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00 KB
  • 2021-05-11 发布

2017重庆中考语文试题含详细解析和答案A卷

  • 2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7年重庆市中考 语文试卷(A卷)‎ ‎ ‎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重庆三面濒(bīn)水,清澈的江水孕育了重庆的清丽与柔媚.‎ B.新苗破土,绿芽初绽.春,已在耳畔(bàn),年少的你,切勿懈怠.‎ C.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阅读文学作品,需要你屏息潜心,聆(líng)听语言的声音.‎ D.这棵大树屹立在山头,勇敢的迎接暴风雨,毫不畏缩胆怯(qiè).‎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羁绊 高梁 彬彬有礼 沧海桑田 B.取谛 迸溅 沁人心脾 辗转反侧 C.竣工 板栗 斩钉截铁 眼花瞭乱 D.霹雳 抱歉 惊涛澎湃 诲人不倦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中的“暖”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暖心交警为车祸受伤者撑伞,感动山城。‎ A.“天气寒冷,带个热水袋暖一暖手吧.”妈妈对正要出门的我说.‎ B.百花村社区举行包粽子比赛,为“情系端午”活动暖场.‎ C.重庆90后暖男手绘漫画,教父亲使用银行查询系统.‎ D.今年五月,汽车市场回暖明显,呈良好的发展态势.‎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调节人与世界的关系。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 ; ; 。这样,人才能实现从“小我”向“大我”的转变,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 ‎①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 ‎②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 ‎③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 A.②①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③①②‎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唐朝地理学家郦道元在《三峡》里描绘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风光.‎ B.杨绛是著名作家,她的作品《老王》表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 C.《背影》是朱自清的一篇经典散文,文中父亲攀爬月台的背影感人至深.‎ D.法国作家都德在小说《最后一课》里塑造了韩麦尔先生这一爱国形象.‎ ‎6.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字)‎ ‎ 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开放如同破茧成蝶,虽会经历一时阵痛,但将换来新生。“一带一路”建设要以开放为导向,解决经济增长和平衡问题。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创新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一带一路”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创举,搞好“一带一路”建设也要向创新要动力。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设成文明之路,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推动各国相互理解、想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7.综合性学习 为庆祝重庆直辖20周年,学校要制作一本《时间的痕迹﹣﹣老重庆的记忆》的册子,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方言拾萃 重庆方言形象幽默,富有韵味。请从下表提供的四个方言词语中选择一个,说说它的妙处。‎ 重庆方言 ‎ 含义 ‎ 妙处 ‎ 惊抓抓 ‎ 指一个人在面对其他人看来不足为奇的事时,表现出国语惊慌与害怕的样子 ‎ 以尖叫和手突然张开来表现人的惊慌与害怕,形象而生动 ‎ ‎①灯儿晃 ‎ 无事闲逛。这里的灯是指旧时悬挂起来或手提的照明灯 选:   ‎ 表达效果:   ‎ ‎②撑花儿 ‎ 雨伞。撑,张开。‎ ‎③搭扑趴 ‎ 摔跟头。搭,方言读dá,摔 ‎④巴心巴肠 ‎ 全心全意。巴,紧贴 ‎【任务二】老物记忆 同学们拍摄了下面一组重庆“老玩意儿”‎ 的照片,请你从中选择一张,参考示例,给它配上一句优美的话。(要求:体现物件特征,用上修辞,句式不限)‎ 示例:摇椅﹣吱吱呀呀,唱着儿时的歌。‎ ‎“老玩意儿”照片:木梳 茶壶 折扇 灯笼 ‎   ‎ ‎【任务三】旧事回顾 编辑“老重庆的故事”,需要采访在重庆土生土长的王爷爷,请你以小记者的身份用电话联系他。你会怎么说?(校名、人名用“xx”代替)   。‎ ‎8.默写填空 ‎(1)    ,白露未晞。(《诗经•蒹葭》)‎ ‎(2)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3)兔从狗窦出,   。(汉乐府《十五从军征》)‎ ‎(4)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 ‎(5)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6)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7)乡愁,是萦绕在诗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愫。王湾行舟江上,把乡愁寄予远飞的大雁,轻吟:“    ?[1]   ”(《次北固山下》);崔颢登楼远眺,把乡愁揉进浩渺的烟波,低叹:“   ?   ”(《黄鹤楼》)。‎ ‎【注】[1]鄂版教材为逗号。‎ ‎ ‎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9.(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题 ‎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1]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公与之乘。[2]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有何间焉   ②小惠未徧    ③小大之狱   ④故克之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曹刿与乡人的对话,表现了曹刿作为一介平民对国家高度的责任感。‎ B.本文第二段运用对比表现了曹刿和庄公指挥才能的高下之别。‎ C.本文在剪裁上别具匠心,详写论战,略写作战,意在表现曹刿的“远谋”。‎ D.在曹刿心目中,士兵的勇猛无畏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 ‎(4)阅读以下链接材料,并结合选文内容,说出你探究的结论及理由。‎ ‎【链接】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中,赵军与秦军对峙。赵王急于求胜,不听蔺相如和赵括母亲的劝告,执意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老将廉颇指挥作战。赵括一到长平,立即改守为攻,主动全线出击,结果中了秦军佯败之计,导致四十余万赵兵被坑杀。‎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各题 少年书架 ‎①喜欢书,像喜欢一件宝物。小时每每发了新书,都要找来旧报纸,包了书皮,工工整整写上:语文,数学……然后是班级姓名。手里托着书,美滋滋看着,心里有份庄重。有种没来由的稳妥。‎ ‎②学期末,新书变旧书,一如既往的整齐,只是有了岁月的痕迹,泛着淡淡的黄。细心收起来,放到纸箱里,来年春天,再搬出来晒太阳。‎ ‎③偶然去老师家,一进门就呆住了:老师客厅的一面墙,宽宽大大一面架子,大大小小的书,一本本直立着,是一队队意气风发的少年,春意荡漾啊!罗列其中的,还有照片,石膏雕像,或者一盆小小的文竹……我真是看呆了,书,可以这样放,多好!‎ ‎④那是王老师用木板和木条,自己钉在墙上的,美其名曰:书架。我用手抚摸着那粗糙的木条、木板,还有书,像是就别的朋友,细腻,温暖。‎ ‎⑤我迷恋上老师书架的样子了,在书桌前,把书一本本立起来。左右用厚厚的字典做靠背,俨然一个小书架了。这小小发明,竟然让我激动了许久。‎ ‎⑥放学回家,喜笑颜开地告诉爸妈,我有书架了!爸妈一愣,哪里的?‎ ‎⑦待我把在老师家里的所见,以及自己在书桌上摆放的事告诉他们的时候,妈妈嘴角漾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 ‎⑧那是,家里的条件不好,能上学读书,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哪里还敢奢望买上一件这样“无用”的家伙呢?当然,我也会悄悄想:什么时候,我也会真的拥有一个那样的小小书架?‎ ‎⑨那是一个秋日,天,蓝蓝的,几片厚厚的白云,暖暖地轻轻的飘着。爸爸下班回家,推着自行车进了院子,连声道:够了,够了!‎ ‎ ⑩什么够了?我和妈妈惊奇地从屋子里跑出来。看,这些木头足够做一个小书架了。爸爸兴奋着。我看那些木条、木板,在爸爸的自行车后架上安静地等待着。小心脏一下子活跃起来,不知所措了,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 ‎ ⑪ 爸爸利用下班的时间,去包装厂,在丢弃的废料中,千挑万拣,捡来这能用的木料。‎ ‎ ⑫ 歇班两天的爸爸,用砂纸,一点点地打磨着那些木头,准备好锤头、钢锯、各种钉子、油漆……放了学的我,迫不及待地往家里跑,蹲在一边,看着爸爸在木屑中忙乎。‎ ‎ ⑬ 天,静静的;阳光,亮亮的。院子里似乎有了道道金光。两天的时间,掰着手指过。‎ ‎ ⑭ 小小的书架成了!‎ ‎ ⑮ 爸爸问我,喜欢什么颜色。我想啊,想,就调成黄色吧。爸爸涂漆,一遍又一遍,慢慢地,小小书架成了土黄色,是秋天叶子成熟的颜色。‎ ‎ ⑯ 风来,漆干。抱起书架,放到桌子的一角,把书一本本放进去。那欢喜,宛如莲花的一瓣,在心里,一点点绽开。放满书的架子,是一株亭亭玉立的稻子,安静、饱满。见到它,如见到久违的老友。‎ ‎ ⑰ 日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过,它在身边,不离不弃,不恼不怒。经历各种漂泊,它伴着我,慢慢换了容颜。‎ ‎ ⑱ 家里也已拥有大大的书架,开阔大气。而它早已泛起了油渍的光,笨拙而苍老。即便如此,它亦端端正正地立在我的桌前,是我的长者,沉默不语,凝视着我,撑起我的腰身。‎ ‎ ⑲ 如果有一天,要我选择少年重来,陪伴我的,依然是少年书架。‎ ‎ ‎ ‎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改动)‎ ‎ ‎ ‎(1)本文围绕“书架”写了那几件事?请概括填空。‎ ‎   →“我”用字典做了一个“小书架”→   →书架伴“我”成长 ‎(2)品读第⑦段划线句,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妈妈的心理。‎ 妈妈嘴角荡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 ‎   。‎ ‎(3)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请参照示例,自选角度对文中第⑧段划线句做两条批注。‎ 示例:那欢喜如莲花的一般瓣,在心里,一点点绽开。‎ 批注一:以莲花的绽开来比喻我的欢喜,形象具体地再现了我放书时的心情。‎ 批注二:一点点绽开与前文一本本放相照应,展现了我的心情越来越愉悦的过程。‎ 语句: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 批注一:   ‎ 批注二:   ‎ 在第十六段作者称书架为久违的老友,第十八段中又称之为我的长者,为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 ‎(4)文中少年书架陪伴我成长,陪伴你成长的物品是什么,他如何陪伴你成长?请具体谈一谈。‎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各题 ‎①动物大都有自己的窝,鸟类也不例外,大都有自己的巢。古代诗人常以归鸟返巢比喻久客恩归的心情,如“鸟宿池边树”,“倦鸟思归林”。而“鸟宿树”,“‎ 鸟归林”。是因为在树上或林中,有鸟儿的巢窝。鸟归巢,犹如人归家,是它获得家庭温暖和休养生息的场所。‎ ‎②鸟巢的产生,远比人类住屋的产生为早。远古时代的人类,就是受了鸟巢的启示,才开始从穴居山洞和荒野移到树林高处栖身,以避免野兽的袭击和侵害。鸟类筑巢的技术是异常高明的。有人说,如果把自然界洲奇特建筑排一个名次,那么鸟巢的奇特多样和精美灵巧,一定能名列前茅。‎ ‎③一般的鸟巢,都是就地取材,用树枝、树叶和泥土做成。‎ ‎④造巢技术最高明的是那些建造别开生面的悬巢的“艺术家”。北美绿鹏的巢象一个小篮,挂在横空的树丫上,黄鹂的袋形深巢,险悬在细枝的末梢;马来亚的绿色阔嘴鸟,编一条长绳,把它们精致的巢挂在林中池边的树上,褐雨燕的巢,变为奇异。它们造巢原料灶使用自己的唾液,再加上羽毛和海藻,将巢筑造在石崖上,坚硬。为了造一个直径2﹣5厘米的小巢,有时要花上一个月酬时间。其中以唾液为主的金丝燕巢,采集后就是我们熟知的霹贵中药和佳肴﹣﹣燕窝。‎ ‎⑤我国无论老幼妇孺,都熟悉衔泥筑巢的家燕。汉,乐府诗就有“翩翩堂前燕,冬藏夏来见”的诗句。民间还有“燕子来巢,吉祥之兆”的说法。家燕筑巢的本领,是非常高超的,堪称鸟类中出色的“建筑师”。它们在池塘边、田边、地萋等湿泞的泥土上,啄一口混着杂草根的湿泥便飞回选定的巢址在路上,湿泥混合着唾液,使泥料更加粘稠,吐出的泥丸被风一吹很快就变得坚硬而结实。家燕的窝象半个饭碗,上面的口敞着,窝里铺着柔软的羽毛、软草、松针等细软物。唐代樊晦所作《燕巢赋》这样描述燕巢:“垒轻蕊而矜暖,布重泥而讶湿,迹似连球,形如聚粒。”这是很贴切的。‎ ‎⑥鸟儿为什么具有筑巢的本领呢?‎ ‎⑦动物学家认为,鸟巢的始创,显然与鸟类繁殖后代的需要紧密相关。比如燕鸥在开始求爱对,雌鸟会以胸部为轴心擦着地面旋转,雄鸟则双翼下垂,绕着雌鸟不停地奔走。这样雌鸟很快就在沙地上挤出一个浅碟形的沙窝,成为它们的新居,在其中产卵孵化。当然,许多鸟巢比这复杂得多,但其起源都是为了在生存竞争的过程中,能安全地繁殖后代。‎ ‎⑧‎ 鸟类的筑巢行为,还受到本身生理上变化(如内分泌周期)的影响。多数小鸟的巢,通常需花一星期左右筑成。而歌雀由于内分泌周期短,急需寻求配偶,可以在三天内急速完成一个很不错的巢。‎ ‎⑨鸟造巢,人们总以为是生而知之的,是天生的本领。有这样的事例:有一批第五代织巢鸟,虽然它们前四代都困在樊笼中从未筑过巢,但这第五代在获得筑巢材料后,就能无师自通地筑出鸟巢,而且工艺之精巧并不比野生的同类鸟筑的巢差。但是,英国生物学家华莱士做过~个试验,他把一只小野鹪鸟捉来进行人工喂养,与亲鸟完全隔离。等它长大后,由予没有看到过亲鸟筑巢,因此,给它一些树nf‘枯草,它只会胡乱堆在一起,筑不成巢;而野生鹚鸟却是一种很会筑巢的鸟。看来,鸟类也并非完全是天生就会筑巢的,有的也需要一个后天的学习过程。‎ ‎(1)根据文章内容,用“||”将全文内容分成三个部分。‎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2)第四段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3)阅读文章1﹣5段,分析鸟类筑巢的“天才”之处体现在哪些方面?‎ ‎(4)结合全文分析,文章从哪些方面写了鸟类的筑巢?‎ ‎(5)文章中阐明鸟类筑巢的原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有人认为最后一点是人们普遍的认知,应该放在第一点进行重点强调,你是否同意,为什么?‎ ‎ ‎ 四、作文 ‎12.请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文章。‎ 题目:藏在 里的 ‎ 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不得抄袭。‎ 题目:藏在里的。‎ ‎ ‎ ‎2017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卷(A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重庆三面濒(bīn)水,清澈的江水孕育了重庆的清丽与柔媚.‎ B.新苗破土,绿芽初绽.春,已在耳畔(bàn),年少的你,切勿懈怠.‎ C.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阅读文学作品,需要你屏息潜心,聆(líng)听语言的声音.‎ D.这棵大树屹立在山头,勇敢的迎接暴风雨,毫不畏缩胆怯(qiè).‎ ‎【考点】12:易误读常见字.‎ ‎【分析】本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辩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 ‎【解答】A.正确,不要把“濒临”的“濒”读作“pīn”;‎ B.有误,“耳畔”应读作“ěr pàn”;‎ C.正确,不要把“聆听”的“聆”读作“lìng”;‎ D.正确,不要把“胆怯”的“怯”读作“què”.‎ 故选:B.‎ ‎ ‎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羁绊 高梁 彬彬有礼 沧海桑田 B.取谛 迸溅 沁人心脾 辗转反侧 C.竣工 板栗 斩钉截铁 眼花瞭乱 D.霹雳 抱歉 惊涛澎湃 诲人不倦 ‎【考点】14:常见易错字.‎ ‎【分析】本题考查字形,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写汉字题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辨析.此类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要注意字词的音形义.‎ ‎【解答】A.“高梁”应写作“高粱”;‎ B.“取谛”应写作“取缔”;‎ C.“眼花瞭乱”应写作“眼花缭乱”;‎ D.正确.‎ 故选:D.‎ ‎ ‎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中的“暖”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暖心交警为车祸受伤者撑伞,感动山城。‎ A.“天气寒冷,带个热水袋暖一暖手吧.”妈妈对正要出门的我说.‎ B.百花村社区举行包粽子比赛,为“情系端午”活动暖场.‎ C.重庆90后暖男手绘漫画,教父亲使用银行查询系统.‎ D.今年五月,汽车市场回暖明显,呈良好的发展态势.‎ ‎【考点】22:字词的含义.‎ ‎【分析】本题考查词语辨析,需要学生在平时的阅读学习中要注意词语的不同意思.‎ ‎【解答】例句中的“暖”有被动的意思,“暖心”的意思是让人感到温暖人心.‎ A.句中的“暖”是动词,热一热的意思;‎ B.句中的“暖”是动词,“暖场”就是“热场”;‎ C.句中的“暖”由被动的意思,“暖男”就是让人感到温暖的男人;‎ D.句中的“暖”是形容词,温暖的意思.‎ 故选:C.‎ ‎ ‎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调节人与世界的关系。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 ; ; 。这样,人才能实现从“小我”向“大我”的转变,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 ‎①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 ‎②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 ‎③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 A.②①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③①②‎ ‎【考点】72:排列句子顺序.‎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 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解答】此题解答可从语境中““小我”向“大我”的转变,”中获得思路,理清它们之间的逻辑顺序,②讲得是“小”我,自已;③讲得是“别人”;①讲得是“大”我;‎ 所以可排序为:②③①‎ 答案:B ‎ ‎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唐朝地理学家郦道元在《三峡》里描绘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风光.‎ B.杨绛是著名作家,她的作品《老王》表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 C.《背影》是朱自清的一篇经典散文,文中父亲攀爬月台的背影感人至深.‎ D.法国作家都德在小说《最后一课》里塑造了韩麦尔先生这一爱国形象.‎ ‎【考点】F5:文学常识.‎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解答】A.有误,郦道元是北魏地理学家.‎ B.正确.‎ C.正确.‎ D.正确.‎ 故选A.‎ ‎ ‎ ‎6.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字)‎ ‎ 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开放如同破茧成蝶,虽会经历一时阵痛,但将换来新生。“一带一路”建设要以开放为导向,解决经济增长和平衡问题。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创新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一带一路”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创举,搞好“一带一路”建设也要向创新要动力。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设成文明之路,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推动各国相互理解、想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考点】74:压缩语段.‎ ‎【分析】此题考查压缩语段能力.可包括提炼、概括、压缩的能力及表述能力,解答此题,弄清题目具体要求;再是要阅读全文,把握中心,理清内容要点;三是根据中心决定内容取舍;四是根据保留的内容进行文字的加工,力求通顺、连贯.‎ ‎【解答】此题解答,要先通读全句段,理解语意,弄清层次,然后进行概括,注意句意通顺,符合具体要求.‎ 答案: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 ‎ ‎ ‎7.综合性学习 为庆祝重庆直辖20周年,学校要制作一本《时间的痕迹﹣﹣老重庆的记忆》的册子,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方言拾萃 重庆方言形象幽默,富有韵味。请从下表提供的四个方言词语中选择一个,说说它的妙处。‎ 重庆方言 ‎ 含义 ‎ 妙处 ‎ 指一个人在面对其他人看来不足为奇的事时,表现出国语惊慌与害怕的样子 ‎ 以尖叫和手突然张开来表现人的惊慌与害怕,形象而生动 ‎ 惊抓抓 ‎ ‎①灯儿晃 ‎ 无事闲逛。这里的灯是指旧时悬挂起来或手提的照明灯 选: ① ‎ 表达效果: .①灯儿晃无事闲逛,这里的灯是指旧时悬挂起来或手提的照明灯,这里用“悬挂起来或手提的照明灯”的晃动,形象生动地写出人的无事闲逛 ‎ ‎②撑花儿 ‎ 雨伞。撑,张开。‎ ‎③搭扑趴 ‎ 摔跟头。搭,方言读dá,摔 ‎④巴心巴肠 ‎ 全心全意。巴,紧贴 ‎【任务二】老物记忆 同学们拍摄了下面一组重庆“老玩意儿”的照片,请你从中选择一张,参考示例,给它配上一句优美的话。(要求:体现物件特征,用上修辞,句式不限)‎ 示例:摇椅﹣吱吱呀呀,唱着儿时的歌。‎ ‎“老玩意儿”照片:木梳 茶壶 折扇 灯笼 ‎ 折扇 ‎ ‎【任务三】旧事回顾 编辑“老重庆的故事”,需要采访在重庆土生土长的王爷爷,请你以小记者的身份用电话联系他。你会怎么说?(校名、人名用“xx”代替) 王爷爷您好,我是xx学校的学生xx,我们学校想编辑“老重庆的故事”,因为您是重庆土生土长的,我们需要采访您,了解一下重庆的旧事,您能谈谈“老重庆的故事”‎ 吗? 。‎ ‎【考点】84:综合读写.‎ ‎【分析】第一题考查学生赏析方言的能力;第二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第三题考查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解答】(1)考查学生赏析方言的能力.重庆方言含义妙处.①灯儿晃无事闲逛,这里的灯是指旧时悬挂起来或手提的照明灯,这里用“悬挂起来或手提的照明灯”的晃动,形象生动地写出人的无事闲逛.②撑花儿雨伞.撑,张开.形象生动地写出伞的现状像花一样美;③搭扑趴摔跟头.搭,方言读da,摔.运用拟声词形象生动地写出摔地动作很脆;④巴心巴肠全心全意.巴,紧贴.运用夸张地手法,写出了对人的爱.‎ ‎(2)本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要求句式相同或相似,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正确即可.力求做到形神兼备,语意流畅.示例:折扇﹣扇着扇着,扇出一个清爽的世界.‎ ‎(3)本题考查口语交际能力.解答时,进行采访时应结合采访对象的身份和采访内容进行提问.‎ ‎ 王爷爷您好,我是xx学校的学生xx,我们学校想编辑“老重庆的故事”,因为您是重庆土生土长的,我们需要采访您,了解一下重庆的旧事,您能谈谈“老重庆的故事”吗?‎ 答案:‎ ‎(1)①灯儿晃无事闲逛,这里的灯是指旧时悬挂起来或手提的照明灯,这里用“悬挂起来或手提的照明灯”的晃动,形象生动地写出人的无事闲逛. ‎ ‎②撑花儿雨伞.撑,张开.形象生动地写出伞的现状像花一样美;③搭扑趴摔跟头.搭,方言读da,摔.运用拟声词形象生动地写出摔地动作很脆;④巴心巴肠全心全意.巴,紧贴.运用夸张地手法,写出了对人的爱.‎ ‎(2)折扇﹣扇着扇着,扇出一个清爽的世界.‎ ‎(3)王爷爷您好,我是xx学校的学生xx,我们学校想编辑“老重庆的故事”,因为您是重庆土生土长的,我们需要采访您,了解一下重庆的旧事,您能谈谈“老重庆的故事”吗?‎ ‎ ‎ ‎8.默写填空 ‎(1) 蒹葭萋萋  ,白露未晞。(《诗经•蒹葭》)‎ ‎(2)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3)兔从狗窦出, 雉从梁上飞 。(汉乐府《十五从军征》)‎ ‎(4)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5)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6)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7)乡愁,是萦绕在诗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愫。王湾行舟江上,把乡愁寄予远飞的大雁,轻吟:“ 乡书何处达  ?[1] 归雁洛阳边 ”(《次北固山下》);崔颢登楼远眺,把乡愁揉进浩渺的烟波,低叹:“ 日暮乡关何处是 ? 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 ‎【注】[1]鄂版教材为逗号。‎ ‎【考点】EF:名篇名句默写.‎ ‎【分析】本题考查古诗句的连续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答题时要注意题目提供的上下句和题干要求,做到字迹清楚,书写正确.‎ ‎【解答】(1)蒹葭萋萋(易错字:蒹葭)‎ ‎(2)学而不思则罔(易错字:罔)‎ ‎(3)雉从梁上飞(易错字:雉)‎ ‎(4)恨别鸟惊心(易错字:恨)‎ ‎(5)似曾相识燕归来(易错字:燕)‎ ‎(6)会挽雕弓如满月 (易错字:雕)‎ ‎(7)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易错字:雁、暮)‎ ‎ ‎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9.(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题 ‎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1]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公与之乘。[2]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有何间焉 参与 ②小惠未徧 通“遍”,遍及、普遍  ③小大之狱 案件 ④故克之 战胜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D ‎ A.曹刿与乡人的对话,表现了曹刿作为一介平民对国家高度的责任感。‎ B.本文第二段运用对比表现了曹刿和庄公指挥才能的高下之别。‎ C.本文在剪裁上别具匠心,详写论战,略写作战,意在表现曹刿的“远谋”。‎ D.在曹刿心目中,士兵的勇猛无畏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 ‎(4)阅读以下链接材料,并结合选文内容,说出你探究的结论及理由。‎ ‎【链接】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中,赵军与秦军对峙。赵王急于求胜,不听蔺相如和赵括母亲的劝告,执意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老将廉颇指挥作战。赵括一到长平,立即改守为攻,主动全线出击,结果中了秦军佯败之计,导致四十余万赵兵被坑杀。‎ ‎【考点】DA:课内文言文阅读.‎ ‎【分析】译文:‎ ‎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 ‎“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大臣.”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曹刿说:“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 到了那一天,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大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了战车,察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 打了胜仗后,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士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在那里设有伏兵.后来我看到他们的车轮的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 ‎①句意为:你又何必参与呢?间:参与.‎ ‎②句意为: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徧:通假字,通“遍”,遍及、普遍.‎ ‎③句意为: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狱:古今异义词,案件.‎ ‎④句意为: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克:战胜.‎ ‎(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第一句话,注意“鄙”,目光短浅;“远谋”‎ ‎,深谋远虑.句意为:居高位、享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第二句话,注意“鼓”,词类活用,击鼓;“再”,第二次;“竭”,枯竭.句意为: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就减弱了,到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已经枯竭了.‎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阅读全文内容可知,D项不正确,在曹刿心目中,取信于民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结合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和所给材料的基础上,得出探究结果,分析原因即可.课文中鲁庄公能够听取曹刿的建议取得了胜利;而材料中赵王不能知人善用,导致了失败.‎ 综上所述,答案为:‎ ‎(1)①参与;②通“遍”,遍及、普遍;③案件;④战胜.‎ ‎(2)①居高位、享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②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就减弱了,到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已经枯竭了.‎ ‎(3)D ‎(4)围绕“君主要善于听取谏言,知人善任”回答即可.‎ ‎ ‎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各题 少年书架 ‎①喜欢书,像喜欢一件宝物。小时每每发了新书,都要找来旧报纸,包了书皮,工工整整写上:语文,数学……然后是班级姓名。手里托着书,美滋滋看着,心里有份庄重。有种没来由的稳妥。‎ ‎②学期末,新书变旧书,一如既往的整齐,只是有了岁月的痕迹,泛着淡淡的黄。细心收起来,放到纸箱里,来年春天,再搬出来晒太阳。‎ ‎③偶然去老师家,一进门就呆住了:老师客厅的一面墙,宽宽大大一面架子,大大小小的书,一本本直立着,是一队队意气风发的少年,春意荡漾啊!罗列其中的,还有照片,石膏雕像,或者一盆小小的文竹……我真是看呆了,书,可以这样放,多好!‎ ‎④那是王老师用木板和木条,自己钉在墙上的,美其名曰:书架。我用手抚摸着那粗糙的木条、木板,还有书,像是就别的朋友,细腻,温暖。‎ ‎⑤我迷恋上老师书架的样子了,在书桌前,把书一本本立起来。左右用厚厚的字典做靠背,俨然一个小书架了。这小小发明,竟然让我激动了许久。‎ ‎⑥放学回家,喜笑颜开地告诉爸妈,我有书架了!爸妈一愣,哪里的?‎ ‎⑦待我把在老师家里的所见,以及自己在书桌上摆放的事告诉他们的时候,妈妈嘴角漾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 ‎⑧那是,家里的条件不好,能上学读书,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哪里还敢奢望买上一件这样“无用”的家伙呢?当然,我也会悄悄想:什么时候,我也会真的拥有一个那样的小小书架?‎ ‎⑨那是一个秋日,天,蓝蓝的,几片厚厚的白云,暖暖地轻轻的飘着。爸爸下班回家,推着自行车进了院子,连声道:够了,够了!‎ ‎ ⑩什么够了?我和妈妈惊奇地从屋子里跑出来。看,这些木头足够做一个小书架了。爸爸兴奋着。我看那些木条、木板,在爸爸的自行车后架上安静地等待着。小心脏一下子活跃起来,不知所措了,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 ‎ ⑪ 爸爸利用下班的时间,去包装厂,在丢弃的废料中,千挑万拣,捡来这能用的木料。‎ ‎ ⑫ 歇班两天的爸爸,用砂纸,一点点地打磨着那些木头,准备好锤头、钢锯、各种钉子、油漆……放了学的我,迫不及待地往家里跑,蹲在一边,看着爸爸在木屑中忙乎。‎ ‎ ⑬ 天,静静的;阳光,亮亮的。院子里似乎有了道道金光。两天的时间,掰着手指过。‎ ‎ ⑭ 小小的书架成了!‎ ‎ ⑮ 爸爸问我,喜欢什么颜色。我想啊,想,就调成黄色吧。爸爸涂漆,一遍又一遍,慢慢地,小小书架成了土黄色,是秋天叶子成熟的颜色。‎ ‎ ⑯ 风来,漆干。抱起书架,放到桌子的一角,把书一本本放进去。那欢喜,宛如莲花的一瓣,在心里,一点点绽开。放满书的架子,是一株亭亭玉立的稻子,安静、饱满。见到它,如见到久违的老友。‎ ‎ ⑰ 日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过,它在身边,不离不弃,不恼不怒。经历各种漂泊,它伴着我,慢慢换了容颜。‎ ‎ ⑱ 家里也已拥有大大的书架,开阔大气。而它早已泛起了油渍的光,笨拙而苍老。即便如此,它亦端端正正地立在我的桌前,是我的长者,沉默不语,凝视着我,撑起我的腰身。‎ ‎ ⑲ 如果有一天,要我选择少年重来,陪伴我的,依然是少年书架。‎ ‎ ‎ ‎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改动)‎ ‎ ‎ ‎(1)本文围绕“书架”写了那几件事?请概括填空。‎ ‎ 到老师家看到宽大的书架 →“我”用字典做了一个“小书架”→ 父亲为我制作书架 →书架伴“我”成长 ‎(2)品读第⑦段划线句,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妈妈的心理。‎ 妈妈嘴角荡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 ‎ 妈妈在听了我的描述后,明白了我对书的喜爱,她为我的爱读书而自豪,但想到家庭条件差无法满足我的小小要求而内疚. 。‎ ‎(3)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请参照示例,自选角度对文中第⑧段划线句做两条批注。‎ 示例:那欢喜如莲花的一般瓣,在心里,一点点绽开。‎ 批注一:以莲花的绽开来比喻我的欢喜,形象具体地再现了我放书时的心情。‎ 批注二:一点点绽开与前文一本本放相照应,展现了我的心情越来越愉悦的过程。‎ 语句: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 批注一: 将书架拟人化,写它“款款而来”,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我盼望得到书架的心情迫切. ‎ 批注二: 这句话是由父亲搬回来的木料产生的联想,虚实相生,形象地表现了我对书架的渴求. ‎ 在第十六段作者称书架为久违的老友,第十八段中又称之为我的长者,为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 ‎(4)文中少年书架陪伴我成长,陪伴你成长的物品是什么,他如何陪伴你成长?请具体谈一谈。‎ ‎【考点】9D:散文阅读综合.‎ ‎【分析】本文以“书架”为线索,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①~④),写我到老师家看到他的宽大的自制书架,无比的震惊;第二部分(⑤~⑧),写我回来后在书桌上用字典搭了个小“书架”,并向父母炫耀;第三部分(⑨~ ⑯),写父亲到包装厂捡来木料,为我制作了一个书架;第四部分(⑰~ ⑲),写我对这个书架的喜爱,它陪伴着我成长.‎ ‎【解答】(1)本题考查文中事件的概括.解答此题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思路,根据已给出的事件找到相对应的段落,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即可.这里缺少的两件事分别可概括为:到老师家看到宽大的书架; 父亲为我制作书架.‎ ‎(2)本题考查人物心理的揣摩.解答此题要根据前后事件以及句子内容来分析.‎ 妈妈是在听了我自制的“小书架”之后有了这样的表现,表现出妈妈在听了我的描述后,明白了我对书的喜爱,她为我的爱读书而自豪,但想到家庭条件差无法满足我的小小要求而内疚,所以眼里有了泪花.‎ ‎(3)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题目要求写出两条批注,则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赏析.结合句子内容来看,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使用了虚写的方法,都为表现我希望得到“书架”的迫切心情.从这两个角度分别赏析即可 ‎(4)本题考查语言的表达.这是一道开放题,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写出一个陪伴你成长的物品,表现它对你成长的作用即可.‎ 答案:‎ ‎(1)到老师家看到宽大的书架 父亲为我制作书架 ‎(2)这句话是对妈妈的神态描写,表现妈妈因我对书的喜爱感到自豪,又为无法满足我的小小心愿而内疚.‎ ‎(3)①将书架拟人化,写它“款款而来”,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我盼望得到书架的心情迫切.‎ ‎②这句话是由父亲搬回来的木料产生的联想,虚实相生,形象地表现了我对书架的渴求.‎ ‎(4)示例:我成长的过程中,始终陪伴着我的是桌上的那盏小台灯,它是上小学时,外婆送给我的生日礼物,外婆说:“我不能天天陪着你,就让这台灯伴着你读书,就好像外婆看着你读书一样.”现在我即将初中毕业了,明年上高中我还要将这个小台灯带到学校,记住外婆的叮咛,好好学习.‎ ‎ ‎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各题 ‎①动物大都有自己的窝,鸟类也不例外,大都有自己的巢。古代诗人常以归鸟返巢比喻久客恩归的心情,如“鸟宿池边树”,“倦鸟思归林”。而“鸟宿树”,“鸟归林”。是因为在树上或林中,有鸟儿的巢窝。鸟归巢,犹如人归家,是它获得家庭温暖和休养生息的场所。‎ ‎②鸟巢的产生,远比人类住屋的产生为早。远古时代的人类,就是受了鸟巢的启示,才开始从穴居山洞和荒野移到树林高处栖身,以避免野兽的袭击和侵害。鸟类筑巢的技术是异常高明的。有人说,如果把自然界洲奇特建筑排一个名次,那么鸟巢的奇特多样和精美灵巧,一定能名列前茅。‎ ‎③一般的鸟巢,都是就地取材,用树枝、树叶和泥土做成。‎ ‎④造巢技术最高明的是那些建造别开生面的悬巢的“艺术家”。北美绿鹏的巢象一个小篮,挂在横空的树丫上,黄鹂的袋形深巢,险悬在细枝的末梢;马来亚的绿色阔嘴鸟,编一条长绳,把它们精致的巢挂在林中池边的树上,褐雨燕的巢,变为奇异。它们造巢原料灶使用自己的唾液,再加上羽毛和海藻,将巢筑造在石崖上,坚硬。为了造一个直径2﹣5厘米的小巢,有时要花上一个月酬时间。其中以唾液为主的金丝燕巢,采集后就是我们熟知的霹贵中药和佳肴﹣﹣燕窝。‎ ‎⑤我国无论老幼妇孺,都熟悉衔泥筑巢的家燕。汉,乐府诗就有“翩翩堂前燕,冬藏夏来见”的诗句。民间还有“燕子来巢,吉祥之兆”的说法。家燕筑巢的本领,是非常高超的,堪称鸟类中出色的“建筑师”。它们在池塘边、田边、地萋等湿泞的泥土上,啄一口混着杂草根的湿泥便飞回选定的巢址在路上,湿泥混合着唾液,使泥料更加粘稠,吐出的泥丸被风一吹很快就变得坚硬而结实。家燕的窝象半个饭碗,上面的口敞着,窝里铺着柔软的羽毛、软草、松针等细软物。唐代樊晦所作《燕巢赋》这样描述燕巢:“垒轻蕊而矜暖,布重泥而讶湿,迹似连球,形如聚粒。”这是很贴切的。‎ ‎⑥鸟儿为什么具有筑巢的本领呢?‎ ‎⑦动物学家认为,鸟巢的始创,显然与鸟类繁殖后代的需要紧密相关。比如燕鸥在开始求爱对,雌鸟会以胸部为轴心擦着地面旋转,雄鸟则双翼下垂,绕着雌鸟不停地奔走。这样雌鸟很快就在沙地上挤出一个浅碟形的沙窝,成为它们的新居,在其中产卵孵化。当然,许多鸟巢比这复杂得多,但其起源都是为了在生存竞争的过程中,能安全地繁殖后代。‎ ‎⑧鸟类的筑巢行为,还受到本身生理上变化(如内分泌周期)的影响。多数小鸟的巢,通常需花一星期左右筑成。而歌雀由于内分泌周期短,急需寻求配偶,可以在三天内急速完成一个很不错的巢。‎ ‎⑨鸟造巢,人们总以为是生而知之的,是天生的本领。有这样的事例:有一批第五代织巢鸟,虽然它们前四代都困在樊笼中从未筑过巢,但这第五代在获得筑巢材料后,就能无师自通地筑出鸟巢,而且工艺之精巧并不比野生的同类鸟筑的巢差。但是,英国生物学家华莱士做过~个试验,他把一只小野鹪鸟捉来进行人工喂养,与亲鸟完全隔离。等它长大后,由予没有看到过亲鸟筑巢,因此,给它一些树nf‘枯草,它只会胡乱堆在一起,筑不成巢;而野生鹚鸟却是一种很会筑巢的鸟。看来,鸟类也并非完全是天生就会筑巢的,有的也需要一个后天的学习过程。‎ ‎(1)根据文章内容,用“||”将全文内容分成三个部分。‎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2)第四段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3)阅读文章1﹣5段,分析鸟类筑巢的“天才”之处体现在哪些方面?‎ ‎(4)结合全文分析,文章从哪些方面写了鸟类的筑巢?‎ ‎(5)文章中阐明鸟类筑巢的原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有人认为最后一点是人们普遍的认知,应该放在第一点进行重点强调,你是否同意,为什么?‎ ‎【考点】A7:说明文阅读综合.‎ ‎【分析】这是一篇说明文.说明对象是鸟巢.第一二段提出本文的说明对象.第三段到第五段介绍其奇特多样和精美灵巧的特点.第六段到第九段介绍鸟类具有筑巢的本领的原因.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解答】‎ ‎(1)本题考查划分层次.作答此类题目,需要对文本内容有一个清楚的整体把握.本文第一二段提出本文的说明对象.第三段到第五段介绍其奇特多样和精美灵巧的特点.第六段到第九段介绍鸟类具有筑巢的本领的原因.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据此可划分层次.‎ ‎(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根据第四段的内容可知,这一段中有具体的例子,列举北美绿鹏、黄鹂、绿色阔嘴鸟、褐雨燕、金丝燕五种鸟类筑巢的形状和特点.这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是为了说明了建造别开生面的悬巢的“艺术家”高明的筑巢技术.还有准确的数字,这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是为了说明褐雨燕所筑巢的大小和筑巢的艰难.‎ ‎(3)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根据第二段中的“那么鸟巢的奇特多样和精美灵巧,一定能名列前茅“可得奇特多样,精美灵巧.根据“般的鸟巢,都是就地取材,用树枝、树叶和泥土做成.“可得就地取材,能适应环境.‎ ‎(4)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本文第一段和第二段介绍了鸟巢产生的历史.第三段到第五段介绍了鸟巢的取材和筑巢的技术.第六段到第九段介绍鸟类筑巢的原因.‎ ‎(5)本题考查说明顺序.常用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本文中鸟类筑巢的三个原因是按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排列的.虽然第三个原因有普遍认知,但不排除其他的可能性,而前两点比较权威,所以按这样的顺序排列.‎ 答案:‎ ‎(1)12||345||6789‎ ‎(2)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褐雨燕所筑巢的大小和筑巢的艰难 举例子,列举北美绿鹏、黄鹂、绿色阔嘴鸟、褐雨燕、金丝燕五种鸟类筑巢的形状和特点,说明了建造别开生面的悬巢的“艺术家”高明的筑巢技术,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说明方法,作用,答对一个即可)‎ ‎(3)①就地取材,用树枝、树叶和泥土做成或自己的羽毛等做成,能适应环境.‎ ‎②鸟巢不仅坚硬结实而且奇特多样、精美灵巧.‎ ‎(4)鸟类筑巢产生的历史;鸟类筑巢的取材;鸟类筑巢的技术;鸟类筑巢的原因.‎ ‎(5)逻辑顺序,虽然是普遍认知,但却不排除其他可能性,而前两点具有权威性.‎ ‎ ‎ 四、作文 ‎12.请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文章。‎ 题目:藏在 里的 ‎ 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不得抄袭。‎ 题目:藏在里的。‎ ‎【考点】L2:半命题作文;L4:材料作文.‎ ‎【分析】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该题目简洁新颖,没有审题障碍,虽然没有提示语能够引导我们从多方面思考选材,但这个题目在很容易打开我们的思路,在内容上贴近我们的生活.题目难度不大.‎ ‎【审题立意】题目中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藏”,一个是“xx”,第一个词表现不被人发现或者被人忽视的事情,第二个词表现这件事情美感,也可引申为感动的感情.可从“书本”“故事”“诗词”“竞争””节日“等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 ‎【创新指导】本文可以写一件不被人发现或者被人忽视的事情;也可以写几件不被人发现或者被人忽视的事情.如按照第二种思路来写,可以采用小题目引领的方式来写,会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文体选择】本文适合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如把藏在xx里的xx理解为在历史上不被人们关注的人和事,写写那些为国家和民族牺牲、默默无闻的人.‎ ‎【解答】【例文】‎ 藏在角落中的精彩 ‎ 有悲伤的地方也会有圣地,有角落的地方也会有芬芳.‎ ‎ ﹣﹣﹣﹣题记 ‎  太阳慵懒地拨开厚厚的云层,把阳光洒向大地.‎ ‎  这是早晨的第一缕阳光.‎ ‎  楼上贪玩的小男孩不听妈妈的话,随意地玩着小雏菊的种子,一颗种子调皮的从他的小手中滚落到庭院中,安安静静地躺在草地上,但它没有得到阳光的恩惠,它被抛弃在了墙角的草地上,无人问津.‎ ‎  楼上传来妇人念叨儿子的声音,种子只是默默地听着,它有点沮丧.“我应该是呆在阳光充足、有氧有甘泉的地方!”他这样想着.‎ ‎  次日,它还是没有被人发现,因为它实在是太小了.在这片绿茵茵的草地中,它只是其中的一员.这儿有盛放的鲜花,有高大的树木,还有歌唱的鸟儿和一只有着红宝石样眼睛的小白兔.哦,对了,还有那茂盛的草地.人们是看不见它的.‎ ‎  不一会儿,它看见妇人拿着个花盆,手里还拿着些种子,是雏菊,是它的小伙伴们.‎ ‎“嘿,兄弟们快看这!我在这!不!那花盆也是我的家!我不应该呆在这!”它这样叫着,喊着,可是没有人发现它.‎ ‎“瞧那!快看,我们的兄弟.噢不,是曾经的了,它怎么呆在那儿.”那些种子说,它们在嘲笑他.‎ ‎  它更加沮丧了.好吧,其实角落里也不错,会好的…‎ ‎  不知什么时候,下雨了.一滴、两滴…更多的雨扑面朝向它,它想躲,可是躲哪里好呢?这个角落是它的家了,没有花盆,没有阳光,没有甘泉,它开始默默地成长,雨滴给予它水分,土壤给予它营养,它与身旁的绿草为伴,与花朵谈天.成长的条件是需要自己去创造的,它要发芽,它要开花!‎ ‎  后来,一抹阳光轻轻打在它的身上,迷迷糊糊睁开眼,它发芽了!这是奇迹,也是惊喜.‎ ‎  再后来,清晨的鸟儿在啼叫,蚂蚁也搬着食物经过它身边,瞧,它开花了!白色的雏菊在风中轻轻摇曳,诉说着生命的美好.男孩惊讶地发现角落中开花的雏菊,叫嚷着让妇人来看…‎ ‎  角落里也有美,只是你不曾发现,不曾探寻.‎ ‎  也许,在某个角落,有一抹绿意跃起,有一种美丽绽放,夺人眼球﹣﹣只是你不知道,它也曾经历过风雨,才看见了彩虹.‎ ‎  开一朵花吧,在角落.‎ ‎ ‎ 新 课 标 第 一 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