。
3、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什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4、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什么?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5、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什么?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6、“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7、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8、分析“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歇”“颓”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感情和行为,有过程,激发人的想像,充满生命气息。“鳞”字是用借代,避俗,增加了语言表现力,文学色彩浓厚。
9、本文是在是一篇美文。试分析美在何处。
(1)意境美。风光绮丽,融入感情,形成优美的意境。①山水相映之美。②色彩配合之美。③晨昏变化之美。④动静相衬之美。
(2)结构美。全文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以“美”点明全文中心。中间部分具体叙写山川之美。最后以感叹总括前文,首尾呼应,议叙结合,使文章主体部分更为鲜明突出。文中的写景部分,仰视再俯瞰,复平看,最后又分“晓”与“夕来写,次第井然。
(3)语言美。言简意赅,多用对称四字句,配以长句收束;修饰词语使颜色、声音、动作的状态表露无遗。如滔滔急流,泻入大海。
《记承天寺夜游》
一、问题探究:
1、“月色入户”表现了怎样的情味?
运用拟人,似乎月亮也懂得作者寂寞无聊,悄悄进门与他为伴。
2、“欣然起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寂寞寒夜中难得的喜悦与兴奋。
3、从“念无与为乐者”中揣摩作者的心情。
作者可能想:与谁一同赏月才不致辜负如此良宵?在这谪居的寂寞中,谁能与我同赏明月?透出忧愁孤寂的心情。
4、表明“念“的结果的句子是: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5、为什么不假思索地去“寻张怀民”? ——同是被贬之人,也是知心朋友。
6、作者“解衣欲睡,欣然起行”,“怀民亦未寝”,从这里可以看出什么? 二人心有灵犀。
7、“积水空明,藻荇交横”分别比喻什么?表现了景物什么特点?
“积水空明”比喻月光。表现了月光的皎洁、透明。
“藻荇交横”比喻月影。表现了月影斑驳,摇曳多姿。也表现了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
全句渲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8、本文描写了哪些景物?目的是什么?
虚景:清澈的水,水中的植物; 实景:竹柏之影。
衬托了月下庭院的幽静、淡雅和赏月者的恬静、悠闲。
9、写景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清静、舒适、愉悦。
10、想像一下作者与张怀民散步是什么心情。 ——悠闲自得、无忧无虑。
11、“何处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达了作者怎样微妙复杂的感情?(文尾通过“闲人”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怎样理解“闲人”的含义?)
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欢喜、漫步的悠闲、寻求解脱的旷达……各种难言之情尽在其中。
12、结尾惋惜无人赏月,暗示了什么? ——世人大多热中名利,为俗务所累。
13、文中紧扣“闲”字组织文章,“闲人”是点睛之笔,,“闲”表现在何处?(摘引文中句回答)
“解衣欲睡”,见“月色入户”则“欣然起行”;与“怀民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看得很仔细。这些都说明是“闲人”。
二、拓展延伸
1、根据本文创作一副对联。
例:月色懂人心潜窗入户,谪人共婵娟遣忧逐愁
2、从文中可见当时作者思想怎样?你从中能得到什么启发?
苏轼被贬,心情忧郁。但是,他仍然有进取之心,他月夜游寺正是消释抑郁的具体行为。在政治漩涡中损伤了的心灵只有在清凉的无所挂碍的月夜中才得以恢复,从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精神的寄托。作者不是沉溺于感情的深渊中,而是寻求解脱,使这篇散文显得潇洒、隽雅。
本文启发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挫折不能一味消沉,要以良好的心态去调节自己,树立进取之心,从而迎来希望的曙光,走上光明的前途。
初中八年级下册
12. 《与朱元思书》
1.写法特点:
本文把富春江从富阳到桐庐一段的山光水色描绘得生动逼真,使人似置身于奇山异水间。文章以情生辉,抓住“独绝”写“奇山异水”的特征,并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使读者进入诗境。文笔精炼,层次井然,写景抒情,语言生动。
2.具体分析:
文章如何写“奇山”、“异水”?
“异水”——“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分两层写:第一句用夸张的手法写其秀美。第二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其壮美。
“奇山”——“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作者通过树的特点:适寒、竞长、繁多的描写,突出了树之奇,也就显示了山之奇。
文中写“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有什么作用?
以声音来反衬山林之寂静。蝉、猿之声,在空谷传响,袅袅不尽,从侧面突出了山之拔地参天,连绵不断。
“鳶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返。”的作用。
是文章的主旨句。这一句是侧面着笔,通过衬托的手法,强化了山水诱人的力量。与前文的正面描写共同表现“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说说“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的妙处。
一是起反复渲染的作用。写树木遮空,昼夜不分,既照应前面对寒树的描写,又给山水增加奇异色彩。二是使结构更加严谨完美。
一、阅读探究
1、表明富春山天朗气清的壮丽背景(全貌)的句子是:风烟俱尽,天山共色。
2、既写出江流宛转,小舟随波逐流的情形,更表现了作者陶醉于美好大自然的闲适随意心情的句子是什么?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3、总写所感,统领全文的语句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4、作者是怎样有层次的描绘“异水”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先写“缓流”,突出澄澈(游鱼细石);再写“急湍”,突出凶猛(急湍、猛浪)。运用了夸张、比喻的修辞方法。
5、作者是怎样表现“奇山”的?
① 整体形象奇。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郁郁葱葱,顽强生长,互比高低,直插云霄,连绵起伏,生机无限。通过“写貌”表现树之奇,亦山之奇。
② 生长状态奇。
两岸峭壁,皆生寒树,层峦叠嶂,争相竞高,直入云天,动态比拟中,通过“绘形”山之奇尽显。
③ 自然声音奇。
从听觉写泉音、鸟鸣、蝉嘶、猿叫,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交响曲,令人神往。鸟之鸣,婉转流丽,晶莹润畅,富有音韵之美,悦耳动听。蝉、猿之声,在空谷传响,袅袅不尽,从侧面突出了山之拔地参天,连绵不断。通过“摹声”又显一奇。
6、流露出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的句子是什么? 这句对写“奇山异水”有什么关系?
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有这样的“奇山异水”,必然有人的足迹,有人的触景之情,这句是游览者自然生发的感情。同时这句又是侧面着笔,通过衬托手法,强化了山水诱人的力量,突出了“奇山异水”。
7、结尾“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似是多余,对此你有何看法?
不多余。一是起了反复渲染的作用。写树木遮空,昼夜不分,既照应前面对寒树的描写,又给山水增加奇色异彩。二是使结构更加严谨完美。全文犹如作者放出的千里之线,这里又收回手中,承接文章开头四句,清幽淡雅,余音缭绕。
二、拓展延伸
1、由“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你想到了哪两篇文言文中的话?写出相应语句、作品和作者。
“潭中鱼可白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柳宗元《小石潭记》)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郦道元《三峡》)
2、由“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你联想到生活中的什么现象?
富贵人虽然自有他们的享受,但是未必没有烦恼;而遁迹山林的人固然有种种不便,但其快乐是无法比拟的。
13.〈〈送东阳马生序〉〉
写法特点:
1. 本文运用夹叙夹议的方法,鼓励马生勤奋学习。从自己艰苦求学的经历说起,在叙述中隐隐地有着议论的意图。写自己的艰苦经历是正面教育,写富家子弟求学的情形是提供反面的教训。这一切无不是为着勉励马生。最后水到渠成地推出题旨。
1. 善于运用对比手法。最为明显的是用富家子弟的豪华和自己的贫寒的对比。从这些对比中引出结论,很鲜明,很有说服力。
一、阅读探究
1、作者是怎样表现自己在年轻时的求学之难和用心之艰的?
(1)幼时求学的艰难: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天大寒而弗之怠,走送之。
(2)成人后求师的艰难:A、叩问之难。 B、途之难。 C、生活之苦。
2、作者“因得遍观全书”的原因是:爱好读书,克服家贫和自然条件的恶劣,借书苦学。
3、作者用大量的文字书写求师之艰的目的是什么?
拿自己的艰苦求学经历勉励马生珍惜太学的条件,刻苦学习。
4、全文中怎样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中心的?
拿作者自己的粗袍敝衣与同舍生的豪华穿戴作对比。
通过对比,说明了学业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是否努力的道理。
5、作者写赠序的目的是:勉励马生努力学习。
6、古人有克服艰苦条件努力学习的佳话,试举例。
① 欧阳修画荻习字。 ② 王冕僧寺夜读。 ③ 杨时程门立雪。
④ 匡衡凿壁借光。 ⑤ 车胤囊萤夜读。
7、你从作者身上看到了什么优良品质?
①从作者年轻时求学上看:作者对读书有浓厚的兴趣,为学有所成,不畏艰难,学习刻苦,有克服困难奔向目标的坚定决心和毅力。
②从作者写本文的态度上看:作者德高望重,但却不摆出名人的架势说教,而是真挚诚恳,循循善诱,反映了他高尚的品德,也反映了他对后代人的殷切关怀。
8、马生本是一个用心学习的人,作者为什么还要勉励他刻苦学习?
宋濂深制知当时的太学使人养尊处优,所以勉励马生。
二、拓展延伸
1、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条件优越,你怎样学习?(自做答案)
从树立远大理想,珍惜今天幸福生活,发愤读书,为国为民作贡献等角度作答。
2、请写出古代勉学名言。 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
14.〈〈小石潭记〉〉
写法特点:本文描写生动细致,充满诗情画意。作者在写小石潭的景物时能驾驭自如地融进自己的感情,景随情迁,自然的形成一种凄清的艺术境界。
第一段. 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使景物有极强的动态的画面感。
第二段. 用定点描写的方法写潭水和游鱼。“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动静相生,游鱼与潭水相互映衬。由情入景,由景及情。
第三段. 写小石潭的水源和潭上景物。“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运用比喻的手法,用北斗七星的曲折和蛇的爬行来形容小溪的形状,用狗的牙齿来形容小溪的两岸。形象而又逼真。
第四段. 写坐在潭边的感受。“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廖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作者突出的写出一个“静”字,并把环境中的静深入到心神中去,情景相融,写出了一中凄苦孤寂的心境。是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的曲折反映。
一、阅读探究
1、作者是怎样精心地写小石潭的出现的? ——隔篁竹→闻水声→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2、直接和间接写潭水特点的语句是分别是什么?
直接写潭水的语句是:闻水声,如鸣佩环,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间接写潭水特点的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似与游者相乐。
3、第一段写出了小石潭怎样的特点? 石奇、水清、树绿。环境清幽,景物奇美。
4、文中从哪儿可看出小石潭人迹罕至? 隔篁竹,伐竹取道。
5、文中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什么?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6、作者在第二段里具体描绘了什么?
水清鱼乐。第二段对潭水的描写,分别从游鱼、鱼影、日光等角度去点染,整段文字没有一个字写到水 ,却又无处不在写水。
7、抒发作者抑郁忧伤之情的一组句子是什么?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8、摘出有关写“鱼”的句子:
⑴ 鱼静态的句子: 佁然不动。
⑵ 鱼动态的句子: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⑶ 鱼情态的句子:似与游者相乐。
9、作者是怎样活灵活现地描绘潭中游鱼的?
⑴ 动静相应。“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既写出了环境的幽寂,又表现了鱼儿的自由欢快。
⑵ 恰当映衬。“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等语映衬了水之澄澈,与“石潭”照应。
⑶ 借景抒情。“似与游者相乐”以及之前对鱼儿忽停忽去、怡然自得的描写,都反映了作者想在山水之中求得片刻欢乐,反映了作者改革受挫时的心境。
10、第四段描写了小石潭怎样的景色和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景色和气氛:幽深冷寂;心情:孤凄悲凉。
11、为什么作者先描写“水、石、树蔓”,而后才描写"鱼"呢?
作者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先看到水石树蔓,才能再看到游鱼。
12、作者描写日光、鱼影,真正的目的是:衬托水的清。
13、文中提到“乐”字,这跟全文的情调协调吗?说说你的理解。
作者为了摆脱政治失意而寄情于山水,看到荒野中隐藏着这样清幽美丽的景色,又看到鱼儿的自由欢快,心情变得好起来,这里的“乐”与作者内心的愤懑不平成了强烈反差,更有力地提示了痛苦的深度。
14、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如何理解这“一乐一忧”?
“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作者参与政治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感情的主调,寄情山水正是为摆脱这种抑郁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15、“若”“似”“如”都可以用来打比喻,但有时又不一定是比喻。试指出下列句子哪些是比喻,哪些不是。
① 闻水声,如鸣珮环。 ② 皆若空游无所依。 ③ 似与游者相乐。
比喻:① 闻水声,如鸣佩环。 ② 皆若空游无所依。
16、用自己的话概括各段大意。
第一段: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及石潭概貌。
第二段:小石潭的水清鱼乐 。
第三段:写潭的水源。
第四段:潭周围景色及作者的感受。
17、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抓住了小石潭怎样的特点?
发现小石潭 → 潭中景物 → 小溪源流 → 潭中气氛
(闻声见形) (水→石→树→鱼) (溪身→岸势) (气氛→感受)
18、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二、迁移拓展
1、课文写景中融有感情,试说说作者观鱼时是怎样的心情,游览到最后又是怎样的心情?你怎样看待这种心情?
作者为了摆脱政治失意而寄情于山水,当看到鱼儿时心情变得欢快起来,后来又看到小石潭这么美的景色被埋于荒远,加上凄清的自然环境的触发,于是想起自己被贬的遭遇,而产生愤懑不平的心情。
这种心情是特定环境与作者经历结合的产物,是一个正常人都会有的,它也反映了古代不得志文人普遍的心情。
2、本文历来被誉为精品,你认为其原因是什么?
① 作者敢于选择被遗弃于荒野的无名小潭作为表现对象,有过人的艺术胆量。
② 情景合一,景随情迁,形成了凄清的艺术境界,表现了高超的艺术技能。
③ 手法高妙。移步换形,以鱼衬水,以景衬人,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15.〈〈岳阳楼记〉〉
写法特点:
1. 文题是〈〈岳阳楼记〉〉,却巧妙地避开楼不写,而去写洞庭湖,写等楼的迁客骚人看到洞庭湖的不同景色时产生的不同感情,以衬托最后一段所谓的“古仁人之心”,别出心裁。
2. 全文将叙事、写景、议论、抒情自然结合起来,既有对事情本末的交代,又有对湖光山色的描写;既有精辟深刻的议论,又有惆怅悲沉的抒情。其中议论的文字不多,但有统帅全文的作用。
3. 本文语言以骈句为主,骈散结合。开头结尾的叙述文字用散句,庄严而质朴中间写景状物的语句多用骈句,辞彩华美。音韵和谐;议论抒情语段(“嗟夫”一段)也用散句,抑扬顿挫,富于变换。这样,骈散交替,叙议结合,文质兼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4. 第三段和地四段的写法和作用。
第三段写览物而悲者,第四段写览物而喜者。这两段采用对比的写法,一阴一阳,一悲一喜,两相对照。情随景生,情景交融,有诗一般的意境。由这两段的描写,引出最后的第五段,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一、阅读探究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却重修岳阳楼,这说明了什么(作者写“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目的是什么)?——说明滕子京虽然被贬谪,却依然积极进取,有“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
2、“衔远山,吞长江”用“衔”和“吞”写出了洞庭湖的什么特点?
生动表现了远山、长江和洞庭湖的关系,写出了洞庭湖的浩淼和气势。
3、第二段表明“岳阳楼之大观”的句子是什么?景物特点怎样?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表现了洞庭湖景象开阔而多变化的特点,渲染了洞庭湖浩瀚的气势。
4、表明洞庭湖的地理优势的句子是: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5、作者写岳阳楼及其周围景色的目的是什么?景色特点与作者本人特点有联系吗?
写岳阳楼及其周围景色的目的是引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景色特点与作者本人特点吻合:洞庭湖景色开阔,极有气势,这与作者的开阔胸襟和宏伟气度吻合。
6、由景入情,领起下文的句子是什么?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7、三、四两段写出哪两种不同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的不同览物之情?
景色一:天气阴冷(阴);相关览物之情: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悲)
景色二:春光明媚(晴);相关览物之情: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喜)
8、“宠辱偕忘”的“宠”和“辱”分别之什么? “宠”:提升;“辱”:降职。
9、洞庭湖一带并没有虎和猿,怎样理解“虎啸猿啼”?
可能是迁客骚人览物时产生的幻觉,也可能是由风声产生的想像。
10、郦道元在《三峡》中也以“猿鸣”烘托凄凉的气氛,他是怎样写的?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1、阴晴两幅图画,都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 ——由白天到黑夜。
12、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的实质是什么?
他们的悲喜之情都是“以物”“以己”而生。(以物喜,以己悲。)
13、作者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的目的是什么?
为与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对比,突出古仁人之心。
14、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是什么?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胸襟阔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以天下为己任)。
15、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与古仁人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己悲。(思想感情受外物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所左右。)
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思想感情不受外物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所左右,有开阔的胸襟,以天下为己任。)
16、“居庙堂之高”和“处江湖之远”分别指什么?“进”和“退”分别指(呼应)什么?
“居庙堂之高”指在朝廷做官,“处江湖之远”指不在朝廷做官。“进”指(呼应)“居庙堂之高”,“退”指(呼应)“处江湖之远”。
17、用原文语句回答怎样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8、 点明中心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9、“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指:迁客骚人的“以物喜”、“以己悲”之情。
20、“微斯人”中的“斯人”指:古仁人(暗含滕子京)。
21、范仲淹借此文委婉地表达了对滕子京的劝勉,结尾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感慨。就全文来看,这句有何言外之意?[2003年中考题]
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
2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
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思想,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品德。
23、本文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及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二、延伸拓展
24、第三段、第四段具体表现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这两段内容,分别以“悲”和“喜”为首字,写以组不少于五言的对偶句。[2003年中考题]
例:(1)悲阴风怒号,喜渔歌互答。(2)悲景色隐晦,喜天光晴朗。
25、“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三句话因其文质兼美而脍炙人口,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句,结合《岳阳楼记》和自己的生活谈谈你的体会。[2003年中考题](提示:谈体会既要联系原文,又要结合自己生活。第一句可围绕政治理想谈,第二句可围绕旷达胸襟谈;第三句可围绕远大抱负和民族责任感谈。)
例: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滕子京在自己的政治生涯遭受挫折之时,仍然奋发有为,政绩卓著,有积极的政治理想,这是他身上最宝贵的东西。这启示我们:生活中不会一帆风顺,只有不畏逆境,志存高远之人,方能使自己的人生永闪光芒。
26、你如何看待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
古代就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也有“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民本思想,不过这是针对君主提出的,目的在于缓和封建统治者和人民之间的矛盾,客观上有利于人民,但不具有普遍意义。范仲淹把它发展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并以此作为仕途进退的原则,具有深远影响。他的“忧君”思想,虽然带有时代的局限性,但他所提倡的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然有借鉴和教育意义。
16.〈〈醉翁亭记〉〉
写法特点:
1. 本文结构严谨巧妙,以“乐”字贯穿全文,并层层烘托,前后呼应有方。
写山水,是抒发“得之心”的乐;写游人不绝路途,是表现人情之乐;写酿泉为酒,野肴铺席,觥筹交错,是表达“宴酣之乐”;写鸣声婉转,飞荡林间,是显示“禽鸟之乐”,更是为着表现太守自我陶醉的“游而乐”。全文因景生乐,因乐而抒情,围绕“乐”字展开,形成统一的整体。
文章一开始敷设了五层笔墨,环滁皆山——西南诸峰——深秀“琅玡”——潺潺泉水——有亭翼然。这样不仅让人们了解到醉翁亭之所在,而且通过层层烘托,突出了它的美。作者为了突出“太守之乐”,也是用的层层烘托的笔法。用禽鸟之乐,反衬众人之乐,再用众人之乐,反衬出太守之乐。
前有伏笔,后必照应。文章一开始写道:“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直到文章结尾才写道:“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再如“太守乐”呼应了“山水之乐”,乐从山水来,太守乐就有了根据。“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照应了“太守与客来饮于次,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又如“夕阳在山,人影散乱”,跟前文的“暮而归”又恰成照应。
2. 骈散结合,语言精炼流畅优美。
本文运用骈句,除了句中自对、两两相对外,还注重大量运用虚词。全文用了21个“也”字,用了25个“而”字,把诗一样的句子断开,让它带上散文的韵味。这样整散结合,使文章既有诗的意境,又有散文的美感。如“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两句,去掉“而”字,就变成了诗句;加上“而”字,就变成了文句。“而”字的使用,加强了回环咏叹的意味。
3. 本文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
一、阅读探究
1、作者写醉翁亭是怎样落笔,一步步自然入题的?
从山落笔,由山写到泉,由泉写到亭,自然入题。
2、第一段的写景顺序是什么? ——由远到近,由大到小,由山及泉及亭。
3、第一段文字中包含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什么?常用意思是什么?
醉翁之意不在酒。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彼,或别有用心。
4、“太守自谓也”在文中的作用是:引出下文。
5、 第一段写了哪两个主要内容? ——(1)醉翁亭的自然环境;(2)命名缘由。
6、表明“醉翁”雅号由来的句子是:“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7、“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一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微露主旨,为全文奠定抒情基调。
8、表明全文线索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9、写山和泉有什么作用?
由山引出泉,再由泉引出亭,既介绍了环境,又为写亭作了自然的铺垫。
10、说太守而不称名,为什么? ——为文末设伏。
11、本文写景的作用是:以景美寄托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12、以简短的话概括第二段的主要内容。 ——写山间朝暮、四时的不同景色。
13、写朝暮之景的句子和四时之景的句子分别是什么?
朝暮之景: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四时之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14、第二段在描绘景色时抓住了什么特点来写的?
抓住了时令不同,季节不同,景物也不同的特点。
15、第二段的结构特点是什么?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分——总。先写山间之景,再写景中之乐,强调了“乐亦无穷”。
16、第二段把山水之乐具体化(总收之笔)的句子是什么?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抒发了作者被美景陶醉时的欢乐心情。
17、第三段写了什么内容? 滁人、宾客、太守游琅琊山的情形。
18、第三段分几层?分别用三字概括层意。哪一层是核心?
四层:(1)滁人游;(2)太守宴;(3)众宾欢;(4)太守醉。太守醉是核心。
19、“伛偻提携”指什么?是什么修辞方法? 老人、小孩。借代。
20、滁人如此兴高采烈地出游的原因是什么? 生活安定富足,怡然自乐。
21、太守与宾客出游,不事铺张、不讲排场,表现这一特点的句子是什么?
临溪而渔;酿泉为酒;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
22、“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呼应前文什么话?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23、太守真正的醉因是什么?
太守励精图治,滁人生活安定、富足、欢乐,自己也能与民同乐。
24、太守宴中饮食之物的共同点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山间野味,取之于当地。揭示宴酣之乐采自山水之乐。
25、醉和乐有什么关系? 醉乐统一。因乐而醉,醉又增乐;醉是表象,乐是实质。
26、第四段写了什么主要内容? 太守于宾客日暮醉归,归结全文主旨。
27、“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照应上文什么内容? 暮而归。
28、作者怎样使用陪衬手法的?
以禽鸟乐衬托人之乐,再以人之乐衬托太守乐,层层加高,突出了太守之乐。
29、太守所醉、所乐的是什么?
太守被贬,但仍励精图治,政绩卓越,使得滁州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因此太守“醉”于其中,也乐在其中。
30、全文的主旨句(将“醉”于“乐”统一起来的句子)是什么? 醉能同其乐。
31、怎样理解“太守之乐其乐”?
励精图治,心系百姓,以百姓的平安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即与民同乐。
32、“太守之乐其乐”中“乐”的含义有哪些?
(1)寄情山水之乐;(2)政绩卓著之乐;(3)与民同乐之乐。
33、本文写景之中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悠然自得的心情和与民同乐的旷达胸襟。
二、拓展延伸
34.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来看,两人的思想有什么共同之处?
两人有都被贬的政治遭遇,但“不以己悲”,都具有“忧民”及“与民同乐”的思想,具有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
35.“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宗旨,“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是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郑培民的为官原则,请联系本文,谈谈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我党从诞生那一天起,就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共产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应时刻谨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党的宗旨,像欧阳修那样,把百姓的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这样才能赢得百姓的支持和拥护,巩固我党作为无产阶级先进政党的执政地位。郑培民同志就是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他身居领导岗位,心系人民群众,始终把“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廉洁从政,艰苦奋斗,鞠躬尽瘁,真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真正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和崇高品德,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衷心赞誉,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典范。
36.联系本文谈谈为官者怎样才能做到“与民同乐”。
为官者要树立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像欧阳那样,抛弃个人荣辱,胸襟阔达,时刻以人民疾苦为念,“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把百姓是否同意、人民是否满意作为衡量自己业绩的标准,以高尚的人格和行为解决人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人民谋福利,创造出人民满意的业绩。
初中九年级上册
17、《陈涉世家》(02年福州市中考设题)
问题探究:
1、陈涉起义的直接原因及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
直接原因: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
2、陈涉为起义所作的两方面舆论准备是什么? 丹书鱼腹;篝火狐鸣
3、陈涉是怎样一个人?
——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卓越的组织和领导才能,有超人的才略和胆识。
4、文中能体现陈涉少时就有远大志向的一句是什么?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5、 既表明陈涉对统治阶级无比愤恨又表明其伟大抱负的动员群众的名言是什么?
——王候将相宁有种乎!
18、《唐雎不辱使命》(05年福州市中考设题)
问题探究:
1、秦王是怎样一个人?——骄横狂妄、贪得无厌、奸诈狡猾、外强中干
2、唐雎是怎样一个人?——从容镇定、不畏强暴、有胆有识、有凛然正气、热爱祖国、不怕牺牲。
3、唐雎列举专诸刺王僚等史实有什么用意?
两方面:一是对自己提出的“士之怒”的厉害程度加以渲染说明,二是警告秦王吸取教训,不要轻举妄动,自寻死路。
4、本文最后一段描写秦王的神态的变化对刻画唐雎的形象有何作用?
从侧面烘托唐雎有智有勇、英气逼人的大无畏精神。
5、文末说秦王“色挠”,“长跪而谢”,并且请唐雎“坐”,秦王真的屈服了吗?为什么? 这是秦王的权宜之计,表现出他的奸诈狡猾。他请雎“坐”,是坐下来谈,不是放弃吞
并。文中所说,也只是恭维唐雎的话,从当时秦在军事的占压倒优势及秦王的性格来看,秦
王是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的。
初中九年级下册
19.《公输》(03年福州市中考设题)
《公输》讲的是楚国将要对宋国发动的战争,通过记叙墨子劝阻楚国进攻宋国的曲折生动的故事,围绕矛盾冲突来阐明道理,表现墨子机智勇敢的特点,反对非正义战争的主张。作者还善于运用比喻,进行层层推理。
阅读理解
1、楚国攻宋的借口是:公输盘为楚造云梯。
2、墨子去楚国见公输盘的原因是什么?反映了墨子什么思想?
劝阻公输盘助楚攻宋。反映了墨子坚持正义、反对战争的思想。 (“兼爱”、“非攻”)
3、墨子让公输盘帮助自己杀掉仇人的目的是什么?
巧设陷阱,诱使公输盘说出“吾义固不杀人”。
4、墨子是怎样劝说公输盘的?
抓住“吾义固不杀人”这句话,指出他为楚国造云梯是不智、不仁、不忠、不强、不知类,使公输盘理屈词穷。
5、“公输盘服”中的“服”说明了什么?公输盘为什么能“服”?
公输盘服”中的“服”说明了墨子论说有理有据,使公输盘无话可说。公输盘之所以能“服”,是因为墨子抓住了要害(“义”),巧用言辞,据理反驳,使公输盘落入自己所设的陷阱中,使他自我标榜的“义”失去根据,站不住脚。
6、接表明公输盘不肯为墨子杀人的原因的句子是:“吾义固不杀人”。
7、墨子在楚王面前,为什么不直接说出攻宋的不义,而诱使楚王说出“必有窃疾矣”?
引鱼上钩,先发制人,进一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以使楚王陷入墨子设定的圈子中无话可说。
8、“文轩”与“敝舆”、“锦绣”与“短褐”、“粱肉”与“糠糟”三组词语既构成比喻,又是对比,它们各自比喻什么?对比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文轩”比喻楚国地域辽阔,“敝舆”比喻宋国地域狭小;“锦绣”“粱肉”比喻楚国富有,“短褐”“糠糟”比喻宋国贫穷。对比的作用是:揭露楚国扩张领土的攻宋本质;满足了楚王的大国虚荣心;使楚王觉悟到以大攻小、以富攻穷是无利可图的愚蠢之举。从而增强了论辩的说服力。
9、墨子为什么要模拟攻守?
从心理上、战略战术及准备上彻底挫败楚王攻宋的阴谋,防止战争发生。
10、楚王最后放弃攻宋的原因有那些?楚王和公输盘不敢轻举妄动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楚王最后放弃攻宋的原因有:攻宋1从道义上讲不通;2从国力上看不值得;3从战术、战备的实力上不及人。楚王和公输盘不敢轻举妄动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在战略战术和实力准备上比不上宋国。
11、从全文上看,墨子是从哪几方面劝阻楚国攻宋的?
①道义上(可包括情理上、穷富上)②实力上(包括攻守战术及准备)。
12、从全文看,墨子、楚王、公输盘各是什么样的人?
墨子:敢于斗争、机智善辩、镇定无畏、舍生忘死、反对战争。
公输盘:好战,为战争而自我标榜,内心虚弱又仗势欺人,阴险狡猾。
楚王:好战,强硬霸道、阴险狡猾。
13、墨子阻止楚国攻打宋国的过程可分为哪几个层次?
1、与公输盘论辩,使公输盘理屈词穷;2、与楚王论辩,使楚王理屈词穷;3、模拟攻守,说明攻宋无益,使楚王放弃攻宋。
14、墨子善于守城,由此而来的一个成语是什么?现在是什么意思?
墨守成规。现在形容因循守旧,不肯改进。
15、当今世界,世界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但在局部仍有战争发生。学了本文,你怎样看待以美国为代表的大国发动的战争?怎样才能阻止这种战争?
当今世界,以美国为代表的少数大国,经常寻找借口,以强凌弱,挑起事端,以“世界警察”自居,干涉他国内政,发动非正义战争,给世界和平造成了严重威胁,也给某些国家的人民造成了严重的灾难。作为爱好和平的人们,要认清战争的性质,既不支持战争,也不畏惧战争,运用智慧和正义的力量,善于斗争、敢于斗争;同时,积极建设自己的国家,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防止贫困受欺。
20.《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以议论为主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则善于运用排偶,语句整齐流畅,一气贯注,具有说服力,而且手法多样,论证严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论证了“人和”思想在治国中的重要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论证了忧患意识对治国的重要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采用列举历史事例和道理相结合的方法,层层深入地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全文共四段,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至二段):用排比句式,列举了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的事例,有力论证人才要再忧患中造就的道理。第二部分(第三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受艰苦磨炼的必要性,说明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第三部分(第四段):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也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两则短论,在论证方面的异同点如下: (1)相同点:两篇短论都运用了类比论证的方法。第一则以战争中的事例作为例证,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第二则从个人事例说起,在得出“困境出人才”这个观点后,转到统治者治国上,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事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2)不同点:两则短文提出论点的方式不尽相同。第一则短文的论点在文章中间部分点明,然后对论点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和阐述;第二则短文在文章结尾处揭示出论点,不再对论点进行解说。
在论证结构上,第一则采用了总起——分承——最后总结的结构方式,第二则采用的是先分后总的结构方式。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问题探究:
1、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是:天时、地利、人和。
2、“三里之城……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论述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①论述天时不如地利。②论述地利不如人和。
3、用“三里”、“七里”的目的是什么?“环而攻之”说明了什么?
极言城小,容易攻打。“环而攻之”说明了攻势之大。
4、“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小易攻,“然而不胜”,说明守城和攻城双方各占什么条件?说攻城一方失利的目的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道理)?
守城方占地利,攻城方占天时。说明“天时不如地利”。
5、“三里之城……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分别从什么角度说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先从进攻一方失利说,再从防御一方失利说。这样写使行文简洁。
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以双重否定排比句表明守城一方城高、池深、武器装备精良、粮食充足,但“委而去之”,这说明守城、攻城双方各占什么条件?说守城一方失利的目的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道理)?
守城一方占地利,攻城一方占人和。说明“地利不如人和”。
7、“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连用双重否定排比,强调了什么?三个句子的顺序为什么不能颠倒?
强调地利不足恃。三句是按照治国顺序排列的,是递进关系,必须将前一个事情做好,才可能做好后面的事。
8、全文的主旨句(结论句)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9、文中的“君子”指什么样的人?—— 得道(施行仁政)的多助之君。
10、君子“战必胜”的前提条件是什么?根本原因使什么?
① 凭借施行仁政,人民支持拥护他的前提条件,去攻打连父母兄弟都背叛他的寡助之君。
② 根本原因是“得道者多助”。
11、君子“战必胜”的结果说明了:人和最重要。(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12、孟子认为怎样才能“得道”?“得道”的结果怎样?
施行“王道”,即仁政。结果是能得人和,取得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战必胜”。
13、孟子写本文的目的是讲战争吗?
不是。是借助战争讲民心向背,论实施仁政的重要性,突出君主如何治国。
14、生活中要做到人和,必须坚持怎样的原则?
谦虚真诚,与人为善;心系他人,团结友爱;摈弃私欲,胸襟开阔;明事理,辨是非。
15、《三国演义》再现了群雄逐鹿、三国鼎立的历史画卷,以本文道理分析三国各占怎样的优势? 魏占天时,吴占地利,蜀占人和。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问题探究:
1、第一段运用排比句列举事实,这些人物的共同点是什么?列举人物的目的是什么?
都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目的是以事实证明只有经历艰难困苦的磨练才能成就不平凡的事业(逆境造就人才),从而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
2、“是人”指什么人?作者由列举的历史人物写到“是人”,这是什么顺序?
像上文说列举的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的人。采用了从个别到一般的顺序。
3、作者在第一段列举事实之后说明了什么道理?
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难困苦的磨练。
4、一段的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先列举事实,再从事实中归纳出作者的基本观点。
5、人经受一番磨练的目的是什么?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使其内心惊动,性情坚韧,原来所没有的才能得以增长,从而担当起上天下达的重大担子。)
6、造就人才的客观(外部)条件是什么?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艰难困苦的磨练)
7、造就人才的主观(内部)条件是什么?
困于心,衡于虑。(内心忧困,所行不顺,经历一番艰苦的思想斗争)
8、“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人处于困境能激发斗志。
9、“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句论述了什么道理?怎样理解这句话?
论述了“死于安乐”的道理。这句针对国君提出,意思是说如果国内没有执法严格、敢于直谏的臣子,国君就会胡作非为;外面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国君就会耽于安乐。这样,国家常常会灭亡。
10、第一段和第二段分别论述了什么?
第一段侧重论述“生于忧患”,第二段侧重论述“死于安乐”。
11、本文的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2、全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归纳论点,得出结论。
13、全文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类比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14、.本文重点论述了:生于忧患。
15、结合本文,谈谈中学生为迎接时代赋予的使命应作好怎样的准备。
作为中学生,担负着将来建设国家的重大使命,要承担起这一历史赋予的重任,就必须抛弃物质、精神上的各种享受,勇闯困境,磨练自己的意志,有起百折不回的信心、勇气和力量,为将来报效国家打下坚实的基础。
16、有人说,现在生活条件优裕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已经失去了意义,请谈谈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这一观点不正确。越是生活条件优裕,越要居安思危。一方面,优裕的条件容易使人懒散、堕落、不思进取。另一方面,即使优裕的生活中,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挫折,要想战胜这些挫折,必须树立忧患意识。其三,经历过困境的人,才干会得以增长,这会提高他应对各种复杂多变的客观世界的能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所以,生活条件优越与树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意识并不矛盾。
21.《鱼我所欲也》
全文共两节,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1节):提出中心论点并用道理论据来进行分析论证。这一节可分为三层:第一层(1~2句):作者提出自己的论点:舍生取义。
1句:用生活中熟知的具体事物“鱼”和“熊掌”设喻,把生命比作鱼,把义比作熊掌,得出结论是“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即认为义比生命更珍贵,就像熊掌比鱼更珍贵一样。
2句:由上一句的设喻自然引出“舍生取义”的主张。这也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第二层:(3~7句):对论点进行进一步分析论证,这一层是全文的重点。对于为什么要舍生取义,孟子从三方面进行了论证: 第1方面(3句):这是作者从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这一句里作者所说的“甚于生者”就是指“义”;“甚于死者”就是“不义”。于是为了“义”可以“舍生”,即使死掉,也不做“不义”的事。
第2方面(4~5句):这是作者从反面申述观点。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作者认为若心中喜爱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心中厌恶的东西没有比死亡更甚的,那么为了保全生命,为了躲避死亡祸患,又有什么手段不可以采用的呢?言外之意为:这样下去,人们的行为会变得无所不为,卑鄙无耻了。
第3方面(6~7句):这是从客观事实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有人舍生取义。这2句论证说:有人不去做(第2方面论证的反面行为)所以还有比生命更为人们所珍爱的——义;还有比死亡更为人们所厌恶的——不义。 第三层(8句):得出结论,其实人人都有向善之心,“义”本来就是一种充塞天地之间的正气,无处不有,但是当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时,大多数人并非想不到,而是做不到。
这种重义之心不单是贤人才有,而是人人都有,只是贤人没有丧失罢了。通过以上论证,文章开头提出的中心论点就成立了。
第二部分(2句):运用举例论证来论证中心论点。 这这一节也可以分为三小层。
第一层(9~10句):举“一箪食,一豆羹”的例子,告诉我们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箪食、一豆羹”在生死关头,也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呼尔”“蹴尔而与之”就连“行道之人”与“乞人”都不屑受之,这就是“羞恶之心”,是对“义”的坚持。
第二层:(11~13句):又举例,从反面说明“万钟”亦不应受之。优厚俸禄是指“华丽的住宅、大小老婆的侍奉、熟识穷朋友的感激,然而这些都是身外之物,与生命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先前宁肯死也不接受决定生死的“一箪食”、“一豆羹”,而现在却不顾廉耻地接受了所谓的“万钟”,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 这里作者又运用了对比论证,将“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作对比。而无论哪个与“义”字比较起来都是次要的,于是两次举例论证的运用,是从正反两方面再次证明了“舍生取义”这一论点。
第三层(14句):归纳本节,照应开头。本心是指“我固有之”的“羞恶之心”,是“义”,是“善”的本性。
写作特点:
1.语言自然流畅,节奏感强,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生动活泼。
2.排比的使用(13句)加强了气势,增强感情,显出义正词严,理直气壮之意。3.比喻的使用使深刻的道理被说得生动有趣,易于理解。
4.大量对比的使用,让人印象深刻、说服力强。
问题探究:
1、作者开头写鱼和熊掌的目的是:以鱼和熊掌为喻,引出论点“舍生而取义”。
2、“鱼”和“熊掌”各比喻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以比喻引出论点,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
3、作者是怎样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的?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辞也。”
4、“甚于生者”和“甚于死者”各指什么而言?
“甚于生者”指“义”;“甚于死者”指“不义”。
5、从第一段看,作者为什么可以“舍生”并不去做“不义”之事?
因为作者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厌恶的有甚于死亡的。所以他为了“义”可以“舍生”;即使死掉也不做“不义”之事。
6、作者是怎样从反面申述观点的?
“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而这为生而无所不为的卑鄙无耻的做法,对于一个“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的人来说是不能容忍的。
7、第一段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8、为什么“贤者能勿丧”?
“义”是充塞天地之间的正气,无处不有,但面临生死考验时,贤者能固守“义”,而其他人做不到。
9、第一段作者采取的论证方法是:比喻论证、道理论证。
10、第二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举了哪两个事例?目的是什么?
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1)行路人、乞人不受“嗟来之食”的正面事例;(2)“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俸禄的反面事例。目的是说明“义”的重要性,从而论证了“舍生取义”这一中心论点。
11、在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箪食,一豆羹”关系人的生死时,“行道人”和“乞人”为什么“不受”?举这一事例有什么作用?
“不受”的原因是有“羞恶之心”,认为“义”重于“生”。
作用是通过事实证明“非独贤者有是心,人皆有之”,并衬托出“万钟而不辩礼义而受之”的错误。
12、“万钟”、“一箪食、一豆羹”、“义”三者哪一个更重要?
“万钟”指位高禄厚,是身外之物;“一箪食物,一豆羹”决定的是生命,它比“万钟”更重要。但二者与“义”比起来,“义”最为重要。
13、说明“乡为……今为……是亦不可以已乎?”这一句式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
综合运用了排比、对比、反问的修辞方法,写出了一些人在穷困危急的情况下可以拒绝别人的施舍,而在和平安宁的社会环境中却见利忘义的事实,摆出同一人今昔判若两人的表现,突出了这种现象的严重性,引人深思,表达了孟子对这种做法的坚决否定,从反面说明了“万钟”亦不应受之,应以“义”为重,再次印证了“舍生取义”这一中心论点。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雄辩力量。
14、那些“万钟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当初宁可饿死也不愿受辱,现在却为了身外之物而不顾廉耻,孟子认为这是什么原因?
“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认为,这种人原来也有舍生取义之心,后来因为贪求利禄而丧失了。
15、“此之谓失其本心”的“本心”指什么而言?有的人为什么会失去“本心”?
“本心”是“我固有之”的“羞恶廉耻”之心,即“义”——“善”的本性。人失去“本心”的原因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即贪恋身外之财,为自己谋取私利。
16、本文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
“鱼”和“熊掌”;“生”和“义”;“重义轻生”的人和“贪利忘义”的人;不食“嗟来之食”的人和“万钟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
17、文中“乡为……今为……”作对比,摆出一些人今昔的不同做法,结合实际谈谈孟子所列举的事例的代表性及其意义。
有些人在民族存亡和革命危难之际,能够宁死不屈,舍生取义,而在革命成功、天下太平之际,却不顾廉耻、不择手段地追逐名利,甚至违法乱纪为亲戚朋友谋取私利,这就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他们确实丧失了原来的立场和品德。这些现象在今天仍存在于某些领导、干部身上。文章不但对当时的贪官污吏有揭露和批判意义,而且也提醒后人要时刻警惕和反省自己,不要贪图爵禄而做不合礼义的事情。
18、历史上许多志士仁人把舍生取义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对国家和民族做出了贡献。举例说明。
南宋文天祥被俘,面对元统治者的威逼和利诱,宁死不屈,写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的豪言壮语,并写出气壮山河的《正气歌》。
22.《曹刿论战》
《曹刿论战》写法特点
(1). 紧扣中心精心剪裁,详略搭配得当。
课文标题的中心是“论战”,课文内容依照这个中心剪裁,取与“论战”有关的曹刿的行动和言论,而对与“论战”无关的战争原因、物质准备、激烈的战斗场面、胜利后的祝捷活动等都略去不写。课文共3段,详写曹刿对战前的政治准备和战后的经验总结,略写战争经过。在略写战争经过时,又只突出“击鼓”和“逐师”这两个环节。这样既让读者了解长勺之战的全貌,又突出了曹刿的战略思想。
(2). 以简短的对话,运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人物形象。
课文写鲁庄公处处扣住一个“鄙”字,他把战争胜利押在小恩小惠收买人心和神灵保佑上。战争开始,就要击鼓进攻;齐军刚退就想盲目追击。能正确运用引敌深入,避其锐气,敌疲我打的战略方针。而所有这些,课文都是通过曹刿与鲁庄公之间简短的对话来表现的。通过这样的对比,让我们看到一个沉着果断的曹刿形象。
本文特点:1. 对“战”的描写并不具体,而重在“论”;2. 战前的“论”,已预示了“战”的结果;3. 把鲁国取胜的“谜底”放在文末,更体现了曹刿的胸有成竹、稳操胜券,又有总结议论、突出主题的作用;4. 文字简约、古朴,体现了《左传》的文风。
问题探究:
1、表明对话背景的句子是:齐师伐我;公将战。
2、反映人民对统治阶级的态度的话语是: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3、表明全文线索(纲,文眼)的词语是:远谋。
表明曹刿请见的原因的句子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4、曹刿认为作战的先决条件是:政治上取信于民。
5、“取信于民”在文中是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6、分析鲁庄公“鄙”的表现。
战争前:“将战”——轻率;前两次答语——将战争胜利寄托在臣子支持、神灵保佑上,目光短浅。战争中:“将鼓”“将驰”——不察敌情,急躁冒进;战后:“问其故”——胜不知因,平庸。
7、分析曹刿“远谋”的表现。
战前启发鲁庄公认识取信于民的重要性,战中掌握战机、详察敌情、后发制人;战后总结经验。
8、证明曹刿指挥正确的句子是:齐师败绩;遂逐齐师。
9、曹刿认为反攻的有利时机是:彼竭我盈之时。
10、表明曹刿必待“齐人三鼓”而后“鼓”原因的句子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
11、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才追击原因的句子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12、评价鲁庄公其人。
鲁庄公是平庸的国君,他把战争胜利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的保佑上,说明他目光短浅,在战争上无能;他急于迎战,又说明他军事上无知;但在曹刿启发下终有所悟,在作战中听从曹刿的正确指挥,说明他与一般昏君有别。
13、怎样评价曹刿其人?
有远见卓识,临危不乱,胸有成竹,从容不迫,有卓越的军事才能。
14、大凡高瞻远瞩者都注重人民的作用。举例说明。
李世民说:“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这些都说明人民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作为封建社会的君主应时刻为人民着想,以人民疾苦为念,取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巩固天下。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所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执政为民。
15、浅谈曹刿战略思想的现实意义。
曹刿强调弱国在对强国战争中应采取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知己知彼、后发制人的战略战术原则,在现代战争中仍然适用。取得人民的支持是取胜的先决条件,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才能克敌制胜。这已经被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所证明。
16、写出古代以少胜多的战例。 赤壁之战、官渡之战、淝水之战。
17、文中曹刿的形象,令人钦佩,写出中国历史上你最崇敬的一位爱国将领,并写出评价。
邓世昌:奋勇抗日,壮烈殉国。 林则徐:不畏洋人,虎门销烟。
23.《邹忌讽齐王纳谏》(06年福州市中考设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写法特点
(1).以言语对话为主,并以对话推进故事情节;(2). 几乎每一层都从三个方面去写;(3). 以小悟大,从家事入国事,层层递进;(4). 以上两点以及文中的排比句式,都构成铺张排比的风格,体现了《战国策》的文风。
24.《诗经》两首(只要求背诵默写,上句写下句)
《关雎》和《蒹葭》选自《诗经》。《关雎》写一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写求之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蒹葭》写一位恋者在深秋的清晨,在蒹苍露白的河畔,徘徊往复,神魂颠倒,心焦地寻求他思念的恋人。两首同为爱情诗,都写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感情是率真、淳朴、真挚、健康的。采用了重章叠句和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