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6.50 KB
- 2021-05-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科学探究
1.如图为CO还原CuO“微型”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等略),已知:HCOOHH2O+C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所需CO可现制现用
B.此装置可节约用品,污染小,现象明显
C.此装置内空间较小,空气易排空,实验危险系数小
D.该实验中所涉及反应的基本类型有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
【答案】D
2、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A.图 1 比较 Zn 和 Fe 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B.图 2 探究铁钉生锈时 O2 是否参与反应
C.图 3 比较红磷和白磷的着火点 D.图 4 测定空气中 O2 的含量
【答案】B
3、某同学对下列4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方案一、方案二都合理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
目的
除去铜粉中少量的铁粉
检验某气体为CO2
鉴别硫酸钾和硝酸铵两种化肥
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方案一
用磁铁吸引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看外观
加紫色石蕊试液
方案二
加稀盐酸
加澄清石灰水
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加硝酸银溶液
A.A B.B C.C D.D
【答案】A
4、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镊子
pH试纸
食盐水
浓硫酸
水
不断搅拌
A.给液体加热 B.测溶液的pH C.稀释浓硫酸 D.蒸发食盐水
【答案】B
5.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会使实验结果产生明显误差的是( )
A.使用过量的红磷 B.把红磷改为蜡烛
C.恢复到实验开始前的温度才进行测量 D.不打开橡胶塞,用放大镜聚焦太阳光点燃红磷
【答案】B
6.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的结论是 ( )
【答案】 A
7.小明同学设计以下实验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已 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
(1)实验过程②是___________,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白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2的结果,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___(写出计算式和结果)。
(4)在整个实验2的过程中,集气瓶内的压强变化是______________。集气瓶中预先装入50mL水,水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冷水 CaO + H2O=Ca(OH)2 (2)4P + 5O2点燃2P2O5
(3)60/(350-50)=1/5 (4)先变大后变小到与大气压相等 防止集气瓶内的空气因瓶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而泄出瓶外
8.实验室有一瓶长期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如图1),某兴趣小组同学欲对该固体变质情况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变质情况如何?
【查阅资料】①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容易变质但不会转化为NaHCO3②CaCl2溶液呈中性
③CaCl2+NaHCO3═CaCO3↓+2NaCl
【提出猜想】猜想Ⅰ:固体未变质 猜想Ⅱ:固体全部变质 猜想Ⅲ:固体部分变质
【原因分析】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进行实验】小聪同学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用足量水溶解,再向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由此他得出猜想Ⅰ正确,但其他同学很快予以否定,否定的理由是
,为了进一步得出结论,组内其他三位同学分别取小聪实验后的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表所示实验:
同学
小红
小美
小伍
实验操作
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
加入过量氢氧化钙溶液
加入过量稀盐酸
【实验结论】小红、小美的实验中都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且溶液仍是红色,于是他们都出猜想Ⅲ正确。
【反思评价】(一)老师指出,仅凭小红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无法确定猜想Ⅲ正确,理由是
(二)根据小美的结论推测小实验现象是 。
【提出问题】如何测定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实验原理】通过测定一定质量样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来计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实验设计】小伍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按如图2装置进行实验(已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水准管高度可以上下调节,量气管是带有刻度的仪器)。
【反思评价】(一)在实验中,若没有植物油,测定结果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二)操作中,下列情况不影响测定结果的是 (填字母)。
A、实验前试管中有空气
B、实验中水准管口有水溢出
C、读数时量气管和水准管液面不相平
D、实验后生成的气体在试管中仍有滞留.
【答案】【原因分析】2NaOH+CO2=Na2CO3+H2O【进行实验】碳酸钠、氢氧化钠都显碱性,都能使酚酞变红色【反思评价】(一)氢氧化钙引入了氢氧根离子,对氢氧化钠的检验会造成干扰(二)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后,才会产生气泡【反思评价】(一)偏小(二)AB
9、某班学生分三组分别做了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验证实验,如下图所示。
氢氧化钠溶液
二氧化碳
稀盐酸
大理石
甲 乙 丙
实验结束后,老师取两份等质量的丙废液,分别与甲、乙废液混合。将甲废液与丙废液倒入烧杯A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将乙废液与丙废液倒入烧杯B中,有气泡产生。
请填空:
(1)甲废液与乙废液所含溶质的成分可能不同的是 (用化学式填空,下同)。
(2)烧杯A中沉淀的成分一定有 。
(3)另取少量丙废液样品,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滴加氯化铁溶液,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未发现其他明显现象。
由此推测出,丙废液溶质的成分是 ,丙废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烧杯A的上层清液中溶质的成分一定有 。
【答案】(1)HCl (2)CaCO3 (3)Na2CO3、NaOH;BaCl2+Na2CO3=BaCO3↓+2NaCl;NaCl、NaOH
10、久置的铜制品表面能生成绿色的铜锈[主要成分为Cu2(OH)2CO3],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铜生锈的条件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猜想】根据铜锈的组成元素推测,铜生锈可能是铜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等物质反应的结果。
【实验设计】兴趣小组同学取打磨光量的铜丝,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
【现象分析】若干天后,发现只有D瓶中的铜丝出现绿色的铜锈,其他瓶中的铜丝均无铜锈出现。
(1)实验B、C瓶中所使用的蒸馏水是经煮沸后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其目的是 。
(2)B瓶与D瓶中的现象对比,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实验结论】由上述四个实验可分析得出,铜生锈是铜与空气中的 共同作用的结果。
【拓展探究】以锈蚀严重的废铜屑为原料,回收制取纯铜。
查阅资料:Cu2(OH)2CO3+2H2SO4═2CuSO4+3H2O+CO2↑
Cu2(OH)2CO32CuO+H2O+CO2↑
如图是该兴趣小组设计的两种回收铜的实验方案:
【分析评价】①步骤Ⅱ反应过程中发生了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②步骤Ⅲ、Ⅳ、Ⅴ都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
③步骤Ⅴ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④同一份废铜屑分别通过上述两种方案最终得到的铜的质量:方案一 (填“>”或“=”或“<”)方案二。以上两种方案中,方案二优越于方案一,理由是 (任答一点)。
【答案】(1)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气(2)铜生锈需要二氧化碳 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分析评价】①CuO ②过滤 ③Fe+H2SO4=FeSO4+H2↑ ④ = 方案二不需加热
11.实验室开放日,化学小组的同学来到实验室,对酸的性质很感兴趣,向老师提出研究硝酸的性质,老师高兴答应并带领同学们进行了硝酸性质的实验探究。
【实验设计】
(1)将石蕊试液滴入稀硝酸中,预计石蕊试液由紫色变 色。
(2)将Zn片投入稀硝酸中,预计将产生氢气。
【实验验证】
同学们按上述设计做了实验,却发现石蕊变色后一会儿即褪去,Zn片投入稀HNO4后,溶液中冒出气泡,产生无色气体A,在试管口气体A变成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
【提出问题】
(1)石蕊试液变色后为何会褪色?
(2)上述产生的无色气体是什么?硝酸具有哪些特性?
【查阅资料】
看到如此异常的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上网查到了下列资料:
(1)硝酸可与Zn、Cu等多种金属反应生成相应的硝酸盐,但不生成H2。
(2)含氮元素的某些气态物质的物理性质:
NH3
N2
NO
NO2
颜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红棕色
溶解性
极易溶于水
不溶于水
不溶于水
可溶于水或硝酸
【猜想与分析】
(1)小明同学认为石蕊变色后又褪色的原因是由于试管不干净,含有其他杂质造成的,要证明小明的观点,应进行的操作是 。
(2)大家一致认同了红棕色气体B是NO2,但对于无色气体A及变化的原因有不同的看法:
①小丽同学认为A是NH3,但遭到了大家的一致反对,原因是 。
②小强同学认为A的N2,也遭到大家的一致反对,原因是 。
③经讨论,最终大家获得了A是NO,NO在试管口遇氧气生成NO2的共识。
【实验探究】
小红同学对硝酸与Cu反应很感兴趣,便取了一小块Cu片投入稀HNO3中,发现Cu片溶解,也出现了上述Zn与稀HNO3反应的类似现象,确认生成了NO,并在老师的帮助下,测出恰好反应的Cu和HNO3的质量比为8:21,由此获得了Cu与稀HNO3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
【交流与反思】
根据探究结果,请你解释稀HCl跟Cu不反应而稀HNO3却能跟Cu反应的原因
【答案】【实验设计】(1)红 【猜想与分析】(1)取少量稀HNO3于干净的试管中,滴入石蕊试液。观察实验现象(或用干净的试管重复上述实验)(2)①NH3极易溶于水,大多数气体会溶解在稀HNO3中。且在常温下NH3不易被氧化成NO2②N2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常温下,N2在空气中不能氧化成NO2【实验探究】 3Cu+8HNO3=3Cu (NO3)2+2NO↑+4H2O【交流与反思】铜不与稀HCl发生置换反应,是因为铜的金属活动性弱于氢。而稀HNO3具有强的氧化性,能与Cu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O等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