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50 KB
  • 2021-05-10 发布

中考语文 热点专题阅读题汇编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0年中考热点专题阅读题汇编 ‎  (一)阅读下列介绍世博场馆的文字,完成第15—19题 ‎  意大利国家馆 ‎  上海的弄堂游戏中,有一种“游戏棒”,它们被随意撒出,会形成不同的组合。意大利设计师从这个游戏中受到启发,用20个可任意组合的功能模块组合出了意大利国家馆。‎ ‎  20个功能模块代表了意大利20个大区,形状就像游戏棒一样可以随意变幻。从外观看,整个意大利国家馆如同马赛克拼图,体现了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融合。原本在意大利传统城市中随处可见的元素,在馆内被重新展示,唤起了人们对不同文化的关注。‎ ‎  意大利馆不仅在设计上新颖别致,它还采用了一种最新发明的建筑材料——透明混凝土。这种加入了玻璃质地的混凝土材料可以形成不同透明度的渐变,还能随时感知建筑内外部的温度,清晰显示展馆内部的湿度等。展馆内部类似“刀锋”的设计除了能制造出幻化的光影效果外,还能向展馆内输送自然风,将意大利国家馆打造成了一个理想之城。‎ ‎  西班牙国家馆 ‎  西班牙馆是一座复古而创新的巨大的“藤条篮子”建筑。外墙由能天然降解的藤条板覆盖,通过钢结构支架来完成,线条呈流线型。阳光将透过藤条的缝隙,洒在展馆的内部。这8524个藤条板不同质地颜色各异,面积达到12000平方米,运用书法艺术组成一个个古老的中国文字,外墙呈现出一首中国诗歌,给中国观众留下隽永的印象。‎ ‎  上海世博会西班牙总代表哈维尔•贡德表示:西班牙馆是一座有艺术性、有吸引力的建筑,建筑材料是最环保、最传统的,建筑手段却是最先进、最先锋的。藤条这一古老的建筑材料无论在西班牙还是中国都有悠久的历史,藤条材料的广泛应用如同连接昨天和今天的桥梁。西班牙希望通过这座完美的建筑展示人类在现代城市发展中吸纳传统文化的创意。‎ ‎  英国国家馆 ‎  英国馆是个外型简洁、创意无限的“会发光的盒子”。整个建筑最大的亮点,就是向各个方向伸展的大量触须。这些内含植物种子,顶端带有细小彩色光源的触须覆盖在建筑外部,随着自然风的轻轻吹拂,可以在展馆表面形成可变幻的光泽和色彩,组成各种图案。通过信息和图像的传送,参观者们甚至可以在展馆的表面看到展馆内部的各项活动。种植在英国馆旁的两株大银杏树,在象征生命力和耐力的同时,也突现了英国馆的参展主题:“让自然走进城市”。‎ ‎  德国国家馆 ‎  德国国家馆四面呈开放状,其建筑设计给人一种轻盈、飘逸的感觉,又像是在邀人同游。参观者在穿越了充满典型德国都市画面的“动感隧道”展厅后,眼前出现的是“水下世界”。这一展厅以改建汉堡港区为例,介绍了在保留旧有建筑的基础上,注入现代建筑元素理念的实践,赋予了城市一种崭新的风貌和生活质量。‎ ‎  德国馆最大的亮点是一个名为“动力之源”的展厅。在那里,参观者们可以与展厅内的巨大金属球进行互动,金属球内装有感应装置,它会对人群的动作及其呼声做出回应:“动力之源”的参观者行动越是踊跃,金属球摆动的速度和幅度就越大。人心齐,泰山移。此时,参观者共同体验着齐心协力所产生的巨大能量。它提醒着人们,这个巨大的金属球就是一个城市,创造都市活力要靠每个人的努力。‎ ‎  15.阅读《意大利国家馆》,不属于透明混凝土特征的一项是(2分)‎ ‎  A.形成不同透明度的渐变。 B.感知建筑内外部的温度。‎ ‎  C.清晰显示展馆内的湿度。 D.制造出幻化的光影效果。‎ ‎  16.阅读《西班牙国家馆》,画线部分运用了列数字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 ‎  (2分)‎ ‎  17.西班牙馆“建筑材料是最环保、最传统的”表现为 ;“‎ 建筑手段却是最先进、最先锋的” 体现在 (2分)‎ ‎  18.阅读《英国国家馆》,覆盖在建筑外部的大量“触须”的作用是 ‎ ‎  (2分)‎ ‎  19.选文介绍的展馆在富有创意地呼应“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世博主题时,也强调了各自最关注的焦点:意大利馆是 ;西班牙馆是 ;英国馆则突出了城市建设中人对自然的关注。(2分)‎ ‎  (一)15、D 16.画线句列举了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西班牙馆是一座(复古而创新的)巨大的“藤条篮子”建筑17.覆盖外墙的是有悠久历史传统的能天然降解的藤条板 藤条板通过钢结构支架来完成,线条呈流线型,展示了在现代城市发展中吸纳传统文化的创意(意思对即可)18.(3分)可以在展馆表面形成可变幻的光泽和色彩,组成各种图案 19.侧重体现了(城市建设中)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融合;(答“唤起了人们对不同文化的关注”也可) 强调了现代城市发展中对传统文化的吸纳和包容(答“强调了现代城市发展中对环境保护的关注”1分 ‎  (二)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6~8题。(12分) ‎ ‎  东方之冠 ‎  ①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位于上海世博会规划区核心区,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  ② 除国家馆的“斗冠”造型整合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要素外,地区馆的设计也极富中国气韵,借鉴了很多中国古代传统元素。地区馆以“叠篆文字”传达出中华人文历史地理信息。在地区馆最外侧的环廊立面上,将用叠篆文字印出中国传统朝代名称的34 字,象征中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而环廊中供参观者停留休憩的设施表面,将镌刻各省、市、区名称34字,象征中国地大物博,各地团结共同进取。‎ ‎  ③ 中国馆的色彩问题困扰了设计团队7个月,成为一个影响工程进度的难题。最后,中国美院副院长、著名色彩学专家宋建明拿出了设计方案,其“中国红”的创意得到一致认同。它通体披一层鲜亮的红色,予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广阔的园区里非常醒目,远远望去,它有一种坚固而空灵的雕塑感。外墙参照了故宫外墙的颜色。主办方认为,中国馆墙体及馆内最终披上的“中国红”,象征着“热忱、奋进、团结”的民族品格。‎ ‎  ④ 中国馆的设计引入了最先进的科技成果,使它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A)四根立柱下面的大厅是东西南北皆可通风的空间,在四季分明的上海,无论展会期间各种气候如约而至,让观众都能感到有一股股与人体相宜的气流在抚摸自己的肌肤。外墙材料为无放射、无污染的绿色产品。(B)地区馆平台上厚达1.5米的覆土层,可为展馆节省10%以上的能耗。(C)国家馆顶上的观景台也可能引进最先进的太阳能薄膜,储藏阳光并转化为电能。(D)顶层还有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净化用于冲洗卫生间和车辆。主体建筑的挑出层,构成了自遮阳体型,已经为下层空间遮阴节能了。‎ ‎  (选自《上海科技报》)‎ ‎  6.阅读文本,说说中国馆的设计体现了哪两个方面理念?(4分)‎ ‎  答: ‎ ‎  7.“比如所有的门窗都采用LOW-E玻璃,不仅反射热量,降低能耗,还可能会喷涂一种涂料,将阳光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为建筑外墙照明提供能量。”(4分)‎ ‎  这段文字是从第4段A、B、C、D中的某一处抽出来的,试分析应该放在哪一处,并分析原因。‎ ‎  答: ‎ ‎  8.阅读《环球城市 风行绿墙》选段,结合上文内容答题。(4分)‎ ‎  “‎ 美国华盛顿近年流行绿墙绿门。砌墙垒门的材料是填满泥土的塑料砖,砖的空洞向外,里面种植花草蔬菜。苗木出土后,伸出洞外,弯曲向上吸取阳光,怒放各色花朵,结出苞米棒、向日葵、辣椒等,长短不一地垂挂着丝瓜、葫芦等,真是一墙青菜,满门鲜花。更为有趣的是,凡是构筑绿门、绿墙的服务单位,来客就特别多,生意格外兴隆。”‎ ‎  这段材料和上文第4段内容都体现了环保的共同主题,但两地在具体的做法上有一定的差异,请加以说明。‎ ‎  上海的做法是: ‎ ‎  华盛顿的做法是: ‎ ‎  二、59分 6.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4分)如答成“整合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象征着“热忱、奋进、团结”的民族品格”扣1分。7.放在(B)处,因为这段文字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通过列举门窗采用LOW-E玻璃所具有的节能、环保特点的例子,具体说明了外墙材料为无放射、无污染的绿色产品的特征,所以应放在这句话之后。(4分)8.上海主要是通过使用节能材料和科学的节能方法(空间设计、雨水收集);华盛顿的做法是在墙面上借空间种植绿色植物。(4分)‎ ‎  (三)阅读《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一文,完成l6~20题。(14分)(黄石)‎ ‎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 ‎  ①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位于世博园区南北、东西轴线交汇处的核心地段,东接云台路,南邻南环路,北靠北环路,西依上南路,轨道8号线在基地西南角地下穿过。中国馆由国家馆、地区馆和港澳台馆三个部分组成。国家馆高63米,架空层高33米,架空平台高9米,上部最大边长为138米乘以138米,下部四个立柱外边距离70.2米,建筑面积约为2.7万平方米。地区馆高13米,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港澳台馆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地区馆和港澳台馆将为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提供展览场所,展示中国多民族的风采及城市变迁。中国馆将向世界展现中国的形象,表达世博理念,让世界更直观地了解中国。两个展馆可以同时宽松地容纳7000名观众。‎ ‎  ②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充分体现了“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设计理念。‎ ‎  ③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主体构思,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  ④除国家馆的“斗冠”造型整合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要素外,地区馆的设计也极富中国气韵,借鉴了很多中国古代传统元素。地区馆以“叠篆文字”传达出中华人文历史地理信息。在地区馆最外侧的环廊立面上,将用叠篆文字印出中国传统朝代名称的34字,象征中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而环廊中供参观者停留休憩的设施表面,将镌刻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简称34字,象征中国地大物博,各地团结共同进取。‎ ‎  ⑤中国馆的设计引入了最先进的科技成果,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四根立柱下面的大厅是东西南北皆可通风的空间,在四季分明的上海,无论展会期间气候如何,观众都能感到有一股股与人体相宜的气流在抚摸自己的肌肤。外墙材料为无放射、无污染的绿色产品,比如所有的门窗都采用LOM-E玻璃,不仅反射热量,降低能耗,还可能会喷涂一种涂料,将阳光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为建筑外墙照明提供能量。地区馆平台上厚达1.5米的覆土层,可为展馆节省10%以上的能耗。国家馆顶上的观景台也可能引进最先进的太阳能薄膜,储藏阳光并转化为电能。顶层还有雨水收集系统,可将雨水净化,用于冲洗卫生间和车辆。主体建筑的挑出层,构成了自遮阳体形,能够为下层空间遮阳节能。所有管线甚至地铁通风口都被巧妙地隐藏在建筑体内。‎ ‎  ⑥‎ 中国馆运用立体构成手法对传统元素进行开创性的演绎,它的建筑语言简练而直率,传统建筑构件的繁复度大大降低。直线条构成了平衡与稳重,四柱之中的空间增加了通透感。挑空33米形成的巨大空间,增加了建筑的通透感和公共性、开放性,与广场的连接又增强了它的平民化。层层叠加、向上展开的倒金字塔形有一种振翅飞翔、御风而上的动感,使这个建筑具有很强的标志性和不同凡响的外观,并予人超时空的想象。它的立面也是很丰富的、多层次的,为光与影的变化,为其与大自然的对话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  (文章摘编选自百度百科)‎ ‎  17.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是怎样体现中国元素,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2分)‎ ‎  答: ‎ ‎  18.请说出第⑤段中加点词语“以上”的表达作用。(2分)‎ ‎  答: ‎ ‎  19.第⑤段画线句子在内容上有什么作用?(2分)‎ ‎  答: ‎ ‎  20.阅读第⑥段,说说中国馆建筑的创新演绎表现在哪里? (4分)‎ ‎  答: ‎ ‎  21.世博会倡导“绿色世博,低碳世博”,绿色、低碳经济是人类的未来,绿色、低碳 ‎  生活是对地球生态最好的呵护。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怎么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绿色、低碳理念,开启我们绿色美好生活。请举两例叙述。(4分)‎ ‎  答: ‎ ‎  (三)17.(2分) 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主体构思,地区馆以“叠篆文字”传达出中华人文历史地理信息。环廊中供参观者停留休憩的设施表面,将镌刻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简称34字,象征中国地大物博,各地团结共同进取。(每点l分,意对即可)‎ ‎  18.(2分)“ 以上”说明覆土层节省的能源超过10%,表现了世博会“中国馆”设计环保节能的特点,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内容方面l分,说明语言1分,意对即可)‎ ‎  19.(2分) 举例子的说明方式,让读者生动形象的感知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宜人气候环境,深刻理解“四根立柱下面的大厅是东西南北皆可通风的空间”的设计意图,体现环保节能的理念 。 (每点l分,意对即可)‎ ‎  20.(4分) 中国馆运用立体构成手法,直线条构成了平衡与稳重,四柱之中的空间增加了通透感,公共性、开放性。(1分)与广场的连接又增强了它的平民化。(2分)层层叠加、向上展开的倒金字塔形使建筑具有很强的标志性和不同凡响的外观。(3分)立面的丰富、多层次。(1分) (每点l分,意对即可) ‎ ‎  21.(4分)例:尽量选用公共交通,开车出门购物要有购物计划,尽可能一次购足。多步行,骑自行车,坐轻轨地铁,少开车。联系生活举两例,一例2分,共4分。如语言表达不恰当,不流畅,扣1分(意对即可)‎ ‎  (四)上海世博会中国馆 ‎  ①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位于世博园区南北、东西轴线交汇处的核心地段,东接云台路,南邻南环路,北靠北环路,西依上南路,轨道8号线在基地西南角地下穿过。中国馆由国家馆、地区馆和港澳台馆三个部分组成。国家馆高63米,架空层高33米,架空平台高9米,上部最大边长为138米乘以138米,下部四个立柱外边距离70.2米,建筑面积约为2.7万平方米。地区馆高13米,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港澳台馆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地区馆和港澳台馆将为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提供展览场所,展示中国多民族的风采及城市变迁。中国馆将向世界      中国的形象,     世博理念,让世界更直观地      中国。两个展馆可以同时宽松地容纳7000名观众。‎ ‎  ②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充分体现了“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设计理念。‎ ‎  ③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 的主体构思,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  ④除国家馆的“斗冠”造型整合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要素外,地区馆的设计也极富中国气韵,借鉴了很多中国古代传统元素。地区馆以“叠篆文字”传达出中华人文历史地理信息。在地区馆最外侧的环廊立面上,将用叠篆文字印出中国传统朝代名称的34字,象征中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而环廊中供参观者停留休憩的设施表面,将镌刻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简称34字,象征中国地大物博,各地团结共同进取。‎ ‎  ⑤中国馆的设计引入了最先进的科技成果,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四根立柱下面的大厅是东西南北皆可通风的空间,在四季分明的上海,无论展会期间气候如何,观众都能感到有一股股与人体相宜的气流在抚摸自己的肌肤。外墙材料为无放射、无污染的绿色产品,比如所有的门窗都采用LOM-E玻璃,不仅反射热量,降低能耗,还可能会喷涂一种涂料,将阳光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为建筑外墙照明提供能量。地区馆平台上厚达1.5米的覆土层,可为展馆节省10%以上的能耗。国家馆顶上的观景台也可能引进最先进的太阳能薄膜,储藏阳光并转化为电能。顶层还有雨水收集系统,可将雨水净化,用于冲洗卫生间和车辆。主体建筑的挑出层,构成了自遮阳体形,能够为下层空间遮阳节能。所有管线甚至地铁通风口都被巧妙地隐藏在建筑体内。‎ ‎  ⑥中国馆运用立体构成手法对传统元素进行开创性的演绎,它的建筑语言简练而直率,传统建筑构件的繁复度大大降低。直线条构成了平衡与稳重,四柱之中的空间增加了通透感。挑空33米形成的巨大空间,增加了建筑的通透感和公共性、开放性,与广场的连接又增强了它的平民化。层层叠加、向上展开的倒金字塔形有一种振翅飞翔、御风而上的动感,使这个建筑具有很强的标志性和不同凡响的外观,并予人超时空的想象。它的立面也是很丰富的、多层次的,为光与影的变化,为其与大自然的对话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  ⑦在外观上,它通体披一层鲜亮的红色,予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广阔的园区里非常醒目。远远望去,它有一种坚固而空灵的雕塑感。外墙参照了故宫外墙的颜色。上层建筑的贴面可以是轻质金属,也可以是轻质陶瓷。柱子是钢筋水泥的。 (摘编自“百度百科”)‎ ‎  15.依次填入第①段空格处的词语应是( )(3分)‎ ‎  A.表达 了解 展现 B.了解 展现 表达 C.展现 表达 了解 D.展现 了解 表达 ‎  16.第①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其作用是       。(3分)‎ ‎  17.本文围绕“中国馆”介绍的内容有:(9分)‎ ‎  (1)世博会中国馆的建筑构造;(2)      ;(3)      ;(4)       ;(5)世博会中国馆的建筑特点与外观效果。‎ ‎  18.阅读本文,完成下面有关“中国馆”表格内容的填写。(6分)‎ ‎  19.阅读本文,请拟写一条欢迎中外嘉宾到“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来参观的标语。(2分)‎ ‎  答: ‎ ‎  15.(3分)C 16.(3分)列数字(1分)从数字上准确说明了世博会中国馆的建筑构造特点(2分) 17.(9分)(2)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理念(3分)(3)世博会中国馆的主体构思(3分)(4)世博会中国馆的技术特点(技术设计)(3分)18.(6分)(1)充分体现“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2分)(2)主从配合,国家馆为“斗冠”(或“东方之冠”),地区馆为广场(或“舒展的平台基座”)(2分)(3)红色,鲜亮醒目(2分) 19.(2分)示例:(1)“东方之冠”欢迎您!(2)“盛世中华”迎嘉宾!(3)中国馆世博情,展开双臂拥嘉宾!‎ ‎  (四)阅读下文,完成16—21题(共20分)‎ ‎  世博会的“勤俭”之风 ‎  ①2010年2月8日,上海世博会的东道国展馆——“东方之冠”在简朴的仪式中竣工。对于中国而言、对于上海而言,勤俭办博、廉洁办博的倡议已持续多年,而今世博脚步日渐临近,“俭”已成为这座世博之城的一种风尚。 ‎ ‎  ②直至近日,中国馆工人在撤离住宿用的临时板房时,工程人员始终坚持对每一件细小的公用物品物归原主、物尽其用。 ‎ ‎  ③“俭”字当头,它不仅体现于世博场馆的建设全过程,充满神秘感的世博会开幕式方案也以节约为本,进行了理性“瘦身”。曾经yùn niàng( )的“豪华”方案包括以宽阔的黄浦江为表演舞台,在两岸搭建巨型看台,营造壮观场景等等。但上海世博会组织者研究后认为,世博会的开幕式不必搞得过于铺张、过分渲染,开幕式的目标就是简朴、热烈。 ‎ ‎  ④作为发展中国家首次举办的综合类世博会,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肆虐全球的特殊背景之下举办的一届世博会,上海世博会并不像个别媒体所言,“冒着亏损的可能”,“举办有史以来最大最奢华的世博会”。 ‎ ‎  ⑤申博成功7年多以来,中国始终追求举办一届“ 、 、 ”的世博会,但同样在遵循勤俭原则,即在保证成功的前提下厉行勤俭,不必要的项目坚决不搞。 ‎ ‎  ⑥大而不奢、亮而不豪,是对上海世博会的真实写照。 ‎ ‎  ⑦大,是指上海世博会5.28平方公里的园区,已经创造世博会历史上园区规模之最,并有望以24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以及7000万人次,创造参展规模和观众规模的最高纪录。 ‎ ‎  ⑧亮,是指世博会的永久性和临时性场馆,大多顺应了“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潮流,相关设计和展示可谓极尽科技创新、夺人眼球之潜能。 ‎ ‎  ⑨而上海世博会则选址于中心城区,是通过改造利用老城区办博,也的确造福了1.8万多户搬迁居民,使之告别危棚简屋,同时保留了大批具有历史价值的近代建筑和厂房。在总建筑面积达220万平方米的世博园区中,老建筑保留、再利用的比例达到了近六分之一。 ‎ ‎  ⑩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第一次举办综合类世博会的过程中,更有必要奉行勤俭原则。勤俭,不会失去颜面;勤俭,也不会 。相反,勤俭有望探索更多实现科学发展的经验,开创更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  16.看拼音,写汉字。(2分) yùn niàng( )‎ ‎  17.第⑤段横线上所填写的词语其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精彩 难忘 成功 B.成功 精彩 难忘 ‎  C.精彩 成功 难忘 D.成功 难忘 精彩 ‎  18.文章开头三段有什么作用?(3分)‎ ‎  答: ‎ ‎  19.(1)有人说第⑨段内容无关紧要可以删去,你同意吗?请说说你的理由。(3分)‎ ‎  答: ‎ ‎  (2)在第⑩段横线处仿写一个合适的句子。(2分)‎ ‎  勤俭,不会失去颜面;勤俭,也不会 。‎ ‎  20.联系全文,说说第⑥段中加点的字“大”和“亮”的含义。(4分)‎ ‎  答: ‎ ‎  21.将文章分为四个部分,下面四个选项中结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① / ②③④⑤ / ⑥ / ⑦⑧⑨⑩ B.①②③ / ④⑤ / ⑥⑦⑧⑨ / ⑩ ‎ ‎  C.①② / ③④⑤ / ⑥⑦⑧⑨⑩ D.①②③ / ④ / ⑤⑥⑦⑧⑨⑩ ‎ ‎  16.酝酿(2分)17.B(3分)18.用三个具体举措为事实论据,引出了世博会遵循勤俭之风的论点;吸引读者阅读兴趣。(3分)19.(1)不可以。因为这一段是世博会遵循勤俭原则的具体表现。(3分)(2)有损精彩(2分)20.“大”‎ 是指上海世博会已经创造历史上园区规模之最,并有望创造参展规模和观众规模的最高纪录。“亮”是指世博会场馆相关设计和展示极尽科技创新、夺人眼球之潜能。(4分)21.B(3分)‎ ‎  (一)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12——14题。‎ ‎  低 碳 经 济 ‎  ①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 低碳经济的争夺战,已在全球悄然打响。此举对于正处于高速发展期的中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  ②面对这样的挑战,发展低碳技术成为必然,但是,“低碳经济”的技术手段尚处于探索阶段,国内外对低碳经济的深入研究还不够。显然,如何发展低碳经济,获取低碳技术,对中国来说,也只能是小马过河,靠摸索来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但是有一条主线是一定的,那就是坚定不移的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努力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 ‎  ③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加快推进的中国,正处在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阶段,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停止,尤其是住宅建筑和工业建筑。我国每年城乡新建房屋建筑面积近20亿平方米,其中80%以上为高耗能建筑;既有建筑近400亿平方米,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而且建筑耗能占我国总能耗的40%,所以建筑的节能成为节能减排的重点对象。在我国建筑的耗能主要是电,而我国主要是以煤电为主,所以建筑也是煤炭的主要消耗者。要想发展“低碳经济”,建筑的节能减排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  ④在可规模开发和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当中,太阳能以不受季节限制、没有区域局限性、经济环保等一系列优点,成为传统能源的最佳替代者。中国蕴藏着巨大的太阳能资源,而且开发空间极大,所以为太阳能利用和规模生产提供了条件。据调查,中国太阳能保有量占整个世界的76%,中国太阳能热水器的年生产量是欧洲的2倍,北美的4倍,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国和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市场,并仍在以每年20%-30%的速度递增。而且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太阳能热水器的利用得到普及和推广,为发展“低碳经济”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我国太阳能行业的精英企业也在为这一目标的达成做着不懈努力,为太阳能的利用和普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如力诺瑞特、皇明、桑乐等等。‎ ‎  ⑤目前尽管中国的能源结构仍然以煤炭为主,但中国正在迎接一场清洁能源的革命。国际非赢利机构气候组织在8月1日发布了一份题为《中国的清洁革命》的报告。报告中提到,在政策激励等因素的作用下,中国开始踏上低碳经济发展之路,低碳技术创新步伐明显加快,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提供者,并且正在创造绿色工作机会和发展关键低碳技术等方面赶超很多发达国家。‎ ‎  ⑥笔者认为在中国低碳技术的发展主要还是把注意力放在太阳能领域,我国无论是在太阳能的利用上还是在太阳能技术发展速度方面,都在赶超世界强国,并且太阳能成本成本目前来说是最低的。太阳能作为“低碳经济”发展中最优质的能源,其利用技术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低碳经济的前进步伐,特别是针对在建筑高耗能而生的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技术的进步。这就需要行业领头羊来引领或带动行业内其他企业,为建筑的节能减排,为促进“低碳经济”时代的发 展步伐,将建筑节能进行到底。 ‎ ‎  12.根据文本,请你给“低碳经济”下个定义。(2分) ‎ ‎  答: ‎ ‎  13.试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析第④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  答: ‎ ‎  14.“我国无论是在太阳能的利用上还是在太阳能技术发展速度方面,都在赶超世界强国,并且太阳能成本成本目前来说是最低的。”一句中,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  答: ‎ ‎  (一)12、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能效为基础,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加以调整、创新的经济发展模式。13、本段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中国蕴藏着巨大的太阳能资源,而且开发空间极大,为太阳能利用和规模生产提供了条件。14、不能删去,“目前来说”起修饰限制的作用,如果删去,则表示太阳能成本永远是最低,但随着科技 的发展,有可能会出现成本更低的能源,不符合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 ‎  (二)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0-13题。(11分)‎ ‎  ①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 低碳经济的争夺战,已在全球悄然打响。此举对于正处于高速发展期的中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  ②面对这样的挑战,发展低碳技术成为必然,但是,“低碳经济”的技术手段尚处于探索阶段,国内外对低碳经济的深入研究还不够。显然,如何发展低碳经济,获取低碳技术,对中国来说,也只能是小马过河,靠摸索来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但是有一条主线是一定的,那就是坚定不移的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努力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 ‎  ③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加快推进的中国,正处在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阶段,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停止,尤其是住宅建筑和工业建筑。我国每年城乡新建房屋建筑面积近20亿平方米,其中80%以上为高耗能建筑;既有建筑近400亿平方米,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而且建筑耗能占我国总能耗的40%,所以建筑的节能成为节能减排的重点对象。在我国建筑的耗能主要是电,而我国主要是以煤电为主,所以建筑也是煤炭的主要消耗者。要想发展“低碳经济”,建筑的节能减排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  ④在可规模开发和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当中,太阳能以不受季节限制、没有区域局限性、经济环保等一系列优点,成为传统能源的最佳替代者。中国蕴藏着巨大的太阳能资源,而且开发空间极大,所以为太阳能利用和规模生产提供了条件。据调查,中国太阳能保有量占整个世界的76%,中国太阳能热水器的年生产量是欧洲的2倍,北美的4倍,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国和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市场,并仍在以每年20%-30%的速度递增。而且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太阳能热水器的利用得到普及和推广,为发展“低碳经济”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我国太阳能行业的精英企业也在为这一目标的达成做着不懈努力,为太阳能的利用和普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如力诺瑞特、皇明、桑乐等等。‎ ‎  ⑤目前尽管中国的能源结构仍然以煤炭为主,但中国正在迎接一场清洁能源的革命。国际非赢利机构气候组织在8月1日发布了一份题为《中国的清洁革命》的报告。报告中提到,在政策激励等因素的作用下,中国开始踏上低碳经济发展之路,低碳技术创新步伐明显加快,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提供者,并且正在创造绿色工作机会和发展关键低碳技术等方面赶超很多发达国家。‎ ‎  ⑥笔者认为在中国低碳技术的发展主要还是把注意力放在太阳能领域,我国无论是在太阳能的利用上还是在太阳能技术发展速度方面,都在赶超世界强国,并且太阳能成本成本目前来说是最低的。太阳能作为“低碳经济”发展中最优质的能源,其利用技术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低碳经济的前进步伐,特别是针对在建筑高耗能而生的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技术的进步。这就需要行业领头羊来引领或带动行业内其他企业,为建筑的节能减排,为促进“低碳经济”时代的发展步伐,将建筑节能进行到底。 ‎ ‎  10.根据文本,请你给“低碳经济”下个定义。(2分)‎ ‎  11.试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析第④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  12.“我国无论是在太阳能的利用上还是在太阳能技术发展速度方面,都在赶超世界强国,并且太阳能成本成本目前来说是最低的。”一句中,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  13.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联系文本,写出你的探究结果。(3分)‎ ‎  材料一:低碳生活(low-carbon life)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低碳生活”节能环保,有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恶化的速度势在必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选择“低碳生活”,是每位公民应尽的责任。‎ ‎  材料二:CO2增加不仅使全球变暖,还将造成全球大气环流调整和气候带向极地扩展。包括我国北方在内的中纬度地区降水将减少,加上升温使蒸发加大,因此气候将趋干旱化。大气环流的调整,除了中纬度干旱化之外,还可能造成世界其他地区气候异常和灾害。例如,低纬度台风强度将增强,台风源地将向北扩展等。气温升高还会引起和加剧传染病流行等。以疟疾为例,过去5年中世界疟疾发病率已翻了两番,现在全世界每年约有5亿人得疟疾,其中200多万人死亡。 ‎ ‎  材料三: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12月7日起,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们在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会议,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这次会议试图建立一个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框架,也让很多人对人类当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开始了深刻的反思。‎ ‎  (二)10.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能效为基础,对产业、能源、技 ‎  术、贸易等政策加以调整、创新的经济发展模式。11.本段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中国蕴藏着巨大的太阳能资源,而且开发空间极大,为太阳能利用和规模生产提供了条件。12.不能删去,“目前来说”起修饰限制的作用,如果删去,则表示太阳能成本永远是最低,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有可能会出现成本更低的能源,不符合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13.人类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出现的过量碳排放是形成气候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人类一员,我们应该为减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气候问题全球都在关注,反思。 ‎ ‎  (三)我们身边的碳排放 纪双城 ‎  哥本哈根气候峰会的举办,使“减排”成为全世界最热门的词汇。中印等国家先后公布了本国的减排计划,一下子把减排这个世界话题拉进了普通人的生活。 ‎ ‎  衣,“快速时尚”导致浪费。初听上去,减排似乎和衣服关系不大,其实恰恰相反。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说,从1990年到2005年,全球纺织品产量从4000万吨升至6000万吨。其中“快速时尚”趋势对纺织品生产和消费激增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衣服便宜了,消费者穿过几次就丢掉。但便宜衣服通常以人造材料制成,它们由石油化工原料合成,在这一过程中消耗的能源和排放的温室气体远远超过天然织物。‎ ‎  此外,“快速时尚”还带来了另一个环境成本:清洗这些衣物所消耗的能量。而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每洗一次衣服会间接排放2公斤二氧化碳。 ‎ ‎  食,少吃牛肉少喝咖啡。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显示,18%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自于肉类排气。而在肉类消费中,牛产生的温室气体又是最多的,每生产1公斤牛肉相当于向大气排放3.6~6.8公斤二氧化碳。但在“食”这个话题中,不吃或少吃肉并非减排的全部。《新科学家》说,要尽量减少碳排放,很多欧洲人的生活习惯需要改变。以咖啡为例,每制造一杯过滤式黑咖啡,就会排放125克二氧化碳,其中2/3来自于生产过程,其余来自酿造。‎ ‎  住,盖节能房用再生纸。在寒冷的冬季,建筑取暖系统无疑将消耗大量能源。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未来3年北爱尔兰将建造50多套社会福利房,它们的节能效率超出平均水平75%。在“住”的领域要减少碳排放,不仅包括房屋设计,房间里的各种设备也同样重要。例如冬季时将空调温度调低2度,夏季调高2度,每年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900公斤;把家中常使用的灯换成节能灯,每年能少排放二氧化碳136公斤;甚至连卫生纸也有讲究,《新科学家》提倡用100%再生纸做的卫生纸,“尽管它用起来没那么舒服,但每吨再生纤维可减少1.5~2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 ‎  行,绿色交通和碳足迹。二氧化碳的另一大来源是交通。在欧洲,交通对能源消耗占到整体能源消耗量的20%~30%。减少出行带来的碳排放,第一步就是尽量选择公共交通。美国公共交通联合会称,公共交通每年节省近53亿升天然气,这意味着能减少15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选自《青年文摘》 2010年第3期 有删改)‎ ‎  16.简要概括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2分)‎ ‎  答: ‎ ‎  17.文章为什么说“快速时尚”导致浪费?(4分)‎ ‎  答: ‎ ‎  18.文章中多次提到了“英国《新科学家》杂志”你觉得有这个必要吗?(3分)‎ ‎  答: ‎ ‎  19.读文章后,你将准备怎样迎接“低碳”时代的到来,为构建绿色家园做出自己的一 ‎  份贡献,说说你会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将采取哪些“减排”措施。(3分)‎ ‎  答: ‎ ‎  (三)16.(2分)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说明我们身边碳排放的方式。17.(4分)加工衣服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和排放的温室气体远远超过天然织物;清洗这些衣物所消耗的能量。‎ ‎  18.(3分)有必要。引用英国《新科学家》的报道和说明更能让人明白温室气体排放与人 ‎  的活动关系密切,人们完全可以通过选择自身行为减少碳排放,科学准确让人信服。 ‎ ‎  19.(3分)答案开放。如:穿“低碳”服装,改变不良饮食习惯,用节能灯,做公交车等 ‎  等。‎ ‎  (二)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 ‎  ①2010年中国西南五省市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及重庆发生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截至3月30日,灾区耕地受旱面积1.16亿亩,其中作物受旱9068万亩,重旱2851万亩、干枯1515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526万亩;有2425万人、1584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这是有气象资料以来,西南地区遭遇的最严重干旱。‎ ‎  ②从气象学角度说,干旱的原因是降水少、气温高,且两重原因共同作用,持续时间很长。云南、贵州等西南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雨季和干季分明。去年雨季时降水量很少,八月份后降水逐渐停止,相当于雨季提前结束。之后降水量一直偏少。跟历史同期比较,云南、贵州等地的降水量都是历史最少的。与此相反的是,在近200天里,气温平均偏高1到2℃,跟历史相比,云南气温同期历史最高,贵州排第三。‎ ‎  ③从气候学角度说,西南地区干旱,存在以下几个因素:一是青藏高原的高原热力因素。四川省受“世界屋脊”的影响较大,青藏高原去年冬积雪少,高原热力因素好,容易出现干旱。二是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在此影响下,太平洋表层的热流向东走,将热带水汽带走,导致我国东部降水较多。与之相反,热带水汽减少,由南方进入到西南的水汽也偏少了。三是冷空气的线路和强度因素。虽然今冬有数次冷空气影响我国,但大多数冷空气在北方开始偏东移动,直接从四川省的边缘“溜”了过去。加上秦岭的关系,如果冷空气不够“强势”,翻不过那座山,依然无法对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造成影响。‎ ‎  ④西南旱区的灾情为我们敲响了水资源短缺的警钟!‎ ‎  ⑤水资源不足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情。其表现一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我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年均降水量630mm,低于全球陆地面积的年均降水量。我国年均水资源总量为2.81万亿立方米,总量虽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量才为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二是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南方(指长江以南)人均水资源量达到3600立方米以上,而北方人均水资源量只有720立方米。三是全国的污水排放量快速增长,对水资源破坏严重,加剧了水资源的紧缺程度。据统计,1980年全国的污水排放量为310亿吨,2000年为620亿吨(不包括火电直流冷却水),其中工业废水占66%,生活污水占34%,近80%的废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库水域。四是由于集中取水和集中排污,致使我国不仅北方城市普遍缺水,南方一些城市也出现“水质型”缺水。 ‎ ‎  ⑥‎ 长期以来,因地表水供给不足,一些地方只好采用地下水,造成局部地区地下水大量超采,形成地面沉降。调查资料显示,全国地下水多年平均超采量74亿立方米,超采区共有164片,超采区面积达18.2万平方公里,其中严重超采面积占42.6%。辽宁、山东、河北等省的一些沿海城市与地区,地下水含水层受海水入侵面积在1500平方公里以上;北京、天津、西北内陆一些地区因地下水位不断下降,荒漠化及沙化面积逐年扩大,已影响这些地区的城乡供水、城市建设和人民生存。 ‎ ‎  ⑦近三年,我国连续遭受干旱,江河湖泊自然来水量减少,水库蓄水量比上年同期减少11%,4.2亿亩农田受灾,农村先后有5700万人发生临时饮水困难,全国城市每年缺水60亿立方米,日缺水量已超过1600万立方米。缺水给城市工业产值造成的损失在1200亿元以上,且呈增长之势。部分城市出现新中国建立以来最为严峻的缺水局面。 ‎ ‎  ⑧目前,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十分突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 ‎  11、第①段列举大量数字说明了 。②③两段主要使用了 的说明方法,说明了西南地区遭遇特大干旱的原因。(每空2分,共4分)‎ ‎  12、第⑤段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的?(2分)‎ ‎  答: ‎ ‎  13、第⑥段从四个方面说明了超采地下水产生的严重后果,请各用四个字概括:(每空0.5分,共2分) ‎ ‎  答:① ② ③ ④ ‎ ‎  14、第⑦段中“最为严峻的缺水局面”是指什么?(2分)‎ ‎  答: ‎ ‎  15、既然“水资源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你能想出一些解决水资源不足问题的办法吗?试写出几条。(2分)‎ ‎  答: ‎ ‎  (二)11、我国西南地区遭遇干旱的严重程度。 分类别。‎ ‎  12、一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二是水资源分布不均衡,三是全国的污水排放量快速增长,四是由于集中取水和集中排污。(答出一点给0.5分,共2分)‎ ‎  13、①地面沉降 ②海水入侵 ③水位下降 ④土地沙化 ‎  14、由于严重缺水给城市工业产值造成的损失很大。‎ ‎  15、(略,写出两条即可):①开源节流,节流为主; ②提高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 ③统一调度,优化配置; ④加大治污力度等)‎ ‎  (三)中国,贫穷的挥霍者 ‎  ①就水来说,中国是世界上最贫穷的挥霍者。‎ ‎  ②联合国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全球现有12亿人面临中度到高度缺水的压力,80个国家水源不足,20 亿人的饮水得不到保证。预计到2025年,形势将会进一步恶化,缺水人口将达到28亿至33亿。世界银行的官员预测,在未来的5年内,“水将像石油一样在全世界运转”。‎ ‎  ③我国属于缺水国之列,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淡水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中国已被列入全世界人均水资源13个贫水国家之一,而且分布不均,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资源只有南方淡水资源的1/40据统计,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不同程度缺水,沿海城市也不例外,甚至更为严重。目前我国城市供水以地表水或地下水为主,或者两种水源混合使用,有些城市因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有的城市形成了几百平方公里的大漏斗,使海水倒灌数十公里。由于工业废水的肆意排放导致80%以上的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专家们警告:“20年后中国将找不到可饮用的水资源。”美国民间有影响的智囊机构——世界观察研究所发表的一份报告中称:“由于中国城市地区和工业地区对水需求量迅速增大,中国将长期陷入缺水状况。”中国的黄河在过去的10多年间,年年断流,其中1997年断流226天。流经中国一些人口稠密地区的淮河去年也断流了90天。从卫星拍摄的照片看,数百个湖泊正在干涸,一些地方性的河流也在消失。目前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有108个。其中北京市的人均占有水量为全世界人均占有水量的1/13,连一些干旱的阿拉伯国家都不如。‎ ‎  ④但是,广大老百姓能感受到我们如此的窘境吗?没有。‎ ‎  ⑤就生产用水来说,在宁夏的一些地方,每亩水稻一年大约需要浇2000多立方米水,一亩小麦要浇1200多立方米水。中国农村普遍的水资源利用率只有40%左右。在宁夏,每公斤大米耗水超过2吨。大水漫灌如果真的对庄稼有好处,倒也罢了,但事实上这种做法是引起土地盐碱化的最根本原因。‎ ‎  ⑥工业用水方面,我国炼钢等生产过程的单位耗水量比国外先进水平高几倍,甚至几十倍。水的重复利用率不到发达国家的1/3。‎ ‎  12.阅读第③自然段,找出“专家们警告‘20年后中国将找不到可饮用的水资源。”的 3 条根据(3分)‎ ‎  答: ‎ ‎  13.第②③自然段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3分)‎ ‎  答: ‎ ‎  14.第⑤⑥自然段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各有什么作用。(4分)‎ ‎  答: ‎ ‎  15.第③段中加点词“有些”和“有的”能调换位置吗?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  答: ‎ ‎  16.面对我国水资源严重缺乏的现状,你准备做些什么?(4分)‎ ‎  答: ‎ ‎  12题考查理解语段内容的能力。在整体感知全文的基础上,细读语段。题干强调“专家们警告”句是承上而来并引起下文,细分析3条根据是:①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②工业废水的肆意排放,导致80%以上的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③中国城市地区和工业地区对水需求量迅速增大。‎ ‎  13题考查对说明顺序的理解能力。说明顺序有多种,要结合内容进行判断。第②段讲“全球”,第③段讲“我国”,显然是从整体到部分。‎ ‎  14题考查理解说明方法的能力。找出说明方法还要分析作用,分析时要结合具体内容作正确分析。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如工业用水拿国内与国外作比较,说明我国水的利用率低,用水量大,造成恶果明显。 ‎ ‎  15题考查理解说明文用词准确性的能力。回答问题要多作比较分析。“有些”和“有的”不能调换位置,因为两个词的意义不同,“有些”比“有的”范围大。在文中“有些”说明了过度开采地下水的城市不是个别的,而“有的”则说明了在过度开采地下水的城市中有个别城市“形成了大漏斗”。如果调换位置,从语意上讲,既不合逻辑,又不符合实际,用语就不准确了,所以不能调换位置。‎ ‎  16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答案要点:围绕节约用水展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