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50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
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
铜仁
(二)阅读下文,完成 19-22 题(18 分)
塑料袋真的应该抵制吗
①2008 年的一纸“限塑令”施行至今已有十年,其间围绕塑科袋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歇。
由于不可降解,塑料袋早已成为多数环保主义者的眼中钉肉中刺,海龟和海鸟误食塑料袋后
死亡的图片更激起人们对塑科袋的痛恨。
②但其实,人们对塑料袋的认识,大多是错误的。
③伤害海洋动物的是所有垃圾,而不仅仅是塑料袋。事实上,塑料袋在垃圾整体当中所占
比例很低。2008年,北京每年产生废旧塑料包装垃圾 14 万吨,仅占整个生活垃圾的 3%,在
上海,这个数字是 7%。
④流行于环保主义者中间的一种说法是,塑料袋每年在全球范围内造成 10 万只海洋哺乳
动物和 100 万只海鸟的死亡。
⑤不过这些健康风险并不会发生在所有的海鸟身上,它对于那些通过反刍喂养幼鸟的物种影
响比较显著。而且,目前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塑科袋与海洋哺乳动物和海鸟的死亡率有相关关
系,来自美国海洋哺乳动物委员会专家的研究表明,塑料袋对于海洋哺乳动物的伤害远没有
被遗弃的渔网、渔具,缆绳等严重,
⑥海洋哺乳动物的生存环境的确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塑料袋定是杀死
海洋动物的凶手。一个名叫卡斯卡迪亚的专业动物尸检组织对 2010 年 4 月死于美国西稚图
海滩的灰鲸进行解制之后发现,在鲸鱼的胃中存在塑料袋、小毛巾、手套。鞋子和其他垃圾,
同时这只灰鲸头部还有一个明显的由螺旋浆造成的伤口。
⑦海洋哺乳类动物误吞塑料袋的比例并不比误食其它垃圾高,靠限制塑料袋保护海洋动物
并不比限制鞋子、手套更有效,
⑧环保组织常用吞下了塑科袋的海龟照片来证明海龟是白色污染的受害者。不可否认,这
种情况也许确实存在,但是图片的超强冲击力也不能直接证明塑料袋对海龟的影响。
⑨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在 2008 年发布的报告显示,塑料袋极少是海龟死亡的主
要原因。如果要减少对海龟的伤害,禁止钓鱼比限制使用塑料袋更有用。根据美国海洋渔业
局的统计,造成海龟非正常死亡最多的人类活动是渔业而非塑料袋制品污染。
2
⑩因此,对海洋动物而言,塑料袋并不是环保主义者口中的“冷血杀手”。
⑾除了伤害海洋动物之外,塑料袋对大气、土壤、水的污染和对石油的消耗也一直为人诟
病。然而真相出乎人们意料。
⑿2005 年,苏格兰政府发布了全面评估塑料袋和纸袋对环境影响的报告,结果认为属于
环境友好型的纸袋和布袋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环保,生产时,纸袋要比塑料袋多消耗 10%
的能量,耗水量更是塑科袋的四倍,生产纸袋所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塑科袋的 3.3 倍。结
束使用周期后,纸袋还会造成 2.7 倍于塑料袋的固体废弃物。
⒀同时,塑料袋使用的便捷已经让许多家庭主动对塑料袋进行“绿色处理”。他们会把
超市和菜市场的塑料袋拿回家储存,在套垃圾桶和装东西时拿出来二次甚至多次使用。
⒁ 不可降解性被认为是塑料袋的原罪,然而它的破坏力往往与低回收利用率绑定在一起,
“不可降解”四个字听起来十分骇人,但事实上,除了塑料制品外,金属制品和玻璃制品也
不可降解,玻璃制品自然腐烂需要 1000 年左右,是塑料制品的 5 倍。
⒂人不可能把这些材料的使用都一并禁止,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不可降解的材料能否
被妥善地处理。塑料袋处理的尴尬在于焚烧会污染大气,填埋又污染土地,回收利用就成为
它最好的去处。
⒃国原本塑料可以通过回收再利用成为制塑的原料,发热发电的材料,从此变废为宝,改
过自新,然而低回收率却阻碍了这一切。欧洲国家塑料的回收率在 45%以上,德国和日本的
回收率都在 60%以上,可中国的回收率却仅有 25%,
⒄限制塑科袋对环保的作用远不如人们预期的那么大,只要回收利用得当,塑料袋也并
非罪大恶极。 一-摘自《青年文摘》2018 年第 9 期(有删改)
19.为什么说“对海洋动物而言,塑料袋并不是环保主义者口中的‘冷血杀手”?请结合选
文说明理由。(4 分)
【答案】①塑料袋在垃圾整体当中所占比例很低,②被遗弃的渔网、渔具,缆绳等对海洋动
物伤害更大,③海洋动物误食其他垃圾更多,④人类渔业活动是最大的杀手。
【解析】本题考查整合信息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
础上,有效提取信息,然后准确表达。 阅读第①——⑩段,可以提取到该问题的有效信息:①
塑料袋在垃圾整体中所占比例很低,②被遗弃的渔网、渔具,缆绳等对海洋动物伤害更大,③
海洋动物误食其他垃圾更多,④人类渔业活动是最大的杀手。
3
20.文段⑧中加点的“也许确实”是否矛盾?请结合文段作简要分析。(4 分)
【答案】不矛盾。因为,“也许”是表推测,因为作者觉得没有确凿可信的证据证明这是事
实,但也知道海龟吞食的垃圾中确有塑料袋,海龟的死塑料袋脱不了干系。所以两词连用表
示这样一种事实,就更准确。
【解析】本题考查对说明语言特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要明确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说明文
的语言有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的区别,二者的说明都遵循准确、科学的前提,只不过后者比
前者在说明时或穿插传说、趣闻、或进行描写,或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将说明对象介绍得
生动活泼、富有情趣,本文属于平凉说明。平实的语言中同样包含着说明语言的准确和科学,
这里“也许”和“确实”看似矛盾,实则是有机的统一,符合实情,科学准确。
21.选文第⑥段和第①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选择其中任意两种说明方法分析其作
用。(6 分)
【答案】第⑥段主要用了举例子,第①段主要用了打比方。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说明方法的辨析和理解。解答此题要掌握说明文所有说明方法及其作
用,并能准确辨析每种说明方法的不同特点和它相应的作用。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
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本题第⑥段拿一个名叫卡斯卡迪亚的专业动物尸
检组织2010年4月一次解剖的事实来说明本段的中心——海洋生物的死塑料袋作用很小。第
①段用“眼中钉肉中刺”来比喻环保人士对塑料的恨。
22.结合选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请你谈谈塑料袋是否可用,为什么? (4 分)
【答案】我认为可用。塑料袋方便、便宜,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多便利。但我认为的可用,也
应该加以宣传和引导,一是尽量少用,不用或重复利用;二是做好垃圾分类,让塑料能二次
三次,甚至循环利用,三是开发可快速降解的塑料袋。这样,就能化解矛盾,既保护环境,
也有利人类生活。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拓展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文章想要表达的中
心思想,结合文章,结合实际,写出自己有建设性的看法。避免空话、熟话、套话。
遵义
(三)人才抢夺大战(9 分)
材料一:
2018 年 5 月,重庆医科大学向全球顶级学者发出了一则招聘信息,以 1000 万元一 2000
万元的研究经费和不低于 200 平方米的住房向诺贝尔奖获得者抛出橄榄枝。同时还向中国科
学院院士、中国工程学院院士、发达国家院士、国家“万人计划”杰出人才发出了招聘信息。
重庆医科大学表示,他们自身有不俗的科研实力,但为了占领学术的制高点,建设世界
4
一流学校,学校愿意花重金招纳各级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
材料二:
近日,各大城市纷纷出台高端人才引进措施。北京建立优秀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
支持优秀创新创业团队引进人才;上海出台《上海加快实施人才高峰工程行动方案》吸引光
子科学、生命科学、新能源、新材料等 13 个重点领域国内外顶尖人才,赋予人才用人权、
用财权、内部机构设置权,并从住房、养老、子女教育等社会保障方面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
杭州对创业资助最高可达 I 亿元,优秀外国留学生毕业后,可直接在杭州就业并享受相应补
贴;南京高层次人才可申领不少于 300 万元的购房补贴。
西安在校大学生仅凭学生证和身份证即可完成在线落户;武汉将筹建 250 万平方米以上
大学毕业生保障性住房,让大学毕业生以低于市场价 20%买到安居房,以低于市场价 20%
租到租赁房;江西高层次人才可由用人单位提出申请并经认定后,直接人编;长沙对市级紧
缺人才给予 15 万元一 50 万元奖励补贴。
材料三:
2011-2016 年部分城市人口变化统计表(万人):
城市 2011 年 2016 年 5 年内净增
天津 1354.6 1562.1 207.5
北京 20 1 8 .6 2172.9 154.3
广州 1275.1 1404.3 129.2
成都 1407,1 1484.3 77 .2
长沙 709.1 764.5 55.40
石家庄 1028 1078.6 50.601
(2011 年到 2016 年 5 年间,因人口出生、自然死亡、人才流动等导致了各城市人口有增
有减。)
材料四:
有评论指出,吸引人才不只是给政策、盖房子,更为关键的是要消除各种隐形歧视,完
善公共服务,形成公平竞争的用人机制。城市之间“人才大战”的升温,是中国经济迈向更
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需要,反映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活力。抢人大战的背后是全国各个城市
对人力资本红利的争夺,而人力资本的创新性和创造性是支持区域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
要支撑。
有专家分析,抢人大战中,人口净流人较明显的基本都是增速靠前、经济发达的地区,
虽然贵州、西藏、云南、四川、陕西等并不算富裕的西部地区也引进了少量人才,但是如果
大城市人才大量积压,不利于人才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而农村和边疆地区有人才实现抱负
的广阔天地却吸引不到人才,这是极大的人才浪费。要改变这一现状,还需国家完善引导人
才流动的顶层设计,相关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创新用人机制,增强基层
人才的获得感和成就感。
16.请你根据材料二列举三条大城市吸引人才的办法。(3 分)
17.假如你的家乡有位大学毕业生正在为选择到大城市还是回西部家乡工作而犯愁,你是建
议他留在大城市还是回到西部家乡,请给出你的建议,并结合材料说明理由。(3 分)
18.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各地都在实施“人才抢夺”战略,但是大城市只引进高层次人才。
5
B.天津的人口变化最大,所以天津是最吸引人的城市。
C.武汉的大学毕业生一毕业就会得到保障性住房。
D.大城市之间抢人,是因为人力资本的创新性和创造性是支持区域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
重要支撑。
(三)人才抢夺战(9 分)
16.答:①直接奖励资金。②给予住房补贴。③赋予人才用人权、用财权、内部机构设
置权。④从住房、养老、子女教育等给予保障。⑤以低于市场价 20%买到安居房或以低于市
场价 20%租到租赁房。⑥仅凭学生证和身份证即可完成在线落户(答出一点得 1 分,总分 3
分)
17 示例一:建议他留在大城市。因为大城市待遇好,而且有较好的社会保障政策。还
有可能跟着高层次人才学习,获得进步,并发挥才能。
示例二:建议回到西部家乡工作。因为在大城市难以拓展自已的发展空间,而家乡有实
现抱负的广阔天地,且能为家乡作出自己的贡献。
(两种选择皆可,只要有明确的观点并能结合材料,言之成理即可,总分 3 分)
18.D
毕节
(三)阅读《生命与气候》,完成 18-21 题。(10 分)
生命与气候
林道之
你能想到吗?千百万年以来,地球的气候是由地球的两大生命王国----动物界与植物界
的斗争所决定的。动物吸进氧气而呼出二氧化碳,植物则吸进二氧化碳而放出氧气。二氧化
碳为温室气体。因此可以得岀结论:动物能使地球升温,而植物则使地球降温,如果哪一方
占上风,那么地球就会面临温室效应或又一次严寒期。
五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大爆炸”时期,地球被各种各样的生物占领着。当时的士壤中到
处都是把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的节肢动物,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今天的 20 倍,
当时的气候极其温暖。
但是,植物很快进行了反击。化石显示,4.5 亿年前,含有木质素的植物首次出现,木
质素使细胞壁坚硬,这样植物就得以长大,地球上出现了第一批树木。随看全球的植物空前
大量生长,毫无约束的光合作用使植物从空气中吸取着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含量大大减少,
而不能吸收木质素的、饥饿的节肢动物对此无能为力一地球进入了严寒期。动物次通过进一
步进化进行了回击。当时的主角是白蚁和恐龙,它们学会了如何食用木质素,如何繁荣昌盛。
它们粗重的呼吸及对植被的破坏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今天的 3 倍,地球大部分地区
酷热潮湿,又恢复了温室效应。
然而植物并没有被消灭。在 65(沁万年前,恐龙因为小行星的碰撞或其他灾难而彻底消
失后,植物抓住了这一机会,突破点是第一批草地的出现护青草本身不会保存很多二氧化碳,
但能形成软土。软土可以保存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降低。事实上,
草地生态系统含有的碳比森林生态系统还多。
过去约 4000 万年,大量草地布满全球,取代了许多年以前的森林地带。在草地的影响
下,地球逐渐降温,终于在 200 万年前进入冰川期。
大约 1 万年前,由于人类活动的显著增强,地球上空气的二氧化碳含量再度升高。尤其
6
是近百年来,地球的温室效应愈来愈明显。
也许,地球上的整个生物圈就像我们所熟知的生物个体调节其体内环境那样,不停地调
节着地球的大气环境是在主动地调节环境,使气候能适合地球上生物生存进化的需要。换句
话说,地球的生物圈,而不是在被动地,适应环境。
果真如此,数十亿年的气候变迁不仅仅是太阳或地球的原因,生物为了自己的利益也深
深参与其中了。
(选自《大科技》2018 年第 3 期,有改动)
18、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气候与生命的关系。(2 分)
答:生命与气候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19、贯穿全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它与说明的内容有什么关系?(3 分)
答:时间顺序。说明内容(生命和气候)就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变化的。时间验证着生命和
气候的关系;生命和气候的斗争推动着时间向前。
20、本文最后一段中加点的词语“果真如此”能否删去,为什么?(2 分)
答:不能删去。说明的准确要求我们表述的必须和事实是一致的。果真如此,是因为人类存
在的时间之前的历史,还没有得到完全的科学论证,还含有推断的成份。所以……
21、联系本文内容,调动知识储备,请你谈谈若干年后,地球的气候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
并简述理由。(3 分)
示例:如果人类都能像中国一样承担责任,保护生态,若干年后,地球气候可能会比现在更
好;如果都像美国那样退出世界气候协定,不愿为保护世界生态出力献力,若干年后,
地球气候可能会风暴肆虐,海平面上升,很多低海拔国家消失……
黔东南、黔南、黔西南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5-18 题(14 分)
当蟋蚌不再歌唱
叶子
①蟋蟀是大自然的天然歌手,它们的歌声优美动听。为了吸引异性,公蟋蟀们常常不知
疲倦地一展歌喉,唱着优美婉转的小夜曲。公蟋蟀的翅膀就是它们的小提琴。每当需要交配
时,它们就会通过弯曲翅膀,用右翼鞘盖在左翼鞘上,利用它们的相互摩擦来发声,以期吸
引异性,并与之交配。
②突然有一天,在夏威夷考艾岛,蟋蚌们基本沉寂了下来,它们都离开这里了吗?都去
了哪里呢?一个生物学研究小组自 1991 年以来一直在夏威夷考艾岛研究蟋蟀,但直到 2003
年他们才明白,其实蟋蟀并没有少,而是近九成的公蟋蟀已经不再唱歌了。考艾岛近几代的
蟋蟀一直都在经历着重要的遗传改变,它们的翅膀始终平铺着,不能再痛快地唱出求爱的歌
曲了。
③是什么使公蟋蟀们不再歌唱了呢?原来歌声使它们的生命受到了威胁。在夏威夷考艾
7
岛,被公蟋蟀们的小夜曲吸引来的不仅有异性,还有一种寄生昆虫。这种寄生昆虫常常会循
声而至,一旦发现正在唱歌的蟋蟀,就会寄生下来,并把卵产在它身上,而这种卵会钻进蟋
蟀的身体里,在那里长大,然后钻出蟋蟀的身体并杀了它。
④为了保护自己,公蟋蟀们被迫停止激情的歌唱,沉默了下来。虽然这种安静的转变让
公蟋蟀们看起来没有以前的激情,但毕竟也保护了它们免受寄生虫的袭击。
⑤但是不唱歌又如何求偶?不求偶又靠什么来繁殖?
⑥聪明的蟋蟀们自有办法。科学家发现,公蟋蟀们已经改变了策略,不仅能保住性命而
且能成功求偶。在考艾岛,大部分蟋蟀的翅膀都因为长期不摩擦,已经慢慢退化,不能用来
唱歌了。但仍有一些蟋蟀拥有正常的翅膀,它们常常如祖先一样在野外快乐地歌唱。每当这
时候,它们的附近总会有一些已经不再唱歌的公蟋蟀潜伏着,只要出现母蟋蟀的身影,潜伏
的蟋蟀们就会想方设法把母蟋蟀吸引过来,横刀夺爱,成功交配。
⑦科学家们认为,大部分蟋蟀放平翅膀不再歌唱,而利用少量保持正常翅膀的“歌唱者”
求偶,因而避免了寄生虫的侵袭并能继续繁殖,这应该属于生物进化的一种成功范例。
(选自《大科技·科学之谜》有改动)
15.请简要说明夏威夷考艾岛上公蟋蟀不再歌唱求偶的原因(4 分)
16.请指出②③④段的说明顺序(3 分)
17.请简析第⑤段两个设问句独立成段的作用(3 分)
18.请写出你从末段划线文字得到的启示(4 分)
大部分蟋蟀放平翅膀不再歌唱,而利用少量保持正常翅膀的“歌唱者”求偶,因而避免
了寄生虫的侵袭并能继续繁殖,这应该属于生物进化的一种成功范例。
15.(4 分)保护自己免受寄生虫的袭击(2 分)
使本物种(或蟋蟀)得以继续繁衍传承(2 分)
16.(3 分)事理顺序,先果后因。或逻辑顺序,从现象到实质(大意接近,即可给分)
17.(3 分)结构上承上启下。使用设问,引发读者阅读兴趣。
18.(4 分)这是生存的智慧和法则,用小成本换取大利益,用少代价赢得多收获:牺牲小
我,保存大我等等(大意接近,即可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