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9.00 KB
  • 2021-05-11 发布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2含解析5

  • 1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6年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弘德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2)‎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2分)‎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用放大镜看字 B.燃烧蜡烛照明 C.阳光晾干湿衣 D.灯泡通电发光 ‎2.某同学在参观济南奥体中心时,看到以下情境:①路灯使用太阳能发电;②场地配备交通电瓶车;③就地焚烧垃圾;④植树种花,搞好绿化.你认为其中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的做法有(  )‎ A.只有①②④ B.只有③ C.只有①④ D.只有①②‎ ‎3.下列对于化学实验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一盏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B.闻盐酸的气味时,鼻孔应位于试剂瓶口的正上方 C.氢氧化钠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硼酸溶液 D.取块状药品时,如果没有镊子可以用手拿 ‎4.下列各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能表示阳离子的是(  )‎ A. B. C. D.‎ ‎5.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食用水果、蔬菜可以补充维生素 B.变质食品中常含有霉菌毒素,不可食用 C.香烟的过滤嘴可滤除CO等有害物质,故吸烟对身体无害 D.市售纯净水清洁、纯净,但长期饮用对健康无益 ‎6.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NaOH+HCl=NaCl+H2O B.Fe2O3+3CO2Fe+3CO2‎ C.Zn+H2SO4=ZnSO4+H2 D.CuO+H2SO4=CuSO4+H2O ‎7.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每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一个氢分子构成的 B.不同元素的原子的核电荷数一定不同 C.水在通电条件下,可分解为氧气和氢气,化学反应中分子是可分的 D.盐酸、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盐酸、稀硫酸中都含有大量的H+‎ ‎8.发射通讯卫星的火箭上发生的化学反应:2N2H4+N2O43N2+4X,其中X的化学式是(  )‎ A.N2O B.NO C.NO2 D.H2O ‎9.在CuCl2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  )‎ A.Zn B.Cu C.Cu和Mg D.Zn和Cu ‎10.我们常见的一些食物的近似pH范围如下:‎ 食物 橘子汁 四川泡菜 牛奶 鸡蛋清 近似pH范围 ‎3.0~4.0‎ ‎3.2~3.6‎ ‎6.3~6.6‎ ‎7.6~8.0‎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鸡蛋清显碱性 B.胃酸过多的人应少吃四川泡菜 C.橘子汁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D.牛奶比鸡蛋清的碱性强 ‎11.下列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成年人缺钙易造成骨质疏松 B.可用燃烧的方法区分羊毛和涤纶 C.用聚氯乙烯塑料做食品包装袋有害健康 D.为提高牛奶的含氮量,可向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 ‎12.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只知道它们分别是NH4Cl溶液、(NH4)2SO4溶液、NaCl溶液中的一种.下列四种试剂中,能将上述三种无色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  )‎ A.AgNO3溶液 B.Ba(OH)2溶液 C.K2CO3溶液 D.BaCl2溶液 ‎1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含杂质的物质 除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方法 A NaCl固体(泥沙)‎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B FeCl2溶液(CuCl2)‎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C CO2气体(水蒸气)‎ 通过氢氧化钠固体吸收 D CO2气体(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铁 A.A B.B C.C D.D ‎14.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t3℃时,将A、B分别溶于100g水中,各自配制成饱和溶液,然后降温.试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3℃时,两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B.降至t2℃时,A物质的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 C.降至t1℃时,B物质的溶液里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D.降至t1℃时,两种溶液的质量均不变 ‎ ‎ 二、非选择题(共7小题,满分0分)‎ ‎15.在H、O、C、Ca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入空格中.‎ ‎(1)一种可以做为清洁、高效能源的气体单质______;‎ ‎(2)一种可以作为食品干燥剂的氧化物______;‎ ‎(3)一种可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_____;‎ ‎(4)一种难容性的盐______.‎ ‎16.二溴海因(C5H6O2N2Br2)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残留的新型环境友好消毒剂.‎ ‎(1)二溴海因属于______(填“单质”“化合物”“合金”或“有机物”).‎ ‎(2)二溴海因共含有______种元素.‎ ‎(3)二溴海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填“小于”或“大于”)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17.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中使用的锂电池,具有体积小、充电时间短、放电时间长等优点.放电时的工作原理是锂(Li)跟二氧化锰作用生成LiMnO2.‎ ‎(1)在LiMnO2里,锂元素显+1价,则锰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2)写出锂电池放电时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锂电池放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______.‎ ‎18.酸雨是天空降水呈酸性(pH小于5.6)的统称,个别地方酸雨的pH竟低于2.1(食醋的pH=3),可见其严重程度.‎ ‎(1)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大气中的______气体和氮氧化物(填写化学式).‎ ‎(2)酸雨可导致的危害有______(填编号).‎ A.腐蚀建筑物 B.导致树木枯萎 C.造成洪涝灾害 D.温室效应 ‎(3)为减少酸雨的形成,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19.某化学课题小组同学,欲用锌和浓盐酸制得的氢气进行一系列的实验,如图:①制取干燥、纯净的氢气;②用干燥、纯净的氢气测定一种铁的氧化物(FexOy)的组成.‎ ‎(1)根据实验要求,所选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 ‎(2)D装置的作用为______;‎ ‎(3)当B装置大试管中的FexOy全部被还原后,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6.8g,同时测得B装置中干燥剂的质量增加了7.2g.则FexOy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4)若没有C装置,则测得的氧元素的质量比实际质量______(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 ‎20.现欲探究一固体混合物A的成分,已知其中可能含有Na2SO4、NaCl、NH4Cl、Fe2O3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作出判断,填写以下空白:‎ ‎(1)产生的气体B是______(写化学式).‎ ‎(2)滤液E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写化学式).‎ ‎(3)混合物A中,肯定存在的物质是______(写化学式)‎ ‎(4)写出实验过程④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21.在一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的BaCO3固体,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13.7g不饱和溶液.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所滴入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在加入稀盐酸的过程中,观察到的明显实验现象是______.‎ ‎(2)当加入Na2CO3溶液至图中A点时,烧杯中溶液里含有的溶质是______(写化学式)‎ ‎(3)当加入Na2CO3溶液至图中B点时,求此时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 ‎ ‎ ‎2016年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弘德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2)‎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2分)‎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用放大镜看字 B.燃烧蜡烛照明 C.阳光晾干湿衣 D.灯泡通电发光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用放大镜看字过程中,只是字迹大小发生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B、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C、阳光晾干湿衣过程中,水由液体变成气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D、灯泡通电发光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点评】判断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不是化学变化.‎ ‎ ‎ ‎2.某同学在参观济南奥体中心时,看到以下情境:①路灯使用太阳能发电;②场地配备交通电瓶车;③就地焚烧垃圾;④植树种花,搞好绿化.你认为其中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的做法有(  )‎ A.只有①②④ B.只有③ C.只有①④ D.只有①②‎ ‎【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分析】只要对环境无污染,不能污染空气,不能污染水体,不能造成白色污染等有利于环境保护,就有利于改善我市环境质量.‎ ‎【解答】解:①路灯使用太阳能发电,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②场地配备交通电瓶车,可减少环境污染;③就地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不利用环境保护;④植树种花,搞好绿化,可净化空气保护环境.‎ 故选A.‎ ‎【点评】环境的污染和保护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相关考题也是经常考查的内容之一,但难度不大.‎ ‎ ‎ ‎3.下列对于化学实验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一盏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B.闻盐酸的气味时,鼻孔应位于试剂瓶口的正上方 C.氢氧化钠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硼酸溶液 D.取块状药品时,如果没有镊子可以用手拿 ‎【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固体药品的取用;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分析】A、根据点燃酒精灯的方法分析解答;‎ B、根据闻气味的正确方法分析解答;‎ C、根据氢氧化钠的腐蚀性分析解答;‎ D、根据取用药品的注意事项分析解答.‎ ‎【解答】解:A、酒精灯要用火柴去点燃,不能用一点燃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以防引起火灾,故错误;‎ B、闻气体的气味时,防止气体有毒,应用手扇动,不能直接用鼻子闻,故错误;‎ C、氢氧化钠具有很强的腐蚀性,所以沾到皮肤上应该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硼酸溶液,故正确;‎ D、没有镊子用手拿,会污染药品;也可能腐蚀手,一些药品还有毒,故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 ‎ ‎4.下列各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能表示阳离子的是(  )‎ A. B. C. D.‎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分析】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 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8,为原子.‎ C、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 D、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为原子.‎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 ‎ ‎5.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食用水果、蔬菜可以补充维生素 B.变质食品中常含有霉菌毒素,不可食用 C.香烟的过滤嘴可滤除CO等有害物质,故吸烟对身体无害 D.市售纯净水清洁、纯净,但长期饮用对健康无益 ‎【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水的性质和应用;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烟的危害性及防治.‎ ‎【分析】A、根据水果、蔬菜中富含维生素进行解答;‎ B、根据变质食品中常含有霉菌毒素进行解答;‎ C、根据香烟的过滤嘴不可滤除CO等有害物质进行解答;‎ D、根据纯净水清洁、纯净,但是缺少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进行解答.‎ ‎【解答】解:A、水果、蔬菜中富含维生素,所以食用水果、蔬菜可以补充维生素,故A正确;‎ B、变质食品中常含有霉菌毒素,所以不可以食用,故B正确;‎ C、香烟的过滤嘴不可滤除CO等有害物质,所以吸烟有害健康,故C错误;‎ D、纯净水清洁、纯净,但是缺少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所以市售纯净水清洁、纯净,但长期饮用对健康无益,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 ‎ ‎6.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NaOH+HCl=NaCl+H2O B.Fe2O3+3CO2Fe+3CO2‎ C.Zn+H2SO4=ZnSO4+H2 D.CuO+H2SO4=CuSO4+H2O ‎【考点】反应类型的判定.‎ ‎【分析】置换反应是指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解答】解:A、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 B、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 C、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正确;‎ D、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反应类型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然后再根据各种反应类型的概念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 ‎ ‎7.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每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一个氢分子构成的 B.不同元素的原子的核电荷数一定不同 C.水在通电条件下,可分解为氧气和氢气,化学反应中分子是可分的 D.盐酸、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盐酸、稀硫酸中都含有大量的H+‎ ‎【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电解水实验;酸的化学性质;元素的概念.‎ ‎【分析】A、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进行分析判断.‎ B、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 C、根据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每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B、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一定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水在通电条件下,可分解为氧气和氢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和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和氧气,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D、盐酸、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是因为盐酸、稀硫酸中都含有大量的H+,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构成、元素的特征、酸的化学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 ‎ ‎8.发射通讯卫星的火箭上发生的化学反应:2N2H4+N2O43N2+4X,其中X的化学式是(  )‎ A.N2O B.NO C.NO2 D.H2O ‎【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2H4+N2O4═3N2+4X,推断反应中生成物X的分子构成,根据分子的构成确定X物质的化学式.‎ ‎【解答】解: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2H4+N2O4═3N2+4X,可得知:‎ ‎ 反应前 反应后 N原子 6 6‎ H原子 8 0‎ O原子 4 0‎ 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判断生成物X的4个分子中含有8个H原子、4个O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H原子和1个O原子构成,物质X的化学式为H20;‎ 故选D.‎ ‎【点评】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推断反应中某物质的分子构成及物质化学式的确定.‎ ‎ ‎ ‎9.在CuCl2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  )‎ A.Zn B.Cu C.Cu和Mg D.Zn和Cu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Mg>Zn>Cu,由题意“在CuCl2和MgCl2的混合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则一定存在的为:过量的锌与活动性较差的铜.‎ ‎【解答】解: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Mg>Zn>Cu,由“在CuCl2和MgCl2的混合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则一定存在的为:过量的锌与活动性较差的铜.‎ 故选D.‎ ‎【点评】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金属的活动性;学会利用它们处理和解释问题.‎ ‎ ‎ ‎10.我们常见的一些食物的近似pH范围如下:‎ 食物 橘子汁 四川泡菜 牛奶 鸡蛋清 近似pH范围 ‎3.0~4.0‎ ‎3.2~3.6‎ ‎6.3~6.6‎ ‎7.6~8.0‎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鸡蛋清显碱性 B.胃酸过多的人应少吃四川泡菜 C.橘子汁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D.牛奶比鸡蛋清的碱性强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分析】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可知,橘子汁呈酸性,四川泡菜呈酸性,牛奶呈弱酸性,鸡蛋清呈弱碱性.‎ ‎【解答】解:A、鸡蛋清的pH为7.6~8.0,呈弱碱性,故A说法正确,不选;‎ B、四川泡菜的pH为3.2~3.6,呈酸性,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多吃,说法正确,故不选;‎ C、橘子汁呈酸性,酚酞试液在酸性溶液中不变色,说法正确,故不选;‎ D、牛奶呈弱酸性,鸡蛋清呈弱碱性,故D说法错误,故选.‎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溶液的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 ‎ ‎11.下列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成年人缺钙易造成骨质疏松 B.可用燃烧的方法区分羊毛和涤纶 C.用聚氯乙烯塑料做食品包装袋有害健康 D.为提高牛奶的含氮量,可向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 ‎【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塑料制品使用的安全;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分析】A、根据钙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判断.‎ B、根据羊毛和涤纶的成分和燃烧的现象判断.‎ C、根据聚氯乙烯塑料在组成中含氯元素的特点判断.‎ D、根据三聚氰胺的毒性判断.‎ ‎【解答】解:A、钙主要存在于骨胳和牙齿中,人体缺钙,幼儿青少年会患佝偻病,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所以正确.‎ B、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时有含糊味,涤纶是合成纤维,燃烧时有刺激性气味,所以正确.‎ C、聚氯乙烯塑料中含氯,能释放出有毒的含氯物质,不能包装食品,所以正确.‎ D、三聚氰胺有毒,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所以错误.‎ 故选D.‎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 ‎ ‎12.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只知道它们分别是NH4Cl溶液、(NH4)2SO4溶液、NaCl溶液中的一种.下列四种试剂中,能将上述三种无色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  )‎ A.AgNO3溶液 B.Ba(OH)2溶液 C.K2CO3溶液 D.BaCl2溶液 ‎【考点】酸、碱、盐的鉴别.‎ ‎【分析】根据三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 ‎【解答】解:A、NH4Cl溶液、(NH4)2SO4溶液、NaCl溶液均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B、Ba(OH)2溶液与NH4Cl溶液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与(NH4)2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与NaCl溶液不反应,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 C、K2CO3溶液与NH4Cl溶液、(NH4)2SO4溶液、NaCl溶液均不反应,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D、(NH4)2SO4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与NH4Cl溶液、NaCl溶液均不反应,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在解决鉴别物质题时,判断的依据是:所选试剂需要与待鉴别的物质反应并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 ‎ ‎ ‎1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含杂质的物质 除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方法 A NaCl固体(泥沙)‎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B FeCl2溶液(CuCl2)‎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C CO2气体(水蒸气)‎ 通过氢氧化钠固体吸收 D CO2气体(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铁 A.A B.B C.C D.D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气体的干燥(除水);盐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过量的铁粉能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但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CO能与灼热的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C.‎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 ‎ ‎14.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t3℃时,将A、B分别溶于100g水中,各自配制成饱和溶液,然后降温.试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3℃时,两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B.降至t2℃时,A物质的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 C.降至t1℃时,B物质的溶液里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D.降至t1℃时,两种溶液的质量均不变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分析】A、据饱和时质量分数的计算式×100%,可知: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也就越大;‎ B、A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所以降温至t2℃时,A物质的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 C、B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所以降温溶液的组成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据AB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分析解答.‎ ‎【解答】解:A、t3℃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则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A大于B,故错误;‎ B、A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所以降温至t2℃时,A物质的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正确;‎ C、B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所以降温溶液的组成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错误;‎ D、降温至t1℃时,A析出晶体,溶液质量减小,B溶解度增大,溶液质量不变,故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溶解度曲线意义的认识和掌握,同时须明确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要据相关知识细心解答.‎ ‎ ‎ 二、非选择题(共7小题,满分0分)‎ ‎15.在H、O、C、Ca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入空格中.‎ ‎(1)一种可以做为清洁、高效能源的气体单质 H2 ;‎ ‎(2)一种可以作为食品干燥剂的氧化物 CaO ;‎ ‎(3)一种可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Ca(OH)2 ;‎ ‎(4)一种难容性的盐 CaCO3 .‎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题目所提供的元素、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 ‎【解答】解:(1)氢气的热值高、燃烧产物是水,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所以氢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故填:H2;‎ ‎(2)由提供的元素组成的氧化钙是一种氧化物,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可用作干燥剂,故填:CaO;‎ ‎(3)氢氧化钙具有碱性,属于碱,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其化学式为:Ca(OH)2.故填:Ca(OH)2;‎ ‎(4)由提供的元素组成的碳酸钙是一种盐,难溶于水,故填:CaCO3.‎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组成及化学式的书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 ‎ ‎16.二溴海因(C5H6O2N2Br2)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残留的新型环境友好消毒剂.‎ ‎(1)二溴海因属于 有机物 (填“单质”“化合物”“合金”或“有机物”).‎ ‎(2)二溴海因共含有 五 种元素.‎ ‎(3)二溴海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大于 (填“小于”或“大于”)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考点】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合金与合金的性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分析】(1)根据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分析解答;‎ ‎(2)根据化学式的意义来分析;‎ ‎(3)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1)二溴海因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所以属于有机物;‎ ‎(2)二溴海因是由碳、氢、氧、氮、溴五种元素组成的.‎ ‎(3)二溴海因(C5H6O2N2Br2)中氧元素与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6×2):(14×2)=8:7,由此可见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故答案为:(1)有机物;(2)五;(3)大于.‎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 ‎17.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中使用的锂电池,具有体积小、充电时间短、放电时间长等优点.放电时的工作原理是锂(Li)跟二氧化锰作用生成LiMnO2.‎ ‎(1)在LiMnO2里,锂元素显+1价,则锰元素的化合价为 +3 .‎ ‎(2)写出锂电池放电时的化学方程式 Li+MnO2=LiMnO2 .‎ ‎(3)锂电池放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 化学能 .‎ ‎【考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书写化学方程式、 .‎ ‎【分析】根据化学式可以求出某种元素的化合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具体的变化可以判断物质的能量转化.‎ ‎【解答】解:(1)氧元素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以求出锰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故填:+3.‎ ‎(2)锂(Li)跟二氧化锰作用生成LiM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Li+MnO2=LiMnO2.故填:Li+MnO2=LiMnO2.‎ ‎(3)充电时电能转化成化学能.故填:化学能.‎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合价的求法和能量转化等方面的内容.‎ ‎ ‎ ‎18.酸雨是天空降水呈酸性(pH小于5.6)的统称,个别地方酸雨的pH竟低于2.1(食醋的pH=3),可见其严重程度.‎ ‎(1)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大气中的 SO2 气体和氮氧化物(填写化学式).‎ ‎(2)酸雨可导致的危害有 AB (填编号).‎ A.腐蚀建筑物 B.导致树木枯萎 C.造成洪涝灾害 D.温室效应 ‎(3)为减少酸雨的形成,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 (写出一条即可).‎ ‎【考点】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 ‎【分析】(1)硫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能和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和水反应能生成硫酸;‎ ‎(2)酸雨的危害很大,可以腐蚀建筑物、导致树木枯萎、影响农作物生长、使水体酸化等;‎ ‎(3)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等.‎ ‎【解答】解:‎ ‎(1)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能和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和水反应能生成硫酸,最终形成酸;(2)酸雨可导致的危害有:可以腐蚀建筑物、导致树木枯萎、影响农作物生长.故答案为:ABD.‎ ‎(3)为了减少酸雨的形成,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等.‎ 答案:‎ ‎(1)SO2‎ ‎(2)AB ‎(3)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酸雨的危害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方面的知识,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 ‎ ‎19.某化学课题小组同学,欲用锌和浓盐酸制得的氢气进行一系列的实验,如图:①制取干燥、纯净的氢气;②用干燥、纯净的氢气测定一种铁的氧化物(FexOy)的组成.‎ ‎(1)根据实验要求,所选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A → D → C → B →E ‎(2)D装置的作用为 吸收氯化氢气体 ;‎ ‎(3)当B装置大试管中的FexOy全部被还原后,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6.8g,同时测得B装置中干燥剂的质量增加了7.2g.则FexOy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4 .‎ ‎(4)若没有C装置,则测得的氧元素的质量比实际质量 偏大 (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 ‎【考点】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氢气的制取和检验.‎ ‎【分析】(1)通常情况下,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生成的氢气中含有水和氯化氢气体,应先除去氯化氢气体再干燥,最后通入薄凉还原铁的氧化物,为了防止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影响实验的结果,装的后面应连接碱石灰的干燥管;‎ ‎(2)根据氢氧化钠能吸收氯化氢气体分析;‎ ‎(3)B装置中的FeXOY 全部被还原后,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是16.8g,即生成成铁的质量是16.8g,同时测得B装置中干燥剂的质量增加了7.2g,即反应生成了7.2g的水,根据反应的返程时可计算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4)根据C装置的作用分析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解答】解:(1)有题意可知,要制取制取干燥、纯净的氢气;用干燥、纯净的氢气测定一种铁的氧化物(FexOy)的组成,应首先出去氯化氢气体,在进行干燥,为了防止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影响实验的结果,装的后面应连接碱石灰的干燥管;ADCBE;‎ ‎(2)由于盐酸易挥发,省的气体中含有氯化氢气体,所以D装置的作用为 吸收氯化氢气体;‎ ‎(3)由题意可知:‎ FexOy+yH2=xFe+yH2O ‎ 56x 18y ‎ 16.8g 7.2g ‎ 解得:‎ 为碳酸钠跟硫酸反应产生气体.‎ ‎(4)上述装置中,如果没有E装置,则测定的氧元素质量偏大.‎ 故填:(1)ADCB;(2)吸收氯化氢气体;(3)3:4;(4)偏大.‎ ‎【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 ‎ ‎20.现欲探究一固体混合物A的成分,已知其中可能含有Na2SO4、NaCl、NH4Cl、Fe2O3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作出判断,填写以下空白:‎ ‎(1)产生的气体B是 NH3 (写化学式).‎ ‎(2)滤液E中含有的溶质是 NaOH、NaNO3、Ba(NO3)2 (写化学式).‎ ‎(3)混合物A中,肯定存在的物质是 Na2SO4、NH4Cl、Fe2O3 (写化学式)‎ ‎(4)写出实验过程④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Fe2O3+6HCl═2FeCl3+3H2O .‎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 .‎ ‎【分析】根据题中所给的各种物质“可能含有Na2SO4、NaCl、NH4Cl、Fe2O3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铵态氮肥和碱混合会生成氨气,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显蓝色;氯离子和银离子会生成白色的氯化银沉淀,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会生成白色的硫酸钡沉淀,硫酸钡沉淀、氯化银沉淀不溶于酸等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解:题中所给的各种物质,铵态氮肥和碱混合会生成氨气,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显蓝色;氯离子和银离子会生成白色的氯化银沉淀,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会生成白色的硫酸钡沉淀,硫酸钡沉淀、氯化银沉淀不溶于酸.在混合物A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得到气体B和溶液C、沉淀D,所以混合物A中一定含有氯化铵,氯化铵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氨气,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所以溶液C中含有氯化钠,混合物A中加入稀盐酸,得到黄色溶液和沉淀G,所以混合物A中含有Na2SO4、Fe2O3,氢氧化钡和Na2SO4反应会生成白色的硫酸钡沉淀和和氢氧化钠,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而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黄色溶液.‎ ‎(1)通过推导可知,生成的气体B是氨气,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所以产生的气体B是NH3;‎ ‎(2)通过推导可知,氯化铵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氨气、水、氯化钠,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溶液F中含有硝酸钠;氢氧化钡和Na2SO4反应会生成白色的硫酸钡沉淀和和氢氧化钠,溶液F中含有氢氧化钠;氯化铵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氨气、水、氯化钡;而氯化钡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钡;通过推导,不能判断混合物A中是否含有氯化钠,所以F中含有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硝酸钠、硝酸钡;‎ ‎(3)根据分析,混合物A中,肯定存在的物质是Na2SO4、NH4Cl、Fe2O3;‎ ‎(4)实验过程④发生反应为氧化铁与稀盐酸的反应,故其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故答案为:‎ ‎(1)NH3.(2)NaOH、NaNO3、Ba(NO3)2.‎ ‎(3)Na2SO4、NH4Cl、Fe2O3;(4)Fe2O3+6HCl═2FeCl3+3H2O.‎ ‎【点评】根据题中所给的各种物质都溶于水,氯化铜在溶液中显蓝色,铵态氮肥和碱混合会生成氨气,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氯离子和银离子会生成白色的氯化银沉淀,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会生成白色的硫酸钡沉淀,硫酸钡沉淀、氯化银沉淀不溶于酸等知识进行分析.‎ ‎ ‎ ‎21.在一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的BaCO3固体,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13.7g不饱和溶液.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所滴入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在加入稀盐酸的过程中,观察到的明显实验现象是 固体溶解,产生气泡 .‎ ‎(2)当加入Na2CO3溶液至图中A点时,烧杯中溶液里含有的溶质是 BaCl2、NaCl (写化学式)‎ ‎(3)当加入Na2CO3溶液至图中B点时,求此时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碳酸钡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提供的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和判断.‎ ‎【解答】解:(1)在加入稀盐酸的过程中,观察到的明显实验现象是固体溶解,产生气泡.‎ 故填:固体溶解,产生气泡.‎ ‎(2)当加入Na2CO3溶液至图中A点时,烧杯中溶液里含有的溶质是碳酸钡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钡和氯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的氯化钠.‎ 故填:BaCl2、NaCl.‎ ‎(3)设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的质量为x,‎ BaCl2+Na2CO3═BaCO3↓+2NaCl,‎ ‎ 106 197‎ ‎ 106g×10% x ‎=,‎ x=19.7g,‎ 当加入Na2CO3溶液至图中B点时,此时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为:113.7g+106g﹣19.7g=200g,‎ 答:此时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为200g.‎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