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00 KB
  • 2021-05-13 发布

淄博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6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4分)‎ ‎1.(2分)(2016•淄博)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窃(pá) 联(mèi) 断壁残(yuán)‎ B.晓(fó) 文(zōu) 期期(ài)‎ C.船(yùn) 招(lái) 忧心(chōng)‎ D.偻(gōu) 泉(lǐ) 一叶舟(piān)‎ ‎【分析】本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辩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 ‎【解答】A.正确,“垣”不要读“huán”;‎ B.“拂晓”应读作“fú xiǎo”,“文绉绉”应读作“wén zhōu zhōu”;‎ C.正确,“晕”不要读作“yūn”;‎ D.正确,“佝”不要读作“jū”.‎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理解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 ‎ ‎ ‎2.(2分)(2016•淄博)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枯槁 告磬 挖墙角 翻来覆去 B.地窖 鳌头 座右铭 如坐针毡 C.凛冽 取缔 通缉令 风靡一时 D.客栈 娴熟 顶梁柱 味同嚼蜡 ‎【分析】本题考查字形,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写汉字题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辨析.此类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要注意字词的音形义.‎ ‎【解答】A.有误,“挖墙角”应写作“挖墙脚”,“告磬”应写作“告罄”;‎ B.正确,不要把“座右铭”写作“左右铭”;‎ C.正确,不要把“取缔”写作“取谛”;‎ D.正确,不要把“顶梁柱”写作“顶粱柱”.‎ 故选:A.‎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只要平时留意这些基本字词的书写即可.当然认真审题确定词语在句中的意思是也很重要.‎ ‎ ‎ ‎3.(2分)(2016•淄博)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或俗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不能“”,要找准着力点,软硬兼施,内外兼修,使乡村既有颜值担当,更有内涵气质 B.‎2016年4月4日,曹文轩问鼎世界儿童文学最高荣誉﹣﹣国际安徒生奖.这标志着中国儿童文学已经走向世界,也是中国文学多年发展的结果 C.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的影响,实现对家庭成员行为、作风、操守的有效约束 D.中国历来不乏出色的工匠,如的庖丁,刻木成鸟的鲁班…他们不仅是工艺纯熟的技者,还是明法通道的智者 ‎【分析】成语的正确使用,要从成语的意思、感情色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角度考虑,同时结合语境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 ‎【解答】A.眉毛胡子一把抓:比喻做事不分轻重缓急.句中指乡村建设要有重点,使用正确;‎ B.指日可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句中已经实现,不合语境;‎ C.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句中指家风对人的影响,使用正确;‎ D.游刃有余:刀刃运转于骨节空隙中,在有回旋的余地.比喻工作熟练,有实际经验,解决问题毫不费事.符合语境.‎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指日可待”是指没有实现的,“潜移默化”是指暗中的、不知不觉的影响.‎ ‎ ‎ ‎4.(2分)(2016•淄博)下列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气宇轩昂、容貌高雅的喜鹊,常伫立在最高的枝头,喳喳的鸣叫略带金属质感,又不失婉转,闻之让人心悦.(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喜鹊的气度不凡,表现了作者对喜鹊的喜爱、欣赏之情.)‎ B.淄博山水如画.如果说博山、淄川、沂源的风景如同一气呵成的写意山水画,那么桓台马踏湖就是工笔细作的江南画风.(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淄博的山水之美,同时又区分了“博山、淄川、沂源”与“桓台马踏湖”风景的不同风格.)‎ C.在浪漫中呼吸的巴黎、在历史中行走的罗马、在花园里游憩的新加坡,为我们提供了城市建设管理中的“他山之石”.(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们进行城市建设可供借鉴的多个角度.)‎ D.我们用什么来丈量时间呢?是读完一本书还是刷完朋友圈?我们用什么来记录青春呢?是厚积薄发还是匆匆碌碌?(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用读书积累来让青春过得有意义.)‎ ‎【分析】《课标》要求修辞手法初中阶段考查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的辨识和作用的分析,解答此类题,通常根据句子就能分析,熟练掌握即可顺利解答.‎ ‎【解答】D选项中“我们用什么来丈量时间呢?”是问句,但是不是反问句,而因为有“是读完一本书还是刷完朋友圈?”这个选择问作答案,所以D句可以看作两个设问句,所以D项说“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是错误的.‎ 故选D ‎【点评】我们要熟练掌握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1.比喻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 ‎2.拟人: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夸张: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4.排比: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5.对偶: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6.反复: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7.设问: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8.反问: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 ‎ ‎5.(2分)(2016•淄博)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屠(残忍)起,以刀劈狼首(蒲松龄《狼》)‎ B.将军身(通“披”,穿着)坚执锐(司马迁《陈涉世家》)‎ C.尝(赠)余核舟一(魏学洢《核舟记》)‎ D.非(也写做“淡泊”,安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无以明志(诸葛亮《诫子书》)‎ ‎【分析】本题考查实词的解释,解答时根据句意回顾所学认真作答即可.‎ ‎【解答】A.有误,暴:突然.‎ B.正确.‎ C.正确.‎ D.正确.‎ 故选:A.‎ ‎【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多积累.‎ ‎ ‎ ‎6.(2分)(2016•淄博)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诗歌偏重于抒情言志,诗歌的情感往往寄托在鲜明独特的意象上,通过意象营造出生动感人的意境 B.杨绛先生于今年5月25日辞世.她在叙事散文《老王》中记叙了与老王的交往经历,表达了她对老王深切的愧怍之情,也表现了﹣个知识分子可贵的自省精神 C.古代跟年龄相关的称谓很多.如“垂髫”,指小孩;“花甲”,指六十岁的老人;“加冠”,指年已二十的成年男子 D.法国博物学家布封的《昆虫记》,既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课文《马》即选自其中 ‎【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时需要认真阅读题干,回顾所学完成选择.‎ ‎【解答】A.正确;‎ B.正确;‎ C.正确;‎ D.有误,《马》的作者是布封.‎ 故选:D.‎ ‎【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多积累.‎ ‎ ‎ ‎7.(2分)(2016•淄博)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读“史”宜映雪,以莹玄鉴.读“子”宜伴月,以寄远神.读山水小品,宜.读忠烈传,宜.读奸佞传,宜.读“骚”宜空山悲号,可以惊壑.读“赋”宜.‎ ‎①纵水狂呼,可以旋风 ②倚疏花瘦竹,冷石寒苔,以收无垠之游 ‎③击剑捉酒以销愤 ④吹笙鼓瑟以扬芳.‎ A.②①③④ B.①④③② C.②④③① D.①③④②‎ ‎【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解答】从前两句可以看出,讲的是其作用.由此可以看出所填内容是②④③①.‎ ‎【点评】做该题时,要先了解文段的内容,找出写作的顺序,并弄清楚句子之间的关系,方可得出答案.‎ ‎ ‎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共20分)‎ ‎8.(7分)(2016•淄博)默写填空.‎ ‎(1) 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2)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3)蛾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蛾眉山月歌》)‎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诗人目送友人离去、流露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 山回路转不见君 , 雪上空留马行处 .‎ ‎(5)自然的风景往往触动诗人的情怀.微雨拂面或骤雨敲窗,都能被诗人听出无限的诗意.请写出连续两句含有“雨”字的古诗词: 好雨知时节 , 当春乃发生 .‎ ‎【分析】本题为连续性默写和情境默写的综合,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解答】(1)峰峦如聚(重点字:聚)‎ ‎(2)何当共剪西窗烛(重点字:剪)‎ ‎(3)影入平羌江水流(重点字:羌)‎ ‎(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点评】复习名句默写要注意以下几类:‎ ‎(1)揭示人类社会及事物发展规律的句子(即富有哲理性的句子)‎ ‎(2)抒发爱国情怀、崇高理想、坚强意志、阔大胸怀的句子 ‎(3)描写优美意境的名句 ‎(4)其他反映科学技术、和平、以德治国等方面的名句 ‎ ‎ ‎9.(3分)(2016•淄博)阅读下面的诗歌,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 ‎ 春 望 ‎ 杜甫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首联的“国破”直说国家残破,“草木深”中的“深”字则以春草的茂盛暗写战后长安城的荒凉.‎ B.花、鸟本是春天最常见、最美好的景物,诗人却因“感时”“恨别”而见花落泪、闻鸟惊心.颔联融情于景,读来令人无限感伤.‎ C.尾联运用细节描写,写尽诗人在国破离乱之际的愁苦焦虑.‎ D.这首诗作于唐朝“安史之乱”之时,集中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情感.‎ ‎【分析】《春望》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这首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表现了诗人爱国之情.‎ ‎【解答】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写春望所见.“破”字写出了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深”字写出了荒无人迹的凄凉.这两句营造了荒凉凄惨的气氛,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A选项正确;‎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运用拟人手法,移情于景,借花鸟表达了作者感时伤世的感情.B选项正确;‎ C.“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刻画出诗人满头白发,愁苦不堪的形象,传神地表达出诗人内心难以排遣的感时伤怀,忧国思家之情.C正确;‎ D.这首《春望》围绕“望”字展开,通过描写战乱后长安城破败荒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D错误.‎ 故选D.‎ ‎【点评】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很久,以致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大家一致的内在心声.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 ‎ ‎10.(10分)(2016•淄博)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 太宗尝谓中书今岑文本①曰:“夫人虽禀性定,必须博学以成其道,A亦犹蜃②性含水,待月光而水垂:木性怀火,待燧动而焰发;人性含灵,待学成而为美.是以苏秦③刺股,董生④垂帷.不勤道艺,则其名不立.”文本对曰:“夫人性相近,情则迁移,必须以学饬⑤情,以成其性.B《礼》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所以古人勤于学问,谓之懿⑥德.”‎ ‎ (节选自[唐]吴兢《贞观政要》)‎ ‎【注释】①岑文本:唐太宗时宰相,文学家.②蜃:大蛤蝌,古人认为其性含水,月光出现时晶莹剔透.③苏秦:战国纵横家.④董生:即董仲舒,西汉政治家.讲学时以惟幕遮掩,以求专心.⑤饬:整理.⑥懿:美好.‎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苏秦刺 ②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 ‎(2)下面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A.夫人禀性定 故余愚,卒获有所闻 B.必须博学成其道 我日始出时去人近 C.燧动焰发 有地臆然高 D.博学成而美 人谋而不忠乎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大意.‎ 夫人性相近,情则迁移,必须以学饬情,以成其性.‎ ‎(4)太宗和岑文本围绕同一个观点展开了对话,请分别写出A、B两个画线句子所运用的说理方法及其作用.‎ ‎【分析】译文:‎ ‎ 唐太宗曾对中书令岑文本说:“人虽然秉有一定的天性,但必须博学才能有所成就.就好比蜃的本性含有水,要见到月光才能吐水;木的本性含有火,但要燧石敲打才能发火.人的本性含有灵气,可是要通过学习,才能美好完善.所以历史上有苏秦刺股读书,董仲舒放下帷帐讲学的美谈.不勤奋于道艺,功名是不会树立的“.岑文本回答说:“人的本性都很相近,情趣却有所差别,必须用学习来修养情趣,使本性完善.《礼记》说:玉石不经雕琢就不会成为器具,人不学习就不会懂得道理.所以古人以勤于学习为美德“.‎ ‎【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①句意为:苏秦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股:大腿;‎ ‎②句意为:玉石不经雕琢就不会成为器具,人不学习就不会懂得道理.知道:懂得道理.‎ ‎(2)本题考查对文言一词多意的辨析能力.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实词注意题干中的提示,“意义”指词的含义,“用法”指词的变用,哪一点相同或相似都可以.‎ A:前后句:虽:虽然;‎ B:前句:以:来.后句:以:认为,以为;‎ C:前句:而:表顺承.后句:而:表修饰;‎ D:前句:为:成为.后句:为:给,替.‎ 故选:A ‎(3)本题考查翻译句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句中重点词语有:”夫”,句首发语词,可不译;“性”,本性;“情”,情趣;“饬”,整理.句意为:人的本性都很相近,情趣却有所差别,必须用学习来修养情趣,使本性完善.‎ ‎(4)本题是对文章主旨和写作手法及其作用的考查.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结合相关的语句,分析解答.‎ 他们共同的观点是:学习对人的重要性.A句运用类比从正面的说理方法,通过“蜃月光而水垂;木燧动而焰发”化抽象于具体,化深奥于浅显,从正面生动形象的说明了学习的重要;B句运用类比从反面的说理方法,通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将抽象的道理具体化,从反面生动形象的说明了学习对人的重要性.‎ 答案:‎ ‎(1)①股:大腿;②知道:懂得道理.‎ ‎(2)A.‎ ‎(3)人的本性都很相近,情趣却有所差别,必须用学习来修养情趣,使本性完善.‎ ‎(4)他们共同的观点是:学习对人的重要性.A句运用类比从正面的说理方法,通过“蜃月光而水垂;木燧动而焰发”化抽象于具体,化深奥于浅显,从正面生动形象的说明了学习的重要;B句运用类比从反面的说理方法,通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将抽象的道理具体化,从反面生动形象的说明了学习对人的重要性.‎ ‎【点评】文言实词“名”的用法:‎ ‎①名字,名称.‎ 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左忠毅公逸事》);‎ ‎②命名.‎ 而此独以钟名(《石钟山记》);‎ ‎③名义.‎ 二贵酋名曰馆伴(《<指南录>后序》);‎ ‎④名声,名望.‎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论语•里仁》);‎ ‎⑤著名的,闻名.‎ 故虽有名马(《马说》);‎ ‎⑥说明,说出.‎ 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 ‎ ‎ 三、现代文阅读(共30分)‎ ‎11.(12分)(2016•淄博)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 小满 ‎ ①小满节气,在每年5月20日至22日之间,24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今年小满交节时刻为‎5月20日22时36分.‎ ‎ ②寒来暑往是气候,鸟语花香是物候.小满是一个表征物候的节气.其关注点不在气,而在物.古书称“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这时,北方冬小麦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叫“小满”.小满是最“接地气”的节气.‎ ‎ ③农谚有“小满小满,麦粒渐满”的说法.此时,小麦度过一冬的休眠期后,经过返青拔节,抽穗开花,亟需薰风暖熟,虽然仍是一片青绿,但有着一股蓄势待发的劲头.麦穗已经抽齐,麦粒鼓着腮帮一般,泛出一层透明的绿色.等到这晶莹的嫩绿变为黄绿,麦子也即将成熟了.农谚又云“小满未满,还有危险”.小麦成长的最后阶段灌浆期十分关键,籽粒才刚刚盈实,若碰到灾难天气或病虫害,麦粒未经过充分的乳熟期,小麦的品质便会大打折扣.‎ ‎ ④在南方地区,小满还有“小满小满,江河渐满”的说法,反映了这时南方降雨增多的气候特点.确实,从小满开始,全国各地渐次进入夏季,雨量越来越大,江河的水位也逐渐上涨.‎ ‎ ⑤此时,南方的早稻早已抽穗,农人除了给早稻增肥,还要忙着栽插中稻.“秧奔小满谷奔秋”,小满正是适宜水稻栽插的季节.农人们将培育好的秧苗按间隔,齐整地栽插在地里.若是高度机械化的地区,就采取机器种植了.但最重要的,是“水”.若小满雨水不丰,稻田田坎干裂,就无法栽插水稻:若雨水过丰,栽插好的稻苗便经不住大雨的袭击,秧苗轻则东倒西歪,重则被雨滴打伤.南方的小满节气,充满了对水的期许.‎ ‎ ⑥小满,是麦子的秋,是水稻的夏.‎ ‎ ⑦按中国传统科学理论,四月小满即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节,也是最潮湿闷热的时节.这时万物生长最为繁茂,人体的新陈代谢也最旺盛.正因为如此,人体在小满时消耗的营养物质最多,所以需要及时补充,才能使身体、五脏六腑不至于有所伤耗.这时,可以多吃一些清热、暖胃、温补的食品.因为空气潮湿,小满节气也是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的高发期,人们要预防湿邪入侵,多吃一些有化湿通淤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等,忌食辛辣甘肥、生湿助湿的食物.‎ ‎(1)本文围绕“小满”这一节气,说明了哪些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 ‎(2)文章多次引用农谚进行说明,请概括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3)科学性是说明文的生命.请结合下面语句中的加点词语做简要分析.‎ ‎①今年小满交节时刻为.‎ ‎②从小满开始,全国各地进入夏季,雨量越来越大,江河的水位也逐渐上涨.‎ ‎(4)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请从你知道的节气中任选﹣个加以介绍.‎ ‎【分析】文章采用逻辑顺序,第①段引出说明对象,第②﹣⑤段说明小满节气的含义和农作物生长的特点,第⑥﹣⑦段说明小满节气的气候特点和人们饮食注意事项.‎ ‎【解答】(1)考查概括说明内容.‎ 第②﹣⑤段说明小满节气的含义和农作物生长的特点,第⑥﹣⑦段说明小满节气的气候特点和人们饮食注意事项.‎ ‎(2)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作引用等.‎ 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必须要结合文段的内容的来分析说明方法,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者文段的内容所体现出来的说明对象的特征来分析作用即可.‎ 用作引用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小满这一节气的含义和农作物生长的特点,生动形象,有说服力.‎ ‎(3)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 答题格式:①说明词语的意思,②说明用了该词句子的意思,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③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 ‎(4)开放性题.‎ 解答此题只要从二十四节气(除了小满)中选择一个说明其含义即可.‎ 答案:‎ ‎(1)①小满的时间;②小满的含义;③小满时农作物的生长特点;④小满时的气候特点;⑤人们饮食的注意事项.‎ ‎(2)多处引用农谚说明了小满节气的含义和农作物生长的特点,生动形象,有说服力.‎ ‎(3)①准确说明了今年小满节气到来的时间.②“渐次”意思是逐渐,从小满开始,全国各地逐渐进入夏季,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①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清明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②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更是干支历午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每年6月6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75°时.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中国古代将芒种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此时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 ‎【点评】说明文赏析词语的表达作用,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 答题格式:①说明词语的意思,②说明用了该词句子的意思,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③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 ‎ ‎12.(18分)(2016•淄博)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 最暖心的事 ‎ (美国)鲍勃•布劳顿 ‎ ①十年前,我从得克萨斯州的乡村来到纽约开出租车谋生.开的士会碰到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幽默诙谐,有的人失意忧郁,还有的人自命不凡.但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一个老太太.‎ ‎ ②那是今年5月份第2个星期日的深夜,我接到城郊的一个要车的电话.我想,也许是一些参加完晚会的人,或是某个刚赶到这个城市过母亲节的人.‎ ‎ ③我到达目的地时是3点30分.一个破败的公寓楼黑黢黢地立在我的眼前,只有一楼有一个房间透出一点灯光.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司机顶多只会按一两声喇叭,稍等片刻,然后开车走人.因为这个时间和地点时常会出现治安问题.然而,我也知道这个时间在这样的地方打车不易,再说也许这个客人有点困难需要我帮一把手呢.于是,我走到亮灯的那户人家敲了敲门.‎ ‎ ④“等一会儿.”回答我的是一个苍老虚弱的声音.我听到屋内有什么东西在地上拖动.隔了好久,门开了,一个80多岁的瘦小的老太太吃力地拖着一个萨斯包走了出来.她身穿一件印第安大花布上衣,头戴一顶圆桶形帽子,帽子上还罩了一条面纱,活脱脱是一个上世纪四十年代好莱坞电影里走出的人物.‎ ‎ ⑤“你能帮我拎一下包吗?”她说.我先将她的包拎上车子,然后又回头搀扶着她.她走得很慢,边走边对我感谢不尽.‎ ‎ ⑥“这没什么.”我说,“我这是为我的客人服务.再说,我希望我的妈妈在外面也能得到同样的服务.”‎ ‎ ⑦“你真是一个好人.”她说.进了车子,她给了我一个地址,问:“能不能从城里走?我很想再看看这座城市…”‎ ‎ ⑧“能,不过这就不是最近的路了.”我答道.‎ ‎ ⑨“这不要紧.”她说,“我不着急.我是菲奥娜小姐,不过人们都叫我菲奥娜太太,是去圣洛安敬老院.”‎ ‎ ⑩我从后视镜中看了她一眼.菲奥娜太太的眼窝里有一滴亮晶晶的东西.“我孤寡一人.”她继续说道,“医生说,我剩下的时间不多了.不然我不会去的.”‎ ‎⑪我悄悄地伸手关掉了计程表.经过城里的路程一刻钟就能走完,然而我们却花了足足有两个多小时,因为她一会儿让我慢行,一会儿让我停车,还不时地讲着话.菲奥娜太太指着一座大楼,告诉我她曾在这儿干过电梯操作员的工作.在经过一个居民区时,她说她和丈夫结婚的新房就是在这里.她要我将车子在一个商场前停了一会儿.她说这里曾是个舞厅,年轻时她在舞厅当过舞蹈指导老师.有时,她会让我在某一个地方放慢速度,然后默默凝视前方,一句话也不说.‎ ‎⑫当第一缕阳光露出地平线的时候,菲奥娜太太这才说:“我累了.走吧.”‎ ‎⑬车子来到了她要去的圣洛安敬老院前.敬老院的两个工作人员正在等着我们,工作人员说:“这位老太太一直不肯来敬老院,现在她患了肺癌,才同意来敬老院,而且必须在今年的母亲节来敬老院.”工作人员说着给她推来了轮椅.‎ ‎⑭“我应该付给你多少钱?”菲奥娜太太取出钱包问我.‎ ‎⑮“不要钱.”我答道.‎ ‎⑯“你也要养家.”菲奥娜说.‎ ‎⑰“还有其他客人呢.”我说,接着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弯下腰拥抱了她.她紧紧地抱住我.“你给了一个老太太一小会儿快乐的时光.”她说,“谢谢你.”‎ ‎⑱我最后握了一握她的手,然后走向暗淡的晨曦.我的身后响起了关门的声音.这是一个即将结束的生命发出的声音.一路上,我在想,如果今天带菲奥娜太太的是一个脾气急躁没有耐心的司机,如果我在公寓楼前按一二声喇叭后就把车开走,又会是怎样一种情形呢?‎ ‎⑲我做的这件事情似乎微不足道,但是现在想起来,却是我一生中最暖心的一件事情.‎ ‎ (选自《青年文摘》2014年第11期,有改动)‎ ‎(1)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请抓住关键要素,用一两句话概括故事内容.‎ ‎(2)阅读第⑪段,仔细揣摩并分析菲奥娜太太经过城里这两个多小时的心理感受.‎ ‎(3)本文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方法,请从文中找出关于“我”的两处细节描写,简要分析这些细节的丰富内涵.‎ ‎(4)文章题目为“最暖心的事”,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暖心”的理解.‎ ‎(5)读罢此文,你在为人处世或者对人生的认识方面产生了哪些感悟?请用凝练的语言写出来.‎ ‎【分析】本文记叙了“我”在母亲节深夜送一个即将告别生命的老人到敬老院的事件,过程中“我”满足她的每一个愿望,送她到她想去的每一个地方,最后到达目的地时,还坚持不收她的车费,给了她拥抱,使她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感受到温暖,而我也从中体会到了助人的快乐,也感到很温暖.‎ ‎【解答】(1)本题考查概括故事内容的能力.记叙事件重要的讲明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本文讲述了“我”在母亲节深夜送一个即将告别生命的老人到敬老院的事件,起因是:菲奥娜太太由于患病必须要去敬老院,经过:在去敬老院的过程中发生的每一个小事件,如我送她到她想去的每一个地方,我不收她的车费,我给了她拥抱;结果:她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感受到了温暖,而我也因为帮助了她而感到温暖.‎ ‎(2)本题考查人物心理活动分析.在经过城里两个多小时过程中,菲奥娜太太回忆了自己过去的美好生活,表达了对生命的不舍.‎ ‎(3)本题考查人物细节描写分析.人物细节描写主要包括: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神态描写、服饰描写等.本文有作者对老太太的服饰描写,如“她身穿一件印第安大花布上衣,头戴一顶圆桶形帽子,帽子上还罩了一条面纱”,此处写菲奥娜太太穿戴过时花哨,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老太太比较爱美,神态描写,如“默默凝视前方”,通过对菲奥娜太太细致的神态描写,写出她沉浸在对过去美好时光回忆的神态,表达了她对年轻时代美好生活的怀念和不舍,同时表达了作者对老太太的怜悯、欣赏、和爱心.‎ ‎(4)本题考查题目的含义.“暖心”的含义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一方面我帮助别人时别人感到温暖;另一方面我在助人的过程中自己感到快乐.‎ ‎(5)本题考查文章蕴含的哲理分析.文章最后“我做的这件事情似乎微不足道,但是现在想起来,却是我一生中最暖心的一件事情”是文章感情的升华,可以从中得出的哲理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如对待弱势群体要友善、有耐心,在生活中多做一些“微不足道的能帮助人的小事”,也许会给别人带去很大的温暖.‎ 答案:‎ ‎(1)“我”在母亲节深夜送一个即将告别生命的老人到敬老院时,满足她的每一个愿望(或送她到她想去的任何地方),最后到达目的地,不收她的出租车费,还给了她一个拥抱,她感到很快乐,“我”也很温暖.或者:我送一个即将告别人生的孤寡老人到敬老院时,满足她的每一个愿望并不收费,使她感受到了生命最后时刻的温暖.‎ ‎(2)对过去美好生活的眷念和对生命的不舍.‎ ‎(3)作者对老太太的外貌(肖像)、神态作了细致描写,写老太太穿戴过时花哨,以及沉浸在对过去美好时光回忆的神态(或“默默凝视”的神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老太太热爱生活(或爱美),对年轻时代美好生活的眷念(或怀念),表达了作者对老太太的怜悯、欣赏、和爱心.‎ ‎(4)暖心:菲奥娜太太在生命结束前得到了一个出租车司机的关怀和帮助,她感到快乐和温暖;“我”帮助了一个生命即将结束的老太太,“我”感到温暖.‎ ‎(5)示例:①对待弱势群体要友善、有耐心;②在生活中多做一些“微不足道的能帮助人的小事”,也许会给别人带去很大的温暖.‎ ‎【点评】本文通过记录一件小事表达了一个暖心的主题,理解文章过程中重要理解文章情感升华.‎ ‎ ‎ 四、专题性学习(共6分)‎ ‎13.(6分)(2016•淄博)班级要开展以“走近陶渊明”为专题的语文学习活动,请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语文老师为本次专题学习提供了一个示例,请参照示例,确定专题学习内容,并策划自己小组的专题学习任务.‎ 示例:‎ 专题学习内容:渊明与酒 专题学习任务:搜集阅读陶渊明与酒相关的诗文,探究“酒”与陶渊明文化性格的关系以及“酒”在陶渊明生命中的意义.‎ ‎(2)有个小组在活动中发现刘禹锡与陶渊明在安贫乐道方面有相似之处,就用拟写对联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请帮他们将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 上联:刘禹锡陋室读经,苔痕上阶绿 下联:陶渊明 东篱采菊 , 悠然见南山 .‎ ‎【分析】此题考察了主题学习内容、专题学习任务的设定、对联的补充.‎ ‎【解答】(1)此题考察了主题学习内容、专题学习任务的设定.‎ 回答此题时,一要仿照格式回答,二是要选取与陶渊明相关的事物.因为与陶渊明相关的事物一是酒,二是菊花,我们可在选取菊花来回答此题.‎ ‎(2)此题考察了对联的补充.‎ 补充对联时,要看一下上联或者下联此位置的相关字词、根据词性和词义来确定此位置的词语,一般的原则是:相同位置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者相对、字数相等.‎ 例句为:刘禹锡陋室读经,苔痕上阶绿,其结构为:人名加地点加诗句,补写的句子也应符合这个格式.‎ 答案:‎ ‎(1)专题学习内容:渊明与菊花 专题学习任务:搜集阅读陶渊明与菊花相关的诗文,探究“菊花”与陶渊明文化性格的关系以及“菊花”在陶渊明生命中的意义.‎ ‎(2)东篱采菊 悠然见南山 ‎【点评】综合读写即给出一段材料(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大家熟悉的),考察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皆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 ‎ 五、写作(共50分)‎ ‎14.(50分)(2016•淄博)请以“下次,你会做得更好”为题写一篇文章.内容具体,感情真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学校和姓名.‎ ‎【分析】略 ‎【解答】略 ‎【点评】略 ‎ ‎