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50 KB
  • 2021-05-10 发布

中考语文课外诗词鉴赏练习含答案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山中留客(张旭) ‎ ‎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 ‎ 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首句“山光物态弄春晖”用一“弄”字,有何表达作用?‎ ‎ ‎ ‎ ‎ 三、四句说“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为什么会“沾衣”诗人如此写有何意义?‎ ‎ ‎ ‎ ‎ 浪淘沙‧怀旧 (李煜)‎ ‎ 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1)词的上片和下片分别写了什么?‎ ‎ ‎ ‎ ‎ ‎(2) “天上人间”一句流露了词人怎样的心境?‎ ‎ ‎ ‎ ‎ 梅花绝句 (陆游)‎ ‎ 低空银一钩,糁野玉三尺。 ‎ ‎ 愁绝水边花,无人问消息。‎ ‎(1)前两句为梅花的出现展示了一个怎样的背景?‎ ‎ ‎ ‎ ‎ ‎(2)你对诗中的梅花形象怎样理解? ‎ ‎ ‎ ‎ ‎ 绝句 (杜甫)‎ ‎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 ‎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1)诗的前两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何特点?‎ ‎ ‎ ‎ ‎ ‎(2)“山青花欲燃”一句中“欲”字用得十分传神,请简要赏析. ‎ ‎ ‎ ‎ ‎ 渡汉江 (宋之问) ‎ ‎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 ‎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前两句中的“外”、“断”、“复”从哪三个角度写作者贬居之苦,有什么表达作用? ‎ ‎ ‎ ‎ ‎ ‎ (2)一般人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但本诗的后两句不同,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心理?简要分析。‎ ‎ ‎ ‎ ‎ 闺怨 (沈如筠) ‎ ‎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 ‎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 ‎(1)诗中“孤”字含义丰厚,请做简要分析。 ‎ ‎ ‎ ‎ ‎ ‎(2)这首诗通过主人公思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递进表达的?简要回答。的?简要回答。‎ ‎ ‎ ‎ ‎ 除夜作 (高适) ‎ ‎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 ‎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1)首句作者怎样用“寒”“孤”两字,营造出与除夕欢乐团圆夜 截然不同的意境? ‎ ‎ ‎ ‎ ‎ ‎(2)“故乡今夜思千里”一句,言“故乡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我”,这样的表达有什么独特作用?简要分析。‎ ‎ ‎ ‎ ‎ 新晴 (刘攽) ‎ ‎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 ‎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 ‎(1)第二句中“无人”两字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 ‎ ‎ ‎ ‎ ‎(2)本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具体赏析其艺术效果。 ‎ ‎ ‎ ‎ ‎ 秋江 (道潜) ‎ ‎ 赤叶枫林落酒旗,白沙洲渚阳已微。 ‎ ‎ 数声柔橹苍茫外,何处江村人夜归。 ‎ ‎(1)前两句诗充满画意,很有色彩感,请简要分析。 ‎ ‎ ‎ ‎ ‎ ‎(2)试从“实”与“虚”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 ‎ ‎ ‎ ‎ 江南春(杜牧)‎ ‎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⑴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 ‎ ‎ ‎ ‎⑵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 ‎ ‎ 题奉晚(周敦颐)‎ ‎ 花落柴门拾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1)这首诗中哪一句话交代了诗人观景的立足点? ‎ ‎ ‎ ‎ ‎ ‎(2)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说说你的理解。‎ ‎ ‎ ‎ ‎ 早梅(张谓)‎ ‎ 一树寒棒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1)自古诗人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篇,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梅的神韵,本诗则侧重写梅的什么特点?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 ‎ ‎ ‎ ‎ ‎(2)本诗主要表现了梅花怎样的品质?‎ ‎ ‎ ‎ ‎ 雨晴(王驾) ‎ ‎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 ‎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1)本诗前两句用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 ‎ ‎ ‎ ‎(2)后两句写得饶有趣味,请作具体赏析。‎ ‎ ‎ ‎ ‎ 夏意 (苏舜钦) ‎ ‎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 ‎ 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 ‎(1)本诗一反盛夏炎炎的立意,表现了怎样的“夏意”?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 ‎ ‎ ‎ ‎ ‎(2)衬托是古诗创作中常用的手法,请举诗中的一例进行赏析。‎ ‎ ‎ ‎ ‎ 山房春事二首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1)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写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 ‎ ‎ ‎ ‎(2)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 ‎ ‎ ‎ 舟中读元九诗(唐)白居易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达船声。‎ 注:元九:元稹,白居易的挚友。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江州途中,而元稹已于5个月前贬通州。‎ ‎(1)这首诗前三句连用“灯”字,创设出“灯前读诗”、“诗尽灯残”“灭灯暗坐”三个意象。这样写创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 ‎ ‎ ‎ ‎(2)诗中第四句写“逆风吹浪达船声”有何用意?‎ ‎ ‎ ‎ ‎ 田园乐 (唐)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体现了诗人内亲近大自然的乐趣。‎ ‎(1)这首诗在写景方面有哪些特点?‎ ‎ ‎ ‎ ‎ ‎(2)诗中的“山客”是怎样的心境?‎ ‎ ‎ ‎ ‎ 昭君怨 郑域 道是春来花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正堂琼榭。两地不同载,一般开。‎ ‎(1)这首词上阕吟诵的具体是什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 ‎ ‎ ‎ ‎(2)这首词下阕 ,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什么思想?‎ ‎ ‎ ‎ ‎ 寄李儋元锡(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注]这首七律是韦应物晚年在滁洲刺史任上的作品。李儋,字元锡,是韦应物的诗交好友,当时任殿中侍御史。在长安与韦应物分别后,曾托人问候。次年春天,韦应物写了这首诗以答。‎ ‎(1)首联连用了两个“花”字,有何作用?(3分)‎ ‎ ‎ ‎ ‎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 ‎ ‎ ‎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苈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 【注释】①漳汀封连:分别为今福建的漳州市、长汀县和广东的封川县、连县,唐代为偏远地区。②飐:吹动。薜苈:一种缘墙牵藤常绿蔓生的香草。③共来:指与作者一道贬到南方的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④百越,文身地:均指少数民族地区。‎ ‎(1) 这首政治抒情诗通过登楼所见所感,抒发了诗人哪些感情,请作简要的分析。‎ ‎ ‎ ‎                                     2这首诗的中间两联都是写景,很有特色,请结合原诗作简要的分析。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 ‎ ‎ ‎ ‎                                     ‎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 【注释】①西塞山:三国时吴国的西部要塞。②王浚:西晋龙骧将军,建造大型战船以伐吴。寒流:指长江。‎ ‎(1) 诗人写王浚攻破南京城时的情景,采用了什么手法?这一情景的描写看似怀古,其弦外之音又是什么?请结合一二联作具体的分析。‎ ‎ ‎ ‎ ‎ ‎(2) 这首诗以景作结,妙在哪里?请结合原诗作简要的分析。‎ ‎ ‎ ‎ ‎ ‎                                    ‎ ‎                                     ‎ 参考答案 山中留客 答: “弄”字赋予山光物态以胜人,显示蓬勃生机, “山光物态”在春晖沐浴下争妍斗艳,足以景色迷人和诱人,意在留客.‎ 答:之所以会“沾衣”是因为深山中空气新鲜、湿润.“以景诱人”的留客方法,正是诗人高人一筹之处.‎ 浪淘沙‧怀旧 答:上片写春寒愁感.下片写家国恨情 答:流露了词人内心世界生与死的矛盾,是绝望者的希望.‎ 梅花绝句 答:空旷、寂寥、清冷、洁净.‎ 答:高洁而寂寞,无人问津,是罢官而不得起用的陆游自身的写照.‎ 绝句 答:景物:江、鸟、山、花.‎ ‎ 特点:碧绿、洁白、青葱、火红。‎ 答: “欲”字妙在用拟人手法赋予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 渡汉江 ‎ 答:从空间的隔离,联络的断绝,时间的久远三个角度来写,强化和加深了作者贬居期间的孤苦情绪.‎ 答:表达作者因等待团聚过久,在团聚即将来临之际,突发不祥之感,深怕出现意外而团聚不得的复杂心理。‎ 闺怨 ‎ 答:既写月影的孤单,也写出了思妇的孤苦心理 答:表达了她对征戍南疆的丈夫的深切怀念。先托鸿雁为信使;再寄希望借助梦境团聚;最后只好变成月光洒泻亲人的身上。 ‎ 除夜作 ‎ 答:作者通过除夕夜在冰冷的旅馆里,青灯寒光如豆,诗人影只孤孑,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凄然的意境 答:不直写自己思念故乡,却言故乡思我,能把思乡之情表达得更婉曲含蓄。 ‎ 新晴 ‎ 答:既写出了作者在久雨新晴后,面对青苔满地、绿树浓郁,却无人共享、共语的遗憾心情;也为下联“唯有南风旧相识”铺垫,为上下联之间的枢纽之词。‎ 答:三四句以“南风”为主角,用拟人的手法把这位“旧相识”写得趣味盎然.“偷”显示“南风”的诙谐,似有意与老朋友开玩笑;“开”“翻”写与老朋友的熟识程度,其关切之情可见.可以想象在“无人”的情况下,“南风”将带给作者多少安慰。‎ 秋江 ‎ 答:第一句将耀眼红枫与青白酒旗相缀,第二句将白沙洲渚与微红夕照相映,而两句之间用火焰般的枫林秋色与绚丽的夕照晚霞相映衬:满天满树的红色,真是绚烂之极,好一幅色彩浓丽、美不胜收的画面。‎ 答:前三句为“实”写,末句为“虚”写。前两句从视觉角度写绚烂的秋江暮景;第三句从听觉角度写苍茫中的柔橹声声,以上三句似画境,胜乐声,但句句写“实”。结句冷然一问,却是凭空想象,是虚笔,但从景联想到人,由实而虚,却使意境更悠远空灵。 ‎ 江南春 答: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 答: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或答“表达了诗人对风景依旧,物是人非的感慨。”)‎ 题奉晚 答:因为诗人写的是晚景,天色昏暗,加上距离较远,望过去,昏鸦自然更像“点”,用“点”比用“只”更形象 早梅 答:开放之“早”;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答:表现其凌寒独开的精神品质。‎ 雨晴 答:对比。用“雨前”所见和“雨后”情景两相对比,表现了作者面对满园落红残春油然而生的叹惜之情。‎ 蜜蜂、蝴蝶见此残景,也大失所望,纷纷绕墙而去,它们相信春色正在邻家院子呢,这也让作者也不由地怀疑“春色在邻家”.作者把原无理性的蜂蝶赋予“人”的智慧,把蜂蝶追逐春色的神态、心理写得活灵活现,妙趣横生。 ‎ 夏意 ‎ 答:表现了凉爽、清幽、宁谧的“夏意”.主要通过小院的深幽,竹席的凉爽,正午树阴满地,诗人安然入睡,时有流莺清韵传来,来构成一个别于炎夏的夏意意境。‎ 示例:用榴花明丽,红艳如火与庭院绿树,清荫遍地相映衬,既在色彩上红绿相缀,又在光线上明暗相映,能给人流丽而清邃的感觉.用末句“流莺时一声”来衬托前三句所营造的宁谧幽静之境,以有声衬无声;也以动衬静,以莺之流飞,让整个画面陡然灵动丰满起来。 ‎ 答:三四句用了反衬手法,以乐景写哀情,衬托得梁园更加萧条?‎ 答:这首诗抒发了物是人非,盛衰无常的感慨。‎ 答:创设了黑夜中凄清的环境,思念中凄苦的心情,贬谪中凄凉的人生 答:明写江中狂风大浪,暗指险恶的政治风浪。‎ 答:诗中有画,绘形绘色;动静结合,情景结合。‎ 答:有闲适恬静的心境。‎ 答:梅。两个“道是”句写花开的季节在冬春之际,花色如雪,香气高雅不同一般,花枝旁逸,花栽种在农家院内。‎ 答:用对比的手法。明写梅花不择环境“一般开”,暗赞贫贱不移、富贵不淫的高洁品格 寄李儋元锡 首句以花里逢别起,即景勾起往事,有欣然回忆的意味;而次句以花开一年比衬,则不仅显出时光迅速,更流露出别后境况萧索的意味。‎ 这首诗表现了分别后对朋友的思念,并倾诉了乱世中一个地方官内心的矛盾与苦闷。‎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抒发了诗人被贬后的一腔孤愤和忧郁难言的苦闷心情,也抒发了对朋友深切怀念之情,同时也对政敌的长期无情迫害提出了强烈的抗议和愤怒的谴责。【解题指要】政治抒情诗的创作大多与时代和作者的经历、政治态度密不可分,又因为这首诗是寄给朋友,含思友之情则不在话下。‎ 颔联写风雨楼前的近景,既真切,又细致;颈联写山重水曲的远景,想象丰富,一俯一仰,视野各异,上实下虚,情景交融,色彩强烈。起到景中寓情的作用,抒发了无穷的愁思。‎ 西塞山怀古 采用对比手法。其弦外之音是充满了对割据一方的藩镇势力的无情嘲讽,你看“王气”也好,“铁锁”也好,岂能挡住祖国统一的步伐? ‎ 它妙在含有余不尽之意,这破败荒凉的西塞山不就像割据一方的藩镇吗?他们最终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其讽刺入木三分,而诗人对割据一方的藩镇势力的警告可谓义正辞严。 ‎ ‎ 2015•江苏扬州市)(一)阅读诗歌,完成第9题。(6分) 岭上逢久别者又别 权德舆 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 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 9.⑴这首诗前两句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流露出了       ▲       之情。(2分)   ‎ ‎⑵从情景交融的角度,分析这首诗最后一句的妙处。(4分)                                     ‎ ‎                                       ‎ 三、(2015•浙江宁波市)阅读《樵夫词》一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樵夫词 【清】朱景素 白云堆里捡青槐,惯入深林鸟不猜。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 1.前两句体现环境清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赏析“竟挑蝴蝶下山来”一句的精妙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 九日寄子约①  [明]皇甫汸 漫有登高兴,兼当望远何? 对花惊白发,见雁忆黄河②。 乱后书来少,霜前木落多。不堪羁宦③日,同是阻干戈。 【注】①子约,即皇甫濂,作者之弟。②黄河 :代指故乡.③羁宦 :离家在外地做官。 1.从首联         、           等词语中,可判断标题里的“九日”是指节        。(2分) 2.本诗蕴含着诗人丰富如情感,请作赏析。 (3分)。‎ 十、(2015•浙江丽水市)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纳 凉 秦观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选自《宋诗鉴赏辞典》) 【注】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 1.前两句,“      ①     ”字表达了诗人寻觅清凉之地的愿望。“倚”字写成了诗人        ②      的心境。 2.“风定池莲自在香”寄寓了诗人怎样的志趣?                                        ‎ ‎(三)兰(明)徐渭 兰亭旧种越王兰,碧浪红香天下传。 近日野香成秉束,一篮不值五文钱。 注:传说越王勾践在兰亭种植兰花。秉,量词,束,把。 25.①诗中的“兰”比喻            ,“野香”比喻            ; ②兰花“一篮不值五文钱”表达了作者                    。‎ 迎 燕  (宋)葛天民    咫尺① 春三月,寻常百姓家。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注释】①咫尺:距离很近。比喻春天的短暂。咫,古代称八寸为咫。   1.这是一首咏物诗。首联能让人想起唐朝诗人刘禹锡在《乌衣巷》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飞入寻常百姓家。”  2.颔联“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中的“旧帘”有何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 ‎9.⑴示例:(久别重逢的)惊喜。 ⑵示例:通过描写夕阳余晖映照着千万山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即将与友人又别的伤感之情以及对前途迷茫的感慨。 考点:本题是对古诗词鉴赏能力的考查。 思路点拨:第⑴题是体会诗人情感,这首诗前两句中,“十年曾一别”极言分别时间之久;“征路此相逢”是说就别后相见,由此可体会到诗人久别重逢时的愉悦心情。第⑵题是赏析诗句,要求从情景交融的角度,解答这题,要注意“景”和“情”的融合,同时“情”包含“与友人又别”和“对前途迷茫”两层情感。 ‎ 三、1.【解析】本题是对环境描写理解能力的考查。诗人在诗的开头描写了一个人捡柴的宁静环境,用“捡青槐”来烘托“白云堆”的清幽,又用“鸟不猜”来反衬“深林”的幽静,“白云堆”“深林”集中体现了环境的清静。 【答案】白云堆   深林     2.【解析】本题是对诗句鉴赏能力的考查。诗的最后两句是写樵夫挑柴下山的情景,“竟挑蝴蝶下山来”一句,不说是樵夫挑柴,而说挑的是蝴蝶,语句含蓄,意蕴颇丰,一种生活的悠闲自在其中,一个“竟”字表现了喜出望外,与前句的“无意”遥相呼应。 ‎ 八、【解析】本题是对古诗词鉴赏能力的考查。第1题要求根据关键词语推断节日名称,按民间习俗,九月初九这一天,中国人都要登高望远、怀念亲人,所以,从两句中的行为动作可推断出节日是重阳节。第2题要求回答诗词蕴含着诗人的情感,解答时,可结合具体诗句来分析,意思基本符合即可。 【答案】1.登高;望远;重阳。2.“对花惊白发”写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见雁忆黄河”写出对家乡的思念;“乱后书来少”表达对亲人的牵挂;“不堪羁宦日”表达对宦游的厌倦等 十、1.【解析】此题考查字词赏析能力。根据提干提示,关注前两句,理解其大意;然后采用逐字比较排查的方法,抓住“柳外凉”三个字前面是“追”字可确定(1)的答案。(2)处,需要结合诗的意境,发挥自己的想象,进入角色体会诗人找到了心仪的纳凉之处,一边纳凉,一边观景的悠然、闲适、自在心境。  【答案】①追   ②(纳凉时)悠闲自在 2.【解析】此题考查诗歌主旨的把握能力。理解全诗大意,体会诗人笔下诗情画意的美,以及心境的悠然、惬意,再根据“风定池莲自在香”中“风”与“莲”的常用寓意,即可领悟诗人远离世俗,洁身自好的人生追求。 【答案】寄寓了诗人远离世俗,保持高洁品性的态度。‎ ‎25.①君子  伪文人和被诗人所不齿的人  ②鄙视那些伪文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中意象的理解,以及对诗人形象的把握。第①题,熟读这首诗,第一句可知诗中诗人把兰比喻为君子,天下美传,把野草比喻成那些伪文人和诗人所不齿的那些人,不值五文钱。第②题结合这首歌的内容可知,表达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态度。‎ 一、1.【解析】本题是对古诗词识记能力的考查。可根据下句“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提示,马上就可想到上句“旧时王谢堂前燕”来,但要注意默写时不能有错字。 【答案】旧时王谢堂前燕。 2.【解析】本题是对诗句中关键词语鉴赏能力的考查。解答这题,既要结合全使内容,又要联系诗词主旨来思考,可从“旧帘”在诗中与某些内容的照应关系、构成的修辞特点以及诗人情感等方面来组织语言,只要言之成理,语句通顺即可。 【答案】①“旧帘”表明这是一个普通的百姓家庭,呼应首联的“寻常百姓家”。 ②“旧帘”是小燕子顺利找到前一年住过的人家的标志。③“旧帘”与上句中的“新燕”均为名词,词性相对,符合诗歌的对仗要求。④表现了主人对燕子的喜爱,人与燕子的和谐关系。(答到三点即可) 3.【解析】本题考查描绘诗句意境的能力。解答这题,要根据诗句的意思展开合理的想象,抓住句子中“翅湿”“泥香”等重点词,把燕子衔泥的情景生动形象地再现出来,切忌只作句子翻译。 【答案】示例:春雨绵绵,小燕子扑扇着翅膀忙着衔泥筑巢,细雨沾湿了双翅,嘴上衔着的泥土还带着落花的芳香。(意近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