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3.00 KB
- 2021-05-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实验中学2016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2015年3月20日联合国发布报告:到2030年,全球将有40%的国家和地区面临干旱问题.节约用水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关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
A.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所有的杂质
B.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可使其软化
C.工业废水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
D.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2.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 B.
配制NaCl溶液 C.
测定溶液的pH D.
过滤
3.(2015•广安)炒菜时加入料酒和食醋,炒出的菜别具香味,其原因之一是料酒中的乙醇(C2H6O)与食醋中的乙酸(C2H4O2)反应生成乙酸乙酯(C4H8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是有机物
C.乙酸乙酯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
D.乙醇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是化合反应
4.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铁:加足量稀硝酸,过滤
B.除去N2中少量的CO:通过足量灼热的CuO粉末
C.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CaCl2:加适量Na2CO3溶液,过滤
D.除去CO2中的少量的HCl:通过足量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5.(2016•镇江二模)三种物质间只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箭头所指方向的转化,下列符合要求的组合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6.(2015•巴中)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鉴别两种化肥NH4Cl和KNO3 B.
检验二氧化碳
C.
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 D.
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7.(2015•德州)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自然科学.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
B.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
D.乙、丙两种物质都是氧化物
8.(2014•宣化县)室温时,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作如下操作,最终甲、乙两烧杯中溶液( )
A.溶质质量相同 B.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C.均为不饱和溶液 D.溶剂质量相同
9.(2014•定西)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溶液
B.因为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C.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D.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二.填空题
10.(2015•江西)《奔跑吧兄弟》是一档热播的娱乐节目,其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节目最刺激的游戏是“撕名牌”,“名牌”是贴在队员衣服后面,标有自己姓名的标牌,制作材料有棉布、塑料等.塑料属于______(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鉴别棉布和涤纶布的方法是______.
(2)其中一期节目,队员用水枪将酚酞溶液喷射到对方的“名牌”上,立即变红色.事先浸泡“名牌”的溶液可能是______.
A.白酒 B.柠檬酸 C.食盐溶液 D.纯碱溶液
(3)另一期节目,蓝色的“污水”中注入“神秘水”后立即变的澄清透明.“污水”是单宁酸和硫酸亚铁溶液混合后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形成的,加入无色的“神秘水”草酸后,污水变澄清.其中的一个反应为2C76H49O46Fe+H2C2O4═2C76H50O46Fe+2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草酸(H2C2O4)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11.(2013•滨州)如图中的①、②分别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试回答下列问题:
(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画出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
(2)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
(3)A和B两种粒子的______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4)钠原子和氯原子反应所形成的化合物是由______(填“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12.(2015•天津)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
(1)下列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______(填字母).
A.铂金饰品 B.铁锅 C.铝导线
(2)为了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列四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______(填序号)①将铝、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②将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硫酸铜溶液中
③将铜、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溶液中 ④将铜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硝酸银溶液中
(3)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①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填化学式);②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4)某钢铁厂每天需消耗4900t含Fe2O376%的赤铁矿石,该厂理论上可日产含Fe 98%的生铁的质量是______t.
13.(2015•天津)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请回答:
(1)水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人类所需的六大基本营养素之一.
(2)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______(填“软水”或“硬水”).
(3)下列净化水的单一操作中,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是______(填字母).
A.静置沉淀 B.吸附沉淀 C.蒸馏
(4)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分解,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5)甲和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______℃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将t1℃时等质量的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析出固体质量较少的是______(填“甲”或“乙”).
③t2℃时,将6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w(甲)与同温下乙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w(乙)大小关系为______(填字母).
A.w(甲)<w(乙) B.w(甲)>w(乙) C.w(甲)=w(乙) D.无法确定.
14.碳和部分碳的化合物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__.
(2)写出CO的一种用途:______.
(3)写出由物质X生成CO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反应类型属于______反应.
15.(2015•涟水县校级模拟)A与B有如下的反应:A+B→C+D
(1)若C为厨房内常用的调味品;在A溶液中加入铁粉能产生氢气,则A是______若A、B两溶液恰好反应完全,则反应后溶液的pH______ 7(填“<”、“>”或“=”);写出A、B两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若B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D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且与B的类别相同;B与CO2反应也能生成C;则A为______,C的用途是______(只要写一种).写出B溶液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6.某同学用测定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变化情况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如图所示,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1)锥形瓶橡胶塞上的玻璃管上端系一个小气球的作用是______.
(2)将橡胶塞上的玻璃管放到酒精灯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胶塞将锥形瓶塞紧.将玻璃管灼热的目的是______;玻璃管红热后立即塞紧橡胶塞,防止______.
(3)红磷燃烧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4)若该实验中用玻璃棒代替玻璃管,则实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什么后果?为什么?______
(5)未等锥形瓶冷却,该同学就进行称量,结果天平不平衡,该反应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三.实验探究题
17.(2015•白银)实验室常用下列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可以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当观察到______的现象时,说明氧气已收集满,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______(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
(3)制取并收集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就选择的装置是______;欲制得干燥的二氧化碳,还需将气体通过盛有______(填药品名称)的洗气瓶F.
(4)用收集到的氧气与二氧化碳分别完成如图G、H所示实验,G中集气瓶底部盛少量水的原因是______,H中喷有紫色石蕊溶液的纸花显______色.
18.学习完“酸、碱、盐的性质”后,老师将两瓶未贴标签的饱和石灰水、饱和碳酸钠溶液摆放在实验桌上,让同学们区分.下面是“雄鹰小组”同学们的探究过程:
[讨论交流]李壮:区分两种物质的原理是:依据物质的性质,选择一种试剂与两种物质混合,产生两种不同的现象.大家据此来说一说,区分这两种溶液应选用哪种试剂,并说明理由.
王志:我认为可以选择稀盐酸,理由是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有气泡产生,稀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无明显现象.
马凌:我选择的是碳酸钠溶液,理由是______.
张云:马凌,你说的我没有听懂,你能再给我讲一遍吗?在大家的帮助下,张云不但弄明白了,还选出了其他两种溶液,如______溶液和______溶液,最后得到大家的赞许.
[实验探究]大家按照王志的方案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同学们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判断出甲试管中原溶液为碳酸钠溶液,乙试管中原溶液为石灰水.
(2)大家对乙试管中现有溶液的溶质成分产生了探究兴趣.马凌经过认真思考后,又选择碳酸钠溶液作为检验试剂,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马凌从乙试管中取少量溶液加入到另一支新试管中,再向此新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碳酸钠溶液,观察到只有白色沉淀生成.于是,他得出结论:“溶液中的溶质有氢氧化钙.”但组长李壮对这个结论产生质疑,理由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大家讨论完李壮的质疑,制定出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方法来验证他的质疑,并查阅资料得知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大家都鼓励张云来做实验.张云测出乙试管中剩余溶液的pH______7(填“>”、“<”或“=”),证实了马凌的结论是错误的.
[反思评价]判断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除要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____.探究活动结束了,同学们充分体验到合作探究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四.计算题
19.(2015•恩施州)我州地处武陵山区,具有丰富的天然石灰石、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资源,纯度高、硬度大,是优质的建筑材料.为测定某地天然大理石中碳酸钙的含量(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成员取25g样品,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测得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
(1)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2015•白银)2015年3月20日联合国发布报告:到2030年,全球将有40%的国家和地区面临干旱问题.节约用水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关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
A.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所有的杂质
B.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可使其软化
C.工业废水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
D.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考点】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硬水与软水.
【分析】A、根据过滤原理分析;
B、根据加热煮沸可以将硬水转化为软水解答;
C、根据工业废水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可以防止水污染解答;
D、根据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污染土壤和水体.
【解答】解:A、过滤只能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故A错误;
B、加热煮沸可以将硬水转化为软水,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色素和异味,故B错误;
C、工业废水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可以防止水污染,故C正确;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污染土壤和水体,所以要适量施用,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硬水软水的鉴别、过滤原理及环境的保护,属基础知识考查.
2.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 B.
配制NaCl溶液 C.
测定溶液的pH D.
过滤
【考点】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物质的溶解;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分析】A、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溶解操作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解答】解: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配制NaCl溶液时,不能在量筒内进行溶解,应在烧杯中进行,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3.(2015•广安)炒菜时加入料酒和食醋,炒出的菜别具香味,其原因之一是料酒中的乙醇(C2H6O)与食醋中的乙酸(C2H4O2)反应生成乙酸乙酯(C4H8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是有机物
C.乙酸乙酯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
D.乙醇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是化合反应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反应类型的判定.
【分析】A、根据乙醇、乙酸、乙酸乙酯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B、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D、乙醇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同时生成水,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由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的化学式可知,它们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B、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C、乙酸乙酯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4):(1×8)=6:1,故选项说法正确.
D、乙醇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铁:加足量稀硝酸,过滤
B.除去N2中少量的CO:通过足量灼热的CuO粉末
C.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CaCl2:加适量Na2CO3溶液,过滤
D.除去CO2中的少量的HCl:通过足量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金属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铁和铜均能与稀硝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CO能与灼热的CuO粉末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碳,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CaCl2能与适量Na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HCl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D.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5.(2016•镇江二模)三种物质间只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箭头所指方向的转化,下列符合要求的组合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氧气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分析】一步反应反应实现即原物质只发生一个反应即可转化为目标物质,根据所涉及物质的性质,分析能否只通过一个反应而实现转化即可.
【解答】解:①硫酸钠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只通过一步就能实现如箭头所指方向的转化.
②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燃烧生成水,铜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氧化铜,只通过一步就能实现如箭头所指方向的转化.
③锌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铁;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锌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生成铁和硫酸锌,硫酸亚铁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亚铁溶液;只通过一步就能实现如箭头所指方向的转化.
故①②③均只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箭头所指方向的转化.
故选:D.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熟练掌握所涉及物质的性质、抓住关键词“只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箭头所指方向的转化”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6.(2015•巴中)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鉴别两种化肥NH4Cl和KNO3 B.
检验二氧化碳
C.
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 D.
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考点】铵态氮肥的检验;气体的干燥(除水);空气组成的测定;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分析】A、根据铵态氮肥的检验方法来分析;B、根据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来分析;C、根据该洗气瓶除杂质气体的气体走向分析;D、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来分析.
【解答】解:A、氯化铵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能释放出氨气,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而硝酸钾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发生反应,图示操作正确;
B、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应该用澄清的石灰水,我们可以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证明是二氧化碳气体,不能用紫色石蕊试液,图示操作错误;
C、用浓硫酸来除去氧气中混有的水蒸气,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导管应该是“长进短出”,图示操作错误;
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所选择试剂应该具备以下条件: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是固体,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无法来测定氧气含量,图示操作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是有关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的考查,要求学生熟悉所实验的内容及原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7.(2015•德州)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自然科学.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
B.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
D.乙、丙两种物质都是氧化物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元素在化学变化过程中的特点;化学反应的实质;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分析】观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微粒的构成,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方程式的意义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
【解答】解: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碳和水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了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方程式是:C+H2OCO+H2.
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故A正确;
B、该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B正确;
C、由元素的化合价可知,在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故C错误;
D、乙、丙两种物质分别是水和一氧化碳,都是氧化物,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8.(2014•宣化县)室温时,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作如下操作,最终甲、乙两烧杯中溶液( )
A.溶质质量相同 B.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C.均为不饱和溶液 D.溶剂质量相同
【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分析】根据溶液的均一性及在稀释时溶质质量不变分析.
【解答】解:A、由于溶液有均一性,在将甲转移溶液50mL时,甲、乙溶液中溶质质量相同.故A正确;
B、由题意可知,甲、乙溶液中溶质质量相同,溶剂的质量不同,溶质质量分数不同.故B错误;
C、由题可知,甲溶液是饱和溶液,乙是不饱和溶液.故C错误;
D、由题意可知,甲、乙溶液中溶质质量相同,溶剂的质量不同,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掌握溶液的特征、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溶质质量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9.(2014•定西)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溶液
B.因为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C.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D.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考点】碱的化学性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物质的元素组成;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A、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都是碱溶液,碳酸钠等盐溶液也显碱性,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B、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C、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因为碱溶液呈碱性,但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都是碱溶液,碳酸钠等盐溶液也显碱性,故A推理错误;
B、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氧化物含有氧元素,但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氧化物,如Ca(OH)2等,故B推理错误;
C、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故C推理错误;
D、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CO2和H2O中含有碳、氧、氢、三种元素,反应物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故D推理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的酸碱性、氧化物的特征、分子的基本性质、质量守恒定律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
10.(2015•江西)《奔跑吧兄弟》是一档热播的娱乐节目,其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节目最刺激的游戏是“撕名牌”,“名牌”是贴在队员衣服后面,标有自己姓名的标牌,制作材料有棉布、塑料等.塑料属于 有机化合物 (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鉴别棉布和涤纶布的方法是 灼烧观察灰烬 .
(2)其中一期节目,队员用水枪将酚酞溶液喷射到对方的“名牌”上,立即变红色.事先浸泡“名牌”的溶液可能是 D .
A.白酒 B.柠檬酸 C.食盐溶液 D.纯碱溶液
(3)另一期节目,蓝色的“污水”中注入“神秘水”后立即变的澄清透明.“污水”是单宁酸和硫酸亚铁溶液混合后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形成的,加入无色的“神秘水”草酸后,污水变澄清.其中的一个反应为2C76H49O46Fe+H2C2O4═2C76H50O46Fe+2X,则X的化学式为 CO2 ;草酸(H2C2O4)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3 .
【考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
【分析】根据已有的物质的类别以及物质的成分进行分析解答,酚酞试液在碱性溶液中变红,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的化学式,根据化合价规则确定元素的化合价,据此解答.
【解答】解:(1)塑料属于有机化合物,棉布灼烧的灰烬无硬结,而涤纶灼烧的灰烬中含有硬结,故可以使用灼烧观察有无灰烬的方法鉴别棉布和涤纶,故填:有机化合物,灼烧观察灰烬;
(2)酚酞变红,说明溶液呈碱性,而白醋、柠檬酸呈酸性,食盐水呈中性,纯碱溶液呈碱性,故填:D;
(3)2C76H49O46Fe+H2C2O4═2C76H50O46Fe+2X,反应前含有152个C原子,100个H原子,96个O原子,2个C原子,2个Fe原子,反应后含有反应前含有152个C原子,100个H原子,92个O原子,2个Fe原子,2X,故2X中含有2个C原子和4个O原子,X中含有1个C原子和2个氧原子,是二氧化碳,草酸(H2C2O4)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设碳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有:(+1)×2+2x+(﹣2)×4=0,x=+3,故填:CO2,+3.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的类别以及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1.(2013•滨州)如图中的①、②分别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试回答下列问题:
(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11 ,画出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2)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B和C ;
(3)A和B两种粒子的 最外层电子数 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4)钠原子和氯原子反应所形成的化合物是由 离子 (填“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分析】(1)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为11,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核外有三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第三层上有1个电子;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2)根据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4)钠原子和氯原子反应所形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钠,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11,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核外有三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第三层上有1个电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同种元素的粒子具有相同的核内质子数,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B和C.
(3)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由于A、B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故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4)钠原子和氯原子反应所形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钠,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故答案为:(1)11;;(2)B和C;(3)最外层电子数;(4)离子.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的关系、对元素的概念的理解、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2015•天津)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
(1)下列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 C (填字母).
A.铂金饰品 B.铁锅 C.铝导线
(2)为了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列四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①④ (填序号)①将铝、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②将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硫酸铜溶液中
③将铜、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溶液中 ④将铜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硝酸银溶液中
(3)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①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MgCl2 (填化学式);②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Fe、Cu (填化学式).
(4)某钢铁厂每天需消耗4900t含Fe2O376%的赤铁矿石,该厂理论上可日产含Fe 98%的生铁的质量是 2660 t.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含杂质物质的化学反应的有关计算.
【分析】(1)根据金属材料的性质和用途分析回答;
(2)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前边的金属可以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可以选择相应的金属和盐溶液进行反应来证明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3)根据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分析回答;
(4)利用赤铁矿石的质量与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和生铁中铁的质量分数,根据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生铁的质量.
【解答】解:(1)在常见的金属材料用品中,铝导线主要利用金属导电性.
(2)①、铝与硫酸铜反应,可验证铝的活动性比铜强.银与硫酸铜不反应,可知银的活动性比铜弱,可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故①是可行的方案.
②、银与硫酸铝、硫酸铜都不反应反应,可验证铝、铜的活动性比银强.与但不能验证铝、铜的活动性,不可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故②是不可行的方案.
③、铜、银与硫酸铝都不反应反应,可验证铝的活动性比铜、银强.但不能验证铜、银的活动性,不可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故③是不可行的方案.
④铜与硫酸铝不反应,可知铜的活动性比铝弱;铜与硝酸银反应,可验证铜的活动性比银强,可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故④是可行的方案.
(3)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①由于镁的活泼性大于同和铜、铁,能与氯化铜和氯化亚铁反应,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MgCl2,不能确定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存在;②若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Fe,还有置换出的Cu,Mg不能确定是否存在.
(4)设日产含Fe98%的生铁的质量为x.
Fe2O3+3CO2Fe+3CO2
160 112
4900t×76% x×98%
解得:x=2660t
故答为:(1)C;(2)①④;(3)①MgCl2,②Fe、Cu;(4)2660.
【点评】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表以及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条件,是初中化学的重点内容,要求学生一定要牢牢的掌握,并会加以运用.
13.(2015•天津)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请回答:
(1)水 属于 (填“属于”或“不属于”)人类所需的六大基本营养素之一.
(2)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 硬水 (填“软水”或“硬水”).
(3)下列净化水的单一操作中,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是 C (填字母).
A.静置沉淀 B.吸附沉淀 C.蒸馏
(4)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分解,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O2H2↑+O2↑ .
(5)甲和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 20 ℃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将t1℃时等质量的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析出固体质量较少的是 乙 (填“甲”或“乙”).
③t2℃时,将6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w(甲)与同温下乙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w(乙)大小关系为 B (填字母).
A.w(甲)<w(乙) B.w(甲)>w(乙) C.w(甲)=w(乙) D.无法确定.
【考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电解水实验;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分析】水能够溶解很多物质,是一种常用的溶剂.加热煮沸可以降低水中钙离子、镁离子的含量,从而降低水的硬度.水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要节约用水.
【解答】解:(1)水属于人类所需的六大基本营养素之一.
(2)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硬水.
(3)蒸馏是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
(4)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分解,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H2↑+O2↑.
(5)①在20℃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将t1℃时等质量的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析出固体质量较少的是乙.
③t2℃时,将6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w(甲)与同温下乙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w(乙)大小关系为w(甲)>w(乙).
故答案为:(1)属于;(2)硬水;(3)C;(4)2H2O2H2↑+O2↑;(5)20;乙;B.
【点评】解答本题要理解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理解节约用水的意义,要掌握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4.碳和部分碳的化合物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物质X的化学式为 CO2 .
(2)写出CO的一种用途: 做燃料或者还原剂 .
(3)写出由物质X生成CO的化学方程式: CO2+C2CO ,该反应类型属于 化合 反应.
【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由于是碳和碳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所以X一定也是含碳物质,由于其能够和碳酸、以及一氧化碳之间时间相互转化,所以应该为二氧化碳.题目要求书写的化学方程式按照给定的要求实现转化关系即可.分解反应是一变多,而氧化还原反应中需要有氧元素的得失(也可以根据化合价改变).
【解答】解:由于所有转化发生在碳和碳的化合物之间,而X可以是由碳转化而成,而一氧化碳已经存在,且X能够和一氧化碳以及碳酸之间实现相互转化,所以X为二氧化碳.
(1)由于X为二氧化碳,根据氧化物的命名方式,其化学式为CO2.
(2)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所以即可做燃料也可以做还原剂.
(3)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属于化合反应.
故答案为:(1)CO2;
(2)做燃料或者还原剂;
(3)CO2+C2CO,化合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推断,解此类题的关键是:充分利用题目给出的信息如气体、沉淀等实验现象,然后通过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此类题型还经常以表格型、流程图型等形式出现,本考点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15.(2015•涟水县校级模拟)A与B有如下的反应:A+B→C+D
(1)若C为厨房内常用的调味品;在A溶液中加入铁粉能产生氢气,则A是 稀盐酸 若A、B两溶液恰好反应完全,则反应后溶液的pH = 7(填“<”、“>”或“=”);写出A、B两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Cl+NaOH=NaCl+H2O .
(2)若B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D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且与B的类别相同;B与CO2反应也能生成C;则A为 Na2CO3 ,C的用途是 建筑材料 (只要写一种).写出B溶液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O .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金属的化学性质;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1)根据C为厨房内常用的调味,所以猜测C是食盐,在A溶液中加入铁粉能产生氢气,说明A是一种酸,A和B反应会生成氯化钠,所以A是盐酸,然后结合题中的转化关系进行验证即可;
(2)根据B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所以B是氢氧化钙,D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且与B的类别相同,所以D也是一种碱,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所以C是碳酸钙,然后结合题中的转化关系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解:(1)C为厨房内常用的调味品,所以猜测C是食盐,在A溶液中加入铁粉能产生氢气,说明A是一种酸,依据C是食盐,所以该酸可能是稀盐酸,此时B应该是氢氧化钠,因为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能生成氯化钠,且符合A+B→C+D的形式,故猜测正确,当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反应时会生成氯化钠和水,此时溶液呈中性pH=7,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
(2)B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可知B是氢氧化钙,D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且与B的类别相同,说明D是一种碱,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可生成碳酸钙和水,所以C是碳酸钙,则A是碳酸钠,D是氢氧化钠,符合A+B→C+D且与叙述情况相符,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碳酸钙硬度大,可以用作建筑材料;
故答案为:(1)稀盐酸;=,HCl+NaOH=NaCl+H2O;
(2)Na2CO3,建筑材料,CO2+Ca(OH)2=CaCO3↓+H2O.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6.某同学用测定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变化情况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如图所示,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1)锥形瓶橡胶塞上的玻璃管上端系一个小气球的作用是 防止橡皮塞飞出 .
(2)将橡胶塞上的玻璃管放到酒精灯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胶塞将锥形瓶塞紧.将玻璃管灼热的目的是 引燃红磷 ;玻璃管红热后立即塞紧橡胶塞,防止 锥形瓶中的空气外逸 .
(3)红磷燃烧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热 .
(4)若该实验中用玻璃棒代替玻璃管,则实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什么后果?为什么? 导致橡皮塞飞出,这是因为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导致锥形瓶中的气体压强骤然增大,从而导致橡皮塞飞出
(5)未等锥形瓶冷却,该同学就进行称量,结果天平不平衡,该反应 符合 (填“符合”或“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
【解答】解:(1)锥形瓶橡胶塞上的玻璃管上端系一个小气球的作用是平衡装置内外的压强,防止橡皮塞飞出.
故填:防止橡皮塞飞出.
(2)将玻璃管灼热的目的是引燃红磷;
玻璃管红热后立即塞紧橡胶塞,防止锥形瓶中的空气外逸.
故填:引燃红磷;锥形瓶中的空气外逸.
(3)红磷燃烧时观察到的现象是: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热.
故填: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热.
(4)若该实验中用玻璃棒代替玻璃管,则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橡皮塞飞出,这是因为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导致锥形瓶中的气体压强骤然增大,从而导致橡皮塞飞出.
故填:导致橡皮塞飞出,这是因为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导致锥形瓶中的气体压强骤然增大,从而导致橡皮塞飞出.
(5)未等锥形瓶冷却,该同学就进行称量,结果天平不平衡,是因为气球受到浮力导致的,但是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故填:符合.
【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三.实验探究题
17.(2015•白银)实验室常用下列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长颈漏斗 ,② 水槽 .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K2MnO4+MnO2+O2↑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A ,可以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氧气不易溶于水 ,当观察到 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向外冒出 的现象时,说明氧气已收集满,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 正 (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
(3)制取并收集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就选择的装置是 BD ;欲制得干燥的二氧化碳,还需将气体通过盛有 浓硫酸 (填药品名称)的洗气瓶F.
(4)用收集到的氧气与二氧化碳分别完成如图G、H所示实验,G中集气瓶底部盛少量水的原因是 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集气瓶 ,H中喷有紫色石蕊溶液的纸花显 红 色.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1)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2)高锰酸钾受热时能够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
(3)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不需要加热,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用作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干燥剂;
(4)铁在氧气中燃烧时形成的高温熔融物容易溅落;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解答】解:(1)①是长颈漏斗,通过长颈漏斗可以向反应容器中注入液体药品;②是水槽,常用于排水法收集气体.
故填:长颈漏斗;水槽.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因为反应需要加热,应该用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可以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氧气不易溶于水;当观察到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向外冒出时,说明氧气已收集满,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正放在桌面上.
故填:2KMnO4K2MnO4+MnO2+O2↑;A;氧气不易溶于水;正.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不需要加热,应该用B装置作为发生装置;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用D装置收集;欲制得干燥的二氧化碳,还需将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F.
故填:BD;浓硫酸.
(4)G中集气瓶底部盛少量水的原因是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集气瓶,H中喷有紫色石蕊溶液的纸花显红色.
故填: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集气瓶;红.
【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18.学习完“酸、碱、盐的性质”后,老师将两瓶未贴标签的饱和石灰水、饱和碳酸钠溶液摆放在实验桌上,让同学们区分.下面是“雄鹰小组”同学们的探究过程:
[讨论交流]李壮:区分两种物质的原理是:依据物质的性质,选择一种试剂与两种物质混合,产生两种不同的现象.大家据此来说一说,区分这两种溶液应选用哪种试剂,并说明理由.
王志:我认为可以选择稀盐酸,理由是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有气泡产生,稀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无明显现象.
马凌:我选择的是碳酸钠溶液,理由是 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沉淀 .
张云:马凌,你说的我没有听懂,你能再给我讲一遍吗?在大家的帮助下,张云不但弄明白了,还选出了其他两种溶液,如 氯化钙 溶液和 氢氧化钙 溶液,最后得到大家的赞许.
[实验探究]大家按照王志的方案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同学们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判断出甲试管中原溶液为碳酸钠溶液,乙试管中原溶液为石灰水.
(2)大家对乙试管中现有溶液的溶质成分产生了探究兴趣.马凌经过认真思考后,又选择碳酸钠溶液作为检验试剂,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马凌从乙试管中取少量溶液加入到另一支新试管中,再向此新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碳酸钠溶液,观察到只有白色沉淀生成.于是,他得出结论:“溶液中的溶质有氢氧化钙.”但组长李壮对这个结论产生质疑,理由是 Na2CO3+CaCl2=CaCO3↓+2NaCl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大家讨论完李壮的质疑,制定出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方法来验证他的质疑,并查阅资料得知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大家都鼓励张云来做实验.张云测出乙试管中剩余溶液的pH = 7(填“>”、“<”或“=”),证实了马凌的结论是错误的.
[反思评价]判断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除要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探究活动结束了,同学们充分体验到合作探究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碱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讨论交流】根据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进行分析;
根据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会生成碳酸钙沉淀进行分析;
【实验探究】(2)①根据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氯化钙和碳酸钠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进行分析;
②根据氢氧化钙属于碱,溶液显碱性,pH值大于7进行分析;
【反思评价】根据物质之间发生反应时的量进行分析.
【解答】解:【讨论交流】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所以选择碳酸钠溶液的理由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会生成白色沉淀;
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会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还可以选择的两种溶液是氯化钙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
【实验探究】(2)①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氯化钙和碳酸钠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所以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
②氢氧化钙属于碱,溶液显碱性,pH值大于7,所以张云测出乙试管中剩余溶液的pH=7,证实了马凌的结论是错误的;
【反思评价】判断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除要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故答案为:【讨论交流】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会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钙,氢氧化钙;
【实验探究】(2)①Na2CO3+CaCl2=CaCO3↓+2NaCl;②=;
【反思评价】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性质,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考查的问题,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和题中所给的知识进行解答.
四.计算题
19.(2015•恩施州)我州地处武陵山区,具有丰富的天然石灰石、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资源,纯度高、硬度大,是优质的建筑材料.为测定某地天然大理石中碳酸钙的含量(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成员取25g样品,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测得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
(1)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可以计算出碳酸钙的质量和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进而求质量分数.
【解答】解: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HCl的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73 44
x y 8.8g
x=20g,y=14.6g
(1)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80%;
(2)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18.25%.
答: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8.25%.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求解,然后进行计算.
相关文档
- 圆知识梳理题型归纳附答案详细知识2021-05-1021页
- 2018陕西中考化学试题试题含答案2021-05-1010页
- 2017年度中考生物(07 科学探究、生2021-05-1043页
- 2016年河北省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2021-05-1011页
- 2012广东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2021-05-1011页
- 南京市联合体2014年中考数学二模试2021-05-1012页
- 上海市2014年中考数学试卷(解析版)2021-05-1019页
- 深圳市育才二中中考一模考试数学试2021-05-109页
- 语文中考复习信息提取专题训练2021-05-106页
- 中考专题训练解直角三角形2021-05-10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