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9.50 KB
- 2021-05-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八上古诗文复习
一、诗文背诵默写
古诗文必背篇目:《使至塞上》《望岳》《春望》《游山西村》《陋室铭》《爱莲说》《记承天寺夜游》《桃花源记》《三峡》
1、《使至塞上》描写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今天我们常用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诗来比喻困境中也往往蕴含着希望。(含哲理句)(《游山西村》)
3、《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写出了望中之所见,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从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两句,我们可以想见杜甫忧国、伤时、思家而造成的苍老之态。
4、《使至塞上》中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即景设喻,以物自比,叙事写景。
5、《望岳》中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借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透过《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6、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游山西村》)
7、《望岳》中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诗句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望岳》中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出作者襟怀之浩荡,眼界之空阔的主观感受,反衬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感人力量。
8、《三峡》中与李白《朝发白帝城》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9、《游山西村》写农村一片富足景象的句子是: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10、《三峡》用以渲染三峡凄清悲凉气氛的渔歌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1、《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的语句是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12、《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景物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13、《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人们安居乐业的句子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4、《陋室铭》中运用比兴的句子是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15、《春望》中写出战火连续不断,消息隔绝,音迅不至时迫切心情的两句诗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
万金。通过描写花和鸟来表现诗人悲怆心情的两句诗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6、《桃花源记》中与“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意思相近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7、说桃花源人来桃花源的原因句子是: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8、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下之景的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直接抒发作者感情的句子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9、《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0、人说“近墨者黑”,但“近墨者未必黑”,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1、《陋室铭》中描写“陋室”
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22、《爱莲说》中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23、作者在《陋室铭》结尾提到古代贤士,并且引孔子的话,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或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24、《陋室铭》中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5、《三峡》中描写三峡春冬之景的句子: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6、《三峡》中写山岭连绵和山势漫长的句子是: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从侧面交代三峡两岸山势之高的句子: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7、《桃花源记》表现桃源人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的句子是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28、《三峡》中描写秋景凄清萧瑟的句子是: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二、文言文复习检测
第22课 《陋室铭》
一、识记文学常识。
《陋室铭》选自《全唐文》。作者唐代(朝代)刘禹锡。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二、解释词语,并在括号内注音:
1、有仙则名。……有龙则灵。 名:出名。灵:成为灵异的水。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这。惟:只。德馨(xīn):美好的品德。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
尚。
3、.调素琴:调:调弄,这里指弹(琴)。
4、无丝竹之乱耳。丝竹: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乱:使……乱。
5、无案牍之劳形。案牍(dú):案,文书,案卷。牍,公文。案牍是官府的文书。劳形: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身体。之:取独。
6、何陋之有? 之:宾语前置的标志,助词。
三、翻译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翻译: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翻译: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3、孔子云:“何陋之有?”翻译: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四、分析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或统领全文点明主旨)的句子: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2、文中点睛之笔是哪句? 何陋之有。
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情怀)? 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
4、文中含有“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的意思,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为什么?
同意,品德高尚者追求的不是物质条件的好坏,而是精神世界的纯洁与充实,他们鄙弃功名利禄,不趋炎附势,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保持着自己坚贞的操守,所以身居陋室不觉其陋。
5、从本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是积极还是消极的?
从本文表达的高尚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看,作者的思想是积极的;从独处其身,避而不和庸俗的官僚往来,使自己与污浊的社会隔离开来等作法来看,又是消极的。
五、习题精选:(一)2008年重庆市
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4分) (1)有仙则名( )
(2)谈笑有鸿儒( )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4)无丝竹之乱耳(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谈笑有鸿儒
(4)无丝竹之乱耳
11.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1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4分)
答案:9.(共4分)(1)名:有名(或“出名”“著名”“成了名山”)(2)鸿:大(3)调:调弄,这里指弹奏(4)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泛指奏乐的声音(每题1分)
10.(共4分)(1)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或“这间简陋的房子,好就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2)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内(或“苔藓给石阶铺上绿毯,芳草将帘内映得碧青”)(每小题2分,其中每小句1分)
11.(共3分)D(“陋室”不陋的原因在于屋主人品德高尚)
12.(共4分)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示例①:这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就是要与那些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示例②:这种交友方式不可取,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
(二)2008年厦门 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14—17题(14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②,赐也日损③。”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④处,赐好说⑤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⑥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⑦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⑧
,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注释】①“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②益:长进。③损:减损。④贤己者:比自己贤良的人。⑤说:谈论。⑥视:看,比照。⑦化:融和。⑧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14.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语:(3分)
①谈笑有鸿儒 ②无案牍之劳形 ③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15.在《古汉语词典》中,“日”字有以下几个义项。请根据语境判断哪一个义项最适合[乙]段“则商也日益”一句中的“日”字。(只需填序号)(2分)日: A.太阳 B.白天 C.日子D.每天,一天天地
1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
17.简答题:(5分)
(1)[乙]段中的“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甲]段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 ”和“ ”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2分)
(2)[甲]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乙]段“不知其人,视其友”、“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等,涉及的都是“交朋友”的话题。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样的个性化感悟?请联系文段内容自选角度具体谈谈你的看法。(3分)
(二)2008年厦门
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14—17题(14分)
14.(3分)每个解释1分。酌情给分。
①博学的人 ②使身体劳累 ③所以,因此
15.(2分) D
16.(4分)每句2分。酌情给分。
①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显得简陋了。
②商喜欢和比自己贤良的人相处,赐喜欢评论不如自己的人。
17(1)(2分)各1分。出现错别字不得分。
诸葛庐(南阳诸葛庐) 子云亭(西蜀子云亭)
(2)(3分)答题要求:内容上扣住“交朋友”的话题,从正、反面谈皆可,要结合文段内容;语言表达清楚流畅。内容2分,语言1分。脱离文段泛泛而谈者最多得2分。
例一:我认为对象的选择是需要慎之又慎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要选择那些可以给予我们帮助的朋友,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人格的自我完善。
例二:交朋友应交有品位、有追求的人,与这样的人相处自己便能不断受到好的影响而不断提高。这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就如商一定会在贤于自己的朋友的影响下成长一样。
例三:要保持君子本色,除了自身的修养之外,朋友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所谓“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多与“善人”、“鸿儒”交往,有助于修身养性。
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②,赐也日损③。”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④处,赐好说⑤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⑥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⑦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⑧
,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选自王肃《孔子家语》)
译文:孔子说:我死之后,子夏会比以前更有进步,而子贡会比以前有所退步“曾子问:为什么呢?”孔子说:子夏喜爱同比自已贤明的人在一起,(所以他的道德修养将日有提高);子贡喜欢同才质比不上自已的人相处,(因此他的道德修养将日见丧失)。不了解孩子如何,看看孩子的父亲就知道(孩子将来的情况)了,不了解本人,看他周围的朋友就可以了,不了解主子,看他派遣的使者就可以了,不了解本地的情况看本地的草木就可以了。所以常和品行高尚的人在一起,就像沐浴在种植芝兰散满香气的屋子里一样,时间长了便闻不到香味,但本身已经充满香气了;和品行低劣的人在一起,就像到了卖鲍鱼的地方,时间长了也闻不到臭了,也是融入到环境里了;藏丹的地方时间长了回变红,藏漆的地方时间长了回变黑,也是环境影响使然啊!所以说真正的君子必须谨慎的选择自己处身的环境。
《爱莲说》
一、识记文学常识。
《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北宋(朝代)哲学家。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二、解释词语,并在括号内注音: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蕃(fán):多。
2、濯清涟而不妖。 濯(zhuò):洗涤。妖:美丽而不端庄。
3、不蔓不枝。蔓:长枝蔓。枝:长枝节。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xiè):亲近而不庄重。 5、陶后鲜有闻。 鲜(xiǎn):少。
6、亭亭净植。亭亭:耸立的样子。 7、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三、翻译重点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翻译:我唯独喜爱莲从污泥中长出却没有受到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2、莲,花之君子者也。翻译:莲是花中的君子。
3、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翻译:对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4、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翻译:像我一样喜欢莲花的还有什么人呢?
5、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翻译:喜爱牡丹的人当然就很多了。
四、分析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莲,花之君子者也。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周敦颐《爱莲说》:(体现不与世同流合污)咏莲名句(或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予他怎样的思想感情?寄寓了他不愿与世同流合污、保持高洁风格的思想感情。
4、本文主要写的是“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
用“晋陶渊明独爱菊”正面衬托“予独爱莲”,用“世人盛爱牡丹”进行反衬,以表达出对莲的喜爱之情。
5、细细考虑,“菊之爱”可以有两种含义:一、做一个避世的隐士。二、像陶渊明那样保持独立的人格。你赞成哪一种说法?谈谈看法。
如:赞成两种都有道理。作者意思是:避世者不染尘世之埃固然可喜,而入世者“出淤泥而不染”境界更高。
6、孟子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与本文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看法相反,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自圆其说即可)
答法一:同意孟子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的思想受环境影响,“孟母三迁”说的即是这个道理。答法二:同意本文的观点,只要保持坚贞的节操,洁身自好,即使处于污浊的环境中也能不受影响。
五、习题精选: 2008年海南省 爱莲说 周敦颐(北宋)
19、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可爱者甚蕃(pān ) B、出淤泥 (xū) C、濯清涟(zhū) D、不可亵玩焉(xiè)
20.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在句中的含义。(4 分)
( l )香远益清 益: ( 2 )亭亭净植 植:
( 3)陶后鲜有闻 鲜: ( 4)宜乎众矣 宜: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译:
(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译:
22、从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中,你看到了作者怎样的追求?( 2 分)
《爱莲说》 2008年海南省
19 、D 本题2分。
20 、( l )益― 更(更加) ( 2 )植― 立(树立) (3)鲜― 少 (4 )宜― 应当(应该,当然) 4 分.每小题1 分,写错字不给分。
21. ( l ) (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2)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本题4 分。每小题题2
分。“远观、袭玩、谓、隐逸”等词为得分点,要落实,少译每一处扣0 . 5 分
22、追求高尚情操,正直人格。本题2 分,意思对即可。
第26课 《三峡》
一、识记文学常识:
《三峡》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所撰《水经注》,其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菱。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二、重点字词解释,并在括号内注音。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自:从,由。这里是“在”的意思。 略无:毫无。
阙(quē):通“缺”,空缺。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亭午:正午。夜分:半夜。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至于:到了。 襄(xiāng):上。 沿:顺流而下。 溯(sù):逆流而上。
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虽:即使。奔:这里指飞奔的马。御:驾。疾:快。
5、素湍绿潭。湍(tuān):急流的水。素湍:白色的急流。
6、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 或王命急宣。或:有时。
7、飞漱其间。漱(shù):急流冲荡。
8、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9、每至晴初霜旦。至:到。霜旦:下霜的早晨。
10、属引凄异。属(zhǔ)引:接连不断。属,动词,连接。引,延长。
三、翻译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羲月。翻译: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翻译: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翻译: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
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翻译: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影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5、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翻译: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
6、清荣峻茂,良多趣味。翻译: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
7、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翻译:每当到了初晴或结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8、常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翻译:有时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持续不断,异常凄凉。
9、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翻译: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四、分析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1、结合有关语句,说一说三峡两岸山有什么特点。(试用两个字概括)
“连和高”:“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可看出山势的连绵;从“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可看出山势的高峻。
2、“重岩叠嶂”和“隐天蔽日”两句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
重岩叠嶂,就山本身的状态写其高,是俯视所得;而隐天蔽日,以天和日衬其高,是仰视所见。
3、作者只有“清荣峻茂”四季就概括写出了水、树、山、草的风貌,请发挥你的想象力,用优美的语言把这个景色再现出来。
略
4、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
作者是从“山”、“水”两方面描写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描绘出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5、作者是如何从不同的季节景象来描写江水的特点的?为何没有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而先写夏季景色?
(1)夏天,写了因水大而形成的险阻和江流的迅急,突出江水凶险和疾速的特点。春冬之时,水退潭清,景色秀丽,突出了三峡春冬景色的清丽的奇秀,秋季的景色清冷寂静,水枯气寒冷以高猿哀鸣衬托深秋的凄清,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
(2)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将“夏水”为首来写。
6、文章结尾引用了渔者的歌词,有什么作用?
衬托“晴初霜旦”之时“林寒涧肃”的凄凉情景,渲染萧瑟的气氛。
7、把下列句子的划线部分改写成一副对联,用来作“画卷”的修辞语。
经过几百个日日夜夜的奋战,长江截流工程终于胜利完成,中国人民在这奔腾不羁的长江边展开了一幅把五千里长江斩断,把三峡无数山峰锁住的神奇画卷。
答案: 斩断长江千里水,锁住三峡无数峰。
五、习题精选: 08年福建宁德市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15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
[乙]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
5、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4分)
(1)沿溯阻绝。沿; (2)良多趣味。良:
(3)直视无碍。碍: (4)窥谷忘反。反:
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7、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通过“游鱼细石”写出水的清澈。
B.“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富有韵律。
C.“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运用拟声叠词,构成一幅音韵和谐的画面。
D.“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烘托了山的高耸。
8、甲乙两段都描写了奇山异水,但思想感情有差异,请结合原文的语句说说两文不同的思想感情。
2008年福建省宁德市
5.略。 6.略 7.B
8.甲文“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一句通过渲染了悲凉的气氛,流露出作者内心的忧伤。乙文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一句可以看出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的否定,同时也反悔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留恋和向往之情。
第27课 《记承天寺夜游》
一、识记文学常识:
《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二、解释词语。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念:考虑,想到。 遂:于是。 至:到。
2、相与步于中庭。相与:共同,一起。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只是。闲人:清闲的人。
4、亭下如积水空明。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5、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交横:交错,纵横。 盖:原来是。
三、翻译句子: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 翻译:想到身边没有和我一起享受月光的人,于是来到了承天寺。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翻译:怀民也没有睡,于是我们一起到庭院散步。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翻译: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哪一个地方没有翠绿苍柏?只是那里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悠闲的人罢了。
四、阅读理解:
1、全文以“月光”为线索,依据作者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夏夜月光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洁的意境,表达了作者的旷达心境。
2、 “何处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达了作者怎样微妙复杂的感情?(文尾通过“闲人”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怎样理解“闲人”的含义?)
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喜悦、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显其中。(或表现作者虽遭贬谪仍强作轻松愉快的复杂心情。既有赏月咏月而发的自豪自慰,又有为“闲人”的境遇而生的惆怅和苦闷。)
3、欣赏“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句写出了月光和竹柏倒影的什么特点,点染了一个怎么样美妙的境界?
此句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点染处一个空明澄清,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积水空明”比喻月光。表现了月光的皎洁、透明。 “藻荇交横”比喻月影。表现了月影斑驳,摇曳多姿。也表现了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
4、本文描写了哪些景物?目的是什么?
虚景:清澈的水,水中的植物;实景:竹柏之影。衬托了月下庭院的幽静、淡雅和赏月者的恬静、悠闲。
5、 写景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清静、舒适、愉悦。
五、习题精选: 2007年浙江省(衢州卷) 《记承天寺夜游》
19、解释加点词语。
⑴遂至承天寺( ) ⑵怀民亦未寝( ) ⑶但少闲人( )
2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1、“积水空明”、“藻、荇交横”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2分)
22、本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你认为文章表达了作者哪些微妙而复杂的感情?
(一) 2007年浙江省(衢州卷) 《记承天寺夜游》答案
19、①遂:于是,就 ②亦:也 ③但: 只(3分,每题1分)
20、月光照在庭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3分,意思符合即可)
21、写出了月光清澈透明的特点。“积水空明”用比喻的手法写出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横”写竹柏之影参差错杂。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清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2分,意思符合即可)
22、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等。(3分,至少说出两种情感,意思对即可)
第21课 《桃花源记》
一、识记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东晋(朝代)著名诗人。
二、 词语解释。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缘:沿着。
2、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鲜美:鲜艳美丽。落英:落花。
3、甚异之。异:对……感到诧异。
4、豁然开朗。豁然:开阔的样子。
5、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俨然:整齐的样子。属:类
6、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交通:交错相通。
7、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怡然:喜悦的样子。
8、问所从来,具答之。具:详尽。
9、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妻子儿女。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
10、处处志之。志:作标记。
11、寻向所志。寻:寻找。向:先前(的)。志:标记。
12、闻之,欣然规往。欣然:高兴的样子。规:计划。
13、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寻:随即,不久。遂:于是,就。津:渡口。
三、 翻译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翻译:芳香的野草鲜艳美丽,落花到处都是。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翻译: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翻译: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狗叫的声音。
4、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翻译:男女穿戴,完全与桃花源外的人一样。
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翻译:老人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
6、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翻译:(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7、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翻译:这个人详细的介绍了自已所听到的事。
8、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了。” 翻译: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9、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翻译:寻找以前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再也没找不到路。
10、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翻译:没有实现,不久病死了。此后就再也没有探访的人了。
四、分析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第三段描写了桃花源人社会风尚的哪两个方面? 生活幸福;民风淳朴。
2、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目的是什么? 答: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虚构目的:描绘无剥削、压迫,自食其力和平宁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与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作者不满当时现实,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河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
3、本文“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已,“皆叹惋”的内容又是什么? 答:问今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皆叹惋”的内容是①世界变化大。②时间过得快。③外面得世界战争频繁,依然黑暗腐朽。④庆幸自己得社会和平安定。
4、由“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你能从中联想到那些人生启示?
围绕“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有所作为,必须经历一些艰难苦难”回答即可。
5、作者为什么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未果”?
表明桃花源可望而不可即,给桃花源增添奇异色彩,也表明桃花源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存在,隐含作者无力改变社会现实的无奈。
6、渔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写渔人有怎样的作用?
答案:渔人是一个背信弃义、不守承诺的人。 写渔人的作用:一方面与桃花源中的淳朴好客形成鲜明对比,加深人们对桃花源外社会的认识,突出了桃花源是理想的社会。另一方面, 本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渔人是组织材料的需要。
7、你如何看待桃花源人避难于桃花源,不复出焉的行为的?
桃花源人在当时是很幸运的,躲避祸患,生活安定,但从积极意义上来讲,躲避不是永久的,应该起来抗争。(谈自己的想法即可)
8、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生活?)
环境优美、生活幸福、民风淳朴,无剥削、压迫,自食其力和平宁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理想社会。
9、出自本文的有些成语一直沿用至今,请写出来并解释。
世外桃源:原指理想中的生活安乐而环境幽美的世界,现在用以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地方。
豁然开朗:一下子现出开阔明朗的境界。形容有狭窄阴暗突然变为开阔明亮,也比喻心里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觉明朗。(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成语。)
无人问津:没有人来问渡口了,比喻没有人再来尝试或过问。
落英缤纷:鲜花纷纷飘落,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色,也指花儿凋谢的暮春天气。
10、怎样看待陶渊明笔下的理想社会?
它与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比,是作者不满当时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有原始共耕的痕迹,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五、习题精选:
(一)2008年吉林省 阅读《桃花源记》,回答8——12题:
8、本文作者陶渊明是_______时期著名诗人,《___________》是他的著名诗作之一。
9、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1)阡陌交通( )(2)便要还家( )
10、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的诗句,文中哪句话与其表达的意思相近?(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作者生活的时代,赋役繁重,战乱纷起,但文中描绘的却是另外一番图景,这寄寓了他什么样的愿望?(2分)
12、本文是一篇流传千古的美文,作者在文中用简练的文字写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将桃花林的美景描绘出来。(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
(一)2008年吉林省答案
8、饮酒(归园田居)(1分,只要是陶渊明著名诗作即可)
9、(1)交错相通(互相通达) (2)通“邀”,邀请(共2分,每小题1分)
10、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2分,抄写全句也可)
11、围绕“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生活安定富足”回答即可。(2分)
12、围绕第一段中描写桃花林景色的语句,运用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即可。(共3分,结合作品内容1分,修辞手法1分,语言生动形象1分)
(二)08年湛江市 阅读《桃花源记》,回答17—20题。
17、解释词语。(4分)(1)欲穷其林 穷: (2)便要还家 要:
(3)处处志之 志: (4)欣然规往 规: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武陵人以捕鱼为业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B.、问所从来,具答之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C、其中往来种作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D.、便扶向路 寻向所志
19、翻译:“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4分)
20、阅读思考,简要回答:(1)文中的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社会,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这在文中也有暗示,请找出相应得一两处语句;(2)文章第二段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生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三)2008年广东省湛江市答案
17、穷尽、走尽;通“邀”,邀请;做标记;计划,规划
18、D
19、带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了往来。
20、(1)①“忽逢桃花林”、“渔人甚异之”②“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2)表达了作者对没有战乱、宁静和平和自由和谐的理想社会(生活)的追求。
八年级(上)文言文知识归纳填空
(一) 通假字:
通假
字义
例句
出处
要——邀
邀请
便要还家
《桃花源记》
具——俱
详尽
具答之
《桃花源记》
曾——层
重叠
荡胸生曾云
《望岳》
阙——缺
中断
略无阙处
《三峡》
(二) 词类活用:
类型
例句
出处
解释
意动用法
渔人甚异之
对……
《桃花源记》
感到诧异
名词作状语
复前行
《桃花源记》
往前
形容词作动词
欲穷其林
《桃花源记》
穷尽,走到头
名词作动词
有仙则名
《陋室铭》
有名气
名词作动词
有龙则灵
《陋室铭》
有灵性
使动用法
无丝竹之乱耳
《陋室铭》
使……杂乱
使动用法
无案牍之劳形
《陋室铭》
使……劳累
名词作动词
不蔓不枝
《爱莲说》
长枝蔓、长枝节
形容词作名词
造化钟神秀
《望岳》
神奇、秀丽的景色
意动用法
一览众山小
《望岳》
认为……小
使动用法
恨别鸟惊心
《春望》
使……受惊
虽乘奔御风
《三峡》
飞奔的马
动词作名词
形容词作名词
空谷传响
《三峡》
回声
名词作动词
相与步于中庭
《记承天寺夜游》
散步
(三) 一词多义:
之
a. 渔人甚异之:代词,指桃花林的美景
绝
为
a. 沿溯阻绝:断,中断
b. 绝崦多生怪柏:极
b. 水陆草木之花:结构助词,的
c. 哀转久绝:消失
c.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取消主谓独立性的结构助词,不译
a. 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
b.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给,替
d. 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
c. 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舍
a. 便舍船:离开
志
a. 处处志之:动词,做标记
b. 屋舍俨然:房屋
b.寻向所志:名词,标记
寻
a. 寻向所志:寻找
焉
a. 不复出焉:兼词,从这里。
b. 寻病终:不久
b.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句尾语气助词,不译。
(四) 古今异义
例句
古义
今义
出处
芳草鲜美
鲜艳美丽
指食物的味道好
《桃花源记》
屋舍俨然
整齐的样子
好象
《桃花源记》
阡陌交通
交错相通
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
《桃花源记》
悉如外人
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没有血缘关系的人
《桃花源记》
问所从来
从……来
从过去到现在
《桃花源记》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和儿女
专指男子法定的配偶
《桃花源记》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走投无路的境地
《桃花源记》
无论魏晋
不要说,更不必说
表条件关系的连词
《桃花源记》
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值得
不够,不充足
《桃花源记》
惟吾德馨
品德高尚
散步很远的香气
《陋室铭》
往来无白丁
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平民、百姓
《陋室铭》
宜乎众矣
应当
合适
《爱莲说》
良多趣味
确实,实在
好
《三峡》
相与步于中庭
院里
官名
《记承天寺夜游》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
但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记承天寺夜游》
罢了
耳朵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五)文言特殊句式,请指出下列句式特点:
1、(判断)句:
(1)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 倒装句,请指出是哪种倒装:
(1)孔子云:何陋之有?(宾语前置)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宾语前置)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定语后置;另一种解法——“之”为取独,则不是倒装句)
(4)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状语后置)
3、 (省略)句:
(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六)在括号内注音。
晨曦(xī)
溯(sù)
素湍(tuān)
飞漱(shù)
藻荇(xìng)
襄(xiānɡ)陵
叠嶂(zhànɡ)
俨(yǎn)然
阡qiān)陌(mò
垂髫(tiáo)
叹惋(wǎn)
诣(yì)
铭(míng)
馨(xīn) 毳(cuì)衣
淤(yū)泥
濯(zhuó)
清涟(lián)
亵(xiè)玩
隐逸(yì) 老妪(yù)
骥(jì)
苔(tái)痕
鸿(hónɡ)儒(rú)
案牍(dú)
蕃(fán) 赁(lìn)
决眦(zì)
搔(sāo)
不胜簪(zān)
岱(dài)宗
藻荇(xìng) 荷( hè
)锄 荒秽(huì)
徙(xǐ)倚(yǐ) 帘旌(jīng) 吴蜀(shǔ) 雾凇(sōng) 沆(hàng)砀(dàng)
附: 游山西村
(南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1]
注释:①腊酒:腊月里酿造的酒。 ②足鸡豚(tú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 ③若许:如果这样。④闲乘月: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⑤无时:随时。叩门:敲门。
首联:“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描写丰收年景,农民热情好客的淳厚品行。
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描绘了山环水绕,草木自渐浓郁,蜿蜒的山径也越来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无路可走之际,突然看见绿柳飘飘,花团锦簇,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本联富深刻的哲理于自然景物的描绘中,比喻困境中也往往蕴含希望。
颈联:“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既写出春社欢快,又表达民风的淳朴可爱。
尾联:“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写出诗人盼望着以后能够有时间乘月色夜游,随时拄着拐杖来拜访,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由衷的喜爱和不舍之情。
三、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读一读写一写”重点词语归纳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序号为课题编号)
1、 鄂(è) 豫(yù) 绥(suí) 靖(jìnɡ) 阻(zǔ) 遏(è) 荻(dĺ)港 锐(ruì) 不可当(dānɡ)
歼(jiān)灭 遏(è)制 yīn(殷)切 kuì(溃)退 阌(wén) 聿(yù)
要塞(sài)
2、 尖(jiān) 利(lì) 能(nénɡ) 耐(nɑi) 悠(yōu) 闲(xián) 寒噤(jìn) 阴(yīn) 惨(cǎn)
仄(zè) 歪 央(yānɡ) 告(ɡào) 转弯抹(mò) 角 月明风qīng清 张皇(huánɡ) 失措(cuò) 提防(dī) 浸(jìn) 蹿(cuān)
3、 拂(fú) 晓(xiǎo) 瓦(wǎ) 砾(lì) 地(dì) 窖(jiào) 鞠(jū) 躬(ɡōnɡ) 颤(chàn) 巍(wēi) 巍(wēi) 迫(păi)击炮 闪shuò(烁) 给予(jǐ)(yǔ) 晨xī(曦)
4、 赃(zānɡ) 物(wù) 箱(xiānɡ) 箧(qiè) 制(zhì) 裁(cái) dànɡ( 荡)然无存 瞥(piē)见珐(fà)琅(l
áng) zuì kuí huò shǒu(罪魁祸首)
1、 肃(sù) 穆(mù) 荒(huānɡ) 谬(miù) 健(jiàn) 忘(wànɡ) 憧憬chōng jĭng
悼(dào)念 屹(yì)立 憧憬(chōng jĭng)
2、 骇(hài) 掳(lǔ) 悚(sǒnɡ) 惶(huánɡ) 急(jí) 疮(chuānɡ) 疤(bā) 诘(jié) 问
渴mù(慕) 疏(shū) 懒(lǎn) 霹(pī) 雳(lì) 孤(ɡū) 孀(shuānɡ) 粗拙(zhuō) 憎恶(zēng)(wù)
3、 交(jiāo) 卸(xiè) 奔(bēn) 丧(sānɡ) 狼jí( 藉) 簌簌(sù) 典质(zhì)
(赋)fù闲(xián) 颓(tuí) 唐 琐(suǒ) 屑(xiè) 蹒跚(pán)(shān) 栅(zhà)栏
4、 凹(āo) 凼(dànɡ) 尴(ɡān) 尬(ɡà) 烦躁(zào) 微不足dào(道)
大庭(tínɡ) 广众(zhònɡ) 涎(xián)水 揩(kāi)一把
5、 伛(yǔ) 惶(huánɡ) 恐(kǒnɡ) 荒(huānɡ) 僻(pì) t塌(tā) 败(bài) 取缔(dì)
骷(kū) 髅(lóu) 滞(zhì) 笨(bèn) 愧(kuì) 怍(zuò) 翳(yì)
1、 克(kè) 扣(kòu) 接济(jì) 唏(xī) 嘘(xū) 稀罕(hɑn) 噩(è) 耗(hào) 呵(hē) 斥(chì) 焦(jiāo) 灼(zhuó) 伎(jì) 俩(liǎnɡ) 颠(diān) 沛(pèi)
吊唁(yàn ) 文绉(zhōu) 绉(zhōu) 长途跋(bá) 涉(shè) 穷愁潦(liáo) 倒
风(fēnɡ) 尘(chén) 苦(kǔ) 旅(lǚ) 鸡零(línɡ) 狗(ɡǒu) 碎(suì) 低眉顺(shùn) 眼
连声诺(nuò) 诺(nuò) 生(shēnɡ) 死祸(huò) 福
2、 雄跨(kuà) 雄姿(zī) 残(cán) 损(sǔn) 古(ɡǔ) 朴(pǔ) 推chónɡ(崇) 惟(wéi) 妙(miào) 惟(wéi) 肖(xiào) 巧妙绝lún(伦)
3、 美感 史诗(shī) 驻(zhù) 足(zú) 煞(shā)风景 xiāo(销)魂
4、 轩(xuān) 榭(xiè) 败笔 丘hè(壑) 嶙(lín) 峋(xún) 镂(lòu) 空
qiánɡ(蔷) 薇 明(mínɡ) 艳 因地zhì(制) 宜 重峦(luán) 叠(dié) 嶂(zhànɡ)
5、 磬(qìnɡ) 鳌(áo) 头 琉(liú) 璃(li) 藻(zǎo) 井(jǐnɡ) 蟠(pán) 龙(lónɡ) 中轴(zhóu) 线(xiàn) 压轴(zhòu) 金銮(luán) 殿 湛(zh
àn)蓝 妃嫔(pín)
1、 屏(pínɡ) 风(fēnɡ) 纳(nà) 凉(liánɡ) 帷(wéi) 幕(mù) 缓(huǎn) 冲(chōnɡ) 造(zào) 型 伧(cānɡ) 俗 雅俗(sú) 之别 流萤(yíng)
2、 萌(ménɡ) 发(fā) 次(cì) 第(dì) 翩(piān) 然 yùn(孕) 育
销(xiāo) 声匿(nì) 迹(jì) 衰(shuāi) 草连天 风雪载(zài) 途 zhōu(周) 而复始
草(cǎo) 长(zhǎnɡ) 莺(yīnɡ) 飞 刺槐(huái)
3、 囊(nánɡ) 克隆(lónɡ) 繁yǎn(衍) 胚(pēi) 胎(tāi) 蟾(chán) 蜍(chú) 鳞(lín) 片 脊(jǐ) 椎(zhuī) 两栖(qī) 相安无事 濒(bīn)临
4、 遗(yí) 骸(hái) 褶(zhě) 皱(zhòu) 劫难(nàn) 致密 追(zhuī) 溯(sù)
天衣无fènɡ(缝)
5、 失(shī) 衡(hénɡ) 藩(fān) 篱(lí) 监(jiān) 控(kònɡ) 归jiù(咎)
在劫(jié) 难(nán) 逃 五彩斑(bān) 斓(lán) 啸(xiào) 聚山林(lín)
束(shù) 手无策(cè) 物竞(jìnɡ) 天择(zé)
无动于zhōnɡ(衷)
1、 幻(huàn) 觉(jué) 吟(yín) 咏(yǒnɡ) 绮(qǐ) 丽 yān(殷) 红 变化多端
日bó(薄)西山 气息奄(yǎn) 奄(yǎn)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huánɡ) 昏(hūn)
二、 根据意思写成语。
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 锐不可当
比喻说话绕弯,不直截了当转弯抹角惊慌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张皇失措
像诗画里所描摩的能给人以美感的意境。诗情画意
形容精神和身体极度疲劳。精疲力尽
指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永垂不朽
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 独一无二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不可名状
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眼花缭乱
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 荡然无存
形容房屋宏伟豪华。也形容诗文词藻华丽。 富丽堂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