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5.00 KB
- 2021-05-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注重逻辑分析 轻松解答图像题
图像题是以图像的形式展现相关的化学理论知识、实验事实、反应进程或物质关系等,根据图像获取信息,而解答相关问题的试题。图像题的特点是仅给出有关的示意图和函数图像,没有具体的文字叙述。函数图像题是利用直角坐标系来描述有关化学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主要考查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的整合能力、直观识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
一、方法指导
解答初中化学图像题,审题是关键,我们要看清题目要求,提炼文字当中所给的关键词,了解出题者的意图。图像一般包括以下要素:(1)横坐标、纵坐标、原点;(2)曲线的起点、趋势、拐点、终点;(3)极限;(4)各种参数。
对于函数图像题,首先要读懂题目中有限的文字信息,弄清考查的是哪方面的化学知识,对物质的量作了哪些说明,实验进行的程度如何等;其次要看清横、纵坐标轴(也称、轴)所表示的具体意义(有时它的意义直接会在坐标上显现出来);最后是对整个函数图像进行多角度认真地分析,这是解答好图像题的关键环节。解决函数图像题的关键,在于把握住四个点——起点、折点、交点、终点。根据图像中给定的量变关系,依据物质的性质、变化规律,便可循序渐进地将问题解决。[来源:Zxxk.Com]
二、题型分类
通过对近三年的中考试题的归纳,笔者发现,中考题中出现了大量的图像题,其中考查较多的类型有:化学反应过程中各种量的变化关系型、金属与酸反应型、酸与碱作用型、溶解度曲线型、化学反应定性定量型等。
1.化学反应过程中各种量的变化关系型(一个变化多个图像)
例1. 已知: 。下列图像表示一定质量的KMnO4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正确的是( )[来源:学_科_网]
解析:此类试题以某一化学反应为基点,全面考查一个要素的多种情况,如反应速度的快慢、放出气体的多少、剩余物质的量等。首先,看清横坐标所代表的是反应时间,纵坐标所表示的意义不同;其次,看清起点;再次,看曲线变化的趋势;最后,逐个选项分析。A项,高锰酸钾加热分解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固体质量减小,当高锰酸钾全部分解,固体质量将不再发生改变,正确;B项,化学反应前后元素质量守恒,氧元素质量不变,图像不正确;C项,从加热高锰酸钾开始就生成二氧化锰,所以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从一开始加热就增大,在高锰酸钾全部分解后将不再发生变化;D项,加热高锰酸钾后产生氧气,直到高锰酸钾全部分解,反应过程中氧气的体积一直在增大,但开始时没有氧气。
答案:A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必须注意两点:第一,明确题目所描述的化学情景,知道一个反应涉及的诸多因素;第二,看懂图像所描述的化学意义。我们在平时的复习中,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积累,做题时要认真读题,做到四看:一看要素,看清横、纵坐标所表示的含义;二看起点,有的在原点上,有的在横坐标上,有的在纵坐标上;三看趋势,曲线的走向有向上的、向下的、平行于坐标轴的等单一走向,也有上下变化的复合走向;四看休止,有的曲线是以连续变化结束的,有的是以不再变化结束的。对不同选项认真分析对比,可以准确地得出答案。
2.金属与酸反应型
例2. 向一定量黄铜(铜锌合金)粉末中逐滴加入稀硫酸,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解析:A项,铜锌合金中只有锌能够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因此,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逐渐减少,至锌反应完全,剩余的铜质量保持不变,正确;B项,加入稀硫酸时,铜锌合金中锌能够与稀硫酸立即反应产生氢气,起点应该是原点,错误;C项,铜锌合金中锌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硫酸锌,加入稀硫酸便会立即产生硫酸锌,因此,溶液中锌元素的质量起点是原点,错误;D项,稀硫酸与锌反应产生硫酸锌,溶液显中性,因此,溶液的pH的起点是7,随着硫酸的过量,pH逐渐减小,错误。
答案:A
3.酸与碱作用型
例3. 向一定量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解析: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因此,溶液的pH、溶液的温度、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与盐酸体积的关系都是正确的;当反应完全后,随着盐酸体积的增加,溶液中氯化氢的物质的量会逐渐增大,D项不正确。
答案:D
4.溶解度曲线型
例4. 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意义是
(2) ℃时,将60 g A物质放入100 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3)将℃时接近饱和的A物质的水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答出一种即可)。
解析:溶解度曲线是反映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图像,相关的考点有:比较溶解度大小,比较或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正确理解溶解度曲线上和下方各点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1)由图中的曲线可知,P点是A、B两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在℃时,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由℃时A的溶解度可知,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50g A物质,故所得溶液的质量是150 g。(3)分析图像可知,将℃时接近饱和的A物质的水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增加溶质A,蒸发溶剂。
答案:(1) ℃时,A、B两种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或℃时,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150
(3)降低温度、增加溶质A,蒸发溶剂(写出其中一种即可)
5.化学反应定性定量型
例5. 下列各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来源:学.科.网][来源:1ZXXK]
[来源:Z*xx*k.Com]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
B.电解水
C.在恒温条件下,将饱和的NaCl溶液蒸发适量水
D.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解析:A项,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碱性逐渐减弱,所以pH逐渐变小,但是不可能小于7,因为小于7时溶液显酸性,错误;B项,电解水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错误;C项,溶液在恒温条件下蒸发水时,如果是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如果是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先变大,后保持不变,错误;D项,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当盐酸完全反应后,溶液呈中性,再滴入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当氯化铜完全反应后,沉淀的质量不再变化,正确。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