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8.00 KB
  • 2021-05-10 发布

中考文言文实词虚词系列归类复习

  • 3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中考文言实词、虚词 分类复习 中考文言文复习系列之一:文字通假 ‎1、不亦说乎。 说通悦,愉快。《〈论语〉十则》 ‎ ‎2、诲女知之乎。 女通汝,你。《〈论语〉十则》‎ ‎3、是知也。 知通智,智慧。《〈论语〉十则》‎ ‎4、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通避,回避。《鱼我所欲也》 ‎ ‎5、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通辨,辨别。《鱼我所欲也》 ‎ ‎6、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通德,恩惠。《鱼我所欲也》 ‎ ‎7、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与通欤,语气词。《鱼我所欲也》 ‎ ‎8、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通向,从前。《鱼我所欲也》‎ ‎9、亲戚畔之。 畔通叛,背叛。《〈孟子〉二章》 ‎ ‎10、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孟子〉二章》‎ ‎11、衡于虑。 衡通横 梗塞。《〈孟子〉二章》‎ ‎12、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通弼,辅佐。《〈孟子〉二章》‎ ‎13、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徧通遍,遍及。《曹刿论战》‎ ‎14、必能裨补阙漏。 阙通缺,缺点。《出师表》‎ ‎15、便要还家 要通邀,邀请。《桃花源记》‎ ‎16、略无阙处。 阙通缺,中断。 《三峡》 ‎ ‎17、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显露。《马说》‎ ‎18、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通"才":才能,本领。《马说》‎ ‎19、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通“饲”,喂。《马说》‎ ‎20、其真无马邪 “邪”通“耶”,表疑问。《马说》‎ ‎2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祗,通“只”,只是。《马说》‎ ‎22、百废具兴。 具通俱,都。《岳阳楼记》 ‎ ‎23 、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通嘱,托咐。《岳阳楼记》‎ ‎24、通假字:可爱者甚蕃 蕃通繁,繁盛众多。《爱莲说》‎ ‎25、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通肢,肢体。《送东阳马生序》 ‎ ‎26、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通伸,伸张。《隆中对》 ‎ ‎27、自董卓已来。 已通以,表时间。《隆中对》‎ ‎28、徐公来,孰视之 孰:通“熟”,仔细《邹忌讽齐王纳谏》‎ 中考文言文复习系列之二:古今异义 ‎ ‎ ‎1、朋:有朋自远方来。 古义,志同道合的人 ;今义,一般的朋友。《论语》‎ ‎2、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古义:一种量器 。今义:计时的器具或中空的响器。《鱼我所欲也》‎ ‎3、是:非独贤者有心也 古义:代词,这种。今义:判断动词,是。《鱼我所欲也》‎ ‎4、豆:一箪食,一豆羹。 古义: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今义:豆类名称(《鱼我所欲也》)‎ ‎5、发:发于声。发:古义,被任用;今义,送出,交付。《孟子二章》‎ ‎6、举: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古义,被起用;今义,举起。《孟子二章》‎ ‎7、征:征于色。征:古义,表现,征给;今义,征求,象征。《孟子二章》‎ ‎8、喻:而后喻。喻:古义,明白,了解;今义,比喻。《孟子二章》‎ ‎9、亲戚: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亲戚,古义,指父母兄弟姐妹在内的至亲;今义,专门指族外有婚姻关系的亲戚。《孟子二章》‎ ‎10、入:入则无法家拂。入:古义,国内;今义,进入。《孟子》二章 ‎11、饿其体肤 古义;严重饥饿,能威胁人的生命。今义:与“饱”相对,指一般的肚饿,词义与古义相比变弱)《孟子》二章 ‎12、狱:小大之狱。狱:古义,诉讼案件,罪案;今义,监禁罪犯的地方。《曹刿论战》‎ ‎13、再:一鼓作气,再而衰。再:古义,第二次;今义,又一次。《曹刿论战》‎ ‎14、忠:忠之属也。忠: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今义,忠诚。《曹刿论战》‎ ‎15、鄙:肉食者鄙。鄙:古义,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今义,轻视,看不起。《曹刿论战》‎ ‎16、间:又何间焉。间:古义,参与;今义,隔开,中间,空间,或时间。《曹刿论战》‎ ‎17、可以:可以一战。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许可,可能。《曹刿论战》‎ ‎18、情:虽不能察,必以情。情:古义,实情;今义,感情。《曹刿论战》‎ ‎19、牺牲:牺牲玉帛。牺牲:古义,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义,为正义事业舍弃生命,引申为舍弃某种利益,也指损害一方的利益。《曹刿论战》‎ ‎20、师: 十年春,齐师伐我)古义:军队。今义:老师,或军队中一种编制(《曹刿论战》21、伐:齐师伐我 古义:讨伐,攻打。今义:砍伐。‎ ‎22、加:弗敢加也 古义:虚夸,以少报多。今义:增加 ‎23、虽:虽不能察 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24、信:必以信 古义:言语真实。今义:书信 25、地方:今齐地方千里。古义:土地方圆今义:名词,地点,处所《邹忌讽齐王纳谏》‎ ‎26、左右: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古义:国君近旁的近臣今义:方位词。《邹忌讽齐王纳谏》‎ ‎27、明日:明日,徐公来。 古义:“旦日”的后一天。今义:今天的下一天。‎ ‎《邹忌讽齐王纳谏》‎ ‎28、谤:能谤讥于市朝。古义:指责别人的过错。今义:诽谤。《邹忌讽齐王纳谏》‎ ‎29、窥:窥镜而自视。古义:照。今义:偷偷地看。《邹忌讽齐王纳谏》‎ ‎30、寝:暮寝而思之。古义:躺着。今义:睡觉地方。《邹忌讽齐王纳谏》‎ ‎31、秋: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古义:时。今义:四季中的秋季(《出师表》)‎ ‎32、痛恨: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痛心,遗憾;今义,极为仇恨《出师表》 ‎ ‎33、涕:临表涕零。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出师表》‎ ‎34、感激:由是感激。感激:古义,感动,激动;今义,感谢。《出师表》‎ ‎35、奖:当奖率三军。奖:古义,勉励,鼓励;今义,奖励,嘉奖。《出师表》‎ ‎36、开张:诚宜开张圣听。开张:古义,扩大;今义,店铺)开始营业。《出师表》‎ ‎37、义:引喻失义。义:古义,适宜,恰当;今义,意义,含义。《出师表》‎ ‎38、异同:不宜异同。异同:古义,差异,偏义复词;今义,不同与相同。《出师表》‎ ‎39、所以:此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所以:古义,用来……的原因;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出师表》‎ ‎40、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古义,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今义,道德品质十分恶劣。《出师表》‎ ‎41、否: 陟罚臧否古义:恶,坏 。今义:表示否定(《出师表》) 42、猥: 猥自枉屈古义:辱,有降低身份之意。今义:卑鄙下流 (《出师表》) 43、庶: 庶竭驽钝古义:希望,期望 。今义:众多 ( 《出师表》) 44、开张: 诚宜开张圣听古义:扩大。今义:指商店开始营业 《出师表》)‎ ‎45、晓畅: 晓畅军事古义:精通,熟练 。今义:通顺 (《出师表》) 46、布衣: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古义:平民。今义:用布做的衣服 (《出师表》) 47、谨慎: 先帝知臣谨慎古义:严谨而慎重 。今义:小心慎重 (《出师表》) 48、此:诣太守,说如此。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就是“这样”的意思。《桃花源记》‎ ‎49、无论:无论魏晋。无论:古义,更不必说;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桃花源记》‎ ‎50、鲜美:芳草鲜美。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食物味道好。 《桃花源记》‎ ‎51、交通:阡陌交通。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泛指交通运输或邮电事业。《桃花源记》‎ ‎52、妻子: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古义,是妻子和儿女;今义,是专指男子的配偶。《桃花源记》‎ ‎53、绝境:古义,是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是没有办法,没有出路的境地。《桃花源记》‎ ‎54、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足:古义:不值得。今义:不充足,不满。 《桃花源记》‎ ‎55、小生: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小生:古义,小青年,后生;今义,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小石潭记》‎ ‎56、去:乃记之而去。去:古义:离开。今义:前往,跟“来”相对。《小石潭记》‎ ‎57、鸿:谈笑有鸿儒。鸿:古义,大;今义,鸿雁,书信。 《陋室铭》‎ ‎58、丝竹:无丝竹之乱耳。丝竹:古义,指琴瑟箫笛等管弦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今义,丝绸和竹子。《陋室铭》‎ ‎59、馨:惟吾德馨。馨:古义,美好;今义,芳香。《陋室铭》‎ ‎60、形:无案牍之劳形。形:古义,身;今义,样子。《陋室铭》‎ ‎61、微:微斯人。微:古义:没有 今义:细小.。《岳阳楼记》‎ ‎62、作文:属予作文以记之 作文:古义:写文章 今义:语文课里写文章的练习《岳阳楼记》‎ ‎63、气象:气象万千 。气象:古义:景象.。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岳阳楼记》‎ ‎64、丝: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古义,弦乐器,今义,蚕丝。《醉翁亭记》 65、但: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古义:只。今义:但是。《记承天寺夜游》‎ ‎66、闲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 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留连于光景之人;今义 与事无关的人《记承天寺夜游》‎ ‎67、户:月色入户古义:多指门;今义:窗户、人家《记承天寺夜游》‎ ‎68、念:念无与为乐者古义:想到;今义:纪念,思念 ,读《记承天寺夜游》‎ ‎69、汤:滕人持汤沃灌。汤:古义,热水;今义,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送东阳马生序》‎ ‎70、假: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假:古义,借;今义,虚伪的,不真实的。《送东阳马生序》‎ ‎71、趋: 尝趋百里外古义:快步走。今义:趋向,归向。《送东阳马生序》 21、走:录毕,走送之。走: 古义:跑。今义:行走。《送东阳马生序》‎ ‎73、山:山河表里潼关路。山:古义,指华山;今义,泛指一切山。‎ ‎74、河:山河表里潼关路。古义,指黄河;今义,泛指一切河流。《山坡羊.潼关怀古》‎ ‎75、烈士:烈士暮年。烈士:古义,指有雄心壮志的人;今义,指为正义事业献出生命的人。《龟虽寿》‎ 中考文言文复习系列之三:词类活用 ‎ ‎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时,按时,时间名词用作状语。《〈论语〉十则》‎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故,指旧的知识,学过的东西。新,指新的知识,新学的东西。形容词用作名词。《〈论语〉十则》‎ ‎3、传不习乎?传:动词活用为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论语〉十则》‎ ‎3、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苦,使--- ---痛苦;劳,使--- ---劳累;饿,使--- ---饥饿;空乏,使--- ---穷困;乱,使--- ---颠倒错乱,动,使--- ---惊动,忍,使--- ---坚韧,使动用法。《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人恒过。"过","犯过失"。名词活用为动词(《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神弗福也。"福":"保佑,赐福,名词活用为动词"。(《曹刿论战》)‎ ‎6、公将鼓之。"鼓":"击鼓",名词活用为动词(《曹刿论战》‎ ‎7、吾妻之美我者。"美"是"以我美"。形容词活用作动词(《邹忌讽齐王纳谏》)‎ ‎8、私我也∶私:偏爱,形容词活用作动词《邹忌讽齐王纳谏》‎ ‎9、面刺∶面:当面,名词活用作状语《邹忌讽齐王纳谏》‎ ‎10、闻寡人之耳者∶闻:使……听到,使动用法《邹忌讽齐王纳谏》‎ ‎11、朝服衣冠 ∶朝:在早晨,,名词作状语。服:穿戴,名词活用为动词《邹忌讽齐纳谏 ‎12、王之蔽甚矣:受蒙蔽。‎ ‎13、以光先帝遗德。光,发扬光大,名词用作动词。《出师表》‎ ‎14、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毛,长庄稼(长草木),名词用作动词。《出师表》‎ ‎15、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恢弘,发扬,形容词用作动词。《出师表》‎ ‎16、亲贤臣,远小人。亲,和……亲近;远,和……疏远,形容词用作动词。《出师表》‎ ‎17、此皆良实,志虑忠纯。良实,善良、诚实的人,形容词用作名词。《出师表》‎ ‎18、攘除奸凶,兴复汉室。奸凶,奸邪、凶恶的敌人,形容词用作名词。《出师表》‎ ‎19、渔人甚异之,复前行。异,以……为异或认为……奇怪,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桃花源记》‎ ‎20、此中人语云。 语 :告诉,名作动《桃花源记》‎ ‎2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善跑的马,动词用作名词。《三峡》‎ ‎2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湍,急流,形容词用作名词。《三峡》‎ ‎23、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清,清波,形容词用作名词。《三峡》‎ ‎24、每至晴初霜旦。霜,结霜,名词用作动词。《三峡》‎ ‎25、祗辱于奴隶人之手。辱,辱没,形容词用作动词。《马说》‎ ‎26、一食或尽粟一石。尽,吃完,形容词用作动词。《马说》‎ ‎27、策之不以其道。策,鞭策(用鞭子打),驱使,名词用作动词。《马说》‎ ‎28、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行千里,数词用作动词。《马说》‎ ‎29、食之不能尽其材。尽,使……尽,竭尽,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马说》‎ ‎30、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斗,像北斗七星那样;蛇,像蛇那样,名词作状语。《小石潭记》‎ ‎3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向西,名词用作状语。《小石潭记》‎ ‎32、如鸣佩环,心乐之。乐,以……为乐,动词的意动用法。《小石潭记》‎ ‎33、日光下流澈,影布石上。下,向下,名词用作状语。《小石潭记》‎ ‎34、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犬牙,像狗的牙齿一样,名词用作状语。《小石潭记》‎ ‎35、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凄,使……凄凉;寒,使……寒泠,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小石潭记》‎ ‎36、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闻名,著名,名词活用为动词。《陋室铭》‎ ‎37、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显出灵异,形容词活用作动词。《陋室铭》‎ ‎38、无丝竹之乱耳。乱,使……受到扰乱,动词用作使动词。《陋室铭》‎ ‎39、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岳阳楼记》)"南""北"是"向南""向北"的意思。‎ ‎4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形容词用作状语):A在……之前;B在……之后。‎ ‎4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名词,太守官名,“做……太守”名词用作动词。《岳阳楼记》‎ ‎4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名词作状语。《醉翁亭记》‎ ‎43、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意动用法。《醉翁亭记》‎ ‎44、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命名,名词用作动词。《醉翁亭记》‎ ‎45、山行六七里。"山:"是"沿着山路"的意思。名词作状语(《醉翁亭记》‎ ‎46、野芳发而幽香 芳: 香花,形作名。《醉翁亭记》‎ ‎47、相与步于中庭。步:散步,名词作动词。《记承天寺夜游》‎ ‎48、不蔓不枝。蔓、枝: 缠生藤蔓,旁出枝条名作动《爱莲说》‎ ‎49、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腰,腰间挂着,名词用作动词。《送东阳马生序》 ‎ ‎50、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緼袍敝衣,穿着旧棉袄,破衣服,名词用动词。《送东阳马生序》‎ ‎5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手,动手,名词用作动词。《送东阳马生序》‎ ‎52、手自笔录,计日以还。笔,用笔,名词用作状语。《送东阳马生序》‎ ‎53、 主人日再食 食 提供伙食名作动《送东阳马生序》‎ 中考文言文复习系列之四:一词多义(仅为基本篇目)‎ ‎(按音序排列) 1、安::1、安逸。 例: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2、养,奉养。 例: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曹刿论战》)‎ ‎   3、怎么。 例: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4、安稳,安定。 例: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 ‎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 ‎3、兵 :1、士兵 ‎ ‎ 2、军队 沙场秋点兵《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 、兵器、武器装备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出师表》 ‎ ‎4、 鄙: 1、鄙陋、目光短浅 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 ‎2、出身鄙野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 ‎5、 薄: 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 ‎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 ‎    6、.策: 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 ‎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 ‎       7、称: 1、称赞,赞许 先帝称之曰能。 《出师表》‎ ‎ 2、称呼 不以千里称也。 《马说》‎ ‎ ‎ ‎8、 诚:‎ ‎1、的确,实在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2、果真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 9池 ‎ ‎1、护城河 池非不深也 《孟子二章》 ‎ ‎2、池塘 巴山夜雨涨秋池《夜雨寄北》 ‎ ‎10、从: 1、跟从 战则请从(《曹刿论战》)/隶而从者(《小石潭记》)    2、顺从,听从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    3、顺着,随着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与朱元思书》)    4、依从 民弗从也(《曹刿论战》    5、介词,自,由 便舍船,从口入(《桃花源记》)    6、介词,向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送东阳马生序》)‎ ‎   7、学习。 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 ‎   8、追寻。 溯洄从之(《蒹葭》)‎ ‎    ‎ ‎11、旦:1、早晨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三峡》‎ ‎2、第二天 旦曰,客从外来,与坐谈。《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 ‎3、天亮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水调歌头》 ‎ ‎12、当: 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 ‎ ‎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 ‎3、将要。(今当远离)《出师表》‎ ‎ 4、抵挡(“锐不可当”)‎ ‎5、当……时候 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 ‎ 6、当时 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 ‎    13. 道:1、(正确的)方法。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   2、主张,思想,学说。 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 ‎   3、道路。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出师表》‎ ‎  4、说。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14. 得 : 1、能够。 例:余因得遍观群书(《送东阳马生序》)‎ ‎   2、领会。 例: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 ‎   3、同“德”,恩惠,感激。 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   4、实施。 例:得道者多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5、得到,获得。 例: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    6、发现 例: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桃花源记》‎ ‎7、找到。 例:既出,得其船《桃花源记》‎ ‎8、怎能 例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 15、对:1、回答 对曰:“小惠未徧……”《曹刿论战》‎ ‎ 2、对着 忍能对面为盗贼。《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6、发: 1、 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2、征发(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 ‎3、开放(野芳发而幽香 )《醉翁亭记》‎ ‎4、发出(正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5、fā,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 ‎17、伐:1、攻打 十年春,齐师伐我《曹刿论战》 ‎ ‎2、砍伐 伐竹取道《小石潭记》 ‎ ‎ 18、 方:1、指面积,方圆。 例: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 ‎   2、方位、地方、方向、处所。 例:有朋自远方来(《论语·学而》)‎ ‎   3、边 例:在水一方《蒹葭 》‎ ‎   ‎ ‎ 19、 分: 1、fēn划分,分开。(今天下三分《出师表》) ‎ ‎2、分配,分给。(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 ‎3、fèn,职分,本分。(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20、 奉: 1、通“俸”侍奉(为妻妾之奉)‎ ‎ 2、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难之间) ‎ ‎3、供养(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 ‎       21、夫: 1、那(予观夫巴陵胜状) ‎ ‎2、fú,句首发语词(夫战,勇气也) ‎ ‎3、丈夫(夫齁声起) ‎ ‎4、成年男子的通称,人(荷担者三夫)    ‎ ‎22、扶: 1、沿,顺着(便扶向路《桃花源记》) ‎ ‎2、搀扶(出郭向扶将《木兰词》)     23、. 拂:1、违背、阻碍(行拂乱其所为) ‎ ‎2、同“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 ‎ ‎24、复: 1、再 不复得路《桃花源记》‎ ‎2、回答,答复 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 ‎  3、重复 山重水疑无路《游山西村》‎ ‎ 4、恢复 兴复汉室《出师表》‎ ‎ 5、又 而复问其妾《邹忌讽齐王纳谏》‎ ‎ 25、 苟:1、如果(苟富贵) ‎ ‎2、苟且(故不为苟得/苟全性命于乱世) ‎ ‎        26、 故:1、旧的,原来的(知识) 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   2、原因,缘故 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3、所以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4、因为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鱼我所欲也》‎ ‎27、国:1、国防。 例: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2、国家。 例:夫大国,难测也(《曹刿论战》)‎ ‎    3、国都,京城。例:则有去国还乡,忧谗畏讥《岳阳楼记》‎ ‎   4、国事。 例: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   5、地势。 例:国险而民附(《隆中对》)‎ ‎ 28、 观: 1、看(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2、景色,景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岳阳楼记》        29、 归:1、归依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2、回来 (太守归而游人从)《醉翁亭记》‎ ‎3、聚拢 云归而岩石穴冥《醉翁亭记》     ‎ ‎     30、 号: 1、háo大叫,呼啸。(阴风怒号《岳阳楼记》) ‎ ‎2、hào,别号。(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亭记》) ‎ ‎ ‎ ‎ 31、 患:1、担忧、忧虑(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 ‎2、祸患、灾难 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 ‎ ‎  ‎ ‎ 32.会: 1、适逢。 例: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 ‎   2、体会,领会。例: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传》)‎ ‎   3、汇集。例: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 ‎   4、定将。例:会挽雕弓如满月(《江城子》)/会当凌绝顶(《望岳》)‎ ‎     33、 或: 1、有时(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或王命急宣《三峡》 ‎ ‎2、有的人(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3、或许(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34、 极:1、极点,极端 感极而悲者矣。 《岳阳楼记》‎ ‎ 2、尽,穷尽 此乐何极。 《岳阳楼记》‎ ‎ 3、到 南极潇湘。 《岳阳楼记》 ‎ ‎ 4、极其,非常。 初极狭,才通人。《桃花源记》‎ ‎     35、既:1、立即 太守既遣人随其往《桃话源记》‎ ‎2、就 余幼时既嗜学《送东阳马生序》‎ ‎ 36、 加:1、好处(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2、虚夸,以少报多(弗敢加也)《曹刿论战》      37、 间:1、 参与 (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2、中间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3、期间 (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4、量词 (安得广厦千万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间隔,隔开 (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 ‎6、暗暗地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     7、间或,偶然 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 ‎ 38、 见: 1、看见。 例:见渔人(《桃花源记》)‎ ‎   2、拜见。 例: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   3、召见,接见。 例:将军岂愿见之乎(《隆中对》)‎ ‎   4、了解。 例:见往事耳(《孙权劝学》)‎ ‎   5、认识。 例: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6、同“现”, 表现 例:才美不外见《马说》 ‎ ‎7、引见 例:胡不见我于王 ‎ ‎    39、 将: 1、将要。 例: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   2、带兵,率领。 例: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   3、带兵的人,将领。例: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   40、. 借: 1、借(每假借于人) ‎ ‎2、依(愿借子杀之) ‎ ‎3、即使(借第令毋斩) 41、 尽 : 1、得。例:利尽南海(《隆中对》)‎ ‎  2、尽头。例:林尽水源(《桃花源记》)‎ ‎   3、全,这里作动词,“吃尽”。例: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4、全部 (进尽忠言)《出师表》   5、竭尽 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 42、 就: 1、接近、趋向(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颓然就醉)‎ ‎2、完成,达到 ‎ ‎3、即使     43、 居:1、处在 居庙堂之高《岳阳楼记》‎ ‎2、停留 不可久居《小石潭记》‎ ‎     44、 举 : 1、被举用(管夷吾举于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推荐)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出师表》 ‎ ‎ 45、 具: 1、详细,详尽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2、备,置办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过故人庄》)    3、同“俱”,全,都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46、 绝 ‎1、隔绝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2、极点 会当凌绝顶《望岳》‎ ‎3、停止,消失(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三峡》‎ ‎4、极高的,陡峭的 绝巘多生怪柏《三峡》‎ ‎5、断 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醉翁亭记》‎ ‎6、断绝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三峡》‎ ‎             47、 乐:1、以……为乐(太守之乐其乐)‎ ‎2、使……快乐(钟鼓乐之) ‎ ‎3、乐趣(而不知人之乐) ‎ ‎4、欢乐、快乐(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48、. 良:1、真,实在(良多趣味)《三峡》‎ ‎2、善良(此皆良实)《出师表》)‎ ‎3、美好的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桃花源记》)‎ ‎ 49. 临:1、面对、对着、当着(执策而临之《马说》把酒临风《岳阳楼记》‎ ‎2、来到,在(临溪而渔)《醉翁亭记》‎ ‎3、靠近(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 ‎4、将要(故临崩寄臣以大事)《出师表》   ‎ ‎        50、. 名:1、命名、起名(名之者谁《醉翁亭记》) ‎ ‎2、著名,出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陋室铭》‎ ‎3、名贵 故虽有名马《马说》‎ ‎  51、. 清: 1、清澈(水尤清冽/回清倒影)‎ ‎ 2、凄清、冷清清(以其境过清)     ‎ ‎ 52. 情:1、实情(必以情) ‎ ‎2、友情、交情(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53. 请: 1、请允许,敬辞(请献十金) ‎ ‎2、请求(曹刿请见) ‎ ‎3、请教(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54、穷:1、穷尽,动词(欲穷其林) ‎ ‎2、穷尽,形容词(乐亦无穷) ‎ ‎3、深(穷冬烈风)‎ ‎4、贫穷(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55、求 :1、探求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 ‎ 2、要求 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 ‎  56. 屈: 1、委屈(猥自枉屈)‎ ‎2、弯曲(手指不可屈伸)  ‎ ‎ 57、 善:1、优点,长处 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 ‎ ‎2、好 王曰:“善”,乃下令《邹忌讽齐王纳谏》以咨诹善道 ‎ 58. 舍: 1、学舍、书馆、房屋(至舍/屋舍俨然)‎ ‎2、舍弃(便舍船,从口入)‎ ‎     59、 胜:1、取胜,胜出、超过(此时无声胜有声)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2、优美、美好(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游记》‎ ‎3、忍受,能承受 臣不胜受恩感激《出师表》‎ ‎4、尽(跨州连郡者不胜数)     ‎ ‎60、师 : 1、军队 齐师伐我《曹刿论战》‎ ‎ 2、老师 老师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 ‎     61、. 食:1、shí,吃。(食不饱,力不足《马说》) ‎ ‎2、sì,通“饲”,喂养。(食之不能尽其材)‎ ‎3、食物、吃的东西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桃花源记》‎ ‎  62、. 使:1、假使,假如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鱼我所欲也》)    2、派遣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    3、出使 使于秦    4、让,令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出师表》)           63、、 是:1、判断动词,是(问今是何世《桃花源记》‎ ‎2、代词 这样(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鱼我所欲也》 64、孰: 1、谁 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 2、通熟 仔细的 孰视之《邹忌讽齐王纳谏》‎ ‎ ‎ ‎65、 书: 1、字条,文字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陈涉世家》)    2、书信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3、文书,公文 上书谏寡人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 ‎4、著作,书籍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 ‎5、书写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陈涉世家》)‎ ‎   ‎ ‎66、属 1、类 忠之属也《曹刿论战》   2、通“嘱”嘱托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 3、连续 属引凄异《三峡》‎ ‎67、.遂:‎ ‎1、于是,就 遂逐齐师 ‎2、竟,终于 遂迷不复得路     ‎ ‎68、素: 1、白色的 则素端绿谭 ‎2、朴素 可以调素琴 《陋室铭》‎ ‎69、汤: 1、热水开水,名词 滕人持汤沃灌《送东阳马生序》 ‎ ‎2、水流大而急,形容词 浩浩汤汤《岳阳楼记》 ‎ ‎     70、所以: 1、用什么方法(吾知所以距子矣) ‎ ‎2、用这些来(所以动心忍性) ‎ ‎3、……原因(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71、通:1、通过(初极狭,才通人) ‎ ‎2、通晓、掌握(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3、顺利、顺畅(政通人和) ‎ ‎4、贯通(中通外直)                     72、谓:1、说(谓为信然) ‎ ‎2、对(谓先主曰) ‎ ‎3、是(太守谓谁) ‎ ‎4、认为(予谓莲)‎ ‎ 5、叫做(此之谓失其本心) ‎ ‎6、命名(太守自谓也)      73. 闻:1、听说(村中闻有此人)《桃花源记》‎ ‎2、出名 闻名 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 ‎3、听到,听见 鸡犬相闻《桃花源记》‎ ‎4、见闻学识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5、使…听到 闻寡人文耳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74. 鲜: 1、鲜艳 (芳草鲜美)《桃花源记》‎ ‎2、xiǎn,少 (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3、新鲜 无鲜肥滋味之享《送东洋马生序》‎ ‎       ‎ ‎75. 相:1、一起、共同(相与步于中庭《记承天寺夜游》‎ ‎2、互相 (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 ‎   ‎ ‎76. 效 : 1、功效、效果,名词(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 ‎2、取得成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77. 信: 1、信任 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2、实情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 ‎3、真诚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 ‎4、相信 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5、信用 小信未孚《曹刿论战》‎ ‎ 78、 行: 1、品德(性行淑均) ‎ ‎2、行军(行收兵,比至陈) ‎ ‎3、行列、队伍(行阵和睦) ‎ ‎4、行走(行深山巨谷中)      79、 许:1、代词,此,这样 问渠那得清如许(《观书有感》)    2、数词,表示对数量的估计,左右,上下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    3、答应,承认、同意 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      80、 寻: 1、寻找(寻向所志《桃花源记》) ‎ ‎2、不久(寻病终《桃花源记》)‎ ‎3、平常,通常《江南逢李龟年》‎ ‎4、古代长度单位 飞来山上千寻塔《登飞来峰》 ‎ ‎  81、兴: 1、游兴 兴尽晚回舟《如梦令》‎ ‎2、起身起床 晨兴理荒秽《归园田居》‎ ‎ 3、兴办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 ‎ 4、复兴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出师表》‎ ‎5、振兴 若无兴德之言《出师表》‎ ‎6、兴盛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      ‎ ‎82、一: 1、数词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论语》便得一山《桃花源记》‎ ‎ 2、第一次 一鼓作气《曹刿论战》‎ ‎ 3、全 在洞庭一湖、而或长烟一空《岳阳楼记》‎ ‎83、 遗: 1、wèi,留给、给予(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 ‎2、死去的人留下的(深追先帝遗诏 《出师表》‎ ‎84、. 已:1、停止 是亦不可以已乎(《鱼我所欲也》)    2、罢了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3、已经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出师表》)‎ ‎ 4、同“以”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隆中对》) ‎ ‎85、. 义:1、坚持合宜的道德、情理 吾义固不杀人 ‎2、正义、仁义(舍生而取义) ‎ ‎3、适宜、恰当(引喻失义)           86、 益:1、增加(曾益其所不能)《〈孟子〉二章》‎ ‎2、利益、好处(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出师表》‎ ‎ 3、更加、进一步(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 4、兴办,增加 至于斟酌损益,尽进忠言,则袆、允之任也。《出师表》   87、 意:1、意思 略无慕艳意 《送东阳马生序》‎ ‎2、情趣 (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 ‎ 88、阴 :1、阴冷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岳阳楼记》‎ ‎ 2、阴天 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 《岳阳楼记》‎ ‎ 3、绿阴 佳木秀而繁阴 《醉翁亭记》‎ ‎     89、 引:1、连续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三峡》‎ ‎ 2、引发 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 ‎3、称引 (引喻失义)《出师表》     90. 盈:1、满(曾不盈寸) ‎ ‎2、充满,士气正旺盛(彼竭我盈)     91. 用: 1、使用、采用(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 ‎2、因此(遂用猖獗)           92. 欲: 1、想要、想 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 ‎ ‎2、将要 乱花渐欲迷人眼。《钱塘潮春行》‎ ‎ 3、愿望 (从民欲也)‎ ‎4、准备 解衣欲睡。《记承天寺夜游》      93. 援: 1、提出、引(援疑质理) ‎ ‎2、外援(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94. 缘:1、缘故 ‎ ‎2、沿着(缘染溪/缘溪行)      95. 杂然: 1、纷纷地(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 ‎2、 交互错杂(杂然前陈《醉翁亭记》)      96. 再:1、第二次(再而衰) ‎ ‎2、两次(日再食) 97. 至: 1、极点(寡助之至) ‎ ‎2、到(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 ‎3、周到(礼愈至)      98. 志: 1、标记(寻向所志) ‎ ‎2、做标记(处处志之) ‎ ‎     99、知:1、知道。例: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送东阳……》‎ ‎   2、同“智”,聪明,智慧。例:是智也。《论语十则》‎ ‎   3、了解。例:人不知而不愠(《论语》)‎ ‎   4、明白,懂得。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二章》‎ ‎   5、识别,认识。例: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   6、觉得,感觉。例: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 7、得到 例:温故而知新《论语十则》‎ ‎   100. 属: 1、shǔ 类。(忠之属也《曹刿论战》) ‎ ‎2、zhǔ,通“嘱”,嘱托。(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101、. 足:1、充足(今北方已定,兵甲已足)‎ ‎2、足以(以中有足乐者) ‎ ‎3、值得(不足为外人道也)         102. 作: 1、振作 一鼓作气(《曹刿论战》)    2、奋起,有所作为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写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4、兴建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记》)    5、劳作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桃花源记》    6、像……那样 马作的卢飞快(《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 ‎ ‎ 中考文言文复习系列之五:虚词 ‎       ‎ ‎ 一、 之 ‎(一)、作助词用。主要用法有三种类型:‎ ‎1、相当于“的”,是定语的标志。‎ 例如:①菊之爱,陱后鲜有闻。③水陆草木之花。‎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起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 例如: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起补足调音节和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 例如:①公将鼓之。②久之。③怅恨久之。‎ ‎(二)、作代词用。(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1、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 例如:①具答之。②亲戚畔之。③彼竭我盈,故克之。‎ ‎2、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件事”、“那”、“那样”等。‎ 例如:①渔为甚异之。‎ ‎(三)、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 例如:①辍耕之垄上。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四)、语法作用。‎ ‎(1)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例如:①何陋之有?②宋何罪之有?‎ ‎(2)定语后置标志,无实义。如:①马之千里者。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 ‎ 二、 乎 1、 语气词(一般用在句未):表提问或反问,也可表猜测、感叹。‎ 如:‎ ‎①死国可乎?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③是亦不可以已乎!‎ ‎2、介词(一般用在句中):类似于“于”的用法。如:‎ ‎①在乎山水之间也②颓然乎其间者 ‎ 三、 者 ‎1、结构助词,译“……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如:①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2、语气助词,用在作主语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 如:①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 ‎ ‎ 四、以 ‎1、用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的工具、物件、时间等可以译为“把”、“用”、“拿”、“在”、“从”等,或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译为“靠”、“凭借”、“根据”等。‎ 如: (1).何以战?//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借 ‎(2).虽不能察,必以情。//策之不以其道。——根据 ‎2、作连词,表目的时,可译作“(用)来”,“以便”; ‎ 表顺接时,相当于“而”;‎ 表结果时,可译作“以致”;‎ 表原因,可译作“由于”、“因为”。如:‎ ‎(1).属予作文以记之——(用)来 ‎(2).以伤先帝之明——以致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 ‎(4).卷石底以出。——相当于“而”‎ ‎3、用作动词,可译作“认为”。如:‎ ‎(1).皆以美于徐公。‎ ‎4、特殊用法:通假字,通“已”,已经。如:固以怪之矣。‎ ‎ ‎ 五、而 ‎(一)、表顺接关系的连词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 如: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 ‎3.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 如: 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4.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如: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②面山而居。‎ ‎(二)、表转接关系的连词,译作“但是”“可是”“却”。‎ 如:(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学而不思则罔 ‎ ‎ ‎ 六、其 ‎(一)、代词 ‎1、表示第三人称,译作“他”“他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也可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②复前行,欲穷其林。‎ ‎③其一犬坐于前。‎ ‎(二)、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一定”“怎么”“难道”等,或省去。‎ ① 其真无马耶?可译作:“难道”‎ ② 其真不知马也。可译为:大概 ③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其:可译为“恐怕”。‎ ④ 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译为“一定”。‎ ‎ ‎ ‎  七、为 ‎1、作介词时,除表被动外都读作wèi,可译作“被”、“对”、“给”、“替”、“当”,“为了”、 ‎ ‎“因为”等。 ‎ 如 :①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山峦为晴雪所洗(wéi,被。)‎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wèi“向”“对”)‎ ‎③为楚造云梯之械。(wèi,“给”)‎ ‎④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wèi,“当”)‎ ‎⑤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wèi,因为,由于)‎ ‎2、当“为”作动词时,读wéi,可依据语境的不同,译成各种相应的动词,如:“做”,“当作”、“成为”,“雕刻”,“是”等。如:‎ ‎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是)‎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当,成为)‎ ‎③为宫室、器皿。(雕刻)‎ ‎④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有)‎ ‎⑤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称为,叫做)‎ ‎⑥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造)‎ ‎3、特殊用法:‎ 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名词,心理活动)‎ ‎ ‎ ‎  八、于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可灵活地译为“在”、“向”、“到”、“从”、“跟”、“对”、“给”等。‎ 例如: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在)‎ ‎②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对)‎ ‎③舜发于畎亩之中(从)‎ ‎④欲报之于陛下也(向)‎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例如:①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 ‎②皆以美于徐公。‎ ‎ ‎ ‎  九、焉 ‎1、疑问代词,相当于“怎么”“哪里”。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熟语)‎ ‎2、语气助词。如: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3、代词,相当于“之”。如:忽啼求之,父异焉(《伤仲永》)‎ ‎4、兼词,相当于“于何”“在哪里”。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5、兼词,相当于“于此”“在这里”“在那里”。如: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 ‎ ‎  十、虽 连词“虽”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 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 如:①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如: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 ‎ 十一、然 ‎1、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 如: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2、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 如:①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②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出师表》‎ ‎3、助词 ‎(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作“……的样子”。‎ 如:翼然临于泉上、颓然乎其间者//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2)、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然”“若……然”格式,相当于“……的样子”“好像……似的”。‎ 如: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十四、以 ‎ 1. 用作介词 ‎ 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例: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 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 2. 用作连词 ‎ 表示并列、承接、修饰,“以”相当于“而”。‎ 例:俯身倾耳以请 ‎ 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例: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 ‎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因为”,“由于”。‎ ‎ 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 3. 用作副词 译为“已”,“已经”。 例: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十五:则 ‎1.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 ‎ 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2)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那么”。‎ ‎ 例:万众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出师表》)‎ ‎ (3)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却”。 ‎ 例: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 ‎2.表示判断,可译为“就是”。‎ ‎ 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十六、因 ‎1. 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就”。‎ 例: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2. 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由于”、“凭借”、“依靠”。例: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隆中对》)‎ ‎ 3. 介词,可译为“根据”、“依照”。例: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 ‎4. 副词,可译为“因此”。例:因以为号焉。(《五柳先生传》) ‎ ‎ ‎ 十七、且 ‎1. 副词 ‎(1)用在动词或数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将要发生,可译为“将”,“将要”、“将近”。‎ 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 ‎(2)表示行为的状态,可译为“姑且”、“暂且”。‎ 例:存着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2.连词 ‎(1)表示递进,可译为“况且”。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 (2)表示让步,可译为“尚且”、“还”。例: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 (3)表示并列或递进,可译为“和”、“而且”、“并且”。例: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十八、乃 ‎ 1.副词 ‎ (1)可译为“竟然”。例: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 (2)可译为“于是”、“才”、“就”。‎ 例: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就)(《岳阳楼记》) ‎ ‎2.判断词,可译为“是”、“就是”。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3.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你”、“你的”。例: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 ‎ 十九、矣 ‎1.句末语气词,表示肯定或判断推测语气,相当于“了”、“啊”。‎ 例: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了)(《论语》十则)‎ ‎2.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了”。例:甚矣,汝之不惠!(了)‎ ‎3.语气词,表命令或请求,相当于“了”、“啦”。例: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2011年安徽省中考语文基本篇目16篇 ‎1、 孔子语录(论语十则)‎ 一、通假 ‎1、不亦说乎。 说通悦,愉快。《〈论语〉十则》 ‎ ‎2、诲女知之乎。 女通汝,你。《〈论语〉十则》‎ ‎3、是知也。 知通智,智慧。《〈论语〉十则》‎ 二、词类活用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时,按时,时间名词用作状语。《〈论语〉十则》‎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故,指旧的知识,学过的东西。新,指新的知识,新学的东西。形容词用作名词。《〈论语〉十则》‎ ‎3、传:动词活用为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论语〉十则》‎ 三、古今异义 ‎1、朋:有朋自远方来。 古义,志同道合的人 ;今义,一般的朋友。《论语》‎ 四、一般实词:‎ ‎1、朋:同门,这里指志同 道合的人。‎ ‎2、愠(yùn):生气,发怒。‎ ‎3、日:每天。‎ ‎4、谋:谋划,指办事。‎ ‎5、忠:尽心竭力。‎ ‎6、交:结交,交往。‎ ‎7、信:真诚,诚实。‎ ‎8、罔(wǎ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 ‎9、殆(dài):有害。‎ ‎10、弘(hóng)毅:刚强,勇毅。‎ ‎11、已:停止。‎ ‎12、其:大概。‎ ‎13、恕(shù):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14、欲:想,希望。‎ ‎15、勿(wù):不要 ‎16、施:加。‎ ‎ ‎ ‎2、 鱼我所欲也 孟子 一、通假 ‎1、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通避,回避。《鱼我所欲也》 ‎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通辨,辨别。《鱼我所欲也》 ‎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通德,恩惠。《鱼我所欲也》 ‎ ‎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与通欤,语气词。《鱼我所欲也》 ‎ ‎5、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通向,从前。《鱼我所欲也》‎ 二、词类活用:‎ 三、古今异义:‎ ‎1、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古义:一种量器 。今义:计时的器具或中空的响器。2、是:非独贤者有心也 古义:代词,这种。今义:判断动词,是。《鱼我所欲也》‎ ‎3、豆:一箪食,一豆羹。 古义: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今义:豆类名称 四、重点实词:‎ ‎1.欲:想要,喜欢 。所欲:喜爱的东西。 ‎ ‎2.得兼:即“兼得”,同时获得。兼,同时进行几件事或据有几样东西。得:得到。 ‎ ‎3.所欲有甚于生者,甚:超过; 于:比。 ‎ ‎4.苟得:苟且取得。意思是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 ‎5.患:祸患,灾难。 ‎ ‎6. 如使:假如,假使,下文“使”同义。 ‎ ‎7. 凡可以得生者: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者,……的办法。 ‎ ‎8.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可译为“篮” ‎ ‎9.豆:古代一种食器,高足,上呈圆盘形。有木制,陶制等,用来盛肉或其它食品。 ‎ ‎10、 蹴:用脚踢。 ‎ ‎11.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 ‎12.万钟,这里指高官厚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六斛四斗为一钟。则,连词,却。  ‎ ‎13. 何加:有什么益处。 加:好处。 ‎ ‎14、奉:侍奉。 ‎ ‎15. 本心:天性,天良。 ‎ ‎16.是故:因此。 ‎ ‎  ‎ ‎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一、通假 ‎1、亲戚畔之。 畔通叛,背叛。《〈孟子〉二章》 ‎ ‎2、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孟子〉二章》‎ ‎3、衡于虑。 衡通横 梗塞。《〈孟子〉二章》‎ ‎4、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通弼,辅佐。《〈孟子〉二章》‎ 二、词类活用 ‎1、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苦,使--- ---痛苦;劳,使--- ---劳累;饿,使--- ---饥饿;空乏,使--- ---穷困;乱,使--- ---颠倒错乱,动,使--- ---惊动,忍,使--- ---坚韧,使动用法。《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人恒过。"过","犯过失"。名词活用为动词(《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三、古今异义 ‎1、发:发于声。发:古义,被任用;今义,送出,交付。《孟子二章》‎ ‎2、举: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古义,被起用;今义,举起。《孟子二章》‎ ‎3、征:征于色。征:古义,表现,征给;今义,征求,象征。《孟子二章》‎ ‎4、喻:而后喻。喻:古义,明白,了解;今义,比喻。《孟子二章》‎ ‎5、亲戚: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亲戚,古义,指父母兄弟姐妹在内的至亲;今义,专门指族外有婚姻关系的亲戚。《孟子二章》‎ ‎6、入:入则无法家拂。入:古义,国内;今义,进入。《孟子》二章 ‎7、饿其体肤(古义;严重饥饿,能威胁人的生命。今义:与“饱”相对,指一般的肚子饿,词义与古义相比变弱)‎ 四、重点实词:‎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任:责任,担子 ‎ ‎2、行拂乱其所为 拂:违背,逆,不顺 3、而后作 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4、征于色 征:征验 5、而后喻 喻:明白,了解 6、入则无法家拂士 入:在里面,指国内 法家:有法度的世臣 拂士: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 ‎ ‎7、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出:在外面,指国外 8、国恒亡 恒:常 9、生于忧患 生:生存发展。‎ ‎10、 舜发于畎亩之中:起,指被任用;‎ ‎11、举于版筑之间:被举用,被选拔。‎ ‎12、管夷吾举于士:士:狱官。‎ ‎13、百里奚举于市:市场,做买卖的地方。‎ ‎14、所以动心忍性:所以:用这些方法。‎ ‎15、人恒过:常。//犯过失。‎ ‎16、衡于虑:思虑堵塞。‎ ‎17、而后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4 曹刿论战 左传 一、通假 ‎1、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徧通遍,遍及。《曹刿论战》‎ 二、词类活用 ‎1、神弗福也。"福":"保佑,赐福,名词活用为动词"。(《曹刿论战》)‎ ‎2、公将鼓之。"鼓":"击鼓",名词活用为动词(《曹刿论战》‎ 三、古今异义 ‎1、狱:小大之狱。狱:古义,诉讼案件,罪案;今义,监禁罪犯的地方。《曹刿论战》‎ ‎2、再:一鼓作气,再而衰。再:古义,第二次;今义,又一次。《曹刿论战》‎ ‎3、忠:忠之属也。忠: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今义,忠诚。《曹刿论战》‎ ‎4、鄙:肉食者鄙。鄙:古义,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今义,轻视,看不起。‎ ‎5、间:又何间焉。间:古义,参与;今义,隔开,不连接,中间,空间,或时间。‎ ‎6、可以:可以一战。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许可,可能。《曹刿论战》‎ ‎7、情:虽不能察,必以情。情:古义,实情;今义,感情。《曹刿论战》‎ ‎8、牺牲:牺牲玉帛。牺牲:古义,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义,为正义事业舍弃生命,引申为舍弃某种利益,也指损害一方的利益。《曹刿论战》‎ ‎9、师: 十年春,齐师伐我)古义:军队。今义:老师,或军队中一种编制。‎ ‎10、齐师伐我古义:讨伐,攻打。今义:砍伐。‎ ‎11、弗敢加也古义:虚夸,以少报多。今义:增加 ‎12、虽不能察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13、必以信古义:言语真实。今义:书信 ‎ ‎ 四、重点实词:‎ ‎1、既克,公问其故: 已经。//战胜。//原因,缘故。 2、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间:参与  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可以:可凭借 ‎ 4、肉食者鄙 鄙:浅陋,这里指目光浅短 5、望其旗靡 靡:倒下 6、公将驰之 驰:(驱车)追赶 7、弗敢专也 专:独自享有,独自专有 8、小信未孚 孚:为人所信服,信服 ‎9、何以战:凭借什么作战。以:用、凭。对曰:回答。‎ ‎10、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养;//不;//独占。‎ ‎11、小信未孚:为人所信服。‎ ‎12、虽不能察:弄清楚。‎ ‎13、齐师败绩:溃败。‎ ‎14、下视其辙:车轮滚过地面留下的痕迹。‎ ‎15、遂逐齐师:就,于是。//追击。‎ ‎16、一鼓作气:振作。‎ ‎17、彼竭我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18、难测也,惧有伏焉:推测,估计;///埋伏。‎ ‎5、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一、通假:‎ 二、 词类活用 ‎1、吾妻之美我者。"美"是"以我美"。形容词活用作动词(《邹忌讽齐王纳谏》)‎ ‎2、私我也∶私:偏爱,形容词活用作动词《邹忌讽齐王纳谏》‎ ‎3、面刺∶面:当面,名词活用作状语《邹忌讽齐王纳谏》‎ ‎4、闻寡人之耳者∶闻:使……听到,使动用法《邹忌讽齐王纳谏》‎ ‎5、朝服衣冠 ∶朝:在早晨,,名词作状语。服:穿戴,名词活用为动词 ‎6、王之蔽甚矣:受蒙蔽。‎ 三、古今异义 ‎1、地方:今齐地方千里。古义:土地方圆今义:名词,地点,处所《邹忌讽齐王纳谏》‎ ‎2、左右: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古义:国君近旁的近臣今义:方位词。《邹忌讽齐王纳谏》‎ ‎3、明日:明日,徐公来。古义:“旦日”的后一天。今义:今天的下一天。‎ ‎4、谤:能谤讥于市朝。古义:指责别人的过错。今义:诽谤。《邹忌讽齐王纳谏》‎ ‎5、窥:窥镜而自视。古义:照。今义:偷偷地看。《邹忌讽齐王纳谏》‎ ‎6、寝:暮寝而思之。古义:躺着。今义:睡觉地方。《邹忌讽齐王纳谏》‎ 四、重点实词:‎ ‎1、邹忌讽齐王纳谏讽: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纳:接受。‎ ‎2、而形貌昳丽:光艳美丽。‎ ‎3、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用于比较。孰,谁,哪一个。‎ ‎4、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又一次。‎ ‎5、皆以美于徐公:以为,认为。‎ ‎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过者:当面指责。‎ ‎7、能谤讥于市朝:公众场合。‎ ‎8、时时而间进:不时,有时候。//偶然进谏。间,间或、偶尔。‎ ‎9、期年之后:满一年。‎ ‎6、 出师表 诸葛亮 一、通假 ‎1、必能裨补阙漏。 阙通缺,缺点。《出师表》‎ 二、词类活用 ‎1、以光先帝遗德。光,发扬光大,名词用作动词。《出师表》‎ ‎2、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毛,长庄稼(长草木),名词用作动词。《出师表》‎ ‎3、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恢弘,发扬,形容词用作动词。《出师表》‎ ‎4、亲贤臣,远小人。亲,和……亲近;远,和……疏远,形容词用作动词。《出师表》‎ ‎5、此皆良实,志虑忠纯。良实,善良、诚实的人,形容词用作名词。《出师表》‎ ‎6、攘除奸凶,兴复汉室。奸凶,奸邪、凶恶的敌人,形容词用作名词。《出师表》‎ 三、古今异义 ‎1、秋: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古义:时。今义:四季中的秋季(《出师表》)‎ ‎2、痛恨: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恨:古义,痛心,遗憾;今义,极为仇恨《出师表》 ‎ ‎3、涕:临表涕零。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出师表》‎ ‎4、感激:由是感激。感激:古义,感动,激动;今义,感谢。《出师表》‎ ‎5、奖:当奖率三军。奖:古义,勉励,鼓励;今义,奖励,嘉奖。《出师表》‎ ‎6、开张:诚宜开张圣听。开张:古义,扩大;今义,店铺)开始营业。《出师表》‎ ‎7、义:引喻失义。义:古义,适宜,恰当;今义,意义,含义。《出师表》‎ ‎8、异同:不宜异同。异同:古义,差异,偏义复词;今义,不同与相同。《出师表》‎ ‎9、所以:此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所以:古义,用来……的原因;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出师表》‎ ‎10、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古义,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今义,道德品质十分恶劣。《出师表》‎ ‎11、否: 陟罚臧否古义:恶,坏 。今义:表示否定(《出师表》) 12、猥: 猥自枉屈古义:辱,有降低身份之意。今义:卑鄙下流 (《出师表》 13、庶: 庶竭驽钝古义:希望,期望 。今义:众多 《出师表》 14、开张: 诚宜开张圣听古义:扩大。今义:指商店开始营业 《出师表》‎ ‎15、晓畅: 晓畅军事古义:精通,熟练 。今义:通顺 《出师表》 16、布衣: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古义:平民。今义:用布做的衣服 《出师表》 17、谨慎: 先帝知臣谨慎古义:严谨而慎重 。今义:小心慎重 《出师表》‎ 四、重点实词:‎ ‎1、遂许先帝以驱驰 (奔走效劳)  2、当奖帅三军(激励)  3、臣本布衣:平民 。  4、躬耕于南阳 躬:亲自。  5、后值倾覆 值:遇,遇到。(恰逢,适逢,碰到) 倾覆:兵败。  6、以光先帝遗德 光:发扬光大。  7、恢弘志士之气 恢弘:发扬扩大。  8、引喻失义 义:适当,恰当。  9、宫中府中 宫中:皇宫中。 府中:朝廷中。  10、陟(奖)罚(惩罚) 臧(善)否(恶)。  11、论其刑赏 刑:罚。  1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遗:给予。  13、夙夜忧叹 夙夜:早晚。  14、庶竭驽钝 驽钝:比喻才能平庸。 ‎ ‎ 15、攘除奸凶 攘除:排除、铲除。  16、以彰其咎 彰:表明。  17、则责攸之、依、允等之慢 慢:怠慢、疏忽。  18、以咨诹善道 咨诹:询问  19、察纳雅言 雅言:正言  20、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理:治。 ‎ ‎7、 桃花源记 陶潜 一、通假 ‎1、便要还家 要通邀,邀请。《桃花源记》‎ 二、词类活用 ‎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异,以……为异或认为……奇怪,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2、此中人语云。 语 :告诉,名作动 三、古今异义 ‎1、此:诣太守,说如此。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就是“这样”的意思。‎ ‎2、无论:无论魏晋。无论:古义,更不必说;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3、鲜美:芳草鲜美。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食物味道好。 ‎ ‎4、交通:阡陌交通。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泛指交通运输或邮电事业。‎ ‎5、妻子: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是专指男子的配偶。‎ ‎6、绝境:古义,是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是没有办法,没有出路的境地。‎ ‎7、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足:古义:不值得。今义:不充足,不满。‎ 四、重点实词:‎ ‎ 1、缘溪行:沿着。‎ ‎2、落英缤纷:落花。///繁多的样子 ‎ 3、渔人甚异之:对……感到诧异。‎ ‎4、欲穷其林:穷尽 ‎5、豁然开朗:形容由狭隘幽暗一变为开阔明亮。豁然:开阔明亮的样子。‎ ‎6、土地平旷:空阔、宽阔 ‎ 7、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 ‎8、阡陌交通:田间小路。‎ ‎9、悉如外人:全部、完全//桃花源以外的人。‎ ‎10、黄发垂髫:老人和小孩。‎ ‎11、并怡然自乐:并:都。///喜悦的样子。‎ ‎12、问所从来:处所,地方。‎ ‎13、咸来问讯:都 ‎1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同乡人。‎ ‎15、不复出焉:再。‎ ‎16、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详细地说出。‎ ‎17各复延至其家:邀请。‎ ‎18、此中人语云:告诉(他)说。‎ ‎19、便扶向路:沿着。‎ ‎20、诣太守:晋谒,拜见。‎ ‎21、欣然规往:高兴的样子。‎ ‎22、无问津者:探访、访求。津:渡口。‎ ‎23、具答之 具:详尽 ‎8 三峡  郦道元 一、通假 ‎1、略无阙处。 阙通缺,中断。 《三峡》 ‎ 二、词类活用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善跑的马,动词用作名词。《三峡》‎ ‎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湍,急流,形容词用作名词。《三峡》‎ ‎3、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清,清波,形容词用作名词。《三峡》‎ ‎4、每至晴初霜旦。霜,结霜,名词用作动词。《三峡》‎ 三、古今异义 四、重点实词:‎ ‎1、自三峡七百里中:‎ ‎2在略无阙处:完全没有。略:完全、全部//同“缺”空缺。‎ ‎3、重岩叠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峰。‎ ‎4、自非亭午夜分:如果//正午//半夜 ‎5、曦月:日月。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6、至于夏水襄陵:到//漫上山陵。襄,上。‎ ‎7、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8、或王命急宣:有时//宣布,传播。‎ ‎9、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指飞奔的马。//不如 ‎10、素湍绿潭:素:白色。湍,急流的水//潭,深 ‎11、绝巘多生怪柏:巘山峰 ‎12、飞漱其间:这里是冲刷的意思。‎ ‎13、良:的确,实在。很 ‎14、属引凄异(属,(zhǔ)连续。//引:延长。) 15、不见曦月(曦:阳光或日光)‎ ‎16、清荣峻茂:江水清澈,两岸山峰高峻,山上草木茂盛。‎ ‎17、晴初霜旦:早晨。林寒涧肃:寂静。‎ ‎18、空谷传响:空旷的山谷里传来回声。‎ ‎19、哀转久绝: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绝:消失。‎ 五、一词多义 ‎1、属:属引凄异(连接)‎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 ‎2、绝:久绝(消失)。‎ 绝巘(山峰):极 阻绝:断 ‎3、自 自三峡……(在)‎ 自非……(如果)‎ ‎9、 马说 韩愈 一、通假 ‎1、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显露。《马说》‎ ‎2、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通"才":才能,本领。《马说》‎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通“饲”,喂。《马说》‎ ‎4、其真无马邪 “邪”通“耶”,表疑问。《马说》‎ ‎5、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祗,通“只”,只是。《马说》‎ 二、词类活用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辱,辱没,形容词用作动词。《马说》‎ ‎2、一食或尽粟一石。尽,吃完,形容词用作动词。《马说》‎ ‎3、策之不以其道。策,鞭策(用鞭子打),驱使,名词用作动词。《马说》‎ ‎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行千里,数词用作动词。《马说》‎ ‎5、食之不能尽其材。尽,使……尽,竭尽,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马说》‎ 三、古今异义 四、重点实词:‎ ‎ 1、世有伯乐 伯乐:擅长相马之人,本文指识别人才的人   2、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日行千里的马,本文指人才   3、祗辱于奴隶之手 祗:只是 辱:辱没   4、骈死于槽枥之间 骈:两马并驾 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   5、不以千里称也 以:凭,凭借 称:著称   6、一食或尽粟一石 一食:吃一顿 尽:吃没   7、才美不外见 才:才能,美好的素质   8、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常:普通的 等:等同,一样   9、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有时   10、策之不以其道 道:方法,正确的方法   11、食之不能尽其材 尽:竭尽   1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鸣:马鸣叫 通:通晓   13、执策而临之 临:面对   14、其真不知马也 知:识别,了解 ‎ ‎10、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一、通假 二、词类活用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斗,像北斗七星那样;蛇,像蛇那样,名词作状语。‎ ‎2、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向西,名词用作状语。《小石潭记》‎ ‎3、如鸣佩环,心乐之。乐,以……为乐,动词的意动用法。《小石潭记》‎ ‎4、日光下流澈,影布石上。下,向下,名词用作状语。《小石潭记》‎ ‎5、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犬牙,像狗的牙齿一样,名词用作状语。《小石潭记》‎ ‎6、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凄,使……凄凉;寒,使……寒泠,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三、古今异义 ‎1、小生: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小生:古义,小青年,后生;今义,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小石潭记》‎ ‎2、去:乃记之而去。去:古义:离开。今义:前往,跟“来”相对。《小石潭记》‎ 四、重点实词:‎ ‎1、清洌:清凉   2、可百许兴:大约有一百来条。可,约。许,表示对数量的估计。  3、佁然不动:呆呆的一动不动。佁然,愣住的样子。  4、俶尔远逝:忽然。  5、斗折蛇行:斗折,像北斗星那样曲折。蛇行,像蛇爬行那样弯曲。  6、悄怆: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   7、邃:深   8、寂寥:寂静寥落。  9、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坻:水中高地 屿:小岛 嵁:不平的岩石  10、明灭可见 明灭:或现或隐  11、以其境过清 清:凄清,冷清清 ‎ ‎11、 陋室铭 刘禹锡 一、通假 二、词类活用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闻名,著名,名词活用为动词。《陋室铭》‎ ‎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显出灵异,形容词活用作动词。《陋室铭》‎ ‎3、无丝竹之乱耳。乱,使……受到扰乱,动词用作使动词。《陋室铭》‎ 三、古今异义 ‎1、鸿:谈笑有鸿儒。鸿:古义,大;今义,鸿雁,书信。《陋室铭》‎ ‎2、丝竹:无丝竹之乱耳。丝竹:古义,指琴瑟箫笛等管弦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今义,丝绸和竹子。《陋室铭》‎ ‎3、馨:惟吾德馨。馨:古义,美好;今义,芳香。《陋室铭》‎ ‎4、形:无案牍之劳形。形:古义,身;今义,样子。《陋室铭》‎ 四、重点实词:‎ ‎1、谈笑有鸿儒 鸿:大 2、无案牍这劳形 形:形体、身体 案牍:官府公文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调:调弄,这里指弹。 5、山不在高,有仙则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名:出名。灵:灵验,神奇  6、斯是陋室 斯:指示代词,此,这  7、往来无白丁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8、阅金经 金经:佛经  9、无丝竹之乱耳 丝竹: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丝:本指弦乐器 竹:本指管乐器。‎ 乱:使……乱 ‎10、无案牍之劳形:案牍:官府的文书。劳形:使身体劳累。‎ ‎11、何陋之有?:什么。‎ ‎    ‎ ‎12 、岳阳楼记 范仲淹 一、通假 ‎1、百废具兴。 具通俱,都。《岳阳楼记》 ‎ ‎2、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通嘱,托咐。《岳阳楼记》‎ 二、词类活用 ‎1、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岳阳楼记》)"南""北"是"向南""向北"的意思。‎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形容词用作状语):A在……之前;B在……之后。《岳阳楼记》‎ ‎3、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名词,太守,官名,“做……太守”名词用作动词。‎ 三、古今异义 ‎1、微:微斯人。微:古义:没有 今义:细小.。《岳阳楼记》‎ ‎2、属予作文以记之 作文:古义:写文章 今义:语文课里写文章的练习 ‎3、气象:气象万千 。气象:古义:景象.。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岳阳楼记》‎ 四、重点实词:‎ ‎1、增其旧制:扩大它旧有的规模。制,规模。 ‎ ‎2、横无际涯:宽阔无边。涯,边。‎ ‎3、朝晖夕阴: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变化。 晖,日光。‎ ‎4、大观:雄伟景象。‎ ‎5、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备,详尽。 ‎ ‎6、山岳潜形:山岳隐没了形体。‎ ‎7、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薄,迫近。‎ ‎8、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歇。集,栖止,鸟停息在树上。‎ ‎9、岸芷汀兰: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 ‎ ‎10、长烟一空:大片烟雾完全消散。一,全。‎ ‎11、何极:哪有穷尽。 ‎ ‎12、樯倾楫摧:桅倒下,桨断折。‎ ‎13、郁郁:形容香气很浓。‎ ‎14、把酒临风:端酒当着风,即在轻风吹拂中端起酒来喝。把,持、执。‎ ‎15、微斯人:没有这种人。微,无、没有。 ‎ ‎16、吾谁与归:我同谁一道呢?归,归依。     ‎ ‎13 醉翁亭记 欧阳修 一、通假 二、词类活用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名词作状语。《醉翁亭记》‎ ‎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意动用法。《醉翁亭记》‎ ‎3、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命名,名词用作动词。《醉翁亭记》‎ ‎4、山行六七里。"山:"是"沿着山路"的意思。名词作状语(《醉翁亭记》‎ ‎5、野芳发而幽香 芳: 香花,形作名。《醉翁亭记》‎ 三、古今异义 ‎1、丝: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古义,弦乐器,今义,蚕丝。《醉翁亭记》‎ 四、重点实词:‎ ‎1、环滁:环绕着滁洲城。环,环绕。    2、林霏开:树林里的雾气散了。霏,雾气。    3、负者:背着东西的人。负,背。    4、临于泉上者:靠近。    5、泉香而酒冽:泉水甜,酒儿清。冽,清。    6、山肴野蔌:野味野菜。蔌,菜蔬。    7、杂然而前陈者:杂七杂八摆放在面前的。 杂然,错落的样子。陈,陈列、摆开。    8、觥筹光错:觥,酒杯。筹,酒筹。    9、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翳,遮盖。    10、佳木秀而繁阴:发荣滋长的意思。    11、醉翁之意 意:情趣。    12、深秀者:秀丽。    13、宴酣之乐,非丝非竹:酣,尽兴地喝酒。丝,弦乐器。竹,管乐器    14、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芳,香花。发,开放。    15、伛偻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搀着走。这里指老老小小的行人。‎ 伛偻,驼背,这里指老人。 ‎ ‎16、云归而岩穴暝: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昏暗了。 暝,昏暗。    17、辄:就    18、弈:下棋 ‎ ‎14、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一、通假 二、词类活用 ‎1、相与步于中庭。步:散步,名词作动词。《记承天寺夜游》‎ 三、古今异义 ‎1、但: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古义:只。今义:但是。《记承天寺夜游》‎ ‎2、闲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 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留连于光景之人;今义 与事无关的人《记承天寺夜游》‎ ‎3、户:月色入户古义:多指门;今义:窗户、人家《记承天寺夜游》‎ ‎4、念:念无与为乐者古义:想到;今义:纪念,思念 ,读《记承天寺夜游》‎ 四、重点实词:‎ 1、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遂:于是。至:到 2、 寝:睡 3、 念无与为乐者 念:考虑,想到  ‎ 4、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只是  闲人:清闲的人 ‎ 5、 相与步中庭 相与:共同,一起 步:散步(或:漫步 走 行走)。 ‎ 6、 庭下如积水空明 空明:形容水的清澈透明。 ‎ 7、 月色入户 户:窗户 ‎ 8、 欣然起行 欣然:高兴的样子。行:走。  ‎ 9、 解衣欲睡 解:脱、 脱下 10、 水(月光)中藻、荇(水草,这里指竹子和柏树的影子)交横 。(交叉错杂)。‎ 11、 盖竹柏影:原来是 ‎15 、爱莲说 周敦颐 一、通假 ‎1、通假字:可爱者甚蕃 蕃通繁,繁盛众多。《爱莲说》‎ 二、词类活用 ‎48、不蔓不枝。蔓、枝: 缠生藤蔓,旁出枝条名作动《爱莲说》‎ 三、古今异义 四、重点实词:‎ ‎1、可爱者甚蕃:多。‎ ‎2、晋陶渊明独爱菊:只,仅。‎ ‎3、自李唐来:从,自从。‎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被沾染。‎ ‎5、濯清涟而不妖:洗涤。//美丽而不端庄。‎ ‎6、不蔓不枝:长枝蔓。//长枝节。‎ ‎7、香远益清:副词,更亭亭净植:树立。‎ ‎8、远观而不可亵玩: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 ‎ ‎9、陶后鲜有闻:少。‎ ‎10、宜乎众矣:当然。        ‎ ‎16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一、通假 ‎1、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通肢,肢体。《送东阳马生序》‎ ‎2、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披”,穿着 二、词类活用 ‎1、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腰,腰间挂着,名词用作动词。《送东阳马生序》 ‎ ‎2、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緼袍敝衣,穿着旧棉袄,破衣服,名词用动词。‎ ‎3、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手,动手,名词用作动词。《送东阳马生序》‎ ‎4、手自笔录,计日以还。笔,用笔,名词用作状语。《送东阳马生序》‎ ‎5、 主人日再食 食 提供伙食名作动《送东阳马生序》‎ 三、古今异义 ‎1、汤:滕人持汤沃灌。汤:古义,热水;今义,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送东阳马生序》‎ ‎2、假: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假:古义,借;今义,虚伪的,不真实的。《送东阳马生序》‎ ‎3、趋: 尝趋百里外古义:快步走。今义:趋向,归向。《送东阳马生序》 4、走:录毕,走送之。走: 古义:跑。今义:行走。《送东阳马生序》‎ 四、重点实词:‎ ‎  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借 )    2、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跑) //超过约定的期限。    3、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引、提出 )    4、俟其欣悦,则又请焉(等候)    5、余幼时即嗜学:喜欢,爱好。 ‎ ‎   6、致书:得到书。这里是买书的意思。致,取得、得到。‎ ‎   7、弗(不)之怠:懈怠,不放松抄写。“之”是“怠”的宾语,指“笔录”这件事。    8、既加冠:已经加了冠,到了成年。    9、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患,担心,忧虑。硕师,才学渊博的老师。硕,大。    10、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尝,曾经。趋:奔向。先达:学术界的前辈。    11、执经叩问:求教。叩,问。    12、德隆望尊:道德高,声望重。    13、门人弟子填其室:门人,弟子、学生。填,塞。这里的是拥挤的意思。    14、稍降辞色: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15、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    16、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表示专心而尊敬的)请教。    17、或遇其叱咄:或,有时。叱咄:训斥,呵责。    18、(礼愈)至:周到。‎ ‎19、俟(sì)其欣悦:等待。‎ ‎   20、(不敢出一言以)复:这里指辩解。    21、负箧曳屣: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    22、穷冬:严冬。    23、皲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破裂。    24、(至)舍:学舍,书舍。    25、僵劲:僵硬。    26、(持)汤沃灌:热水。沃灌,浇洗。    27、以衾(拥覆):以,用。衾,被子。    28、寓逆旅:住在旅店里。逆旅,旅店。    29、(主人)日再食:每天提供两顿饭。再,两次。食,提供伙食。    30、(戴)朱缨(宝饰之帽):朱缨,红色的帽带。    31、腰(白玉之环):腰,挂在腰间。    32、(右备)容臭:容臭,香袋。‎ ‎33、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跑;‎ ‎34、益慕圣贤之道:仰慕 ‎   35、 烨然(若神人):烨然,光彩耀眼的样子。    36、緼袍敝衣:破旧的衣服。緼,旧絮。敝,破。    36、略无慕艳意:毫无羡慕之心。慕、艳,羡慕。    37、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