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9.50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酸碱盐综合突破
一、酸碱性的测定——指示剂(石蕊试液、酚酞试液)
酸性溶液
中性溶液
碱性溶液
紫色石蕊试液
红色
紫色
蓝色
无色酚酞试液
无色
无色
红色
二、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
酸性溶液的pH值<7 酸性越强,pH越小
碱性溶液的pH值>7 碱性越强,pH越大
中性溶液的pH值=7 (如NaCl溶液、Na2SO4溶液的pH=7)
注意:(1)pH试纸测出的pH值为1~14的整数。
(2)pH试纸不能润湿,否则测出的结果可能有误差。若用湿润的pH试纸测下列溶液的pH值,则造成的误差情况如下:
①稀硫酸pH——偏高;②氢氧化钠溶液pH——偏低;③氯化钠溶液pH——无影响。
三、酸与碱的化学性质
1. 金属+酸→盐+氢气:(置换反应)
Mg+2HCl=MgCl2+H2↑ Mg+H2SO4=MgSO4+H2↑
Zn+2HCl=ZnCl2+H2↑ Zn+H2SO4=ZnSO4+H2↑
Fe+2HCl=FeCl2+H2↑ Fe+H2SO4=FeSO4+H2↑
2Al+6HCl=2AlCl3+3H2↑ 2Al+3H2SO4=Al2(SO4)3+3H2↑
2. 金属氧化物+酸→盐+水:(复分解反应)
CuO+2HCl=CuCl2+H2O CuO+H2SO4=CuSO4+H2O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
MgO+2HCl=MgCl2+H2O MgO+H2SO4=MgSO4+H2O
Al2O3+6HCl=2AlCl3+3H2O
3. 非金属氧化物+碱→ 盐+水;
检验CO2:Ca(OH)2+CO2=CaCO3↓+H2O
吸收CO2:2NaOH+CO2=Na2CO3+H2O
吸收SO2:2NaOH+SO2=Na2SO3+H2O
吸收SO3:2NaOH+SO3=Na2SO4+H2O
注意:
8
此类反应虽然是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但并未相互交换成分,故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4. 中和反应:
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注意: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并不一定就是中和反应。例如,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以及非金属氧化物与碱反应也生成盐和水,但这一类反应并不属于中和反应。
实质:H+与OH-结合生成H2O。
书写规律:阴阳离子互换,化合价不变,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个数相等。
2KOH+H2SO4=K2SO4+2H2O
Ca(OH)2+2HNO3=Ca(NO3)2+2H2O
特点:均为放热反应,大部分中和反应没有明显现象。
注意:利用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可以检验酸碱混合后溶液的酸碱性是否发生了变化。同时,指示剂也可用来判断酸碱何时恰好完全反应。
四、盐的化学性质
1. 盐+盐→新盐+新盐
AgNO3+NaCl=AgCl↓+NaNO3
BaCl2+Na2SO4=BaSO4↓+NaCl
CaCl2+Na2CO3=CaCO3↓+NaCl
条件:反应物两者均可溶;生成物有沉淀。
2. 盐+碱→新盐+新碱
Na2CO3+Ca(OH)2 =CaCO3↓+ NaOH
FeCl3+3NaOH =Fe(OH)3↓+3NaCl
条件:反应物两者均可溶;生成物有沉淀。
CuSO4+2NaOH=Cu(OH)2↓+ Na2SO4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3. 盐+酸→新盐+新酸(反应物中盐可不溶)
AgNO3+HCl=AgCl↓+HNO3
BaCl2+H2SO4=BaSO4↓+2HCl
CaCO3+2HCl=CaCl2+CO2↑+H2O
Na2CO3+2HCl=2 NaCl+CO2↑+ H2O
条件: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
说明:盐酸能与碳酸盐和AgNO3反应,硫酸能与碳酸盐和可溶性钡盐反应,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一般用BaCl2 或Ba(NO3)2。
4. 金属+盐→新盐+新金属(置换反应)
Zn+CuSO4=ZnSO4+Cu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只有位于前面的金属才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与氢的位置无关;盐必须是可溶性盐。
注意:(1)不要用K、Ca、Na置换盐溶液中的金属,因为它们活动性太强,会直接与溶液中的水反应;
(2)铁参加的置换反应生成的都是亚铁盐。
8
五、复分解反应
1. 定义: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2.字母表达式:AB+CD→AD+CB
3.发生条件:生成物中有气体放出、有水生成或有沉淀产生。
注意:特殊情况:碳酸和氨水都是常温下不稳定易分解的物质,常常会分解成气体和水。如:
Na2CO3+2HCl=2NaCl+CO2↑+H2O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4.实质:是酸、碱、盐所解离出的离子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水使粒子数目减少的过程。
5.类型:
(1)盐+盐→新盐+新盐
(2)盐+碱→新盐+新碱
(3)盐+酸→新盐+新酸
(4)酸+碱→盐+水
(5)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注意:非金属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六、物质溶解性
(1)酸都溶。
(2)溶碱有五个:钾、钠、铵、钙、钡[KOH、NaOH、NH3·H2O、Ca(OH)2、Ba(OH)2]。
(3)钾、钠、铵、硝酸盐都可溶。
(4)盐酸盐只有氯化银不可溶。
(5)硫酸盐只有硫酸钡不可溶。
(6)碳酸盐只溶钾、钠、铵[K2CO3、Na2CO3、(NH4)2CO3],剩下都不溶。
(7)另外:AgCl、BaSO4不仅不溶于水,而且不溶于稀硝酸。
例题1 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1.5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 NaCl BaCl2 Na2SO4
B. Na2CO3 NaCl Na2SO4
C. CuSO4 NaCl NaNO3
D. Na2SO4 HCl KCl
解析:能共存意味着不能反应,除了要注意各组物质内部不能反应(排除了A,BaCl2与Na2SO4会反应生成沉淀),还要特别注意本题是在pH为1.5的环境中,说明溶液呈酸性,其中有大量的氢离子,故能与氢离子反应的都不能共存。(排除B。因为Na2CO3会与酸反应)。还有一个要求是溶液必须无色,在溶液中会显色的离子都要排除(排除C,因为CuSO4有颜色)。
答案:D
例题2 今有氯化钡、碳酸钾、硝酸银和盐酸四种溶液,将它们两两混合,生成沉淀的反应有(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解析:用连线的方法进行分析不会遗漏,两种物质能结合成难溶性物质的都能生成沉淀。
8
答案:B
例题3 某一溶液由盐酸、碳酸钠、稀硫酸、氯化铜、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现向该混合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产生的沉淀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钡溶液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 和 ,一定没有_______________和 ,可能有 。
解析:开始没有沉淀产生说明一定没有硫酸,因为后来生成了沉淀,说明一定有碳酸钠或氯化铜,但开始不生成沉淀说明一定还有会影响沉淀生成的盐酸。既然有盐酸,说明碳酸钠不存在,因为这两种物质不能共存。说明后来与氢氧化钡生成沉淀的是氯化铜。无法证明氯化钠是否存在。产生的沉淀只能是氢氧化铜。
答案:氯化铜 盐酸; 碳酸钠 稀硫酸; 氯化钠
【方法提炼】物质的鉴别
鉴别通常是指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进行定性辨认,可根据一种物质的特性区别于另一种,也可根据几种物质的气味、溶解性、溶解时的温度变化等一般性质的不同加以区别。
物质鉴别的技巧:察其颜色,观其状态,审其变化。
1. 不同溶液鉴别:实质是离子鉴别,试剂选择的一般顺序是首先考虑用酸(H2SO4、HCl),然后考虑用指示剂(石蕊),第三是可溶性钡盐(BaCl2),第四是硝酸银(AgNO3),最后考虑用其它盐(Na2CO3、CuSO4),具体鉴别时,根据被鉴别物质的特点选择。
2. 两种物质相互鉴别就找性质差异。
3. 三种物质之间鉴别,如果是酸、碱、盐就用紫色石蕊试液,如果三种物质中有酸就考虑用Na2CO3,三种物质中有Na2CO3就用酸,既无酸又无Na2CO3就选择CuSO4,主要还是利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选择合适的试剂,产生不同的现象进行鉴别。
例题 以下各组物质中,不另选试剂,仅利用组内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就能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是( )
A. FeCl3 NaOH HCl H2SO4
B. HCl KNO3 Na2CO3 Na2SO4
C. AgNO3 HCl NaCl HNO3
8
D. BaCl2 Na2SO4 Na2CO3 HCl
解析:本题难度中等。A中为黄色,先被鉴别,用可鉴别NaOH,但无法鉴别和;B中仅有HCl与反应,无法一一鉴别;C中与HCl和NaCl均可产生AgCl沉淀,无法鉴别HCl和NaCl;D中各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能与其他三种溶液中的两种产生白色沉淀的是,不能与其他三种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为HCl,再取少量HCl滴入另外两种待测溶液中,有气泡产生的是Na2CO3,无气泡产生的是Na2SO4。
答案:D
【方法提炼】物质的除杂
1. 除杂的原则
①加入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即试剂一般与杂质反应,不与所需物质反应,简记为“不能玉石俱焚”。
②除杂过程中不能增加新的杂质,且尽可能不减少所需物质,可简记为“不增、不减”。
③注意环保,即要求所选用的试剂和方法,不能产生对环境有污染的物质,简记为“绿色环保”。
④保持原状,即除杂结束前,要恢复所需物质原有状态。可简记为“不能改头换面”。
2. 除杂的方法
①根据溶解性;②化学试剂法:将杂质变成气体或沉淀。
例题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一组是( )
选项
待提纯的物质
选用的试剂
操作的方法
A
CuSO4溶液(H2SO4溶液)
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过滤
B
HNO3溶液(HCl溶液)
过量的AgNO3溶液
过滤
C
Cu(CuO)
过量的稀盐酸
溶解、过滤
D
CO2(CO)
氧气
点燃
解析:A选项中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CuSO4溶液、H2SO4溶液都能发生反应,违反“不能玉石俱焚”原则;B选项中AgNO3溶液过量,增加了新杂质,违反“不增、不减”原则;D选项中CO2含量高,CO为杂质只有少量,故CO无法点燃;只有C选项中稀盐酸只和CuO反应,生成的溶液和过量的稀盐酸可以通过过滤除去。
答案:C
(答题时间:3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Na—23 Cl—35.5
1.(原创)下列各组物质的反应,无法判断反应是否发生的是( )
A. Fe和CuSO4溶液 B. Zn和稀H2SO4
C. NaOH溶液和稀盐酸 D. 澄清石灰水和CO2
2.(原创)下列数据是一些物质的pH ,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牙膏(8~9) 胡萝卜(6~7) 橘子汁(3~4) 食醋(2~3)
8
A. 橘子汁的酸性比食醋强 B. 用湿润的pH试纸蘸取食醋测其pH
C. 胡萝卜汁显碱性 D. 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多吃橘子
3.(原创)下列实验室的做法正确的是( )
A. 保存浓盐酸 B. 保存固体氢氧化钠 C. 稀释浓硫酸 D. 点燃酒精灯
4. 化学肥料对农业的高产丰收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外观即可将其与其他化肥区别开来的是( )
A. 硫酸钾 B. 碳酸氢铵 C. 磷矿粉 D. 硝酸钾
5. 为区别氢氧化钠和石灰水,在下列每组的两支试管中分别盛放氢氧化钠和石灰水,向同组的两支试管各滴加同种试剂。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6.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过量,下列有关量的变化与所加入的稀盐酸质量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
7.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完成的是( )
A. CaCO3→Ca(OH)2 B. Mg→MgO
C. Na2CO3→NaOH D. H2O→H2
8.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无色透明的一组是( )
A. 在稀盐酸中:Ba2+、CO32-、Zn2+
B.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H+、Mg2+、Cl-
C. 在氯化钠溶液中:K+、Ca2+、NO3-
D. 在硫酸铵溶液中:Na+、Cu2+、OH-
9.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除去N2中的少量O2:通过灼热的CuO粉末,收集气体
B. 除去CaO中的少量CaCO3: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
C. 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
D. 除去Cu(NO3)2溶液中的少量AgNO3:加入足量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10. 海边盛产贝壳,其主要成分为CaCO3。以贝壳和纯碱为原料生产烧碱的简要工艺流程如下:
8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是 。
(2)写出步骤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在工业上,熟石灰可用于生产烧碱。在农业上,它的一种用途是 。
11. 某小组为了验证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选用了下列部分药品进行实验。
①氢氧化钠溶液 ②硫酸铜溶液 ③稀盐酸 ④硝酸钾溶液
(1)为了验证有水生成的复分解反应能发生,某同学选择了①和③。你认为除上述四种药品外,还需增加的一种试剂是 。
(2)选择 (填序号)两种物质进行实验,能验证有沉淀生成的复分解反应能发生,其化学方程式为 。
(3)下列反应中,能验证有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能发生的是 (填序号)。
A. 锌与稀硫酸反应 B. 天然气燃烧 C. 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 D. 过氧化氢分解
12. 归纳是学习的重要方法,小红在复习盐酸的性质时,归纳出盐酸的五条化学性质(如下图所示,连线表示两物质相互反应)。
(1)为了验证性质①,小红将紫色石蕊溶液滴加到盐酸溶液中,溶液变____色;
(2)图中A所代表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_____;
(3)盐酸的性质③决定了盐酸可用于清除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验证性质⑤,可选用的物质是_________(填一种即可);
(5)镁和锌可以用来验证盐酸的性质②,小红要探究镁和锌与盐酸反应的快慢,需要控制不变(相同)的量是________(填序号)。
A. 两种金属的形状 B. 盐酸的质量分数 C. 反应容器的大小 D. 温度
1. C 解析:A项中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有颜色变化;B项中有气体H2生成;D项中有沉淀CaCO3生成;而C项中无明显现象。
2. D 解析:用湿润的pH试纸测pH会稀释被测溶液,导致得到的数据不准确;pH小于7为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胡萝卜pH大于7为碱性;橘子显酸性,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多吃。
3. A 解析:保存液体用细口瓶,保存固体用广口瓶,保存酸性物质用玻璃塞,保存碱性物质用橡胶塞,氢氧化钠是碱,应该用橡胶
8
塞,B项错误;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中,不能悬空,同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C项错误;酒精灯要用火柴或打火机点燃,D项错误。
4. C 解析:氮肥与钾肥一般是可溶性的,大多数为白色晶体;磷肥一般为灰白色,难溶于水。
5. B 解析: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均为碱,溶液都显碱性,指示剂不能鉴别,排除A项和C项;氢氧化钠和石灰水与硫酸铜反应均能生成蓝色絮状沉淀,排除D项;碳酸钠与氢氧化钠不反应,但与石灰水会生成沉淀,故B正确。
6. D 解析:随着稀盐酸的加入,反应物氢氧化钠越来越少,直到完全反应,生成物氯化钠越来越多,直到反应结束质量不再改变,A、C项正确;pH开始时大于7,随着酸的加入,pH逐渐减小,当恰好中和时pH等于7,酸过量时小于7,B项正确;加的稀盐酸越多,溶液中的水就越多,因为稀盐酸中含有水,故D项中曲线不正确。
7. A 解析:A中碳酸钙要先锻烧分解成氧化钙,再与水反应,才能生成氢氧化钙;B中Mg与O2反应可生成MgO;C中加入溶液可生成NaOH;D中电解水可生成H2。
8. C 解析:共存是指相互间不反应,无色透明是指没有颜色、没有沉淀。A项中的碳酸根会与盐酸反应,且与不能共存;B项中氢氧化钠会与镁离子生成沉淀;D项中铜离子有颜色且会与氢氧根离子反应产生沉淀;C中各离子之间不反应。
9. D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除杂。A选项中氧气不能与氧化铜发生反应,因此将含有少量氧气的氮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不能将氧气除去,应通过灼热的铜粉方可除去O2;B选项中氧化钙与碳酸钙都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C选项中氢氧化钠虽然能除去氯化镁,但又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只有D选项铜粉能除去硝酸银,且不会引入新杂质,而所需物质硝酸铜的质量还会增加,一举两得。
10.(1)CaO (2)Ca(OH)2+Na2CO3=CaCO3↓+2NaOH (3)改良酸性土壤或配制农药等
解析:(1)贝壳锻烧分解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生石灰即氧化钙,化学式为CaO,熟石灰与反应生成和。(2)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3)考查熟石灰的化学性质与用途,在农业上熟石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或配制农药等。
11. (1)酚酞溶液 (2)①② 2NaOH+CuSO4=Cu(OH)2↓+Na2SO4 (3)C
解析:(1)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无现象,可加入酚酞通过溶液酸碱性的变化来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2)要产生沉淀,则应选择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其化学方程式2NaOH+CuSO4=Cu(OH)2↓+Na2SO4;
(3)C中:CaCO3+2HCl=CaCl2+H2O+CO2↑,故属于复分解反应,正确;A中发生的是置换反应;B中发生的是氧化反应;D中属于分解反应,故ABD均错误。
12.(1)红 (2)碱 (3)Fe2O3+6HCl=2FeCl3+3H2O (4)Na2CO3(或AgNO3等)(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5)ABD
解析:(1)酸都能使石蕊溶液变红;(2)酸能与指示剂、金属、金属氧化物、碱和盐五类物质反应,图中缺少的一类物质是碱;(3)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时会生成氯化铁与水,依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求书写即可;(4)验证性质⑤是验证酸与盐的反应,即选一种能和盐酸反应的盐即可,一般选择碳酸盐或硝酸银;(5)金属的形状、盐酸的质量分数和温度都会影响反应的速率,均应控制,而反应容器的大小与反应速率无关,所以不需要控制。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